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论文【实用5篇】
【导言】此例“儿童文学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文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文学素养 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37-01
幼儿时期的教育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该时期幼儿所接受的文学作品熏陶将直接影响着其性格志趣的形成,并对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文学的引导者,其可以利用丰富的文学内容及多样的文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深刻的幼儿思想启蒙教学,以便支持幼儿精神的正常发育。
一、幼儿园教师幼儿文学素养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幼儿园教师幼儿文学素养的现状来讲,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儿童文学素养的普遍缺乏。
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文学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幼儿文学知识学习的缺乏
虽然随着新课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语文教师缺乏对幼儿文学的系统学习,只有少部分接触过系统的幼儿文学学习;同时由于系统学习的缺乏导致很幼儿老师在进行幼儿文学教学时多偏向于教材,并没有针对幼儿的特点采取生动化、形象化的幼儿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力。
2.幼儿文学体裁选择面过窄
大多数幼儿教师在选择幼儿文学作品时,相对比较单一,倾向于选择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缺乏对中国传统优秀儿童文化的传颂,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也缺乏体育、艺术等幼儿文学的教授,这些方面对幼儿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幼儿教师幼儿文学内涵理解的不到位
就我国目前现存的幼儿教师幼儿文学素养状况来看,多数教师的幼儿文学阅读比较窄,一是对于有些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不充分;二是往往将幼儿文学故事中的道理置于成人的角度思考,忽略儿童的主动创造性,往往会造成幼儿文学的教学质量较差。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幼儿文学素养的途径
1.体现在职前教育上。从我国幼儿园目前教师的在职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均毕业于高校,因此教师的职前教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相关儿童文学课程的设计上,二是对幼儿教师在入职前的培训。
就我国普通高校及师范类高校的课程设计来看,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并不普遍,有些高校的中文系及教育系压根就没有这方面内容的课程设计,这是造成往后幼儿教师从业人员儿童文学知识及素养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文学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及研究价值,完全可以自成学科并受到高校的重视,与台湾、西方国家等地区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因此,各大高校及专科类院校在往后的课程设计中应把儿童文学作为一级或者是二级学科加以重视,并自成体系。
在准幼儿教师的入职前,应加强对其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及相关知识的扩充。在此阶段要注重对准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其得以准确区分出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之间的差别,并掌握多样的儿童文学体裁,拥有扎实的儿童文学功底,以便在幼儿的教育阶段能够快速的辨别出儿童所适合阅读及学习的文学作品,并引导其进行作品内容的学习,从而促发幼儿进行儿童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魅力及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
2.体现在在职教育上。加强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知识及素养的培育,不仅体现在职前教育上,理应在入职后继续完善。幼儿教师在结束校内系统知识的学习之后,多数会因为忙于工作和生活,会相应的中断对儿童文学的学习,这就需要同行的从业人员加强就儿童文学转头的交流沟通,相互探讨,并最终实现儿童文学资源的共享。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受学历、年龄、教龄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幼儿教师对于儿童文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例如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因为刚脱离书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对幼儿进行儿童文学的教学时,可能会局限于课本理论,但他们重在年轻,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在此过程中就会重视对儿童文学所表达的道理进行新解,其亦可利用新颖的授课方式吸引儿童积极主动的进行儿童文学的学习;而较为成熟的幼儿教师则更加重视对儿童故事的讲述,在儿童文学知识的新解方面可能会次于年轻教师,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儿童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则有利于各幼儿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相互借鉴,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儿童文学。在实践形式上可以采取园内各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各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专题培训及讲座等。
结语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幼儿园阶段的教学质量理应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儿童文学作为儿童乐于接受的一种知识传授形式,各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其基础理论知识及文化内涵的学习,从而在幼儿的教学中,以更好的引导儿童对相关文学知识的学习,为其良好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维薇。幼儿师范学生幼儿文学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幼儿文学论文【第二篇】
(一)明确教学目标
2010年之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名称不是学前教育专业,而是幼儿教育专业,这一改变意味着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及其思维变化。幼儿文学作为专业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文学的教育人才,其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以便向幼儿传递文化思想,具备深厚的幼儿文学素养,以便向幼儿传达文学知识,具备执着的探究精神,以便更加清晰有效的教育幼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幼儿文学教学应努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幼儿文学的发展状况,学会从现实的文学作品和教学中发现新的研究的课题。
(二)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他学科及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同
幼儿文学的课堂里,教师仍是以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以满堂的言语进行授课,然而这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悖的,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中心,教师教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必须转变思维,认识并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上面来,协助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模式。此外,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形成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以未来实用性为指导的学习模式,教导学生认识到幼儿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组织以幼儿为主体的文学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教学与学习。
(三)突出语言训练
强化口语技能口语专业水平对于幼儿文学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与关键的,因为幼儿文学需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进行听说表演与诵读、故事的表演,而学生的口语专业技能在此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口语能力越好,其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因此,为适应幼儿园实践的这个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必须加强学生对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口语技能水平。在幼儿文学教学的儿歌单元,可以让学生分别进行儿歌的表演,让其自主自由地进行编组,选取曲目,并进行一定的串联和主题编排,进行有准备的表演,既能提高他们对于儿歌的乐趣领会,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口语技能的锻炼与学习。
(四)模糊学科界线
渗透幼教内容幼儿文学和语言教学法在幼师专业的教学当中是两个不同的课程,两者之间完全独立设置,毫无交叉。因此,我们需要将幼儿文学与语言教学法之间的限制打破,模糊他们的科学界线,使幼儿文学与语言教学法更加紧密配合,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幼儿文学教学里,儿歌和幼儿诗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在教材设置上面也是分开为不同的章节,并进行详细介绍、学习和创作,而在语言教学法里,儿歌和幼儿诗则统称为幼儿诗歌,是一体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幼儿文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并了解文体特点,训练写作技能,强化作品鉴赏能力,而语言教学法的教学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利用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整个组织活动的流程,从作品选材到过程设计再到案例分析,因此二者是天生的合作者,老师应充分发挥这种合作的作用。
二、结语
总之,虽然幼儿文学这门学科并不是新鲜课程,但是之前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顺应新形势的教学需求,必须加强对于幼儿文学的认识,改变思维,提高幼儿文学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于文学教学的实际使用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我相信,幼儿文学教育的将来会是美好的。
幼儿文学论文【第三篇】
一、加强多方面学习,积累各方面经验
我们的课题确定为《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幼儿数学活动案例的开发》后,我们就沿着“学习―收集―调查―实践―反思―总结”的步骤开展活动。
我们把课题组老师的学习、反思、改进,始终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中,注意将个人学习、园本培训、课题组学习相结合,先后学习了相关理论,重温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还学习了大量有关数学活动的教学案例。其次,挑选出了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儿歌,中大班我们选择了大量适合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绘本和故事,借助媒体来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立足课堂,探索实践
课题研究的生命在于实践。我们课题组自主开展课题活动,先进行摸索,积累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和困惑,撰写方案和观察记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开展研讨活动,邀请老师进行《蜈蚣叔叔的袜子》课堂教学,并录制了视频,集体观看,根据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提出了适当的建议,然后进行第二次上课,形成适合中班孩子学习的优秀案例。另外,我们课题组还分别开展了大班和小班的同课异构的活动,如,大班我们选择了《认识人民币》,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考查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全部老师的认可。
通过同一领域的内容的两次对比,让课题组教师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好处,孩子们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分组上课、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为我们每一位课题组的老师提供了互动式的研讨机会。
2.创设环境,提升能力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他们用直观形象思维方式,在对物体的反复操作中,逐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课题组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开展了“设计教玩具”评比活动,其中《好大好大的蛋》《公主迷路了》等教玩具获得了一致好评。此外,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本班的数学角,开展了数学区角观摩活动。
我们课题目标之一是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而《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此,课题组为幼儿搭建了运用数学的平台。如,在教学活动《八戒卖鱼》结束后,我们开展了参观超市、参观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需要的蔬菜,在与摊主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还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
3.加强规范,总结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我们把每次资料积累起来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我园的课题网站上,我们每个课题组老师的观察记录和活动方案,都有据可查。
二、梳理教学方法,提炼有效研究策略
1.对应性选择策略
筛选出了适合幼儿学习数学的作品,内容简单健康、绘本画面清晰、色彩鲜艳。
2.实践性操作策略
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争取每个实验课都能成为精品课。
3.多样化实施策略
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集体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学到本领。
4.自主性学习策略
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学习,适时引导。
5.探索型认知策略
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辨别判断、尝试实验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掌握问题。
三、总结反思,提炼精华
1.提升了教师的教材解析能力
每个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活动,学习并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在幼儿数学活动案例的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懂的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择教材,如何撰写教案,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优美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轻松掌握学习的内容。
2.增强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在课题活动中,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对数学活动更加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一些平时不爱学数学的孩子,也在温煦作品的引导下,逐渐喜欢上了数学活动,特别是在每次的操作活动中,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四、感悟
1.研究存在的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位老师深感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足,有待提高。
(2)在课题论文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还需老师们细心观察,写出相关的论文和观察记录。
(3)在区角的数学活动中,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完善。
2.后期研究思考
(1)加强理论的学习,加强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力,定期进行研究交流,提升科研能力。
(2)总结优化教学方法,尝试把文学作品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幼儿文学论文【第四篇】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可以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均可成为散文的题材。当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也走入了种种误区:如:片面强调幼儿会读会背,然而散文抽象概括的语言要背就必然会抹杀幼儿的兴趣;又如片面强调散文中词汇的丰富,然而散文中的词汇更多的是朦胧的、可意会而不可解释的,往往会让你越教越糊涂
如何改进这种现象?新《纲要》理念指导我们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幼儿如何来学,我们从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
一、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散文活动会把幼儿一开始就带入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语言环境中,而与幼儿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而直观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幼儿与散文产生共鸣,更容易让幼儿有话可讲,有兴趣来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让幼儿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这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怎么来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散文呢,这就需要老师来观察、来了解幼儿已经具备哪些经验,还不具备哪些经验,并且能根据散文内容的需要来做细致的分析,作出对应的铺垫。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散文内容描写的对象幼儿是否有经验。在散文学习前,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对散文内容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经验,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就应该作好铺垫。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活动前,我们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幼儿甚至认为芽是指的牙齿。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
2、散文中新词汇的量是否适合幼儿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词汇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让孩子接触那么多新词汇,又要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做解释,那会破坏散文的整体感受,影响幼儿的学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做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出现了5个新词汇,其中有一个词语“雨露”,我们就放到了早晨来园后教师有意的带孩子观察树叶上的露水,解释阳光雨露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如果在课堂中又讲不清楚。这样不仅化解了散文学习的难度,也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
3、散文中游戏是否是幼儿熟悉。我们常会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来反复感知、体验、跟诵散文。这些游戏如果都是幼儿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乐趣,相反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
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儿进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觉,也是一种直觉,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二步。我们知道,散文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此时,教师如能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获得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急于走过程,而不能让幼儿反复的、充分的感知的话,往往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兴致就会被破坏,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大班散文诗《夏天》:树叶打着卷儿……风来了,雨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在炎热的夏天里微生物对风、雨的渴望。
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对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对作品进一步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或者关键词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我们首先设计了这样2个关键词:“胆怯”“勇敢”,让幼儿来交流、模仿自己对这2个词的理解,最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芽会从胆怯的小姑娘变成勇敢的小女孩呢?”每个孩子生活经验不同,你一句我一句,通过相互交流很快就理解了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就是阳光、春风、雨露帮助芽勇敢长大。
这里还强调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因为散文中有些词语很难用语言来直接描述,我们一定要放宽要求,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用动作,用比喻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不可强求统一。例如:刚才提到交流“胆怯”一词,一个女孩就做出一个胆怯的表情,非常容易意会。因此,宽松的交流环境可以释放孩子的紧张心理,让孩子放松的表达,更加深了对散文的理解。
四、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语训练中让幼儿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因此,散文学习要引导幼儿通过语感实践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运用的“所以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散文学习中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是最适合幼儿语言训练的一个步骤。《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散文跟诵方面我们尝试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跟诵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雪花》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高山、房顶、大地”的场景,让幼儿扮演高山、房顶、大地的角色,随着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态自由表现,自然的跟诵。又如: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分别表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
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五、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学习创编词,中班学习创编句子,大班可以学习创编段等。在幼儿欣赏、理解、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结构,在保留个另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性的原则,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说,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是幼儿散文学习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环节。在这一步中,我们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例如:中班的散文《芽》,整个散文优美,词句精练,并且有角色的互动,适合让幼儿感受欣赏,就不适合幼儿创编,教师不能强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增加这个环节,否则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其次,创编内容是否简单。是否是幼儿通过简单的迁移就能够做到的,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直观的,因此教师选用的创编点应该是简单的,由简单入手,适当累加,便于引导孩子进行经验的迁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
例如:散文诗《绿色的眼镜》,《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等,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通过自己简单的迁移就可以达成,容易获得满足。
最后,已有框架结构是否熟练。幼儿创编散文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结构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对创编结构已经达到熟练程度,那么就可以引导孩子迁移经验,进行创编。但如果原有的节奏没有掌握,那么就谈不上还能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一个散文活动还没有让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就让幼儿仿编,导致无效,只能起到形式主义的反作用。我们说,一节课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在熟悉样本的基础上,帮助拓展,展开创编环节。超级秘书网
例如:在大班散文《蒲公英》教学中,教师如果整堂课只给幼儿欣赏了2遍,没有跟诵环节,也没有一个示范,就要求按照图谱提示来又画又编,最终导致幼儿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我不会”。
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它只是我们进行散文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教师更需要灵活的取舍,灵活的运用。在幼儿学习散文的五步曲中,我们更强调的是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些,我想,也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的“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莉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文学论文【第五篇】
2010年国内儿童文学科研成果较2009年,数量上基本相当,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方法也有所增多,更多的80后新生代研究者开始进入,并且表现出较强的理论修养及科研能力,老中青三代研究者都以自己的姿态进入儿童文学研究的舞台。研究内容总体来说现象分析多于本质探讨。以下是2010年国内儿童文学主要科研成果概述与分析。
(一)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
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儿童文学教学研究(高校及大专院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文学教学研究)以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研究。高校及大专院校的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广西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张雪辉的《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9期)提出,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备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心智参与型、语言表达型、实践操作型等三种主要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重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心智参与型即教师讲授内容要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交锋或思考;语言表达型即让学生分组参与讲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并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通过大量材料产生新的思想;实践操作型即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大庆师范学院韦宏提出“儿童文学分层次教学”(《儿童文学分层次教学》,发表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7期),认为儿童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学模式应有所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主要采用理论教育式教学模式或文史贯穿式教学模式;初等教育专业应采用主题化教学模式或能力培养式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应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讲故事教学模式或文体式教学模式。儿童文学分层次教学的想法有合理性,不过文章内容说服力稍有不足。韦宏还认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应该从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改革路向》,发表于《黑龙江教育》2010年第5期),提出儿童文学的教学体系应以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为纲,以中外儿童文学史为线,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目,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法,此种提法有一定的新意,其中第四个方面讲出了教育专业与文学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区别。不过他提出的学前教育专业所应采用的情境式教学模式,有混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与幼儿园教学法之嫌。教学方法上,他认为儿童文学应以声情并茂地诵读及有声有色的讲故事为主要方法。笔者认为此种教学方法与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有出入,同时也与教师口语课及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与目标出现交叉。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比较重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海南师范大学王标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5期)认为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而目前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不足;其次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较多改编本,失去了原汁原味;再次选编以国内作品为主,未将世界最优秀的作品选入其中;另外,小学生的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未有很好的指导,亲子阅读也不多。而市面上良莠不齐的出版物也都影响了孩子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接受。扬州大学刘华的《儿童文学校本课程:目标及本质特征》(《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认为作为校本教材的儿童文学必须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且基于儿童文学课程定位具有的开放性特征,作为校本教材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具有弹性、课程内容应具有选择性、课程实施要强调生成性、课程评价要突出非标准化。此研究观点为将儿童文学作为校本教材的小学或幼儿园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李山林和朱少先在《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选材浅议———以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8月)微观而透彻地分析了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选材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教材中存在民间文学缺失、幻想类作品缺乏、幽默文学作品不足、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较少且丢失原味、原作采用“教材体”编写等问题。赵丽娜的硕士论文《幼儿园教材故事类作品内容分析》(河南大学),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凤凰康轩: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分领域)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渗透式领域课程》三版幼儿园教材故事类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人物、主题、情节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量的方式对故事类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进行分类与统计,再以质的方式对其内涵进行诠释。论文认为幼儿园教材故事类作品人物方面的特点为:人物类型以动物类型为主;人物特性多样化如命名方式多样、人物对比突显人物特征等,存在的不足在于拟人形象对物性把握不够,性别方面男性居于中心地位,男女人物多保持传统形象等。主题方面,研究认为三种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单一主题居多,故事主题讲究单纯明确;知识类、道德类、情感类主题是故事传递的重点。主题中存在的问题为:主题种类有失偏颇,知识类主题中健康、科学、社会知识主题占有较大百分比,艺术、语言知识较少;道德类主题中有关他人的道德、有关自身的道德主题占有较大比例,对有关社会的道德、有关自然的道德关注不够;情感类主题中有关他人的情感、有关自身的情感主题占有较大比例,有关社会的情感和有关自然的情感没有受到重视。根据研究结果作者对教材编写者、教师提出了建议:认为教材编写要注重快乐的原则,要去“工具性”、重“文学性”,要主题、人物、情节相烘托;认为要更新幼儿园教材的内容:扩大人物类型的取材范围,要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要加强儿童文学素养,要引导幼儿欣赏文学类的作品,回归“文学性”。此研究资料详实,分析有条理而透彻,值得相关研究者参考。梁珊的硕士论文《幼儿园童话个案教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4月),选取山西省A幼儿园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得出结论为:幼儿教师基本上都能认识到童话在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及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不过却大多忽略了童话的审美功能:在童话教学的目标设定上,幼儿教师偏重于认知与技能方面;在童话内容选择上,幼儿教师偏重于选择知识类、道德类童话;在童话教学实施中,幼儿教师多数都能进行教学环境的创设,但教学组织和方法使用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在童话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多为幼儿教师,内容多偏重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多采用口头评价方式。研究建议:幼儿教师应加强对童话价值的理解;幼儿园应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应建立支持型文化氛围、应加强家园合作。在《例谈小学童话教学的误区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10年6月)中,江苏丹阳市进修学校教师蒋成云提出,童话教学中表演的部分要把生长点放在虚点的挖掘上,找准文本虚点和实点的衔接点,实点描写精读,虚点描述想象,以对虚点的创造为支点,借助表演,丰富童话意境。此观点对童话表演教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江苏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孙建国提出在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寓言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允许多元解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寓言教学的新路径》,发表于《教育导刊》2010年5月)。论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关系的观点主要有:翟永明认为儿童文学只有将教育主义和游戏精神融合起来才会达到最佳状态(《论儿童文学中教育主义与游戏精神的关系》,发表于《名作欣赏》2010年第6期);郑慧俐在《试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道德人格的构建》((《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中提出,儿童文学以其价值时空、镜像反映、追求超我、情感渲泄、审美图景来显现道德意识、唤醒道德情感,完成儿童道德人格的自我超越。文章从理论上更深入地论证了儿童文学对儿童道德人格构建的意义。
(二)儿童文学文艺学研究
1.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2010年,在儿童文学作家中,曹文轩和彭学军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肖成红的硕士论文《论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中<残缺之美>人物类型的塑造》(吉林大学),以曹文轩作品中常出现的残缺人物类型作为分析对象,寻找其理论上的源头,认为其与古典美学“以残缺为美”的传统一脉相承,在残缺中表现至美,引领读者重新审视外表的美与丑,深刻揭示只有内心美才是永恒的,淡化自然式的美丑,引导读者追求精神及心灵的锤炼。杨建生的《拷问生命,追求永恒———对曹文轩<草房子>中死亡描写的解读》(《名作欣赏》2010年5月)认为曹文轩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死亡这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以唯美的方式对死亡做了有特色的描写,积极正视童年生态,使死亡这一命题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余舜雯的硕士论文《彭学军少年小说论》(上海师范大学),从作家的具体作品出发,对彭学军少年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艺术进行探讨,按照作品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分析,选择了形式上的几个特点进行探索,归纳出作者在主题内容上的偏好:对童年记忆中湘西世界的真诚感念与抒写、对少年心灵成长的关注与深切关怀。在与同类作家作简单比较后,找到作者在形象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作者塑造的少女形象的内倾性以及反映出的美学特征上的真纯与凝重;语言风格上散文化、抒情性的特质和由此带来小说质感上的典雅、优美;结构上的精心安排使作者略显散文化的小说不失故事性的本色。在国内儿童诗歌研究方面,彭斯远的《把欢乐还给儿童———论高洪波儿童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认为高洪波的儿童诗表现和释放了孩子的苦恼和郁闷,努力还原了孩子童心的稚拙与纯真。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生活,使得高洪波的诗歌具有长久魅力。刘琼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香”———刘御与金子美铃童谣创作艺术风格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4月)对中外这两位儿童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刘御的诗歌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的叙事话语有着审美特质和自然的结合,而金子美铃的诗歌意境优美、感情细腻、想象独特,渗透着一种忧郁和寂寞。作者对金子美铃的诗歌分析比较到位,不过两位诗人的风格可比性不是很强。谈凤霞的《儿童文学的“无所谓”与“有所畏”———彭懿幻想小说批评》(《粤海风》2010年第2期)对彭懿幻想小说进行了中肯的批评:其个别作品对于恐怖元素及爱情的表现,没有把握很好的尺度,会对小读者造成负面影响;有些作品的构思仿制西方作家;对幽默的追求有时陷于油滑;其作品的哲学式思考、人文性底蕴与世界经典幻想作品还有一定距离。对一些过度赞扬的评论者,作者也进行了批评,认为溢美无助于作家的进步。此文在赞扬声一片的儿童文学批评界有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出了作为文学批评者的勇气。对国外作品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徐莹的《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儿童成长的自我认同》(《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9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认为爱丽丝在兔子洞中经历了自我认同的焦虑,最终从认同焦虑中走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文章角度比较新颖。宋卫琴的《<秘密花园>的象征意义解读》(《名作欣赏》2010年第1期)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中的“母性精神教化力量”的象征意象进行解读,认为这些意象起到了精神治疗和积极思想的魔力。王舜日、侯颖的《<女巫>的恐怖美学与情感指向》(《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认为达尔的《女巫》呈现出独特的恐怖美学特征,作者借助现实与幻想结合、心理描写、细写描写、加快节奏等艺术手法营造恐怖感,而同时又很好地把恐怖控制在了安全的范围内,紧张过后是温情的呵护。此外还有徐芳的硕士论文《<小王子>中“二元世界”的象征意义分析》(西南大学)等。
2.儿童文学本质及文体研究
这方面比较重要的成果有:李学斌的博士论文《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对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进行了深度而系统的剖析,认为“游戏精神”的审美发生与现实效应之于儿童文学具有本体价值。论文引用哲学阐释学解析儿童文学“游戏精神”,提出“自我表现”乃“游戏精神”之深层心理动因;通过“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之关系考察,倡示“游戏精神”乃儿童文学之“核心价值”;将“儿童文学之游戏性”分为“表层”和“深层”,以此区分“游戏精神”的不同境界;同时,经由“儿童观”、“童年幻想”、“儿童幽默”之关系剖析,揭示“游戏精神”之审美发生机制;另外,文章还探讨了当下儿童文学中“游戏精神”粗鄙化、表象化之审美错讹,为现实提供警示。仇敏在《当下儿童文学与诗性主体》(《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中提出,儿童文学诗性主体的建构和表现应该超越年龄和成人意识形态的制约,摆脱功利主义、消费社会和享乐主义的感性诱惑,获得独立和自由的美学品格,使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阅读者获得诗意和审美的艺术享受,从而提升生命的艺术境界。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文学童话的本体论研究》(《理论与创作》2010年3月)一文对中国早期儿童文学理论者周作人与赵景深的理论辨析进行再次梳理,从而厘清什么是文学童话及文学童话的本质属性。认为文学童话本意多是寄托、教训或是讽刺,但在儿童看来,它的价值却不在此,往往被买椟还珠;同时,文学童话具有审美个性,有文学的结构,是美的童话;文学童话的最高境界是营造一个融合成人和孩子的世界,如安徒生童话。周云华、赵卫华的《儿童文学视角下佤族动物故事的美学特征解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分析了佤族动物故事的类型、内容及特点,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价值。舒伟的《关于西方文学童话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外语研究》2010年第4期)从童话文学史演进史的视野,探讨西方文学童话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童话名称的由来及童话文学的确立;童话小说的崛起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关系;童话小说的双重性特征(一方面要突出儿童性———童心、童趣,以及儿童本位———关爱与责任,这使它区别于一般幻想小说,另一方面又致力于超越儿童性,概括说来即:为儿童写作,为具备童心的人写作)等。同时,文章进一步分析出英国童话小说因其双重性出现的两种创作走向———儿童文学化和成人化。部分成人化的童话小说充分利用了传统童话作为其资源,来传达其意识形态。阳艳波的硕士论文《童话想说什么》(湖南师范大学)对童话中隐含的负面教育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的切入点很有价值,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如建议教师选择有利于价值对话的童话、选择有儿童存在的童话、选择有人文关怀的童话等。但也有一些观点有失偏颇,如认为童话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如乌龟不可能和兔子赛跑等,认为要让科学回归童话,用事实说话。而童话这一文体本身的特征就是幻想,就是讲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一个既定前提下,情节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用科学的标尺去衡量童话,本身就有问题。另外,该文个别观点有过度诠释之嫌,如认为《梅花鹿》所隐含的内容是诚实是要吃亏的等。李慧的博士论文《童话论》(上海师范大学),资料详实地论述了童话概念的来龙去脉、国内童话研究的历史等,同时对民间童话及文学童话各自独有的特征状貌予以描述、分析和欣赏,进一步澄清了童话与幻想文学的差别。另外,通过中外经典文本的分析,具体阐释经典品质是如何存在和呈现的。刘李娥的《新时期儿童小说游戏精神的动态狂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对新时期小说的游戏精神进行了分析,认为作家们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在叙述语言的表达上,都给以游戏化处理,使文本呈现出欢快活泼的游戏格局。王敏的《叙事视角的选择与成长主题的表达———兼论中西少年小说成长内涵的变迁》(《阴山学刊》2010年6月)从中西少年小说的发展历程中选取了几个典型文本,分析并阐述小说叙述视角与成长内涵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从角到儿童视角,从二者相融合的角为主到儿童视角为主,这一演变轨迹昭示着中西儿童文学作家儿童观与成长观的改变,而与之相关的成长内涵的表达都深刻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显示着中西儿童文学或同或异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追求。郑薏苡的《图画书的美学意义》(《文艺争鸣》2010年2月)对图画书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图画书中的图画是精美且能为孩子所理解的,认为图画作为叙事手段是开放的,不像文字话语那样直接表达意思,图画的叙述要靠读者去想象、去联想、去创造。蔡明明的硕士论文《图像传播时代儿童诗歌诗画关系探求》(西南大学)具体研究了在图像时代儿童诗歌传播的诗“画”关系,探讨如何让儿童在诗歌阅读中获得诗美体验。论文分析了图像时代儿童诗歌传播的多元形态,如绘画儿童诗、题画儿童诗、摄影儿童诗、诗歌VCD、DVD、电视MV、网络儿歌FLASH,以及传播的新方式如网络诗画会、儿童配画教学、诗朗诵、音诗舞、诗剧等,说明诗画结合成为图像时代儿童诗歌审美的重要方式,由此论证儿童诗歌传播的诗“画”协同关系。同时,该文也分析了图像时代儿童诗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在图像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的娱乐活动吸引了大多数儿童的眼球,导致儿童的诗意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儿童的诗意体验开始缺失;诗歌创作者方面,存在对诗意把握的不准确,对诗画认识的欠缺,以及诗歌传播的滞后等问题;从诗歌传播者言,存在经济效益的制约、图像消费的膨胀、教育产业化追求等问题;从诗歌本体言,诗画本质的不同、诗意画美的冲突、图像对思维的影响、读图对阅读的消解、图像对心灵的遮蔽等问题,等等。
3.儿童文学读者接受研究
池文清的《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究》(《文学教育》2010年第2期)认为孩子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以提升认知分析能力;感受儿童文学的文学形象,可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把握儿童文学的蕴含,可以培养联想扩展能力。韩梅的《儿童阅读视野的另类想象》(《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认为儿童文学中的一些想象,可以释放孩子的负责情绪。彭应雄和杨峰的《从<夏洛的网>看儿童对文字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审美接受》(《电影评介》2010年第4期)认为文字文本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纯正的审美趣味,让孩子更好地体味作品的丰盈内容;电影虽给孩子带来感官的愉悦及思想的启发,却呈现出被动性和单义性的弱点。王敏的《游戏:既参与又对抗———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特质再探》(《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32期)认为欣赏文学作品是儿童的游戏,在游戏中一方面他们全身心参与投入,一方面又表现出并非有意的对抗和反叛,既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又有对现实世界及文本意义的逃离。
4.儿童文学史研究
王福贵的硕士论文《欧洲童话研究:从民间童话到文人童话》(河北大学)通过对欧洲童话的发展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了童话从不属于儿童到趋向于儿童文学的演变轨迹;通过对传统童话的两种基本类型———民间童话和文人童话进行横向对比,发掘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理学意义:给予儿童人格教育,启发孩子的智力和观察力等。刘梦雪的硕士论文《想象儿童———以1971-1976年儿童小说为中心》(河南大学)对1971-1976年间的现实题材的儿童小说进行细读,分析儿童如何在主流话语的规训下发挥自身的模范教育功能,对伙伴及落后的大人进行引领与救赎;阐述儿童的成长模式,认为作品中的孩子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挟持和控制,并被放置于大风大浪中历炼,成为向施教者所期望的方向成长的接班人。文章从斗争视角分析儿童的性格特点,认为在阶级斗争话语笼罩下,儿童机警、早熟、好斗;斗争本应远离儿童,这时却成了生活的常态,这是那个时代扭曲人性的见证;同时,文章从审美角度阐述儿童形象如何以意象的形式被赋予特定的政治内涵。张宁、杨倩影的《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梳理了20世纪初儿童观发现和确立的曲折历程,概述了儿童本位价值观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及在儿童本位观影响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概况。杜传坤的《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认为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论”的观点都是从现代性的“内部”看儿童文学的起源,而作为其理念支撑的“现代性”意识恰恰遮蔽了儿童文学的起源;儿童文学的产生不是先有儿童,才有为儿童的创作,而是儿童文学本身即是现代性中儿童的一种生产与建构方式,儿童是立法者的文化想象,是成人世界的一个他者。作者从后现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起源,认为儿童是建构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观点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孙建国的《论<吴洞>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7月)认为,《吴洞》印证了神话是童话的起源的说法,是“灰姑娘型”故事叙事范式的典范:叶限是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其基本情节要素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型最早的叙事框架;《吴洞》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还在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其叙事框架是作者的独创,从艺术表现上看其创造典型的手法新颖等。
5.儿童文学创作研究
胡丽娜的《儿童文学写作的难度与智慧———以殷健灵<1937:少年夏之秋>为例》(《中国出版》2010年6月上)以《1937:少年夏之秋》为例,就历史题材儿童文学创作的情境构建与情节设置、作家的写作姿态和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深度等问题予以剖析,同时通过与国外同类创作的比较,探求提升国内历史题材儿童文学创作品质的可能。杜霞的《寻找回来的世界———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认为,新世纪儿童文学已逐渐形成多元共生的格局,少年小说着力于对历史、现实和心灵世界的深入开掘;畅销图画引发儿童文学分化,同时也面临如何葆有品质的质询;幻想文学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同时,寻求本土的移植和转换。谭旭东的《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现状和走势》(《编辑之友》2010年第6期)认为,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的总体状况为:创作队伍在不断扩大,出版跟不上创作,幼儿文学没有得到作家和出版者的足够重视;幼儿读者的需求将决定幼儿文学创作和出版的走势:图画书的引进、亲子阅读的兴起等,都会更快地促进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繁荣。翟永明在《论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群创作中的游戏精神》(《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提出游戏精神的内涵为:快乐原则、幻想原则及自由原则,这三大原则在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群的作品中表现非常明显,从而构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在其另1篇文章《试论儿童文学形象塑造中游戏精神的体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月)中,作者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认为形象滑稽奇特的外貌、夸张放纵的行为、快乐荒诞的语言、活泼生动的心理等都是游戏精神的体现。李利芳的《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间性意识———论汪晓军的儿童文学创作》(《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分析了汪晓军不同阶段儿童文学创作的间性意识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雷茜的《童恋题材的表现手法探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通过分析作品《本爱安娜》,指出童恋题材应高扬儿童的主体性,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以心灵慰藉和切实的指导。
6.儿童文学影视、文化研究
胡丽娜的《孙毓修儿童读物编辑特色与启示》(《中国编辑》2010年5月)通过对孙毓修《童话》丛书、《少年》杂志等儿童读物编辑实践的考查,分析其编辑特色:开风气之先的编辑理念;明确的受众意识及对读者互动参与的重视;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致力于对儿童读物深度和广度的追求等,这些特点对当下儿童读物出版仍有重要的启示。徐静静的《浙江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馆藏特色及开发》(《大众文艺》2010年第14期)详细介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儿童文学馆的特色及其具体措施:历史馆藏资料丰富而完善,台湾馆资料详实,作家馆特色鲜明,图画书馆日渐丰富。同时,馆藏已从儿童文学资料转为儿童文化资料。国际儿童文化馆利用馆藏资料编撰出版儿童文化相关资料如《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等;编选青少年课外读物并进行推广;编撰心理教育读本,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等。对外交流方面,与国际机构、组织及学者进行越来越多的互动。张悦的《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中国图画评论》2010年第5期)认为从儿童文学出版情况看,作品越来越倾向“成人化”,而当整个社会的文化都向“儿童成人化”倾斜时,会从生理和心理双重角度挤兑儿童,并且彻底改变传统“童年模式”对于世界的处理方式。吴芳芳的硕士论文《<小朋友>1922-1937》(上海师范大学)回顾《小朋友》杂志的历史,介绍杂志创刊之始的编辑方针和读者定位,总结了它在1937年之前的编辑特点和装帧设计之特色。作为重心的,作者介绍了这一时期里《小朋友》的主要作者及他们的创作情况,进而得出《小朋友》杂志和20世纪20年代“儿童文学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比较同一时期儿童杂志《儿童世界》的基础上,作者分析得出《小朋友》杂志成功并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充满激情的编辑队伍;以儿童为中心的营销手段;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流行扩大了《小朋友》的知名度;有中华书局特有的渠道资源,等等。王晶的硕士论文《从文学经典到数码影像》(上海师范大学)以《宝葫芦的秘密》为例,对不同媒介时代和媒介形态之间以审美形象为主兼及叙事构成、表现手法、意识形态侧重等的异同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论析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当商业资本力量成为主导力量之后,经典本身的构成、经典内涵的变迁以及迪斯尼中国化战略的步骤等问题。郑伟玲的硕士论文《木兰故事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变异》(安徽大学)依据历史和美学相统一的观点,结合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国原著的变异、主题学、科技整合的方法,分析迪斯尼动画影片《花木兰》变异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带来的启示,认为迪斯尼版《花木兰》对中国《木兰诗》中故事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在人物形象上,完全改变了女主人公花木兰传统女性的形象,代之以西方现代女性的形象,并且加入了其他配角;在结构特征上,增加了相亲失败的情节,增加了木兰和李翔的爱情副线,对战场生涯作了详细的描写,改变了原作结构单一、情节简单的叙事特征;在思想主题上,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女性主体地位和提倡自由婚恋观替换了《木兰诗》传统的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迪斯尼《花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种种变异与美国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差异、迪斯尼动画电影本身的特性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渗透有关。文章认为国产动画电影存在的问题在于: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对动画电影的趣味性不够重视,忽略动画电影的娱乐功能;在对接受者的把握上,长期被定位为适合12岁以下儿童观看,而忽略了12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这一庞大群体的潜力和需求。
7.儿童文学文学批评研究
赵霞、方卫平的《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走向》(《南方文坛》2010年5月)以美国杂志《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为线索,精当地叙评了西方儿童文学研究的脉络:创刊之始,其研究集中在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美学、儿童阅读、作家作品及文体等方面,视野开阔,从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研究的各个层面展开纯学术性的探讨;1973年以后,研究开始鲜明地体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维度的特征,研究内容不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范畴的限制,而且将意识形态、文化批评等理论资源引入儿童文学批评,而此时研究所形成的“学术多元”和“文化多元”的面貌也是当代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理论生长方向。跨学科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很多论文从历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民俗学、社会学、女性主义、教育理论、艺术理论等角度切入文本研究;跨文化最鲜明的体现在对于域外儿童文学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介绍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刊不再满足于对于现实话题的被动应对,而开始针对儿童文学文类的文学、文化和社会语境主动提出富有开拓价值的学术话题。研究者对《儿童文学》杂志的定位为:对于当代英语国家儿童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份同时具有开创性的承前启后意义的学术刊物。王亚玲的《守望儿童文学的艺术疆土———论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3月)对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研究进行了较全面而细致的分析,认为他是当代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张国龙的《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理论与创作》2010年3期)认为中国成长小说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缺乏系统的成长小说理论建构;对世界成长小说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关于成长小说解读的居多,但大多数作品解读依托的成长小说理论有失偏颇;缺乏对中外成长小说的比较研究等。郑素华的《国内儿童文化研究:进展与问题》(《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认为,近年国内儿童文化研究在儿童文化概念、儿童文化构成、儿童文化特征、儿童文化研究基本领域等四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研究定位、方法、取向及视野上还存在不足:儿童文化研究的定位及领域归属有待明确,儿童文化研究方法有待丰富和充实,儿童文化研究取向有待调整,儿童文化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研究成果评介及热点话题阐述
2010年儿童文学研究从内容上看,从教育、传媒角度关注的研究者慢慢增多,硕博士论文中三分之一都是从其中之一角度切入,且质量都较高,如赵丽娜的硕士论文《幼儿园教材故事类作品的内容分析》、王晶的博士论文《从文学经典到数码影像》等。期刊论文中,中小学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相对精当也更有价值,如王标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刘华的《儿童文学校本课程:目标及本质特征》等。传媒研究在期刊方面、编辑出版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不过有理论高度的不多。吴芳芳的硕士论文《<小朋友>1922———1937》梳理了《小朋友》杂志的编辑特色、作家作品等,使对《小朋友》刊物的研究更为全面而系统。作家作品研究中的小说研究仍集中关注当代作家曹文轩,另外一个在本年度受关注较多的作家是彭学军;儿童诗研究数量不多,质量总体也不高。儿童文学本质及文体研究部分,李学斌的博士论文《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舒伟的《关于西方文学童话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很有价值;蔡明明的硕士论文《图像传播时代儿童诗歌诗“画”关系探求》在传媒视角下关照的儿童诗研究也不错。读者接受研究,就目前的资料看,王敏的《游戏“既参与又对抗”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特质再探》较有理论意义。文学史部分的研究,杜传坤的《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从新的角度定位“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刘梦雪的硕士论文《想象儿童———以1971-1976年儿童小说为中心》资料详实,弥补了研究的一个空白,不过未有很突出的新观点。创作研究中,胡丽娜的《儿童文学写作的难度与智慧———以殷健灵<1937:少年夏之秋>为例》精准地分析出了作品的优点及存在的硬伤,且延伸总结出儿童文学历史题材作品所应具备的品质。李利芳从间性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儿童文学的创作,角度比较新。杜霞的《寻找回来的世界———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述评》对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现象有中肯的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研究最重要的文章有赵霞、方卫平的《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走向》、郑素华的《国内儿童文化研究———进展与问题》等。综上所述,本年度儿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为中小学及幼儿园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儿童文化研究(主要为影视动漫、编辑出版等研究)。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