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精选5篇)
【导言】此例“养成教育论文(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第一篇】
摘要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础。针对90后大学生所表现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要在新生入学教
育过程中,通过调整入学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方法、发挥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开展心理健康引导、
团队训练以及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等方面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新生入学教育;90后大学生
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不但适用于中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样适用于90后的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须把养成教育抓实。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实际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
1.价值观多元化与目标功利性并存。成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深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他们有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底,又有着西方外来文化的熏陶,进而推动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追求深入,在思想意识方面更加追求独立,对身边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也更加犀利,这是社会思想进步的体现。
同时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所持的思想观点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更容易产生偏差而误入歧途,因此他们张扬个性,注重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实现的同时,也具有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
2.维权意识强与责任感缺失并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过强造成个人责任感缺失,过于强调权利获得而往往忽略义务履行,只重视个人利益的获得,而无视社会责任。在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90后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过于注重自我与缺乏尊重他人的行为与心理。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这一代大学生群体注重自我,过于重视个体体验,他们往往习惯凡事以个体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体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处处彰显个性,过分追求展示自我,导致他们集体荣誉感下降,不去考虑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的需要,根本上来说是不懂得责任与权利的相互依存关系,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3.思想独立与心理依赖并存。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性强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思想上,自我意识与自信心较强,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思路灵活,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学习上,自己认为乏味的课不愿意听,却花大量时间阅读有兴趣或自认为重要的书籍等;生活中,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且在面临问题选择时具有较果断的决策能力。言行虽然超前,但是内心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光鲜的背后因为缺少畅通的倾诉渠道而形成内心的压力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排解,也有可能出现不安全事件。
4.自信张扬与抗挫折能力弱并存。90后大学新生竞争意识强烈,但抗挫能力较差。习惯了以往家长、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大学的新环境使许多学生茫然:曾经自己的优势不再突出,自己的表现欲、成就感突遭打击,心理会产生落差,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他们普遍表现出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军训中有部分同学因生病或训练不好而被安排见习,有同学在军训汇报表演中没有进入军旅拳方阵而感到不满。在班委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找老师抱怨,认为选举不公平,认为自己的才能没能在短时间内显露。
5.行为信息化。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也是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习惯于通过访问互联网来获取专业信息资源,他们偏好于通过搜索引擎来解答疑惑,他们热衷于通过QQ、MSN、BBS校内网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他们喜欢通过写微博、日志来进行情感的传达和宣泄,借以慰藉自己的心灵。网络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媒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1.调整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方法。新生入学教育时间都普遍安排在开学后三四天之内。但新生面对全新的校园、崭新的面孔,没有任何熟悉的环节,突然要改变以往的作息、学习方式,熟悉校园都过急。因此入学教育应该前瞻性与连续性,所谓前瞻,在入学前通过学校网页宣传学校,使学生有初步了解,所谓连续性,入学教育不是在开学的一月内集中进行,而应以一学期为宜。
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往往是“开大会、领导讲、学生讲”的三板斧套路上,缺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效果自然欠佳。因此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以请优秀教师讲专业、高年级学生分享学校的历史沿革甚至于要新生来讲演对学校的了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发挥导师班主任专业优势,推动学业职业规划。新生入校后与专业老师的接触较少,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学院聘请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聘请党政领导担任素质导师。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AB角,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以自身研究的课题给新生作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等,加强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班主任与新生的素质导师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名师导航的运行模式,多方位指导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3.发挥助理班主任“朋辈教育”的作用。低年级的新生进入大学,存在不适应现象,而现在的大学辅导员往往一个人面对着两三百名学生,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事务性的工作,这样的局面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照顾周全。工作中发现,新生与学长的交流比较顺畅,更容易接受学长的建议。因此,我校部分院系多年来坚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由他们负责部分管理工作。
助理班主任与新生接触的机会相对更多,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果。在助理班主任选拔上,学校可以安排各种心理辅导、管理艺术等培训活动,组织助理班主任集中学习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助理班主任在暑期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于开学初组织讨论交流。通过这一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助理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新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4.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占领网络阵地。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而言,网络无疑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堡垒。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辅导员在学生比较集中的网络空间里开设“地盘”,访问学生的日志以便及时了解个人的思想动态,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发布一些信息及励志性的文章,从而发挥日常那种面对面、口头教育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从而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形成了立体教育平台。
5.扎实开展心理健康的引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算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单独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开展,笔者发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健康的心理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恐怕很难去谈养成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学生管理部门应及时邀请心理辅导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安排心理老师在新生入学初对其做一次心理辅导,入学第一学期内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
6.通过团队训练的形式,提升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90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大学新生患“不适应症”的现象比较普遍。
慢慢厌倦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他们希望得到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希望学习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滞后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我校在新生优创班中开展了成长小组训练游戏。通过这种体验式、游戏式的团队训练,班级同学均有所获益,彼此之间增强了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游戏式、体验式的团队训练方式代替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育,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实践证明,团队式的入学教育比传统式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葺□编辑/徐霄天〔参考文献〕[1]王琦。养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07,2(01):60-63.
[2]金新利。试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J].安徽文学,2007,(120):139.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7,(03):11-12.
[4]郭友寒。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若干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129.
[5]张弘。养成教育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09):119-121.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第二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对道德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阶段处于人生中与社会接轨的重要阶段,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并且具有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情感,需要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养成教育。现阶段,高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当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下足功夫,避免养成教育的知行脱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尤其在中国,学生在大学前社会经历很少,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素质水平下降甚至频发的犯罪案件,让我们更认清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的迫切性。适当的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打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是以高校为主,在家庭、全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拥有走向社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的,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就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实践里经过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倾向于条件反射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在形成后可以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以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可以说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大学生养成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国外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碰撞,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有更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更多的困惑,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造成当代大学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
1.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环境,但是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物质诱惑。贫富差距也使个别大学生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作祟。整个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愈加功利性、现实化,理想主义和理想价值淡化。大学生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但可塑性较强。在当今多元价值观条件下,大学生中频频发生道德行为的失范案例。例如当代大学生渐渐不讲求实际,而是追求实惠。享乐主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严重的案例就是由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模糊而发生行为偏差,最终演变为犯罪行为。
2.家庭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孩子最早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都是家庭所赋予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人时形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文化修养、家庭中的文化氛围都是养成教育的最有力支撑。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能开发,却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培养。很多家长在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而自己又不能在实践中说到做到。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孩子迷惑,也导致孩子心理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接受全家所有无私的爱有时甚至是溺爱。这造成一部分学生有自我意识强、虚荣心强、孤僻懒散等问题。
3.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大学生所在的第一环境就是高校,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对高校教育逐步加大了投入,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一般高校都着重建设教学的软硬件,却忽略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发展。养成教育中多采用课堂知识的强行灌输,缺乏将道德行为规范在大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高校着重提高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然而,大学生所在的道德环境是否健康,养成教育的方法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没有深刻的被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和社会实践接轨的特殊阶段,正处于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反之,如果让各种不良的环境作用于大学生身上,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后果就会不可估量,在高校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
4.传媒环境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脑、移动设备、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涌入大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丰富自己,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使他们堕入深渊。大众传媒形成了一股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学生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性。大学生通过模仿一些媒体上的暴力犯罪过程,导致心理逐渐畸形,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编造一些不实新闻,集中反映社会的阴暗角落传播消极情绪,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能清晰分辨真假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不能以积极心态认识真实事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有媒体不顾社会影响,报道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闻,画面不堪入目。媒体信息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于呈现感性化、个性化、低俗化和庸俗化。可以说,现在的各种媒体报道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如果任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且仅凭借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很难控制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的。
三、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能力。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专业特色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入学初的军训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养成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统筹资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处的主要位置是在高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影响被弱化。因此高校就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在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统筹校内团组织、学生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资源,高校还要统筹解决大学生在校和毕业期间的问题和需求。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
大学生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这种习惯形成后不需要大脑的思考回忆,就会自然地、应激性地发生作用。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顺其自然其他的好习惯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生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螺旋上升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训练的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要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4.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养成教育顺利圆满的进行,更是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的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同学们对规章制度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3-74.
[3]杨敏.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121-122.
[4]刑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29-33.
作者:张丹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第三篇】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认为,法规育德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从德与法的共性以及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两个方面分析了法规育德的依据,提出了要落实法规育德.必须要注意完善各项法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以及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以严治校。加强社会实践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养成法规育德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途径上看,包括教书育德、管理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德,除此之外,本人认为,法规育德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法规育德的依据
1.1道德与法存在共性.这是法规育德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德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规范。
1.1.1道德与法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他们都有特定的观念、准则和活动方式,都具有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1.1.2道德和法一样,都是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都势必在其运转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应的秩序,并只有在合宜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个别行动的秩序不尽一致,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为了将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引入现实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以保持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形成某中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道德和法就是这个社会控制系统的两种力量。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疏导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
1.1.3道德和法都具有他律性和外在的导向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因此,所谓的道德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道德主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试图过社会生活的人,是无法抗拒这种约束力的制约的。
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是指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在约束人们的行动时也引导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扩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且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但是约束某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在激励某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的这种导向功能,是与约束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法规也同时具有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法规在禁止社会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成员另一种行为。如,法律规范禁止社会成员杀人,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杀人;禁止偷窃,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偷窃。交通规则也具有这种功能,“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等等,都既是约束,又是导向。
当然,道德规范的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比起法律规范,有着更深刻的内在根据和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道德和法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都以义务为基点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问题,既包含道德观念、道德美德修养,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谁则等,而道德规范准则作为人类社会的墓本要求本身就体现了义务性。而道德美德、道德修养等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方能实现,或者说凡具有道德美德、修养高的人其实首先就是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同样在法中,义务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法的权利本位不仅不排斥义务,反而是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其最基本的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法的墓本范畴,区别只是在于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道德所要求的义务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高于法律的义务。并且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上的义务与道德一样,也存在增强趋势。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法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
法规育德符合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德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个体思想品德诸要素一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转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从个体道德产生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自律是对他律的一种认可。在整个社会尚未达到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部力来强制性地调控人们的行为。而所有的外力作用中,法规是最强硬的手段,它通过爪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强制力来迫使人门自觉接受并遵守现存的规范和秩序,从而达到社上会道德个体化。而道德主要依靠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以及传统风习惯等采维持,与法律相比,道德更明显表现出自律的性质。虽然社会舆论对于个体的外在压力和“成慑”力也是足够强人的,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道德的背后缺乏法所拥有的那种“最后解决手段”即强制力,从而决定了道德的制约力量无法与法律相比拟,无论道德舆论的力有多人,个体行为者在极端条件下有可能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而在德育过程中,通过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硬化,以国家强制力量来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最终达到行为者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愿自觉的行为。
同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养成。法规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人,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像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干心而长久于世。这就要求无论是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要相对的稳定,社会成员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加以认识、理解和遵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借助法规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以上是把法规育德作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的依据。
2落实法规育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法规,是指广义的法规,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以及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落实法规育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完善各项法规
这项工作应该从两方面人手:
2.1.1国家的法律的制定,即立法
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立法也可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立法还可以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如我国民事司法实施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但这方面工作不是高校本身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已取的巨大成就。
2.1.2各高等学校自身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各高校在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时,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违背国家制定的法律如婚姻法》已规定了中国公民的结婚年龄,高校就不能规定已符合结婚年龄的大学生不能结婚。但是,现在还有些高校的内部规定是与法律相冲突的,因而依据这些规定对部分违纪的学生的处理也是不恰当的,导致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经常见之报端。这些违背法律的高校规章制度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背景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因而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规章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更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有个别高校规定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能购买和携带电脑到校,也许这个规定是从本校学生住宿条件、财物安全以及便干管理考虑,但这一规定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就算遵守也是极不情愿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学校的不认同,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再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道德养成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在遵守和执行时明确地知道界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识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如有个别高校曾规定大学生男女生交往“在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违者经教育不改的给予处分。“不文明行为”是指什么样的行为,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明确。就算男女生有接吻、拥抱的行为,学校也不能据此对学生进行处分,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情展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等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真正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2.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的法规教育同样也包括两方面:
2.2.l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具有自己的独特作用。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法从根本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从价值选择看保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才会同样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的教育要通过正式设立的课程和讲座来完成。
2.2.2对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
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守则、文明公约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千所言,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的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
校纪校规的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优良校风是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奖惩条例等若干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得以保障和落实的。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靠经常性宣传教育才能保证落实。新生入学,规章制度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结合教学和工作检查,利用学生违纪实例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期末,结合工作总结,也要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2.2.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从严治校
法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我国的公民(当然包括大学生)、组织和一切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高校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学生必须依法处理。
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出现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甚至因人而异的现象。因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执行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2.2.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道德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实践性的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活动之中,让大学生的德育行为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法规不断完善,法制教育不断深入,法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认识和体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守法,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
总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是育人之本。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教育、修养等多种途径,综合运用引导、激励、评价、法律和规章制度等多种方式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第四篇】
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违法分子的侵害,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是保证大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需呀,也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最基本的要去。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冲击,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是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们洗礼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时期。各种新的不平衡,不和谐因素增多,各类不安全隐患也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s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地深入校园,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山草香☆)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那么,我们大学生如今的安全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1.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2. 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案。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
3.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4. 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的,很少是通过教师或专业人员传授的。
5. 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作为大学生我们该树立怎样的安全意识呢?
1. 遵纪守法和文明修身的意识。大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观念,首先是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其次是强化文明修身的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避免因自身的素质问题陷入冲突之中,使自身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威胁。
2. 对安全形势认知的意识。安全隐患早知道,就是要对社会安全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虽然当前社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校园安全状况要好于社会整体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大学生所处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面临的安全形势应引起重视,学生自身更应树立对安全形势有正确认知的意识。
3. 自我防范意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对安全隐患要早有心理准备,做好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对自身的伤害。
4. 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是没有预兆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这方面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帮助自己和别人脱离危险,而不是因害怕,应变能力不够丧失了逃生和减少损失的机会。
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必然性是如何呢?
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对社会安全问题认识不透彻;从大学生自身能力来看,我们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我们不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就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遇到重重的苦难,从而最终导致遭受挫折,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遗憾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数高校大学生私欲过度膨胀,甚至道德沦丧,不惜以身试法,这些不仅使自己处于不安因素的笼罩中,随时会陷入欲望的陷阱无法自拔,而且会使他人的安全受到威胁,这增加了社会不安因素爆发的几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于各类媒体,且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一些被人们视为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因触犯刑律儿锒铛入狱,不仅是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对社会规范知之甚少,对不安全因斯的防范意识差,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对大学生实施犯罪以可乘之机。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第五篇】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复杂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目前教育模式的陈旧,高校重智育发展轻德育培养,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熏陶,如何让大学生‘精神成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己刻不容缓。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表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在成长期,还未达到“完全成人化”,正处于所谓心理上的“断奶期”。其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未成熟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感情等方面的矛盾。再加上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综合素质等等)所以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学业负担、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进而表现出种种不良的行为,如自闭、自恋、早恋、同性恋、自杀、神经衰弱、学习困难、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甚至罹患精神病等。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我国有%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到90年代便上升到25%,近年来己达到30%。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屡见不鲜自杀、凶杀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在这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中,有的是显性的,能被老师、同学及时发现;有的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只有触及其心灵深处才能发现。有的是“内向”型,这类人群大都经历过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心理煎熬过程,自己难以走出心中的阴影,不过对其他人基本没有伤害;有的是“外向”型的,在外界因素的诱发作用下,这类人会将自己心中压抑着的“巨大能量”以爆发方式向外释放,对周围的人有着极大的危害。
2.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心理教育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疾病预防的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及有效的教育引导,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二者互相联系。
(1)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教育,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能否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系到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趋全面,不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学识水平,还要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心理素质。这些都使得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人发展方向等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压力不断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増多。
(2)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身心素质是人才素质中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须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作保证。高校教育者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具有良好的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人的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关,并与人的个性心理和内在倾向密切关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需要、动机、信念及能力、气质、性格的培养。因此,要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在高校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心理教育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
1.高校心理教育研究机构不完善
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咨询以及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尽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每个高校均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学校依然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心理健康的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手段。大多数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校内电话咨询不能让学生随时联系,校园网上不能互动交流,直接面谈的机会更少,不能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咨询和治疗。所以,必须完善高校心理教育研究机构,不但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而且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有效的研究,力求解决问题。
2.从业人员不规范
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职业责任感、知识面、生活经验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里从事心理教育的工作者绝大多数为非专业人员,容易使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混同,失去心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所测出的统计结果有时分析不当,问题解决不力。
3.心理教育内容偏窄,目标单一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但在很多高校中,往往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被忽略了,使得心理教育不能发挥其全部的作用。心理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诊治,轻教育。在相当多的高校里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于心理教育,只考虑筹建心理咨询室,面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而不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对象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是全体学生,违背了教育的全体性原则,没认识到预防重于治疗。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教育者必须探索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加强新世纪大学生心理教育,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建设工作。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学生切身的重大利益。要把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加大心理教育的投入,经费上的保障是心理教育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日常教育、课堂教育、心理问题调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人、财、物和工作场所等方面的保障。再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配备专职心理教育工作人员,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教育工作队伍。
2.建立一整套管理体制
恶性案件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预防和发现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减少甚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有一整套具备前瞻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的周密而完善的综合管理体制。
(1)建立教育机制
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期心理反应变化的不同特点,至少在每一学年开设一定学时的心理辅导课程或讲座。所开的课程或讲座必须针对学生实际,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待恋爱、挫折,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等。通过讲座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譬如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青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预防措施等,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旦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知道如何有效求助。可以利用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2)建立检查机制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每年对进校新生的心理状态、认识、情感、人格特征等进行全面地测试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后定期开展学生心理状态测试并记录在案,建立校、系、班级、个人多级的信息流通渠道,通过普查和个体调查,运用学校、老师、同学等各方力量,务求时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要让信息从教育者传递到学生中,还要能从学生中得到积极的信息反馈,能和学生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在学生寝室,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3)建立预警机制
根据教育、检查掌握的情况,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贫困生,单亲家庭,学习、表现落后生等)、特殊情况(如家庭变故,失恋,身体健康状况变化等),进行专门的教育引导,把问题解决在初期,把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消解于萌芽状态。如此,则能把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4)建立应对机制
平时就做好紧急事件的应对预案,有了突发事件,能立即启动,多方齐动,及时处治,迅速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漫延,并妥善做好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尽量减少事件的影响力和损失程度。
3.开展网络心理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由于网络的便利性、保密性,它往往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采用。网络可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既保护了自己的隐私,又得到直接的咨询和帮助,有助于増强心理教育的亲和力与说服力。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起步,有待大力发展。
以上种种方法虽不能涉及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所有方面,但如果实施,对问题的解决无疑是有益的,关键在于高校的重视和行动。
心理教育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心理教育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