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数学中考总复习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49293

【导言】此例“数学中考总复习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中考总复习范文1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22-01

一、绪论

毕业班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一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提出了总复习的四大策略:紧扣中考命题,严格实行三轮复习,巧编多样化复习题和调整学生复习心态。

二、紧扣中考命题原则――中考复习的基础

中考命题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数学水平的程度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仔细分析命题理念和原则,并在复习中始终紧扣原则是中考复习的基础。中考命题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考命题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知识的全面性。中考命题首先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及中考数学的有关要求,充分体现基础性和全面性原则。(2)学用结合,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类题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又要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严格控制难度,不随意拔高。比如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几何证明的要求(未出现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等)。那么复习时就严格按照此标准实行。(4)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加强识图能力和处理图表信息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5)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严格实行三轮复习――中考复习的核心

1、第一轮: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这个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首先,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简单的加以改造。有些题目虽是高于教材,但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其次,夯实基础,学会思考。数学总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再次,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2、第二轮:加强综合知识运用

第二阶段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第一,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第二,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强化了对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在复习中应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第三,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开放题、探索题等有利于考察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要适当训练,以便学生熟悉这类题型。第四,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的更牢固了,但在复习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不要轻易放弃。

3、第三轮:战前练兵模拟实战

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逐步让学生进入考试的状态。考前合理拟题,考后认真分析试卷。教育学生在考场上沉着冷静,对于基础题不能掉以轻心,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学会镇定,冷静地面对,回顾学过的各种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考前实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调整到最佳的竞技状态跨入中考的考场。

四、巧编多样化复习题――中考复习的保障

要落实好三轮的复习,复习题是贯穿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编制好各种不同类型的复习题,能够有效促进复习的质量。

1、编制递进式复习题,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新课标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因此,复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比如,为了巩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的理解,编制以下复习题:(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30度,则其顶角为多少度?(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60度,则其余的角为多少度?(3)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90度,则其余的角为多少度?通过步步深入地引导,不但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还使学生在变化中找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2、编制多解式复习题,引发学生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是深化认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一种好方式。应有意识地编制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复习题,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常规方法,寻求变异,勇于创新。例如, ABC的定点C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该题有多种证明方法,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通过比较,提炼出最佳方法。从而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同时能激活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5篇数学中考总复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数学中考总复习。

数学中考总复习范文2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13-01

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次考试。因此老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总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最终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就已结束新课,下学期初就进入紧张的中考复习。

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呢?下面结合本人指导学生中考数学总复习谈一些体会。

首先,明确目标和要求。现在数学中考命题“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之前要认真研读数学《中考考试说明》及复习指南,明确中考的要求,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和整体要求(各类知识点的分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防止走偏,做无用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复习前,每个学生都要了解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掌握较好的、最为困难的、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成为提高分数增长的各是什么?在中考试卷中,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重视哪些类型的问题),才能提高总分? 中考试卷难度结构是容易题:中等题:难题题控制在6:3:1,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考察,应用型、信息获取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做题时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换试题的表达形式规范。

第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要配合好老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复习时,要适当超前,上课前把相应的知识块先预复习一遍,做些回顾性的练习,记下主要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及时把关键性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复习应练习适量的习题,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编制错题集进行纠错,把历次考试,特别是九年级下学期的重要考试、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以绝后患,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

第四,老师的中考总复习教学安排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既要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认真对待;又要做到“大题小做”,对最后的综合题要能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要放弃。保证会做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能在一个钟头内顺利完成,把这些分数稳稳地拿到手,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需要努力的试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阶段,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强化能力数学的方法。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要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解决应用问题,一般要求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尤其要发现和挖掘比较隐蔽的条件,必要时,可准确地作出示意图,以探求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依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后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解题的过程中要简捷明了,层次分明,严谨规范。预计考试当年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结合当年的热点问题来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创设一些新的情景,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要过高,不要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培养简化题型创设情景、挖掘知识内涵、理顺解题环节等能力。多参考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建议每个学生有一本本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了解本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精彩题型,这是中考命题的导向。

数学中考总复习范文3

一、首先研究《考试说明》,分析中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中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自己平时教学中与命题组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这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中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在复习课中寻找学习乐趣

单调的复习对人脑的刺激若反复多次,会使脑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很快从兴奋转为抑制,最后甚至昏昏欲睡,因此宜采用不同形式复习。可以将性质不同的课程(如史地、数理)交替安排,穿插复习,使大脑各神经区得到轮换休息,还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把视、听、读、写等结合起来,变单调为有趣,适时调节,记忆就越牢固,复习效果就越好。初中数学的总复习,以往的老师们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过的知识,如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原原本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不仅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常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到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四类:(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维,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种延伸。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三、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数学中考总复习范文4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材料提供的信息,远远大于部分材料提供的信息之和。科学家指出,智力就是形成系统的知识。因为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便于记忆、理解、检索和应用。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发明创新主要取决于整体性的“认知框架”的转换。而整体性“认知框架”的形成则在于对对象整体性的把握。因此,对对象整体性的把握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数学学科而言,只有将各个单元和分散的知识纳入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活力。而学生在各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时,只是对各单元知识有了初步的领悟,对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认识还是肤浅的,达不到应有的深度,难以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和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而对数学知识的整体驾驭和把握,只有在中考时才能完成。因此,数学总复习时就不应是把平时学过的数学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仔细的探究后,按数学的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其构建的方法是将各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与作用用表格、纲要、图表和口诀等形式构建知识整体的层次结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

二、基础性原则

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复习课一定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熟练运用。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才能提高数学复习的整体效益。

三、综合性原则

综合,就是将各个部分有机结合。只有综合的知识才能具有强大的活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知识综合的程度反映一个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高低。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又是创新性人才应具有的必备素质,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考试题综合程度的增强,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是在学完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所以,中考数学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就不能再按一节、一章的内容分条款进行,而应在复习时将各部分知识纳入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四、针对性原则

复习时,指导思想的确定,复习计划的制订,复习方法的选择,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和编制等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因为复习时,内容一般较多,时间又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益,就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遵循这一原则时,必须认真研究大纲、教材、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中考数学复习,要常遵循针对性原则,做到以下几点:(1)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2)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3)针对重、难点;(4)针对中考的热点。复习时,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及近几年中考考试改革的方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数学中考总复习范文5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所以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结构,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将代数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从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看,整卷用于评价学生毕业水准的基础分值,均在60分左右,约占总分(120分)的70%;如果再计入部分中档题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则占分比例更大。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近年来的中考中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其中既有数学知识本身的综合应用,又有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类题型具有较大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往往是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或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处设计问题,所覆盖的信息量大、头绪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很好地从中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笔者在复习时,有目的地将这类问题分解成小题型、小综合,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再进行有机整合,水到渠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其他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总复习中教师要把近几年其他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3.重视对学生解题过程及思路分析的指导。课堂45分钟实际上是学生质疑、解疑、提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授之以“渔”而非“鱼”。再结合我校“自主探索学习”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在课堂上对每一道典型例题,笔者都着重要求学生全面审题,分析所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然后找出合理的突破口。解完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思考题目结构特征、思路的分析过程、解题规律等。另外,适当增加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和审慎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解题能力逐步增强。

4.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了。但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