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篇1
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它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其内容较为广泛,既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又包括运用这些手段的作用机制和调节过程。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货币政策有狭义货币政策和广义货币政策之分。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主要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控制货币发行。
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再贴现率。 选择性信用管制。 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影响
2008年,货币政策在贷款利率上的表现:不足百日 连降5次。“降息”,无疑是2008年货币政策中最亮眼的关键词。从9月中旬至年底,央行密集下调存贷款基本利率:9月15日,央行6年来首次降息个百分点,紧接着10月8日又下调个百分点,10月29日个百分点,11月26日个百分点,12月22日个百分点。不到百日,连降5次,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累计下调198个基点,从年初的%一路降至12月底的%,活期存款利率也由%降至%,被市场诠释为刺激经济的“猛药”。其中最大一次调低108个基点的幅度更是历史罕见,足见中央“保增长”的决心。
利率的密集调降,作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涵,是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制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确保市场流动性的传统手段,与新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相辅相成,旨在竭力为经济回温铺路。
为保证市场上的流动性充足,自2008年9月下旬进入降息通道以来,央行已暂停了6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票发行,3月期央票改为隔周发行,市场上可配置的短期品种锐减。其中,3月期央票一度出现收益率和发行量齐跌的状况,年底虽然发行量有所回升,但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收益率还是以%的历史最低位结束了2008年行情。这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央行自9月中旬以来释放的流动性由于不稳定的经济预期,没有流向一级市场,而是淤积在银行系统中,催生了大量的央票需求。
08年经济评估分析 我们可以从货币政策面临的内外环境约束来看。首先,从外部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不断增长,形成货币供应过快增长的巨大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经常出现冲突性。但首先要确定的是,无论基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当前人民币确实处于相对低估的阶段,长期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在此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就是坚决反通货膨胀。
其次,从国内情况来看,央行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所关注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这几方面的风险,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些则关系不大。正如我们所说的,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要想全部关注这些目标,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集中考虑通货膨胀的目标,从而间接对其它目标产生影响,这样才能达到相对最佳的政策效果。同时,在分配不公等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通胀的危害更加严重,而货币政策目标的模糊,也客观上强化了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坚决反通胀,才能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就当前全国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此间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影响
总体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上半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企业、居民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各项贷款继续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占比逐步上升,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大幅回升。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万亿元,同比多增万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高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降,6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元。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分析,一是新增的贷款,无论是流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流入房地产市场,基本上都与城市建设有关。当大量的资金都流入城市化建设时,基本上是中长期贷款,因此信贷风险不会在短期内暴露出来(特别是有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担保及大家都预期房价仍然会上涨时更是如此)。不过,从中长期看,如果城市化的速度不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特别是在房价持续上升时,由于城市化的失衡所导致的信贷风险就会显露出来。
二是前三个季度信贷增长部分,居民户贷款增长十分快。汽车销售和住房销售信贷快速增长,是拉动今年个人贷款增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住房销售的增长。个人住房消费性贷款增加了8809亿元,远远超过2007年全年7622亿元,但2007年是房地产泡沫不小的一年。也就是说,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促使今年4—9月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造成了不少地方房地产市场泡沫被吹大。房地产市场已经由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转化为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投资比重进一步上升,国内房价进一步上涨,2010年个人住房贷款是否能够持续增长也面临问题。除非政府希望把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吹大。
三是今年1—9月份的信贷增长,已经不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图了,而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了。尽管这种货币政策对保证市场流动性、鼓励企业投资、防止经济下行风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产物,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比如泛滥的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特别房地产泡沫被吹大。如果对所面临的问题不重视,那么它会严重阻碍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09年上半年银行信贷的天量增长还表现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区间全面下移。比如2009年6—9月贷款利率上浮分别为35%、35%、38%、37%,基准利率下浮分别是65%、65%、62%、63%。但在2008年6—9月贷款利率上浮分别为45%、47%、51%、47%,基准利率下浮分别是55%、53%、49%、53%。这说明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全面下降。2008年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为8.19%,2009年同期则下降到5.74%,下降了2.45%。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是快速扩张了,但由于利差水平严重下降,将全面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业绩。在这样的情况下,2010年国内商业银行是否还会继续采取2009年这种无效益的信贷扩张模式,是相当不确定的。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2010年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提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0)》称,下阶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影响
1、外部经济环境比2009年明显改善
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很高,2007年为%,2008年为%,因此,2009年1-9月全国出口额同比减少%,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首要因素。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衰退将宣告结束开始回升,imf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将增长%。伴随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也将止跌回升,我国出口增长将结束下降转为恢复性增长,如果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持续的时间能够延长到明年年中以后的话,则可能形成国际市场需求的报复性反弹,拉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反弹。
2、我国经济结构已获得初步调整
经过2009年的结构调整,失调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表现在:(1)汽车这一新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短期内不容易降温,将对一系列产业产生拉动作用;(2)房地产投资迅速恢复了高速增长,虽然高房价对市场有抑制作用,但国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投资建设的力度将加大,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3)农业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国家粮食收购价再次提高后,国务院又宣布2010年小麦收购价将每斤提高3分钱,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4)公路、铁路、机场、电网、城市交通、环境保护设施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善了投资、生产和消费环境;(5)各级财政在医疗、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教育等方面增加了投入,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有了较大推进,改善了消费者的支出预期,有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
3、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
(1)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总结2009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政策重点将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抑制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保证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不仅有利于使政策产生更大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009年5月国家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降低了投资项目的门槛,有利于投资的增长。
(3)国家将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4)国内股票市场中创业板市场建立,有利于吸引风险投资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投资,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科技人员创新和创业,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
(5)2009年开始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降低了企业投资风险,增加了投资资金来源,有利于投资规模的扩大。
(6)国家多次提高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设立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实行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政策,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明显恢复
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消费者信息指数已经从3月份的最低水平逐月回升到8月份的,虽然仍明显低于危机前水平,但已形成稳定的回升趋势。企业家信心指数从去年四季度的最低点逐月回升至三季度,虽仍处于本轮周期的低位,但也已形成稳定的回升趋势,且加速势头十分明显。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的恢复将对2010年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5、2010年劳动力需求将有所加快
上述因素决定了2010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gdp增速将继续有所加快,带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可以乐观地预期,2010年就业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矛盾会更加突出,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非技能型低端劳动力也将短缺,主要表现为民工荒问题,推动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预测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比2009年有所回落。
6、外需不足和成本上升共同促进产业升级
金融危机后,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调整自己的需求结构和负债消费的消费模式,压缩消费,增加储蓄,这种改变必将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压缩我国出口增长空间,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与我国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或蚕食我国市场份额,或压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对我国出口形成不利条件。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将推动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上升,降低我国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春节前返乡的7000万农民工中,有1400万就地创业或就业,据此预测,一旦经济完全复苏,恢复原来的生产水平,沿海地区将出现1400万的用工短缺,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促使我国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加快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这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一方面也是劳动力报酬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社会向企业提供更多接受更好教育具有更高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而目前我国劳动力生产环节尚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这是造成目前失业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7、过于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结构问题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全球主要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超量货币注入市场使流动性严重不足一度陷入停顿的金融系统得以重新运作起来,并逐步恢复了生机,遏制了经济危机的继续蔓延和深化。但这种紧急救助措施只是一种应急行为,不可能长期为之,即使是短期为之,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副作用。以我国为例,政府对经济的一系列救助措施中,有关房地产的政策阻止了房价的理性回归,使本已收缩的房地产泡沫重新膨胀起来,埋下了经济再次调整的隐患;再有,大力度的投资刺激计划,使一些过剩行业的投资再度活跃,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还有,信贷的超高速增长使一些本该淘汰的技术和管理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起死回生,推迟了结构调整的进度;此外,部分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这些因素都加大了金融系统未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内需发展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财政金融领域风险依然存在。
上半年,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高位回调,物价涨幅处于合理水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投资也不排除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
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还是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在稳定上半年防泡沫、抑通胀成效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化解诸多矛盾和风险,逐步实现经济政策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
本文地址:http:///zuowen/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篇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
傅晓青(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广东广州510521)摘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扩张政策,然并未达成预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鉴此,应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约束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灵活倾斜政策扶持出口,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央行调控能力,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行消费信贷,抓住有利时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作。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0)01003103 我国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通货膨胀的威胁之后,在国内经济周期和国际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从1998年开始,遇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虽然我国央行适时调整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制订的“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规划,转而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即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但经济运行速度增幅趋缓,物价仍然持续低迷,市场需求不旺,消费继续减少,在这种形势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我国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
在1998年以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实行的几乎都是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进入1998年以来,通货紧缩的一些主要症状如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降低、生产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以及居民收入下降等,在我国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物价更是普遍持续下跌。为了防止经济滑坡、避免通货紧缩迹象的加重,确保当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中央银行调整了货币政策,采取扩张型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内需。
1998~1999年期间,我国央行高频率地动用了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手段,具体操作措施包括
1、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
2、及时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以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供应能力;
3、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信贷供给能力;
4、降低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
5、调整增加了固定资产贷款计划;
6、下调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改变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
7、适时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
8、恢复债券回购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以满足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
9、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央行公布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指导性意见》;
10、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11、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这些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高频率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缓经济下滑和防止更严重的通货紧缩的作用,但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首先,货币供应量仍然偏低,1999年前三个季度,虽然货币流动性m1/m2比率比低谷时回升了19个百分点,但广义货币m2增长153%,狭义货币m1增长148%,流通中现金m0增长164%,均未恢复到正常区间(1997年9月末,m2和m1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1%和173%);其次,社会消费需求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到1999年8月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17个月负增长,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持续23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30多个月负增长。另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9年4月2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1997年和1998年我国实际gdp的年增长率分别为88%和78%,而预测1999年为66%,呈下降趋势;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变化率也分别是28%、-08%,而预测1999年为05%,也呈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预期的刺激需求的政策效应并没有完全实现,而笔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滞后使传导机制阻滞。根据上述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通货紧缩的迹象,模型为:m(货币供应量)增加→e(支出)增加→i(投资)增加→y(名义收入)增加,从而使物价得到提高。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在1996年就改变了传统的选择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做法,正式把货币供应量当作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在“九五”计划中确定其为控制目标,所以此次央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主要采取了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手段。但市场经济运行的态势表明:货币供应量的操作已经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而具有经济杠杆的特征,它不再是内含于经济主体行为的内生变量,而商业银行体制的滞后加剧了货币供应量的这种外生性,导致传导机制出现障碍。
从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结构格局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重及市场份额均占整个金融体系的绝大比重,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因此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体肯定主要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中央银行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扩大货币供给的意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影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成本得以贯彻。但是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正在深化,加强风险管理、注重资产和贷款的质量,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贷款有较大风险的情况下,即便是央行增加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下调其贷款利率或贴现利率,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愿意扩大贷款,出现“惜贷”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使通过贷款的实现来保证货币供应链条的畅通受阻,而货币供应所具有的外生性又决定了扩大货币供给需要创造货币的商业银行这个载体,这种非对称性必然导致异向选择,使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脱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又导致其对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下调反应平淡,表现为再贷款和再贴现的绝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例如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再贷款占其资金来源比重同1997年相比,同比下降5%~10%,比1993年下降10%~30%;1998年再贴现增加额为-191亿元,比1994年减少了14436亿元。而这种对再贷款和再贴现依赖程度的下降使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变得更加单一和孤立。(二)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尽管利率往下一调再调,信贷资金供应相对比较充足,但企业却不愿意向银行借款,投资的积极性很低,出现了“惜借”的现象。原因在于:一方面,经历了近20年的改革,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增强。它作为投资主体其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只有当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于利率时,企业才愿意投资;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以及1/3以上亏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即使是经营好的企业,收益率水平也不高,例如1997年不分配的上市公司高达373家,占其总数的5013%。我国企业的这种状况使得它对投资需求增长缓慢,对利率的反映相对比较迟钝。进而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政策失灵。
(三)中央银行调控能力的削弱影响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包括国外净资产、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和对政府债权等,近年来,外汇占款又成为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增速持续回落。1999年1-7月出口额为100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呈负增长;而进口为889万美元,同比上升了166%。同时,在不断增加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下,结汇额也大幅下降,从而使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极大削弱了央行扩大基础货币的能力,使其调控能力受到影响。
(四)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滞后削弱了传导机制的调控功能。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市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各种政策措施只有通过这一市场才能传导和反映到经济运行之中,由此而产生调控效应;同时,同业拆借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信息源。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对象涉及到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这两个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手段:首先,由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帐户上多余资金是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对象,中央银行就有可能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数量,以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规模的调控;其次,由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代表了市场资金的价格,实际上这一利率已成为确定其他资金价格的基本参照利率。因此,中央银行不但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其制定利率政策的重要参数,而且就有可能通过调控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来影响其他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我国于1996年1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但其目前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从而必然阻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同业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偏少,结构也不合理。到1999年初,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成员共171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77家,占45%,外资银行9家,占5%,保险公司10家,占6%,国有商业银行15家,占9%,授权分行60家,占35%,有数以万计的商业银行分支行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规模小,交易品种少。1998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总成交额为989亿元,日均成交额为4亿元,根本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动;再者,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影响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失真,导致我国同业市场利率还不能完全反映货币市场真实的资金供求水平。上述三个方面的缺陷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作。
(五)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和贴现机构进行再贴现来达到其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扩张或收缩信用的目的。没有完善而发达的票据市场,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就不可能有效实施。而我国的票据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票据市场的业务量还很小,1997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只有1332亿元,只占央行446万亿元资产总额的3%;其次,票据市场工具单一,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而商业汇票和本票都较少;再者,票据市场各行为主体还很不规范。因此,我国票据市场尚无法满足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使再贴现政策的效果难以发挥。(六)国债市场不完善制约传导机制。国债市场应该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场所。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在国债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依靠国债市场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和利率升降变化,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国债市场的运作有利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结合。而我国的国债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首先,国债一级市场还不规范,国债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的分布,大部分以中期国债为主,短期国债较少。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载体多为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短期国库券;其次,国债二级市场运行不畅,交易主体单一,债券不足。因此,我国的短期国债市场难以成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市场依托,制约了传导机制的运行。(七)居民支出预期不断增加而收入预期悲观,削弱了利率政策的作用。随着我国在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居民对支出的预期不断在增加;而由于连续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城镇地区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使得居民对收入预期更加悲观。在这两个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居民的消费欲望被约束,储蓄倾向增加。在连续多次下调利率之后的1999年1-5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不但没有在前一个的水平上有明显下降,反而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5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达5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599亿元,同比多增1692亿元。(八)我国金融体系的多层结构加深了时滞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时滞大约在半年到9个月左右,而按照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状况,一方面,人总行的货币政策措施通过各家商业银行总行逐级传导才能得以贯彻实施,现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人为延伸了货币供应的多环节性,增加了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另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只是经营而没有供应货币的责任,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责任是监管,特别是九个大区行缺少对辖区内经济金融总量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这就形成了目前人总行一家调控,传导缓慢的局面,从而使货币政策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因此,我国在1998年3月份以后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和频繁操作,其货币政策效应的产生应在1998年9-12月之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时滞显然增加了。
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机制,实现贷款的较大幅增长。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风险约束开始加强,但利润约束仍然较软,这导致它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过多地注重风险的防范,而忽视了对效益的追求,从而对于开拓新的信贷业务缺乏积极性。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主要载体,其对贷款的消极态度将极大程度地阻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为此,要改变长期沿用的财政部和国有商业银行事后算帐的做法,在事先确定全年利润目标,硬化预算约束,建立激励机制,使利润约束与风险约束一样具有严肃性。(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对象,企业的自我约束程度决定了金融调控政策的有效程度。在我国,获得全社会信贷资金90%以上的国有企业,经过近20年的改革,风险意识虽然增强了,但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对宏观金融的调控信号———利率的变动仍然缺乏灵敏反应。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这是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效应的微观基础。
(三)采取灵活的倾斜政策扶持出口,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9年我国汇率政策仍然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而对外贸易形势的好坏对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边国家发生金融政策危机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陆续推出金融刺激政策和提高退税率等政策,对支撑出口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还不足以完全克服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采取更多的更为灵活的措施来扶持出口,如在适当扩大出口卖方信贷规模的同时,逐步提高买方信贷在出口信贷中的比重。在贷款投向上重点支持成套设备、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同时加强对电子、通讯、轻工以及其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持。对好的出口企业在贷款利率上给以优惠。出口形势的好转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增加外汇占款的比重,增强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的能力。
(四)加快发展货币市场,提高央行的调控能力。同业拆借、票据贴现、短期国债、短期外汇市场共同构成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不仅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运作。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平衡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现阶段优先发展货币市场,加快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同时,为尽快改变我国货币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偏少、交易对象单一的状况,还要积极培育和逐步扩大市场主体,比如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加快金融工具的创新等。
(五)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的同时,推行消费信贷。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以及失业率上升等原因,居民的收入预期悲观,消费谨慎,从而使得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失灵。为此,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提高改革的透明度,加快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多项制度的改革,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同时,减少不合理的行政收费,为消费信贷创造有利的环境。
(六)抓住有利时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调节机制的非市场化已经阻碍了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机制的有效运作。而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负增长,利率水平在连续七次下调之后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商业银行的约束机制加强,国有企业的总需求下降,使得利率扩张机制受到抑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为此,应当逐步放开利率管制,首先形成完整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为央行确立基准利率提供参照,再放开属于直接融资方式的债券利率,最后放开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从而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篇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有关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发挥效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它是中央银行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开始,到实现其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
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2、货币政策的两条基本传导途径:
一条基本途径是商业银行; 另一条基本途径是金融市场。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利率变动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而不是利率。
货币供给量能够不通过利率而直接影响收入的变动。
(3)托宾的q理论
托宾把q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q值是决定新投资的主要因素。
货币供给的变动会通过利率结构和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影响股票价格进而影响q值,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使q值上升,从而刺激投资扩大,最终引起产出增加;而货币供给减少则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下降,降低q值,使实际投资减少,产出下降。货币—资本传导过程简化为: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银行信贷传导机制
前提:银行贷款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即有一些银行贷款依赖型的特定借款人。传导过程:
以公开市场业务,实施“紧”的货币政策为例
特点:不必通过利率机制。
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
从货币供给变动对借款人资产负责状况的影响来分析信贷传导机制。
传导过程:
(5)财富传导机制
货币变动将引起财富变动,进而引起消费和支出的变动。
传导过程: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以“紧”的货币政策为例:当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外国对该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加,外国对该国货币的需求随之增加,从而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升值,本币的升值导致该国出口下降。
传导过程: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篇4
去年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学术论文,为美联储推出最强力的政策工具——前瞻指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今年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学术论文,大部分否定了现在美联储退出qe的沟通策略,可能为退出qe设定硬性的量化指标提供了强力的理论依据。以下内容摘抄自美国西北大学教授arvind krishnamurthy的论
文“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
qe的投资组合余额渠道(the portfolio balance channel)主要通过狭窄的渠道影响所购买资产的价格,而溢出效应则取决于资产和经济条件的详细情况。该渠道并非如美联储预期的一样,通过宽广的渠道影响市场,比如说影响所有长期债券的期限溢价。
对美国来说,购买mbs资产已经通过资本约束渠道(capital constraints channel)和稀缺性渠道(scarcity channel),对资产价格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危机时,出现这种情况因为mbs资产的风险溢价会特别高——因为中介部门
(intermediary sector)出现的困境不断向mbs市场输送流动性不足和高的风险溢价。我们用资本约束渠道来形容,在困境时购买mbs资产的影响。现在已经有理论文献证明了,央行购买因为金融中介部门出现困境制造的低价资产,是存在有益影响的。比如说,curdia和woodford(2011),gertler和karadi(2011),以及这份论文。很多研究员都能从这个方面理解,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时购买mbs资产的影响。我们描述和提供一个新渠道存在的证据——稀缺性渠道,在过去两年里,这一直是mbs资产购买的主导性渠道。当金融环境稳定,mbs的风险溢价已经在2011年已经大幅下跌,但经验证据显示,美联储的mbs资产购买,继续对降低mbs收益率
产生有益的影响。这是通过稀缺性渠道产生影响的。美联储购买了大量新发行的mbs资产,这已经导致当期mbs资产(current coupon mbs)产生了稀缺性溢价,使得mbs资产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低于零。当期mbs资产的稀缺性鼓励了银行发放更多的贷款,缓解当期mbs资产的稀缺。通过资本约束渠道和稀缺性渠道不断降低二级市场mbs利率,很可能存在有益的宏观经济影响。
美联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大大地拉升了美国国债的价格,但对私营部门债券收益率来说,溢出效应有限,因此对经济的好处也有限。投资者对长期的无风险资产有需求,这导致了美国国债的安全性溢价。因为美国国债能提供作为高质量的抵押品和长期极端安全的(在名义价格上的)价值储藏手段的经济好处,这些好处驱动了安全性溢价。美联储购买长期的无风险资产,降低了这些资产的供应,因此也拉高了长期无风险资产的安全性溢价。虽然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计划降低了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但它们的福利效应(welfare effects)是模棱两可的。这些购债最主要的有利影响来自于拉升私营部门无风险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这些资产可替代无风险的美国国债)。然而,因为私营部门制造长期无风险资产的能力有限(3a信用评级的企业债券凤毛麟角),这些对经济有利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此外,因为美国国债安全性溢价通过降低美国国债的供应来向投资者提供经济上的好处,所以也在剥夺经济系统中极端安全和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所带来的好处被减少了。
我们几乎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购买长久期资产(包括mbs资产和长期美国国债)能通过一个四通八达宽广的渠道,降低所有长期固定收益资产的久期风险溢价(也就是期限溢价)。虽然美联储经常在讨论qe好处的时候,提及这个渠道,但经验证据
与狭窄的渠道更为一致——资产购买主要影响所购买资产的价格(对高风险资产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
美联储应该首先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然后出售其美国国债的投资组合。第二,美联储应该出售高息(higher coupon)的mbs资产(较早购买的),因为这将对一级市场的抵押利率产生非常小的影响。这个操作顺序的最后一步是,美联储应停止购买当期mbs资产,因为这个工具是现在刺激经济的最有益的源头。
我们接着讨论退出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sap)政策的沟通挑战。在我们研究的所有渠道中,现在资产价格会因未来lsap的购债总规模预期改变的新闻而变动。实际上,相对于传统货币政策,qe的一个主要特点是,qe必须购买大量较长期限的资产(所以理论上欧洲央行的omt购债计划不是qe,因为omt购债计划只限于购买期限为三年以下的资产,仍属于传统货币政策——调控短期利率)。因为与短期限资产相比,长期限资产的价格对未来政策的预期更为敏感,控制这些预期在qe的传导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退出qe中向投资者的政策沟通方式将更为重要。在lsap政策上,美联储一直在其沟通方式上保持含糊。美联储一直在经济的模态预期(modal forecast)下,提供关于lsap购买资产的量化和时间信息,加上关于取决于未来经济状况的政策的含糊信息。美联储选择这种沟通策略,是因为美联储对lsap政策传导渠道的一知半解,所以希望保留更多的灵活性。
在货币政策上,随经济状况改变而设定政策的规则和政策制定灵活性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在传统货币政策下,该争论的结果一直倾向于随经济状况改变而设定政策的规则。同样的,lsap的政策行动也可以通过设定规则,或通过意料之外的灵活性声明来实现政策沟通。虽然没有回顾规则vs.灵活性争论的所有方面,但我们认为,相对
于在传统货币政策下,在lsap政策下设定规则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更大。这是因为,lsap针对的是长期债券,这些债券的价格对未来的政策预期特别敏感。在声明中缺乏控制lsap政策的明确指引,投资者将对任何关于美联储在lsap上的行动意图的信息作出反应。今年6月19日fomc会议后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就是资产价格对关于lsap政策进展高度敏感的证据。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是美联储保留政策制定灵活性策略的一个缺点。另一个缺点是,美联储不能订造一个退出方案。我们已经建议退出的顺序,从出售美国国债到停止购买mbs资产。但这个退出顺序,在投资者面对美联储lasp政策规则的不确定性前,并不能实施。现在,因为美联储的灵活性策略,任何退出的措施都会被投资者认为是显示政策定制者偏好的一个信号,这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个现象的一个例子可能从投资者对今年6月fomc会议决议的反应看到。从6月18-20日,为了回应关于lasp政策的信息,投资者重新修订了他们的货币政策预期,预期美联储将更快地紧缩。这个市场反应凸显了提供lsap政策规则的潜在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