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哲学小论文【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64371

【导言】此例“哲学小论文【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哲学小论文【第一篇】

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力作为资源禀赋,必须要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才最终能够被市场认可。因此,未来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须要从承担社会分工的角度,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精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实践性复合人才。管理类学科主要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具体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以掌握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高生产力的。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中,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下辖15个二级学科。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未来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岗位。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也是制约校企有效对接,高校人才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核心部门,其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理论知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新人是很难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与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实践教育不仅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及其实现自我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也应看到,当今的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种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发展个体,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主体,它具备与汽车、旅游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具备的产业发展特征,其中教育产业链的形成,要求学校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安排和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诉求更要求高等学校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协同发展,谋求实现最大目标。在高等学校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而在三者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诸多方面也都关注并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及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和改革。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的《牛津词典》,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后来利益相关者逐渐开始被经济学者运用于企业与战略管理等相关领域。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此后弗里曼等管理学家相继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都可以被归结为利益相关者。当然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伴随其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国内外研究日益丰满,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认为学校成长的关键是必要的内外部合作,高校须转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教育推动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产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围绕学生与学校组织存在的教师、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传媒、社区等个人与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尤其是高校的实践教育中更离不开与组织内外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从3个属性方面利用多维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层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由高到低进行赋值评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关者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也是最权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属性特征;其次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称重要相关者;最后是潜在利益相关者也称边缘相关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中,其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相关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预期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潜在相关者,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媒体等。

四、结论

哲学小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基础;和谐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3-000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的中国形态。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不是要创造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建设新世界的哲学突出出来,并使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革命是破,建设是立,破和立不可分,破是为了建设新世界,而新世界的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是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阐明未来原理的。斗争哲学和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的两个方面。旧社会的发展中就蕴含着新世界的萌芽,破和立是辩证的。因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新形态,主要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建立一种有效指导其实践的思想体系。因此,基本的方法论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破和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的两个方面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适应时展提出的任务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哲学必然发生研究主题、研究重心、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理论形态的转换。一个时代的哲学不过是哲学家对他所处的那个特定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的一种回应。哲学形态是哲学的理论内容与形式结构的动态有机统一,一定哲学必然以其理论形式提升当时的时代精神,融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哲学形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哲学思维的发展而处于动态演进历程之中。[1]对此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一节中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都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同样也会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不同民族的具体社会实践而发生哲学主题的转换,即随着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今天的和平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必然要求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变,并彰显其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19世纪40年代,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分析当时的时代性问题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且主要是通过革命和批判的手段来实现其哲学的功能,因而带有浓厚的革命哲学的色彩。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失落和社会生活中的非人现实,是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思想探索和现实批判的深层原因。[3]反思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直接从现实出发去解答时代课题,而是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返归现实,从而解答时代课题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在对哲学和现实的批判反思中产生,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与国际工人运动中形形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和斗争中实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创立后与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杜林主义、拉萨尔主义、经济主义等一系列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彰显了其革命和批判的哲学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来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整个哲学理论体系中,既包含指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法论,也包含建设政权的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表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成功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同的实践需要使得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中的不同内容,即长期的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和批判的哲学形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而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的短暂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认识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性形态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从历史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致力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事实造成了人们普遍强调斗争哲学。因为斗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是质变的哲学。正是在斗争哲学的指引下,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同时,也在无形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和谐因素被“长期遮蔽”,人们错误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斗争哲学之间画上了等号。[4]但是,并不能就此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建设哲学。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使一种社会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必须用一种更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时,革命成为必要,革命哲学顺势而行。当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确立后,通过协调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以建设和维护这种制度为必要,因而需要建设哲学。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是一种建设哲学。人们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包含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进行争论,就是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历史发展的特定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社会建设、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等内容被人们所忽视,为革命的批判的内容所掩盖。从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政权的实践课题就提出了,但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1949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虽然用建设哲学指导实践的任务已经提出,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没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敏锐的眼光看世界,提出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以各国具体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任务和新方向,即“我们要跳出斗争绝对性主导支配同一性的思维模式,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被遮蔽的和谐思维向度中澄清出来。”[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面

哲学与实践应该是对应的,哲学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由于我们党有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叙述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中又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的提出,既是这种哲学滞后的原因,又为这种哲学的构建提供了机遇。

1.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矛盾的提出和解决是事物辩证发展的根据,矛盾的存在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前提。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环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这是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原因。

2.意识形态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哲学依据。事实上,30年改革开放,意识形态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陈旧的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完全解释当今的社会现实,反而加深了社会矛盾和冲突,意识形态必须忠实于客观实践的发展。从哲学的具体形态来讲,就是这三十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斗争的思维依然在起作用,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没有形成。意识形态改革不到位,理论创新不到位,理论提升跟不上,更深层次的改革就不可能深入,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难以解决。革命胜利后,当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大众执掌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这时指导思想就应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主要是打破旧世界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新世界的转变,实现由革命哲学到建设哲学的转变。

3.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没有最终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哲学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批判了各种“左”的与右的错误思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哲学主题转向的任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维路径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关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建设哲学。由于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经过理论提升的、有意识地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形态并没有形成,斗争哲学还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斗争哲学把“一分为二”的矛盾观作为普遍方法论观察判断万物之间多维的、全面的、活生生的联系,本质上还是形而上学的,它在不相容的两极对立中思维。尽管在依具体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领域中可能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它每一次都有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斗争哲学片面地强调“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由此机械地把自然矛盾运动与人类社会运动混为一谈,把社会对立面的斗争作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固定模式和唯一动力,习惯于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寻找对立面,习惯于用斗争乃至对抗的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于是,斗争成为目的,运动成为一切,而人则成为革命运动和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在发展的名义下,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享受被漠视,从而使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对立,使人的政治利益与人的经济、文化利益相对立,使每个人的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相对立。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哲学思维转换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其发展的目标。建设的实践需要建设的哲学、建设的思维为指导,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既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哲学形态、没有完全实现建设思维转换的结果,更为我们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方面、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哲学提供了深刻的实践基础和机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发展与构建

哲学主题的转换,与社会实践主题的变化密不可分。哲学形态从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换的过程,就是建设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建设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哲学工作者理论提升和哲学建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建设哲学,而是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也不是一般科学社会主义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而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革命哲学为主,有建设哲学。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实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建设与革命同时并举,它们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很难说谁最重要,只能说谁都离不开谁,但指导思想上革命的思维占主导,尽管是和平的革命。1956年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标志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结束,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历史形态和实践主题的根本性转变,要求反映和适应这一转变需要的哲学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历史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要求。然而哲学界对于哲学主题的转换缺乏自觉的和明确的意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努力实现这种转变,但转了几次没有成功。这一转变多次被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打断。我们的实践的哲学仍停留在革命时期的哲学上,继续沿用革命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去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矛盾、新问题,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注定了2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30年,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变,以建设哲学为主,但革命哲学仍起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哲学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哲学主题转向的任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指导思想,即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维路径发生根本转变的关节点。那些人们早已习惯了的革命思维框架被打碎,那些曾经被普遍使用的阶级斗争的手段,逐渐被建设哲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所取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总体上说,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建设性的。但是改革开放的30年,这种哲学并没有最终形成。非此即彼、运动思维、战争思维、政治化思维,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从来没有停止起作用。如邓小平多次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们动辄就说要打好××的攻坚战等。这些提法表明,共产党人的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从革命哲学的思维框架中彻底摆脱出来。

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后,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宏大任务,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新形态。梁树发教授指出,科学发展观以其特有的理论内容和逻辑形式,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明确的信息,即一种关于建设的哲学,一种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在成熟的意义上已经形成。“以人为本”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科学的人学基础,既表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又表明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即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科学意义和价值意义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即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6]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发展的历程看,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有两种形态:一是泛哲学意义的,指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哲学已经存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二是经过理论提升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建设哲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家们进行了探索。韩庆祥教授认为,新时期哲学理论要发挥对时代变迁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在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方面有所作为。总体来讲,建构建设范式的哲学,应在理清哲学主题、基本问题、研究方式、分析框架和核心理念等方面下工夫。[7]梁树发教授对“构建以和谐思维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学说。[8]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首要的任务,是哲学家所进行的理论提升,即实现从文本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建设哲学的跃升。这些文本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文本形态,这些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理论体系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具体论述中。因此,哲学家有三项最基本的工作要做,一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的剥离;二是进行理论综合;三是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但这些思想主要的存在方式是附着、蕴含、体现,它需要理论家的认知、理解并解构。进行剥离后的建设哲学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需要进行综合和建构。同时由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主题和在实践中所解决的任务的不同,决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建设哲学不同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也不同于科学发展观,但是,我们认为在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探索方面,根本的东西是一致的,理论家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些最一般的东西的综合建构。建构的任务最复杂,毕竟叙述形态不同于文本形态,它需要抽象,需要理论提升,需要建立起具有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体系等理论特征的建设哲学体系,任务的艰巨性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哲学到建设哲学[J].北方论丛,200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3]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4]杨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J].唯实,2007,(5).

[5]熊进,李志洁。和谐哲学思维方式研究――从唯物辩证法思维的实质谈起[J].唯实,2009,(5).

哲学小论文【第三篇】

哲学洞察世事、赋予知识以意义,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是最具“通识”性的学问,正如邬昆如先生所说“,哲学委实是一门标准的‘通识’课程;通识‘定位宇宙’,通识‘安排人生。”对学生而言,哲学理应是一门最具理论魅力的通识课。因为,哲学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它决定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审美情趣和终极关怀,也就是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但是,现在的哲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师眼中“,哲学教学纯粹成了一门知识的教学。教学哲学就是传授知识,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则认为,哲学就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术语、判断、推理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毫不相干的东西所组成。这样的教学是对哲学精神的极大歪曲。综上,通识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第一层次是加强人文渗透、理想渗透、文理渗透;第二层次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最具通识意义的哲学教育除了课堂上结合原理融会贯通各科知识之外,最应该培育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我国高校的哲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能直接或间接地完成“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这项通识课的教育目标,在高校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为通识课的核心课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为主体的思想。它以对人生整体性意义的的理解为前提,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作为人文学科之源的哲学,理所当然地蕴含着、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哲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哲学教育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必须充分展现这一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能够最为典型地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既不同于知识论的价值取向,又不同于工具论的价值取向。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培育学生的以下三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以人为主体的实践品质

人文精神的前提是基于实践活动之上的对生活整体性意义的寻求,在人的活动中始终渗透着人的价值取向和主体性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质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闪光点,契合了通识教育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要通过实践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消除异化,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由此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维度,注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关心的中心问题不是客观存在着的世界的运动变化,而是主体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成问题。使传统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超验世界转向人的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探究人的生存实践活动。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得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当然也就是物质生产的主体——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以往单一的“客观加宏观”的定向,阻碍了哲学贴近生活实践。以实践作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应面向人的实践世界。正如卢卡奇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功能就肯定不会是纯粹的科学认识,而是行动。”现阶段,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变革,这样就更需要能够真正贴近实际的实践品质。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积极介入现实,投入实践当中,从“现实的人”的实践视角用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深刻审视、分析、研判社会现实与社会重大问题和现象、生活实践的合理性或对支配和体现于生活实践中的理论思想、流行观念。

2.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

文明发展到现在,人类之所以能统治地球,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战果,而是从一开始人类就以集体为单位来抗衡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是加深了这一点。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经济中的生产、传播特点决定了人们的生产工作日益趋于网络化、集团化、开放化。这意味着个人的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每个人都必须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人们有协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高等学校全面探索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问题上,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集体不是一个抽象的虚假的概念,它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交互作用,认为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方式,每个人只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历史的大实践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所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民就是最大的集体,个人只有在人民的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集体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人民服务是集体主义原则最高的表现和行为准则。为人民服务融合了历史之真、行动之善和精神之美,体现了人文静神的价值理想。教师在讲授时要有意识的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养,教导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脱离群众集体,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在以后的各行各业中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实现个人的价值。时代在变,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会变,但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能变,使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突破个人的狭窄视野,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越来越盛行的学习型的团队建设中不单追求个人的表现,在互相合作的集体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善于团结群体的力量进行创新。

3.对人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就是沉思人类的命运,思考人的价值,寻求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建立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和以往社会制度的种种“异化”现象,主张摒弃传统社会那种“人的依赖性关系”和“物的依赖性关系,向往着创造出与生产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从而使人成为消除了“一切自发性”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完全个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个性、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的品格和人的生活中注入“历史发展”与“人的解放”这双重涵义。它充满着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人学。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配合,也有赖于教育方式的积极配合。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和谐的全面发展,是现代通识教育的崇高使命。在教化人的方面,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教育。只有发自心灵深处的觉醒,一个人才能自觉地成为自己的主人,并负起最后的责任。我们的哲学通识教育应该“回到马克思”,切实确立人的中心地位,真正做到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开发人的各种潜能,使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和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它以对象性的物作为指向和尺度,如实反映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有学者把科学精神概括为求真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宽容精神四个方面。本文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对这几种精神的培养。

1.探究求真精神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怀着对世界的好奇展开孜孜不倦的探究世界的活动。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名言道出了科学精神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探究求真。这种精神是各种学科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前进的助推器,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爱智慧”是“哲学”的原意,其中蕴藏着哲学的本质精神。“爱智慧”首先源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而不死守,对人类能动性的自信而不自大。把“爱”作动词解,哲学是“追求智慧”、“探索真理”的学问。哲学的真谛不在于对“终极真理”的占有,而在于一种无止境的向更高真理靠近的进取精神。哲学的精神不是占有,而是追求,不是到达,而是“在途中”。其次,作为“追求智慧”、“探索真理”的哲学,是诚实而开放地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在一切事实中求“是”——实事求是,在务实中求真;不为功名,不迷教条,不拜权威,不设禁区,不随波逐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经历一个“犯了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教学与学习的本质是探究求真。没有探究求真的教学与学习只能是训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探究学科与生活,合作建构思想与意义,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提问热情,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要从知识的难点、重点出发,精心设问,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消化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务实精神。

2.理性批判精神

理性批判不崇拜任何事物,不把事物神圣化,把事物当作不断生成和必然灭亡的事物去理解,从事物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批判和理性质疑紧密相连。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这里的怀疑不是无端的猜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形成的。马克思对以往的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怀疑,而且在怀疑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种批判精神不仅表现为对现存事物的批判态度,表现为对各种理论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现为对自身理论的批判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从来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真理,包括自己的理论在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必定会随着自己存在条件的消失而灭亡。任何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神圣化、永恒化的态度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动力,科学精神因理性质疑和批判而无坚不摧。理性的批判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用就在于唤醒有独立思想、独立意志的自我,使人的发展从自发状态转入自觉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保持独立思考,对现实和已有知识采取辩证的态度,在敢于怀疑、理性反思中打开知识的大门,获取更多的真知灼见。

3.发展创新精神

人类是一个永恒发展的历史进程,每一代人都必须在自己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人类认识,永不止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想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就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识教育要培养的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有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的人才。这种教育的实施对于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是站在未来的视角主动谋求发展,需要超前的意识和大胆的想象。世界是客观普遍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每个具体的事物只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节点,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为想象展开翅膀,冲破时空的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实现知识的多面对接和连锁增值。创新需要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面深入地进行探索。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上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地认识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导致思维僵化阻碍创新。因此,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势,思想解放以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些恰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学生发展理念和超前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创新的自觉性,使学生以创新思维武装头脑,主动克服逻辑思维的惰性,锻炼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多元的辩证思维,从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4.客观宽容精神

哲学小论文范文【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学说,是实事求是的学说,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现实中,一些人甚至是党员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深刻内涵理解不够,尤其对共产主义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内涵不甚了解。《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充满自由、平等,物质极大丰富和共享的社会,具有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要经历一个漫长阶段,就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能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达阶段,就怀疑马克思主义的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没有过时。社会历史发展尽管会面临曲折,但整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在于它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于它为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理论力量: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首先在于它是否真正地揭示了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一种理论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最为重大和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揭示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最为重大和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作出这样的概括和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第1002页)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人类自觉到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使人类自觉到“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伟大的社会理想,揭示了现实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之所在。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309页)

在现代学科分类中,通常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然而,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而言,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既表达了人类解放的旨趣,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又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历程,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的阐释和论证;也提供了人类解放的尺度,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反观人类全部的历史活动和整个的历史进程。正是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旨趣、道路和尺度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和论证了人类历史的三种基本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07—108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人类洞察和把握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人类争取和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的统一。

离开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对“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现代人类就无法形成真实的社会理想和合理的价值诉求,就无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所具有的理论力量,就在于它实事求是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特别是“现实的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二)实践力量: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仅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更在于它的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这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136页)他撰写《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从而“缩短和减轻”历史进程中的“痛苦”。(同上,第2卷第83页)

关于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明确指出,前者只是揭露“现实的不合理”,后者则是批判“不合理的现实”;前者只能对社会主义作出种种美好的“设想”,只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后者则从现实出发,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出发,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和进程”。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有机体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在社会形态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历史更替中,肯定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并从这个“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中找到了最现实的批判力量,创建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改变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且找到了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那就是无产阶级。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第1页)无产阶级作为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肩负起了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鼓舞下,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出现。尽管一百多年来的共产主义运动有高潮有低潮,但它一直不断发展,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光明前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鼓舞了这么多的人、催生了这么多的国家、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力量。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现实活化了理论,用理论照亮了现实,使得“朴素”的现实变得厚重深沉,使得“灰色”的理论变得熠熠生辉。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9—10页)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力量就在于,它赋予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以理想和信念,它赋予社会主义运动以最坚实的理论支撑。

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含重大的理论问题。理论之于实践的重大意义,理论所具有的巨大的实践力量,就在于它塑造、矫正和引导实践。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同上,第1卷第11页)人类历史的突出特征在于,“片面性”是它的“发展形式”,历史总是以某种退步的形式而实现自己的进步。历史过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任何“正面效应”都会伴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任何“整体利益”的实现都会有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任何“长远利益”的追求都意味着某些“暂时利益”的舍弃。因此,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大尺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大尺度”,就是以人类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去规范和引导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理念。

(三)生命活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4卷第588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世界的潮流和创新的实践,在于它引导人类以新的文明形态去破解自身发展的难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4页)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的品格就使得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使得它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使得它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理论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更为生动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

当前,中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同时要具有世界视野。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既通过普遍交往把现代的科技、文化、制度和管理成果变成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使得人类在整体上以加速度的形式实现发展,又通过普遍交往而构成“全球化”的“现代性”问题,这就向人类提出了走出当代人类文明困境的时代性课题。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全面地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并提出了三大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提出了如何破解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问题;三是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提出了如何消除文化虚无主义问题。因此,对现代化的反省,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依据、对当代人与世界关系进行全面反省;解决现代化问题,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依据、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探索和寻求。这就要求我们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二、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个人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但与整个人类,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个人而言,马克思主义能够提高我们的素质——

第一,马克思主义能帮我们确立崇高理想,使我们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活在世必须有崇高的理想。马克思把人视为类的存在物,认为人能超越一切区别和差异,追求普遍性和整体性。追求普遍性,指的是把当下目的加以升华,从中普遍化出一种生存的绝对目标,并使一切活动与其发生关系,使当下的活动具有方向感和意义。人的素质是与信仰紧紧相连。有没有生存指向、有没有信仰,以及这种生存指向和信仰的坚定性如何,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又为人类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释放出来的,共产主义的绝对目标建立在客观的历史规律基础上。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者的力量正来自于其崇高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提高素质从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入手是符合科学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帮助我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干事业需要正确的方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提高斗争本领、端正思想方法的重要性。高超的斗争本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经济关系中寻找根源的方法、总体性方法、辩证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等等。

第三,马克思主义使我们知道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从上世纪后半叶以来,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开始趋同,以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享受主义为主要标志的生活方式越发流行。现在,许多人领悟到:这种生活并不是人所真正期望的生活,它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人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唯一的出路就在于改变它,创建人的新的存在状态。

创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正确理论的导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括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下的那种“人从属于物”的生活方式,主张创建新的生活方式。马克思关于人的新的生活方式的理论、对人的意义世界的揭示正是我们当下创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指路明灯。

马克思主义不但为我们论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性,而且为我们指明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以及如何去实现它,指出了一条如何使自己的生活美好、真正具有意义和价值的道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既体现在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性揭示中,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领悟和把握它呢?这需要每个人用一辈子去体会。择其要者,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做到:

第一,端正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学说,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同一立场上才能领会其微言大义。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作为一种普通的学问去研究,而应当把它作为一种真理去追求,不断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和亲近感。

第二,努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正如要求的,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对《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要“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浮光掠影不行,浅尝辄止不行,知晓一些名句、个别篇目也不行,必须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系统品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第三,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应当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其关键在于与时代同步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寻获真知灼见,观照当下现实,解释和改变世界。

第四,不断拓宽理论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必须持开放的态度。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的理论知识整合在一起加以思考和领会。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孤立起来,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都要给予关注,认真分析鉴别。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6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