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优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第一篇】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是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党。首先共产党人拥有自己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新形式下,只有履行好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执政理念。
二、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对所有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自觉坚持党的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坚持的一贯原则。党的宗旨特别强调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鲜明地体现了党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虽然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党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宗旨立得牢,执政才能执得好。
三、不断地增强党的观念。增强党的观念,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是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的重要条件。
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只有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党员标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决心,才能有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党员只有具有了强烈的党的观念,才会珍惜党员称号,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时刻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规范自己,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政治优势。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根本要求。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容极为丰富,最主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实行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苦奋斗,独立自主、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等。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同样需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
把积极进取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得到提高。
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第二篇】
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注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历史告诉我们,理想信念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全民族的兴衰。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丧失就是政治生命的完结。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永远不能动摇,这是根、是本、是源头。
二、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鲜明导向。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把群众工作做实,既要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帮助群众,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充满感情、倾注真情,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又要有真才实学,掌握做好工作的必要专业知识,做业务能手,还要真抓实干,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做到“民之所欲聚之,民之所恶勿施”,真正体现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
三、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以基本理论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第三篇】
在迎接党的100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牢记在心。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无数次经验总结出来的,凝结着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等,也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表达了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忠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忠于党的事业,就必须成为每一位党员的责任。
党的优良传统是在实践中培育起来的,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里面也饱含着党的组织纪律的贯彻和执行。无论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还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都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都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也是以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宝贵财富。这些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党特色,是党的精神力量之所在,是党之魂,永远不会过时,都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这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如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不仅是党的宗旨的外在表现,还是人民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一面镜子。党风正,党就会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体现在每一位党员身上,如果不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无法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无法反映党与人民群众的雨水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当下,极个别党员甚至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存在着严重问题,物质主义抬头,他们高高在上,弄虚作假,贪图享受,以权谋私,早已忘记了党的优良传统,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虽然程度不同,但都是脱离群众的表现,根本无法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刻骨铭心的教训值得每一位共产党人深思。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在心,一定要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我们党一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常态下并不过时。只要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就梦指日可待。
激发主人翁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第四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优良文化传统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传统等方面。
对党的优良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强调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坚定信念的基本路径,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文化治理的重要资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分析传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现代意识、历史意识、发展意识审视传统文化,弘扬其具有普遍、永久意义的内容,又不断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新时代的特点,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观念、作出新概括、进入新境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道前进。要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对党的优良组织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锋队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集中体现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威望,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乎党、国家、人民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必须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党的领导,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继承优良传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从事伟大事业、实施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线,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构筑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有利于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号召全党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为此,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要把制度笼子织得密一些,防止“牛栏关猫”,执行制度和纪律要严格,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体现的同样是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迈向新时代的新长征的战斗动员令,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基本方略是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目的是“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对党的优良制度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强调抓制度建设,以制度确保领导得力,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连续性、稳定性。党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总体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科学性,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第二,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严格按程序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根本保证。
第三,推进党内民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指出这个武器在一些地方已经变得锈迹斑斑了,要让这个钝器再变成利器;强调对这个防身治病的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要坚持严格党内生活,强调要增强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四,注重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改革。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起进行整体部署,总体布局,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诸多领域和环节,许多重大改革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的甚至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完善集中全党全民智慧的决策机制,保证改革和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对党的优良行为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出发点,也是立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这些优良行为传统。
在作风建设上,坚持走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群众。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点睛之处。
在发展目标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做到两个结合: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在思想方法上,坚持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就是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就是坚持求真务实、政贵有恒,自觉践行“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把当代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了新高度,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前行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