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4130

【导言】此例“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同性恋现象;先天;后天;原因;现状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24-3

近年来,关于同性恋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同性恋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但不排除仍有一些人觉得同性恋是一件“恶心”“变态”“疾病”的事情。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揭示出同性恋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行为模式,笔者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性恋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分析。

一、《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主要内容。

该部分内容大多来自于对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部分章节的归纳总结,该书通过对同性恋现象的分析,包括原因分析、现状分析、社会观点分析,呼吁人们正确看待同性恋现象,认为同性恋行为只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但笔者认为,《同性恋亚文化》这本书仍有不足,第一,举例大多以男性为主,分析也都是以男同性恋为分析对象,文字中不乏有“对他的妻子”怎样的分析,笔者认为男女同性恋在某种程度还是有不同的,分析有些许片面。第二,书中的原因、结论等描述是从调查的这些人中得出他们的想法,以此为结论,有的想法作为结论但不能代表全部的同性恋者或描述不够全面。

(一)引论

1.之所以要研究同性恋行为,是因为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灵长类动物中也存在着同。人类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同性群体所占比例接近并稳定,社会规范对其无影响,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数的10%,学界目前对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看法是:十分之一也许比实际数字高了一些,但并不是高得太多。

2.从古至今,国外、国内都普遍存在同性恋现象,有的社会将之看作正常,有的看作是人的必经阶段,有的受到尊敬和仰慕,有的禁止但却不能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形成原因

1.同性恋成因分先天说和后天说两种,先天说强调生理遗传,而后天说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李银河认为,如果后天说的假设成立,那么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就是一项基本人权,他人无权干涉。

2.环境与经历的影响理论:

(1)形成过程中的后天因素,最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经历,青春期性发泄渠道如果第一次是同性朋友,可能终身同性恋。

(2)弗洛伊德恋母情结认为产生厌父情感后认同女性,对母亲过分崇拜,把周围的人当成母亲。

(3)女性化教育,但不适用任何人,有的人不这样,但仍是同性恋。

(4)特殊经历如女待等。

(5)家庭过分钟爱、冷漠,形成自恋倾向。

(6)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异性恋思维模式对形成和强化同性恋倾向有影响。

3.境遇性同性恋者:分为气质性即有异性恋机会但仍是同性恋和境遇性即无异性恋机会用同性恋代替。

(1)单性环境中,如监狱,或异性严重短缺的环境中。

(2)当事人社会地位低下或小范围性别比失衡造成。

(3)压抑与异往的心理,或与异往失败转向同性恋,造成“原欲受损”。

(三)感情生活

1.与异性恋相似之处:形式内容、真挚程度都一样,都是追求真正的爱情,一旦动真感情,人会丧失理智;有爱还是无爱,都是清晰明确的。

2.与异性感情相异之处:

(1)具有感彩的关系在男同性恋的全部关系中所占比例甚小,至少在那些常到社会上走动的人们当中是如此。

(2)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是不能长久。

(3)同性恋经常交两个以上朋友。

(4)动机与异性恋相比,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

(四)性生活

1.性观念:与异性恋不同,同性恋以娱乐为其目的,而异性恋还有生育目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有的异性恋不以生育为目的如老人之间产生爱情等情况,但作者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异性结合从远古时代开始建立的标准便是生育后代,这种思想和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

2.角色问题:同性恋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不同的性生活方式罢了,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

方式主被动并不决定男女角色,同性恋者之间经常角色互换。

(五)婚姻生活

1.不愿结婚:觉得是一件“跌价”的事情,限制人身自由,觉得对婚姻伴侣不公平,最根本的是对于跟异性结婚是不感兴趣的。

2.不得不结婚: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怕暴露真实性取向,为了随后的离婚而更自由。

3.婚姻关系:

(1)心存负疚感,恪尽职守作丈夫的责任。

(2)选择性冷淡的作为配偶,或将其培养成能够适应自己状况的人。

(3)不能做到上述两点,沦为婚姻失败者。

4.同性恋外遇:败露后,配偶方面反应比预想温和,比异性第三者插足要轻,这是由于承认异性恋正统地位造成的。

(六)价值观念

1.同性恋是罪恶。

2.同性恋是疾病。

3.来自外部的压力,感到内心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

4.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七)同性恋法律地位的变迁

中国同性恋者地位的改变:无明确法律条文加以禁止,但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行政处分和党籍处分,这一点也是中国特有的控制方法。

(八)如何看待同性恋现象

1.酷儿理论:同性恋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提示了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第二,它提示了超越性别界限的可能性;第三,它是所有边缘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及话语权力的挑战。

2.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不道德行为、不是疾病、不是性反常,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同性恋案例分析及其原因探讨

(一)案例一

小A,女,生于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家中亲戚孩子都是男孩,就她一个是女孩,遭到家中长辈们的忽视和不公平待遇,小A从小自卑,明白长辈们不疼爱她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女性身份,便在外表和行为上倾向男性化,学校刻苦成绩优异想博得家庭的关爱。小A曾喜欢过男生,但是这个男生并不喜欢她,还以“兄弟”相称。高中后,由于性格中的细心和不拘小节的气质,女生人缘好,相处过程中对一个女生产生“异样的感觉”,“像对他那样的感觉”,对那位女生开始展开追求,最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虽不久分手,但小A以后的同性恋爱道路极其通畅,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只要小A展开追求,这些女生最后总能喜欢上小A,小A在这其中享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二)案例二

小B,男,家庭富裕,父母亲对其极其宠爱,尤其与母亲关系亲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好的姐妹”,“无话不谈”,由于长相可爱秀气,父母在其小的时候当女生来养,穿女生衣服,扎辫子,小B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半个男生”,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对男生有兴趣,但不敢表露,后因出现男友的追求,两人确立恋爱关系,现两人恋爱关系稳定,家中父母也知道,但表示无能为力,“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三)案例三

小C,男,生于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家庭传统,结构完整,在性格上完全的男性化,一直无喜欢的女生,在高中时遇到男生D,两人关系亲密无话不谈,后小C发现对D产生“依恋”“占有”“恋爱”的感觉,但迫于社会主流思想的压力不敢承认,倍感痛苦,感觉自己不应该是个同性恋,可就是喜欢D,觉得喜欢的就是这个人而已,与性别无关,如果他是异性,他也会喜欢。但在以后的几年里,小C交了几个“男朋友”,终于承认自己同性恋的事实。

(四)案例分析

小A是由于对自己性别的痛恨而转而希望自己是个男性,后因异性恋爱受挫打击对异性感觉“无望”,后在同性之中找到恋爱的自信,心理得到极大满足,起到正强化作用,遂往后在不同的女生身上寻找快乐和满足。

小B由于从小女性化教育,加之对母亲的依恋,产生女性认同,对男性产生爱慕情感。

小C情况比较特殊,无法用社会学的理论加以研究。

(五)原因归纳

1.先天因素:包括胎儿出世前荷尔蒙的发展,或者是前下丘脑间隙的核及大脑前连合构造差异等等不同的生理因素。至今还未有定论,但一些同性恋行为确实无法用社会学研究来解释,生理方面也与异性恋有不同的细微区别。

2.后天社会因素:由于后天社会经历、社会教育的不同,如女性化教育等,就如不同生活经历和教育产生不同的性格一样,同样会导致不同的性取向。

三、同性恋现象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一)舆论方面。笔者发现,在中国对同性恋的舆论是表面宽裕理解,实际鄙视。大多数人觉得同性恋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表示理解和包容,但是当谈到是否与同性恋交朋友时,觉得“恶心”“不会与不正常的人”交朋友,有些艺人公开反对同性恋如“吕丽萍事件”等,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这说明同性恋行为并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可。

(二)法律方面。法律并没有对同性恋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但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是针对同性恋的,也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符合中国 “中庸”思想。

(三)政治方面。有时候会对同性恋行为作出处分,但这一般是由于婚外恋等生活作风问题,为了偷偷摸摸与同性恋爱而滥用私权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对同性恋不能合法认同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鄙视和偏见造成的。

(四)同性恋新现象。一方面,网络的迅速发展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同性恋者对信息、情感的需求,对同性恋亚文化传播、社区建构及群体公开活动发挥重要作用,网络为同性恋者提供了多样的认同性社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并不支持同性恋行为,同性恋者也不能相互结婚,舆论对同性恋者的高压,许多同性恋者寻求异性的同性恋者结婚,在外人面前大秀恩爱,实际却是“各忙各的”,这样的假婚姻越来越多,比以前迫于压力与异性恋异性结婚相比,这种结婚模式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对双方造成不了伤害,比较公平,但不是最理想的模式,毕竟是欺骗家人的行为。

四、同性恋现象导致的问题

同性恋行为本身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影响和伤害,但是社会法律等方面施加的压力却引起了许多问题:

(一)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中的种种压力,如舆论压力、家庭压力等,给同性恋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始终压抑自己的情感或面对不支持和偏见的心里不平衡,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发展和造成家庭负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同性恋恐惧症的危害也无所不在,最明显的是因仇恨而引起的谋杀。除了他杀,同性恋恐惧症更是以其他方式自杀,每年都有无以计算的同性恋者自杀(男女都有)。自杀者犹以青年同性恋者居多。

(二)婚姻问题。迫于舆论压力等原因,同性恋者会选择异性作为配偶,但大部分人却不能尽到婚姻义务,甚至有外遇等情况,有的虽结婚生子,但对孩子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如同性恋女性化或男性化的倾向对孩子造成男女性印象的错误认识,不能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甚至出现的心理。

(三)法律问题。由于没有任何的法律是关于同性恋合法化和同性恋权益保护方面的,虽不反对,但却造成社会对同性恋行为的不认同,法律的这种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也造成了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的不支持不反对,但无形中却对同性恋者造成了伤害,有的案例将同性恋以“流氓罪”定罪,法律是最权威最正式的代表方式,法律的忽视造成了社会的蔑视。

五、针对同性恋问题的倡导和期望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同性恋这一行为都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的道路和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价值观或生理选择,就如一个富家女选择一个残疾穷小子作为爱人一样,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支持,但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选择,理解和包容。同性恋只是一种审美取向的不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性恋经历了一个从迫害异端,到蔑视,到成为能够容忍其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的过程。

(一)舆论方面。加大对同性恋的宣传,使社会更加了解同性恋现象,对其形成客观的认识,引导舆论倾向,对同性恋行为给予包容和理解,而不是蔑视和偏见。只有舆论大环境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同性恋者真正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二)法律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对同性恋行为的法律保护和同性恋权益的保障,逐步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只有法律的认可,才能引导社会舆论接受并认可同性恋,社会舆论的认可才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双性恋的意向方面。有些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有双性恋倾向,如果这些人想顺着感觉行事,便尊重其生活方式,如果其的意向是倾向异性恋或同性恋,要帮助其走向自己期望是性取向和生活方式。

(四)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的伦理要求: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应该起到正确引导和支持的态度,当同性恋者作为案主时,应注意以下伦理守则:

1.对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

2.尊重服务对象知后同意的权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服务。

3.妥善处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

4.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并加以保密。

5.谨慎对待与服务对象的肢体接触,不得将个人感情和价值观体现在服务中。

6.不能使用诽谤性语言,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7.努力确保服务中断后的持续服务。

总而言之,笔者较为赞同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只不过这种行为方式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从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对同性恋行为的认同度来看,“等闲视之”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国内社会包容度的提升,民众对同性恋现象也不会再视之如洪水猛兽,更多的会是接纳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2]佘文斌。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1):144-148.

[3]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1):311-313.

[4]李臻。尊重他们的世界――读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2):145-14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的相关认知。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研究综述

当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就先要对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进行论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查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且论及到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梳理后,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⒈对心态的定义。翟云翔认为:“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们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包括意识、气质、兴趣、观念、情感等等。”[1]赵卫川:“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 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2]张建勇指出:“心态就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3]

⒉对良好心态的定义和内容。廖石美认为良好心态:“指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作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心理反应。”[4]邱镛妃认为良好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5]良好心态的内容,翟云翔认为“良好心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心态、乐观心态、从容心态、宽容心态、坚持心态、感恩心态等。”[6]

⒊良好心态的作用。翟云翔指出良好心态“使人乐观、向上、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7]邱镛妃认为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总是从积极角度平和地看待客观现实,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8]

⒋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因素。翟云翔认为有两个因素,“恋爱因素和学习心态因素”。[9]赵卫川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环境因子,指出了三大因子“1.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带来的挑战,2.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3.不同家庭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10]

⒌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1,有利于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是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3,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赵卫川认为重视对良好心态的理解,对于“加强对莘莘学子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感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始终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12]邱镛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⒍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机制。谭金蓉指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大学生心态追踪调查与调控机制。第二,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第四,建立积极心态培训机制。”[14]高阳,马宁指出要“(一)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二)加强阳光教育。(三)关键的问题。”[15]翟云翔认为“(一)良好恋爱心态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3.学会理性控制。(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学习投入,2.学习调整,3.学习积累。(三)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16]李俊芝“(一)积极引导和教育。(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17]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机制,邱镛妃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教育机制、环境机制和评价机制”。[18]

⒎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路径。谢丽丽主张“(一)注重自我调节,培育健康的思维方式、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二)注重思想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三)注重模式创新,引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四)注重形成合力,构筑高校与家庭、社会培育一体化环境。(五)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心态失衡监测预警机制。”[19]赵卫川探索了其有效途径,指出“1. 培养积极的心态,2. 培养忠诚的心态,3. 建立谦虚待人的态度,4. 培养感恩的心态,5. 培养同理心态。”[20]以某种方式,方法来培育,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以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走平凡路为渠道,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21]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外对于心态问题的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态史学,文化学等都会关注的,并且国外学者更多是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去从事心态问题研究。其中对于研究心态问题有代表性的有社会心理学,西方心态史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中的分支。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反应。那么,个体和群体的某些个心态问题也是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因此就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体和群体的心态问题当做心理问题去研究的。西方心态史学是西方将历史学知识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科学融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西方心态史学有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意,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2]西方心态史学对于心态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时期从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去研究探讨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却是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渗透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中。从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了“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23]从途径上看,“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呈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24]例如不仅“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25]并且往往还“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26]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心态。从方法上看,国外高校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27]正是通过这些既丰富,又“隐蔽”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在地,历时弥久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意识,态度,情感,观念,动机,兴趣等,至此培育出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关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思维科学,医学等学科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无一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

国内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包括学位论文的数目并不多,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且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态的研究,重要期刊文献总共有7篇。在这7篇重要期刊文献中研究社会心态的就有5篇。从时间上看,这7篇重要期刊文献多是集中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内发表出来的。说明近三、四年来学界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从内容上看,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心态。在重要期刊文献中有5篇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有4篇都是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有从不同时代,不同视域,不同角度进行的。并且指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途径,这些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对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从未对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做过理论上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做了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之事。国外高校中设置课程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高校拥有系统的开展学生工作的工作机构,再者,已经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都彼此协同作用,这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在国外“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这是“看不见的手”;正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交互作用来养成和塑造大学生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意识,观念等构成心态的各个要素,去培养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总体来看,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有着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这些都为我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提供了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6][7][9][16]翟云翔。高职高专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J].大众文化,2014(15).

[2] [10][12][20]赵卫川。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4] 廖石美。谈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

[5] [8][13][18]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691―694.

[11] 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4] 谭金蓉。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调查及其积极心态培养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5] 高阳,马宁。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1).

[17]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19] 谢丽丽。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4).

[21] 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J].职业,2015(1).

[22] 彭卫。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3] [25][27]王志华。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17).

[24] [26]朱楠楠,冯桂梅。浅谈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2(4).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性教育 人格教育 比较

大学生恋爱问题一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大学生婚前、同居现象、因性而引发的犯罪现象日益增多,应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2008年1月19日《郑州晚报》以“女大学生杀情人碎尸,悲剧为何发生?”为题报道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19岁女生张超和男友杀死包养她的大款,张超手持DV把残害、分尸的过程拍摄了下来,她被称为“女版马加爵”。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中,有的学校安置了自动售套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的大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拒绝婚前,同样也使人们议论纷纷。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怎样引导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性知识和理论,树立正确的爱情、性价值观念及道德观念不仅有助于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学校性教育的历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性教育的价值取向、性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为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坚持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性教育观念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瑞典、荷兰以及英国等国家的性教育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这对我国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本阶段的性教育是无指导的性教育。它欠缺性教育的知识性与道德伦理的结合,结果是青少年的性活动行为没有得以减少。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的 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许多国家提出了既应关心性知识的传授、也注重性价值观念教育的性教育价值取向。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一阶段的性教育既可以叫指导的性教育,也称性纯洁教育或禁欲教育。由于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增多,西方的性价值观开始向传统作某种程度的回归。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性教育的高峰期,提出制定宣传“婚前性节制”的基本教育大纲,并且配合推行预防艾滋病大纲。到了20世纪90年代,重视持久地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美国第一次性纯洁会议于1997年在华盛顿举行,联合国会通过为性纯洁教育巨额拨款的法案,讨论学校的课程设置。总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性健康危机,美国提出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模式,并于20世纪90 年代开始致力于“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一观点,更多的人赞成以人格为基础并以禁欲方式进行性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80 年代以来,在日本学校采用“性指导”的方式,讲授性科学知识及理论,在日本横滨国大开有“性的比较行动学”“性的心理学”“青年的性”等七个讲座的关于性知识的内容,学校制定的性教育目标是: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加以综合看待,确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

综上所述,世界性教育经历了反对性和性自由两个阶段后,养成高尚的性道德、确立正确的性价值观以塑造良好的品格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性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两种性教育理念:“安全性教育”和“纯洁性教育”。“安全性教育”是以避孕措施为基点的性教育。这种观点在我国高校主要表现为生理学取向、心理学取向和社会学取向。“纯洁性教育”认为在性教育中不只是让青少年掌握性知识,重要的是确立健康的性道德观,规范其。把性教育与健全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对于青少年而言,性的核心问题就是自尊、自我控制和责任心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知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贞节观,避免婚前与婚外;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对负责任的态度。

二、重视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性与人格教育

国外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性教育的内容安排。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瑞典,1942年开始在义务制学校中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已经开展了半个多世纪。瑞典大学生性教育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其教育效果也是最好的。如瑞典高校设立了性教育与咨询机构、制定性教育指导纲要及相应的法律法规。1973 年全美114所医学院校中有110所开设性教育课程。可以说,国外的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大学生也不例外。

我国的性教育起步比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从禁闭、兴起到目前的发展时期,值得我们欣慰。第一个阶段是性教育的禁闭时期(1949~1977年)。此时,青春期性教育没有被列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中。所以,学校很少把性教育当作教育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性教育的兴起时期(1978~1987年)。此时,社会各界开始转变陈旧的性观念,逐步迈出性教育的。1979年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小学卫生工作的规定》里提出了加强青春期教育。第三个阶段是性教育的发展时期(1988年至今)。1988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会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青春期性伦理等教育是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性伦理等教育是青少年性教育中较难但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性伦理观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因此,中小学青春期教育在全国范围展开;大学生性教育更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遗憾的是,国家、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关于大学生性教育方面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收效甚微,大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规范的性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性教育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比较理想的爱情教育、20世纪90年代艰难探索的性教育后,进入新世纪的性教育正走向人性化与法制化。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性教育的开展还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在大学普及性教育。数据表明,大学生性安全和性病预防知识严重不足。知道意外怀孕和性病预防的最高不超过50%,不知道的比例,最高为55%。因此自我保护意识差,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发展,大学生产生了各种不健康心理及众多的性心理障碍和疾病,例如性角色困扰、对的恐惧等。有的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严重的导致走向了性犯罪。在作者开设的“大学生性与人格教育”公选课的调查中,100%的学生认为课程开设很有必要,希望得到老师系统的指导。多数学生表示渴望学习性生理心理知识。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性教育是必要且重要的,同时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教育尤其是“母性”教育。

三、构建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大学生性教育内容体系

从国外性教育来看,表现出内容丰富、形式与方法多样化的特点。例如瑞典1955 年把性教育课列为必修课,性教育的理想目标是恰当地习得人类生理、精神、社会方面的知识,促使青少年在性观念、以及家庭等方面有能力做出人格与社会责任的选择,通过价值标准的发展而获得社会关系的满足与责任。性教育的课程由1975年前关注于生理教育,逐渐增补了性道德、性伦理、性评价等信息,主要内容有生理、心理、社会、人际关系、责任选择及的感情、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的性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1991年的一项全国性课程大纲研究报告指出,高校性教育内容包括性知识、性价值观、两性间的交往技能、责任心四方面。

我国香港教育署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青春期性教育,其采取比较含蓄的性教育方式,主张在学校不设立独立的性教育课程。性教育的内容既包括性生理知识也包含性价值观的教育。性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具有开明和负责任的性态度,塑造良好的自我意识,真正体会人生的价值,建立正确的性伦理道德观,正确处理性问题。我国台湾性教育在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除了在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地讲授性教育内容外并努力将性教育发展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老师利用班会等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讨论性教育问题。台湾学者认为,性教育除了讲授性的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态度和确保健康行为的实践。因此,性教育应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至于性教育的形式,应采用学生辩论、个案研究、心理剧等。总之,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不够系统和完善。性教育内容不系统、不深刻,没有统一的性教育必修课程设置,其内容只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一个章节,着重于生理卫生或性道德方面的知识,也有在此基础上增设的有关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但是人格教育、价值观及法律知识过少。因此,性教育形式单一化,主要采取讲授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性教育不仅仅是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更应是生理、心理、伦理和法律等的健全人格教育。

因此,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从性生理心理知识、性道德、性法律等方面展开,并以性道德和性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积极构建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大学生性教育内容体系:以追求真爱为核心,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责任意识为根本,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人格。加强性教育的教材建设。在作者主编的《大学生性与人格教育》教材中, 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宏观上从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性教育学、性法学等多个方面,科学地构建起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大学生性教育知识和理论体系。微观上解决大学生恋爱婚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本书分两大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和研究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大学生性教育的基础。下篇主要研究性伦理性法律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大学生性教育的重点。全书包括大学生爱情心理概述、青春期性生理发育与性问题、性传播疾病与性健康、性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恋爱与择偶、性革命述评、性的伦理道德概述、性道德规范、性自与婚姻自、性结合法、夫妻关系法、性离异法、性违法与性犯罪共十三章内容。教学中应采取课堂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要教育学生关注自身的情感和人格发展,人人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积极发挥性与人格教育的综合力量

美国于1912年就决定培养专门的性教育师资力量,并且有明确的性教育师资的选择和培训标准。我国台湾组织建立了“家庭生活与性教育中心”,指导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性教育的教学、科研、培训、咨询等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然而我国大陆高校性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性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的不足。据作者掌握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性知识的来源渠道是书摊杂志、电影、电视、同学等。据人民网报道:大学生6成靠夜谈获性知识,3成未婚先有性。一半人对学校性教育不满。多数学校健康教育课由保健医师、医生或随时抽取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讲授,教学效果也无人关注。因此,应加强高校性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保证性教育科学正规地开展。

大学生的性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因为家庭是性教育的基础,学校是性教育的关键,而社会是性教育的大环境。家庭性道德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性道德的形成和的选择。尤其是家庭环境、父母的观以及父母对待家庭和婚姻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及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近年来,国际上通常采用的青春期性教育方法和比较成功的模式包括瑞典、荷兰的早期学校性教育,源于澳大利亚并流行于英美等国的“同伴教育”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等。性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密切配合,其中学校必须建立起一个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性教育,达到性教育的目的,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恋爱及各种性问题。因此建议: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家教师队伍。开设“大学生性与人格教育”或“情爱与人格”等通识课程。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优势;高等学校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应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同伴教育的培训等工作,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解决大学生的性教育问题,就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正面积极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3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