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校园文化论文范例【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04195

【导言】此例“校园文化论文范例【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园文化论文【第一篇】

一、依托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除了与专业结合的院系风采活动以外,为了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专业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举办专业主题教育活动,如2009年成功举办了《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历时三个月,听专家讲座、到西山生态园和城市建设工地实地考察等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形成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字报告和有关城市建设的绘图设计作品,该活动受到学院的表彰,荣获一等奖。

二、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凸显精神文化魅力,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处。学院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院系”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学党史建优秀党支部”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典型引领,利用节点。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青年。结合清明祭扫活动,对学生适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土革命英雄,忆艰苦革命岁月,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学院每学期都会向师生发出“让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并能在书香中成长成才”的倡议,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好书传看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征文活动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养成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不读书是最可怜、可悲的价值观念。塑造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熏陶。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真善美”、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社会公德付诸于实践育人之中。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2005级工程监理班栗雪斌同学在参加集体捐助之后,又把自己当时刚刚获得的1000元助学金全部捐出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

(二)发挥环境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浸润中成长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注重文化品位和内涵,增强育人功能。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校园文化媒体、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及时反映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2006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系刊《建工人》,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分四个版面,分别有时事要闻、系内活动简讯、建筑专业趣闻以及学生发表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我们努力做到正面宣传及时到位,负面事件适时报道,发挥载体重要作用,着力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激励大学生成人成才

发挥《论语》、《庄子》等孔孟哲学讲堂作用,使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学院每年都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并广泛开展讨论,切实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利用专家学者学识,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我们邀请校友,现在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工作的敖主任给同学们做《专业择业事业———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等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智文化的建设,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近些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不断提高,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计算机过级率达到%。学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考研,成立考研自习室和辅导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10年考研率%,2011年考研率达到%,考研率逐年提升。在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中,学院学生成绩优异,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三等奖。2009年张洪涛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自治区唯一学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不仅是建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的光荣,也是自治区高校的荣耀。学院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与学院注重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向社会实践延伸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促进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地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炼能力、做贡献。

1.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序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周边农村牧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志愿者们还与有关农牧区结成对子,力所能及予以帮助。他们为农牧区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资料,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

2.服务社区活动。我们每学年定期到结对社区服务,走访社区内孤寡老人家,送去爱心衣物、帮助打扫室内外环境、陪老人谈心、表演节目等,用爱心与责任带给孤寡老人以抚慰和温暖。志愿者们冒着酷暑严寒帮助社区清理垃圾、积雪等,给居民的出行带去方便,为社区的环境打扫出一片洁净天地。

3.学院大学生爱心志愿者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开展“大手牵小手”慰问活动。志愿者们及时将学院师生捐赠的衣物与学习用品发放给小朋友,帮助指导学习或给孩子们表演节目、一起做游戏等进行良好的互动,抚慰心灵、奉献关爱。学院青协还特别组织了爱心家教团,坚持在每周末到福利院给孩子们指导功课、聊天玩耍,陪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周末。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几年来,我们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的全区“挑战杯”活动中,佟雅茹同学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三、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始终坚持“重于践行,受益于学生”的原则,采取“以活动带活动,以活动促活动”的方式,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开展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深入到学生心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等特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各类球赛、演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广场舞比赛、礼仪大赛、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想象力,文化领悟性。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讲公德重安全。同时,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并热心于公益事业。近年来,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才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实践、理论、艺术等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素质拓展的文化舞台,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作者:格根塔娜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第2篇

1、校园文化对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价值

医学生作为一支专业性极强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历史责任和传承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在深入研究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校园文化在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历史的更替,“90后”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他们在思想理念、行为方式、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传统的校园文化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多样化的价值观对医学生思想造成强大冲击。同时,校园文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显现出滞后问题,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及时树立起良好的思想信念。

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力不足。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精神载体,是学校为了落实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对学生采取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专业技能性活动;二是单纯娱乐性活动。这两者都仅基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或某方面能力提升的目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引导力不能得到足够显现。

3、打造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平台

牢固树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育人目标。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基调,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文化底蕴修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当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使之充分发挥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凝聚正能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生职业精神和崇高信念,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职业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打造多元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同学最喜闻乐见的。大力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加强医学专业历史传承教育,强化知校爱校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品牌活动,具有时代特征的特色活动,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活动。在注重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的同时更要充实内容。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脉搏,主动占领网络等新媒体阵地,把握舆论导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医德医风建设:一要加强网站建设。推行实名注册,设置贴近医学生学习、生活的栏目,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积极深刻的内容吸引学生;二要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大医德医风教育的宣传作用和引导效果;三要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密切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积极落实实践育人工作。社会实践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促进医学生了解国情、提高能力、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医疗水平,了解基层百姓的实际需要,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回馈社会。通过打造学生职业道德平台来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领会医德医风对于医生职业的重要意义。同时,邀请优秀医学专家举办讲座、座谈会,通过开展关于医德医风的辩论赛等方式来逐步内化医学生对医德医风建设的认识。

作者:何青芸 梁浩 蒋大力 单位:辽宁沈阳医学院

第3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值得思考的是,高校校园文化有自身特有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一是校园文化相对独立性与社会互动性的双重统一。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在以校园为区域的空间载体上,文化影响范围也以校园存在体作为辐射源。这种特性就使得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空间相对封闭性和时空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校园文化以校园为空间载体,以校园师生为传播主体,以校园媒介为传播工具,使得它的建设总是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外排斥一切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又具有时空的开放性。它不仅仅吸收校园范围内的科研、思想、技术等文化因素,还广泛的吸收和内化社会外界一切精华文化,吸收社会产生的新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评判标准、兴趣信仰等,利用一切文化来源作为自身的生长点。这就使得校园文化既具有一定的地域相对封闭性,又具有与社会互动的相对开放性。二是校园文化的渗透性。校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环境教育。大学学风、校训、科研精神、管理体制,甚至是校园的建筑风格、教育设施、校园周边环境等,总是以它们客体特有的符号向人们潜移默化地灌输着某种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此教育作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影响和教育人于无声无息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首先是由人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优良品格、行为作风以及建设的教学设施,升华并凝聚成校园文化。反过来,校园文化形成以后,又作为一种经常性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二、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到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也不可能扭转。经济全球化决定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使世界的成为民族的。多元文化的碰撞,更是一种碰撞与交融,科技的广泛传播与应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校园智能”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电子信息科技更是表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电子信息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中来。电子阅览室、虚拟校园、无尘黑板擦、水写纸、微博、博客等新的科技成果使传统校园蜕变成“智能校园”。互联网通过虚拟数据平台使当代大学生可以在电脑前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实验室、展览馆等,通过三维技术还可以参观世界一流大学校园;教师可以采用微博、moodle教学平台等新的交流工具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有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不可否认,校园物质文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提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然而校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物质附属物”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难以及时跟进校园物质文化的迅速改变。这就使得校园文化本身发生内在的矛盾。旧的校园制度文化难以适应改变的物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校园管理上显示出管理不到位的缺陷,精神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及时反映出智能科技在物质文化改变上带来的新变化。

(二)“一元主导,多元存在”的价值观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实行对外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资本所到之处,文化也必然将至。“多元价值观中包含的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种种的矛盾与冲突,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思想与校园文化的教育目的性不相符,与校园文化的先进指导思想不相符,这些不良的文化思想的肆意传播必然会削弱我国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价值观上产生混乱。此外,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必然要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西方多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从这一功能上看,资本主义多元价值观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是不相容的。这就必然发生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情况。

(三)商业渗透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经济水平还相对较低,教育投入仍旧不足。校园活动经费欠缺成为高校活动建设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社团系统、学生会系统开始将目光投向企业,向企业寻求资助资金。企业则趁机获取商业宣传的机会。客观地讲,商业资金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校园活动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然而,商业资金支持这颗耀眼的明珠,给我们带来耀眼的光芒的同时,也投下了巨大地阴影。一旦我们不慎,甚至有可能被耀眼的光芒灼伤眼睛。由于商业资金的支持总是以获取一定的商业宣传为条件的,这就给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商业渗透弱化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众所周知,校园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尤其是党团领导部门)在这一活动中本应起到领导和规范的作用。由于商业的经费赞助,商家在校园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而校园活动的举办方由于受制于商家的资金,不得不处处同商家进行妥协。商家通过活动资金的赞助在活动中窃取重要位置,从而弱化了学校在活动中的责任。二是商业渗透大大降低了高校校园活动的品位(北大的真维斯宿舍楼)。高校校园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的表现、积淀与传递,是综合反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品位、高层次校园学术、科技活动。而商业活动的融入将这种崇高的文化使命降低成毫无品味的街头叫卖。三是商业渗透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商业渗透的校园活动散发着令人呕吐的铜臭味,使学生过早地感受到浓郁的商业气息,滋生出功利化的思想,致使文化产生自身的“异化”。

(四)大学城引起的高校校园文化的趋同性挑战

所谓大学城,“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使若干所大学在某一或某些地域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有机整体的高校集合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我国大学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近二十年,大学发展开始形成集群效应。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和节约办学成本,大学建设开始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形成大学城。大学城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校园文化的空间膨胀力、学术创新力以及校园文化规模力,同时也增强了各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高校来说,这些无疑是不小的福音。但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由于大学城的形成,各高校在校园地理位置、城市环境、办学历史,以及学术特色上存在着雷同,这就使得校园文化难以凸显出其特殊性。如何在大学城的背景下,形成各高校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成为新的挑战。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

(一)利用新科技的优势,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首先,善于运用新科技成果。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在看到新事物产生带来不好的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新的科技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例如网络的发明,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结合校园自身特征举办专题讲座、论坛、征文等新颖的活动形式,这些方式可以使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和空间的限制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自身掌握和运用新科技知识的能力。新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的改变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应用,适应新科技知识的发展。自觉地改变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以适应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易变。再次,加强对高科技负面影响的控制。新科技的发展,对校园文化既有促进的一面,如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存进校园物质文化的变迁等,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负面因素。例如,互联网中含有色情、暴力、血腥的信息、图像与资料,容易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难抵制网游的渗透与诱惑,沉迷于游戏的娱乐,荒废学业。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新科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限制其负面作用的发挥。

(二)以先进文化为意念,以教育为手段,占据意识形态的高地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也同样服从这一教育目的。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地。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虽然是大学生,但其生理和心理上并未成熟,心理、性格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当今社会文化鱼龙混杂、雅俗并存,其中包含着许多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容易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大学生这个主体在没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正确的思想指导的课堂存在,大学生很容易走上歧途。当然,商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亦密不可分,在处理商业与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当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一方面,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活动经费,可以通过商业赞助的手段解决。但是,首先,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文化为活动指导思想,注重发现和弘扬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同之处。其次,必须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目的性。不管商业以什么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活动的教育性质。再次,高校校园文化是“一元主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

(三)实行“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联动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规律和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正确看待其社会地位,校园文化,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只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个别”。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社会主义文化中除此高校校园文化还有其他的“个别”的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与这些其他的文化也是普遍的存在着联系的。我们在看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身的“正功能”与“正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其局限性。校园文化具有地域的相对封闭的局限性,因此,“要想进一步搞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就不能不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区域———校园文化联动区”、“校企文化建设联动区”,形成校园文化、区域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运行机制,借助区域社会和企业的“正能量”,带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共赢”。当然,此时高校校园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亦成必然。

四、结语

实现“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联动机制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缺一不可。故还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涛 李海洋 单位: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安徽三联学院

第4篇

一、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的教育。在公民道德规范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基本的方面是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能够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我院举办的艺术节活动版块多,形式多样,很多活动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比如在艺术节期间开展的诚信辩论赛,就是将往日课堂教学中说教色彩厚重的教育方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双方围绕“当今世界讲诚信是否吃亏”、“诚信与利益哪个更重要”等辩题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观点更加清晰。这样,无论是参加比赛的辩手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加之在辩论过程中辩手们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也会让参赛者和观看者从中获益匪浅。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并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这本身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在艺术节活动中,我们会注重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建党90周年举办的“党在我心中”合唱比赛,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稳定校园,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师生风采的一次集体活动。本次比赛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队伍参赛,各参赛学院师生着装整齐、精神焕发,而且在合唱中融入新的创意,用朗诵诗歌、舞蹈、讲述故事等形式,展示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动场景,重温党在90多年历史征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自活动开始组织筹备的一个多月来,全院师生积极有序地排演着,不仅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歌声,同时更好地激发了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的热情,也增强了我院学子的集体荣誉感,陶冶了情操。以这种红歌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

二、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我院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就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节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活动参与面广,全院共一万多学生,几乎都参与到艺术节的各项赛事活动中。我们为了得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把一些活动交给学生去策划,老师只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指导、统筹。比如在校园舞蹈大赛这个版块中,我们会让大学生联合会文艺部去策划整个活动,学院文艺部就会调动各个二级学院的学生会文艺部,我院共有20个二级学院,这样覆盖面广,全院喜欢舞蹈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组织策划的学生或是观众,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在比赛中,选手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比拼,才艺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舞蹈编排和排练中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活动中参与组织策划的同学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而观看比赛的观众会有一个认知美、欣赏美、辨别美的过程,会对活动有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辨别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参与同学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举办艺术节活动的初衷。

三、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在开展艺术节活动时,一直把青年学生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比如在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们开展了“青春飞扬妙笔生‘锋’”创意涂鸦大赛。比赛主题为“雷锋精神”,各参赛小组以涂鸦的形式,用自己的热情描绘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雷锋”。涂鸦过程不拘一格、加以创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挑战、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涂鸦已不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示,它还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不但以娱乐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还在这种比赛绘画方式中加深了学生的道德理念,他们会以雷锋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以自身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这次活动共经过近一个月的宣传、征集稿件和评委初选,最终有23件作品入围决赛并绘制到体育馆后面的涂鸦墙上,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我院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开设道德大讲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道德大讲堂中,邀请我院道德模范教师讲述自身经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平台。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让学生读中华传统经典、励志格言等,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以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宣传和榜样引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我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多,所以,在活动开展时我们特别注重加强民族团结。为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校园,每年艺术节期间,我院都在全院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征文、演讲活动,并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全区的比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每年的活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和活动中,我们注重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不断挖掘、创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大力促进蒙古族和“三少”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在每年的艺术节期间,都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排练一些优秀民族舞蹈,以这些方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开阔视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理解和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我院培养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以使其继续探索弘扬民族文化新路,建设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在活动开展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我院在开展艺术节活动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青年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在活动开展中,针对没有文艺天赋、不喜欢唱歌跳舞的学生开展一些其他活动。例如有的同学只喜欢体育竞技活动,那我们在艺术节活动中针对他们增加了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活动。但还有部分同学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竞技比赛,我们针对这类学生开展了趣味运动会活动。有的学生喜欢摄影,我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特以“多彩世界,魅力瞬间”为主题,举办了主题摄影大赛,活动以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定格动人瞬间,留住青春回忆,分享多彩的大学生活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捕捉光和影美好瞬间的过程中,反映美好的生活,讴歌伟大的时代,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努力实现“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感受和分享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以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总之,我院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非常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各项活动中,以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对我院人才培育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作者:郝凤艳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宣传部

第5篇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叶扁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块海绵,贪婪地吸吮着人类母亲的知识乳汁。

2、高校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条件

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的交流中心,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聚集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使得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品种多样,除了珍藏着古今中外的科学文献,还添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为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场所,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它对学生教育的灵活性、主动性、全面性及可选择性的优势,利用校园文化这个为大学生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我的舞台,配合学生会、团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习和应用融为一体;把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大学图书馆是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馆内环境典雅、资料丰富、设备先进、借、阅、藏合一的管理模式,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方式,充满了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图书馆员关爱读者,甘愿默默无闻,做人梯、做蜡烛、做春蚕;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服务为学生铺垫出一条成才之路。这种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真正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3、强化图书馆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能较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可以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服务的功能。教育信息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网络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阅览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心灵、价值观、和各种行为的影响。建立适合高校发展和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

发挥图书馆的环境和设备优势。图书馆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等,这些设施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藏书丰富的书库可以吸引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优雅、安静的书库可以增强自律意识、开展自我教育,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开展,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了解别的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的需要,从而与之积极配合,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对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对现代大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房向红 单位: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西校区图书馆

第6篇

一、志愿者精神的感悟

当代大学校园有很多志愿服务组织,领导大学生群体参加志愿者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有过当志愿者的经历。5•12汶川地震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面对自然灾害,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共渡难关。上海世博会共有79965名志愿者,1000万小时约亿人次的服务。北京奥运会有10万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共有170多万志愿者参与服务。还有在平时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这都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优缺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优点

1.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其影响的实效性。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重在培养人的素质品德,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内容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范围,形式上更加多样,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影响更加深远。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从而对志愿者精神认同并接受,提高校园文化影响的实效性。

2.丰富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观念、道德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偏差,使其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丰富了校园文化形式,充分提高了志愿者精神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价值。校园文化这一新颖的教育形式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缺点

与此同时,将两者结合起来也有弊端,主要体现在文化形成形式长久。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共同努力传承下去的。任何一种校园文化的形成都需要时间的灌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需要坚持,具有可变性。

(三)利大于弊

从以上优缺点对比可以看出,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后,志愿者精神就是校园文化的象征,就能够将美好的社会品德发展成学校的精神文明,学生会更加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而且在活动中更能激发积极性,使志愿活动开展得更好。所以在权衡利弊后发现,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志愿者精神的传承。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当代志愿者精神的结合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文明程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学习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社会责任。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好科学文化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而志愿者精神是健康、向上、奉献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品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阳光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从志愿者精神衍生出阳光文化并把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如今,阳光文化是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院文化,也逐步发展为一种校园文化。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阳光文化的产生过程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阶段。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3月,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扶孤助残的志愿者活动,至今已有20个春秋,近4000名学生参与了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它坚持的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先后被《澳洲人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湖北日报》、《荆沙日报》、《荆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法制日报》、湖北电视台、荆州电视台、荆楚网、楚网、《长江大学报》、长大在线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这一活动为阳光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资源。第二阶段是阳光文化的建设阶段。为了深化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教育意义,丰富其精神内涵,我们在2006年提出了校园阳光文化的概念,并将阳光文化作为学院文化开始建设。阳光文化将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以及学生素质拓展进行了有机融合,对学院建设和学生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阳光文化源于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所践行的志愿者精神,这是对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的有机结合。其“活力无限,大爱无疆”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学院学生的精神追求及价值取向,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发展。在阳光团队、阳光教育、阳光生活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学院的学生有次序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情系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灾区人民,抚孤助残敬老成为学院学生的座右铭。在一次次志愿者活动的影响下,志愿者精神渐渐内化为一种行为品质。学生积极向上,充分展示了大学生阳光活力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改革与实践。

四、对高校校园文化与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建议

(一)完善校园文化体系要将高校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完善其校园文化体系。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阳光文化从成立到现在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以“光明、活力、温暖”为主旨的阳光精神,从阳光学习、阳光生活、阳光行为和阳光心态四个方面着手的“四个四”阳光一日养成制度,以“健身心、求知识、强技能、善交际”为口号的阳光素质拓展工程和阳光寝室文化,阳光课堂文化以及阳光团队文化。阳光文化从各个方面入手,使得最初践行的志愿者精神得到升华和发展。

(二)将志愿者精神落到实处

阳光文化引领着外国语学院的每一个人,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每周带领院系的师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如去特殊学校、敬老院、打扫古城墙、感恩义卖和植树扫墓等,真正从实处落实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高校在将校园文化和志愿者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中,需将志愿者精神落到实处,多开展志愿实践活动,以此通过从事志愿者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广校园文化。

作者:谢番 姚雨萌 单位:湖北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7篇

一、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涵义及功能

1.有利于服务专业实践,促进专业建设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长,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实践的舞台,以活动延伸课堂。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特色专业实践的平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去。

2.有利于营造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沃土。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特色人才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焕发激情、催人奋进,还能使学生形成独特而优雅的气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人文精神、优良道德风尚、高雅文化的熏陶。3.有利于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引导示范作用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所高校由于其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就要杜绝雷同化和盲目跟风,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加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所高校都坚持特色办校,个性发展,坚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有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更能够促进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位不高,重行为文化轻精神文化

从校园文化环境来看,有些高校的建筑并不能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性,在人文景观建设方面缺少整体规划,没有特色也没有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从校园文化活动来看,一些学校校园文化活动过分强调数量,重视文体活动却缺乏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弘扬,繁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疲于应付,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仅停留在表层,没有意识到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他们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难以避免流于形式,以致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高校应大力提倡格调高雅、高品位的精品校园文化建设,以特有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

(二)缺乏特色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规划、文化底蕴,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色之处。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却存在盲目跟风、相互模仿的趋势,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千篇1律,学科专业建设大同小异,校园文化活动相互模仿,甚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出现雷同。每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往往是区别其他高校的关键所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特色,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不利。

(三)相对封闭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服务于社会,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因此,建设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应该打破“象牙塔”模式的封闭状态,而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性,没有对社会开放,融入社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相对封闭,不能发挥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不能同社会文化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

三、加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打破对校园文化认识上的局限,克服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行为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弊端,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体现在校风、校训、校规校纪等各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各个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出展示高校自我形象、提高高校竞争力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切实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形成校园浓郁的学术气息,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学生奋发向上的求学态度,都是高校独特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中展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当根据学校的自身特色,制定出系统、规范、和谐的校园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突出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主线,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它标志着一所大学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高校应当在深挖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发展方向、自身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在专业的开设上不能追求“人有我有”,为了追求综合性高校的建设,不顾及自身的师资力量,发展方向,盲目跟风,最后只能造成专业开展全面却力量薄弱,整体办学水平难以提高的局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当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武汉大学的测绘专业和安徽大学的外语专业都是各自高校的特色专业、招牌专业。

(三)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打造优良的特色社团,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应该组建一些非专业的、有文化底蕴的社团,如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要从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出发,培养特色学生社团。此外,高校学生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的激情,但是社团的建设也需要学校的关注和支持,要有专业教师带队指导,不能放任自流。为了使学生的特长和才能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开展社团风采展示和社团评优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在举办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应该致力于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文化精神推向社会。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活动更符合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品牌校园文化开展得很出色,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如,武汉大学根据其治学和地域特色推出的“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珞珈金秋艺术节、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不仅关注到学校的人文发展,也关注到对外文化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四)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注重完善校园规范

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介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更容易受到大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引导,因此,高校应高度关注网络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与引导,在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改良校园广播和电视设备,发挥专业优势,打造高质量的高校特色校园广播;创设学生刊物,营造自由而轻松的氛围,鼓励师生交流学习心得,传播思想,发表观点;完善的制度是支持无形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高校更要注重完善校园规范,以制度规范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完善的校规校纪能够监督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五)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建筑、景观都体现着学校的校风,蕴含着独特的校园精神,高校应当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首先,整体规划校园人文景观的建筑,注重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化,突出主题,突出人文教育内涵。比如,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优雅别致的休读点;可以建设文化艺术长廊,由各专业师生用自己的作品去美化长廊;校园内设置石刻校训和名人题词、图片等,让学生时刻谨记校训,学习名人的良好品质,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其次,加大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投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另外,由于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公寓建设,打造公寓文化,强化安全保卫意识进公寓,高雅文化进公寓,党员示范进公寓,促进宿舍间的学习和文化交流,形成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

(六)增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并服务社会

高校校园文化要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开放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应当把高校文化置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之中去研究,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性。首先,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要积极利用社会有用的资源,吸收社会文化中积极健康的部分,有效地将其引入校园,比如,针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进行校园宣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要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担负着教育和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也引领和服务于社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高校校园文化在服务社会中提供科研成果和文化产品;发挥高校的文化传媒的辐射作用,高校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的公共服务,校报校刊对社会的发行;发挥高校文体人才和设施的作用,通过文艺演出、体育交流,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总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政府和学校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分工协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在急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今天,高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发挥自身优势,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全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特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邬焱兰 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第8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自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自从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地球》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至今年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以“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当今世界,生态文明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展现出来并为人类所认识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从内涵上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关注,生态文明理念在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为提高校园文化育人水平提供了另一种的可能。首先,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一脉相承。它是对奢侈消费等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对发展生态文化的不断创新。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与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校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同时也包含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为此,生态文明为每所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构建彰显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有效强大的理论支撑。其次,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发展,具有很强的向心力,能较好促进高等学校弘扬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为社会提供多样的生态文化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与参与度的影响力;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培育生态意识和责任、价值取向,以及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协调等新的生态伦理问题,凝聚学子追求梦想、鼓舞斗志为进一步建设美丽的中国梦、校园梦的力量源泉。再次,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自然界里普遍的一种规律是和谐协调,我国古代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精神、行为、制度物质、网络等方便的文化,具有绿色性、和谐性、持续性等时代特征。它是一种哲学智慧、伦理考量和制度融合,能很好把校园文化建设为以生态哲学、伦理、美学、价值观念为一体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形成以天人关系的认知、感悟、“道法自然”、和谐和以人为本理念与校园精神结合发展,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高校特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最后,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科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科技创新需要绿色文化中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道德引领。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引导协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学术生态良性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推进发展。除此之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以人才为主力军进行科学研究已达到学术的创新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师员工不断自觉的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思想,而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匹配;没有生态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就没有生态绿色科技创新。为此,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以生态保护为目标,不断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科技创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理念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它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统一于和谐协调理论。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探索校园文化建设。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涵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提供的“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学生关注“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等一批感动中国的先进典型,并立志向他们学习,%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7%的学生对“诚信是做人之本”表示赞同,广大高校学生对学校工作给予较高评价“:辅导员工作”(%)、“校风学风建设”(96%),对于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表现”、“校园治安和秩序状况”、“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状况”,广大学生普遍予以较高评价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期望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某些方面相对滞后,甚至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偏离生态文明的理念还比较明显。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化倾向突出、学术生态的“失态”、生态文明教育的缺位、高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生态链的脆弱问题。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不明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绿色人才的责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起到氛围营造和价值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有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要求,忽视了校园文化自身的价值需求,以致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导价值取向不明,以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2.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水平不高

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是偏离了生态文明理念,更多的是将校园文化建设错误的理解为为大学生提供的良好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内在的生态化要求以及对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的培养,以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处在低水平的发展中。

3.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当前,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很好地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谐协调本质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实践中,实践性创新教育长期缺失,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基础,以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

4.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基础不牢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健康消费、素养消费、能力消费三个层面。从目前情况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很好的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开展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协调发展为内容的消费观教育,忽视了生态文明和谐消费观的要求,部分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消费,对精神、教育、文化上面的消费投入还不多,以致没有达到物质和精神消费两者有机协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5.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不强

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妇女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女大学生在构建生态化校园及其以后承担孕育哺育新生命方面,更好达到校园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却没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将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机契合,忽视了女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体服务功能。这些将进一步影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进程,因此,寻求一种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现代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推进校园文化构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职能的实现程度不仅决定了高校校园精神的现实价值,同样也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现。鉴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定意义,从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出发从新审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走出过去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真正体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育人为本的服务效能。

1.找准创建定位,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当前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为此,作为高校在生态文明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定位也必须定格在育人为本和和谐发展上,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和哲学内涵,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注重发展校园生态文化,提升自身教育内涵,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2.凝练校园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校园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它凝聚着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并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对自身大学精神的发掘还远远不够,甚至未体现。为此,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度挖掘校史资源、适时融入地方文化,进一步凝练校园精神,提升校园精神格调,使之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在人才培养导向,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3.突出育人导向,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作为人才培养和具有育人功能的高校,应该始终牢记育人宗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增强优化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坚持把各种文化以艺术形式为载体,融入生态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建立生态化的制度管理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价值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把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完美的契合,突显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形象性、教育性和创建的互动性,促进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4.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在于以文化自信造就中国梦、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梦、以文化力量支撑中国梦、以文化复兴实现中国梦。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本质就是和谐协调,为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深化和谐协调与中国梦文化底蕴内涵的有机契合。而中国梦在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就是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成才梦、实现理想的报国梦;而其对于高校教师员工而言就是育人之梦。只有这样,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体作用和中国梦的凝聚作用,激发起他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胸怀大局,放眼世界的人生情怀,不断增强自身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识,使中国梦与和谐校园文化有机深度契合,进一步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绿色人才、生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化导向。生态文明理念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建设生态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培养绿色生态化创新人才,促进科技的有效创新和引领生态文明,充分发挥其和谐协调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在环境、制度、管理、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的发挥,有效的引导高校进一步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隽永的和谐校园文化,进一步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育人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社会能力和高校办学层次提高,以致更好地完成高等学校办学使命。

作者:王祖章 单位:福建三明学院

第9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职校园文化的认识不深

很多人单纯地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文体娱乐活动看待,认识片面、肤浅。目前,高职的校园文化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开展一些普通的文体娱乐性活动,而学生从高中升入高职,多数还处于懵懂状态,离开从小学到高中老师“耳提面命”式的教学,进入高职一种“无管制”状态。这时候,面对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多数呈现的状态是大一觉得新鲜,大二兴趣寥寥,大三置之不理。导致校园活动的开展积极性不高,全员参与的机会少,意识也不够强,活动效果不理想,很难形成较好的文化氛围。加之很多高校没有能够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的作用,不能够提供相应的保障,轻视甚至忽视一些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制定,其效果甚至不如举办文体活动"。

(二)轻视精神文化的沉淀

近年来高考扩招,给高职院校的招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院校为吸引更多的生源,将物质文化建设作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为了能够增加关注,为自身形象添彩,无限加大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学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其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就是颠倒了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精神文明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忽视精神文化的积淀,不仅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更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流于形式。

(三)网络文化负能量影响加大

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然而它也如同所有事物都具两面性一样,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在给社会文明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其负面影响,网络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同样如此。正能量的部分是,网络促进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促使师生信息资源的获得更加快捷和便利,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信息量的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加大了校园文化的覆盖面积。而其负能量所带来的冲击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含有暴力、黄色、反动、迷信的负面报道充斥网络,使得一些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从而逃避学习、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些极端的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给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也阻碍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学生或者教工某一方面单一完成的事情,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事情。而教师和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精神面貌的形成起着影响甚至是引导的作用,相对学生来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首先应该提高他们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带领学生一块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应正确组织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组织召开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会议,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努力营造起一个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娱体育活动、社团建设、技能练习、创业大赛等活动的开展,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与学生学业相结合

对任何学校的学生来说,首要任务都是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以这个为中心。良好的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良的学风本质上是一种治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让学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渗透、相互参与,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课学习相对应的文体活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同时在活动或比赛中提高专业技能,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三)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因其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照抄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而应呈现出自己作为高职的独有特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和服务型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上应该把“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应用型”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将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特色与学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师配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交融、专业课学习与实践教学相互加强、学术环境和实践教学互相弥补,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

(四)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导

我们要发挥网络文化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要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抵制和排除。要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赋予校园文化更为积极的文化涵义,有意识地吸收有意义的网络文化,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推动和共同发展,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从而正确把握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10篇

1、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高校特定的人文教学环境形成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中的图书馆文化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自然图书馆的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类型、馆藏资源和发展方向都与校园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图书馆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类型体现着一个高校的特定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物质化的体现。馆藏图书与校园文化活动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相应的馆藏种类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并影响和促进形成合理的馆藏结构,图书馆馆藏是校园文化长期发展的一种沉淀。图书使用者也没有走出校园文化而存在,他们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他们的行为是一种选择性的文化活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也是紧跟时代的需求而组织的一些创造性活动,图书馆的各种馆藏资源也应紧跟校园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顺应时代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重要场所

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是高校的重要部门,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其外部的建筑类型,内部的合理布局,都充分体现出某个高校与众不同的、特定的校园文化。大学生不光在课堂上学习,图书馆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备课和教学,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将图书馆作为学习场所进行。

既是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校园文化的中心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贮存和传递图书资料的专门机构,它全面、系统地收藏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知识经验的各类文献,保存并延续着人类的文明最新的学术思想。同时,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也包含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的学术思想、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最新的文化信息。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献资源,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知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地

高校图书馆是从属于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校所有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图书馆是教学的一种延伸,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拓展了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文化素质,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校图书馆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无论是造型设计、建筑布局还是周围的绿化、室内环境的优雅,都折射出校园文化的底蕴,发挥着陶冶师生情操的作用。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就是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图书馆建筑、周围绿化、地理位置、内部设计等方面,这些都是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之一。设施齐全的高校图书馆,会给校园文化的推进带来有利影响,也会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效率。阅读环境会对读者的情感产生直接的影响,明亮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使读者感到身心愉悦,提高读者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知识的热情。馆舍环境的建设还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整合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文献资源整合在—起,营造出便捷、舒适的信息利用环境。

加强软件条件建设,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物质保障是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资料被形象地喻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支持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校园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合理采集各种类型和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信息资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都应严格过滤,严把采购质量,坚持购买正规出版的书籍和各种多媒体数据,防止不健康的精神产品的流入。图书馆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编制,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分类索引,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健康、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增强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馆员则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者。馆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在图书馆日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列宁曾经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中的灵魂。馆员需要了解图书馆的藏书体系和特点,熟悉图书目录设置,经常浏览图书,能快速、精准地向读者推荐图书。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宗旨,要大力培育图书馆员敬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导读活动

每年高校图书馆都会开展的针对新入学生的新生入馆教育,它使学生能更快速、更准确的了解和使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新书推荐、读书日活动、社团读书活动、文献检索讲座等,能吸引广大青年学生,推荐先进、健康、正确的作品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从而铸造他们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在文化、才智和精神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规则和条例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规章制度是落实办馆理念,发挥图书馆职能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使工作人员在管理中有统一的标准,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有秩序、稳定地进行。另一方面让读者形成一种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约束,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3、结束语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成为高职校园的常青藤。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据了解,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中专升格来的,学校教育跟着市场走,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也为了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干脆就把文化课全砍掉,只开设专业课。表面看起来学生开心,因为他们本来文化基础就差,自然不愿学。老师教学效率高,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人文知识比较匮乏。调查中显示,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提高等倾向在学生中比较明显。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相比之下,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差。我真替学生担心,在市场经济下,找工作如此难,一旦他们专业不对口,他们还能做什么?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借助校园文学活动这个平台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校园文学活动形式

1、文学创作。大学里很多社团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舞台,只有文学社团是不拘一格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社团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定向的文学创作,社团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校报、校刊、广播站投稿,甚至是为班级、学校的宣传栏投稿,可以是瞬间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是从报刊杂志上的摘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演讲和辩论赛活动。可以是命题演讲和辩论,也可以是自选题演讲和辩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能使一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抽出时间来探讨相关话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的人。

3、猜谜和文学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或文学讲座,可以分系进行,形势非常灵活,受益于全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至于走出校门说“鲁迅是外国人”之类的笑话。

四、校园文学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教育历来都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文学是人类最历史而又最现实的自觉兴奋点,文学给人的熏陶、对人的影响力历来是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例如,借助文学社团的校刊,让学生在班上互相传阅,因为是同学们的作品,学生很乐意读,读得多了,茶余饭后相互交流,自然心领神会。还有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宣传栏撰写的文字或粘贴的图片,既是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的体现,又是精神文化所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并接受了校园文化。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考虑、长远的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时间的锤炼,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导向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文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学活动就必须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轴心,即学校提倡什么、鼓动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学活动的主题都必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如确定各种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辩论赛等,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确定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里的一切文学活动都依托于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学作品。

六、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素材

校园文学活动是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活跃在校园中的人为主体的活动。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会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的有限空间,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中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艺术的熏陶。而这就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又是文学创作的极好素材。其次,学校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章必遵,违章必究。因此,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展示出来,使校园文学活动的题材更广,也更深入。再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身边的感人事迹固然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宣传,如励志教育的,助人为乐的,有敬业精神的等等,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予以讴歌,把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同样,那些与校园精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假恶丑现象和不和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形式予以批评。总之,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完善中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各院校的校园文学活动生机勃勃,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颗常青树。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给每个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同时它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与文化气质,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校园文化主导着校园文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学活动则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常雅宁

[2]《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教育对策》万金淼史梅

[3]《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研究》来自网络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三篇】

在推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应了解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含义,并对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有进一步的认识。

1.文化的内涵文化

属于一个具有深厚内涵的范畴,其概念至今仍然是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基于文化哲学这一视角审视文化的内涵,总体上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文化内涵包括器物、体制和观念三个层面的内容。基于这个视角,可以对文化进行如下定义:文化属于人类特有的创造活动,是对人类存在形式的一种解读,是人类活动方式、环节以及结果的整合与升华。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广义层面上的解读。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文化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被称之为精神文化,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狭义层面上的解读。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起源于11世纪末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学校。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在他的《教的社会学》(TheSociologyofTeaching)一书中正式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由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构成文化的统一体,带有明显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全校师生和社会基本认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学校的价值观标准、大学精神、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内容,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当然,很多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不再赘述。

3.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认识

校园文化资源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历史背景、软硬件条件、校园建筑、大学精神等不同,导致其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不太一样。一般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资源是指与学校文化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称。本文研究的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是指对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层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优势集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二、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意义

联盟高校发展到今天,合理配置资源、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是重要的成功经验。尽管各个高校校园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扬弃、凝练,对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符合时展的、独具特色的、较高层次的、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强省和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1.有利于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应用型的特色校园文化将会给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行为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并明显体现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例如,铜陵学院大力实施“八百工程”,被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誉为“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发挥青铜文化建设优势,加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担任首任“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受到了刘延东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通过“八百工程”、“四个中心”和青铜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让铜陵学院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联盟各高校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对各自的校园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凝练和提升,丰富了各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推动了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培育具有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

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通常无法形成大影响和大格局,虽然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展现一所院校的与众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太过“单调”的校园文化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给自身的推广及传播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有必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以整合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得以丰富的同时,更加突出各自的特色。作为一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联盟组织,联盟高校比较早地落实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了一批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创建部级和省级思想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成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作为整合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开展各种项目研究、竞赛活动等,以推动不同高校的学风建设,从而促进各自校风的形成,最终使得所有联盟成员均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大学生精神品牌形象。

3.有利于学校构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整合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价值的校园活动,并使之成为整个联盟高校的共同活动,能够扩大该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整体品位的提升,促进校园健康形象的树立,与此同时,能够为成员学校之间的比较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如联盟各高校都认同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但合肥学院增加了“国际化”,安徽科技学院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又彰显了各自特色。这些“求同存异”的办学价值观便于联盟高校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就成员学校内部而言,共同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落实中又体现了各自“地方性”特色,各高校结合各自地方区域文化和办学历史积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通过有效整合校园内外部的文化资源,凝心聚力,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4.有利于提升学校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联盟高校通过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能够加强各成员高校的交叉互动联系,从而促进整个联盟功能的完善,通过各自成员高校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方式促进所有成员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操作环节,基于文化管理角度分析,成员高校应针对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风气等予以重点融合,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各个成员高校建设的侧重点进行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高校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通过组织和参与大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如皖西学院立足皖西大别山革命圣地,发挥红色文化精髓,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设立皖西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和皖西文化展两个展馆,与地方政府共建了20多个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课题研究、创建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多种举措,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非常好地处理了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总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与地方优秀文化的融合,而且能够推动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最终促进联盟学校各自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校园文化具有典型的动态特点,会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在大学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可因循守旧,机械地套用某一种模式,特别是企业文化整合典型的集中模式,而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客观情况,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来选择性地汲取其它成员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换而言之,不同文化、区域和历史背景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既落实好中央文件精神,又体现自身办学活力和区域特色,真正贯彻客观性原则,做到“百花齐放”。

2.可持续性原则

文化属于典型的历史生成物之一,任何文化均诞生于历史发展和运动之中。没有历史的文化往往都是浅薄的文化。对于学校尤其是高校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文化的继往开来,在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继承地方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淀底蕴,坚持那些积极的传统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例如,黄山学院成立徽州文化研究所、创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挥皖南文化特有的优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成果丰硕。合肥学院一直秉持不断创新、继往开来的理念,上世纪80年代初就面向国外,与德国等相关高校和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汲取西方国家优秀的教育管理文化理念,及时且高效地解决学校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目标导向原则

行为属于一种典型的习惯性模式,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必要确定正确的目标导向,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方法。联盟高校要有意识地大力倡导和深入发掘本地、本校历史文化中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型人物或者事例,通过专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等作为载体,深入研究,充分宣传,使其能够起到积极的榜样模范和目标导向作用。如宿州学院充分挖掘本地和校内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三馆三所一园”,创建“泗州戏学院”,给大一新生发放学校大学精神读物《孟二冬:不朽的师魂》、组织大一新生参观校内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孟二冬纪念馆”和观看电影《孟二冬》,便属于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借助多种形式帮助大一新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了解这所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孟二冬精神的育人功能。4.最优化原则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坚持最优化原则,即尽最大努力地科学组织以及安排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活动,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地实现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应避免给学校以及全体师生带来过重负担,以免过犹不及。只有坚持最优化原则,才能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联盟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最优化原则的意义并积极付诸实践。

四、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设计的思考

1.高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追求“与时俱进”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那么始终坚持“入世”的办学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联盟高校宿州学院升本10年以来,一直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根本任务,以顶层设计“十大工程”和“四创工程”为抓手,把大力弘扬“敬业向学”的孟二冬精神和学习实践孟二冬“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崇高品质作为该校大学精神的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发展之路。学校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为研究平台,整合校内孟二冬纪念馆、赛珍珠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布克研究所等校内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开展的“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宿州学院大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教育部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4年4月15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以《宿州学院实施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为标题,报道了宿州学院在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2.高校行为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体现“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是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将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联盟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2012年12月,淮南师范学院颁布文件,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专题活动,发动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方式从学校诸多优秀教师中再挑选出最优秀的前10位。池州学院2014年4月11日举行第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与祖国共成长、与学院共奋进”为主题,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实践创新、文体娱乐等主体活动,有力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巢湖学院等其它成员高校也举办类似活动,在参考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该活动变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评选活动的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之情,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当然,仅仅通过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其效果还远远不够。若想让师生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充电”,提高修养水平。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真知灼见,同时还应培养和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吝啬对学生的爱,来吸引和影响学生,获得学生的配合,使其参与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之中。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让他们愿意亲近老师且有亲近的途径,从教师那里获得弥足珍贵的经验或启发。积极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联盟高校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校园文化节、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辩论赛等,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所,为师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活动时,相关领导、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既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又加深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负责”。

3.高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强调“以人为本”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联盟高校大部分都是新升本地方院校,升本时间短,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完善。成员高校通过联盟这个大平台,积极借鉴其它高校的制度文化,查缺补漏,促进自身制度文化的不断升华,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巢湖学院在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文件中,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形象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大学精神,坚持校园文化“三贴近”,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联盟各高校要将校园文化精神贯穿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健全管理体制。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同时还应该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心声,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针对一些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普遍存在空间不足问题,学校有必要重视并推动“无为而管”的政策。后勤管理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一些联盟高校尝试让学生参与,实现了共同管理,效果很好。成立一个负责学校膳食管理的委员会,让学生和食堂管理部门能够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选出优秀学生,让其担任副班主任等职位,通过这一类途径培养一批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干部。成立一个调查研究机构,专门负责调研以及解决和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诸多问题,如晚自习场地问题、宿舍夜间定时停电问题、食堂菜色问题等。上述举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学校相关方面过多的投入,从而实现对学校制度文化层面上的不断整合与优化。当然,个别学校在某些管理上投入过多关注和资源,显得过于“有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表现的太过细致,凡事均亲力亲为,严加管控,然而这对学生而言有时并非一件好事。诸多宿舍检查和上课情况检查等事宜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去做,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均应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发挥榜样作用,按时出席相关活动,假若因事迟到或者早退应对其他人员说明缘由并表达歉意,切忌以职位压人。领导和老师如果触犯相关规定,学校不应刻意隐瞒,而应该如实通报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千万不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学生工作中,绝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均能够做到平易近人,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工作作风和原则更容易走入学生心中,获得他们的认同,所以,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工作中应大力推动。

4.高校物质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突出“文化特色”

五、结语

校园文化论文【第四篇】

1、把握校地文化融合的着眼点,确立融合理念

在校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牢固立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正确理念。一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凝练校园文化的特色。二是以正确的舆论为引导。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正气。三是以高尚的精神为引领。要以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为根,积极培育和践行学院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四是以优秀的产品为载体。要着力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产品,营造浓郁的高职文化氛围。

2、选好校地文化融合的着力点,丰富融合内容

“大学的成长成熟,取决于大学内在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形成,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大学必须有认识和坚持自己文化使命的文化自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律。”高职院校校地文化融合的核心在于以增强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感染力、渗透力为切入点,以促进广大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充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编研本土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资源,搭建校地文化融合的研究、教育、传播和宣传平台,创新校地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职业特征、高教特点的高职文化品牌,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服务地方、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2.1弘扬地方文化精神,强化特色主题教育

高职院校要按照立足地方、文化育人的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地方文化精神,强化特色主题教育。一是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的作用,在党员干部、广大教师和全体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师德建设,强化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促进良好院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二是举办地方文化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解读地方文化,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三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按照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地方的原则,提炼典型教育素材、典型教学案例、典型乡土资源,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生活世界现实题材融为一体,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引入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主题教育的针对性。

2.2挖掘地方文化人物,编写特色文化教材

高职院校要按照兼收并蓄、提升内涵的思路,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建设特色文化教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保证。一是编写特色文化读本。以地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地方典型人物为主体,提取人物典型事迹,挖掘人物精神品质,吸取人物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二是编写特色专业教材。在旅游专业中,把地方人文历史融入专业课程,讲清楚地方人文历史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二是编写特色通识教材。在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中,增加地方优秀文化的内容,融入地方乡土文学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3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教育基地

高职院校要按照开放建设、重在利用的思路,以纪念馆、博物馆等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建立特色教育基地。一是采取校地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文化机构的沟通合作,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积极探索特色教育基地多元化建设模式。二是根据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按照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要求,开发专题培训项目,搭建专题培训平台,增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针对性。三是制定特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教育基地,感受地方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洗涤灵魂,提升素养,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价值体系。

2.4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按照活跃氛围、提升品质的思路,把地方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内涵,起到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的作用。一是借鉴地方传统文化,开展地方文化艺术节、地方民俗文化展、特色书读书活动等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二是对接地方文化产业,通过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文化企业以及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在教育、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自觉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三是以典型引路为手段,定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把地方本土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劳动模范作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现实教材,在全校营造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四是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开展“学院精神”的征集活动,培育和践行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学以致用,自强不息。

2.5注重地方文化传播,推动特色文化宣传

高职院校要按照传播为主、创建品牌的思路,利用校内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学术刊物、教学环境等阵地,加强对地方文化成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一是抓好观点宣传。重点宣传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报告、讲座、发言,让我们的专家说话,给人以深刻启迪。二是抓好人物访谈。密切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新视点,对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访谈,传递他们的声音,引领校内师生,扩大社会影响。三是抓好活动宣传。深度剖析特色文化活动,挖掘经验,培育典型,激发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创建融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于一体的校园品牌文化。

2.6着眼地方文化创新,加强特色项目研究

高职院校要按照以研促建、研建并举的思路,紧跟地方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创新点,加强特色项目研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策略参考。一是加强课题研究。把地方文化品牌创建研究、地方文化资源挖掘研究、地方历史人文研究、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的利用研究等列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是撰写理论文章。抓住地方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组织专门的研究力量,围绕前沿热点问题撰写重点理论文章,直面当前地方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研究成果转化,提高成果使用效益。三是搭建学术平台。以学院为主体,联合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每年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强学术研讨,营造学术氛围,扩大学术影响。

3、抓住校地文化融合的关键点,强化融合保障

大学文化要拓展文化建设的内涵,拥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就必须植根于自己的家乡和故土,开拓途径,开阔思路,融合地方文化。校地文化融合涉及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从机制保障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校地文化融合的关键点在于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彻底突破制约校地文化融合的机制瓶颈,打破与学校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整合和集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力量,着力构建多元开放、有机融合的文化建设体系,最终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高职文化既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更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它是广大师生的精神之家,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基。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自身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育人、抓质量、抓特色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深入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切实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知识的灌输、普及和渗透,打造“高职文化”品牌,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院形成“以文化凝精神、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树形象”的发展新局面。

3.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在学院层面要成立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从总体上部署和安排学院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工作,协调处理建设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宏观指导相关部门有效开展工作。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建相应的研究和建设团队,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有关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牵头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宣传统战部要牵头做好特色文化的宣讲、提炼和传播工作。工会要负责针对教职员工有计划地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工作。教务部门要牵头组织专业系部做好校本教材、文化读本的开发和实施、特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学工部门要牵头组织辅导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有计划地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科研管理部门要牵头搭建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平台,组织研究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3.3开放建设,强化保障

高职院校要在制度上建立健全开放建设、校地融合的文化特色建设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联系,联合各方力量,充分调动校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人士、政府高级公务员、成功创业者等人脉资源,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指导和支持。要在载体上积极搭建院系两级特色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网站、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教育论坛、专业讲座、青年学习节、德育基地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建设。要在政策上切实保障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把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经费纳入学院总体预算,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软硬条件。总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发展的高度,从继承、发展和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出发,来认识,来研究,来探索。”校地文化有机融合是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主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高职文化自觉的价值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建设高品质的高职特色文化,大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申晓伟 单位: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一、同伴关系已成为学生喜欢学校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储能中学在实践中依托学校完中建制,加强高初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并引导优势互补,增强积极影响。初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发展上是有差异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判断能力往往不够强,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从众心理也比较突出,但他们身上在可塑性、接受性、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而高中学生往往已初步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相对成熟,他们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初中学生。因此,学校通过创造机会,开展高初中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让更多的优秀高中生走进初中班级,“大带小、小促大”,有利于挖掘高初中学生身上各自的闪光点,树立各方面的榜样,能够始终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影响学生,并能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交往范围,增强交往能力。鉴于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完中的独特优势,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了同伴教育的实践探索,探索总结了深化同伴教育的策略和机制。

二、创新德育育人渠道,实现“导生式”自主教育

实践中,我们将“学生辅导员”制度引入德育管理中,借鉴当前课改中流行“导生制”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高中学生辅导员在”大带小“中的主导作用,或言传、或身教地通过多渠道深入初中学生群体中,并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具体的途径有:学生辅导员建设:挑选高中年级的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学生辅导员,使学生辅导员及其同班同学组成的后援团队定期进入对口的初中年级结对班级,辅助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一定的班级管理,并且传帮带初中班级的小干部,提高其自治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大带小”“小促大”。合作主题班会:以学生辅导员为“导生”,定期合作在高初中结对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以同龄人视角互相影响,以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互动德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仪节、主题德育教育,采用结对班级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方式,使高初中学生一起通过活动或实践开展主题活动,共同体验组织过程,感受对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并共同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动与成功。团队一体化:建立“以队为主,以团为核心”的友谊团队,高中团组织全程、全员、全面带队,如高年级团干部到低年级班级上团课,高中的团支部书记指导低年级团队建设等,并最终实现有效协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拓宽课堂学习平台,提升“同行式”进步空间

实践中,我们依据高初中学生共同学习、成长、同行的特点,以同伴、同龄的共同点为基础,抓住“知识的难点、学习的惑点、成长的节点、成功的亮点”等关键点,进一步拓宽高初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平台,在同行中共同提升进步的空间。主要的做法包括:

(1)互动课程参与:以基础型课程互补讲座、拓展型课程高初中联合选课、研究型课程互助选题探究等方式,开展带有高初中互动亮点与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2)伙伴结对小组:以学生辅导员与结对班级学困生一对一结对、班级学生辅导后援团与初中班级学习辅导团的集体帮带为主,开展学习上的互动与互助。

(3)合作社会实践:在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寻访调研等活动中高初中学生结伴同行,成长中体验兄弟姐妹的不同角色。

(4)姐妹班学风共建:以结对班级为单位,以班委会联席会议、学习方法交流会等方式开展班级学风、班风建设。

四、繁荣互动性校园文化,营造校园“灵动和谐”的育人氛围

实践中,我们充分考虑高初中同学在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中表现意识、参与意识、接受能力、实际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取长补短,通过大小结合,创造“活泼友爱、灵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主要探索和实践了四大做法,分别是:第一,合作性教育活动:在大型学校主题文化活动中充分创造机会,实现高初中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并形成有层次、有立体感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第二,群体性社团活动:在现有十多个学生社团中开展高初中互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的社团活动中,既培养兴趣爱好,又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责任等意识和能力。第三,自发性文化活动:以结对班、结对年级、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等多途径由学生自发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使高初中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成长与成功的快乐。第四,文娱性体卫艺科活动:与体卫艺科的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在安全演习、科普竞赛、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等活动中有机融合高初中互动,发挥积极影响。

五、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制度保障与管理创新

1.学生辅导员: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核心力量。通过管理创新,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储能中学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从学生辅导员的产生、职责、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对学生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发挥了学生辅导员在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核心力量。

2.友谊姐妹班: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基础依赖。为了使高初中同伴教育开展的有序,并使高初中同学感受共同前行、共同成长,我校将高一与初一、高二与初二、高三与初三年级的对应班级分别结成姐妹班级。同时在学校主题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创设互动集体参与项目,保证了友谊姐妹班成为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基础依赖。

3.互动后援团:高初中同伴教育的质量支撑。为了扩大高中同学在互动中的参与面与受益面,同时保证高中学生辅导员进入初中班级的辅导质量,我们在每个高中辅导员所在的班级分别从才艺、爱心、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维度组织同学形成辅导员的后援队伍,并在需要时深入初中班级协助学生辅导员工作。

4.互动型选课:高初中同伴教育的课程空间。为了在一些学科尤其是人文科学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习中发挥高初中互动的优势,我们在结对年级分别开设了若干可以供高初中学生共同选择的互动课程。

5.联合年级组: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服务平台。为了保证互动的有序开展,我们创新了联合年级组建设,通过制定实施《储能中学高初中互动联合年级组工作条例》,使初高中对口年级在承担着互动教育具体工作任务的部署和计划的推进中更加科学、有效。

6.自律委员会:高初中同伴教育的监督保障。为了巩固高初中同伴教育中学生自我教育成果,促进学生在互动中自我教育的反思与总结,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律委员会的职责,使其成为高初中互动的评价主体之一,以及高初中同伴教育的监督保障。经过近年来我校高初中互动教育实践探索,校园里的高初中互动合作、携手同行已成为每个储能人心中最靓丽的风景。高初中的同伴互动,也同时为学校深化课改,形成学校特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对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进而懂得学生,促进教师育人观念的完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悦纳情感。德育育人途径更加丰富,特别是建立在“混龄互动”基础上的德育活动更多地强调了互补与合作,德育实效性明显提高。

作者:周政 黄玉霞 单位:上海市储能中学

第3篇

一、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

笔者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赤峰市、乌兰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及其所属旗县部分中小学校作为个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从生态学角度看,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尤其农村中小学,意识化的人文群体文化圈层、物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现状堪忧,不能充分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力,不能充分发挥出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教育性的文化场功能,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亟待被构建。

1.意识化的人文群体文化圈层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受西洋文化、多元文化思想所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问题,这极大地冲击着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一线教师、家长、甚至每个学生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判断和评估出现迷惘和摇摆不定,取舍艰难;一些人甚至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消逝的危险之中,崇尚学习西洋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置若罔闻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和执行力,失却了教育在培育人的精神性的本真追求,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分量、到形式、方法及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物化的校园文化环境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静态校园文化缺位现象,致使学校育人缺乏文化深度,突出表现在:校园物化的文化物和文化设施杂乱无章,缺少布局和文化格调;校园墙壁文化、标牌徽识和校歌缺位;虽有校训、班训、宣传橱窗等标牌徽识,但缺少文化育人意境,如有些学校宣传橱窗仅供学校公告通知之用等。

3.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升学率,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人为削减人文艺术类课程的两套课表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教学上不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学中缺乏精神引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往往聚焦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语言、道德等智能性文化知识和规约性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文化对学生的涵养;一些学校不去设计和开展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外活动或开展得很少,题材及形式老套、内容缺乏深度,引不起学生兴趣等等;校本课程形同虚设;校报、学校网站缺位等等诸多问题。

二、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如何营造一个恬淡舒适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文化环境生态系统使人少些分数的浮躁,多些人性精神的引领;少些功利的市侩,多些教育理性的从容,这正是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应该追寻的目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是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生动写照。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个体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环境之中,受这种文化模式影响和作用,其心理、性格、行为必然表现出该文化模式的个性,并且教化愈久,这种性格特征也就愈鲜明。按照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理论,与自然环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强相关);其次是经济机制、社会组织一类的规范文化;最远的是价值观念,自然环境虽然对它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弱,而且往往是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与中间变量来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反过来看,对人类的社会化影响最近、最直接的却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等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它表现为强相关;其次是社会组织、经济体制;最远的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则是通过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中间变项实现的。从这一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中不难看出,价值观念、规约文化和智能文化对人类社会主体的巨大影响作用,所以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各方对传统文化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与态度、教育者所传授的规约文化和智能文化类型、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等等无不对民族传统文化能否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教育力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不得不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人的精神引领和渗透作用,注意以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引领,以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为人本载体,以静态的校园文化为物本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各种主题活动为途径载体,构建一个动静结合、人物相生的统一的校园文化场,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力。

(一)构建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

受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理论所启发,在构建学校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意形成学校统一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执行和坚守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人类出生时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了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所以,教育就是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或者阶层利用文化的合法性,巧妙地造成一种文化环境,通过个人参与社会文化意识的过程,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的符合自己意志的人格力量。然而,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价值选择受到社会价值观、个人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这一事实,导致在教育行为上出现诸多偏差。因此,要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具体包括管理者文化圈层、教师文化圈层和学生文化圈层,并在各个文化圈层中注意学校统一文化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坚守。其次,要注意教师队伍文化素质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与推动者,依循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智能文化、规约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的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注意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与涵育、教师价值观念等精神性的习得;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师资队伍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教育性教学”的文化场功能。

(二)构建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

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具体主要是指校园内处于静止状态的无生命的文化物和文化设施,包括校园墙壁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标牌徽识等等静态的物质文化。校标、校训、校歌、班训、校园内墙壁的布置、宣传橱窗、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活动场地、建筑特色、颜色搭配、雕塑摆放等等都是静态校园文化物的具体体现。这些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具有稳定性、客观性、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等特征。对于物化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作用与功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对此都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并有典型事例加以印证,如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所取得的不扶自直的效果。具有高雅的文化内涵的静态校园文化物与文化设施,本身就是某种文化情怀与审美情趣的深刻外化,会带给身处其中的学生以文化、美感效应,使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与审美的启迪与浸染,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因此,构建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首先要注意校园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民族传统文化格调,注意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与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和文化活动载体圈层的构建在价值观念上的和谐统一;其次,注意校园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布局,要做到恰到好处,注意体现校标、校训、校歌、班训、校园内墙壁的布置、宣传橱窗、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体育场、建筑特色、颜色搭配、雕塑摆放等等。最后,要注意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选用要能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能够恰当传达民族传统文化格调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刻性,使之真正起到净化人的心灵、增强人的审美情趣、涵育人的性情之功效。

(三)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圈层

文化活动载体圈层具体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校内文化活动、校外社会文化活动、主题和特色文化网站、校报班刊等等文化活动载体,这些文化活动载体具有即时性、可变性、广泛参与性、感染性等特征,它几乎涵盖着以校园为主体的学习、娱乐、生活、劳动实践等等活动内容,能够丰富和活跃学生学习生活,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品质。因此,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圈层时,一不能忽视课堂这一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例如,美术教育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渲染力与创新力,民族乐器和音乐课所展现出的文化陶冶力,文学语言所流淌出来的传统文化育人智慧与精神旨归等等。二要注意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要结合时代和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特点,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活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题材要广泛,内容要有新意,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并使学生在心理上能够主动接受。三要注意提高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感染力,围绕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新风,净化社会环境,追求崇高理想和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进步良知、提升学生的修养和人性,最终使学生学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四要全面构筑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校内文化活动、校外社会文化活动、主题和特色文化网站、校报班刊等文化活动载体为辅助的校园文化工程。总而言之,学校作为一个涵育人精神和民族文化情感的活动场所,其内部的各种人化与物化资源和活动,无论从学校格调与布局、到校内设施、再具体到各个环境细节,都应该被赋予深深的教育与文化印迹,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文化上的享受,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办学特色与理念和师生共同的文化精神面貌,最重要的是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中折射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作者:叶琳 赵丹 张丽红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系

第4篇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点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比较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文化,它一般表现为校园历史积淀的成果,如校园的场地、建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它所孕育的校友等等,它的产生受较多外在的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新近产生的缺乏历史的独立学院来说尤其如此。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是比较弱小的,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与扶助,比如,首先保证独立学院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否则独立学院的很多功能及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前途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师生对未来的信心,引起他们的担忧,进而影响到其他几个方面的文化生产与建设,就难以实现独立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事关其当前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则主要是由高校的管理者制定的,体现着高校管理者的办学、治校的理念与能力,体现着高校管理者一定的自主权。独立学院作为新创办的高校模式,其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解决。独立学院的制度建设和独立学院的自我定位密切相关,例如,学校的自我定位是建设教学型的高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一目标明确之后,学校的制度建设相对就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比较注重,包括对课堂的监控,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绩效考核中对教学成果的偏重等,相对而言,对科研的管理和鼓励显得薄弱一些,近年来则有所改善。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则由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共同构建,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看,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探析和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深刻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造成了深刻的渗透,对于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来说,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相对较低,因而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受其左右。校园社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加强自我管理、锻炼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也十分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般都能认识到社团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往往参与热情较高,给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与光彩。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的探索主要是从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着手进行的。

二、校园文化在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以文化人’,依托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和文化载体,优美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融注于校园日常生活的文化资源,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它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来说,任何学校校园文化的状况如何会对社会外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和辐射。校园文化建设得怎样往往是社会评价的来源与依据,青年学子在选择高校时往往从了解一个大学的校园文化特点入手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出自己的选择。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高校办学模式,由于缺乏历史传统所造成的声望和社会吸引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白手起家,更需要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文化氛围,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软实力。从学校自身的建设来说,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它在形成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学生若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自身的合理期望,就会抱着消极的态度度过大学校园生活。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或缺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全员共建,培育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体现校园特色的引领社会需求的、鲜明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此推动独立学院的整体发展。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趋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这一意见指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路径和目标,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增强校园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联手共建校园文化

对于校园文化的发生的理解,将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与路径。美国学者认为,校园文化产生于特定群体内成员的持续的相互交往与互动“,校园文化是‘黏合剂’,它使组织成员能合成一团……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当人们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互相交谈、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共有的文化。”由此看来,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校园内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增强。这种相互交往包括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起着最重要的引领作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包括课堂内的交往与课堂外的交往。课堂内的交往以教学交往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真正达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往,摆脱单一的讲授法,创造条件调动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有所不足,在参与课堂活动、话语的组织和思想见解的分析与表述上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地加强,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学生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都能得到锻炼,因而能够大大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进一步的深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之间在课外的交往与互动是比较频繁的,一方面,他们大都建立了班级的QQ群,在群上通知、公告、招聘信息等,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展示自我的爱好、趣味等,找到兴趣相投的同学,加强彼此之间的私人联系。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社团,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增强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争取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注重获取比较实用的知识,较为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对此,学校更应注重营造人文环境和氛围,如举办摄影展、引进高雅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高水平讲座,以开阔独立学院学生的视野和胸怀,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二)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对学院及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学与科研,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面向学生群体,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方式相对比较独立,相对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来说,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较少,使得高校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疏离,联系不太紧密,长此以往,难以产生对工作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独立学院的管理由于带有一些企业化管理的因素,其教师更加难以感受到独立学院对他们的关怀。独立学院的高校管理人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归属、文化认同等方面较为忽视,从而容易导致教师心理不稳定,直接导致教师人员的流失和队伍的不稳定。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教师心理的关注和情绪的关怀,淡化行政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这方面,学院比较注重教师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对学院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例如,学院先后为教师举办过集体婚礼,每年组织教职工集体参加文化体育活动,资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工的关心还体现在对教工的家属、子女的关爱上。

(三)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

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的冲击,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高校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致使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缺乏判断、选择的能力,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迷失在网络巨量的亦真亦幻的信息世界里,为此,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高效人才优势,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秀品牌。在这方面,学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对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例如,2013年,本院创建的“高校与广播电台联手制作大型广播剧《我在回忆里等你》”和“大学生艺术团———绽放青春的舞台、实现梦想的舞台”两个项目,在“2013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此外,学院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吸引众多学生参加其中,每年举办的工商模拟市场远近闻名,吸引许多校外的学生及社会人士前来参加。近年来,随着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标志的“微时代”的到来,学院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创新,组织微电影大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激活校园文化中的丰富素材,又可以为提升地方城市形象献计献策,发挥高校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功能。总而言之,作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参与热情,才能取得丰厚的建设成果,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对地方社会的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如果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注重教职工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养成,注重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主体性作用,那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局面。

作者:吴晓斐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第5篇

1、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概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高职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精神、信仰、理念、价值观、教学活动、教育方法、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职院校的宝贵财富,从精神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校风、校训、价值观、教育理念、发展战略等内容;从实践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组织制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内容;从学术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学科、专业、课程、教研活动、生产活动、技术服务与推广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内容。

高职院校志愿者工作特点

高职院校特有的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就是利用自身的职业技能的服务,更加注重发挥职业特点,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继而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如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经常性帮助果农、菜农解决生产上病虫害难题;园艺方向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设计绿化、美化学校景观;文秘、计算机、电子商务高职学生往往利用自身教育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积极与企业对接,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参与自愿服务 工作。

2、高职院校志愿者行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大学生自我能力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具有自愿性、自主性、组织性、公益性、直接参与性、延续性、时代性。大学生在参与建设美丽校园、美丽城市、美丽社会的和谐进程中,更加要自我严格要求、服从组织、严明纪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的形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推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切合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了青年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志愿的价值取向,提升了大学生文化追求和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它倡导了道德的热诚和理性的自觉,强调了奉献精神,强化了公民意识,这些都为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

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凸显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以实践为平台,将理想、道德、文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使大学生不仅升华了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而且还锻炼了他们多方面的实际技能,增长了才干。志愿者行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舞台,极大地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校园文化的辐射示范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通过校园与社会化服务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对象延伸到广阔的校园之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志愿者行动往往与行业、企业、社区的需要相结合,校园文化逐渐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相融合,通过志愿者行动,大学生自觉地将民主参与、公平、法制、竞争、效率等现代公民意识带入校园,使校园文化在融合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感染和教育着一批接一批的志愿青年。

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机制的建设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使青年志愿者养成独立思考、纪律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青年志愿者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随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促使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安全管理、项目评估和品牌阵地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供了保障,为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长效机制建设提供了基础。

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

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时代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诉求已明显发生改变,高职学生思想认识及政治素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义务支教、关爱帮扶、寻访革命足迹、校园周边需求调研、暑期“三下乡”文艺演出、禁毒防艾图片展等,可以作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舞台,符合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必然规律,使在志愿服务中的志愿者学生个人作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积累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其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化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有效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生交流、传播、生产、增值等。

3、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思考

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缺乏专业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工作既没有固定时间和内容,也没有形成工作机制,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志愿者及志愿者专业知识的培训课程,缺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就不能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目前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更多的是依托于党团群体,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行政意向性拨款,支持力度有限,若学习一些向社会募集善款的知识并成功转化,这有利于扩大经费来源,为志愿者活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志愿服务活动。高职院校要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战略的眼光将志愿者培训列入学分制管理体系中。切实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技能,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更加专业、更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发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高职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应该加强与专业的结合

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应该多考虑与专业的结合,加强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各级志愿者管理部门在审查志愿计划时,多从数量和质量上努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志愿服务,使志愿活动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从而带动学生自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