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的故事【参考4篇】
【导言】此例“南郭先生的故事【参考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一篇】
因为梦想 所以前往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且地域风情浓厚的地方,居有二十六个兄弟民族,是许多旅行者、动植物学家、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工作者向往的天堂。用郭亨基先生自己的话形容就是:“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世代相传……”郭亨基先生曾经在云南旅居过十五年,他熟悉那里的湖光山色与人文风俗。然而,与云南的结缘,只因为向往,只为追梦,特别是乐团参与电影《阿诗玛》配乐后,他更为坚定,毅然离开了上海合唱团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富的生活条件,1965年来到云南。郭亨基先生洒脱地说:“我是自愿的,那时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是被迫前往。”也许,条件艰苦;也许,被人误解;也许,辛酸苦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郭亨基先生从此得到了更好的实践机会。这是他来此地的目的,更是来自他心底的声音。
写在《云岭风情》之前,郭亨基先生深情地表述:“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五个春秋,对于我这个自小学习西洋音乐的人来说,云南音乐给了我民族音乐的传统意识、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族自信的力量……是这片红土地滋润了我,是这里的音乐养育了我,才有我的音乐人生。”郭亨基先生认为,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带给他创作的灵感,激发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而这些,源于他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喜爱、理解、包容和信任。一个拥有众多“第一”头衔的音乐人,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人,一个对祖国文化深深爱恋的音乐人,郭亨基先生执着于今的原因很简单。“我流着中国人的血,我一定要去做让中华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事情,让世界更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切只源于他对音乐的一份天然的使命感。
郭亨基先生至今已创作改编了五百多首曲目,其中就有两百多首云南风格的,一位资深作曲家将其二分之一的创作,都交付给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郭亨基先生对云南的深情与厚爱。阔别云南三十年后,再回到这片红土地,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七彩云南”“云岭风情”等等,他用这深情的晚唱来表达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郭亨基先生在传承云南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将西洋交响作曲技法,和现代民族音乐创作新理念融为一体,既有浓c的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对音乐的理解因人而异,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乃“心声”,乃“传播深层文化内涵的载体”。他说:“我一直认为音乐艺术要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升华为意境,这才是艺术要表现的文化底蕴,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技术只是手段而已,音乐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内涵,一种历史文化底蕴。音乐不是简单的咿呀,我要把对音乐的理解,把文化内涵融进去,然后再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理解真正的音乐,继承并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要从民族民间出发,用现代的新技法写时代的心声,由心而发。”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如同云南带给他的感受一样,色彩斑斓地诉说着情谊,又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乐记•乐本》中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乃干戚羽旄,谓之乐。”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与先贤如出一辙,这不是历史的巧合,皆源于他们对音乐的深爱,甚至是痴迷,以及人间真情带给他们的感动,民族文化对他们深层次文化心理的浸润。音乐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情怀,情怀是一种爱与悲悯,郭亨基先生正是带着对音乐和民族的爱上路的,无怨无悔。
郭亨基先生关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好评如潮,这些对声誉满载的他而言也许淡如云烟,因为他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音乐本身。《欢舞》、《彩云之南》、《彩虹》、《打歌》、《火把节之夜》、《大理风光》、《滇池随想》等等,这些音乐传达出来的深情氛围才更为他所关注吧。热爱,嬉水,风情,湖光山色,千舟扬帆,椰林古迹……这一切的一切才是他用心用情想要表达的吧!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或舒畅,或昂扬,或激越,似真龙翻江倒海、吞云吐雾;也是在这一刻,没有任何人比他的内心更加地心静如水,他背后的执着与痴迷,就是这样的简单与纯粹。不论是低唱浅吟,还是激越高昂,他调动着你的情绪,仿佛万籁俱静,又如万马齐喑。郭亨基先生的音乐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不只是因为他对云南的情感,更因为他对祖国的情感、对音乐的理解,“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
对于云南,他更希望将其少数民族朴素的音乐管弦化、交响化、民族化的程度,使其升华,用更多人可接受的方式推向世界。他是因为追梦而去的,他是因为真的喜爱和一种使命再去的,如他所言:“我非常愿意与朋友们分享这赤诚的友谊、淳朴的乡俗、粗狂奔放的舞蹈、委婉动听的音弦小调、火塘旁用大土碗盛满苞谷酒倾听老爹的弹唱……”郭亨基先生,因为梦想,所以前往;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情深 所以回来
很难想象一个人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指挥台上的郭亨基先生,仿佛可以让台下数以万计的人从他身上吸取力量。平和,安静,笃定;惊涛骇浪,锣鼓喧天,健行铿锵。如此独特,如此辽阔,如此情怀。郭亨基先生说:“我从小立志做指挥。”与郭亨基先生交谈,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率真,身上有痞劲,骨子里有倜傥。艺术家灵魂里有这个时代罕见的天真,一如艺术的纯粹。而郭亨基先生的音乐,给人的正是这种简单纯粹的美好,拨动琴弦,涓涓流动,乐动,心动。
郭亨基先生祖籍潮汕,而在上海出生,他不仅仅对民族音乐深情向往,更对缭绕的乡音魂牵梦萦。父亲在时,家里是很多潮汕人在上海的集散地,经常聚集一些潮汕的著名人士。郭亨基先生小时候,就经常听到这些潮汕人演奏潮州音乐。对故乡,对潮州音乐,他并不陌生。郭亨基先生说:“对云南,我是热爱;对潮汕,我是熟悉。”潮州方言现有九个声调,是较接近古汉语的一种方言,在音乐领域被誉为研究音乐的活化石。很多外地人乍到潮汕,耳闻潮语,恍如进入陌生的国度。潮汕方言被称为“鸟语蛇言”,因其轻飘、甜美、多渭音,这与潮州筝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可谓一脉相承。故潮乐亦被人称之为“绿色音乐”。郭亨基先生说:“潮州音乐是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音乐品种,但因其独特的音律难以普及,所以也难以走出潮汕,可我懂,而且我懂音乐,所以我更要努力让潮乐走出去。”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潮汕人,更因为他是中国人、音乐人,对此他有一种使命感。
潮州音乐是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是潮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特色文化。它既来自宫廷雅乐,又来自民间音乐,它的曲调既高雅古朴,又富有时代风韵,充满着古雅而又鲜活的文化精神内涵。韩愈在《韩昌黎文集》中记叙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侑以音声,以谢神贶”,“躬斋洗,奏音声”等名句,现代的一些音乐家也曾到潮汕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这些关于音乐,关于文化的种种,便是郭亨基先生要表达的,要呈现给听众的文化涵养。郭亨基先生认真地说:“艺术需要技术,但技术不等于艺术,正如文学需要技法,但技法不等于文学。华丽辞藻堆砌的文章不一定有表现力,一如苍白、没有思想文化内涵的音乐,它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追求音乐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人少,那就我来吧!”
1999年,郭亨基先生第一次应邀来汕参加潮州音乐研讨会,开始对潮州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次年1月份,他写出了第一首潮州音乐作品《感遇》。此后,郭亨基先生频繁奔波于汕港两地,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为潮州音乐的继承创新不遗余力。如他所言:“这是我的音乐使命,我应该做,愿意做。”2004―2009年郭亨基先生写出了潮语无伴奏合唱组歌《故乡月》,这是他的心血,尽管在这之前,他遭受着病魔的折磨,而音乐却成了他最好的镇痛剂。在苦痛中,想的也唯有音乐。无伴奏歌曲在西方是合唱的最高形式,郭亨基先生写的正是潮语无伴奏混声合唱曲,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喜迎春》、《月光曲》、《赏月》《一壶好茶一壶月》等等作品,无不凝聚着郭亨基先生的心力。渔歌唱晚的曲调,桃花盛开的风味,浑厚男声的怒吼,细腻女子的清唱……若即若离,游离渐变,讲究“音韵”成为了潮州音乐演奏的精神灵魂,即使在急切地催奏时也不忘从容大度,和谐有序。郭亨基先生用十年的时间,用不懈的创作力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维护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中华民乐的尊严。因为他坚信:“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相信每一个曲调、每一首曲子,郭亨基先生都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甚至是“苛刻”,每一个作品都是千锤百炼后的结晶。郭亨基先生说:“自1999年开始学习潮乐起,我就认定,作为潮州人,我应该去创造去发扬潮乐;作为音乐人,我掌握了新的技法,更应该使其具有时代精神,把潮乐推向世界。”保留它的原生态,保留它的一尘不染,郭亨基先生最想要表达是潮汕人的心灵,潮汕人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精神。海洋文化影响着潮人文化,故他们既古远博大,又绚丽多姿。
不论云南,抑或是潮汕,在音乐的殿堂,郭亨基先生只想歌唱。“歌唱使我快乐,快乐使我歌唱,所以我将快乐同大家一起分享。”郭亨基先生轻轻地唱……
因为使命 所以传承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的演奏者和欣赏者,是它最真诚的朋友。音乐与心灵的沟通让彼此都有了生命力,岁月长河的积淀,更让音乐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一次动情的演奏,都是穿透骨髓的温情抚摸。郭亨基先生曾经历过死亡的阴霾,当再一次携手音乐的时候,他更大的愿望是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自己更是让中华民族音乐的生命长一些、再长一些……
离开绚丽的舞台,挥别赞誉,郭亨基先生严肃认真地说:“音乐需要传承,音乐文化更需要传承。身为音乐人,我们除了自己要做、做好之外,还要将其传开去、传下去,把祖国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同时,我们还要开发一些新的东西吸引新一代。如此,才能将中华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其拥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音乐在音乐文化之中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使命感,蕴含的是他对祖国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郭亨基先生就开始进行音乐传承的工作了,早年他曾在云南艺校、云南师范学院等教授学生,现在的郭亨基先生还担任香港男拔萃书院客席指挥,内地的团体他也同样没有落下。无论是专业的院校,还是非专业的院校和团体,郭亨基先生都一样认真对待,因为他总有一个信念:要传播音乐文化、思想和理念,尤其是传播中国文化。他说:“对后代的培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很重要、很根本的问题。”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青丝已经被岁月风霜染成了白雪,唯一不变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传承的使命。郭亨基先生说:“我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念,我庆幸身边的际遇沉浮。”他语气里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信念,然而,岁月不饶人,还有隐隐约约的黯然神伤,他的忧虑只为中华民族音乐的未来。
在学校、在乐团,在合唱团郭亨基先生都倾尽所能地去教学去训练他们,他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音乐的传承应该有更多专业音乐人的参与,即使忙碌,但音乐传承的理念不能忘记。”对优秀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不是郭亨基先生一个人的使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当学生们站在最高音乐领奖台的时候;当专业乐团和非专业乐团走上演奏厅的时候;当更多的人接受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没有其它的任何事物,比这些更能让郭亨基先生感到安慰和满足的了。当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唱响《各领》的时候,古老的《诗经》和《离骚》,带给现代化社会的我们,重温的是中国最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最灿烂的古代文化,最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他心里,音乐的传承是一生的事业和使命,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从民族音乐中吸取营养,并以现代的新技法加以创新,赋予民族音乐全新的面孔。他说:“民族音乐也要紧贴时代脉搏,这样才能与时共舞。”
在舞台中心,郭亨基先生的指挥充满了激情;在排练场,他的严厉让人紧张;在台下,他谈笑风生,幽默健谈。他所有的情绪和心情都有关音乐,不论未来的路还有多长多辛苦,相信在郭亨基先生的努力下,中华民族音乐已经被更多的人熟知了,在未来也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喜爱和演奏。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二篇】
南郭先生逃走后,他整天坐立不安,他怕**来找他,他想如果我生活在外星球那该多好啊,才想完一阵风把他吹**火星。
火星上的田野,长有很多大树,上面结满了奇形怪状的果实,晶莹透明。他摘下一棵,打开一看,里面是果肉,他尝了一口,味道好极了。另一棵树的果实结的是衣服,还有一棵树结的是鞋子。他想,只要生活在火星上我就衣食无忧了。可是,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胖,火星上又不准减肥,他不想胖死,便拿了一个袋子,装了好多食物,一阵风吹来,又把他吹**水星。
水星上全是水,一个星期要发生三次海啸,南郭先生的东西全被大水给冲走了。一天,他看见了自己的袋子,可自己不会游泳,他开始学游泳,可是他还是跟在地球上生活一样,做事不愿意吃苦。他说:“游泳太难学了,我不学了。”在水星上生活没意思。一阵风吹来,又把他吹到了木星上。
木星上所有的东西全是木头做的。木星侍卫把他送到国王那里。碰巧,这个国王也喜欢音乐。国王问:“你从哪来?”南郭先生说:“我从地球来。”国王问:“你懂音乐吗?”南郭说:“我会吹竽。”他就吹给国王听,国王听了赶紧把耳朵捂了起来。“你们地球音乐太难听,还是把你们杀掉算了。”国王叫侍卫把南郭先生关起牢里,明**斩。第二天,南郭到了刑场上,他大呼,我不想死。忽然一阵风刮来,把南郭先生又刮到了地球上。南郭先生高兴得竟然说不出话来。后来他对自己说:“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外星球,都要有真才实学呀。”从此,南郭先生每天都勤学苦练吹竽,终于成为一代音乐宗师。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三篇】
这一天,他来到了齐国都城,无意中发现街头巷尾张贴的告示,说齐宣王要招聘吹竽的宫廷乐手。他不禁喜从中来:“我也可以去呀。”厌倦了劳苦奔波生活的南郭先生,似乎忘记了自己并不会吹竽的事实,不知怎么就鬼迷心窍起来,做起了进皇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美梦。“心动不如行动”,他当机立断,稍作打扮后便倾囊而出买了一只二手竽,壮着胆子来到了宫门外。
他刚到那里,一个乐官模样的人一看,便问:“您吹竽多年了吧?”南郭先生听了微微一愣,便趁机顺着杆儿往上爬:“哦,哦,也算吧……”“您老还谦虚什么?我一看您这竽上被手指磨得发光的按音孔,就知道您一定是‘曲不离口’。”南郭先生一听,心说,这个旧竽真是买对了,他哪知道我是没钱买新的。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一番说:“唉,我吹了几十年了。”“那是一定的,我这双眼阅人无数,这点还看不出来吗?您去报到吧。”“哦,好,好,好……”南郭先生激动得只差没喊谢谢祖宗了,没想到就这样顺利地拿到了通行证直接被编进乐队。南郭先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心中好不快活。
更让南郭先生高兴的还有呢――那就是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这样,南郭先生就可以像青蛙似的鼓着腮帮子,学着别的乐工那样用手指按着音孔上下滑动,他腆着肚子,头抑扬顿挫地装模作样地吹,还真让人看不出他是个地道的“滥竽”。
就这样一天天下来,相安无事。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不怎么和别人交流,那些乐工有时候为一支曲子争得脸红脖子粗,他却从不插话。越是这样,那些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自然,也就把他当大师一样对待。
于是南郭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养家糊口有了保证。
第一年,他几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装腔作势上,生怕露马脚,幸亏他装得非常像,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第二年,他不由暗想:齐王,你真是个傻瓜,居然被我蒙骗了,看来,我也用不着用心学艺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齐宣王突然得怪病驾崩。太子齐(mǐn)王登基,南郭先生心中便开始犹豫起来:“我还能混下去吗?”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直到齐王第一天开始听吹竽,他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他和宣王不一样,喜欢听独奏。于是,演奏时他让每个乐师一一在他面前唱独角戏。
南郭先生坐在那里灵魂都快要出窍了,整个身子都在不自觉地颤抖。不过,幸好乐师多,头一天没轮到他,但他在退场的时候已是汗湿衣衫了。
回到住处,他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地方看来不能再待了。”于是,他收拾起自己的衣服和剩余的银两,在半夜时分,乘着夜色,灰溜溜地跑出了皇宫,逃回了故国。
看来,人要自立,须得有真本事,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虽然可以侥幸混过一时,但终究不可能蒙混一世。当然,这个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看人,不能仅靠眼睛,更要注意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就有可能被欺骗。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②。宣王说之③,廪食以数百人④。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①滥:失实的,假的。 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
②南郭:复姓。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这里是戏称。
③说:通“悦”,喜欢。
④廪食(lǐn sì):官府供食。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爱好射箭,而且还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其实,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的强度。
一次, 他把用过的弓给群臣看,当然,这些人都是他的近臣。他们能进入齐宣王的视野,自然知道他是一位喜欢戴高帽子的国君,于是,大家就纷纷夸那张弓强大,更有马屁精跳出来,请求陛下准许他们试一试,齐宣王就答应了,自然尝试者不止一个,大家轮流上,比试一番。
南郭先生的故事【第四篇】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在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仅结合两个实例谈谈在寓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要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放慢抽象概括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要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