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2315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一篇】

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二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倪艳。

从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家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小学时的语文成绩很优异,但一升入中学成绩就直线下降,总考不出好成绩,语文成绩平平,这很值得中小学老师深思。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更好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龙里民中和我们城关三小特开展了本次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对造成中小学教学脱节现象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理解和归纳。这往往把学生从单一清醒变成了复杂的糊涂,要对未掌握的知识能及时了解发现,只有老师多付出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问才能明白。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对这突入其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难以适应,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许多学生颇有感触的说中学语文好难学。

面对脱节状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现在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新的探讨和改进,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如养成读课外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中学初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给学生一个过渡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讲精练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和讲解。并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要求学生能自己去找寻答案,在扶中适当学会放。

4、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采取先扶后放方式;

教师从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总而言之,从小学到中学的这一跨越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还必须得走在他们的前头,全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集中精力把劲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012年11月。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三篇】

首先非常感谢大佛小学在春意盎然的三月,给了我一个去成都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九位专家及优秀教师的教研课,共10节,收获很大,受益非浅。下面谈谈我对这次学习的感受。

本次观摩给我印象深的是朱文君老师,朱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多年,现是《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被全国多所学校聘为教学顾问。听了这节课才知道朱老师是一个表演者,是一个演说家,是一个播音员,是一个引领者。听朱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趣读小古文》是1篇文言文,上得如此地有趣味性,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善于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读、说、写,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值得学习。

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可以说是一节清新、朴实,而又有深度的课。

再次,薛法根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薛老师是江苏省一所小学的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论文200多篇刊登于各种教育期刊中。薛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教学思路新奇迥异,场上场下笑声阵阵,掌声不断,师生在其乐融融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他所执教的《匆匆》就是很好的例子。教学中,通过朗读体会文本语言的节律之美,抓住本课中有许多的叠音词,课的结尾,还模仿文本写话,领会文本对时间匆匆的形象表达,最后,在孙道临的朗读声中结束本课。说实在的,真的是一堂精彩的课。

此外,在这次听课活动中,还听了张祖庆的《看图片,写作文》,蒋军晶的《已死的母熊》和《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杨蕾的《出塞》,蔡骏的《交友信》,柳舒的古诗两首《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等。他们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真实,各具风采。很多老师课上的语言特别精彩,精彩得叫你从骨子里感动!精彩得叫你觉得句句都是名言!

总之,这一次,我不虚此行,让我领略到了全国各地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的讲学风采,更加了解了教育的真谛,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地努力,努力做好一位语文教师,努力做好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四篇】

今天,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一年级语文在南海中心小学举行的视导研讨工作。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聆听了邓老师的精彩识字教学,被邓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邓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无常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这两天的时间内,对于邓老师来说应该是个棘手的挑战。经过上课、说课、评课,再次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备课上课,这两堂课虽是同一个课题,但却不难看出邓老师上得一次比一次好。

可看出邓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磨课的精心与用心。

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听课时我要关注邓老师教的活动,还关注了学生学的情况。邓老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令我刮目相看。再看学生的学,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好,整个课堂的参与率的非常高,学习氛围很浓厚,学生的养成习惯非常到位,整个课堂,学生在邓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

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在第二次上课,邓老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邓老师做到了关注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开展比较成功,研究,取长补短,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龚竹老师的课件《动物怎样过冬》形象逼真,孩子们通对原有经验的再现与课件进行比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是冬眠过冬、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哪些动物是加厚皮毛过冬等。周菊玲老师《图形找家》设计的圆嘴吧的猫、正方形嘴巴的猪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征。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髙自身素质。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五篇】

应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出处

作文难写,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是因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习作水平低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读的书多了,接触好文章多了,积累的优美语句、各种表达方式的句子就多了,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语文教师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使阅读为写作服务。近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取得了一点收获。

以读导写。阅读分课内、课外阅读,我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例,结合课文教给学生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桂林山水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我组织小组、男女、全班学生齐读和背诵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和语句的优美,感悟到文中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学完本课,我运用课文中的排比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积累,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学生头脑中的词语、句子丰富了,习作时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颐和园》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物,作者巧用过渡句连接上下文。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过渡句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览记的习作时,要按地点的变换、时间的变化有序的记叙,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写促读。语文教师要改变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从写作中寻求阅读,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课文中有启发孩子自己去明白“幸福是什么”的智慧女儿;有珍惜友情的小鸟;还有帮助小木偶学会多种表情的小女巫。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知道了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教人学会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这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1篇童话,这也是写童话的起步。学生学习了4篇童话故事就开始写童话,他们的写作对象、想象力都比较单一。我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室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名著,要求每人借一本童话课外阅读,交换阅读。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童话故事就丰富了,习作中的童话故事也就丰富多彩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是写想象习作,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写说明文的习作。在这两次习作前,我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有关科幻、科普的书阅读,了解自己写作对象未来的发展,收集与自己习作有关的动物、植物数据。学生带着习作要求去阅读课外书籍,有动力,有欲望,产生阅读兴趣,形成习作灵感。阅读为孩子习作积累了材料,这样学生就不怕、不厌作文了。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还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在阅读中的快乐、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写作形式要多样化,语文教师利用课文不同体裁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练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将课文《鲸》《新型玻璃》赋予童话,用第一人称“鲸的自述”“新型玻璃的自述”先在小组和全班介绍鲸和新型玻璃。对于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我指导学生采用小导游形式介绍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鲸的自述”“新型玻璃的自述”以及小导游教学活动,将课本变成剧本,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我又将他们的阅读兴趣引用到写作中,以“鲸的自述”“新型玻璃的自述”“介绍一名胜古迹”为题写1篇习作,有一名学生的习作“新型玻璃的自述”还见报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写了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从黑龙江带一箱小昆虫回小岛的事。学生学完这一课,我要求学生“给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写一封信”。学生在信中写到:“岛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土地,没有蔬菜,没有昆虫,但你们辛勤的付出却换来了甘甜的西瓜。你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这就是阅读的感悟,习作的收获。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教材中很多课文故事性强,富有较深的意蕴,结尾常常让人意犹未尽,这就为续写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穷人》的结尾,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两个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可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丈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有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孩子的心。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学生想象桑娜会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去替别人织毛衣;丈夫每天会早一点出海,晚一点回家,多打点鱼,挣钱给孩子买吃的、穿的。孩子长大后,桑娜夫妇讲述了孩子的身世。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知恩图报,十分孝敬桑娜夫妇,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收获!

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课堂上读写结合是学生习作成长的一个园地,课外读写更是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寒暑假写日记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途径。学生在寒暑假里,帮助家人做家务,与大人一起下田地干活,帮助、关心他人的事,读了一本好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既为自己的课内习作积累材料,又能培养自己的勤于写作的习惯。但我不是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而是两、三天写1篇日记。学生每个假期写的日记,我都要浏览一遍,择优推荐发表,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日记发表了,还拿到了稿费,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既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写作兴趣。孩子们写作的体裁也多了,记叙文、读后感、童话、儿歌。自2012年至今,我的学生有20余篇习作发表。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说:“我们看中的不是稿费的多少,而是看到对孩子的鼓励、影响有多大。”这就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魅力!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小学储成法。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六篇】

3月12日,在xx镇二小的多媒体教室里,正在举行“塘里塘外”发展共同体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xx二小、瓜沥明德学校、坎山联兴小学三所学校的中高段语文老师,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华贤老师现场指导。

成立“塘里塘外”发展共同体,是三所学校的共同舞台,此次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是共同体成立以来的首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反思,在课堂中提高,在课堂中见证成长。

在此次的研讨活动中,xx二小的徐彬彬老师、马燕芳老师、王琳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按照教研员朱老师的观点,徐老师的课充满诗意、马老师的课充满热情、王老师的课充满想象。

她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为本校的语文老师提供了研究的素材,同时,也向明德学校、联兴小学的老师,展示了xx二小语文教师的风采。

下午,教研员朱老师就三堂课进行了点评,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朱老师强调:语文课,必须引导学生对语言有更为深入细致地解读,课堂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更为明确的指向性。

之后,朱老师就当前以及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规范,分16点进行了详细地解说,给了老师们更为清晰、更具操作性的课堂常规准则。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七篇】

2012年5月8日至11日,我局举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观摩课活动,聆听了十三位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听完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语文课堂的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他们的语言亲切和蔼,铿锵有力,字正腔圆。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两老师所执教的《丰碑》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丑小鸭》一课,是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杰作。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在经历种种歧视、挫折、磨难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作者用同情的笔触,将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丑小鸭的故事,使我们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都会从中体悟到蕴含的人格品质、人生哲理。在教学中老师首先注重在读中体验和感悟,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让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初步体验到到人生的真谛。因此,本节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主人公内心情感世界,如:教学丑小鸭在老婆婆家被母鸡和猫嘲笑时,老师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去体会“嘲笑”应用什么样的口气读;这种“嘲笑”的语气被领会之后,再让学生继续体会丑小鸭当时的心情便水到渠成;然后又加上学生对朗读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人,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揣摩身处逆境当中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中抓住“羡慕”一词,先让学生体会“羡慕”一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用上“羡慕”一词练习说话,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文本揣摩身处逆境当中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容易得多,此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做到了学与用的结合。

在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时,孩子们也由同情变为高兴、欣赏。在这儿,老师又引导孩子们反复地品读课文,且每一次的导入语都不相同,她是这样说的:第一次:丑小鸭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它乐坏了,它张开——(生读)。

第三次:让我们的心也伴随着丑小鸭一起展翅飞翔吧!这样安排,避免了学生因反复朗读同一内容而感到枯燥的情绪发生,还将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带入了一个快乐的世界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统一。在提倡感悟体验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从而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丑小鸭的感受,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老师还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本课中,她不断地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如提出问题“丑小鸭在树林里还会收到谁的欺负?”“大家在欺负他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抓住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可以说,整堂课,师生们都随着老师那娓娓动听的语言、入情入境的讲述,进入了一个先悲后喜的故事里。

《丰碑》这篇课文是1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2、诵读质疑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媒体演示。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

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

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

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十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低段老师紧紧抓住关键字、词和语,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高段老师整体把握,紧紧抓住题眼,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四、评价语言的收获。

老师们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最数田静老师和束宏冬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有人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成了点燃火把的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点燃了学生想象的火花;给阅读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十三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而且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短短的半天时间,我感悟到了他们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了他们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落实,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更感受到了十三位老师给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但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够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

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第八篇】

2009年9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的阅读课,小语会专家崔峦老师的现场评课,阅读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两位老师的作文课和作文专题报告,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本次听课的一点体会:

带给学生“爱”的真情。

上课的几位教师都是知名教师,但他们放下权威,带着激情,带着爱心,带着尊重走进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可信的微笑来吸引和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李芳老师课前的一句“孩子们,你们好”的亲切问候,徐世赟老师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怎么样的老师?请你们说说我的优点,好不好?”让学生如沐春风。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情,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求知欲,实现学生由“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二﹑留给学生“读”的时间。

学生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留给学生读的时间,以读带情,以读悟情。可见,“读”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对于朗读指导总感觉有些困难。这次,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受益非浅。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自由读、老师范读、学生感悟自读等,但是怎么就有那么好的教学效果呢?几位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快慢急缓的语速,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吸引学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李芳老师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词串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小柳树是什么样的?小枣树是什么样的?”学生读:“小柳树是绿绿的。细细的,小枣树是弯弯曲曲的,光秃秃的。”教师相机指导叠词的读法,并美美的范读,令孩子们陶醉。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地,入情入境地美读,读出了词的韵味。如徐世赟老师在上《白鹅》一课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白鹅样子的词语“历声呵斥”“大模大样”“三眼一板”,然后又让学生找出三种描写白鹅样子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品读。教师范读突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学生再读,学生越读越好,通过多层次的读,学生读出了白鹅吃饭时的高傲和有趣,读出了情趣,读出了情境。

三、还给学生“讲”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讲,通过发言。让学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促进,形成清楚有序的表达能力。如: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童话?谈一谈。”同学们畅所欲言,兴趣高涨,接着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想一想,图上有什么?并发挥想象编故事,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和引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意识,使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融入作文教学,画面上的面包时而是一朵白云,时而是一朵雪花,时而是一团棉花,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此时,孩子们不再觉得说话是一种负担,他们争相发言,急于表达,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对我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用今天所学,将各位老师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博采众长,大胆求新,构建活力四射的课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7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