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焦裕禄事迹【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807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焦裕禄事迹【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焦裕禄主要事迹【第一篇】

关键词:穆青 人物通讯 “形” “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穆青为我党的宣传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术界有关穆青人物通讯写作的研讨文章不少,我以为分析其作品特色,不外有字里字外之说,蕴涵“字里”的属作品主题思想及意义范畴,坦乎“字外”的是作品艺术手段的运用。本文拟从穆青人物通讯作品的“外形”和“本质”两方面探析其特色,以重新解读其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形”的魅力

穆青人物通讯可贵之处在于朴实。穆青曾说:“我们的民族是朴实的,人民的内心世界闪烁着一种本质的朴实的美。因此,报道他们我一直采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笔调。”①无论是对人物的描写,还是那种娴熟的散文化笔法,都为作品所透露出来的这种“朴实”增辉添彩。

白描手法的运用。所谓白描,就是用最经济的简括精练的笔墨,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来进行描写。穆青人物通讯中这种手法俯拾皆是。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对吴吉昌老汉在疯长的棉田外徘徊一段的描写:

“半响,吴吉昌好像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棉苗长得不错呵!’队长立刻回答说:‘就是挂桃少。’老汉说:‘那是因为后期管理没跟上。’这时候,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吴吉昌凄然一笑,摆摆手说:‘好妹子,不敢再称劳模了。’那位女社员噙着眼泪回答:‘老大哥,俺们心里明白’。”

亲切的称呼,简单的对话,朴实的动作,把人物心理刻画得真切动人。短短的几句对话和表情动作,把吴吉昌那种被逼无奈却又急切地想帮助乡亲们的情怀刻画得十分传神生动。穆青说过:“人物通讯常常需要叙述一些有关人物的概括材料,但要善于把这种叙述同描写结合起来,以描写带动叙述:描写为叙述张本,描写为叙述开路。这种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写出一个个表现故事和情节的感人典型画面,再以这些画面为骨干,同那些叙述联缀贯穿起来。这样,就好比绿叶衬着红花,一条藤上牵着一串瓜,读起来感到疏密相间,有动静有起伏,不致沉闷。”②这种对描写与叙述关系的论断,实质就是对白描手法的作用及意义的精辟见解。

不加粉饰的白描化语言是穆青人物通讯作品极具震撼力的表现。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焦裕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温暖了那对无儿无女的老人的心,成为党员干部所追求的人民公仆的楷模;那句“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感人肺腑的话语,将人物精神实质抒发得锵铿有力。又如潘从正说“你们伺候俺,谁伺候树苗呢?不走”,再如吴吉昌说“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别想挡住俺”,等等。由于洞悉了人物真实的心理,所以这些语言格外质朴感人。

典型细节的运用。穆青善于选择新闻事实的典型细节来缀织意境,烘托或反映人物思想感情。《嘱托》一文中,在写吴吉昌听到周总理噩耗后的情景时,恰当地运用了这样一些细节: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当他踉踉跄跄从外地赶回家乡时,沿途的村庄、道路、田野在他的泪眼中都像蒙上了一层薄沙,模糊着、颤动着。‘再也见不到总理啦!再也见不到总理啦!’他失魂落魄地推开自家的院门,那些悬挂在檐下、窗前、墙头、树上的株株棉花,在他的眼前一下子都变成了痛悼总理逝世的白花……此时此刻,吴吉昌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悲痛,倒在炕上失声痛哭起来了。”

这些细节充分表现了吴吉昌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同时这些细节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具有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正是人物通讯作为新闻所获得感人力量的源泉。

人物通讯这种细节的真实性来自作者深入的采访和细心的观察。在《1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典型细节:

“有一天,他突然独自收拾工具,刨出一批树苗,要扛到万碧风口去栽。老伴连忙拦阻道:‘你疯啦!你会栽,人家不会砍!别把树苗糟蹋完了。’老汉暴跳如雷,推了老伴一拳大声嚷嚷:‘你懂什么?……’”

这个细节的运用,居然把一个爱树如命的有着高大形象的老汉写成了打骂老伴的人。然而正因如此,这个细节才具有催人心酸的意味。它如实反映了当时“老坚决”潘从正那种一心植树为民造福而不能的十分痛苦的心情,侧面反衬出不许“老坚决”植树的错误势力对正直善良的人们心灵的伤害。当然细节的运用还在于作者的精心安排。例如,吴吉昌的腿被打断了,胳膊被拧残废了,仍然被勒令在村道上扫街。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林彪、“四人帮”的有力控诉。但是孤立地写这件事,就不如这样写更有力量:交代出背景――那村道两旁的白杨树就是他前几年领回的奖品!这样一交代,白杨树就成了无言无语却悲愤满腔的历史见证:“白杨在迎风呼号,那是为老汉在呜咽,还是为这不平在愤怒?!”白杨树是吴吉昌为全村人赢来的荣誉树。这个细节本来是不难从采访中获得的,但是把它和吴吉昌被迫扫街的事实联系在一起,就增加了它的感染力,使读者对吴吉昌的被迫害,更感到无比愤慨!③

散文笔法写新闻。穆青于1963年就提出“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他在文中写道:“为什么新闻就非受一定的格式束缚不可呢?为什么散文可以有个人的风格,而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够交代得清楚明白,在写作上可以突破……可以百花齐放,大胆创造。”“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的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④他在写作中身体力行进行改革,从而使他的作品以自由清新的风格享誉新闻界。

在穆青的人物通讯中,散文笔法犹如一条条五彩丝线,缀穿着那些闪光的珠子,用一种不露痕迹的力量让作品至臻完美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穆青的作品结构没有固定的格式,表现出自由、活泼及设计的精巧性。穆青到延安《解放日报》后第1篇报道是采写陕甘宁边区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后又有多次采访,共写了4篇通讯,都是用散文笔法,在结构形式上各不相同。第1篇《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结构方法,把赵占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通过第三者及周围人物的语言和眼神来表现、衬托。先是通过厂长的风趣介绍,接着是众人议论,再接下去是与他一起来厂者的夸奖、与他吵过架的人的自责和青年学徒的由衷敬佩,最后是附近老农的赞扬。通篇都以人们谈说来结构材料,取材自由,安排灵活,发挥了“散文形散”的优势。第2篇《赵占魁同志》,主要用客观叙述与场景描绘来结构,精选了“在工场里”、“老赵是火里炼出来的”、“惊人的耐心和仔细”、“工人参议员”等几个典型事例逐一报道。既有叙述,也有描摹特写,又有议论,显出散文的“变”性。第3篇《恭喜赵占魁同志》,完全采用散文式结构,而第4篇《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则用典型的人物通讯结构。综观这4篇人物通讯,充分体现了散文笔法的特点。⑤

这种“形散神聚”笔法的运用,使得穆青的作品结构和形式舒缓自如、清新明快,而又浑然天成。作品中看不出作者刻意的组织结构,用叙述或描写或言语的方式缓缓写来,如话家常,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就会明白如画般呈现在读者眼前。如《河南农村见闻》中《抢财神》1篇中,写豫东地区扶沟县的一个叫刘风理的技术员在实行责任制以来成为最吃得开的人,以致发生到处被人抢以及徒弟也被抢光的事。篇中用一个很大的段落来叙述,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怎样“抢人”及农民们的话语:“……有一阵子农民抢得他不敢出门,只好到处躲,农民抢不到人就抢他的被子,说:‘我把你铺的盖的抢走,看你上哪儿去睡觉!’……干脆,再开上拖拉机,把人给接来。结果也没让人家在家好好过个囫囵年,又把高大套给接回来了。”⑥看似很无章法且结构松散,实则正是在这平白如话的叙述中事情发展及人物心理都完成了质的飞跃,正是这种看似唆的结构与形式准确地写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民思想带来的崭新变化,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很好地深化了主题。

“质”的蕴涵

抛开“句外”那种作文的种种典型手法,穆青人物通讯作品最具生命力的是潜于“句里”的那种时代精神和崇高的赤子情怀。如果离开作品主题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再高大的人物形象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作者不投入热情不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那么其作品也会显得软弱虚伪。穆青作为新闻工作者,敏锐把握时代脉搏,永远为群众着想,热切地关注民生,从而使其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抓住报道的时代精神,是成功的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能力,而能否反映时代最强音,是作品能否存活下去的根本。穆青的人物通讯正是处处与时代精神共鸣,“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为社会时代鼓与呼。

《嘱托》一文写于1978年3月,“文化大革命”的余毒还在肆虐,关于“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还未纠正过来,穆青在采写中排除了种种“干扰”,毅然把一个在周总理关怀下的老植棉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为科学事业作不屈斗争的事件奉献给了广大读者。就是吴吉昌那句“啥也别想挡住俺”传神地表现出了时代留在他身上的烙印,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同时作者在文末以一句预感性的话给人以鼓舞:“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像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话同时正深深表达了千百万读者的呼声与愿望。又如《1篇未写完的报道》中植树老人潘从正数次与造反派作斗争,他的树苗毁了又栽,栽了又毁,最后仍以茁壮的姿态织成新的林网,阻挡自然界的风沙,同时向人为的破坏作不屈的抗争。“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渴望。

焦裕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鼓舞了几代人,艰苦奋斗为人民谋福利的焦书记成为干部们的楷模。《焦裕禄》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号召之后,全国上下需要树立硬骨头精神,树立能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前进的好干部形象。《人民日报》为此还组织了关于县委领导班子革命化问题的讨论,在全国有很大反响。同时,在豫东地区,当时正遭受着风沙、盐碱、旱涝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怕苦、怕犯错误及依靠国家救济等思想。怎样才能鼓舞土气呢?穆青根据时代要求,慧眼识珠,深入采访,及时抓住了焦裕禄这个典型,歌颂在困难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上述错误思想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⑦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社会混乱、人心惶惶的年代,焦裕禄精神的推出,成为一股弘扬正气、弘扬党员干部崇高品质的强大力量,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

除了赵占魁、吴吉昌、潘从正、焦裕禄、王进喜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外,穆青在人物通讯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模范人物形象,诸如《难忘那双手》中的孙钊、《情系人民》中的郑永和、《两张闪光的照片》中的排险英雄任羊成、《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阎建章等。无论是写战争年代的先进,还是写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各条战线上的模范,他们“反映的是整整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正如作者所写:“对于党和人民的新闻记者来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单纯地讴歌我们时代的英雄,还必须着眼于透过人物去反映我们的时代。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要充分反映时代精神。这就要求记者……敏锐地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同时还要善于把人物推上广阔的时代舞台,发掘孕育和诞生人物的时代和社会的本质”,进而“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强大回声”⑧。

“勿忘人民”。穆青在为年轻的记者们讲述经验时,常把“勿忘人民”四个大字送给他们。这是作为一名为人民所尊敬和爱戴的老新闻工作者发自内心的感触。在穆青的作品中,书写人民、反映人民是他永恒的主题。从工人到农民到干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他始终以朴实真挚的笔调书写着他们。

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故乡奔赴解放区投身人民解放事业的穆青,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目睹过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太多的苦难和血泪,更看到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他说,“当下笔写他们的时候,我怎么按捺得了内心的强烈冲动呢?如果说我的作品还有些感人的力量的话,那么,这首先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唤起了我对他们的真诚热爱。”⑨与人民群众一道经历过时代的波澜,迎接过斗争胜利的穆青,被多少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感染着、激励着,他说:“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特别是生活、战斗在第一线的人们。无论是写群像,还是典型人物……”⑩

穆青以一名老党员的原则和立场,关注着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鼓与呼。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为人民直言,使得穆青作品具有深切的人民性。

在《焦裕禄》的写作过程中,“灾情”成了一只拦路虎。1957年反右扩大化及1959年的“反右倾”,使得新闻界的一些同志因写灾情反映社会阴暗面而遭殃。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灾情要不要写,一度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困惑。穆青认为,不写不足以真实反映焦裕禄,他果断决定:一定要写灾情写困难!他挺身而出为人民吐真言,这是何等魄力!

穆青不仅在思想理论修养上始终与人民保持着血肉深情,果敢坚决地为人民“吐丝”,在他的采访实践中也处处显示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观。深入基层、深人生活、理解群众,是穆青写作的第一位。1942年,在延安穆青和张铁夫一起去采访赵占魁。由于赵占魁不善言谈,他们两人就一直与赵占魁同吃同住,甚至当他的小伙计。这样他们得到了许多生动的素材并与赵占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穆青说:“作为人民的记者,一定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在斗争生活中认真改造世界观,努力获得同英雄人物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记者这种感情是始终充溢于心胸,时时流露于笔端的。”这种激情,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像一条无形的鞭子,催促着他不停地写英雄的人民,“似乎不把他的精神面貌和透过这些精神面貌所宣示的真理真挚地、如实地、深刻地写出来,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的事业犯罪,就对不起党,对不起我们伟大的时代!”

勿忘人民,书写人民,穆青始终与人民息息相关。从1942年第1篇关于赵占魁的人物通讯,到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人物英雄,穆青始终以一颗质朴的心去感受他们,塑造时代的英雄。当年穆青被指定报道那个被“四人帮”吹捧成“反潮流战士”的张铁生时,他严词拒绝。“文章不为千金卖,光明顶上啸天风”,真正的人民记者是光明磊落的,是什么力量也无法改变其诚挚的人民观的。穆青的新闻生涯中自始至终就是以一种热情昂扬的姿态来证明这些的。

注释:

①⑥⑧⑩ 穆青:《穆青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⑦彭正普:《当代名记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③④⑨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第179、93~94、473、470、189页。

⑤王中义:《用散文笔法写新闻》,《新闻写作》,1997(4)。

(作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文学艺术系主任)

焦裕禄事迹【第二篇】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 为民 务实 清廉

伴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分阶段有序进行。尤其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主题活动,更是深入人心。怀着深切的缅怀和崇敬之情,我又一次看了电影《焦裕禄》,又一次赴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业绩,追思焦裕禄同志的崇高风范,在焦裕禄烈士墓前庄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此情此景,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深深地被焦裕禄同志那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所感动。

从启蒙读书上学到成为一名国网员工、党员干部,一路走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事迹伴我成长。这次再看电影《焦裕禄》、再次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更使我加深了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佩之情,也更感觉当年焦裕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难能可贵。焦裕禄同志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践行了一个党员党员干部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诤诤誓言。

屈指数来,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仅仅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但他那种不朽的精神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他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等一连串朴素而闪光的语言,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上任伊始,面对艰苦环境,面临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勇挑重担。他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哪里有风沙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群众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当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从严律己,宽于待人,清正廉洁,用自己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县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战胜了一切不可战胜的困难,改变了兰考的面貌。在焦裕禄纪念园,望着他当年的遗物,那一床早已说不清颜色、摞满补丁的被褥,更是肃然起敬,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人,心系百姓,情系事业,功在千秋,像这样的党员干部老百姓除了爱戴和拥护,还能说点什么呢?

看着影片中再现焦裕禄冒雪站在火车站注目外出逃荒人流中焦炽的情景;他俯身来到贫苦百姓家动情地告诉他:“我是您的儿子,派我来看您来啦!”的时候;看着他在暴风雪中亲自观察洪水流势变化,查风口探流沙的举动;以及在他为民积劳成疾被大家强行送往医院时百姓倾巷相送的画面,我倍受感触:而今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干部有几个能做到焦裕禄那样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心心相印、鱼水交融呢?有多少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就出现在他们面前呢?很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思。

在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焦裕禄形象,实地参观焦裕禄事迹展馆,重新感受焦裕禄爱民亲民为民情怀,就是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做人做事。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系群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是非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第一,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深怀爱民之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 “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困难增加,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和抵制“”,使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坚的无价之宝。

第三,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科学求实”的伟大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积极有所作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第五,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焦裕禄主要事迹【第三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情感、值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以趣激情,导入新课。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下面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一、设疑布障,以趣激情。如教《金银盾的启示》一文,教师可采用幻灯直观演示的办法,设置诱引学生判断错误的羽毛球拍、脸盆和头梳的局部图。通过正误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片面性造成的危害,从而激发起探求这类问题的学习兴趣,形成喜爱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创设情景,触景生情。如教《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一文,利用挂图把“明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展现出来,告诉学生这是福建省永春县西北部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村庄,让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佩服“领头雁”的思想感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比较对照,情趣交融。如教《学习做事讲效率》一文,教师采用竞赛导入,借例释题的办法,让三位学生当堂竞算数学题。学生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形象有趣的比较对照中,理解了什么叫“效率”,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情绪。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教师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例如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录制电影《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一个清廉爱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学习之情。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教《真正的友谊》一课,提出问题:王刚想到魏坚会告发他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设想王刚的心态和被告发后的境地,联想他的思想波动,合理想象放学后的情景。道德认识:魏坚的“告发”是善意的,态度是诚恳的,这正是维护友谊的表现。角色互换:如果你是魏坚,根据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发散思维:你能不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师生课堂间的真情交流,学生不仅获得道德知识,而且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要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2、要动情用理,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辨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焦裕禄主要事迹范文【第四篇】

少年时代学习雷锋,只知道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只知道雷锋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则是无限的”奉献精神,却不太明了雷锋身上折射出的这种精神是因为雷锋经历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折磨,被共产党解救出之后而产生的一种伟大的人生情结,这使雷锋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之中,因而才有了超时代的雷锋精神。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是亲眼目睹了盐碱风沙对兰考乃至兰考人民的侵害,才产生了“活着没有把风沙治好,死了也要埋在沙丘上,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人生情结。

作为典型人物如此,普通人也同样如此,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因为一时的疏忽使他深怀对战友的愧疚,让他即使在转业之后也一直将雷锋精神往下传承。

的的确确,人生的情结就像一粒种子,一旦植入人的生命之中,就会顽强地生长并将其发扬光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这段看似很朴实的话,事实上表明了焦裕禄精神对同志的深刻影响。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这是同志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的词作。

据原《福州晚报》编辑部主任、今年76岁的范金玉回忆,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后的词作。据范金玉回忆,1990年7月15日,福州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将的手稿送到报社,时任《福州晚报》副总编辑、当班负责编务的杨振荣读后直呼“太感人了”,当即安排在头版显要位置。当天晚报印刷出来之后,杨振荣对范金玉说,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词中精品,这首词前一段写出了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后一段则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和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爱民为民、勇于担当的坚定情怀。

或许正是这一情结,2009年4月,专程来到兰考县,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五点明确要求,并种下一棵泡桐。2014年3月17日,已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再次来到兰考,一下车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边看边问,不时驻足。他同焦裕禄亲属和基层模范干部代表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在兰考,同志就学习焦裕禄学什么,提出了四个方面。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6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