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硕士开题报告【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6875

【导言】此例“硕士开题报告【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研究生开题报告【第一篇】

论文题目:

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问题调查分析

论题缘起:

在法院工作期间接触到的女性犯罪案子;

受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与《女子监狱》的触动。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检索和调查分析的方法说明中国现阶段的家庭暴力和女性犯罪现象及其成因;

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多角度阐述;

采用纯客观描述的方法得出合乎理性的结论。

论题突破点(本文的难点之所在):

不单纯地讨论家庭暴力或者女性犯罪,而是把两者相结合;

面对家庭暴力,探讨女性自身如何避免以恶治恶?

解释女性为什么会成为家庭暴力的施害者?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认真的调查与严谨的分析,对中国社会的家庭暴力现状进行曝光,给予国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警醒;

运用实证之方法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以了解特定社会形势和家庭环境下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权益保障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把握当代中国女性犯罪的现状及其新的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因家庭暴力而引发的女性犯罪进行理论分析,力求探讨如何控制女性犯罪的社会策略以及中国女性自身如何避免犯罪;

进一步探讨女性犯罪的心理成因,以逐步根除错误的思想观念与解除女性的精神痛苦,达到改造罪犯的目的;

加大妇女权益的保障力度,完善女性犯罪的司法救济手段与相关部门的干预机制,强化中国反家庭暴力体系。

论题国内外研究趋势:

国际方面,1895年犯罪学鼻祖龙勃罗梭深入到关押女犯的监狱进行观察,并在《犯罪人论》中对女性犯罪进行了最早的人类学分析。认为女性犯罪率低的原因与其“生理上发育不健全、女性的天性、身体与性格特点”相关。之后众多学者从社会性、生理性等不同角度对女性犯罪进行了研究,对龙勃罗梭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与发展。在此阶段,犯罪学的相关著作中也出现了女性犯罪的专章讨论,新兴的专门研究女性犯罪的大军已经出现,现代生物派、现代社会学派、女权主义学派等研究流派相继产生。而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是随着对女性权利的不断重视与呼吁出现的,尤其是以女性解放为中心的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在西方得到蓬勃发展,妇女权益日益完善,国际的反家庭暴力体系也逐步趋于成熟。除此之外,相关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的条约对妇女权益进行保护,国际间的交流得到了加强。

国内方面。一方面,由于中国过去女性犯罪的比例较小,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在上世纪也有陆陆续续的学者在进行统计和分析,八十年代还出现了《女性犯罪学》的专著,但其研究多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过于抽象。中国家庭暴力现象古已有之,却很少暴露在阳光下,直到1995年世妇会之后,家庭暴力问题才得到普遍的`关注。但是反家庭暴力立法却始终未提上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全国妇联等组织对于妇女权益加大了保护力度,《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问世。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近年也把“女性犯罪与家庭暴力”作为一项专题进行研究。

论文结构:

序言——为什么写;目录——怎么写;前言——主要论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主体——写什么?

第一章探讨家庭暴力的相关内容,着重于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解析。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身体、精神、财产或性行为上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暴力或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认为家庭暴力的行为类型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及经济控制;阐述家庭暴力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梭具有的特点;分析所谓的“冷暴力”现象,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家庭暴力、暴力是否应纳入酷刑范围、暴力的界定是否应有强制性以及界定标准如何等问题。

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对家庭暴力的表现方式、形成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剖析 ,尤其是阐述所谓的“第三者”、“第四者”现象对引发家庭暴力的影响;在讨论家庭暴力后果的时候引出本文要探讨的另一个主题——女性犯罪。

第三章对中国女性犯罪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论述女性由于家庭暴力而导致犯罪的问题。它既包括由于女性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犯罪的情况,也包括女性由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成为犯罪实施者的情况,即所说的“恶逆变”。进而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理学等方面分析这两种情况下女性实施家庭暴力或者“恶逆变”的深层次原因,阐述透过社会化历程逐渐增强的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规范的实际削弱、人际交往中的紧张情绪、整体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女性内化的个性及其外化的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上两个章节有待于对调查到的准确数据和接触到的真实个案进行分析,因此在开题报告中无法进行详尽的展开。

第四章家庭暴力下的女性犯罪预防与矫治是本文研究的归宿之所在。遏制犯罪一在预防,二在矫治。本文认为:(1)女性要学会如何辨识暴力的征兆,即对此现象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应在暴力发生时寻求社会救助或者司法救济,防止暴力的逐步升级。(2)借鉴西方国家和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经验,中国应着手进行反家庭暴力立法,强化反家庭暴力体系,着重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并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民事、刑事法律制度,可以考虑部分引进国外的民事保护令和司法别居制度,但具体操作时,要从严把握,以及时救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保护其合法权益。(3)女性避免家庭暴力进而避免犯罪应作出自身的努力,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克服性格上、生理上的弱点。(4)完善监狱的现有教育改造机制,把监狱改造和社会救助结合起来。监狱应针对女性的特点和女性犯罪的具体情况,注重从情感上、心理上改造女性罪犯,使之身心得到治愈。女犯出狱后,社会应给予相应的救助。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除了进行法律上的规制外,还需要完善整个社会的救助体系以及国际间的共同努力。

结束语

拟参考书目:

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1994年)

佟新,《女性违法犯罪解析》( 重庆出版社,)

辛彤,《女性犯罪透析》(北京金城出版社,1993年)

刘向东,《女性犯罪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康树华、刘灿璞、赵可,《女性犯罪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XX年)

(俄)阿•伊•道尔戈娃,《犯罪学》,赵可等译(群众出版社,XX年)

(加)丽贝卡•j•库克,《妇女的人权——国家和国际的视角》,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年)

蔡菁,《避免家庭暴力》(经济日报出版社,XX年)

周伟文,《沉默的女性:性别透镜中的家庭暴力》(河北人民出版社,XX年)

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群众出版社,XX年)

(美)janice ,《避免家庭暴力:如何认识与预防》,梅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

荣维毅、黄列,《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年)

《司法院八十九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研究会合辑》,中华民国九十年十月司法院编印

徐光国,《社会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五年)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二篇】

一、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本选题研讨范畴历史、现状、开展趋向剖析;

2.后人在本选题研讨范畴中的任务效果简述。

二、研讨方案

1.本选题研讨的次要内容和重点;

2.研讨方案的剖析、选择;

3.施行研讨方案所需的条件(调研条件、实验条件);

4.存在的次要成绩和技术关键;

5.预期可以到达的研讨目的(明白新见地及其创新点)。

三、研讨方案进度表

四、经费预算

五、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要求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依照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逐项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字数不得少于5000汉字。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选题必需严密结合运营实践,联络我国市场经济变革、开展,具有明白的针对性。不宜选取纯实际或微观政策研讨。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经指点教员任务小组详细评阅经过后,由硕士研讨生在本学科指定的评审组会上承受质疑、评议。

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经评议组评审合格后,转本学科担任人审查经过,装订归档。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量不得少于20篇,外文文献不得少于5篇。

六、参考文献及开题报告打印格式见MBA标准。

一、学位论文(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本选题研讨范畴历史、现状、开展趋向剖析

树立管理零碎的重要意义

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团体力资源的获取、整合、坚持鼓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进程,它表现了组织对员工的无效管理和运用的思想和行爲,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自动性的人员管理形式。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的深化,企业人事部门的任务内容都在不时地调整,不时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任务逐步被古代人力资源管理取代,公道、公正、合理的企业管理准绳已爲不少企业所采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看法到,开发和使用古代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零碎,特别是树立一个静态的开放的人力资源信息零碎已成爲古代人力资源必需的管理手腕。只要经过树立通明、相容、分歧、易查和片面的人力资源信息零碎,将与人相关的信息一致地管理起来,才有能够爲公道、公正、合理准绳的完成,以及企业在运作和劳资纠纷诸方面的风险躲避等树立一套迷信的保证体系。如何树立一个能久远规划,分步完成,支持企业生长的HR管理零碎已成爲企业大幅提升和改善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重要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零碎的历史和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零碎的开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事先的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十分少,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既不包括非财务的信息,也不包括薪资的历史信息,简直没有报表生成功用和薪资数据剖析功用。第二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零碎呈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根本上处理了第一代零碎的次要缺陷,对非财务的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都给予了思索,其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剖析功用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未能零碎地思索人力资源的需求和理念,而且其非财务的人力资源信息也不够零碎和片面。

人力资源管理零碎的反动性革新呈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竞争的需求,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起员工的发明性、任务责任感和任务热情已成爲关系企业兴衰的重要要素,人才曾经成爲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公正、公道、合理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程度的进步,使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零碎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团体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效劳器技术的开展,使得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零碎的呈现成爲必定。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零碎的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动身,用集中的数据库将简直一切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团体职业生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绘、团体信息和历史材料)一致管理起来,构成了集成的信息源。敌对的用户界面,强无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剖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解脱繁重的日常任务,集中精神从战略的角度来思索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第四代人力资源管理零碎eHR,是一种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人力资源管理零碎。一方面,eHR可以延长管理周期,增加HR任务流程的反复操作,使任务流程自动化,增加不用要的人爲搅扰要素。另一方面,eHR可以使HR部门从提供复杂的HR信息转变爲提供HR知识和处理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可以向HR专家提供剖析工具和建议,可以树立支持HR部门积聚知识和管理经历的体系。

目前青岛卷烟厂人力资源零碎存在的成绩

短少人力资源零碎规划,局限于将以后的任务复杂地映射进零碎,功用完好性及前瞻性完善,企业岗位管理、

研究生开题报告【第三篇】

(一)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大学

要求字数:5000附8分钟PPT

论文用途:mba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中国已经不可抗拒的被卷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中国企业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市场的理性化,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单纯物质力量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和学者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通过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得以凝聚,进而组成和推动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维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已取得的相关成果

四、研究内容(论文写作思路和初步提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附:参考文献

[1]刘志迎,试论企业文化冲突,价值中国,,102(11):26-30、

[2]韦华伟,企业文化融入形象广告,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65(8):25-28、

[3]韩浩波,企业文化建设的冷思考,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02(13):15-18、

[4]蒋锡培,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2(6):22-24、

[5]张德著。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O、

[6]徐晓燕,和谐企业: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目标,中外企业文化,第5期。

[8]郝殿华,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外企业文化,第6期。

[9]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0]刘亚臣。管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65-266、

[11]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3、

[12]王晰。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合作经济与科技。(2):52、

[13]曾昊,陈春花,乐国林。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7。

[14]于天远,吴能全。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4。

[15]张磊楠,刘益,赵阳。组织文化刚性产生根源及影响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10。

[16]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2008。

[17]胡法。银行企业文化探析。中国金融家,2007,(2):88-90

[18]刘振远。ZC公司企业文化的设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18、

[19]王启奎。HOS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12

[20]王永新。新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8、

[21]杨强。D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9-40、

[22]周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见君远管理咨询网站。2009、12、

[23]智萍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天一企业文化网。2009、12

[2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9月第二版。

[25]周可真、张薇。论管理哲学的产生极其学科性质。江海学刊,1月。

[26]屈群萍。试论管理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管理。南方论刊。20第5期。

[27]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孙建敏、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8]彭新武。管理哲学的问题及其当代性。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29]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8月43卷第四期。

[30]阎秀敏。管理哲学在中国的研究思路评述。汕头大学学报。第25卷第6期。

[31]李培挺。管理哲学何为?―评《论管理哲学的产生及其学科性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8月第34卷第4期。

[32]王成香。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208月第17卷第4期。

[33]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稻盛和夫。经营者的人生六项精进。中外管理。203月。

[35]稻盛和夫。活法。曹岫云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二版。

[36]钟放。文化视角下的道生经营哲学与企业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文论文。2008年。

[37]张邦松。改造日航:稻盛和夫的‘精神胜利法’。经济观察报。2010年8月。

[38]宋刚、王续琨、冯茹。管理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及其发展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8年8月。

[39]王育琨。稻盛和夫火线救日航。上海证券报。2010年1月。

[40]任远。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期。

[4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2007年企业经营者城战与发展专题报告。经济界。2007年。

[42]钟放。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纪要。冯雅编。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东北财经大学。日本学论坛。2007年12月。

[43]孔东。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44]曹岫云。重振日航稻盛哲学的公开实验。中外管理。2010年3月。

[45]张冠男、杨洪兴。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研究生开题报告【第四篇】

研究生开题报告

1、1选题背景

20xx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不但在乡镇掀起,同时也蔓延到农村,农村的金融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借着改革的春风和农业科技创新在全国的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性和银行信贷的稳健性之间存在矛盾,常规性的金融服务又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农业科技,就要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就要求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都要有所变革和创新。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吉林省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下,科技含量较低。改造传统农业、使之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就需要不断的农业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农村金融由于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和定位异化,导致农村金融未能实现“三农”发展的目标,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给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在金融市场上,基本侧重于信贷资金的借贷,农村保险发展举步维艰,证券、信托和租赁等领域的开发缺位严重,金融服务方式内容单一,尤其是边远乡镇金融服务缺失,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如何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时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扩大农村金融规模,是吉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吉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1、2选题意义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结合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实际现状的研究分析,对比、借鉴。对吉林省农村金融的滞后和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新道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工具创新、拓宽金融渠道、完善金融制度、构建金融体系,一方面立足于并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充分地做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另一方面,最大限度规避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综合能力,让科技缔造生产力,让生产力转化成内生动力。

1、3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为依托,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吉林省的农业科技经济的发展,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为吉林省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本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指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文章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创新进行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科技融资的现状、特点、不足进行研究,找出现在吉林省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对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对其特点,形成原因,形成的障碍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五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构建,找出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和所需的金融环境,构建多层次金融开发组织体系,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第六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工具、机构改革创新的研究,找出适合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新模式,使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吉林农业大省的崛起和腾飞。第七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对策,针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新的增长点的推进,提出恰当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农村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支持吉林省农业腾飞内在动力。

1、4文献综述

国内外针对农村金融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通过农村金融资源发展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和影响的角度,看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关的理论支持:

1)白钦先教授(1988)曾经这样描述金融“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国最基本的战略资源。”金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为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持续的活力,所以资金的流向就注定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振兴和崛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处于基础地位薄弱,城乡社会二元经济两极分化严重,资金匮乏等,所以农业科技创新没有这样稀缺的战略性资源的流入,就很难发展,壮大。因此农村金融创新改革问题变的尤为的重要和突出。

2)黄薇、于明霞认为,所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是指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在保证金融机构自身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金融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在此过程中,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基本前提,满足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是工作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

3)冉光和()结合了世界各国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大体把世界农村金融分成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商业性金融,如美国、德国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日本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以小额信贷为主。各国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村融通资金,开展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所需的各种金融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4)徐希民、卞强善()认为农业产业化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主体空位、角色错位;资金进城,暗渡陈仓;比较效益低,风险大等问题。陈华元、吴妙娟()提出农业产业化融资途径包括正规金融和民间借贷,从供给的角度观察,这两条渠道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都还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和结构断层问题。

5)朱永德、张乐柱()认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农业银行已经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盈利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重点不在农业产业化上;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力量薄弱,加上商业化倾向趋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民间金融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支持农业产业化切入点的错位等五个方面。

6)吴敬远等人()认为应该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支持农村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三条途径来实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蒋敏敏()认为应该包括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7)林毅夫(2003)提倡构建农村资金导入回流机制,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导向激励和调控机制。综合运用利息补贴、税收、担保等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村。

8)毛英煌(2003)在文中指出农村金融中间业务创新,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拓展服务手段。尽快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提高电子网络的应用效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准确、高效,及时。提高大额和小额支付覆盖面,疏通汇划渠道,发展个人支票和通存通兑业务,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在农村积极开展票据贴现、项目融资、订单贷款、保函、信用证、信息咨询和投资理财等服务。

9)马晓河,姜长云()提出支农信贷方式创新,改变贷款“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现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贷款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者可通过农户贷款证、联保贷款、评优授信和开办“高端农户”贷款等方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关键问题、创新点

第2章国内外农村金融比较研究

2、1先进国家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2、2国内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第3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及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融资现状分析

3、1吉林省农业科技现状

3、2吉林省农村金融现状

第4章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

4、1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现状特点

4、2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原因

4、3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障碍

第5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

5、1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金融环境

5、2构建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第6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6、1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1、1保障型农村金融工具

6、1、2融资型农村金融工具

6、2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2、1信用风险规避制度

6、2、2利益补偿机制

6、2、3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6、2、4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

6、3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第7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7、1政策建议

结论

1、6本文的创新点

1、通过到相关部门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到吉林省农业需求缺口的现状,通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的现状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2、对适合吉林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改革结合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使金融体系改革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本土化,达到整合资源,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的目的。

3、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如何使生产力转化成经济效益。

1、7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发达农业国家和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吉林省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借鉴其模式,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原因,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的发展。

1、8进度安排

20xx、7-20xx、9理论研究阶段根据课题的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进行理论研究

20xx、8-20xx、9资料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xx、10-20xx、12论文撰写阶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1-2013、3论文定稿阶段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13、4论文审查阶段将论文提交送审

2013、5论文答辩

黄薇,于明霞。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成因分析、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安增龙,姚增福,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时代金融,2007,(6)。

刘希宋,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商业研究,2002,

罗富民,朱建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农业经济,2007,(2)。

朱冰。论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作用、农金纵横,2003,(3)。

洪艳。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计划与市场,,(4)。

盛亦工,潘峰,季文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探、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1)。

张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支持、改革与发展,2003,(4)。

蒋敏敏。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金融,2004,(5)。

吴敬远,王孔宝,初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济南金融,2001

徐希民,卞强善。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农金纵横,2002,

陈凌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湖南农业大学;

陈兴平;陈明根;;关于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04期

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3、6

陆磊。农信社改革模式需要改革。财经。1月

牟少岩;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

马晓河,姜长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月

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毛英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想、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8)

牛建宏万成金立新刘诗平李芳芳;“解渴”农村金融尚需破障;人民政协报;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版。

齐日光韩志远夏冰;农村金融服务应与“三农”一体化;金融时报;20

沈理明。朱敢。加快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福建金融。2007(5)。

邵兴忠。金广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浙江大学出版社。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23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