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拿来主义原文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9624

【导言】此例“拿来主义原文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拿来主义原文【第一篇】

关键词:送去主义 爱国之举 历史大背景

《拿来主义》出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作为鲁迅杂文的典范,一直是高中语文的重点教学篇目。作者提出对待外来事物应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为了立论的需要,文中首先以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艺术领域的三次外交事件为例,将之称为“送去主义”加以讽刺。课堂上我们一些教育者也常简单地把“送去主义”解读为国民政府的媚外卖国。这不仅违背了历史真实,也有悖于鲁迅的原意。

文中说到:“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认为,“送去”与“拿来”是国与国之间平等交流的方式。他主张的是既“送去”又“拿来”,并没有说只能“拿来”而不能“送去”。既然如此怎么能说“送去”就是媚外卖国呢?

根据柯文辉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传》,吴作人的《徐悲鸿》及梅绍武的《我的父亲梅兰芳》等人物传记记载,我们认为刘海粟、徐悲鸿、梅兰芳的“送去”,并非媚外卖国,而是令人感动的爱国之举。

1933年,徐悲鸿先后在英、德、意和苏联等国举办中国画展。展品包括了现代中国画和稀有的传统绘画珍品共300多件,震动了西欧各国艺坛。不仅弘扬了中国的绘画艺术,且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

1934年1月,受德国美术界的邀请,并在国民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画家刘海粟筹集了代表中国现代绘画水平的600多件作品,先后在德国、荷兰、西班牙、捷克、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展出,并在各地作了学术演讲,引起巨大反响。刘海粟还在柏林看望了著名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在日内瓦会见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35年6月他返抵上海,画展筹委会设宴欢迎,蔡元培在席间盛赞:“海粟此行获得无上光荣与极大成功。”

1935年3月,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戏剧大师梅兰芳出访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演出15场,向苏联观众献上了《打渔杀家》《贵妃醉酒》《木兰从军》等多部著名京剧唱段。期间,苏联党政领导人莫洛托夫、伏洛希罗夫,著名作家高尔基、阿・托尔斯泰等前往观看。苏联媒体评论“梅兰芳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演出,是中苏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新里程碑”。

由此观之,刘海粟、徐悲鸿、梅兰芳的“送去”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还促进了中国与欧洲诸国的学术交流。但为什么鲁迅的措辞中却明明含有讽刺,带着贬义呢?对此我们有必要从三方面去理解。

第一,鲁迅先生的偏见流露其中。

在《鲁迅书信集》鲁迅致吴渤的信中提到:“‘刘大师’的那一个展览会,我没有去看,但从报上知道是由他包办的,包办如何能好呢?听说内容全是‘国画’,现在的‘国画’,一定是贫乏的,但因为欧洲人没有看惯,莫名其妙,所以这回也许要‘载誉归来’,像徐悲鸿之在法国一样。”这是偏见之言,首先刘海粟为代表的这次展览会并非个人包办。其次当时的国画并不贫乏,刘海粟、张大千、贺天健、潘玉良、蒋兆和等国画高手使30年代的国画艺术异彩纷呈。说欧洲人看国画莫名其妙,刘海粟、徐悲鸿才能“载誉归来”,更是有失公允。而对于京剧,鲁迅向来不喜欢,他认为那只是“玩把戏”的“百纳体”,“毫无美学价值”。更在《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一文中直接攻击梅兰芳说,“梅兰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奉,是俗人的宠儿,这就使士大夫敢于下手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曾有许多真知灼见,但这不等于他对任何人任何事的评价总是客观、全面的。

第二,鲁迅杂文写作特色的体现。

《拿来主义》不是科学小品,不是通讯报导而是杂文。杂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幽默,一针见血,在嬉笑怒骂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了加强讽刺的力度和取得幽默的效果,有些话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形成夸张的效果是可以理解的。就杂文而言片面的深刻总比中庸的四平八稳要强。鲁迅说:“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绝对。以上提到的三位艺术家的欧州之行所获之巨大收益,就是“拿来主义”提倡的借鉴吸收的集中体现。何况30年代也并非“只是送出去”,1933年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就曾访问中国,鲁迅还为此做《颂萧》一文予以赞扬。

第三,鲁迅先生在文中用了曲笔。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恐怖盛行、文网严密。当局的新闻监察部门对报刊中的“异议”文章明诛暗伐。这迫使鲁迅的作品不得不常常使用曲笔,“避实就虚、顾彼忌此”。仔细琢磨,我们可以感到作者是在顾左右而言他。表面上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于政治无关,实际上所谈并非仅仅“学艺”而是整个“时局”。1931年东三省沦陷,1932年上海弃守,1933年热河丢失。国民政府“送去”的不是古董字画而是大片国土和数千万的人民,鲁迅的曲笔中隐含着声西(送去欧洲)击东(送给日本)之深意,可谓用心良苦。

《拿来主义》是1篇包含着真知灼见的精彩杂文,然而片面的文史观却使得不少人对作者的本意误读与曲解。鲁迅列举艺术上的三个实例,是为了证明当时存在着“送去主义”的错误倾向,并没有说文化艺术的输出与交流是媚外卖国。文章开头的批判只是一种铺垫,是为了突出全文的主旨――强调实行“拿来主义”。

于历史大背景中重新审视人物与事件,根据鲁迅杂文的特点,正确地把握主旨和内容,是语文教育者应做的努力,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和对学生的负责。借用文中的一句话,我们对待《拿来主义》同样须要“动用脑髓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原文【第二篇】

关键词:引号;拿来主义;特殊含义

有人说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杂文被国人喻为“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苏教版必修三选入的《拿来主义》一文,全文仅1293个字,但是,鲁迅却用了24处引号。对于这24处引号的用法我们一直模棱两可,自己含糊其辞,对学生也说不明白。虽然,在《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中,引号的用法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我们为人师的还是应该下点工夫弄清这些引号的用法。本文,笔者将谈谈对此文中24处引号的用法的一些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引号的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引号的用法有三种: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如:①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②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到底如何来界定引号的第三种用法呢?简而言之,除第一种引用和第二种着重论述的对象外,其他都属于第三种特殊含义。

但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教授引号的作用时用的是“四分法”,把引号的作用分为四种,除以上三种之外,再加上一种讽刺否定的作用。我认为,四分法并不是十分合理,这会导致某些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很难界定。

如,我们在一些句子中发现某个加引号的词语表示反语,这时的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比如,前文例②的“聪明人”,此时的“聪明人”表示反语,指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了,应该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聪明人”,所以,此处“聪明人”的引号具有讽刺否定的作用,也赋予“聪明人”一个特殊的含义。如果按照平时教学时使用的引号的四分法,那么这个“聪明人”引号的作用到底是讽刺否定还是特殊含义呢?

那么,引号讽刺否定的作用到底该归于三种作用的哪一个呢?我认为,引号讽刺否定的作用归于第三种作用,讽刺否定就说明引号内的词语已经不能按照常规去理解他,属于特殊含义的一种。

下面笔者将从引号三分法(引用、着重论述的对象、特殊含义)的角度谈谈对《拿来主义》中24处引号的理解。

第1处: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此处的“闭关主义”表示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闭关主义”引号的用法属于特殊含义。

第2处: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此处的“送去主义”指的是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媚外求荣、讨好帝国主义的政策,所以,“闭关主义”引号的作用属于特殊含义。

第3处: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不知后事如何”这句话通常用于小说中,用来说明不知情节发展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说不知结局如何,但在此文中,那些古董被送到外国去展览,最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古董都被送给帝国主义列强了,所以,作者在这里说“不知后事如何”,此处“不知后事如何”引号的作用属于特殊含义。

第4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此处的“大师”指的是徐悲鸿、刘海粟先生,显然不是反语了,因为他们的艺术造诣确实堪称大师,只是他们的出国展览被鲁迅先生与反动政府的媚外卖国行径联系起来,“大师”之称就有强烈的鄙视、轻蔑色彩了。此处引号的作用属于特殊含义。

第5处: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此处的“发扬国光”指的是1932年至1934年间,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发扬国光”是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这些消息时的用语,此处引号的用法首先是引用。而作者把此时的展览与反动政府的媚外卖国政策联系起来,并不是真正的发扬国光,是反语的表达,所以,此处引号的第二个作用是特殊含义。

第6处: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象征主义”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曾在《花边文学・谁在没落》一文中批评《大晚报》的这种歪曲报道。所以,此处“象征主义”引号的用法既是引用,又是特殊含义。

第7处: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

此处作者提出“礼尚往来”是因为前文中我们只有送去,而什么叫“礼尚往来”呢?就是有来有往,所以,后文紧接着作者提出我们也需要拿来,我认为,此处的“礼尚往来”引号的用法属于着重论述的对象。

第8~10处: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这句话是紧接着上文中“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而来的,这“残羹冷炙”不是“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可以称之为“送来”,作者想要强调的“送来”的是别人不要的东西,所以,此处的三个引号属于特殊含义。

后文中第11处: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第13、14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第18、19处: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中引号的用法都属于特殊含义。

第12处:否则太不“摩登”了。

此处的“摩登”并不是真正的摩登,表示一种否定的意味,所以,引号的作用属于特殊含义。

第15处:“拿来主义”同前文中的“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样,引号的作用属于特殊含义。后文中第21处:“拿来主义”者;第24处: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中引号的用法同样是特殊含义。

第16处: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此处的“送来”之后作者解释了送来些什么东西,如,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等,所以,此处“送来”中引号的作用属于着重论述的对象。

第17处: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这里的“完全国货”指的是:当时中国国民在日本侵略中国后抵制日货,日本为了继续在中国倾销商品于是就在商品上印上“完全国货”的字样,所以,此处“完全国货”中引号的用法属于引用。

第20处: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此处的“拿来”引号的用法属于着重论述的对象,因为紧接着作者论述了应该怎样拿来,特别论述了三种错误的拿来的态度和方法。

第22处: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此处的“平民化”含有讽刺否定的意味,因为对于鱼翅这样的精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丢弃并不是真正的平民化,所以,这里“平民化”中引号的用法属于特殊含义。

第23处: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此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引用药房门口出示的关于药品售尽的告示,所以,此处的引号的作用属于引用。

综上所述,全文24处引号,其中有2处为引用;有2处兼有引用和特殊含义的作用;3处为着重论述的对象;17处属于特殊含义。

拿来主义原文【第三篇】

关键词:四川话 拿给 语法化 择一机制

一。四川话的“拿给”

四川话的“拿给”可以表示给予、使役、被动多种功能,投射到历时层面则反映了各功能的演化顺序,呈现出语法化的过程。

1.给予义

“给予义”是四川话和普通话“拿给”共有的义项,都相当于普通话的“给”,并且在分布特征上也基本相同。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给予义的“拿给”最常见的句式是:把+ni+拿给n2+v,如:

又把桌上纸包着的一根好象银子打的长把羹匙拿给他看。(李劼人《死水微澜》)

把提案拿给国务院审改。

由于前后语境的影响及表达简洁的需要,可以仅使用这一句式的一部分,如:

a 把n拿给乙:把书拿给我。

b n拿给+乙:书拿给他。

c n+拿给+乙+v:钱用不完拿给老娘买衣服嘛。(四川话吧)

d 甲+拿给+乙+n+v:他拿给我一沓多厚的材料看。

以上句式对四川话和普通话都适用,不难发现“拿给”后面必须接名词,也就是说“拿给”的对象必须出现。

2.使役义

蒋宗福在《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中对“拿给”的解释是: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让。如《蜀籁》卷一:一条路都不拿给别人走。此谓一条路都不让别人走。

可见,“拿给”的使役义主要是容让型的弱强度使役,相当于普通话的“让”。四川话“拿给”表达使役义时,主要使用“拿给+n+v”的结构,其中的v多为单音节动词。如:

那么重的包,你莫背了,拿给他背。

包包包包散散,不拿给外婆看看见。(童谣)

使役义的“拿给”在四川话中使用频率并不高,一般用祈使或命令的语气。

3.被动义

“拿给”是四川话中比较强势的被动标记,使用频率仅次于“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解释到:拿给谓方言,犹被。

该拿给老虎吃的人,不论你走中间,它都会衔你去的。(艾芜《山野》)

综合搜集到的其他语料,“拿给”表示被动的主要句式为“拿给+n+vp”,vp是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但也有少数使用光杆动词的情况,如:

都拿给人家笑死了,还不检点点儿。

她要他脱下身上的衬衣,免得背上那一片布拿给席子擦烂。(《艾芜短篇小说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拿给”后面的施事必须强制性出现,但这一施事既可以是有生,也可以是无生。如例句中的“席子”就是无生命的物体,这一用法正好证明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程度已经很高。

从语义上看,“拿给”表示的被动义感情色彩偏于中性,左福光(2005)认为“拿给”句既可以表示拂意又可以表示称心。如:

头等奖拿给李大爷摸起去了。头等奖被李大爷抽中了。(四川话吧)

他拿给蜂子咀倒了。他被蜜蜂蛰了。

前一个句子表示积极的意义,后一个句子表示不愉快、不情愿的意义。甚至还可以在一个句子里表示两种感情,如:

自行车拿给小王骑坏了,后来又拿给老王修好了。

二。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

1.“拿给”的历时演变

“拿给”在四川话和普通话中都存在,但不管在普通话还是四川话中,“拿给”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从这一词语的构成来看,是由持拿义动词“拿”和与格介词“给”复合而成。

在“拿给”合并之前,“拿”和“给”是独立发展的。何洪峰(2005)认为“拿”字的介词功能大约始于元代。作介词的“拿”可以引进工具、材料、对象、施事、依凭等。由此可见,普通话中单独使用的“拿”并没有给予、使役的动词义,以及被动的介词义。但在不少方言中,“拿”发展出了使役、处置、被动义,如:

陕西商县张家嫄:把奈本书拿来拿我看一下。(使役)

山西襄汾:他拿狗咬了。(被动)

何还指出,还有多音节的带“拿”的介词,其形式及语法意义跟“拿”都有关系。如湖南湘乡的拿狭、四川的拿给。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语感,四川话中单独的“拿”和普通话一样,也没有使役

、被动的用法。因而何洪峰认为多音节带“拿”的介词其形式及语法意义与“拿”有关系的观点,笔者并不认同。至少在四川方言中,“拿”本身不具有使役、被动义,也就无法通过感染将这些意义和用法扩展到“拿给”上,那么是否是“给”的原因呢?

“给”的出现比“拿”要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给”字表“给予”的用例。在清展出“让”和“被动”的用法。

而在四川话中,“给”可以作动词,表示给予和使役;作介词,引进对象;作连词,表示联合。不难发现,“给”没有表被动的用法。

2.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

前文已经提到过,四川话“拿给”使役义和被动义并不是受“拿”或“给”的沾染,而是在合并之后产生的新意义,是句式演变的结果。前文在描写四川话“拿给”用法的时候提到一种句式:甲+拿给+乙+n+v,如:

他拿给我一条板凳坐。

老师拿给我一本书看。

这一结构表达的关系是:甲给予乙n,乙vn。

使役义的产生便是在这一句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跻春台》中“拿给”表使役的例子:

如要吃本县,点头三下,本县就拿跟你吃。

这是县令在对老虎说话,意谓县官让老虎吃。如果还原为给予式来表达,为方便理解,把“本县”替换为“我”,则应该为:我就拿给你我吃。这时,言语发出者和动作对象为同一事物,为避免重复,将表明说话者身份的“我”去掉,同时将受事“我”提前加以强调,便形成了“n+拿给+乙+v”的句式。而这一句式和“让/叫”这类典型的使役句非常接近。如:  我让他回家。

他叫我写作业。

两者的区别在于,“n+拿给+乙+v”中n是受事,而“让/叫”类使役句中“让/叫”前的成分是施事,多为有生事物。

可见,四川话的“拿给”从给予义发展出使役义,是“甲+拿给+乙+n+v”这一句式演变而成的,即v的对象n提前,而“给予”这一动作的施事省略。我们可以从现代四川话“拿给”使役义的使用情况来获得一些佐证。在现代四川话中表“使役义”的“拿给”主要用于祈使或命令语气,且表示未然语态。一般说来,祈使或命令语气都有明确的听话对象,因而听话人常常省略,而这个听话人正是“给予”动作的发出者,符合句式演变的结果。如:

板凳拿给他坐。板凳让他坐。——你拿给他板凳坐。

同时,这一句式的形成为被动义的产生提供了句法和语义方面的条件。首先,受事已经提前,这是标准被动句的必备条件(受事+被+(施事)+v),并且,“拿给”和动词之间只隔着一个施事名词,完全符合被动句的句式要求。当用这一句式表示已经发生的事件时,“拿给”就具有了被动的意义。因为汉语被动句的原型语义功能就是表示某一个参与者受到了另外一个参与者的行为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非自主的变化,一般指向过去时态。如:

鸡拿给我杀来吃了。(四川话吧)

他是矮汉子伙计,拿跟矮汉子喊做老幺。(《艾芜短篇小说选》)

由于时态的差别,导致使役义和被动义的“拿给”在句式上也有所不同。使役用于未然态,动词多为光杆动词;而被动用于已然态,因而多为表明结果的动宾或动补短语,且一般会出现表示“了、过”这些时态助词。

另外,因为被动义是在使役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受使役义的影响,被动义产生之初,“拿给”后的施事只能是有生名词。而我们现在见到的被动义“拿给”的语料,施事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如:

她要他脱下身上的衬衣,免得背上那一片布拿给席子擦烂。(《艾芜短篇小说选》)

脑壳拿给门夹过。

这一现象是经过类推形成的:这种由使役义转化来的被动义用法使用得越来越多的时候,语言的使用者就会逐渐忘记其来源,而把其当做一般的被动句来对待。而一般的被动句被动标志词后面的施事成分既可以是有生的,也可以是无生的,因而类推到了“拿给”被动义的用法上。

无生施事出现在被动义“拿给”句中,说明“拿给”的被动句和一般被动句相同,而“拿给”作为被动标记,其语法化程度已经很高了。

由此,我们认为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过程为:给予义使役义被动义

3.历时择一机制

在对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过程有一定了解后,我们自然会产生疑问:普通话的“拿给”也表示“给予”,并且也能用于“甲+拿给+乙+n+v”这一句

式,为什么普通话的“拿给”没有发生语法化?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差异,是语法化的历时择一机制在起作用。此处的历时择一机制,是指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选择不同的对象进行语法化,而选择的标准便是使用频率。在同义成分中,使用频率越高的成分就越容易发生语法化。而这,便是四川话和普通话“拿给”产生区别的原因所在。在四川话和普通话中,“拿给”和“给”都能表示给予,前文已经说到,由给予义发展到使役义的关键是句式的演变,也就是句式a“甲+v给+乙+n+v”演变出句式b“n+v给+乙+v”。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四川话中,“给”很少进入句式a,而“拿给”则普遍得多。因而,当句式a向句式b演变时,受使用频率的影响,v给采用“拿给”。因而“拿给”随着句式的演变逐渐发展出使役义和被动义,发生了语法化。而普通话则与之不同,普通话句式a中的v给是“给”占绝对优势, “拿给”的用例很少。笔者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以“拿给”为检索词,“甲+拿给+乙+n+v”的句式仅有一例:

他拿给我一些党的文件读。

普通话“给”在句式a中的使用频率更高,因而便选择了“给”进行语法化,而“拿给”因为较少进入这一句式,也就不能随着句式的演变发展出使役和被动义,因此普通话的“拿给”只有给予义。

拿来主义原文【第四篇】

一、现代文阅读的新变化

现代文阅读原来只有“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一项。现在调整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原来的分值是34分。修订后增加到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没有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原本各25分,选做其中一题,就是25分;修订后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都是必做题,总共26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变化

论述类文本阅读修改前只简单地表述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修改后表述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分析综合”层级,原来要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修改后合并为“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删掉了“把握文章思路”。此外,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变化

在原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层级。在“理解”层级下有两点说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变化

在列举文本类型时,由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修改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在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在原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层级。在“理解”层级下有两点说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二、现代文阅读可能的考查方向

1.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大题题型和分值都保持不变。但是,修订内容在“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层级中增加的“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的表述,与本题有关。

同时,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表述中增加了一些要求(详见前文“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论证方法”)。

由此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以是外国的文章,也可以是时评或书评。在选项内容的设置上,除了考查考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可以考查考生对段落层次的理解,并且将更加突出说理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例1以《拿来主义》为阅读文本。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列举了下列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还要送梅m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B.前面四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五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因此,在论证结构上,是先破后立,有了前面的破,后面的立就水到渠成了。

c.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却先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闭关主义”会导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必然造成亡国灭种。

D.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同时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C)

2.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大题的题型和分值都发生了变化。原来为四道题共25分,修订后为三道题共12分。

修订内容在“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分析综合”层级中,增加了“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修订内容列举的实用类文本类型排序。把原先排在第二的“新闻”放到了首位,原先排在首位的“传记”排在了第二。还强调:“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同时,增加了“理解”层级,并具体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由此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为新闻、最新的科普文章的可能性大增。实用类文本阅读可能设置两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单选题的分值应该为3分,合计6分:题目形式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前两题可能一致。简答题的分值应该为6分,会特别注重信息的筛选、归纳和整合,以及对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剖析。

3.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大题的题型和分值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为四道题共25分,修订后为三道题共14分。

修订内容在“考核目标与要求”的“探究”层级中,强调“有发现、有创见”“创新性思维”。

修订内容还增加了一个“理解”层级。并具体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由此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以是中国小说,也可以是外国小说,还可以是中外散文。设置的三道题中,第一道题应该是多选题,延续五选二的模式,但分值可能减为4分,正确选项为两项,每选对一项得2分。考查内容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分析文章结构、主题等。第二道题应该为鉴赏评价题,分值为4分或5分。考查内容为文章语言、人物形象等。第三道题应该为探究题,重在检测考生的思维能力,分值为5分或6分。

例2欧・亨利《二十年后》的主要情节为:鲍勃和吉米是一对情同手足的朋友。鲍勃要去西部创业。他跟吉米约定,二十年后两人在纽约大乔勃拉地饭店相会。然而,在西部闯荡的鲍勃成了被芝加哥警方通缉的罪犯,当他如约来到纽约与吉米会面时,在纽约当警察的吉米让人逮捕了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