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最新4篇)
【导言】此例“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护理管理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
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针对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关键词]
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管理对护理的质量、临床治疗水平及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重要的影响[1],而且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的高低。在护理管理中,坚持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2]。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就是将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度、流程均规范化,对其中的各要素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使护理工作能够实现标准化,且能从细节上监测病情,从而使护理质量提高,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3]。该院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与细节思维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7例,女35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岁;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3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均为心血管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为:
①日常护理管理: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监控患者合理用药。
②心理护理:时刻关心患者,注意沟通交流,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
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方法,方法如下。
规范护理制度
在心内科中,应制定具体的规范制度,保证各项细节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并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措施。制作护理制度流程图,使护理人员按标准执行,减少误差;规整日常护理排班情况。护理人员需对每一项操作的细节进行掌握,对工作分配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各项工作。
基础护理管理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用药,每天按时对病房杀菌并保持通风,以保证患者能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帮助。
心理护理管理
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心理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多数患者的生活态度逐渐消极,加之经济的压力,常常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的状态。所以一定要重视心理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多多与患者沟通,讲述有关疾病成功的案例,增强他们的信心。多开导患者、聆听他们的倾诉,以增添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念。
健康教育
一些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不太了解,所以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使他们对自己疾病有更深的了解,以及今后如何预防及注意事项,从而使其更加配合医务工作人员积极治疗。
观察病情细节
对心内科患者来说,观察病情细节是护理人员很重要的一项素质,这与心内科的特殊性紧密相关。心内科患者容易焦虑不安、病情变化大、病程长等,稍不注意就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而导致生命安危。医护人员应多去巡查,了解实时病情。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各项指标,并且做好实时的记录。
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细节思维
在细节思维管理的过程中,应成立护理管理小组,请外来专家对小组成员展开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是基础培训、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心电仪器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使用心电仪对心率等进行严格检测,以免在治疗中出现异常而导致生命危险。在培训期间还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可能的自我保护。
强化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保证护理安全是工作的重点,有了安全的护理环境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这需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才能保障护理的安全。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口服及静脉注射药很多,稍有差错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所以在工作中严守岗位,严格按照护理等级制度巡视患者,落实好交接班手续,及时发现患者微妙的病情变化,及时实施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向患者就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
评价标准
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满意: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减少;不满意:患者病情没有得到缓解,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减少。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统计方法
对数据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护理风险管理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跌倒例数等计数资料比较,并用[n(%)]表示。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满意度分析
两组数据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讨论
护理工作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医疗质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而且优质的全面护理能加快恢复身体。相反,护理工作欠缺将会导致护患纠纷[4]。而细节思维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近几年逐渐被应用到临床上,其主要是从规范护理流程、落实细节方面出发,实现优质的。护理工作[5]。细节思维管理模式的任务量大,工作内容细致,需要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细节管理做到位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满意。
该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思维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分析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数据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为%,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说明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综上所述,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医疗单位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军燕。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10):173-174.
[2]蒋争艳。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8):2365-2366.
[3]管艺。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25):100-101.
[4]李红霞。细节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J].2013,3(7):381-382.
[5]徐平。医疗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
护理管理论文【第二篇】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了消毒隔离、消毒灭菌、无菌技银烧伤敷料是采取纳米技术利用精细方法将纯天然的银离子制成产品颗粒,均匀覆盖在医用脱脂纱布上,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可发挥抗炎杀菌作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在创口后,可迅速持久的释放纳米银离子,银离子通过结合细菌病原体的DNA碱基,抑制DNA复制;同时结合细菌病原体蛋白质,形成银蛋白,使细菌失去活性。因此纳米银烧伤敷料的覆盖可迅速杀灭侵入伤口的细菌等病原体,控制感染。而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患者时,由于烧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因此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由结果可以看出,在烧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促使患者创面较快愈合。在护理干预期间,需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根据烧伤实际情况,做好维护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展开相应操作,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在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时,先行对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以纱布绷带或胶带固定。总而言之,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中采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效果显著。术操作、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HAI(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控制效果为主的五项关键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工作。调查研究发现,45%的医院感染与不正确、不规范的护理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和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职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措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护理工作人员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它包含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技术等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控制医院感染应对护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2、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知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当前,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观念和意识淡薄,对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态度决定行为,从而就出现了手卫生制度执行不到位,医务人员对消毒剂的性能、使用方法、浓度等掌握不准确等现象。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被动、执行力度不够;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病人及家属管理不到位等这些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3、规范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及时修订、完善适合实际工作的各项消毒、隔离、无菌制度等。
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充分发挥护理部、护士长的管理作用,以身作则,从日常操作入手,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制度执行力,靠自我管理做好过程监督、指导工作,对可能发生感染进行预测和判断。建立定期检查、监测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测,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改进工作。
加强感染知识培训
科室可以采取全员培训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讲解、示范、演练、医院感染专题讲座宣传形式,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管理者定期在科室召开小组讨论会,对医院感染控制内容进行专项提问,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强化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与护理“三基”培训有机结合,丰富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落实手卫生制度
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随时进行规范洗手考核,养成自觉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在不同病人之间与各项诊疗操作前、后等相关环节均要做到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并严格定期进行考核。对于接触过传染病人的医护人员要求其结束工作后立即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护士长每月监测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意识和习惯,严格掌握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加强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及环境整洁,按科室要求合理安排病床,病房卫生按标准进行管理,定时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洁净。工作中要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按时限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院内感染知识巧妙的融入疾病健康教育中,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同时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医嘱保证随员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探视。
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护理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认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为各项操作提供安全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特殊情况下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监测与监督
常规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应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经常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的护理管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完善必要的防护设施以及科学的护理配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相关感染防治规章制度,把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预防意识,真正落实好各项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损伤,减少因护理人员的原因而造成医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
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第三篇】
1 一般疾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状况调查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3 不同社区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4 不同社区康复形式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5 不同学历护士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情况调查
6 不同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7 残疾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8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9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
10 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11 对医学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12 多元文化护理对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13 恶性肿瘤病人配偶/伴侣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其社区护理干预
14 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15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16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护理干预调查研究
17 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及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调查
18 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19 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调查
20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21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及利用现状研究
22 康复期脑血栓病人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
23 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24 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25 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其社区护理需求的研究
26 老年人照顾者健康状况与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27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8 某地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29 某市不同医院临床护士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分析及对策
30 某市孕妇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31 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 农村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33 农村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34 社区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35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36 社区护理对中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探讨
37 社区护理干预对残疾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38 社区护理干预对残疾人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39 社区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影响的调查
40 社区护理干预对妇女围产期保健的调查
41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42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3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44 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45 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46 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47 社区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48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49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50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影响
51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2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53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54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生活方式行为的影响
55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6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57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影响
58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9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60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及家属焦虑的影响
61 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62 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的调查
63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生殖健康观念的影响
64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
65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
66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早恋行为的影响
67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影响
68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69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病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的研究
70 社区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腹泻的影响
71 社区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72 社区护理干预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
73 社区护理干预对幼儿龋齿防治的影响
74 社区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75 社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76 社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77 社区护理干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78 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79 社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认知与满意率调查分析
80 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的现状调查
81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82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就诊患者满意度比较
8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
84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
85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6 医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度的现状研究
87 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相关因素调查
88 优逝护理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及家属的影响
89 预防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与评价
90 社区健康评估与方法的研究
91 社区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管理的研究
92 临终关怀的伦理学问
93 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创新
94 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研究探讨
95 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
96 管理原则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97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98 社区护理模式探讨
99 护理新技术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100 护理管理学在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101 建设社区护理组织文化,提高护理质量
102 能级原则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03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04 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
105 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106 家庭护理管理的指导和评价
107 论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08 老年冠心病者的健康教育
109 护理查房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总结
110 学好基础护理,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111 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112 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体会
113 护理排班对护理队伍的影响和对策
114 护理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115 实习护士的护理管理经验介绍
116 论社区护士应具备的挫折容忍力及其培养
117 社区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118 浅谈护士长的领导艺术与护士的关系
119 社区护士工作冲突的调查分析
120 护理纠纷后护士的心理调查及对策
121 临床护士的自我保健
12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临床护士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应对力
123 避免护患纠纷的体会和经验交流
124 对脑卒中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25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26 社区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127 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128 陪护人员的不良心理或情绪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129 老年人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30 老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31 科学排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32 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效率的体会
133 家庭养老人员压力因素分析
134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135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6 重症监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137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138 老年人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139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前景和模式
140 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体会
141 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142 癌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143 行为干预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144 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45 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14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147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148 高龄患者前列腺腹腔镜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49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50 镇痛泵在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151 呼吸内科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152 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153 社会学习理论对护士学生的指导作用。
154 人本主义理论在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155 个案研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56 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57 临床护士对护理教育认识的调查
158 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9 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60 护士长态度及行为对护士学生的影响
161 PBL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62 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与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63 如何充分发挥临床护理实习小组的作用
164 如何让学生体验社区护理带教教师角色
165 护理教学中课堂上如何进行师生互动
166 护理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167 护理教学中怎样备课
168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
169 临床实习中护士学生的人际沟通
170 影响实习护士出科评估的`因素分析
171 社区临床学习环境的调查
172 社区康复患者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173 癌症晚期患者社区康复的心理指导
174 社区康复目前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175 社区康复中心承担的社会责任
176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社区预防教育
177 抑郁症患者的社区心理指导
178 社区康复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愈后的影响
179 构建和谐社区,关爱脑瘫儿童
180 如何为运动障碍患者构筑适宜的社区康复环境
181 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182 利用社区资源关爱空巢老人
183 空巢老人的社区心理指导
184 帕金森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185 利用社区运动器材引导心血管患者康复训练
186 肩周炎患者家庭康复计划的制定与社区康复护理
187 长期卧床患者的家庭护理
188 社区康复护理中如何更好的与患者沟通
189 性传播疾病的社区宣传教育
190 为运动不便患者构建无障碍轮椅通道社区的建设规划
191 椎间盘突出早期预防与术后社区康复训练
192 脑瘫患者的社区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
193 糖尿病患者饮食计划的制定与合理运动指导
194 外伤性截肢患者心理适应期的心理康复指导
195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术后社区护理
196 针灸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197 学好中医知识做好社区疾病预防的宣传者
198 孕妇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
199 如何做好社区居民健康守护者
200 我国社区康复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 如何做好社区疾病预防工作的宣传
护理管理论文【第四篇】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在平时的护理管理中,护士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护士基础知识和护理工作细节的培训,以规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在规范护理服务上见真情,在内部管理上动真格,注重细节管理,营造温馨氛围,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强化护理人员职责意识
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制度管理,通过严格的、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把全体人员和各项护理工作纳入优质服务的轨道,使优质服务由运动性变为持久性,由某些人的自发行为,变为在制度约束下全体人员参与的自觉行为[2]。而健全的规章制度既是护理工作规范化的保证,也是实施有效质控的基础。
修订规章制度
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书书写标准”、“规范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制定了“护理人员职责”、“聘用人员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为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做到年有计划、月有检查分析通报、日有安排。狠抓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关键质控,确保了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实施动态质量监控
质量标准是护理质控与评价护理质量的基础,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确保护理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优质、高效,在质量管理上,护理部实行了宏观控制、树立科室典型,使科室之间相互监控、护士自我管控的护理质量控制途径,形成了质控 网络 ,使护理服务始终处在连续有效的监控之中。
从细节里发现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 如晨间护理扫床整理床铺,以前是交班后进行,可是一来影响医生查房,二来影响患者的 治疗 ,所以将该工作提前到7点半左右,这样患者和医生都满意了,保证了治疗的时间。
2 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时刻体现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
将人性化融入病区的护理过程
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要尊重、理解、关怀患者。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患者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患者。
坚持“五主动”和“五及时”
即护士站工作人员主动起立、主动接物、主动问候、主动自我介绍、主动入院介绍;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患者及时、卫生处置及时,做好院规的介绍。
细化服务措施
在住院期间,护士长、责任护士给患者宣传安全措施,为患者增加有防滑、防坠床措施,病房的开水锅炉有安全防护措施与警示标志等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努力为病员提供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
注重三前服务
护士应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在服务上我们要关注病员,为患者进行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时,应有屏风遮挡患者,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医院 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从细节服务上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工作中要做到“七声”,即患者进科室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询问有应声,接到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一切本着方便患者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3 以规范服务行为为先导,加强护士仪表的培养,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礼仪能强化护理行为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极小的细节,但这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患者或家属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说医疗活动中的每个细节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都代表着医院员工的素质和形象,只要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产生不满。所以我们对全院护士进行了“规范化护理服务”培训,使医院的每位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服务细节,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更加关心患者,使患者享受更便捷的诊疗流程,享受更人性化的服务。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全院各科室、各岗位开展梳理小事、注重细节和改变不良习惯的行动,从仪表、站、座、行、沟通技巧的培训,让护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操作、每一句用语都符合医疗护理质量和 医院 管理标准。使医护人员明确什么是好习惯,并努力养成好习惯;只有养成细致周到的服务习惯,才能赢得医院 发展 更大的空间。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并通过进行优质服务动员 教育 ,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批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结合“5·12”护士节,组织进行了护士演讲比赛、护理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激发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表彰优秀护士,评选优质服务标兵等活动树立典型,起到了鼓励先进、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医院护理部要多为护理人员营造各种学习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开阔视野,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文化素养,树立赶超的信心。
关心护士的生活和工作
为招聘护士购买保险,在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在护士生病送上真诚的问候;工作取得成绩时,给予祝贺、称赞;排班时,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护士的需求,达到时间和精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3]。
加强护士正确是非观的培养
引导护士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的善意批评与指正,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如是护理工作的共性问题,应在护士例会上提出,强调改正方法;如是个别的问题,采取个别谈话,共同分析;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作,使整个医疗流程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链,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避免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效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避免了科室出现的严重护理差错事故,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在护理质量检查中,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合格率达100%,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6%以上;由于重视了护士管理的人性化,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发挥了护士的聪明才智,实现了自我价值,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我院护理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细节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
2 马雪柏。加强 科学 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37-38.
3 鲍鹤玫,李艳,郝丽燕。护士长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