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感实用(通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悉达多读后感实用(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悉达多读后感【第一篇】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也慌张地追随人生的新鲜感。读完悉达多的故事,我感觉他好像就是完全脱离了以往一样,循着自己的光,一路前行不曾回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但同时,这场修行,他也迷惘过,在与拉玛和商人的生活阶段里,他自如地享受着世间一切,但到了那么一天他幡然醒悟,又像当初离开家庭一样,再一次地离开。“我的路还会把我引向何处哟?这条路愚蠢痴傻,弯来弯去,也许是一直在兜圈子呗。随它爱怎么着怎么着,我愿意顺着他走下去”,多么洒脱,就像我敬仰的东坡先生。行文至此,我内心豁然开朗,我也要像悉达多、像苏轼一样接纳我的生活,我纠结着、焦虑着、不安着,这是我看到了未来,但没看好现在的原因吧!现在的我,“你不必,你已经是我的骄傲了”!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不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在书中,悉达多与家人、与朋友、与佛陀、与拉玛、与摆渡人、与儿子等等人物交往,这都促进了他自我认识的深化。这对我也是启发和要求,在与人合作这方面,我很欠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日后,我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合作的书籍,以期进步!“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以上,就是我初读《悉达多》的感悟,我还会再读,相信会有新的见解。
悉达多读后感【第二篇】
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感觉意犹未尽。故事应该从一个巧合开始,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有一个一起读书的小姐妹推荐的,当时她说,看完会让人通透,怀着期待的打开了书;当看到译者的前续时,说作者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看到了当时的社会,也看到了自己对于德国的失望,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描写战争题材的书;当看到婆罗门是,我顿时停了,也许是因为失望,觉得它不是我想要看到的,也许是当时这本书还没有完全的吸引我,但是由于对婆罗门有一点了解,知道这是在古印度的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地位较高的一个家族。
曾经一度放弃继续看这本书,但是怀着好奇,也想要了解一下古代印度,这个佛教的发源地,当时社会中,贫苦大众对于宗教的信仰到底达到何种程度。
悉达多,从一个勇敢追求新知识,新渴望的孩子,他经过自己一生的尝试,终于,在他晚年,他懂得了:自己一直追寻的到底是什么,佛宣扬一切仁慈,但却不主张弟子有爱,而爱才会给给空寂的心灵以完美的寄托,突然觉得,我还不能很好,很透彻的读懂这本书,还不能如此草率的去写书评,请原谅我的鲁莽,我还想再次拿起这本书,继续深深的,一字一句的去拜读,也许我只是了解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我却深深的爱上了它。
悉达多读后感【第三篇】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生命的路上,有的人想陪你走,有的人想替你走,有的人想指导你走,但这路,最终只能你自己走。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承载着父母和所有人的希望,按照这希望走下去,他将成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但这是大家希望他走的路,他走在途中,不禁感到迷惑,无法喜悦。他想去找自己的路。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期,父母的经验和指导不再被我们奉若圭臬,我们开始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即使得到如悉达多的父母一样的反对,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不愿回头。
悉达多踏上沙门之路,好友乔文达伴随身边,一起领悟和学习。但渐渐地,悉达多发现自己并没有离目标更近。此时,佛陀乔达摩出现了。悉达多和乔文达离开沙门聆听佛陀的教义,乔文达决定留下皈依佛陀,悉达多却因为发现一个断裂之处决定自行离开继续寻找。两位好友因此分别。在你自己的路上,也许有人陪你一起走,但那终究只是短暂的,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于是回头修改,在发现问题之后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皆大欢喜。却不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悉达多发现了断裂之处,以为找到了自我,为学《爱经》步入世俗,却沉沦于俗世之间,直到死亡劈开这一切。有时我们会为眼前取得的成功而欢呼雀跃止步不前,这是我们路上最大的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极力想要完成的心愿,太想完成以至于一点成功就能迷惑我们。有的人一直没走出这个陷阱,直到心愿破灭时才恍然大悟。这是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吧,不说如何躲过它,只望每个人在经历过后都能有所悟。
悉达多走出世俗这个陷阱,开始倾听世界。但此时他的儿子出现,悉达多如他的父亲一般,忍不住指导儿子的路,直到儿子反抗离开,他在痛心之后彻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佛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轮回,曾经极力逃脱父母的孩子,在世间跌跌撞撞,遇到爱情,遇到友情,遇到自己的血脉至亲,但最终都只剩自己。因为爱人会离去,友人会离去,孩子会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去寻找自己的路。你的路只能自己走,他们的亦如是。
悉达多读后感【第四篇】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关文章:
悉达多读后感【第五篇】
这些天的燥热总惹得我心烦,读这本书倒像泡在河水中一般找到了宁静。
黑塞的书我不过读了两本,前一本是《在轮下》,正是它优美畅达的语言和对生命的思索,带我走进这位作家的世界。今天想说《悉达多》,也不免提到它,这两本书有同样的母题——生命,或生活,又或人生(我不负责任的猜测着,它也许也是作家的.母题)。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少年。
《在轮下》说的是天才少年的凋零,一株揠苗而成的植物,仓促绽放匆忙凋零。
《悉达多》则是一株河边苍翠的树,坚守着一条河或本心或时间,经历风雨而化归自然。从书名也不难看出的,它生长在印度,它讲述佛法,这是一个青年在尘世与佛法中轮回的故事,他出世入世,一次一次得到新生。与佛学挂钩的部分写得像语录体的哲思散文,我不大懂,让我惊喜的在于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佛法的部分,悉达多的几次悟道,几次洗净,他如何体会人间,如何因伤痛而达到圆融,直是故事的写法。这本书是一场布道,一位贤人的传奇,又更像,像生命本身——它最终达到的大同与圆融,也正是生命本身。
从《在轮下》到《悉达多》,在作者也有十六年之久,从窥到生命的无望到寻得人生的圆满。
悉达多读后感【第六篇】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或事都可能犯过盲目的错。错不在错本身,错的根源源于那是自己喜爱的。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悉达多》这本书就是讲得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塞。这书之所以写得深刻,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黑塞在一段时间出现了精神危机,哲学家的精神危机自是不同于常人,最后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才度过危机。
悉达多出身贵族,长相俊秀。他一心想去探索智慧的奥秘。城里来了三个苦行僧,衣不蔽体,身上有伤疤,伤疤处还留着脓水。像是人群中混进来了三只受伤的豺狼。悉达多要拜三个苦行僧为师,在自己父亲的房间里站了一夜,天明时在夜色的掩护下随苦行僧走向远方。悉达多跟着苦行僧开始在不见人烟的森林里苦修,忍受肉体上的种种痛苦,只为了找到心中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悉达多发现在这条路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释迦牟尼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释迦摩尼的住处。
悉达多要辞别自己的老师,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苦行僧发怒了。悉达多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慢慢垂下了头,让悉达多离开了。
悉达多在释迦摩尼那里也没找到答案。他开始堕入红尘,开始享受世间的权利和金钱。随着年岁增大,悉达多开始怀疑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一个深夜,悉达多丢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再次踏上了求道之路。他曾试图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最后在一条河边和一个摆渡人住在了一起。
悉达多在这条河边学会了倾听。他每天都在听奔流不息的河流给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俯身看河,河里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还有他父亲的。悉达多离心中的路越来越近了。老摆渡人给悉达多讲各种故事,悉达多认真地倾听着,就像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悉达多的儿子来这里过河。悉达多的儿子和悉达多住在一起,可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回城里过优渥的生活。在忍无可忍后,在一天夜里偷偷回到了城里。悉达多想去城里把儿子带到这里,可他心里知道儿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老摆渡人也劝他不要去。悉达多不听,一个人跑到了城里的郊区,徘徊再三还是没去。悉达多忽然发现现在的儿子很像多年前的自己。笑了一声,悉达多放下了心里的执念。顿觉轻松了。
世间的万物不再是一种幻影,爱世间可爱的东西。悉达多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安详的光芒。
悉达多读后感【第七篇】
乔达摩·悉达多为佛陀的本名,文中主人公以悉达多为名,悟爱世界之道,表现了作者对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内心中那个“我”的时候,他的人生就注定无法平静下来,直到他找到真正的那个“我”:
1、少年的悉达多主动逃离尘世,通过长久的苦修淬炼出一套思考、等待、斋戒的本领,却发现苦修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只能如酒精般短暂麻痹自己;与佛陀交谈,发现佛陀的悟是看尽了人间繁华后的大彻大悟,但却无法通过言语教导传给别人,真正的领悟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
2、青年的悉达多领悟到真理存在于“我”中,必须通过亲自体验去寻找,历经尘世之欢愉,被世事的潮水所裹挟,修行的灵魂最终被物欲的肉身所腐蚀,他忘却了思考、等待、斋戒的本领,也失却了爱,于是他再次主动逃离尘世。
3、中年的悉达多主动寻死,却在河水边聆听到“唵”的醒悟,开始重新爱世界、爱别人,并向摆渡人学习摆渡。经历情人身死,儿子的背离,恍然间好似世事轮回,并在摆渡人瓦树地瓦与河水的启发下逐渐形成了万物圆融统一的思想。
悉达多读后感【第八篇】
本章虽然很短,却是自我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去偶像化。曾经很长时间,悉达多都在寻求名师并聆听他们的教诲,这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必要的。同时知识越多,引起的自我意识越强大;自我意识的强大,会让我们觉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时候会出现三个走向:或者被自我意识操控,狂妄自大,迷失自我;或者在更强大的导师名下皈依,用导师的自我压抑自我意识的控制;或者放下所有的知识,放空自己,发现暗流涌动下的真实自我。
人们往往不会选择放下。悉达多做到了,“他了解到有些东西已经离开了自己,像蛇蜕掉的旧皮一样,不再附在身上”。他终于发现“我害怕我自己,我逃避我自己。我一直是在探寻梵,探寻阿特曼。我希望毁灭我自己,离开我自己,为的是在深深的心底找到一切事情的核心:阿特曼、生命、神圣、终极。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在途中失落了我自己。
吠陀经里湿婆告诉我们,“修行只是一种途径,修行的目的在于粉碎幻想,并且实现自我”。
“我要从‘我’中学习,做‘我’的学生,我要从‘我’中学习悉达多的秘密。”悉达多终于悟到了这一点。当这些思想经过悉达多内心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好像看到了一条蛇横亘在面前的路上。
本章关于蛇的隐喻很多。尼采取用它,黑塞取用它,旧约里亚当夏娃在它的帮助下获得了智慧。蛇,就是自我智慧的化身,在印度神话里,是众神之王湿婆的随身之物。当一条蛇横亘在路上,意识就是“我看见了我自己”,“我苏醒了”。
悉达多的选择是:去掉知识的自我,成为纯粹的自我,当做完这个决定“他内心颤抖,像一个小动物,像一只鸟或一只兔子,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孤单。”悉达多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自己。“四周的世界消失了,悉达多孤独地站在那里,像是一颗天上的星”,他割断了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以一个完全的,一如新生婴儿般的生命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父亲,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知识。
“他仅仅是悉达多,一个苏醒了的人。此外,什么也不是。”
经过新生的最后阵痛之后,悉达多以“自我”的形态重新投入生活,去经验人生。他又开始经历吠陀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居家期”。这个“自我”和重生之前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之前的自我带着父母、导师、朋友的烙印和影子,里面混杂着诸多“他我”的成分。确切的说,是无数的“他我”组成了悉达多曾经的“自我”。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历“居家期”,无疑也是“他我”的再一次生命体验。
经过跟常人相反的体验之后,以纯粹自我进入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又经历了怎样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