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文化建设论文(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2580

【导言】此例“文化建设论文(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化建设论文1

馆藏档案能够相对集中地体现一个地区各种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魄,其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上,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通过档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可以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历史是面镜子,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载,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借鉴和利用。在档案中寻找昨天的故事,可以彰显档案文化的活力,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了解馆藏档案,在档案中挖掘文化宝藏。一是“摸家底”。掌握档案的数量、门类、主要内容、保存形式、数字化开展情况等。二是经常翻阅档案。定期组织人员“蹲到”档案库房中,浏览档案,并记录档案的主要内容。对档案珍品,应做到“烂熟于心”,对普通档案,应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找素材。在翻阅档案的过程中,找出证明历史的有力证据,发现适合开发利用的档案素材。四是编研精品。及时将有故事的档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或整理成册,或制作成专题片,投入社会,唤醒人们对档案文化的热情。

二、依靠媒体,为档案文化造势

1.加强沟通联系,利用媒体宣传档案文化。与电台、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档案材料,开发电视专题片,宣传档案文化;与报纸、杂志建立联系,通过设置档案专栏、发表档案类文章等方式,扩大档案影响面;定期邀请媒体单位参观档案展览和档案馆,适时与媒体沟通工作情况,提高媒体对档案的关注度;将档案做成广告、展板等形式,放在人行道两侧、社区宣传栏、楼内墙壁上等醒目位置,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发挥网络优势,引领群众关注档案文化。一是不断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文件中心,实现网上档案查询。二是在网上申请专门的讨论社区,设置不同类别的档案话题,客户端可以进行匿名评论。三是将档案材料挂到大型网站上,也可以挂在博客、空间、微博、微信上,或通过QQ、跟贴、评论等形式,引导群众由关注档案反映的事件开始,进而关注档案工作。

3.正确引导舆论,促进媒体发挥应有作用。在网上对欲发表的评论进行审查,并及时组织人员发表正面言论。召开新闻会,发表官方观点,正确引导舆论。向社会推荐馆藏档案资料,发放宣传册,组织赠书、送书活动。大力推进档案的利用、咨询,开展历史讲座等,让百姓通过文字的、实物的资料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三、紧跟热点,用文化传递正能量

要发挥档案的作用,就要紧跟社会热点,以百姓关心的人物或事件为突破口,传播带有正能量的文化,真正使百姓品味到生活的“幸福感”。通过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可以了解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社会保障、婚姻、学籍、教育、卫生医疗、食品药品等。这些内容,在档案中都有体现,又都离不开文化问题。如果没了文化,即使百姓有再好的福利条件,也不一定能感受到“幸福”,相反,也许会造成各种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紧跟热点,传递正能量的档案文化,可以让人们的心态更加阳光,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幸福”。一要形成档案文化品牌。加强高品味档案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口味高雅的文化品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二要实现档案的知识管理。如果档案的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还只是简单的“搬运工”式的管理,那么知识管理则涉及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为档案文化传递正能量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完善民生档案体系。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时事热点为线索,建立制度保障,健全机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从而充分完善民生档案体系。四是突出档案文化特色。强调吉味文化,通过建立文化长廊、搞档案展览、制作档案墙报等形式,突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档案文化,营造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

四、总结

总之,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档案部门应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扬科学发展之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投入到新一轮的大发展中去,为推动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文化建设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2

书法历史上,无意识的区域化品牌创建有许多例子,苏轼有言:“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反映了书家作品“品牌”的确立,其形成过程要受到所在时代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历史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文化品牌区域化营造的基础,历史上明代董其昌“画分南北”到清初冯班提到的“书分南北”,再到后期“南北宗论”系统化的论述,是一个艺术风格区域品牌意识的自觉过程。书法历史上洛阳曾是一个书法文化中心,作为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见证了书体变革的关键时期,这里汇集了众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魏晋时期“洛下新风”这一书风是对汉末以来新体书法的接纳和效仿,成为社会交流的通行字体而取代古体篆隶。士族群体的广泛参与新书风的学习与变革,形成当时的主流文化。虽然这一区域书法变革的连续性因“永嘉之乱”而中断,后随王羲之为代表的士人南迁江左形成“帖学品牌”,以洛阳为代表的北方区域逐渐走向方整严峻的“碑派”风格,清代对帖学的贬抑之后,龙门二十品造像题记成为北派取法的重要范本。“北碑南帖”的归类为中原书法“北碑”书风的构建提供了参考。龙门造像题记以及千唐志斋等碑版洒脱不羁的字体和劲健笔法也是构建中原书法品牌的重要元素。区域书法文化品牌的创建需要有坚守传统文化的意识,认识到其发展的延续性。上个世纪中期,在全国书法艺术处于低谷时,古都开封立足丰厚的历史根基,传统书法文化的艺术辐射使得本土书家自觉的实践书法,所成立的“书画组”对凋零的全国书法起到了领航作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所组织的多次展览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并引起过极大的震撼,提升了这个区域的文化水准。近代沈尹默、舒同和启功等前辈书法风格具有独特性,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有显著地位。但由于对传统的经典营养汲取不足,他们所创立的品牌阻碍了复兴观念的成长。现在看来虽然学者对其艺术水准批驳不无道理,但并没不影响书法文化品牌营造这一文化现象。如今“中原书风”的集体创作意识及区域书法文化品牌正在营造之中,这些代表作品以整体的区域特征赢得视觉上的成功。侯开嘉先生认为书法发展存在俗书、官书的双线不同时的发展规律,正是俗书的不断优化导致“官书品牌”的形成,非主流的俗书一线仍然会不断向后延伸。清代作为一个书法集大成的时代,完成了从早期碑学大盛到末期碑帖双参的书学过程。当今书法因实用性衰退凸显了其艺术性的一面。因此,中原书法文化品牌营造是强化古今书法艺术中的美学要素,以传统为基础,又有明显的区域风格,而不是创造新的书体式样和脱离传统的个性挥洒。河南以书法作为文化品牌的构建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原书法历史文化氛围得天独厚,从贾湖刻符到殷墟甲骨文和商代彝器鼎文,以及每一朝代传承有序的名家名帖,洛阳千唐志斋碑版和龙门石刻千造像等地域资源。2007年以来所评选的全国书法名城开封、安阳和平顶山获此殊荣,书法之乡偃师和郸城,为中原书法文化的区域繁荣营造了良好契机。河南许多地区自发组织的书法活动也参与到了文化品牌创建中。商丘永成茴村在良好的书法传统背景下,当地的文化名人带动了人们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并将书法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鹤壁淇县泥河村以书法作为文化产业,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品牌意识也是风格意识,品牌的营造要防止程式化的僵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品牌和风格,坚守传统而又有现代气息,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要在“中原书风”大格局中营造品牌的多元化,树立“精品意识和代表作意识”,立足“经典”,拓展“亚经典”,尝试“非经典”。

二、书法品牌构建中书法教育的潜力

区域书法教育水平与区域书法品牌构建有直接关系,科学系统的书法教育对品牌构建有深远的意义。将书法纳入教育体制并进行常规化的教学,既是书法未来繁荣的基础,也为书法文化品牌建设创设了多种机遇,衍生区域品牌特色书法教育模式和区域书风特色,直接推动了书法文化区域品牌化的发展。书法文化发展的未来在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这一过程注重“学”而非“创”,系统化的专业指导会对学生将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书法教育体系的完成却起步很晚,弘陶先生在概括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书法状况为“身份不明”“长期缺席”,由于毛笔工具日渐为书写便捷的硬笔所取代,教学中出于字体辨别的需要,多以印刷体“横平竖直”为标准,所出版的“写字”类书法教材更多关注硬笔书法,而“软笔”书法教材在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阻碍了书法发展。随着对书法认识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学者的参与,书法教材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学距离普遍意义上的常规教学还很远,能够进行书法课堂教学的学校还很不成熟。为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2009年“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并且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这一政策是书法教育普及发展的良好契机,目前,许多条件好的学校开始了书法教学的常规化,社会力量也投入到学校书法教育事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全国挂牌数十多所兰亭学校,并由培训部负责对学员进行书法培训,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河南创作培训基地,今年10月份成功开班,培训全国学员数十人。希冀兰亭学校能“以点带面”,拉动所在区域书法教育的发展。然而“应试教育”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普及的严重障碍,学校教育真正普遍开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这也是许多“特色”“特长”学校开设的原因。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书法在评价机制中的比重,另一方面研究多维的评价标准,间接地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的学习,同时扶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社会办学。中原地区高等书法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均开设了美术学书法专业的本科和硕士课程。其中,河南大学于2003年开设美术学书法专业硕士课程,2006年增设书法本科专业。之后郑州大学于2009年招生第一批书法硕士,并成立了郑州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并在次年设置了书法本科专业课程。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都设置有书法专业,其他高职院校也积极开设了书法教学课程。高等学校非专业院系要考虑书法课程的设置,能够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书法的环境,使得高雅艺术能常驻校园。

三、书法品牌构建的积极意义

文化建设论文3

中小企业的定义有很多,不同国家和地域对其界定也不一样。中小企业通常是指企业经营规模、员工人数及营业额较小的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小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经营状况,中小企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规模较小,组织机构简单

中小企业的首要特点即是规模较小,组织机构简单。中小企业往往是一家一户发展起来的,投资较少,员工数量少,组织机构简单。中小企业主要围绕经营内容来进行人员配置,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也是员工,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中小企业的简单组织机构决定了其人员配置效率较高,工作岗位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与企业工作效率紧密相连,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也容易评判。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特点使其在发展经营中具有决策迅速、执行效率高、市场反馈迅速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决定了其存在经营理念受管理层素质限制、管理方式粗放、人力资源有限、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灵活性强,发展潜力大

也正因为规模小的特点,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很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内容、经营场所都可以基于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来调整,及时改善经营状况。而灵活性强则保证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在与大型企业竞争和激烈的市场考验之下,经营的灵活性就非常重要。基于中小企业的灵活性特点,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潜力。许多大型企业是中小企业在经营得以迅速发展,规模扩大之后转型而来的。浙江名企娃哈哈集团,即是一个最初只有三个人的小型校办工厂,在“创始人宗庆后的领导下,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的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巨大发展潜力的典型案例。

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

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雏形,但是数量上要比大型企业多得多。中小企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经营内容也是多种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为企业发展赢得市场和机遇。从行业来看,无论是传统的餐饮住宿、建筑安装,还是新兴的网络科技、智能技术,中小企业都在各自行业里担当着自己的角色。从分布地域上来看,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中小企业总能生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以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为例,许多地方几乎是家家户户办厂,中小企业林立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特点限制,在经营管理中注重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的产值,对企业管理和经营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长期处于附属地位,经常遭遇忽视。分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领导层忽视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特点,决定了在企业管理上存在许多弊端。首先在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安排上,中小企业很难有实力去人力资源市场上招募顶尖管理人才。而许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企业,管理者也是本人或关联亲属,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素质良莠不齐。在中小企业早期的创业和积累过程中,创始人或单干或与亲属一起,凭借着勤劳吃苦,往往能够使中小企业保持较高生产效率,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若管理者还是以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就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小企业领导层往往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看不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经费投入有限

经费投入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占用企业的生产资源。许多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经费投入有限,企业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在进行文化建设活动,但也是流于形式的象征性管理手段,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以省钱为首要任务。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小企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中小企业管理层存在不够重视的经营管理思想。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重大。在这个层面上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经费不应该算在企业支出里,而应该看做是企业再生产的投入里。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短期效果是改善企业内部的组织文化和员工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效果是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文化建设活动流于形式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很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有些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确实在进行,不过许多文化建设活动流于形式。比如有些中小企业会在醒目处张贴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材料,企业墙壁上涂上一些鼓足干劲的口号标语等,内容会涉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立志口号等。这些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制度文化,但是对于真正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是流于形式的宣传而已。这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文化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和参观还行,但是对企业员工来说意义不大。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目标应是营造企业的“家”文化,凝聚员工,进而产生企业的良好氛围,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3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会对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有负面影响,长远来看则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思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完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加强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增加经费投入

中小企业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不协调,企业发展了但是管理者往往还固守着创业初期的一些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放式管理和僵化式管理。但是中小企业管理层拥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决定着企业资源的分配。要实现中小企业的企业绩效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企业转型,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还在于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增加经费投入,落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

人才资源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根据员工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渴望的激励措施来安排企业文化活动,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还要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会直接改善企业中的工作氛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企业人力资源吸引力的不足,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以地域或行业为纽带创立共同的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有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单单依靠中小企业本身还不够,企业文化建设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地域或行业为纽带创立共同的企业文化。当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有一个比较热门的概念叫“产业集群”,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词,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以浙江为例,许多中小企业以地域为纽带形成了同一产业或密切相关产业,浙江省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了萧山化纤纺织产业集群、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义乌饰品产业集群、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等42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要高,借助地域或行业打造更高平台的企业文化影响力,直接提升员工的自豪感和企业的外部影响力。

依托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