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实用(精彩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4023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名著悉达多读后感实用(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一篇】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关文章: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二篇】

一、我就是整个世界。

我本具足,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是最近我才真正开始对他有所认识。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的学习,跟着不同的老师,对很多理论都兴趣勃勃。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我总会觉得这些理论都不是我的。

跟别人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实践融入其中,他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而是只是我们教条的知道了而已。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更没有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像木偶,照章办事,活成了别人的理论,活成了别人的正确,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并不坚信自己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并不牢固,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验。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摇摆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听到不同老师的理论是矛盾的,便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美的老师,如果有绝对正确的、完美的老师,那么他应该就是神了吧!有时候只是我们的意念将专家和老师们神化了,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总想依赖他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谁也帮不了谁,真正的智慧无法通过语言教习,也无法通过外界的教授获得。我们都是神,每个人都有神性,每个人都有智慧,问题在于你是否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你是否给予内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是否认真的听内在智慧的声音。我就是整个世界,我拥有整个世界,只有我能给我整个世界。

二、父母控制不了孩子,谁也控制不了谁。

说到亲子关系,我渐渐发现,成人其实都控制不了孩子,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孩子。也许你能决定孩子穿什么衣服,你却控制不了她想什么时候大小便;也许你能决定他睡在怎样的床上,你却控制不了她何时入睡。成人能控制孩子的,只是无关痛痒的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内在,那里才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地方。

真正想了解一个孩子、亲近一个孩子,这里才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花心思的地方,这些不可以通过控制得到,只能通过爱,无条件的爱。

三、不必在亲子关系里入戏太深,都是考验。

神圣明慧如悉达多,也陷在亲子关系里不能自已,何况我们这些俗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在关系里入戏太深,特别是亲子关系,我们非常容易代(kua)入(da)孩子的痛苦,特别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忧,并以爱之名索取。

对很多人来说,要放下是很痛苦的,但是执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痛苦。放下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人痛,而执着,可能会连孩子一起毁灭。

在所有的关系里,都不要入戏太深,生而为人,我们只是来历练这一场,感谢所有的遇见和所有的痛苦,他们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有的时候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关系里如何自处,会更有助于我们定位自己关系里的角色。

四、人生这一场旅途盛宴,接纳我们所有的遇见。

不与现实对抗。这是很早以前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话,知道但是并没有做到,但幸好我一直带着这句话生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现在能比当初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一段感情,想重遇一位故人却再不能够,不愿接受生活里残忍的`真相,对自己的现状有各种不满意…很多无奈,他就这样搁在我们眼前,不能退缩,也不能漠视,要么解决它、战胜它,要么就与他一起纠缠沉沦。

怎样对待他,是暂且搁着还是充满勇气去战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事件,不管是令我们喜悦期待的还是令我们恐惧痛苦的,我们都安心的接纳他,稳稳地接住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这一生的又一个功课,早晚我们能够学会,它所要教给给我们的。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三篇】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摈弃一切目标。

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作出判断。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在极深禅定之中,人可以除灭时间并同时经历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一切皆善,一切完美,一切即梵。因此,我认为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

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而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的最深处才能有如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

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和救赎。……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

他不再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阳光的照射焕然一新,树阴的凉爽焕然一新,溪流与蓄水池的气味焕然一新,南瓜与香蕉的滋味也焕然一新。

“你想要从教义和教师那里学到,而尽管他们教给你许多,却无法传授与你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呢?”他接着想:“那就是自我,我希望学到有关自我的意义与本质。过去我一直想要摆脱自我并征服自我,然而我从未能够征服自我,我只是在欺骗它,逃离它,躲避它。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如自我那样占据我全部的思绪。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我存在,而且我是惟一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个体。

然而他却仍然羡慕世人,他越是变得与世人相似,他就愈加羡慕他们。他尤其羡慕常人具足而他所缺少的那一点:世人对自己的生活所持的那种重大感,他们深刻的欢乐与忧伤,以及那种永恒推动他们去爱的力量所带给他们的焦虑而甜美的幸福。

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伪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他不再去分辨不同的音声——诸如愉悦之声与哀泣之声,童稚之声与雄浑之声;所有私募这的哀叹,智者的欢笑,愤怒者的叫喊,濒死者的呻吟都融入彼此,互为纠结与交织,以千万种方式纠缠在一起,而所有的音声,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渴望,所有的善与恶,哀伤与欢乐,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世界,所有这一切共同交融成万物奔流不息的进程,所有这一切共同谱成了生命永恒的旋律。

我的生活确实古怪,他想,走过了奇怪的弯路。少年时,我只知道敬神和祭祀。青年时,我只知道苦行、思考和潜行,探索婆罗门,崇拜阿特曼之中的永恒。作为青年人,我效仿那些忏悔者,生活在森林里,忍受酷暑与严寒,学会挨饿,教自己的身体麻木。接着,那位**的教诲又奇妙地启迪了我,我感到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认识又在我体内犹如自身的血液一样循环不已。可是,后来我又不得不离开了**以及他那伟大的真知。

“侨文达,我感觉爱是世上最重要的。研究这个世界,解释它或是鄙弃它,对于大思想家或许很重要;但我以为唯一重要的就是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是去鄙弃它。我们不应彼此仇视,而应以爱、赞美与尊重来善待世界,善待我们自身以及一切生命。”

“我理解你,但那恰恰是世尊所说的虚妄之相。他宣讲宽容、克己、慈悲、忍让——却没有爱。他禁止我们缠缚于尘俗之爱。”

亲身经历尘世待了解的一切是件好事,他想到,孩提时代的我就知道尘俗的享乐及财富为邪恶之物。我长久以来就知道这一点,但我只是刚刚才有体验。现在我不仅理智上,而且是以我的眼睛,我的心灵以及我的胃口深知其意。我懂得这一点真值得高兴。经历是你最好的老师。

智慧是无法表达的。一个智者谋略表达的智慧,听起来却总像是愚蠢。

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像一层纱幕,像一层薄雾,一种心灵的厌倦在悉达多身上沉积下来--一天又一天地更加浓厚,一月又一月地更加灰暗,一年又一年地更加沉重。正如一件新衣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破旧,失去了往日鲜艳的颜色,变得肮脏起皱,缝边已经绽开,而到处都出现了磨损而易破的地方。

他看到的不再是他朋友悉达多的脸庞,他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其他的形象,一个长长的系列,一条不息的形象之流——百种,千种,万种,无数的形象不断生生灭灭然而又似乎同时并存;所有这些形象一刻不停地变幻和更新,而它们又都复归于悉达多。他看见一条鱼的形象,一条眼睛已黯淡无光的垂死的鱼,正及其痛苦地大张着嘴;他看见一张新生婴儿的脸庞,面色赤红,满是皱纹,正张口欲哭。

于是两位老人默默而听。那多种音声的河水之歌轻轻地回响。悉达多凝视着河水,流动的水面浮现出许多形象。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孤独地为失去爱子而哀痛;他也看到自己,孤独一人,无法摆脱对远方孩子的思念;他还看到自己的儿子,也是孤独一人,沿着燃烧的欲望之路急切前行。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标所困扰,每个人都在经受痛苦。河水之声忧伤,带着悲哀与渴望,向自己的归宿流去。

我深信那句话:人对自己才是最残忍的。但是,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生命即是苦痛。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四篇】

我好似非常喜欢这种修行类的文学。既然我还不能去修行,不妨让故事为我修行,为我洗礼。允许我"书"为弓,灵为箭,梵乃箭之靶,而我,当不懈地射中它。

然而主角悉达多离开婆罗门之后又离开沙门的故事让我深思,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是叔本华还是印度教,(好像还有佛教?原谅我知识面的片面,暂时并不能举出更多的例子)都认为"苦乃人生实相",而我们将毕生追求脱离苦海,从而获得快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再次说明了尘世便是苦海,可是浅显地把"回头"理解为"悟道"真的就是"岸"了吗?或许我们可以把"回头"理解为放下自己的学识与过往有幸拥有过的所学所悟,以最孩童的态度面对世界,才能获得最本真的快乐。

引用章节"觉醒"里面悉达多的一段思考:

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问:"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从师父处学到什么?你学了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他最终发现:"答案是'我'。我要学的即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我',是我要摆脱、要制胜的东西。'我',却是我无法制胜,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隐藏的东西。当真!世上再没什么别的,像我的'我'这样让我费解。是'我',这个谜,让我活着,让我有别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在世上,我最一无所知的莫过于'我',莫过于悉达多!我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直以来,悉达多于我极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寻找阿特曼,寻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蜕变,以便在陌生的内在发现万物核心,发现阿特曼,发现生命,发现神性的终极之物。可在这条路上,我却迷失了自己。"。

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三个阶段分别是:骆驼—狮子—孩子。我对此的解读大概是:骆驼是当人们还在相信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例如:宗教信仰、生命的意义、各式各样的规则等等。狮子是当然们开始认同虚无,并且维持坚强的阶段;所有的宗教或者信仰都不再约束他们的行为或者思想。狮子们努力摆脱所有的束缚。那个笑着的孩子则是虚无本身,但是是积极乐观的虚无。当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的时候,孩子们仍然在追寻快乐获得快乐,在没有任何理由和目的的情况下保持快乐。

当我们需要感受世界本质,认识世界本质的时候,总被强调的一点是:忘掉"我"。然而前面这段悉达多的自言自语当中最后一句话却不再强调本我的"我",更为重要的确实现实中的自己。孩童时期,在被教会为人处世之道之前,总是自私的,似乎想要霸占一切,想要的就一定要拥有;换言之,是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并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放下对世界过多的解读和认知,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当我们还无法认识到世界的虚无,还认识不到本我的虚无,还天真幼稚的时候,当我们不受身边人、社会乃至世界对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时候,只有那种快乐才是最真实的、能合理存在于尘世间的。

或许苦苦寻找和体会的存在于我之中的"本我",便是整个世界。而这个我,则是无边苦海回头后的岸。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五篇】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同一个人,在本书里前者是第一位佛,是悉达多尊敬的佛,而悉达多一路从婆罗门儿子到沙门到商人到摆渡人到圣人,经历了世间的爱恨情仇,享受过金钱的诱惑、爱情的滋润和赌博的快感。他天生聪慧、外貌英俊,总能很快学会知识,却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一次次超脱,一次次自我对话,终于在他儿子离开他后,在又一次聆听河水的声音时,他明白了,醒悟了。

本书教会了我几点(当然我相信,下次再阅读,又有新的收获,毕竟,我还未来得及跟自己对话):

智慧是不能言传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讲给别人听,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愚蠢。

语言无法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思想一旦被语言表达出来,总是会与心中的原意有所不同,有所曲解,显得有点愚蠢。

没人可以限制你的成长,没人能够阻碍你的成长。想学时,就努力去学;不想学时,就放空自己。

为别人成长,最终只会成长为别人的俘虏,少了自己的思想。

刚进入城市的悉达多,对所有人都心存包容和理解,但却不是真正的佛,因为他心里没有爱。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爱的时候,他怎么能真正做到理解、体贴别人呢?

戒斋,戒欲,并不是不接触,而是你尝试过了,理解了,而能脱离出来,才能真正做到释然。

怎么才能断定地上的石头就是石头呢?从形状?从成分?

这是一块石头。一段时间之后,它也许会化为泥土,它又会由泥土变成植物、动物或者人,从前我一定会说,这块石头仅仅是一块石头而已,它没有价值,它属于玛耶的世界,不过也许由于处在变化的循环里,它也能变成人和神灵,因此我也认为是重要的。这是从前我一定会想到的。可是现在我是这样想的,这块石头是一块石头,它也是动物、神和佛。

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你与一切,都不能分离。

人们在有目的时,往往会忽略身边的其他事物,因为人们的身心已被那个目标占据,除此之外的事物都毫无价值。然而事实上,可能这些事物跟你的目标息息相关。

会思想,会等待,会斋戒。

如此,甚好。

与天和地对话,与自己对话。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六篇】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小说《悉达多》,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著作。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黑塞的书中,乔达摩和悉达多却变成了两个人,乔达摩成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而悉达多却成了一个独自探寻真理的浪子。他经历了出家苦行的沙门生活,后来和同行的朋友果文达遇见了乔达摩佛陀,果文达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继续独行。为了探索真理,他又抛弃了沙门身份,还俗成了一名商人,最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醉生梦死的生活了二十年后,他忽然感到了自己的衰老,感到了绝望。心灵深处的召唤让他再次出走,穿过森林,在一条河边他遇见了一个船夫,他也成为了船夫,成了清贫的摆渡人。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他以河为师,终于悟道成佛。此时乔达摩佛陀已经入灭,追随佛陀一生的果文达依然没有悟道,他在彷徨中再次在河边与悉达多相遇,一番交谈之后,感慨良多,我一生都在追随佛陀,可佛陀已经入灭我还是没能解脱。你与佛陀只有一面之缘,便特立独行,走上了一条与佛陀的教诲完全不同的道路,最后却获得了与佛陀同等的觉悟。

解脱的境界只有一个,但达到这个境界的途径却不止一个。有人说禅宗不是印度的佛教,跟释迦牟尼的说法完全不同。这是真的,即使今天东南亚的高僧也会对中国禅宗的教法感到很陌生。禅宗就是另一个途径。何止禅宗,中国的道家同样达到了解脱的境界。只是道家不但不喜欢宣传,而且还特别低调,藏着掖着,表述隐秘,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走起路来就很别扭。我们要到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但我们的鞋子可能是不一样的。跟着圣人后面走,你未必就能成为圣人,邯郸学步的故事你明白。对于我来说,没有比禅宗更好的选择,在我眼里禅宗就是天下第一。也就是说,这双鞋特别适合我。那么我的文章同样只对与禅宗有缘分的人有效。

在我看来禅宗实在是太好了,立刻就能超越生死,立刻就能获得大自在。禅宗的作用全靠一个悟来发动,没有悟那就没有任何效果。我要自己悟那是特别容易的事情,我要别人悟那就是特别难的事情。我不需要给自己讲任何理由,这不生不灭的悟境就在眼前,我还要告诉自己什么?大热天的走在外面,太阳照得你眼睛都睁不开,你还要不断说服自己,天上有个太阳吗?我要给一个一辈子活在地洞里,从来没见过光的人说天上有个太阳,那就得写一本哲学论著进行论证,那就太麻烦了。喜欢禅宗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欢这样做,那应该是佛学家的事情。我说过禅宗就是非常实用的,你得了好处就行了,你得了好处自然就明白了。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那不是让你相信天上有太阳的问题,而是该找个阴凉处躲太阳了。所以自己悟容易,让人悟难。这长生不死的要诀就在这一悟里面,不是印在纸上的,所以再富贵的人不自己悟也没办法得到,这就叫做大道为公。

不要被这个世界上的道理给套住了,你的悟能让你超越这个世界,能让你在无数的世界存在。悟是不在任何道理里面的,这里面不存在什么有我无我的说法,那些老僧常谈的东西,都是在庙里面念了一辈子的经,变成了他们的顺口溜。我这里就没有这些,我就是个爽快人,我就说,你不沾染生死,你就没有生死。看懂的给我个鲜花,不懂的扔我个鸡蛋,如此而已,呵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七篇】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八篇】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九篇】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或事都可能犯过盲目的错。错不在错本身,错的根源源于那是自己喜爱的。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悉达多》这本书就是讲得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塞。这书之所以写得深刻,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黑塞在一段时间出现了精神危机,哲学家的精神危机自是不同于常人,最后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才度过危机。

悉达多出身贵族,长相俊秀。他一心想去探索智慧的奥秘。城里来了三个苦行僧,衣不蔽体,身上有伤疤,伤疤处还留着脓水。像是人群中混进来了三只受伤的豺狼。悉达多要拜三个苦行僧为师,在自己父亲的房间里站了一夜,天明时在夜色的掩护下随苦行僧走向远方。悉达多跟着苦行僧开始在不见人烟的森林里苦修,忍受肉体上的种种痛苦,只为了找到心中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悉达多发现在这条路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释迦牟尼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释迦摩尼的住处。

悉达多要辞别自己的老师,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苦行僧发怒了。悉达多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慢慢垂下了头,让悉达多离开了。

悉达多在释迦摩尼那里也没找到答案。他开始堕入红尘,开始享受世间的权利和金钱。随着年岁增大,悉达多开始怀疑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一个深夜,悉达多丢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再次踏上了求道之路。他曾试图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最后在一条河边和一个摆渡人住在了一起。

悉达多在这条河边学会了倾听。他每天都在听奔流不息的河流给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俯身看河,河里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还有他父亲的。悉达多离心中的路越来越近了。老摆渡人给悉达多讲各种故事,悉达多认真地倾听着,就像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悉达多的儿子来这里过河。悉达多的儿子和悉达多住在一起,可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回城里过优渥的生活。在忍无可忍后,在一天夜里偷偷回到了城里。悉达多想去城里把儿子带到这里,可他心里知道儿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老摆渡人也劝他不要去。悉达多不听,一个人跑到了城里的郊区,徘徊再三还是没去。悉达多忽然发现现在的儿子很像多年前的自己。笑了一声,悉达多放下了心里的执念。顿觉轻松了。

世间的万物不再是一种幻影,爱世间可爱的东西。悉达多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安详的光芒。

名著悉达多读后感【第十篇】

“一个人在寻求的时候,”悉达多说,“往往只注意自己正在寻求的东西,结果发现不了任何东西,吸取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他一心想着自己正在寻求中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他已经执着在自己的目标上了。寻求的意思是设定一个目标;而发现的意思是自由、包容和不设立目标。”

人生像一条河,学着聆听,学着发现,学会接受,学会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遵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真我、小我,无论何时请跳出肉体躯壳的束缚,思想时间的禁锢。

从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大话、瞎话;不喝酒;不要用高大富贵的床;不穿豪华奢侈的衣服、首饰以及香料;不要前往娼妓之所或听靡靡之音)和八支(自律、劝制、体位、调息、制感、执持、冥想、三摩地)来看,佛教和瑜伽好像有一定的想通之处,虽然这并不代表瑜伽就是佛教。

但是佛教也确实和瑜伽有着不解之缘。

首先,瑜伽和佛教都能够引人向善,能够带领修行者去寻找内心的安宁。

其次,在佛教的六度中,除布施和般若智慧,中间的持节、忍辱、精进、禅定就相当于瑜伽敬重的八只分法的持戒、精进、体式、呼吸、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所以你可以说佛教中的实修方法就是瑜伽。

最后,瑜伽和佛教都产生印度,但这两样东东都属于全世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范畴,都是为解决世界本源问题而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4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