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实用3篇
【导言】此例“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化产业管理1
关键词:第四次工业革命;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有机思维
一、阿坝州传统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阿坝州是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的重要聚居地,贯通藏羌彝走廊南北,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羌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交融的现状。从传统行业上来看,阿坝州拥有丰富的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且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都依托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旅游等相关政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初步形成。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于2008年,阿坝州8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坝州传统音乐类:南坪曲子、川西藏族山歌、羌族多声部民歌;传统舞蹈类:羊皮鼓舞、博巴森根、马奈锅庄;传统美术类:羌族刺绣;民俗类:羌年。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四川拥有5处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阿坝州则有2处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与此同时,阿坝莲宝叶则、茂县叠溪松坪沟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汶川县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拥有45个A级景区,其中3个5A级景区,22个4A级景区。除此之外,州内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马克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潘古城墙、松岗直波碉楼、壤塘棒托寺、营盘山和羌围城遗址、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宏观上来说,阿坝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先天的优势,并逐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空间。
(二)全域旅游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显示,阿坝州通过构建“全域全时多元”旅游格局,完善“一地、三廊·三圈、三环线、六片区”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建设,这一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内特色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旅游呈带状聚集分布,并逐渐形成民族文化产业走廊。全域旅游是阿坝州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之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按照中央灾后重建中以旅游业为先导、以农牧业和工业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特色农牧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同时将民族文化保护与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0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从2019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这一数据说明,全域旅游对阿坝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阿坝州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管理的影响
2012年德国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工业开展研究,并于2013年4月了相关研究报告,该报告分别把水、蒸汽动力机的发明、电气化以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化称为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提出,目前世界正迈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也就是工业时代(,2013)。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阿坝州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管理的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自动化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其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的同时,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以及满足更复杂、个性化的产品需求。针对阿坝州传统民族产业来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的产品设计往往基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的调研结果,其中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占比最大。而工业则在设计过程中,与实际消费者可以直接互动,如3D打印的技术,企业运用大数据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可以进行定制化的设计,从而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工厂再到市场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上,对于阿坝州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刺激和挑战。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管理带来的机遇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类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及第四次革命,但每一次革命的时间差在以惊人的数字缩小变革的时间距离,这也意味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变革周期越来越短。从全球局势出发,在第三浪潮的推动下,任何企业都应该思索如何顺应时代变化的格局,以至于不被淘汰。显然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阿坝州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信息技术的革新、网络设施的完善、物联网系统的健全等有利因素也为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从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创意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管理的有机思维模式
(一)建立有机管理思维模式。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仅指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变化,还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自然环境角度来看,人类现在正面临着生态坏境的破坏,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一次次入侵人类,导致平均每隔四五年既有大流行病的发生;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来看,全球已进入第四次工业化革命的炙热阶段,每个国家都正在积极为信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而作出不同的战略分析。当然从整体上来说,建立有机思维模式是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最佳的思维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思维模式,有机思维是基于过程原理而构建的嵌入式思维。“有机思维”是指怀特海的“机体哲学“,是由怀特海哲学提出的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源于新的科学和哲学,是相对于机械思维而言的辩证思维模式。在现代管理哲学中,借用这一种思维模式,可以使管理者避免陷入思维陷阱。那么针对于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管理的有机思维模式应该怎样建立,以及怎样避免常见的思维陷阱,以此来思考民族文化产业继承与发展的战略分析。
(二)有机思维模式需避免的几个思维陷阱。1.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陷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陷阱,简单地说,就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考虑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显而易见,若管理者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整个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民族文化产业有自己的特性,但也有属于公共社会的共性,一个产业能否有长远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他能否长久被社会接受或者能否为社会带来长久的服务或影响。因此从有机思维模式来思考,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陷阱是首要思考的因素。2.避免框架思维陷阱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在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这三者的特点来看,以信息服务为主导的技术跟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并且他的未来发展具有无限可能。因此如果用固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被淘汰的威胁。针对这一因素来谈,阿坝州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存这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如何,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都不应该仅仅只针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谈,需要扩大区域,从四川省或者对比整个中国及世界范围来看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影响力、生存力以及未来是否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那么外部环境变化是必要考虑的因素: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趋同性、差异性、可接受信息技术服务的可能性等相关因素都需要做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3.避免过分自信的思维陷阱自信是企业管理者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有利因素,但是过度自信或者盲目自信,对于企业而言,会导致管理者在思维方式上对自身有充分的把握,但容易忽视其他的有利因素或者不利的威胁,对于民族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危险的思维方式。在上文中所提及的阿坝州民族文化产业依托全域旅游为阿坝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那是建立在全域旅游的政策之上,数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若不思考其他不利的因素,比如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因旅游业受到一定的打击。4.避免安于现状的思维陷阱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安于现状可以让企业直接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以往的工业革命有所不同,人工智能将单一的传统信息转化为复合型的依赖于计算机算法、芯片及数据的协同发展。阿坝州传统的文化产业多是由人工的、单一的发展模式在区域内发展。就藏羌彝走廊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趋于完善阶段,可当我们扩大范围来看,相对于其他地区成熟的产业系统化和模式化的标准还不够健全,那么是安于现状还是进而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是管理者重要的思维决策。5.避免经验陷阱过渡依赖行业前辈或者管理者以往的经验,并以此经验来建立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或者企业的社交网络、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等等,并根据经验来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预测误差的变化。但往往会由于忽视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企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在某一方面来说,传承悠久,且在以往的发展模式中也确实是依靠前人丰富的经验而继续发展。但在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全新的信息技术的开发,这对于前几次工业革命来说,他的变化是非常迅猛的,因此以往的经验已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判。
四、结语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涉及到任何行业,依托大数据的信息搜集行业的行为数据,并对企业的发展做相应的预判。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管理者要多方面收集数据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倾听不同的意见,并加以判断。有机思维是对企业战略分析有效的思维模式,强调我们在分析事物及决策时基于事物全方面的、整体性思考。这种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进行整体的分析,以此来避免5个常见的思维陷阱模式,并能够更好地思考企业的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1]喇明英。全域旅游对阿坝州推进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启示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7(09):126-13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西方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
自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和北海贸易开始转向全球贸易,开辟世界市场。欧洲商业和工业向全球的转移,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开端。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发生工业革命,现代西方的产业化才初具规模。而西方新闻传播业的产业化,由于它的特殊性,其经历的过程要比纯粹的物质生产产业复杂一些。以下将这一发展进程简单作一描述:
一,早期新闻传播的简单买卖关系。欧洲自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形成时期起,就存在社会性的新闻传播,是官办的,主要在官方系统(一定程度也在商界)流通。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新闻传播,形成印刷新闻纸、手抄新闻两种载体。前者在德语国家较为流行,后者在地中海沿岸较为流行。印刷新闻纸类似现在的印刷传单,一般一张纸只印有一条新闻,以社会新闻居多,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手抄新闻一张纸上有数条新闻,以商业新闻(包括战争消息,对这类消息的需求主要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避免贸易受损)居多,主要满足商人对信息的需求。政治和宗教性的新闻也有流通,但不是主要的。这两类新闻载体大多以买卖关系流通,但是服务范围很有限,没有形成市场,更不能说形成了一个产业门类。
二,官报时期的新闻传播“产业”仅对少数特许出版商而言。17世纪起,印刷新闻媒介替代了手抄媒介,“报纸”的概念形成。大英百科全书对它的定义是:“每日、每周或有规律的其他间隔时间发行的,提供新闻、观点、特写及其他公众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常常伴有广告的出版物。”但是,当时西方主要国家尚处于封建王权的统治下,因而报刊主要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一种从属于官方政治控制的工具。由于它们一般由王权特许少数出版商来编辑出版,因而对这几个出版商来说,存在报业的经营问题。于是,新闻传播业最早的两重性在这里显现: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政治工具,另一方面它们也同时可以作为这些出版商的“产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法国的特诺多家族,自从1631年被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官方的《公报》以后,连续5代人经营该报。对这个家族来说,报刊是他们经营的产业;但对社会来说,该报不是产业,而是官方的事业。
三,党报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当封建制度过分阻碍资产阶级开拓世纪市场的步伐之时,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然而革命前夕和革命后或长或短的时期内,新闻传播依然没有形成产业。新闻自由的原则确立了,报纸刊物骤然增多,但它们大多是为各个党政派别服务的工具,其“政论”的功能远远大于“告之”的功能。读者与报刊的关系,形式上是一种买卖关系,但是双方观点信仰的相同,远高于这种买卖关系,所以英语“订户”(subscriber)的原始含义是“捐助人”,也就是说,卖报与订报的关系主要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政治、文化或宗教方面的捐助和受助关系。
原因在于,革命成功之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未来前途未定型,各个党派必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政治争论中。在西方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史上,大多存在着这样一个“党报时期”,这个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美国的党报时期较为典型,从1775年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有六七十年,这个时期的结束较为明显;在其他国家,党报时期的初期,其特点较为明显,但这时期的结束表现为一个过程,与商业报刊时期有一个较长的交织、重合期(有的长达一二百年),是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党报时期而逐步进入商业报刊时期的。
例如法国和意大利,其新闻传播的主流,二战后便进入了(严格说是重新开始)商业时期。但是政党报刊,法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是在90年代初才基本消失的。
作为这种转变的余波,有两件象征性的事情:一件是1969年英国工党机关报《每日先驱报》在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卖给跨国报业主默多克,默氏在很短的时间就将这家党报改造成大众化日报《太阳报》,该报每天第3版刊登一幅女郎照片,发行量飙升到400万份,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欧洲发行量第二的报纸。另一件事情是意大利的3个主要政党天民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在90年代初几乎同时自行瓦解,其党报也因此不复存在。已经作为独立报纸的原共产党机关报,也是意大利战后持续40年的最大的政党报纸《团结报》于2000年5月宣布停刊。显然,新闻传播作为一个产业,在西方多数国家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四,新闻传播产业化的开端——廉价报刊的出现。既然多数国家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存在一个较长的重合期,那么总是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个国家出现规模化的廉价报刊,通常被视为这样一个转折点。在美国,以19世纪30年代出版“美分报”作为标志;在英国,以1855年出现“便士报”作为标志(英国不像美国那样“干脆”,政党新闻业还存在了相当的时间,但影响力日渐衰落)。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和国家发展前途基本确定之后,政治争论大大减少,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发展经济,新闻传播这时才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商业属性,作为一种产业骤然发展起来。
五,首先集团化的报业。大约只过了半个世纪,即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报业就开始走向集团化,分别出现最早的集团报业主斯克利普斯、北岩勋爵。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是西方报团急遽发展和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典型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魏玛时期的德国等。这个时期,新闻传播的产业化主要是以报团经营的形式出现的。当年参与竞争的报团,现在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不复存在。
六,广播电视业从公营体制转向公营与民营并行体制,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化。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先后出现新的传媒广播和电视,初期大多是民营的,由于刚刚出现,规模很小。几年后英国议会认为广播不宜由个人掌握,于1927年将已经建立的民营广播公司改组为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是一种独特的西方广播公营体制。在这里,公营≠国营,广播电台和随后出现的电视台不属于政府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政府或议会对其有一定的监督权,提供一定的经费,但不得干预具体的编务和经营,其收入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其他经营项目的收益;一个由社会人士、政府代表、新闻工作者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是其最高管理机构;节目不播广告,以防止商业利益的干预。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除了美国,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效仿英国,建立起这种公营广播电视体制。因此,作为新闻传播一部分的广播电视业,其作为一种产业,在整个西方世界当时尚没有提上日程。
但是美国没有实行这种体制,在广播出现后几年内,就出现两个民营的大型广播公司,即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3年因反托拉斯法的限制,NBC出售一个全国广播网,形成第3个大型广播公司,即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出现以后,随即也纳入原有的广播公司业务范围(大广播),广播电视业作为一种产业,同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包括新闻信息,特别是财经新闻)越来越成为支柱产业。于是从50年代起,广播电视民营化的呼声渐强。1953年和1972年,英国分别开放电视和广播,允许民营,公营垄断广电的局面被打破。
随后,西方其他国家也陆续开放民营广播电视。大约从80年代起,美国以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形成了公营和民营两大广电体系的竞争局面。民营广电公司吸纳大量广告,完全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后来出现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作为产业经营。面临这种竞争局面,公营的广电公司也开始一定程度上实行产业化。在基本取消收听(收视)费的情况下,经营多种与传播相关的产业;禁止公营广电播出广告的规定有所松动,改为允许有限播出广告;它们与民营广电公司合股开发数字化卫星电视。由于西方国家民营广电公司大多有较强的财力作后盾,其播出的节目质量逐步提高,各国均呈现民营广电一定程度上压倒公营广电的趋势,迫使公营广电进一步改革。
在无线电视基本上取消了电视机执照费之后,公营电视更要依靠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而民营电视则完全依靠广告,进一步的发展是有限的。因而另一种关照观众特别需求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作为产业发展了起来,在80年代以后具有强劲的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0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崛起的CNN(有线新闻网),现在已有近亿订户。其他较大的跨国的卫星电视网也均是民营,例如以香港为中心的“亚洲卫视”(在东南亚和南亚)、南非“多选卫视”(在非洲大陆和欧亚地区)、“墨西哥电视公司”(音译则为“特莱维萨”)的卫视网(在拉美西班牙语国家),都是以产业方式运作,影响力很大且利润丰厚。
七,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产业联姻。纸质媒介与广播载体虽然初期有过矛盾冲突,但是几年内就形成一种联姻关系,许多广播电台的创办者就是报刊。在美国,这种情形从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在战后日本,50年代起,主要的民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是由报刊集团创办的;在西欧,民营广播电视开放以后,报刊投入资本的也有不少;在澳大利亚,若不是有报刊、广电业相互拥有资本不能超过一定限量的规定,可能广电与印刷媒介的集团联姻更为密切。
大约从60年代起,综合性的媒介集团成为新闻传播产业的主要存在形式,原来的纸质媒介集团大多拥有了一定的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媒介集团也拥有不少纸质媒介。这里较有代表性的就是70年代合并的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周刊集团公司,后者是美国著名的电视和电影集团公司。
[page_break]
八,近年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两个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6轮漫长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以前的物物贸易之外,加上了两大类新型贸易,即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因而关贸总协定也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两项与前一项的并列,意味着世界市场产业的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开始主导市场,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越发显得重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产业化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跨国的综合性媒介集团急遽扩展,一是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酝酿着新的更大规模的重组。
从80年代以来,跨国知识产业越发主导世界市场。新闻传播业作为这类产业的一类,也开始显现这种趋势,其代表人物是80年代走向世界的澳大利亚传播业主默多克()、90年代走向世界的加拿大传播业主布莱克()。默多克80年代末买下本国最大的媒介集团“先驱与时代周刊集团”,不仅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媒介集团老板,而且也是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主要媒介集团老板之一。他的家族掌握着世界第一号大报《泰晤士报》,欧洲发行量居第二位的《太阳报》和影响全欧洲的“空中卫星电视台”(BKsyB),掌握着美国第四大广播电视(+电影)公司(FOX)和一些美国相对重要的报刊,控制着亚洲卫视和一些亚洲报刊。而90年代从加拿大冒出来的布莱克则是一匹黑马,他收购了英国第三大报纸《每日电讯报》、以色列最大的《耶路撒冷邮报》、澳大利亚最大的和历史最悠久的《悉尼先驱晨报》(这几家濒临破产的著名报纸在他的经营下,二三年内均扭亏为赢),并一举买下了加拿大已经历经5代的最大的索瑟姆报团,成为加拿大媒介集团的第一号老板。他还是美国数百家中小报刊的老板(买进卖出这些报刊成为他赚钱的一种基本手段),另外还在各国广电领域有不少投资。对这些跨国的媒介集团老板来说,他们的本分是经营,至于经营新闻传播业,不过是碰巧遇到了这个操作对象。除了他们自身的经营有方外,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则为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谋求最大利润提供了条件。
以1996年美国修订电信法为契机,新闻传播产业本身已经不再作为单独的产业,而是开始与其他相关产业实行大合并。首先是时代-华纳公司与CNN的合并,新的公司集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一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其次,迪斯尼娱乐公司兼并ABC,将娱乐业、电影制作业与广播电视业融为一个新的集团,该集团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媒介集团,年收入接近200亿美元。欧洲也在这种大兼并的趋势下,出现物质产品产业兼并传播业或在传播业大量投资的风潮,例如法国最大的电视一台,即是一家工业公司经营的;德国最大的卫视一台,则被一家电器公司接手经营。
2000年,又一轮对传播业的兼并开始了。首先是美国的大型电器公司维阿柯姆(Viacom)兼并CBS,形成美国第四大媒介集团;接着,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里,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美国在线,与兼并CNN不久的时代-华纳公司的再合并(合并交易额达1830亿美元),通过了最后一段法律程序。现在这个世界传播业巨无霸的名称叫“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它将最新的传播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平台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仅时髦了10年左右)集于一身,年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九,难以预测的未来发展。21世纪还会不会有单纯的新闻传播产业,各种信息传播会不会融为一体?无论未来的发展在技术上呈现何种趋势,包含新闻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主要将以产业的形式经营,这是无法扭转的。当然,这不会排除各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存在,用于公益、慈善、宗教、教育的媒介依然会有活动的空间,但是它们无法在社会中成为主流媒介。例如在美国这个媒介完全私营的社会里,还有一个大型的民营公共广播公司(PBS),它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合了数百家这类电视台和上千家广播电台。
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产业化进程,19世纪以前呈算术级数增长,而在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20世纪,则呈几何级数增长,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对此,用“是”或“否”来简单判断是困难的。大规模的媒介集团兼并,以及其他产业兼并新闻传播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高效率;但是这也可能带来传播业的更大规模的垄断。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皮托福斯基表示,有各种法律的限定,“旨在保证新的媒体集团具有开放、多样和自由的特点”①,但是新的更大的集团利益也可能扼杀公众对新闻的接近权和知晓权,以及意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现在,西方各国的新闻传播业垄断大多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最高,已达到95%以上,其次是加拿大,也有近80%,这是令人不安的。西方产业化的过分发展,在全球范围也造成了更大的新闻流通的不平衡,新闻传播如何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将传播业仅仅作为一种产业,这个传播业的两重性问题既然明显地没有被摆平,那么它在新世纪依然会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文化产业管理3
[关键词]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原则
在全球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称“文管专业”)势在必行,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以党的政治决议形式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与此相呼应,2004年,教育部正式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近年来,国内已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文管专业,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认识已趋于一致,但是由于对特色课程设置的原则、依据、目标认识的不同,各高校对特色课程设置的认识存在差异,这就为本文提供了探讨空间。
一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的开发现状
(一)自发性
各高校,特别是全国性重点大学在设置文管专业特色课程时,一般会在学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设置文管专业的特色课程。比如,同济大学在原医学院的基础上并入了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上海城建学院和上海航空工业学校,这就使得其在医学和工学方面拥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动画、创意设计、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有深入研究。基于此,同济大学文管专业着重于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方向,其特色课程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等。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新媒体方面特色鲜明,体现了同济大学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开发文管专业特色课程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二)不完善性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是我国文管专业设立比较早的学校,而且学校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课程特色比较突出。但是有些地方性院校文管专业设立时间较短,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无法体现文管专业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比如,宝鸡文理学院地处宝鸡,宝鸡是“周秦文化”的故里,“青铜器之乡”,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但是该校的文管专业在特色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些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课程也比较缺乏,体现了地方院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不完善性。
(三)脱节性
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另一个现状就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特色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环,在开展课程建设时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设计、系统规划。”要通盘考虑特色课与通识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还应考虑两者之间有没有知识的拓展、递进和运用的关系,同时还应考虑设置方和接受方、输出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目前,各高校在特色课程设置时往往缺乏整体思维,使学生与教师、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
二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科发展不成熟
文管专业设立时间短,学科发展不成熟是其存在各种问题的客观原因。其突出表现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直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在教育部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学科门类的目录中,都没有“文化产业”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在本科专业目录中被划分为管理类学科。但是文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除了具有经济性、产业性、管理性等特色,还具有很强的精神性、艺术性、创造性等特色,这就导致不同院校对其专业定位不同,在设置特色课程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不完善性等缺点。
(二)重视度不够
文管专业设立时间短,正式设立距今也才15个年头,有的院校也是近两年才设立该专业,所以将关注点放在基础课、通识课的设置上,对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又因为学科归属问题,文管专业的境遇很尴尬,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凑热搭起了戏台,如何唱戏、如何唱出特色和精髓却乏人问津。
(三)缺乏系统的分析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特色课程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如果孤立地看待特色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分析,不能从整体系统的高度出发,协调好课程体系内部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与学生自身需求、教师个人专长、学院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校际协同规划等关系,而是随意、单向性的设置,就会导致上述的脱节现象。
三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原则
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是专业学科设立初期的普遍现象,但是缺乏系统思维,缺少特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是根本原因。本文认为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本位原则
第一,学校为本。特色课程设置的本位原则,首先要以学校文本,“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典型体现,相对于其他学校的课程而言,”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区域教育的品牌课程、精品课程,能发挥辐射作用。要“以校为本”“突出优势”,首先是学校的优势,其次是课程的优势,中小学教育是这样,高校教育也是如此。第二,学科为本。高校文管专业的特色课题设置原则除了要以“学校为本”,突显学校优势外,与中小学教育不同,还应以“学科为本”,文管专业的突出特点是文化产业化,文化性、创意性、设计性、经济性、大众性、娱乐性、品牌性、媒介性,因此,各高校在设置文管专业的特色课程时,一定要围绕该专业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设置,不能违背学科特点和性质设置特色课程。第三,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专业化很强的优势资源,基本上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高校文管专业基本上设置在三类院系,一类是立足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院系,如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等;一类是立足管理科学,突显文管专业的经济管理学特色,如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一类是立足艺术设计和创意,突显其文艺性、创意性特色,如各类艺术学院。因此,特色课程的设置一定要考虑依托院系教师本身的专业特长,找准教师专业优势与文管学科的适当切合点,使特色课程既能体现学校、教师的特长优势,又能很好地发展专业学科本身。
(二)产出原则
第一,学生需求。高校文管专业的设置原则既要考虑本位原则,即“自己有什么”,还要考虑产出原则、需求原则,即“别人需要什么”,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学生的需求。通识课考虑的是学生的普遍需要,而特色课程的根本价值便在于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特色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其实现自我建构、多元发展的需求。而且,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模式应该为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参与其中的机会和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展示渠道,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第二,社会需求。学生的需求一方面来自自身的经历、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来源于目前社会的专业需求,社会需要应该成为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国家急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文管专业就具有这一特质,但是因为学科建设不够成熟,培养出的人才要不偏向文化艺术类,缺乏经济管理技能,要不市场管理和产业化技能过硬,但又缺乏一定的文化艺术积淀,文化创意技能比较匮乏。因此,高校文管专业在设置特色课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有什么”,还有考虑“自己缺什么”,尽量通过资源互补,从社会需求出发,优化课程设置,突显特色课程的引领作用。第三,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高校文管专业有很强的经济性和产业性,这就意味着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很强,地方高校文管专业必须结合当下各地文化产业实践服务地方、融入地方,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才可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各高校在特色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其应用性和针对性,应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坚持“立足产业、服务产业、融入产业、提升产业”的指导思想,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特色专业群,发挥专业集群优势,设置各类特色课程。
(三)系统原则
第一,本位原则和产出原则的有机结合。本位原则和产出需求原则出发点不同,前者基于学校资源特色、学科性和教师专长,后者基于学生、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但两者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高校在设置特色课程时不应单一地依据某一个原则,而且应该将两类原则协调起来,从整体上通盘考虑。即将“自己有什么”“自己缺什么”和“别人需要什么”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坚持系统性原则,就应将特色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将“特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处理好学校课程体系内部的关系,还应该让特色课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纽带,成为推动高校文管专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抓手。总之,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建设文管专业,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其特色课程的引导作用势在必行。在此时,深化认识,统一特色课程的设置原则就成了时代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内涵、问题及路径选择[J].教育与管理,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