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融让梨的看法范例(精编4篇)
【导言】此例“对孔融让梨的看法范例(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对孔融让梨的看法1
其实,按照孟子的说法,孔融让梨不是什么觉悟,而是人天生的良知。设想桌子上有两个梨,一大一小,对面是你的兄弟,你会拿大的还是小的?大多数哥哥都会拿小的。兄弟血气相通,照顾弟弟乃是哥哥的本能。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他会拿走大个儿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应当鼓励哪一种?古人记载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初也许在表彰孔融之幼而聪慧,后来则主要以此教化少年儿童养成辞让之习惯。
这样的教化当然是要教导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婴幼儿常不明辞让,这也许就是人欲。如果人人都不明辞让,社会就必然被丛林法则支配。一个孩子如果不进入社会,过鲁滨逊式生活,那他怎么做都可以。他如果进入社会,就需要经过教化,知道如何自制,否则自害害人。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训练人们遵守各种伦理规则,并形成自觉遵守它们的道德意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知道辞让,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意味着他人作为应被尊重的对象进入自己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他仍然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制定行动策略时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因为考虑了他人,他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追求通吃,而只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若这一意识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达到“不同而和”的状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会互相伤害。比如说,自己虽然要赚钱,也不会生产显然会伤害他人健康的毒奶粉、毒胶囊。
但是,一百多年前,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却觉得,“孔融让梨”所教导的伦理规范是落后的。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在重复这样的看法。他们信奉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人性论:人生来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且只应当满足自己的欲望。按照这样的理论预设,孔融一定会抢大个儿的梨吃,以实现自己利益之最大化。但现在,孔融这个小小孩子竟然知道辞让,那说明孔融天生就是虚伪的,而中国先贤讲述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辞让,则是道德强制。他们对虚伪、对道德强制展开猛烈的批判。
由于种种历史机缘,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中国终于实现了。当代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教孩子正常的伦理规范—不切实际的高调的道德宣传,毋宁对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起反作用。在这种教化真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确实都是知识分子所理想的“理性经济人”,赤裸裸地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之最大化。
结果就是,毒奶粉、毒胶囊的生产者被批量地生产出来。知识分子现在指责这些人没有丝毫廉耻之心,问题是,你们不是一直在说,道德不重要,廉耻是虚伪吗?
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提醒人们,当代中国之问题决不仅在于制度是不是合理,而在于伦理之崩塌、社会之溃散。以前的乱世也没有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完善各种监管制度当然是必要的,但仅此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你总不可能在每个生产商背后配一群监管者吧。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对孔融让梨的看法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对孔融让梨的看法的相关认知。
对孔融让梨的看法2
关键词 体验改革 教学艺术 反思调适 优化组合 研究者
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基本价值取向(核心概念),追求“主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内容体系与实施建议。诸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把探索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误区。表现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但教师的引导、促进者的作用却弱化了;课堂是活跃,但讨论方向容易失控,基础知识点无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依然是少数人在独领风骚。
新课程理念新颖,个性鲜明,它必然要求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旧东西,甚至就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掌握一些新东西,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或必须历经坎坷的未曾经验的东西。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如何在这样一种最有趣、最复杂、最人道的事业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如何树立、形成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这是一深为令人不安的问题。 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不引起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不同的选择引导着不同的行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发展与成长的机遇和挑战。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体验改革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认识到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主要问题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风和性质本身。
[案例1]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题为“十句话说尽中国历史”的观摩课。全区政治历史老师和教研室的领导都出席了这堂课。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原来教师们和教研员打算在上课的过程中做一些笔记,以便课后提意见,但他们都忘记做笔记,他们和学生一样,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 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说:“是啊,你把心交给了学生,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 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相关资料的准备,则仅花了约十五分钟。”
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不需要花几个小时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执行者、使用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参与者。
[案例2] 生命如此美丽
一次课前,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几位学生叫住了。学生手上捧着一只受伤的花蝴蝶。“老师,你说怎么办?”“老师,救救它吧!”学生的话让老师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经过讨论再决定呢?回到班里,老师宣布:“今天,我们不上新课,所有同学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小心地把花蝴蝶放在书上高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必管了,有的说把它制成标本。这时一位女同学说:“你们大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能不管或制标本呢?我们不是说要珍惜生命吗?”有的同学又提议说送到生物学家那里。顿时,教室像炸开了的锅,全体同学一门心思想办法救蝴蝶。最后,大家决定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园里,放在花丛上……
不要总担心教学改革给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的时间问题。因为教学任务决不应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当你改变了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感到教学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自己的智慧进行在目的的整合,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学习知识,而从来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你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堆原材料,而不能与你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转化为核能量。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与此同时也缓解了思想政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备课时间。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会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展现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微笑和历史的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案例3]
有位教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有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修理,有的说凭发票退货,有的说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还有的说到媒体曝光……这些显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营计策、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等。教师给这些学生分别授予了“修理师”、“总
经理”、“律师”、“记者”等称号。班里有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领导的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
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人与人的心态差异是微小的,而这一差异造成人与人巨大的差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也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理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正如布鲁姆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案例4]
片断①师:现在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家对房子比较关心,如果现在叫你来购主房,你会采取下面哪一种方式。(大屏幕出示:辩论题“正方贷款购房好”,“反方攒钱购房好”)
生:……
(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场面,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辩论,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变,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进入到高潮,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地体现与实现,并得到有机整合。)
片断②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绿色消费——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节奏放慢,稍作停顿。这一停顿恰到好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使两大阵营的学生对自己刚才的见解与生活现实产生激烈的碰撞,产生新的内心体验。学生们各抒已见,在情感的碰撞中,得到的方法有十分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及时调适师生关系。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爱,而坐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条式的说教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毫无情感,大道理、大教条,生硬地塞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这种封闭的、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同程度的反感,对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注意力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主要不是放在教材、教参或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5]
一个教师在讲授“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避开以前那些常用的问法,如你听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法?你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而有意向学生发问: “孔融能不能吃大梨?”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对老师提的问题很感兴趣,沉思片刻,学生纷纷举子,争先恐后要求发言。
生1:如果孔融吃了大梨,那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笑谈了。所以,我认为孔融不能吃大梨,只能吃小梨。
生2:孔融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一般的小孩挑选东西时,总是会挑最好的、最大的,而不会挑最坏的、最,卜的或最少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小时候挑东西就这样(引得全场大笑),所以,我说孔融能吃大梨。
生3:我看孔融吃了大梨,才符合一般,卜孩的心理特征和本能。
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我想再问一问,什么心理特征和本能促进孔融不吃大梨而吃小梨呢?
生1: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很高尚的心理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起作用。
生2:那不见得,孔融只有了岁,他能懂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得大家发笑)
生3:我看孔融的这种让梨行为,是与他们家庭的教育分不开,没有家长好的教育和影响,孔融小小年纪不一定能有让梨这个举动(有不少学生望着该生,面带笑容,表示赞同)。
上述的例子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学生的初始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起点,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去探讨、去分析、去发现、去分辩,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我完善。
我们只有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才能体验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是联结心灵的极细的线索,依靠它们(请注意,这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致的活动。近十年的学校工作经历使我坚信,如果我真诚的关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这种态度,他们就爱惜我的心和我的神经,在我心情沉重甚至很难说话时能理解我。学生们觉察到我有情绪,感觉到我心情很沉重,他们甚至说话也轻声轻气,避免吵闹,力图使我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都能尽量得到安宁。这种心连心的感觉、善于看到别人的内心,就是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
四、本着课堂教学是追求有新亮点的遗憾,在反思的同时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否定“接受性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与“接受性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去发现那些既可能存在有意义又能为学生去研究的内容。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艰苦的工作,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期望过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认识正确,要求合理,容易实现,有助于保持饱满的热情、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案例6] 美国的一堂历史课
在教师宣布了考试成绩后,教师发现学生们垂头丧气,便说,如果想加分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们都愤怒地叫喊,拼命地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老师表示抗议。而老师则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等学生坐下来歇气时,老师才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他倒在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堂课形象地再现了一段黑暗的历史,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了愤怒的情绪。我们的教学就应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道德生态环境”中,让他们推己及人,推人及已,做到人之所欲,等同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他们在耳闻目睹中明辨是非曲直,在灵魂深处确立规则意识。试想,当面对购物时的插队加塞,面对走路骑车时的乱闯红灯,面对在公共场所的随地吐痰,面对风景名胜地乱丢的垃圾,我们就让学生体验了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被评价牵着鼻子走,要努力改变那种简单地依据考试评估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不能你评什么,我教什么,你怎么评,我怎么教,忽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的做法,而要着力从整体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可以通过教学遗憾进行心理调适
[案例7]
教师在一次教[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学活动中,结合“热爱社会主义”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有学生认为:“如今社会上只讲效益、只讲赚钱,你不能干就没有你的饭碗,这可跟过去的社会主义不同,那时人人有饭吃,有活干。”据了解,这位学生的父亲被单位裁减下来了,所以他对当前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所陈述的事实却有片面性,因为他对我国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实际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只看到眼前暂时存在的某些非本质的现象,结果有些事实是被夸张了,有些则是被曲解了。
教师必须做教育实践的反思者,能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出严肃的反思和内省。既要敢于正视自己所短,玉中之瑕,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一堂课上完了,自身教得舒畅吗?是否感受到了成功?自己的教学是否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有哪些亮点和暗点?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哪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完善?如果重新设计、组织这节课还会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会出现?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再成功再理想的教学总有其不足之处,况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教学也理应与时俱进,需要更新、优化和进一步完美。执着的教师无不认为:课堂教学中“追求的不是平淡无奇的完美,追求的是有新亮点的遗憾”。
人们常说,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我。试场拼搏、奥运征战、手术台上、谈判桌旁、商场竞争、股海浮沉,无一不在用事实佐证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也已成为人们不断前进的目标和口号。相信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能够从被动的心态挣扎中,从被约束的无奈中解脱出来,早日成为新课程平台上的教育的新生力量。既是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的决心;既是难为之事,又是必为之事。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文件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海南出版社,2001年2月)
《更新教育观念,搞好课程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吴俊明、刘敏编著)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对孔融让梨的看法3
那位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间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就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了我。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也学会了说谎。”
那位白宫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这样教育我们,也一直这样做。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由此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儿时孔融的谦让和礼貌,一直作为人性的美善在中华大地代代传扬。但是,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是观其一时,而是一生。孔融年龄稍大后,抛妻弃子,众叛亲离,及至后来恃才放旷,得罪了曹操,终以“不忠不孝”之名为曹操所杀。
无论是国外那个狱囚,还是我们熟知的孔融,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讲都可说是失败的范例。
去年网络报道,一位小学生在面对阅读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诚实地回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该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让不让梨,对儿童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问题。作为4岁的孩子,为自己挑个个儿大的梨,才符合天性。两则中外道德教育故事让我们思考: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究竟在哪里?
我以为,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顺乎天性,合理引导。
卢梭是“顺乎天性”道德教育观的代表。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延误时机,应适时而行。儿童生性本善,道德教育要在承认人性本善和自爱的基础上进行。卢梭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深刻的启迪。当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我国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给孩子施压,迫使他们从小忍受成人之苦,这是极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
卢梭十分推崇自然,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他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和束缚儿童的自由。如果儿童偶尔出现了不良行为,也不必训斥惩罚,而可让其从中尝到恶果的苦楚,记住教训,明白事理。卢梭的这个主张十分有益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有时不入脑、不入心,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予学生自由太少而钳制太多,没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感悟。
卢梭强调遵从自然并非无原则地迁就儿童,使儿童任性放纵,否则就是对儿童不负责任的表现。他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这就是合理引导。“要知道哪一种道德培养的方法最适合他,就必须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的了解,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引导儿童最好的方式是培养习惯。他认为在婴儿期,就应该注意婴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否则,一旦他们有了牢固的习惯,要做任何改变对他们都是很危险的。与好习惯的养成相对的,是要警惕不良习惯的形成,为此卢梭说:“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坏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习惯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在网络报道“我不会让梨”的信息后,网友对中国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在认为孩子没错的网友中,大多数人都提到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教育观念作为参照。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强调两点:一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二是多元主义,强调社会的兼容并蓄。这两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对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只要给出有力证据或理由,所有观点都可能获得认可。和鼓励“孔融让梨”不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肯特·刘教授说,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除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种思想的包容以外,都还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并懂得“分享”。“如果只有一个梨,不一定要完全让给别人,但是教育者会引导学生将梨分一半给别人,是我们在教育时要引导的方向。”
上述“分苹果”的故事其实就是两个“行为”。第一个行为是妈妈拿出苹果,我和弟弟都想要大苹果;第二个行为是妈妈对我和弟弟都要大苹果后采取的“行为”。 第一个行为都是一样的,都想要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是儿童的天性。由于第二个行为中妈妈“行为”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前者“从此学会了说谎”,后者“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第二个行为之所以导致不同结果,是因为妈妈的引导不同。不同的引导,形成了孩子不同的习惯,而习惯铸就了孩子未来不同的人生。
“孔融让梨”是一种行为,“孔融让梨我不让”也是一种行为。孩子的行为本出自天性,在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中,既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如冰心所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束缚和引导,使孩子的个性在良性的范围内健康发展。如果过分放纵他们的天性,那他们的任性势必导致自我约束力缺失。孩子总要长大,我们希望他们秉持童心,带着良好习惯,健康、快乐地融入社会,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对孔融让梨的看法4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材;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开展,从形式上看,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活泼开放,老师带着问题引导同学一起思考和探究,学生们自由发言使得自身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然而,“形式大于内容,表现大于内涵,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大成必然是剑走偏锋,甚至误入歧途。”[1]从更深层次的育人方面来看,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小问题,可能对处于身心可塑性极佳阶段的小学生的人格培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实然的小学语文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是必要的,对应然的小学语文课的探索是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实际课堂向理想课堂的转变提出相应对策。
一、实际小学语文课中的德育问题
(一)依赖教材
严格的说,语文课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塑造学生语文能力;第二,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熏陶的同时,也让教材中所传达的积极正面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洗涤学生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言行。作为母语教育,在语文课中,实现前一个功能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教学活动所围绕的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语文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语文课上德育的缺失,准确的讲是德育真切感的缺失。
例如,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对课文《尊严》的解读。从德育的角度看,教材意欲传达的是自尊、自强的道德品质,而这种品质本身的积极意义也无可厚非。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在面对处在身心可塑性极强阶段的小学生的时候,却可能产生误导。“尊严”本身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词汇,小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必须从课文情节中感受所谓“尊严”为何物。如此一来,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能否真实确切地揭示“尊严”这一道德品质。按照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小学生很容易将“尊严”的内涵狭隘化、扭曲化,认为拒绝救济才是“尊严”。从课堂上看,老师似乎已经将“尊严”的美德教给了学生,但这样的德育无疑是具有“欺骗性”的,是一种空洞苍白的说教,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站不住脚,学生无法得到实际的反馈,那么德育的意义何在?这反映了老师过分依赖教材,不敢对课文与现实的逻辑冲突提出质疑,没有忠于现实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实逻辑该是如何。
(二)解读单一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老师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面对文学作品,每个人可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从而得出五花八门的意蕴,文学作品中所深藏的精神腹地也得以受到最大程度的开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本质上也是文学作品,只不过是经过筛选提炼后通过教材来呈现。因此,遵循阅读的开放精神,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的时候,“各自为政”的情况理应受到鼓励和提倡。然而,在真正的课堂中,往往体现的是思想“大一统”的状况。作为语文课堂的“向导”,老师对课文的单一“主流”的解读,直接造成了对学生价值引导的“集中化”、“单一化”,大大压缩了作品中原本广袤的意蕴。
笔者认为,所谓对教材单一“主流”的解读,指的是以我国传统文化或社会主旋律作为核心价值导向,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唯一性解释。这种做法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流弊。对教材解读的单一处理会对语文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第一,使课堂德育虚伪化;第二,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某位一年级小学生对《孔融让梨》的解读是“孔融让梨我不让”却被老师打叉的事件正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除了《尊严》、《孔融让梨》外,还有诸如《灰姑娘》等课文的德育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倘若德育沦落为照本宣科式的说教,不尊重现实逻辑,不鼓励真诚沟通,那么真正的美德将无法向孩子们敞开大门。“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是苍白的。”[2]
二、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德育应当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我们的语文课一直做得不错。但在回应学生的感受多元和独特体验时,则显得不够重视,不够用心,不够真诚。语文教育德育的空洞乏力的症结也在于此。那么,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应当是怎样的呢?
(一)忠于现实生活,而非忠于教材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作家而言,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生活。但文学作品本质上是取材于生活并且回归于生活。文学虽然不等于生活实际,却能犀利的展示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存在的现象。意识到文学创作基于现实生活对老师的课堂引导十分重要。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对教材解读的过程,根本上是对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自然要忠于作品本身。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把忠于文学作品同忠于语文教材混为一谈。忠于作品必定要追究作品的现实背景,因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品的选材具有典型性,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是基于一定的情境,具有特殊性。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将作品所表达的意蕴视为唯一“真理”,再以“中心思想”或者“主旨”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就把原文中本来基于特定场景的作品所写的现象及其思想泛化到一般的生活情景中,实际上是把作品与现实割裂,把教材当作“圣旨”,忽视现实生活,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说教的德育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印证,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悖的情况。
(二)尊重学生心声,允许“多元共生”
尽管从课堂形式上看,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发言踊跃,但实质上仍然是“你教我学”的模式,老师主宰了课堂,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去感知生活现象,领悟做人道理。所谓道德上的真理是由老师进行单方面灌输的。课堂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对立”,即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或者说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老师可以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思考,始终有一个“标准答案”在幕后主使。老师以教材为纲领,学生以老师为权威,这是语文课堂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造成“孔融让梨我不让”是错误的这种轻佻结论。老师随意“一票否决”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是不负责,不尊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老师若不体察学生内心世界,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而把“教材的意志”强行灌输,这不仅不尊重学生的需求,而且是对生活的亵渎,对真正道德的不恭。况且,倾听他人的心声,尊重他人的合理想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德育当是身教重于言传,只有老师身体力行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美好言行带来的和谐人际关系。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的愉悦时,难道尊重他人的美德还需要老师“谆谆”说教么?恐怕早已得到熏陶了吧!
老师在践行倾听、尊重学生的美德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摒弃“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想法,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在课堂中形成“多元共生”的“想法集合”,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同时,让学生通过澄清自己的行为选择来形成道德观、价值观,在不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认识某种想法或做法的合理性、可行性,这样就能够在尊重学生各自实际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寻找出在生活里真正适用于实际生活的道德观、价值观。“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选择出来的价值观,才更让学生珍爱和付诸行动,也更持久。”[3]这才是理想中的小学语文德育所应当具有的模式。
理想的语文课堂不仅尊重现实生活和孩子心声,还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潜质”,丰富教材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们通过读教材去读生活,把阅读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把解释的权利交给学生,才能真正响应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三、从现实课堂到理想课堂转变的措施
由于现实中的小学语文课的德育现状并不乐观,所以笔者提出了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具备的特质。既然现实课堂中存在问题,那么理所应当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来修正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实现现实课堂向理想课堂转变的必由途径。为了扭转“虚伪德育”的现状,从而实现“真诚德育”,达到忠于现实生活,尊重学生心声的理想状态,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担负起实现这一转变的重任。同时,要想实现转变,真正落实新课标所传达的精神,就必须对已有的一些教学传统进行扬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忠于生活尊重学生的理想课堂呢?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办法呢?
(一)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教材是老师上课的文本依据,老师怎样使用教材对实际语文课的德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老师依据教材“教教材”是小学语文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顾名思义,“教教材”就是老师把教材的本义教给学生,这会使学生的课堂体验等同于对教材的认知过程,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僵化了学生的思维。“用教材”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现实参照,通过它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课堂体验生命、学会生活。
德育是要教会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做人道理,而不是在教材中的做人道理。因此,老师必须摒弃对教材的依赖,把教材作为“引子”,将教材所述情节与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将学生的视野从纸面文本转向生活实际,“用教材”说生活。让语文回到生活,让教材服务于生活,“要让一切教育都要与儿童的认识、情感等世界相关联”。[4]只有当课堂引发了孩子们对自身生活的关注,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实在的,学生才能从语文德育中学以致用。
切记,语文教学不是“死啃”教材,如此即使对教材解读再深入,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剖析再透彻,那也永远无法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学到的也只是形式化、口头化了的“道德”。
(二)让学生成为叙述主体
德育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美德的传递不应该是强制、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该尊重学生主体性。
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依然沿袭着“说教”的传统,道德价值的传递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给学生的,但真正的德育不是“道德讲堂”。这样的德育对学生而言是外力驱使下的被动接受,效果远不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感受美德。因此,道德价值叙述主体的转变,是实现课堂转变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道德问题,但不能代替学生作出判断,不能对学生的看法作出限制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叙述主体,一来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来叙述的过程就是构建个体价值观念的过程。老师能否以真诚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对学生能否自发形成道德观念意义重大。道德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实的道德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自己叙述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时,所形成的道德观才是具体的,有意义的。
由此观之,在课堂上,老师应当“放权”,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而非代替学生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老师要做的就是就某个问题和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并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看法,再辅以引导即可。“不干涉”学生真实想法的德育,才是好的德育。
(三)改变“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
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德育也必然不是非此即彼。当一种道德观念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被定义为对或错的时候,那么德育就已失真诚。我们必须警惕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对德育评价模式的渗透甚至同化。“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没有尊重人的个性,没有关照每个学生各自作为主体的大为迥异的生活环境和成长阅历。
小学语文教育应当摒弃这种“二元对立”,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德育不是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心灵的净化。只有试着关切学生的内心,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意识,鼓励孩子们说出各自心声,德育才能做到“因灵施教”。
归根结底,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意识的、有主见的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德育不能单一地“批量生产”所谓“对”的价值观,那样的话,其产品将是人云亦云,毫无独到见解的、毫无创造性、毫无竞争力的精神残疾人。
如今,国内外的教育研究者已经得出了不少关于德育的研究成果。但鉴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惯性,改变既有的课堂传统并不容易,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毕竟,语文课担负着德育的使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理想的小学语文德育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将研究成果融入实践尚需时日。值得注意的是,改革的前提在于我们必须对德育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真正的德育是教会学生做道德的主人,而非德育的奴隶。
参考文献
[1]陆其勇。语文,不要离育人越来越远[J].语文建设。2013(4):73-75
[2]简中兰。小学语文教育德育的现状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170
[3]郭鸿举。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与超越――美国教师处理“孔融让梨”的德育案例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