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红色旅游文化【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42107

【导言】此例“红色旅游文化【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红色文化【第一篇】

1文化与基因

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习惯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但如果从文化的传承、发展上看,文化的概念、内涵就应该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马克思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的所有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发,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从两位伟人对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包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层面,同时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有其本源,文化的时代化过程内含于文化的传承过程之中,只有有了文化的传承才会有文化的时代化,所以文化既有鲜明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发展特征。

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文化的传播有一点和遗传相类”,生物的遗传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主要物质,主导生物进化的过程,决定生物的性状。既然文化的传播、传递与遗传相类似,所以文化的发展趋向必定受自身内在的一种因子所控制,这种因子我们暂且称之为me me,即文化基因。

从文化与生物的传承特性上看,文化的时代化、传承、发展与生物的传承一样需要基因的主导与控制,我们把控制文化发展的因素称之为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学者刘长林认为“文化基因就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在国内另一种权威的文化基因观点认为“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晶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当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基因的概念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关于文化基因的界定方面取得了整体上比较一致的认同,认为“文化基因有别于生理、生态、环境、偶然等因素”,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所以文化基因是思想观念、习俗、精神等形态的文化通过诸如语言、习惯、教育等渠道得到不断激活、传承、和发展,即产生于过去、又存在于当下、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

所以,文化与基因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因其文化具有遗传的某种特性,使两者有了整合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基因的单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提出‘谜米复合体’的概念”。“me me”一词虽然被赋予了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因词意,但是关于文化基因的组合单位研究仍没有形成权威的理论体系,今后关于文化基因单位的研究将会是学术研究的新趋势。文化基因的内涵研究,是对“me me复合体”内容研究的一点尝试,虽然此研究仍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与不足之处,但是不能因此抹杀作者尝试研究的美好初衷。

2“红色文化”与“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正因为基于此,红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关于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成熟,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首先要界定其概念。红色文化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首先表现为一种革命文化,同时红色文化又是一种先进文化和一种共产党党政文化,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的走向自由、独立、富强的道路。具体的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以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思想等”。早在2007年学者王以弟就对红色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界定,认为“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这一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后来的刘建平和李双清的《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张海燕和徐功献的《红色文化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功用》、孟婷的《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文章中都借用了王以弟关于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但是关于红色文化的时间范围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指革命时期的文化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另一部学者认为红色文化不仅仅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同时也应该包括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便是红色文化,先进性是红色文化的根本特征。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民族文化基因具有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维护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凝聚等作用”。同时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其本身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还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时期弘扬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

自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多次提到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概念得到官方确认。2014年9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对红色基因进行了阐述,认为红色基因“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疆军区政委刘雷认为“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根本血脉,是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法宝,是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田歧瑞和黄蓉生认为,“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先进理想信念为导向的无产阶级思想性、政治性,是无产阶级的灵魂,表现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正确的无产阶级政治性、思想性文化内容,是框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状的生命线”。不管是从官方的角度看,还是从学者对红色基因的认知角度看,红色基因具有的时代价值是肯定的,新时期激活红色基因是使然之举。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应从文化的角度对红色基因进行界定。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淬炼出来的,是红色政权的存在基础和实践基础”,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这就决定了红色基因是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包括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思想因子总称,决定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个基因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存多久;能够传承多久,红色江山就能持续多久”。所以,激活优秀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选择。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研究,决定着未来红色文化发展方向。红色文化的繁荣与红色政权的稳定都有赖于红色基因的激活来实现,这也是对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研究的初衷所在。

3“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

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研究,就是对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所有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于井冈山时期的即在当下存在并能在未来得到传承从而得以继续发展的思想因子一一红色基因。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当下存在的文化因子并决定井冈山红色文化在未来连续存在的主要因素。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优秀红色文化的活水源头,对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保持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井冈山红色基因的激活,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有必要明确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含义。

井冈山红色文化,即从1929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开始算起,截止时间到1930年2月‘二七’坡头会议召开为止一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这段时间内,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从物质文化层面看,包括遗址、书籍、纪念地等。从制度文化层面看,则包括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从精神文化看,即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风俗习惯、道德传统、优良作风等。

井冈山红色基因,即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决定着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风俗、精神、政策制度等通过语言、书籍、习惯、教育等渠道得以激活的,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与未来的连续的思想因子,是井冈山红色文化中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来看,既包涵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包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其一直能够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总之,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优秀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精神等,像井冈井冈山优良作风、山革命传统、井冈山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像政权制度、领导思想、战略战术等,都是井冈山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对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阐述也主要是从这几个重要的方面着手。

红色文化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红色教育;传承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33-1

学校红色教育指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以发扬红色精神来设计各种教育活动,熏陶、引领,打造具有“红色”性格、“红色”气质、“红色”情怀的人,激励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坐落在黄海之滨,三仓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粟裕将军战斗过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传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教育新一代青少年继承先辈的遗志,发奋学习,同时,挖掘和抢救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仓学区的高初中和小学联合进行了三仓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发掘与整合,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

三仓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然而,由于与粟裕将军同时代的健在的老前辈、老英雄都年事已高,为了发掘和挽救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我们组织了学区的老师和学生挨家挨户进行搜集、整理、汇编,录制影像多碟;与上海新四军老战士协会、新四军研究会保持密切接触,学区初中师生代表2007赴上海参加粟裕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搜集具有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实物、寻找红色教育的文化载体,到粟裕、等老一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觅实物,搜集了石磨一副、碌碡一只,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战争年代就读的小学教室的大理石门窝一对;一辆曾经为支前推过军粮和弹药木制独轮车,以增强对低年龄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熏陶教育的直观性。

我们认为,红色文化内涵丰厚,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涵盖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仓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传承红色文化。我们先后开发了创造盐碱地上夺高产的全国劳模顾存义的事迹、造福三仓地区子孙万代的三河一路工程的壮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英模的事迹,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材。同时近期将收录学区教师、历届杰出校友、在校优秀学生的事迹材料,展示学校师生风采,用身边传承红色文化的先进事迹激励鼓舞人心,树立示范标杆。

学区各学校以三仓烈士陵园为德育基地,以粟裕等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为素材,形成了区本特色的系列化德育校本教材。学区内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在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和搜集各种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编成了适合各学段的校本教材。高中部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掘与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大量素材并开发了《红色丰碑》校本教材,学校按校本教材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体会交流和学习征文评比活动,其校本教材被评为东台市一等奖;学区初中“红色文化”系列教材由江苏出版社出版,分《红色纪事》、《红色颂歌》、《红色传承》三册,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把红色校本作为学校校本教育的主教材:初一《红色纪事》、初二《红色颂歌》、初三《红色传承》,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了配套的系列教学参考书,使该教材更加完善和丰富,学校还计划在近期将该套教材向纵深推进,编写出第四册教材,展示学校师生风采,以及在校优秀学生的事迹材料。体现红色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红色”性格和气质的、具有三仓学区特色的红色传人,红色文化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红色采风》课程案例光盘报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并新建了以粟裕命名的教学楼、红色文化广场,这些教学设施的投入,有效地激发了师生教和学的热情,提高了办学质量;学区小学坚持开展对新课程的全面研究,努力发挥省实验小学的示范作用,在开发红色资源的基础上,编写了一些列校本教材,其中《红土地》、《绿土地》等校本教材被评为东台市小学组一等奖。学区内各级学校在分层次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效整合,让这方面的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

区本特色的红色探究、开发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学区初中校红色艺术团编演的《中国潮》、《红色赋》、《迷彩魂》、《爱之梦》、《七捷颂歌》等系列作品在全市中小学文艺演中均获得一等奖;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板获盐城市综合实践评比一等奖;有关学区区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分层次开发策略《分层次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关于学区研究性学习学段衔接的探索》于2008年3月在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会议上作了交流。学区各校还积极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到周边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青少年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各校开辟专栏,交流活动心得。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接触了社会,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吃苦拼搏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品德。

红色文化【第三篇】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最终取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见证。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有很多,如学校教育,影视作品等,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方式,红色旅游寓教于乐,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通过红色旅游使广大国内旅游者对“革命圣地”慕名而来,在游览、观光革命历史遗迹、遗物,聆听导游员讲述英雄事迹、革命故事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就会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得到强化。按照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即“情感”产生于“认知”之后。通过对革命战争的思考,从而在圣地净化了灵魂,同时获取一种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红色旅游载体的物质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纪念地、旧址、遗址、纪念碑、陵园、故居、纪念馆、惨案遗址、历史遗产等。“旧址”类载体文化内涵丰富且时间长,虽然分属全国各个根据地、解放区,但是正好可以从这里感受到中国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多端、革命道路的曲折和环境条件的艰难,可以亲自感受到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的奋斗历程。“遗址”类载体具有强烈的视觉直观性和心理震撼性,可以明显感受到战争的惨烈程度。“祭奠”类载体文物资料丰富,适合观瞻,在这里能够净化心灵,缅怀先烈,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奋发图强。红色旅游的载体承载了丰富而厚重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和支撑,也是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质性载体。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实力提高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在红色旅游的大潮流和背景下,作为红色旅游的灵魂和核心,红色文化是以真实反映革命历史,向人们传递这些红色文化遗存所承载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无疑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红色旅游是一项实施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伟大工程,红色旅游是一项抢救、挖掘、保护和展现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遗产的品位,扩大红色文化遗产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建设工程。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规律

红色旅游资源中凝结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传承红色文化的功能,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有着极其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功能,必须掌握红色文化传承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当前,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应运而生的红色文化,其价值是红色文化存在的根据,是红色文化生命力的标志,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前提条件。作为主流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必须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品质,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在当代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党的自身建设。文化内涵能体现红色文化的本质要求,是红色文化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红色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价值内核。

一个民族要想振兴,必须以文化觉醒为先导,并依赖于先进文化的繁荣。政府主导是主流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和一种保障机制。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时期进行文化建设,都必须重视国家政权和政策的作用。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成长相伴相随,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选择了红色文化,继承了红色文化,创造了红色文化,创新了红色文化。可以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文化,是代表中国先进阶级的先进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其中包括成熟进步的政治主张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义务要传承红色文化,因为它不仅会主导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还决定着各个时期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文化,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族凝聚力和改革创新为鲜明特质的红色文化,更加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广泛深入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彰显其科学内涵和发挥它的应有价值。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红色文化可以各种方式将革命战争年代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传达给当代人,引导和帮助人们实现这种转化。社会教育的方式很多,红色旅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方式,通过让人们在革命纪念地现场或者看到革命战争年代的实物等,进行感官刺激,再由进行导游讲解,激发人们产生回忆或者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必须研究游客的心理需求,依据心理学上知、情、意、行的规律,注重游客的利益诉求,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开发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还有其他方式如红色经典影片、纪录片等,以高度的视觉、听觉刺激和情感触动,将人们置身其中共同感受和体验,从而发人深省产生认同。

当代,文化离不开媒介的助力。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的载体,是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策划者、实施者和推动者。为了增强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必须以主流媒介为主,整合各种媒介资源,构建立体的红色文化优势媒体传播网络平台。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应该承担起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责任。同时充分组合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媒体,和大众传媒一起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和灵魂,要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要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主题和目的。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红色旅游规划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红色文化传承强有力的支柱和动力。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展示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扩大红色文化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对红色文化创新的过程和途径。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结合游客心理、需求和审美,将凝聚红色精神的物质载体打造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既有历史感、又贴近生活的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产品,使红色旅游目的地更具有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感,从而激发人民奋发向上,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中去。

红色旅游景区是红色文化的承载者和展现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在空间上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在内容上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在服务上强化红色文化元素,尊重、还原、活化红色历史,提升红色旅游质量,方能达到有效传承红色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硬件”建设。红色旅游景区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不断创新展陈内容,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其次,要以红色旅游景区服务为载体,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就是红色文化的洗礼经历,红色旅游服务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旅游企业、红色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都有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都应传承红色文化。

要做好红色旅游营销就要掌握红色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知晓红色旅游者的需求,遵循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辅之以活性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让红色旅游者亲自去信服的事实面前感知,最终让旅游者达到情感共鸣,最终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营销的核心内容是红色文化,我们要大力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大大改善基础设施、纪念场馆建设。同时,还要大大改善软件建设,多开发具有体验性、趣味性、参与性、差异性和创新性的红色旅游产品,真正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此外,还要在宣传讲解上下功夫,加强红色旅游导游讲解员管理和培训,打造出红色旅游品牌,传承红色文化。为使红色旅游产品更充实、更丰富、更有立体感,也为了使历史更生动、更感人,就要实施红色旅游产品组合策略,赋与更多的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第四篇】

关键词:英汉语言;红色;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61-3 doi:/

1 . 问题的提出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颜色词的使用。穿☆☆衣讲究颜色搭配,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住房装修关注冷暖色调,外出旅行看五颜六色的自然景观,衣食住行始终需要颜色参与。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语言交流中颜色词的运用丰富多样。常用的表达颜色的词汇集中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但是同一颜色在中西方民族文化中理解意义不尽相同。如在传统中国文化婚礼习俗中新娘以穿“红色”为吉祥色,而在西方的婚礼中新娘以穿“白色”为认同色。中国传统葬礼中祭奠者穿“白色”,禁忌“红色”。而在西方,葬礼中穿“黑色”。由此可见语言交流中颜色的正确使用或许直接影响交流效果。本文以跨文化视角探讨颜色词“红色”在英汉交流中的差异。

2 . Red与红的应用

英汉颜色词红色(red)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的“paint the town red”有“狂欢作乐”之意;“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意为“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

英汉语言中均有用红色表达尴尬情形,如,英语中“Her face turned red.”,汉语中也有“脸红”的表达方式。汉语中“面红耳赤”用英语表达为“be red in the face”。

但是两种语言中对其意义的理解并非完全等同。

例1 The policeman caught the thief red-handed.

警察当场抓住了那个小偷。

本例子中的“red”与汉语“红”的意思毫不相干。

例2 2011年2月8日上午11:56 CCTV13新闻语境:柳素英(女)一边说着“我是美国人,我属猴”,走进一家商店,和店员对话。

柳素英:哥们儿,哪个颜色最代表中国的春节?

店员:红颜色。

(柳素英买了红色的)

红色在汉语中表示吉利。此处柳素英按中国传统节日礼节买“红颜色”,体现出“入乡随俗”的文化心理。

在中国,红色是最吉利的颜色。红表示“红红火火”新年伊始,报纸上就有以“红”字命名的醒目标题:“①国美电器元旦销售取得2010年开门红”“新年盛惠全线飘红,苏宁元旦销售成倍增长”“②中国新年股市有望开门红”。平常也会说,某某是个红人,某某红得发紫等等的赞美语。红色在中国不是禁忌颜色,而是吉利的象征。“红”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顺利、喜庆、热烈”等意,汉族男女结婚时,新郎新娘带红花,新娘盖红盖头,穿红棉袄,洞房里点红蜡烛,窗户上贴红窗花,大门口贴红喜字、红对联,放红鞭炮。在汉族的新年中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等,汉族还有“红榜、红包、红火、红利、开门红、满堂红”等象征好运的词语,还有“红人、红星、红娘”,“走红”等与吉祥喜庆好运相连的词语。

在汉语中直接用“红”表达健康,如“红光满面”,“脸色红润”。在英语中却不是直接用“red”而是用“rose”,如“Alice has rose cheeks.”有时用 rosy,如,“Having a good rest has brought back rosy to her cheeks.”也用pink,如“Tommy is in the pink of health.”。

邓炎昌、刘润清(1989:194)在研究中显示“红光满面”译成英语根本不出现英语中的颜色词,如“你红光满面”译成“You look so healthy and full of pep.”。“红光满面”在有的词典中用“(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这里红光满面是指身体健康,而避免理解为不健康的“红光满面”。

例3 2010年2月18日(春节假期)。A、B是姐妹。B是姐姐,B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到A家。谈话中说到的两个小孩,B的刚满月的孙子和刚8个月的外孙女。

A:(看到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穿的都是红的,颜色可正,中国红,可好看。

B:(脸上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你看我过年也专门穿了个红棉袄,给他(看着孙子)一样,来了一看她(看着外孙女)也穿个红的。

A:红的好,过年都兴穿红的,好看。红的吉利、吉祥。红红火火的。

无论年长年少,穿红色,表示吉祥如意,投射出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而在英语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红色”在使用中的不对等性需要我们注意。

3 . 英汉红色词义的不等性

多数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里的“白”字感到费解,直接省去颜色词“红”、“白”说weddings and funerals(喜事和丧事)。汉语的“红”不能直译为英语中“red”,如下表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特征。

翻译的不对等性需要考虑文化差异以及情感色彩。如红豆在汉语文化中是美好爱情的描述,王维在《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花春柳满画楼”(《红豆词》源自《红楼梦》),“红豆”代表了情爱之人的相思之情。但在英语文化中红豆则是表达贬低之意,《圣经》中记载以扫(Esau)因为一碗红豆汤(red-bean stew)把长子的名分卖给了弟弟雅各(Jacob),红豆在英语文化中有“愚蠢”之意。因此汉语“红豆”用“red bean”不合适,依据汉语文化用“love pea”较为合适。

“红娘”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姻缘,把促成男女姻缘的人称为“红娘”,译成英语为“match-maker”和汉语文化相吻合。

在汉语中经常表达吉祥、祝福的红色在英语文化中有时却大相径庭,如red tape“官样文章”,waving a red flag“做惹别人生气的事情”。

汉语中的“红”并不是和英语中的“red”总是对应的。如“红眼病”或者“眼红”是汉语中的双关语,既可以指生理上的眼病,也可以指心理的嫉妒,用英语表达则不用“red”却用“green”,“green eyed”,“green eyed”源自莎士比亚 《奥赛罗》“O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 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Othello )(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可是一只绿眼的妖魔,它惯于耍弄爪下的猎物)。研究者以“汉英语言中‘红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中指出在汉语中,凡指顺利、美好的事情,人们喜欢用“红”表示,红色是喜庆的颜色,是“正色”、“喜色”,人们希冀用红色辟邪消灾。

例4 2008年11月20日 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

A:今年我得买个白色的鸭绒袄穿穿。

B:别卖白的,今年咱这个属相穿白的不好,我本来也是想买个白的,听人家说不好,我买了个红的,你也买个红的吧。

A:为啥白的不好?

B:我也不知道,人家说咱这个属相今年不兴穿白的。

A:那我不买白的了。买个红的。

本例中依据民族文化心理A认为红色好,尽管一开始想买白色,但是基于对红白颜色的认知心理,最后买红色不买白色,符合汉语颜色文化特征。红色是吉利色。

中国人以红为贵,源于古代的对日神崇拜。人们的心理认知中红色可以消灾避难,吉祥如意之意,汉语中红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暖色,有喜庆之意,因此在汉语中无论男女的名字选择“红”字起名字的例子许多,如“红伟”、“红英”、“红玲”、“红叶”;而在英语中,有称呼Mr/Miss/Mrs White、Mr/Miss/Mrs Black、Mr/ Miss/Mrs Green、Mr/Miss/Mrs Brown却很少见到称呼Mr/Miss/Mrs Red。这是源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认知不同所致。红色在汉语言文化与吉祥、喜庆、热烈、进步、荣誉、热情、革命及正向力量相联系。西方人常把红色与战争、死亡、流血、危险建立常规关系。中国人被人说成很走红, 表明运气好,听后感觉心里舒服。英语中与红色有关的词语多为贬义词。红色词在英汉中的使用差异说明使用英语或者汉语,必须考虑英汉文化因素,由此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4 .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教英语中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内容时,教师需要有意识渗透英汉语言对颜色的理解的不对等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英语知识有效地融合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教师肩负跨文化教学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实现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我们建议:

(1)提升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

英语教师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如果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很可能使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成为空话,这样会导致在使用英语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因此英语教师需要自觉学习中西方文化提升文化素养,而学校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是英语教师提升中西方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如请专家讲座或派教师出去学习等。

(2)英语考试增加文化考查内容

考试评价在一定程度左右着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英语听、说、读、写及综合考试中,如在英汉中对red和红的理解的异同出现在文化目标评价中,则会促进文化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应用,以更好实现各级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教学目标。

(3)举办丰富的英汉文化活动

除在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意识以及考试评价中落实文化评价目标外,平时班级内、班级间、校内以及学校之间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综合目标的提升,减少在英汉交际中由于文化失语产生的尴尬情景,同时为跨文化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6.

董艳玲。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对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115-118.

高芳。论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J].河南大学学报,2006(6):169-172.

韩婧。英汉翻译中红色的情感色彩差异[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8-39.

刘全花。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4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