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48930

【导言】此例“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教学 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调研及时到位。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教研活动辐射到面。(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刊登于《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二篇】

小学品社教研组2017-2018学年工作计划(一)

一、 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立足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紧紧围绕县教育室的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实和开展各项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继续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我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认真执行教学常规。

组织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和《宁波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常规》,用好宁波市小学品德助教方案。按规定要求制定学期授课计划,按授课计划进度备课上课,做到教学有计划,授课有内容。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计划。不挪课,不减时间。

2、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校内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保质保量完成4次教研活动,其中两次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与感悟等,每次教研活动要求按时出席,认真参与,活动后均要评课。授课老师要有反思。使学科教师在听课、交流、反思的互动学习中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3、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教学比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展示。认真准备高级教师的课堂展示活动,北片教研活动展示课。并且要求参加北片教研活动的老师事课前认真备好课,课时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课稿,使自己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向各级刊物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和各类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有关活动。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教研组计划

2、各位授课老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授课计划,并上交存档。

3、参加县教研室会议。

4、组织第一次教研活动(严海群老师执教)

四月份:

1、配合教导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参加县中高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严海群)

3、教研组第二次教研活动(教学中疑难问题的讨论)

4、积极准备品德规范教研组的准备材料。

五月份:

1、教研组第三次活动。(邬燕飞老师执教)

2、教研组会议(参加规范教研组评选的准备和总结)

3、市品德案例选送。

六月份:

1、配合教导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教研组第四次教研活动。(讨论总结本学期的品德教学工作)

3、准备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和期末考试。(15周)

4、教研组总结。

小学品社教研组2017-2018学年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和准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郧丹公路的一侧,交通方便,掌握信息速度快。领导管理有方,上档次学校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是湖北省村级示范学校的定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随着学校的不断进步,来我校参观、交流、学习的领导及有关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别是思品教师,担负的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引路人。我校正有一批教学过硬,思想端正,工作扎实,方法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居峪、前湾、槐树、肖沟、钟家河、雷家等。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去心。我校现有思品教师10名,教学班10个,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我校撑起另一片天空。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 学生。

4、联系周围,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6、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四 、 方法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统一。

4、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

5、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小学品社教研组2017-2018学年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吴江打造为愿景,以六力并举的快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转型为主线,发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能。立足课堂,积极探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途径。立足教师发展,努力变革教研方式,推进三微精致教研。以科研为引领,探索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整合的有效策略,深入推进品德学科建设。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㈠立足课堂,寻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最优化

1、以课标为纲领,加强学习提升。继续做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XX版)》的学习,尤其是要针对课标中重新修订、修改的内容,教师要进行深入学习、仔细体会,把握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性质、基本理念,了解基本的教学方式、评价要求,并努力将课标要求体现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2、以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品德学科以兼课教师为主,教师要向每节课要质量,根据学生基础和实际,设定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有效开发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合理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主体性,提高活动参与度。要积极开展多主体、多形式的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保持。

3、以研究为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应该同时也是研究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发现、研究、改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首先要研究教材。其次要研究学生。再次要研究教学方法。

4、以建模为抓手,优化教学方式。根据教育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求,本学期将围绕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这两个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细化操作流程、优化策略,以期不断完善、更趋合理。

㈡尝试三微,追求学科教研精致化

1、微型课的探索与改进。微型课是教育局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并在第四届A级课评比中进行了全区推广。本学期,我们将将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尝试微型课的探索与研究工作。

2、微教研的尝试与研究。微教研是以微主题、微组织、微片段为基本特征的教研活动,微教研还是一种网络教研方式,本学期,我们借助区教育局云教研平台的建设,将给老师们创设交流、反思、探讨的空间。

3、微课程的建构与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教学观,要求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要求变学科意识为课程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师自身特长,尝试微课程的建构。

㈢着眼发展,索求学科效益的最大化

1、推进评价改革,发展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品德学科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推广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制度,让以学论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大家要认真把好品德学科教学的质量关,按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2、借助课题引领,发展学科。本着科研先导、引领的原则,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品德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定期形成课题论文,在发展学科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第一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月份、活动安排

九月

小学品德学科中心组暨课例研究活动

省级评优课活动备赛、观摩

制定好联片活动计划

十月

小学品德学科第二届同一节课结对研讨暨微型课研究活动

小学品德学科课题组活动

十一月

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培训暨学科研究中心活动

联片活动(微课)

十二月

苏州市课改展示小学品德学科观摩活动

小学品德学科核心组成员个人发展论坛

一月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三篇】

(任现职以来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能力、业绩和教育教学实践及年度考核、论文、论著等)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我来育才二小工作10年了,10年期间没有离开语文教学第一线,没有离开班主任工作岗位,没有放慢上进的脚步;尤其是走进新课程以来,坚持做研究型、学习型、务实型和创新型教师,追求高雅师德,教学精益求精,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表现在如下方面。

1、童心不老:新课程主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学生,爱所有学生,爱智商不高乃至有缺陷的学生。怎么爱?把他们当成过去的童年的自己,当成自己现在的孩子,换位平等思考,相互尊重。学生谁不希望自己成才,家长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新课程中,我心里装满孩子的欢笑和忧伤,欢笑着学生的欢笑,忧伤着学生的忧伤,年近半百,怀揣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来工作、学习、生活,新奇就充满我的眼前,快乐就洋溢我的脸上,幸福就常驻我的身边。

2、课例示范:教师成功的喜悦在学生成长中,在自己中,在熟练使用网络技术中,更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考核、认同都应当用课堂教学来衡量。多年来,我坚持在校内外上语文教学引路课、语文综合课、研究课、观摩课10余次。如为海滨小学上示范课《高粱情》、为西丽片区小学上引路课《三只白鹤》、为全国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中小幼现代化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现场会代表上观摩课《五彩池》;为珠海、广州等地教师上开放课《蛇与庄稼》,另外为蛇口片区以及育才二小本校语文教师上研究课《赵州桥》、《课间十分钟》、《语文园地八——快乐学习》等等。讲课注重语言精练,过程简洁,课堂生动活泼,特色鲜明。

3、同伴互助:近年来,登台讲课的机会少了,幕后服务的次数多了,坚持带年轻教师,经常听课、导课、说课、评课过百节,为校内外教师导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20余人次;带徒弟12人:多次与年轻教师和借聘教师谈心,交流教学、科研的体会,指导他们写教学笔记、课例分析与论文,如英语教师班主任张航、语文教师班主任李红玲等。学校各年段的语文课,重大活动的展示课自己都有一些见解被重视、采纳。

4、专家领引:自己先后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学习,听小学语文专家报告、参加研讨会6次;崔峦、付宜红、杨在隋、田本娜、李吉林、支玉恒、靳家彦、于永正、熊开明、郑明江、窦桂梅等名家讲学、讲课10余次。听吕型伟、叶澜、李臣、余文森、刘兼等教育以及课程专家讲学8次。努力把专家的理念化为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化为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化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

5、成果分享:为了回报组织的关心,同事的厚爱,自己经常把学习、实践新课程的体会感悟无私地传给其他教师。2000年以来,多次在校内外讲学,主要题目有:(1)“怎样说课”,(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3)小学语文教学中“说”的训练,(4)家长也是课程资源——浅谈新课程中家长的作用。(5)班主任工作——当好学生的大朋友。

近年来,结合自己3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学习21世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现代化课题研究先进理念以及对新课程和家庭教育的感悟,为校内外语文教师、幼儿教师、家长作使用新教材、幼小衔接、家校联合育人等方面专题讲座5次——2002年 9月,本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专题为:语文综合活动课的类型与特征;2004年 9月,本校一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专题为(1)怎样使用新教材,(2)怎样召开家长会;

2004年12月,在 蛇口第三幼儿园 , 教师与家长有150人参加,专题为幼小衔接;2005年4月,在育才集团阳光幼儿园 , 教师与家长 300人参加,专题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2005年6月,在 育才二小新一年级家长 200人参加,专题为幼小衔接的切入点与策略。每次讲座都收到很好的评价。

6、收获与荣誉:

近年来,自己积累听课、评课,读书学习笔记10万多字,经过整理、提升,不仅形成专题讲座的讲稿,还撰写论文20余篇在书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同时,有些媒体还报道自己的一些事迹。主要文章如下——

1999年第10期《特区教育》发表介绍自己的文章“向往大海”。2000年9月《家长月刊》图文介绍自己教书育人的事迹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都系统、精炼地概括了自己从教的生涯并给与很高的评介。近年来,发表文章如下:

2000年12月《家长月刊》发表自己的文章“小学生真情告白——我们不是……”。

2002年2月 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李臣之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引》一书选编了自己“美的小屋”综合活动课课例设计。

2003年1期 《新世纪教育创新研究》发表“架起暑假沟通的桥梁”一文。

2003年2期 《新世纪教育创新研究》发表“让学生的创意在感悟中飞起来”一文 。

2003年10月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选编了“让学生的创意在感悟中飞起来”

的案例。

2005年3月, 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编写的《开启智慧之窗》收集了自己4篇文章:

1、“小学低年级‘说’的教学与创新潜能的开发”, 2、“我的这一年”——品德与生活活动课设计,3、架起假期沟通的桥梁——‘七彩虹’友谊信件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4、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类型。

2005年4月 育才二小王升平校长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灵的支点》一书选编了自己的教育故事“美的小屋”。

2005年6月 南山区 教研室主任 郑明江主编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书,收集发表了自己“多向表达 深化感悟——二年语文下册‘三个儿子’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2005年6月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南山培训中心编辑的《新课程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发表了自己“在快乐书院中成长——语文综合活动课有感”一文。

2005年6月 南山区教研室 刘道溶 主编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案例》收集了发表了自己“我的这一年”活动课例设计。

2005年7月 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主编的《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选编——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从全省5580篇征文中选出131篇文章成书,自己的 《架起假期和谐友善沟通的桥梁》一文入选成书。是南山区中小学唯一入选的1篇。

另外,主编过小学语文专著3本——

1994年3月 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了12万字的《小学语文家庭辅导》一书,全国发行。

1994年4月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了7万字的《学生常见典型错例辨析:小学语文》一书,全国发行

1998年7月 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了8万字的《作文评改例析》一书,全国发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自己教育教学论文、新课程课例设计、教学故事等成果多次获奖。其中——

2000年12月,论文“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空间”获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

2001年4月,论文“小学低年级‘说’的教学与创新潜能的开发”,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语文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1年10月,论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类型”一文获全国《语文课程标准》研讨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2年10月,论文“架起假期沟通的桥梁”一文北京三面向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获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暨教案评比活动一等奖。

自己1978年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1979——1982年先后三次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79年吉林省劳动模范;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来到育才二小工作10年来,还取得了以下荣誉——1996——1997年度 南山区先进教师;1999年深圳市优秀教师;2001——2002年度 南山区先进教师;2004年育才教育集团优秀园丁奖。

我认为,自己从北方到南方,工作环境变了,教师的理想追求不能变,一路走来,不断付出,不断收获,不断成长,用汗水与成果,塑造着育才教育的特色,追赶着南山教育的品牌,述说着新课程的苦乐与甘甜,愿能有更多更好的收获。

注:1、申报者是学校领导的,其述职报告除反映学校管理和办学业绩外,须着重反映其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和业绩。2、从市外调入或在本市借聘用的教师须着重反映调入后或借聘用期间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和业绩情况。

任现职以来受何种奖惩(奖惩时间、项目、奖惩单位):

1979——1982年先后三次 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总工会,1979年 吉林省劳动模范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总工会,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 国家教育部、少工委等部门,1988年 被 评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吉林省人民政府。

1996——1997年度 南山区先进教师 南山区人民政府 1999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01——2002年度 南山区先进教师 南山区人民政府 2004年育才教育集团优秀园丁奖 育才教育集团

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

自何年何月

至何年何月

年限

所任班级或职务

受表彰情况

1974、9

1979、3

5

班主任

区优秀班主任、区劳动模范

1979、3

1982、10

3

班主任

省优秀辅导员、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等

1985、10

1988、8

3

班主任

省直优秀教师、省直优秀共产党员等

1995、8

2005、至今

10

班主任

区优秀辅导员、市、区优秀教师

累计年限

共14年担任年级组长、教务主任8年、副校长3年,其中当年级组长兼班主任,当教务主任兼1年班主任

班级管理、培优转差情况与实效

首先,在观念上,坚持推陈出新。一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本观)。班主任工作确立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快乐发展、特长发展为本的观念;二是树立变班级管理为班级服务的观念(服务观)。为全体学生成长服务,营造学生快乐生活的班级文化;三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潜能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关键是如何看待与衡量学生,一次考试差,不等于次次差,一门学业差,不等于门门差,优和差是相对的,分数高固然好,有特长更不错。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字典里没有“差生”的词汇,只有“潜能生”的概念。其次,在操作上,坚持相信学生。开发学生组织、管理、创造的潜能,在班风建设中,采取小干部轮流制,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小干部的作用,班主任在不在班级工作照常运行;在班级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自主筹划、落实,把每一次活动变成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预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一帮一结对子,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营造学习型班级的学习氛围。另外,在生活中,坚持以身作则。严格区别学生天真活泼与不听话的界限,严禁用成人的结论、传统观念来对待小学生的偶尔不守纪律的表现。班主任坚持公平、正确、全面对待所有学生,不以家长的地位、家庭的财富、学习成绩来固定看学生的成长。多年来,所带班级的品德优秀率、学校文体活动获奖率均列同年级前位。所带班级学生到中学后涌现出大批班干部和品学兼优的人才。

任现职前主要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情况

自何年何月

至何年何月

任教学科(项目)

任教年级(层次)

学生人数(范围)

周学时数

(节题时间)

完成情况及效果

1974、9

79、3

语、数、美

1-3年级

40-50

24节

圆满完成 效果明显

1979、3

85、10

语、数

1-6年级

50-73

24节

圆满完成 效果明显

1985、10

95、8

语、思品

1-6年级

45-64

16节

圆满完成 效果明显

1995、8

2005年至今

语、思、综等

1-6年级

40-53

14节

圆满完成 效果明显

注:1、自参加教学工作起填,凡工作单位、任教学科、任教年级变动的均须另起一行填写。

2、教研员、电教教师须填写:课题研究项目,指导开展教研活动的层次、范围、效果、参与示范课或实验课教学情况。

任现职以来主要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情况

项目

2000至2001

学年度

2001至2002

学年度

2002至2003

学年度

2003至2004

学年度

2004至2005

学年度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任教学科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任教年级

三年

三年

四年

四年

一年

一年

二年

二年

三年

三年

任教班数

(学生人数)

50

50

51

51

44

46

48

50

51

53

周课时数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担任班主任及科、级组长情况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班主任

学年组长

年度考核结果

优秀

(本栏以下为教研员、电教教师申报者填写)

年度考核结果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任现职以来撰写的主要论文、著作及教研成果情况

一、论文撰写情况

序号

题目

是否发表或宣读

发表的刊物名称、主办单位及刊号(ISSN或CN)

宣读的学术会名称、主办单位

及级别

撰写、发表或宣读论文的时间

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

1

在“快乐书院”中成长——语文综合活动课有感

发表

《新课程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6月

独立

2

“小学生真情告白——我们不是……”

发表

《家长月刊》

省级刊物

2000年12月

独立

3

“美的小屋”综合活动课课例设计

发表

海天出版社

2002年2月

独立

4

“架起暑假沟通的桥梁”

发表

《教育创新研究》

省级刊物

2003年1期

独立

5

“让学生的创意在感悟中飞起来”

发表

《教育创新研究》

省级刊物

2003年2期

独立

6

“让学生的创意在感悟中飞起来”

发表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10月

独立

7

1、“小学低年级‘说’的教学与创新潜能的开发”,

2、“我的这一年”——品德与生活活动课设计,

3、架起假期沟通的桥梁——‘七彩虹’友谊信

件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4、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类型。

发表

《开启智慧之窗》4篇文章:

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编写

200年3月

独立

8

教育故事“美的小屋”。

发表

《心灵的支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

独立

9

“多向表达 深化感悟——二年语文下册‘三个儿子’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发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独立

10

“在快乐书院中成长——语文综合活动课有感”

发表

《新课程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6月

独立

11

“我的这一年”活动课例设计。

发表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独立

12

“架起假期和谐友善沟通的桥梁”

发表

《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选编——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

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

2005年7月

独立

二、出版著作情况

序号

书名(书号)

专著

或合著

作者

名次

出版

时间

完成章节、字数(万)

出版单位

1

《作文评改例析》

合著

2人

1998年7月

8万字

吉林美术出版社

2

《学生常见典型错例辨析:小学语文》

合著

2

1994年4月

7万字

吉林文史出版社

3

《小学语文家庭辅导》

合著

2

1994年3月

12万字

吉林教育出版社

三、论文、教研成果(课题)、优秀课例获奖情况

题目(项目)

奖励名称及等级

获奖时间

本人承担部分

授奖部门

论文“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空间”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

2000年12月,

全部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班主任》杂志社举办

论文“小学低年级‘说’的教学与创新潜能的开发”

语文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1年4月,

全部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

论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类型”

全国《语文课程标准》研讨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1年10月,

全部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

论文“架起假期沟通的桥梁”

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暨教案评比活动一等奖

2002年10月

全部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四篇】

>>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浅谈《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整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探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再认识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生活)》课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如何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功能研究 浅析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灵魂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思考 谈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体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命 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开创诗意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当中如何起到更好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当中如何起到更好的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罗布占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实际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主要就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做到学习致用。因此,在针对于《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受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当中如何起到更好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社会课程;实际生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46-01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对学生的教育性较大,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实现自身良好的发展。而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当中如何起到更好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

为了进一步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由于《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主要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及自身理解能力的不同,一些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能够进行充分的理解,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无法理解,并且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进而也无法充分的发挥《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作用[1]。因此,教师的课堂指导工作非常重要。例如,在讲授与友谊有关的知识时,教师主要需要学生理解何为同学之间的情谊,并且与同学朋友之间相处时如何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一些学生由于社交面比较窄,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沟通不到位,无法理解同学朋友的相处之道,进而也无法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并且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友谊的内涵,并且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在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主动道歉等等。教师通过科学的指导,不仅充分的发挥出《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作用,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实现了学生的良好发展[2]。

二、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外实践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理解知识的内涵,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为了通过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发挥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授的知识制定好课外实践的计划,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3]。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公共生活讲道德相关方面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这样一个计划,在学校内,要求学生在公共场所讲道德,并且将别人不讲道德的行为记录下来,与自身的行为做对比,找到自身在公共道德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改正。学生通过按照教师制定的实践计划,在校园内发现了乱吐痰、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等不道德的行为,而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行为,将自身具有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改正,实现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其次,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并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学生在遇到困难之后,无法继续进行课外实践,进而也无法将学习到的《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自然也无法发挥这一课程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有助于学生顺利的完成实践内容,实现《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作用的发挥。

三、要求学生对身边小事进行反思,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对身边的小事进行反思,并且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例如,学生在过马路看到有人闯红灯的时候,学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自己在过马路的时候是否出现过闯红灯的情况,闯红灯的危害有哪些等等,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能够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有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充分的发挥了《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育作用[4]。此外,学生还应该用平时学习到的知识教育他人,例如,生命教育,一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等,当学生发现此类同学的时候,应该用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去教育这类同学,使他们知道生命的珍贵,教育其爱惜自己的生命等等。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对身边的小事进行反思,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实现《品德与社会》一门课程的教育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应用性,在实际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的发挥这课程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相关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应用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科学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4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