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08342

【导言】此例“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汇总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第一篇】

一、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是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新型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指日常开设的体育课,还包括课间操、校园体育赛事、体育节等,可以说,一个学校的体育教育教育水平决定着这个学校的整体风貌。

2、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泉所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是校园各项活动的根基。如果学生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由学生创造的校园文化便是痴人说梦。因此,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校园文化萌芽和壮大的源泉所在。

3、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便利途径

体育活动倡导的拼搏和竞争,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风貌,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而由此带动的班《》级、年级的配合活动,更是可以带动校园组织纪律性的提高,促进相关文艺宣传的开展,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品牌

学校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以身体为根本。学校时常倡导的学生健康,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体育是学校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学校的风貌和文化。

二、体育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体育教育是一门具有交叉线和思想活跃性的特殊学科,它必须通过学生的身体实践来实现,而这个过程又不自觉的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活跃的分为,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1、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憧憬和幻想,适时、适当的体育活动,因其丰富的形式、趣味性和竞争性,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2、促进了校园文化与社会的结合

校园文化不仅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也应该是开放的、实用的。而体育活动首先可以采用与社会结合的方式开展,拓展与社会的交集;同时体育活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的融入社会,增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3、促进校园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而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大胆创新的诉求也正是体育教育的内涵所在。体育教育彰显着竞争、进取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可以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的社会信息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视野,是校园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和传承。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第二篇】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必不可少的元素。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了解掌握文化的本质特征、要与当地实际情况和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校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可以营造法制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实现学校的高效管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泛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很多名校的校训便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反映了名校历史渊源、独特理念、发展特色。

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校发展迅速,理念层出不穷,校园文化可谓是百花齐放,如:靠近大海的“海洋文化”、沙漠地区的“绿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等,切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立意高远。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品牌名校的形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与社区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如何打造学校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了解掌握文化的本质特征

建设校园文化要充分了解掌握办学目标、核心文化特征,掌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1.校园文化具有知识渗透特征。校园文化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知识功能,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具有熏染个性、内化素质、凝聚精神,渗透思想功能,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具有知识渗透特征。2.校园文化具有艺术观赏特征。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塑造表现出来,蕴含美学艺术、建筑艺术,并赋予精神、文化内涵,能引起观者丰富想象,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具有艺术观赏特征。3.校园文化具有积淀独有特征。校园文化建设是从实际出发,确定特色,找准灵魂,长期实践,细节磨炼,提炼升华,积累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文化,切忌抄袭照搬雷同。它具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积淀独有特征。4.校园文化具有发展传承特征。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呈现,与时俱进,与校融合发展,具有独有性和固有性,具有代代相传的发展传承特征。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校在选择文化定位的同时,学校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本土文化、地方特色等是重要的参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联系,要因地制宜,要择优选择地方特色、本土文化为基础,找准支撑点,拓展定位适合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可以立足国学传统、借鉴西方文明……“孝”文化,“狼”文化,“银杏”文化,“三红”文化,“凤”文化……不一而足。要么重实践研究,要么重理性思辨,要么重生活人文,要么重品格气度。不同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

每所学校都有它的办学理念、文化背景、环境文化、人文建设等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校园文化要为学校的发展做铺垫,要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具体表现:1.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包括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等观念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如办学理念、目标、校训、校风、校歌等。2.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化,是师生员工行为准则的依据,是学校精细化依法办学的根本保障。3.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标志,它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环境,如建筑风格、室内外环境布置、校园绿化美化、人文景观布置等。如凤凰小学的徽派建筑、最美教室文化建设。4.课程文化:它是在学校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背景下,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实践和创造。课程文化建设力求实现教育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方式从被动走向主动,课程资源从贫乏走向丰富。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力求体现现代学校发展的智慧与创意。5.警务文化:它是学校依法治校,依规办事,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警务文化的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既有凸显安防功能,又有美观实效,从而实现法治育人效应。

三、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可以培养学生自律、自思、自省和求进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对师生教育有根基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它有助于师生走向社会,建设社会,时时提醒学生在社会中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它的外在表现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哪怕学生成年以后,他还会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中不自觉遵照,促使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二)校园文化可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把法治元素融合一体,可以促进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规办事,极大促进学校走向法治学校,促进学校平安和谐发展。如:把校园的安防监控智能系统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之以人文本,提高安全保障;建立学校警务文化,把警务设施融入校园文化,实现警民联袂联防体系,营造法治社会文化大氛围。发挥警务文化的法治育人功能,营造平安和谐校园。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总体规划、突出特色、传承发展,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凝心聚力、展示学校形象、打造“一校一品”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体现。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代人才,铸就一个个辉煌。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

[2]赵宝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诚信教育[J].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14(4).

[3]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xx.

[4]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xx.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第三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摘要:从文化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以山西省地方高校为例,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的外部和内部建设.结合高校实际,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理顺高校产学研和地方经济企业发展的关系,坚持地域特色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的相结合,最终实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特色性和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文化生态学

随着地方高校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负责人类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任务,还是学术和思想创新的源动力,也是地方城市发展创新的源泉.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具有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各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外是一种社会形象,对内是自己独有的一股精神力量.现今社会发展正发生深刻变革,经历着由工业化向知识信息化发展.山西省也正在进行资源转型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之相适应.但是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中更多的是注重建教学楼、修体育馆等硬件,忽略了校园人文与精神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外来文化具有出奇的吸引力,尤其是商业化的快餐文化、粗俗文化、流行文化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很容易迎合文化饥渴的青年人.这时,当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还没达到文化自觉的时候,高校校园文化必将受到污染,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优质人才培养也将受到影响.笔者拟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解析

在借鉴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观点的基础上,主要从文化生态学是研究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动态系统这个角度来探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即认为文化不仅受其外部复合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文化系统内部也存在各种有机联系,因此要协调好文化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促进文化各要素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1]如图1所示,笔者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社会环境(地方社会经济、科技和地域文化)和内部环境(办学定位、学术科研、特色文化精神)2大方面分析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规律.

2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外部社会环境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而且受当地特定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地方高校作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集中地,不可推卸地承担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2]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外部环境的优势,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引领地域文化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优势,成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亮点.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与河南省相邻,东依太行山;因外河而内山,有“表里山河”的美称.山西省以煤炭、铝土、铁矿等矿产为主,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炼焦、建材等为主的重工业经济,轻工业相对薄弱.近些年,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山西省经济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转型,而实现跨越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须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省西南部.其文化以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等5大特色文化为根基,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化有广灵剪纸、平遥推光漆器、定襄澄泥砚等10大文化产品,其中带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编织、砖雕、木雕、石雕、木刻、堆锦、刺绣、葫芦画等.

3地方高校发展转型中校园文化的内部建设

大学的文化建设是根据大学办学性质目标、历史文化积淀、师生共同信念、师生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长期积累起来的.[3]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内部建设的核心在于办学定位、学术科研、特色文化和文化精神.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术科研、特色文化和文化精神是支柱.通过地方高校的校训可以影射出地方校园文化建设的风貌,如山西财经大学的校训“修德立信、博学求真”,弘扬“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中北大学“致知于行”的校训充分体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符合成人、成材的教育客观规律;大同大学则秉承“厚德、博学、慎思、笃行”,弘扬“关爱学生、敬重教授、崇尚学术、张扬个性”的校风;山西农业大学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这些校训深刻地反映出山西省地方高校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地方高校自身在迅速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大多数地方高校均有建设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深、办学资源不丰富、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待完善、大学精神需凝练等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近10年新发展、新整合起来的地方高校,这些不足更为明显.[4]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和敏锐性的特点,容易受世俗文化的冲击,受功利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影响而弱化人文精神的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碰撞渗透,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出现道德标准模糊和理想信念多元化.所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需要理清思路,从办学定位这一顶层设计开始,思考如何立足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合格人才,同时承担起学术科研创新和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的责任.

4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4.1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定位的关系

山西省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主要以煤炭、电力、冶金、炼焦、建材等工业为主,然而其地理位置又属内陆中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方经济主要以国企为支柱,民营企业发展市场空间还很大.[5]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重视,高铁的建设,城市交通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太原理工大学的矿业类、太原科技大学机械类、山西财经大学财务经融类、山西师范大学戏曲类等专业的建设,都是基于过去十几年的煤炭产业或传统晋剧文化等,突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和技术性定位层次.山西省各地方高校发展和转型相对缓慢,这是受历史、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71所普通高校(本科院校23所,高职专科48所),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其中“老八所”高校在山西省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涵盖了工、农、医、师、经等专业类型.但是随着90年代高校的扩招发展,一些特色学校更名,如原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雁北师范学院更名为大同大学,学校专业特色逐渐削弱.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陷入高教系统内部的盲目攀比竞争,短期内很多高校专科升本科,本科(学院)升大学,地方高校也争着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发展,脱离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这种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必然导致地方高校走向同质化的道路,让地方高校失去其个性和特色.[6]所以,地方高校的定位首先需要树立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理念,主动研究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充分把握地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向标,引导地方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和优势.

4.2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关系

地方高校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办学为主,其关键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合作企业来说,这种模式提供了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减轻了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推进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近年来,太原科技大学先后与太重集团、徐工集团、中信重工和三一重工等5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达到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方高校的科研文化不是闭门造车,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在不影响各自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地方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急需和地方高校科研嫁接合作,二者的深度合作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享共赢.然而,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行业背景,大多数地方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主导的办学模式,缺乏考虑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需求.地方高校的科研起步较晚,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重视学术科研,学术科研容易量化和周期短,应用性科研投资大、周期长和风险大,都导致地方高校在应用性科研方面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增强,与地方企业达成的信任机制还需进一步努力.[7]这里既与高校内部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科研发展方向有关,还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没有搭建良好的桥梁纽带有关,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4.3地域特色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地方高校具自治办学、学术自由的特点,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从而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提供先天条件.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对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把握好主流文化、流行文化和传统特色文化三者的关系.主流文化是方向和灵魂,具有稳定持久性和正能量的特点;流行文化形式多样,新异易变,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传统特色文化是植根于本土,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独特民间文化和精神气质.高校校园文化有多元性、高雅性、传承创新和交融性的特点,要在主流文化、流行文化和传统特色文化3种存在形态中,高校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这些特点,就需要坚持以主流文化为导向,传统特色文化融于流行文化之中,共建地方高校校园和谐特色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属于国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认同和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跟随主流文化,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有助于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规避流行文化中的低俗性和消极性.流行文化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大众文化,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传播形成的全球性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性文化,流行文化必不可少地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如世俗化、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及人生追求.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等特点,而流行文化正好迎合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大学生成为其消费主体.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锻炼,因此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三观”前提下,容易被披着漂亮外衣的外来流行文化所迷惑,渐渐产生玩世不恭、道德水准下滑、责任心淡弱和行为举止情绪化的失范现象.这时,规避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发掘地域传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是在地方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传统.地方高校是植根于地方环境这块土壤下成长起来的,其校园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中正在被削弱或走向边缘化.一方面,引领传统特色文化的主体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平台,让传统特色文化失去传播的主渠道;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缺乏深入挖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核心是重视研究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地方高校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首先要以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素材和现实养料为基础,其次发掘那些能陶冶情操和富有价值意义的民间文化,最后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在校园内外传播、传承这些特色地域文化.例如,地处于吕梁革命老区的吕梁学院可以借助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扬吕梁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太行精神、晋商勇于开拓和明理诚信的精神,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办出特色的宝贵原材料;地方民间的剪纸艺术文化、各种雕塑文化,也可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5结语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的道路,加深校企的长远合作,充分挖掘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底蕴创建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才能为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使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焕发出新鲜而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2):105-113.

[2]杜琳琳.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8.

[3]顾明远.重塑大学文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5(2):4-6.

[4]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4-7.

[5]董继斌.绿色GDP与山西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04(6):8-12.

[6]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EB/OL].[2014-02-22].

[7]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15-17.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第四篇】

一、合唱教学对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的积极作用

合唱教学能够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合唱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进行下去,人们在听合唱的时候只要听到杂音就会感到不舒服,这时的合唱是不和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就会保证各声部之间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唱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要求参加合唱的每个学生要在总指挥的统一要求下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自己负责的声部唱好,使合唱能够表现出应用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负责自己声部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声部,调节好自己和整体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在合唱教学中,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够彼此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这样在合唱中配合起来就能够更加流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合唱中锻炼了自己的演唱技巧,并且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明白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和谐相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校园文化品味的构建。

合唱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社会中,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人们的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所以具有协作意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在练习合唱时,有些学生常常忽视合唱的声音要求,音量很随意,忽大忽小,有些声部音量过强,有些声部音量过弱,各声部协调层次欠清楚,造成音量不平衡的现象,音量不平衡就会影响到整个合唱的协调关系。应该怎样克服这种现象呢?合唱的音量平衡犹如开车时、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坐者就不会感到突然一样。合唱的音响中有意识的渐强、渐弱均就属于平稳。而合唱教学通过教授学生气息的控制和唱歌的发声技巧来使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音量,从而使合唱变得平稳,提高整体的音量平衡。合唱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自己声音的音量控制,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能。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明白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要具备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个人要服从集体的安排,只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办好事。

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这一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唱是一种整体的艺术,它需要合唱中的每一位成员服从集体的安排,在合唱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合唱才能取得成功。在合唱中如果有些成员没有集体精神,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的话,就会严重破坏合唱的效果。一般合唱是具有两个以上的声部,只有声部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合唱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锻炼各声部学生相互合作的技能,使合唱和谐、统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能够把自己融入到合唱这个集体中,在自己负责的声部中做好本职工作,这样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声部、声部与集体之间的通力合作,能够使合唱活动进行的顺利。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服从集体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教学能够感染艺术生的心灵

歌唱是一种声音艺术,而合唱是声音艺术中的最高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合唱的声音是无与伦比的天籁之声,是大自然中最和谐的音响,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追求。众所周知,我国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都存在着学生素质和品行比较低的现状,这能够阻碍高等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品味。歌曲是一种美的表现,特别是合唱以雄壮的气势感染着每一个参与者。所以合唱教学能够有效的感染艺术学生的心灵,使艺术学生能够审视自己的品行,并倾向于追求美,有助于提升艺术学生的品味,并进而提高高等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品味。

二、提升合唱教学质量的措施

合理安排练声曲

合唱教学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基本科目之一,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艺术学生的基本功的练习。作为合唱教学的基础练习,练声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锻炼艺术学生的发音,使艺术学生的发音活动与合唱统一起来。练声不仅是艺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联系方法,同时也是提高艺术学生对自己情绪和精神控制的有效方法。所以练声曲目选择的合适度不仅影响着艺术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同时对于激发艺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起到重要作用。练声曲目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原则:要根据艺术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以及高等艺术院校的特殊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练声曲目,切勿练声曲目的单一化和频换化。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一定要把握住具体分寸,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艺术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结合高等艺术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有规律的为艺术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练声曲目,并且根据艺术学生练习的情况不断更新练声曲目以跟得上教学进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氛围比较宽松,所以合唱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除了为艺术学生提供一些常规的练声曲目外,还可以根据合唱内容与参加合唱的学生一块对一些练声曲目进行改变,也可以把合唱曲目中一些重要或经典部分当做是练声曲目,以激发艺术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练声曲目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遵循曲目选择的原则,同时还要保证练声的练习量,这样艺术学生才能在练声的过程中逐渐对气息、音准、节奏、声音位置、音色、音量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灵活运用合唱教材

在很多高等艺术院校中,教师都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艺术院校的女生多,男生少,对于合唱教学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合唱中齐唱部分不存在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但到了各声部唱的时候,这种问题就突出了。所以教师在选合唱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合唱团的实际情况,不要随意选择教材。现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合唱教学普遍选用陈弃疾编写的《合唱》这本教材,虽然这本教材中有很多混声四部合唱,但由于存在男女比例失调现状,教师不能一味的使用这样的教材,因为这样教师在声部的安排上会出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删除或者补充一些合唱曲目作为合唱教学的教材使用。在对教材补充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艺术学生的实际水平、补充曲目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等因素。此外教师也要补充不同题材、风格的曲目,以丰富艺术学生的学习经验。

采用多声部合唱练习方法

一般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合唱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只参加一个声部,并且能够保证该声部的质量。但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社会要求更全面的人才,高等艺术院校也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做适时的调整,所以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在不同的声部中进行练习,不仅巩固学生的基本功,同时尽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用重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声部练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四、五个人为一组,小组中的每一个人担当一个声部,对教材中的一些曲目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调换各自的声部,使自身能够体验不同声部的演唱,这样学生可以理解不同声部的旋律以及音量和音色的特点以及各声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学生在体验各声部的联系后也能对合唱有更深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钢琴让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把合唱作品中的多个声部的旋律演奏出来,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依靠钢琴的演奏让学生对每个声部分别进行练习,教师演奏,学生跟唱,使学生感知到旋律的特色、声部的组合和和声的配置。

三、小结

显而易见,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合唱”不仅是丰富学生课堂重要的文娱活动,它更是演绎师生个体形象气质、展现学院团队的协作精神以及渲染整个校园文化气息有效途径;“合唱教学”对引领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的功能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艺术院校作为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载体更加完美的演绎出合唱艺术的内涵,它体现出极具魅力的、深厚的审美追求与理想原则,它在高校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表现出强大与积极的信号。高等艺术院校已经迎来了重视合唱教学的效果、提升合唱教学质量的转型期,我们正在看到这些不断发生着的变化。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第五篇】

摘要:进入网络时代后,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传播方式,推动了整个社会进入到一种全新的交流范式中。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不同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都具有“精”、“短”、“快”的特点,由此提供了一种平民化、大众化的交流渠道和交互方式,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发言欲”。高效校园文化建设状况体现着高校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反映着高校的内涵,而学校的内涵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协助,校园文化是整个学校进行管理的软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校园管理工作,为高校建立更完善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信息技术;建设

1网络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本身具有陶冶、规范以及激励等功能。陶冶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从本质上是文化传递的一种活动,但其真正的魅力是对整个文化价值的理解,从而获得对于人生观的全面体验以及人文素养的全面领悟,从而做到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观念。规范功能主要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有关制度的制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进而达到高校校风建设工作目标。激励功能则是,高校通过采取更为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并吸引众多高校学生参与进来,进而达到校园文化宣传的目的,但是从网络技术方面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校园网络建造不完善

建造校园文化的前提是,硬件设施完善。校园网络可以覆盖整个校园范围。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因为发展起步较晚,时间短。所以校园网络覆盖不是十分完善。一些硬件设备陈旧破损。这种情况下,难以建造校园文化。

目前高校的网络,缺乏高效的高质量的交互平台

很多高校缺乏真正的校园交互平台。即便有的也是作用不够完善。要达到符合现代通讯设备要求,符合新一代学生使用习惯的就更是聊聊无几了。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建设校园文化,要实现通讯与交互,那么就要通过终端通讯设备来完成。例如手机。这个在高校内,平台与学生的、教师的手机通讯端建立关联的还很少。另外,校园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为了学生所服务的。而现代的改制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的生活习惯直接决定了校园文化被应用的频率。所以这些在建设校园文化中,都是很重要的。是需要考虑的。在没有的前提下,就需要打造这样的交互平台。选取平台产品应该注重通讯端合理、后期维护费用低、平台产品相对成熟的特性。

2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设计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势必会是信息化的先驱者,是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力量,“信息化校园”更是整个信息化时代的重要部分。当前,众多的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进入高校校园中来,国际互联网也向校园人敞开,让信息技术融入到高校校园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让学生不管是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交往互动以及购物出行中都离不开网络,校园人也开始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数字化生存,并对当下信息化的冲击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更是构成整个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构建校园文化,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具有智能识别与处理的能力,它将云计算与各种智能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传感器获得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存储、加工和处理,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来满足不同用户对象的需求。从建设内容上划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三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应用层。(1)教室配置管理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得关于教室使用状态的所有信息。系统可以分析用户需要得到的教室信息(例如:教室的使用状态、上课情况、上课内容、授课人等),借助PC终端查询所有教室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其他所需信息和服务。同时提供系统接口,通过端口与其他系统(例如:排课系统、考试系统)衔接,为学校后勤管理提供统一平台。(2)信息化标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用以支撑教育资源共享,保证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互操作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编码对象复杂,单一的一个编码方法无法支持整个校园的运行。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编码标准体系,研究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为科学的编码方案。(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建设共享数据库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安全高效、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

3结束语

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成长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屡遭重创的背景下,人类精神文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文化贫嘴化,价值空洞化以及精神低俗化。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矛盾和问题都影响着高校师生,因此需要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当前信息化语境下,也需要做到激浊扬清,丰富现阶段我国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娄坤,李星,廖女男。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构[J].西北医学教育,20xx(04):713-714+742.

[2]孙文杰。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xx(01):135-140.

[3]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xx.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60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