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动物音乐会作文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7245

【导言】此例“动物音乐会作文通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动物音乐会作文5【第一篇】

记得是三年级时,我在一个晚上去植物园游玩。原以为会枯燥乏味,却没想到,那次游玩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当我慢慢地走进植物园,我发现马路上嘈杂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虫鸣与低沉的猫头鹰叫。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村庄”——一片大草坪。在那个“村庄”里,肯定住着几位年轻的音乐家——蟋蟀。它们身穿黑色燕尾服,每天晚上都会拉起自己的大提琴,尽情地演奏着。

在那高高的法国梧桐上,住着一位身披绿袍的音乐家——螽斯,它的声音非常清脆悦耳,无论是什么人、什么动物都会停下来认真欣赏它的演奏。

听,青蛙开始歌唱了,它们叫得多起劲啊,真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看,低音音乐家——猫头鹰来了,它们身着灰色晚礼服“咕咕”地叫着。虽然那歌声不怎么好听,但那是与老鼠作战前的号角!现在,我们的指挥官也出场了,它就是——螳螂。它挥舞着自己的大刀,植物园马上安静下来。接着,演唱者们随着“指挥官”的指挥有节奏地表演起来。还有我们的观众呢!萤火虫提着自己的小灯笼轻轻地飞过来了。锹甲、独角仙也顾不得自己的战斗,赶忙来听音乐会。蛾子扑棱着自己的翅膀来了,就连不速之客——蛇也来凑热闹了。

这样的动物音乐会,令我陶醉,我还想要再听一次呢。

动物音乐会【第二篇】

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同的文化通过选择和整合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原先没有关系的两个文化部门之间的结合会使两个领域都发生变化。

以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为例。西方的艺术传统深深地受到宗教思想的浸润,艺术描绘宗教故事与教义,使其家喻户晓,如果中世纪的艺术完全是装饰性的,与宗教无关,那么当代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将艺术定义为对形式美的追求,它可以与宗教无关,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村庄中,陶器与纺织品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而用于宗教活动的祭钵却装饰粗糙而没有风格,祖尼印第安人认为宗教上的苛求排斥了任何艺术追求;因此,艺术与宗教各有自己的宗旨,相互独立,本无必然联系,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西方艺术因为与宗教的结合而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本尼迪克特认为应该去探究宗教与艺术相互渗透的程度,以及这种交融给宗教和艺术带来的后果。

类似的,中国儒家传统将音乐与政治、道德结合,这种礼乐传统使得礼与乐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乐的元素没有加入到礼的领域中去,周礼的面貌会大不一样;若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中,音乐只是起娱乐作用,我们今天很可能拥有更多的音乐传统,历史上很多风格各异的“淫词艳曲”就可以安然无恙地流传下来了。

礼是中华文化中十分活跃的一个元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皆着礼之色彩,政治、艺术、生产、教育、仪式无不与礼结合,礼对文化的整体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即是以礼与乐、礼与教、礼与物的结合为例,来探讨礼与不同文化特质的融合及其意义。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将礼主要界定为纲常伦理,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宗族、国家等不同层面上的社会秩序。

二、礼与乐

从音乐的本质看,感于物而后动即成音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本身包含了音色、节奏、旋律等,它只是有组织的音,其艺术感染力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与思想无必然联系,故音乐的一个天然作用即是娱乐;同时,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符号,其所指是任意的,本无善恶之分。

正是音乐的这两个特质――艺术感染力与声音符号――分别为政治与伦理与音乐的结合提供了空间,最终促成了礼乐的形成。

音乐的巨大的感染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是音乐与政治的一个交叉点;“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而人化物”,人被事物所迁化,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连结物与人的音乐因此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从心中出,无法矫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所以,乐可以成为社会民生的晴雨表,知其乐,知其政矣,此为历代统治者采风的理论依据。

其二,乐与伦理的交叉点在于,音乐同样是区别人与禽兽、庶民与君子的标志,“禽兽知声而不知音,众庶知音而不知乐,唯君子为能知乐”;音乐是语言之外的另一种文化载体,特定的声音符号一旦被用来代表某种伦理思想,音乐就有了道德内涵,“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一旦固定,音乐就成了一种濡化方式,音乐因其直接的感染力,有着比语言更优越的教化功效,“故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至此,当音乐因为与政治、伦理的结合而面目一新时,我们终于可以说,“知乐近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与乐相遇了。

礼与乐原先是两个独立的文化元素,当它们都为贤者所用,成为施政工具时,二者的目标就一致了,礼与乐因此结合,密不可分;礼与乐用于政治,可以说一个是外在化控制,一个是内在化控制,“礼者,动于外者,乐者,动于里者”;晓之以理,为礼,动之以情,为乐;礼乐合一,才是情理兼备,天下归心。

礼与乐的功能相反,“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而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在等级制度下,使人民团结,社会和谐靠的是乐的力量;礼与乐各司其职,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一旦协调,便是天下大治,“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古人还为礼与乐的结合找到了更深的原因。礼与乐皆从道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与乐的基本精神是相同的,“礼乐之情同”;礼乐与天地四时的运转相通,“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而礼与乐的来源有异,“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这便是礼乐结合的哲学根基了;礼乐就有了两层含义,

既指合礼而成的音乐舞蹈作品,又是一种哲学思想。

音乐在与礼结合之后,发生了几方面的变化。

音乐的娱乐性变得次要,教化作用成了它的主要价值,“乐之隆,非极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与礼结合之后的乐就有了德音与溺音之分,礼形成了对音乐形式的限制;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形式的创造、音律的排列本无善恶;郑卫之音为何放肆无规矩、桑间濮上之音又如何亡国,我们已不得而知,从艺术角度讲,那些地区的民间音乐很可能是另一种流派,只是其风格创新不合古制,故贤者非之。

综上我们看到,礼与乐的结合是考察中国音乐美学与政治思想的一条线索。

三、礼与教

教育本身的功能是培养人的能力、塑造人的性格,教育的方法本应不拘一格,但是由于礼对教育的渗透,中国的教育方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来看,学习本应该允许足够宽广的空间去尝试、犯错、冒险,待到充分全面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能力之后,才可能成为齐家治国的君子。总是在一种小心翼翼的恭肃气氛中长大,束手束脚,难以活泼开朗,违反了儿童天性,中国的孩子才畏畏缩缩,被动,“不问不敢对”。

符合自然的成长,应是放而后收、动而后静、野而后文;浪子而后圣徒,这一现象历史上也有,往往日后最文质彬彬的恰是童年时代尽情疯过的野孩子。

从日常的濡化来看,以礼乐的教化作用为例,一般认为德音催人向善,溺音使人沉沦,实际上,这是光注重“好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而忽视了“坏音乐”对人不良情绪的释放作用。今日的摇滚乐便可看作是年轻人发泄不满的一种途径,这种仪式中的叛逆、暂时的反结构反而成了工业社会的一个安全阀,最终对维持原有结构有利。

如特纳所说,荒谬和矛盾可以彰显规律,过度和暂时被允许的违法行为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破坏性仪式有着强大的整合效果,它可以释放社会结构中固有的压力,具有清洗社会结构的效果;可以说,儒家对仪式是正利用,荒废了反利用。

不管从哪方面说,礼对教育的影响都是极大的,礼为教育设定了目标,礼规定了师生双方的行为规范;直到今天,在当下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中,仍然应该考虑教育之中礼的元素,才能触及其根本。

四、礼与物

礼最初是一种精神存在、看不见的社会秩序,它的表达必须要借助物质手段,比如人们的日常问候语言和鞠躬招手等仪式,从甲到乙,再从乙到甲,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引起社会关系的波动,礼的流动是传播意义上一个信息流(语言、动作)的完整循环,与器物无关。

当礼的往来借助物的流动来表达时,便是礼物。“礼物”是一个偏义词,重在“物”,“礼”这个形容词界定了这个“物”的内涵;“礼”是“物”的象征含义,赠予的是实在的“物”,传达的是象征的“礼”;礼物的流动实际上完成的是社会关系网的编织。

从人们平常无意识的语言习惯来看,我们明明是“送物”,却说是“送礼”,真正送的是“礼”;别人收下的是“物”,却说是“收礼”,真正收下的还是“礼”。

“礼物”之“物”的象征含义突出的表现在“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宝玉将自己平时用的一块旧帕子托袭人给黛玉,袭人不解,这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宝玉道,你只管送去,林妹妹自然知道。――林妹妹当然知道,重要的不是帕子,而是它的象征含义;与此“情物”相对的是“利物”,为了直接利益关系而给医生、官员送的礼,便是直接的钱财,完全是重实用价值。

礼的物质形态极其复杂,鸿毛、旧帕子是一端,直接的钱财是另一端,二者之间是物质实用性与情义并重的其他形式。我们看到,双方的关系越亲密,往往礼物的实用价值就越小,只是借助物的形式来含蓄的表达情义,如鸿毛代表的君子之交,旧帕子象征的纯真爱情;反之,双方的关系越疏远,礼物的实用价值就越大,直至完全成了买卖。讽刺的是,在中国的人情文化中,明明是钱权交易,却仍然要借助礼物的形式,仿佛双方只不过是礼节来往,真是一种掩耳盗铃。

不管是情物还是利物,都还归于礼物的范畴之中;与礼物相对的是商品,后者交换的完全是物的实用价值,没有礼物中丰富的象征含义。

礼物的往来之中至少包含了三个礼的元素:器物文化、仪式与社会制度。送的物是礼。最后,送礼这件事本身是礼,礼物往来的背后是社会秩序,包含着请求、尊敬、友好等多种含义,例如聘礼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开始,节庆时亲友之间的礼物流动是既有关系的巩固与延续。

礼尚往来,该送礼不送礼,非礼也,收礼不回礼,非礼也;为什么“礼”像是长了翅膀的性急的精灵,有了某种自主性,崇尚往来?为什么“礼”像是一位风风火火的信使,不可久留?

这里抽象的、非物质的礼,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一旦人们普遍相信它的存在,它就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了;中国人的“礼”的概念可以与毛利人对“Hau”的信仰相映成趣,不过与后者主要受宗教观念的强制不同,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惯法,不管是周天子给诸侯的赏赐还是附属国给宗主国的朝贡,礼的往来清楚地来受到社会秩序的推动;送礼、收礼与回礼,这一过程同时包括了看的见的物质交换和看不见的社会契约,受到互惠法则的强制;小小的礼物,一来一往,搅动的是背后一整套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对它的遵守也是基于非常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动机。

五、结语

最后,让我们回到礼本身来审视礼的存在,礼是什么?

礼是一种社会制度,一套知识体系,一个施政纲领;礼既是理想,也是一种实践;礼是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也是正式场合的仪式。

礼既实又虚,既可以是周代的器物文化,又是周代贵族的精神追求与日常修养;礼上达天子,下至庶民,它是历史上大小传统的不断互动;礼可大可小,可以相当于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只是一句话语、一个动作。

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礼是情感的,也是理性的。

正因为礼的内涵异常丰富、礼的概念很有弹性,礼可以与文化中的很多不同元素结合,构成许多复合词组:礼貌、礼义、礼仪、礼法等等;这种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最初不下庶人的礼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结合也反映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创造性。礼的内涵随着时代而改变,礼的词组中沉淀了太多的历史变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礼总是带着深厚的岁月痕迹。

在现在萌发的回归传统的呼声中,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中,礼都将占有一席之地;礼,时至圣者也,具有强健的生命力,为了需要,历史上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语言与观念,将来礼又将与什么结合呢;老树发新芽,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条线索,一个在历史流转、文化变迁中异常活跃的元素,必将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陈莉选注,2008 礼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1987 文化模式。北京: 华夏出版社。

动物音乐会【第三篇】

今天是五月一日,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劳动节”音乐会,狮子王决定在今天晚上举行。晚上终于来临了,猴子、野狗、猫头鹰。好多好多的动物打扮得漂漂亮亮,纷纷来到。一会儿,广阔的平原上站满了动物。只听“哒、哒、哒。”几声响,森林模特马小姐林林来了,它满嘴抹着口红,真像个粉装艳抹的新娘。它张开嘴,彬彬有礼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一会儿,象太太也来了,只见它头上戴着一朵花,长长的鼻子上扎上了一个蝴蝶结,扇子般的耳朵坠着珍珠耳环,“咚哒、咚哒”地走向前来。时间不早了,主持人鹿小姐说:“大家好,现在晚会开始!第一个节目是二胡独奏《金蛇狂舞》”。语毕,欢快的二胡声让在场的动物们手舞足蹈,一遍欢腾。紧接着,又听见一阵清脆、美妙的的歌声,怎么这么耳熟?啊!原来是《好一朵茉莉花》的演唱者黄鹂小姐蓝蓝正在载歌载舞。

精彩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青蛙先生“呱呱呱”地连声叫好。节目结束后,场上激起一阵阵掌声。猴先生自豪地说:“我们终于赶上人类了!”

动物音乐会【第四篇】

一提到音乐,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各种音乐流派,钢琴、小提琴等音乐器械,欣赏名品音乐会等活动。其实,对于3 岁前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乐器;语音声调的变化、随音乐而做的身体动作等,都是他们所从事的音乐活动。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并不需要刻意而为。音乐,就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当中。

5 个阶段的生活引导,让宝宝亲近音乐

作为妈妈,你一定很想把宝贝培养成一个具有音乐素养的人吧?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你只要按照音乐教育的5个不同阶段,让宝宝在很自然的状态下接触音乐,并且经常和他玩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游戏,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

通过对132 位妈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种特长教育中,有57% 的妈妈认为,音乐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她们都是从宝宝1 岁前就开始进行音乐方面的启蒙教育了。

小测验:看看你家宝宝具有音乐天赋吗?

出生不久的宝宝1. 听到音乐声,就表现出很愉快的样子

2 个月以后2.发出的咿呀声,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

6 个月以后3. 不管节奏的快慢,都能随音乐而动

1 岁以后4. 喜欢用玩具或厨房用具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1 岁以后5.善于区分各种声音,比如狗的叫声、风声、雨声等

1 岁以后6. 能轻松地记住听过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 岁以后7. 会自己编歌来唱,并且自娱自乐

2 岁以后8. 听过一段音乐,会用歌唱或乐器再现出来

3岁以后9. 唱歌时可以轻松地换调

3 岁以后10. 喜欢演奏乐器

在以上的行为特点中,如果符合7 个以上,就可以认为你的宝宝具有音乐天赋了。

(小提示:此表仅供参考。)

6 种做法,为孩子的音乐才能加分。

1. 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经常给他唱催眠曲。

2. 经常和宝宝一起哼唱简单的歌曲,或者和宝宝一起听音乐CD。

3. 听音乐的时候,常常和宝宝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4. 为宝宝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教宝宝演奏,从中感受音乐的节拍。

5. 经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和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

6. 经常和孩子一起收听、收看音乐节目,宝宝长大些后,定期带他去参加音乐会。

第 1 阶段声音刺激

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最重要的是耳朵的训练。宝宝小的时候,一般不太容易掌握正确的音高、音调等,更多的是处在被动接受音乐的状态。所以,开始时给宝宝听多种多样的声音是很重要的。

1.摇晃拨浪鼓

准备一两件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离宝宝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然后,你在放玩具的位置,有节奏地摇晃拨浪鼓,引导宝宝爬过来抓取玩具。

适合年龄:6 个月~ 1 岁。

2.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

日常生活中,你往水杯里倒水的声音、在池子里洗洗涮涮的声音、用搅拌机打果汁的声音,以及家里的门铃声、电话声、钟表声等,都可以作为听觉刺激物,让宝宝去听。这可以锻炼宝宝的听觉,提高辨别声音的能力。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3.听音乐按摩

准备一盒音乐磁带或一张CD。宝宝躺好以后,你交替地播放节奏舒缓和轻快的音乐,同时配合着音乐节奏,给宝宝按摩。

适合年龄:0 ~ 1 岁。

4.摇铃铛

你先按照音乐节拍摇铃铛,给宝宝作个示范。然后,你把铃铛放到宝宝手里,让他摇着玩。开始时,宝宝可能不会摇,你可以把着他的小手一起摇。

适合年龄:6 个月~ 1 岁。

5.变换语调和宝宝说话

宝宝出生后,妈妈就可以经常用不同音高的语调来对宝宝说话。这是一种很好的音乐刺激,可以让宝宝初步体会到乐感。

适合年龄:0 ~ 1 岁。

6.在不同的场合听不同的声音

带宝宝到不同的地方玩的时候,可以让他注意听各种声音。比如,路边的汽车声,动物园内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在听的同时,可以教宝宝模仿这些声音。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7.活用孩子喜欢的物品

奶粉筒、饮料瓶等废弃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物品,请不要随意扔掉,可以用来给孩子作发声的玩具,还可以用来教宝宝练习演奏或者打节拍。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8.日常生活用品变乐器

蒸锅、炒勺、饭勺、筷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孩子来说,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乐器,供他们随意地敲击,听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9.听自然界的声音

经常带宝宝走进大自然,让他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平时,可以找一些动物叫声的录音,或者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录音,放给宝宝听,让他猜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10.说说听到声音后的感受

比如,听到水声或者动物的叫声后,让孩子讲一讲有什么感受。通过叙述,孩子会逐渐增加对声音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11.听不同大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准备好小石头子、豆子、小米等大小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在空的矿泉水瓶子里,盖好盖子。晃动这些瓶子,让宝宝听这些大小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然后,再调整豆子、小米等的量,看看量多时和量少时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听声游戏现实版:

妈妈介绍:范猛,从小喜爱音乐,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从事教育工作近10年,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儿子王攀硕3岁10个月。母子俩经常很随意地玩一些音乐游戏,这些游戏中渗透着她的理念和对音乐的理解,相信对你也有一些启发吧?

儿子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给他听音乐。比如,我们不跟他说话的时候,就放一些音乐。我选择的音乐都是一些名曲,笛子、古筝、钢琴等乐器演奏的名曲。现在,我儿子都能跟着哼唱很多名曲了。我发现,他对音乐很敏感,放不同的乐曲,他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西班牙斗牛曲》之类节奏很强、速度很快的乐曲,他就显得特别忙活;如果是《小夜曲》之类舒缓的那种轻音乐,他就表现出特别的自我陶醉。

妈妈感悟:听音乐是宝宝一出生就可以做的事情,而且要尽可能让宝宝听一些名曲。这些乐曲你可能听不懂,但孩子是可以感受的。

第 2 阶段熟悉音乐旋律

如果宝宝经常听音乐,那么,到了七八个月或1 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开始会在音乐响起来的时候,通过晃动身体来做出反应。这个时候,妈妈如果能够和宝宝一起做,可以刺激宝宝的音乐细胞,对宝宝音乐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 捏气球

吹起2 个气球(一定要挑选质量好的气球,而且不要将气吹得太满),妈妈和宝宝分别拿一个。你们俩一起,边唱歌边捏气球玩。当妈妈的声音变大、变快时,就快点捏;声音变小、变慢时,就慢点捏。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2. 敲地板

播放旋律欢快的音乐,你和宝宝一边听,一边用手掌去拍桌子或地板。节奏快的时候,就敲得快一点、重一点;节奏慢的时候,就敲得慢一点、轻一点。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3. 踩着节拍走路

在宝宝的手腕或脚腕上系一个铃铛之类能发声的轻巧物品。然后,你给宝宝喊“一二一”,让他按照节奏慢慢走。等宝宝熟练后,再练习快步走。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4. 一起做律动

在和宝宝一起欣赏音乐的时候,最好能够和宝宝一起做律动。不管是安静的音乐,还是激情的音乐,你都可以尝试这样做。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5. 用锅碗瓢盆演奏

准备一些宝宝比较熟悉的、能发声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家里的锅碗瓢盆、奶粉筒等,让宝宝用小勺、筷子等敲响。也可以你来敲,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让宝宝感受不同物品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和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等的变化。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律动游戏现实版:

范猛:听音乐的时候,我儿子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舞起来。这时,我就会和他一起跳。比如,在他小的时候,听到三拍的、四拍的曲子,我就会抱起他来,一只手托着他,另一只手抓着他的一只手,就像跳交际舞那样,合着节拍走。这个时候,他就会特别开心。同时,我会告诉他这是哪个点,那又是哪个点。有时,我也会教他打一些简单的节奏,比如一小节的、两小节的,他就跟着我学。

妈妈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很自然地将节奏的概念传递给孩子了,不用特意去教。

专家建议:让孩子听多种多样的旋律。

幼小的儿童主要是通过耳朵来学习语言,并通过多听来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的。所以,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听各式各样的音乐,逐渐培养孩子的乐感是非常好的学习音乐的方式。

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乐感,还具有安定孩子情绪的作用。有节奏的律动,还能提高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另外,在演奏乐器时,因为需要经常活动手指,所以还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另外,妈妈不要强迫孩子学习音乐,而是和孩子一起真正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第 3 阶段培养音乐表现力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音乐活动,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音乐的能力。接下来,你可以让宝宝尽情地、自由地表现音乐了。宝宝的模仿、学习的能力很强,你要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各种音乐熏陶的机会。

1. 跟随音乐拍手、跺脚

放音乐的时候,让宝宝跟随音乐的节奏,摇头、拍手、跺脚等,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果你经常教宝宝这样做,他就可以学会用身体动作来尽情地表现节奏快慢和声音高低等的变化。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2. 唱着儿歌挥舞指挥棒

先教宝宝背诵一些简短、朗朗上口的儿歌。然后,给宝宝一根指挥棒(也可以用筷子代替),让他边念儿歌,边挥舞指挥棒。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可以慢慢体会到节奏的重要性。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3. 跟随节奏画画

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让宝宝随着节奏画线条。在不同的旋律中,孩子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来。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4. 伴着音乐跳舞

放一首轻快的乐曲,让宝宝随着节奏尽情地跳舞。这可以培养宝宝用身体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5.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从不同动物的动作、叫声中可以体会节奏等的不同。比如,可以用沉闷缓慢的音乐来表现大象走路的样子,用活泼欢快的音乐来表现小鸟飞翔的动作等。所以,在放这类乐曲时,可以教宝宝根据音乐的特点来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6. 模仿妈妈表演

宝宝很喜欢模仿妈妈做事情,所以妈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和宝宝玩音乐游戏。比如,妈妈经常给宝宝作个示范,唱唱歌,随音乐做律动,或者弹弹乐器等,宝宝自然就会去模仿妈妈的做法。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表现力游戏现实版:

范猛:我和儿子在家里看音乐频道的时候,经常会模仿里面的表演。比如电视里演奏二胡,我就随着音乐,拿两根棍之类的东西来回拉,儿子特别喜欢我的那种状态,也会跟着我那样做。

还有,我经常给旋律合适的音乐改词,很少按照原来的歌词唱。比如,我想表达什么,或者这段时间我想让儿子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就把这些东西编进他喜欢的歌曲里边。很多歌曲都被我编成了狼来的故事。比如《草原牧歌》,我就跟儿子一起,把它改成了狼来的故事:……有个宝宝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快来人哪……这里面有情节,是连贯的,那种情景又是孩子能够理解的,所以顺着那优美的旋律,儿子一下就记住了歌词。

现在,我儿子经常自己编歌词来唱,其实很多曲子他并不知道歌词,他就自己跟着节奏瞎编。比如,小羊来到了山坡上,大灰狼要吃小羊……

妈妈感悟:和孩子一起玩,和他进行互动,这是一种教孩子任何东西都可以采用的方法。你想让孩子关注什么,你首先要关注。因为孩子对你感兴趣,所以他肯定就去模仿你。你在音乐里很陶醉,孩子也会跟着你一起陶醉。

第 4 阶段听各种音色

两三岁的宝宝,在听过简单的歌曲之后,就能够轻松地记住歌词了。这时,如果稍加引导和训练,孩子甚至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小提琴、钢琴等不同乐器的音色。所以,到了这一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听不同乐器的演奏。同时,对孩子大胆的音乐表现,要给予及时的称赞和鼓励。

1. 用乐器玩游戏

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要让宝宝学习乐器的演奏。跟宝宝一起玩乐器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让宝宝敲敲木琴,敲一下、两下、三下……很随意地玩,从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质。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2. 介绍乐器

如果家里有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可以演奏给宝宝听,同时告诉他这些乐器的名称。当宝宝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之后,可以让他闭上眼睛或背对着乐器,你弹奏乐器,让宝宝猜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3. 把宝宝唱歌的声音录下来

当宝宝唱歌、念儿歌的时候,不妨把他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你和宝宝一起听。这会让宝宝感觉很有趣,并且愿意去表现。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4. 有节奏感地讲故事

语言本身就有不同的音调和节奏,特别是汉语,这一特点更加明显。所以,你在和宝宝说话、念儿歌或者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尽量讲得很有节奏感。

适合年龄:1 岁以上。

5. 观看音乐电视节目

宝宝还小,无法到音乐会现场去感受音乐。不过,在家里通过电视来欣赏音乐会,也是不错的选择。

适合年龄:2 岁以上。

3 种做法,会给孩子的音乐才能减分。

1. 斥责孩子太吵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经常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或是演奏喜欢的乐器。如果这个时候,你总是嫌孩子太吵闹而发脾气,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 不太关注孩子的行为。很多父母都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睡好,并且洗得干干净净的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些方面投入的精力就会比较多。事实上,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只有多注意观察,才可能真正地了解孩子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而且,正是因为有了父母的关注,孩子才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

3. 让孩子服从成人的喜好。如果因为你自己喜欢古典音乐,就只给孩子听古典音乐,那么你将很难发现孩子本身都有哪些天赋。

表现力游戏现实版

范猛: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每当调到音乐频道,看到有乐器演奏,儿子就会问我:“这是什么乐器?”我就跟他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我儿子知道了一些乐器的名称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有时候,我就直接跟他玩。比如,电视上放笛子的声音,我就拿他的那个玩具金箍棒,开始模仿吹笛子的动作。这时,我儿子也会拿一个,很陶醉的样子。他就知道了,笛子是横着吹的,这比你单纯跟他说笛子要形象得多。有时候把棍子竖起来拿,就成箫了;有时候拿两根棍,一根竖着放,另一根这样来回拉,就成二胡演奏了;有时候将一根棍横起来放在肩膀上,另一根来回拉,又成提琴了。孩子对这种肢体动作非常感兴趣。我们俩玩了一段时间后,他爸爸也开始学我们的样子一起做,感觉特别有意思。

我打算等儿子再大一些的时候,找一个大的乐器店,间隔一段时间就带他去那里看一看,认一认不同的乐器。

妈妈支招:

1. 打开音乐频道,经常会有一些乐器演奏。你要是自己不知道乐器的名称,可以到音乐网上去搜一下,然后再告诉孩子,这样你也能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2. 可以给宝宝买一个多功能的音乐玩具。比如,有一种多功能的电子琴,上面有不同乐器的图案。你按一下二胡的图案,出来的就是二胡演奏的乐曲;再按一下笛子的图案,出来的就是笛子演奏的乐曲。这种玩具可以帮助孩子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第 5 阶段和宝宝一起演奏

1. 和小朋友一起演奏

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宝宝报一个音乐兴趣班,让他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来演奏各自喜欢的乐器,如钢琴、架子鼓等。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买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沙锤、铃鼓、三角铁等,让宝宝邀请小伙伴一起在家里演奏。可以让他们轮流演奏乐器,也可以一起演奏,从中感受单人演奏和多人合奏的不同。

适合年龄:3 岁以上。

专家观点:

和单独的演奏相比,孩子们在一起演奏的活动,可以演奏出多声部,这给孩子的耳朵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弥补,形成一种新的感觉,也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加丰富的音乐感受。

2. 听音乐广播

你可以经常和宝宝一起听音乐广播,一起欣赏古典音乐或演唱会的节目。在收听节目时,你可以教宝宝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并和他交流欣赏音乐的感受。

适合年龄:3 岁以上。

3. 学习表现不同的情感

教孩子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用乐器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对于提高孩子的音乐表现力很有帮助。

适合年龄:3 岁以上。

4. 参加露天音乐会

如果能赶上露天音乐会演出,不妨让宝宝去感受一下。这可以让他感受到与室内完全不同的舞台氛围,同时可以感受到在不同的空间里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适合年龄:3 岁以上。

现力游戏现实版:

范猛:音乐中,低沉的声音和高昂的声音,所表达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琢磨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我在电子琴左边的低声部键盘上,弄出一个不和谐的音程,就是听起来很刺耳的那种声音,然后我就告诉他,狼来啦,或者老虎来啦,有时儿子自己会想象成妖怪或者大怪兽来啦。在高声部这边,我就弹一些装饰音,告诉他这是小鸟一跳一跳地在那儿玩呢。接着,低声这边逐渐往右边推进,高声这边逐渐往左移。然后,就落到了一个特别不和谐的、七零八落的音上面,表示一个野兽把一个可爱的小动物给吃了。我儿子特别喜欢这个音乐小游戏,可能是因为里面有场景吧。

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妈妈要做的6件事。

1. 从听主题简单的音乐开始。刚开始时,一定要给孩子听主题比较简单的音乐,即使是欣赏古典音乐,也要注意这一点。

2. 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音乐。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音乐,会使孩子感到身心愉悦。比如,在孩子犯困时,播放摇篮曲;孩子玩游戏时,播放轻快的音乐。注意,不要选择迪斯科、摇滚乐等噪音大的音乐,也不要选择过于低沉、伤感的音乐。

3. 日常生活中,多给宝宝一些声音刺激。即使不演奏乐器,不听音乐会,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声音的刺激。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通过声音来增加对不同事物的了解,还可以刺激孩子听觉的

发育。

4. 对孩子的演奏做出适当的回应。孩子会把自身的情感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表达出来,妈妈要及时地做出回应,并给予他积极的关注。

动物音乐会【第五篇】

关键词植物园 旅游景区 环境音乐 设计

一、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环境音乐设计总则

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的环境音乐要营造出一种高雅而且温馨的氛围,使游客在音乐环境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植物园环境音乐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如何营造适宜的植物园环境音乐呢? 理论界和实践表明, 植物园环境音乐的营造,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同时要把握乐曲的选择与音量控制这两个方面的技巧。设计者必须清楚并非所有的音乐都可以用作植物园环境音乐。要在植物园旅游景区内营造出良好的音乐环境,首先必须选好环境音乐,我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音乐作品要与植物园旅游景区内植物相融合

植物园旅游景区设计研究领域中引入环境音乐的概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音乐的认识,而是更多考虑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对环境的感知与体验,以便形成“声音的记忆"。环境音乐的营造是设计师借用、创造各种音乐效果,既可以是自然的声音,也可以是人为的音乐,甚至可以是它们的综合体。从而依托有形的植物园展区内植物打造景观、烘托意境。使旅游观光者通过实际的体验,获得触景生情的感悟,引起共鸣并激发联想,获得视听上美的享受。

(二)音乐音量控制适中,不能过于喧哗

音乐属于声音的范畴,声音具备三个要素,它们是频率、音调与音色,它们也是声音重要的属性。频率是质点在一秒钟内位移或振动的次数,正常人的耳朵可以接受的频率范围为20至20000赫兹。然而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耳朵可听频率的上限会有所降低。音调是指频率高低的听觉属性,它是主观生理上的等效频率。如果频率越高,那么音调就越高。音是指具有某种音调的声音,它包括了纯音与复音,更加常见的是复音。复音中最低频率叫作基音,而比基音音调的成分高的统称为泛音,泛音为音调增加的有特色的音质称为音色比。正是有了音色的存在,人们才能辨别不同的声源。植物园环境音乐的音乐要素和音量,应该是积极的、人们愿意倾听的种类,对于那些人们不愿听见的声音,则属于被减弱或消除的对象。音乐本身是一种振动,它能与人体的一些振动系统产生有益的共振,从而形成能量场。促进人体分泌出有利于健康的激素,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节奏、脉搏、体温,使肌肉放松。

(三)音乐内容健康

我国古代《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音由人感情产生的,而感情是外界影响的结果。这种外界影响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文化、社会、历史或者具体到空间的线条、质地、色彩、声音、气味等各个方面。那么在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环境音乐的营造之中,可以说音乐作为外界影响的元素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内心活动的变化。当人们听到很强的声音时,会变得异常兴奋,而在植物园内各旅游景区,把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声让人们边旅游边欣赏,会使人们体会到十分轻松的旅游感觉。充满嘈杂的音乐环境,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不愉快。声音刺激着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利用得当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利用得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

声音直接指向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学研究纬度表明,环境有器物环境、软环境组成。它会对人们在恐惧、惊慌、欢喜、陶醉中实现对人的心理挑战和汇映。实际上,人对环境的依赖度是十分强烈的。人们会本能地对环境形成直接的反映。一个正常而理性的人,一定会自然地要求良好环境的陪伴,因此,人与环境的和谐是人最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的关键条件。就像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性格、风俗、道德一样。环境音乐必然地在情感、情操、情商、情致上影响人们的生活。“人之生也,凡一声皆为一情,则即是一义。”游客游览植物园时,用心灵去领悟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声等环境音乐,能感受到一幅如音乐般和谐的画卷。人们常说“春天来了,山清水秀,鸟唱蝉鸣”让人心旷神怡,便是萦绕于耳畔的“鸟唱蝉鸣”、泉水叮叮咚咚以及青山绿水所组成的画卷般宜人的环境,对人的刺激与人的心理反应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

所以,在对环境音乐进行选择时必须保证音乐作品及音乐选用健康化,防止颓废、萎靡、黄色、暴力、怪异音乐在植物园展区中出现。那些充斥着不健康内容的音乐都不适合作为植物园展区的环境音乐。音乐内容高雅,具有人文气息的音乐比较适合植物园展区的环境音乐。适景适情的环境音乐,能够帮助植物园旅游景区文化更好地表达,进而唤起游客生活中那份熟悉和亲切的情境之美。

(四)音乐播放安排合理

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环境音乐具有的诱导、暗示、定向等特征,并在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考虑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的布局时,有必要将环境音乐的营造作为影响环境音乐与植物园表达的因素。在对植物园内旅游景区进行分区的时候,要将不同区域的功能和音乐元素综合起来考虑,把“安静空间”与“热闹空间”合理分开,同时充分考虑到存在于两者之间“缓冲空间”的各种形式。从而满足不同年龄阶层、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的游客的需求。

二、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环境音乐的形式

(一)采用电声设备播放

采用电声设备播放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现代电声设备与遥感自控设备配台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让植物园内旅游景区中大面积存在音乐。用这种方式来获取音响效果的一大弊端就是它过分追求音乐在这个范围内的均衡,而音乐内容是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就使得植物园内旅游景区到处处有相同的音乐。目前应用最多的环境音乐是乐曲,尚未出现结合植物园内旅游景区主题而量身打造的实例。这也造成了某些环境中的背景音乐不能与环境协调。实际上环境音乐的内容应该符合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的设计主题,这样才能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一种是被称为点声源的音乐,它是由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电声设备发出来的。这种设备可以灵活地布置在植物园内需要的地方。它一般播放水声、动物声等自然音乐声音,音乐的强度有一定的限制,它好处在于既不会相互干扰,也不会让环境中到处有吵杂的声音。利用这种播放形式,可通过听觉来强调视觉体验到的移步异景。这就能更好的表达植物园的特色,使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空间更有特色,更有活力。例如在游客经过竹林时,忽然听到风吹竹叶的飒飒声,即使是当下没有风,游客也能觉察风吹新篁的意境。另外,电声设备的最终输出是扬声器,往往要求暴露在空气中,但这样就会影响植物园的美观程度。所以,要根据植物园内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造型适合的扬声器,比如:仿天然石块的音箱、结合灯柱的音箱、地埋的音箱、仿动植物的音箱等等。

(二)采用现场器乐演奏或演唱的形式将音乐融入景点

采用现场器乐表演这种形式将音乐融入景点,增添了植物园旅游景区的文化氛围。选择适宜植物园环境的一些民族乐器来演奏民乐,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每位游客有参与的机会。注意不要过分追求高雅音乐,而拒游客于艺术大门之外。采用这种形式的环境音乐可以在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日使用,从而使得游客在植物园中游览的时候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地方,是植物园游览的补充,并且可以将旅游节庆活动推向高潮。

三、根据植物园内旅游景区分类进行环境音乐设计

植物园内旅游景区可以分为树木园旅游景区、芳香植物园旅游景区、果树植物园旅游景区、盆景园旅游景区区、温室园旅游景区等旅游景区。在进行环境音乐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旅游景区内具体植物的种类来进行环境音乐的配置,切忌随意播放不相干的音乐。否则会造成游客的反感,不能体现旅游景区内植物的特点。

四、根据植物园内旅游景区季节的变化进行环境音乐设计

(一)春季旅游景区环境音乐设计

春季来临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植物园内一片嫩绿。游客春季来到植物园多是踏青,感受春天的来到。这个时节适宜选择节奏明快,有跳动乐章的乐曲作为环境音乐,以体现春天到来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夏季旅游景区环境音乐设计

夏日炎炎,这是夏季给人们的感受。游客夏季来到植物园很大的因素是在植物园内可以休闲纳凉。这时的环境音乐适宜选择速度徐缓,优美婉转的乐曲,以安抚游客在烈日照射下烦躁的心情。

(三)秋季旅游景区环境音乐设计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植物园内可以选择一些略带热烈气氛的乐器作为环境音乐,以营造金色秋季的氛围。同时结合慢板的乐曲,营造秋风飘来,树叶慢慢飘落的情景。

(四)冬季旅游景区环境音乐设计

冬季给人的感觉是沉寂与冷清。游客来到植物园是不希望就冷冷清清的进行游览,这时,有节奏感的乐曲和带大自然纯音乐的环境音乐可以营造出植物园的生气,驱散冬天的寒冷与沉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2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