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论文范例(优推4篇)
【导言】此例“幼儿文学论文范例(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文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跨专业课程群 学前教育 网络采编 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状和意义
我校近年新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其中学前教育是省教育厅规定凡有师范类专业院校都应该开设的新专业,网络采编则是我校针对社会发展状况开设的有较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方向。根据我校院系设置实际情况,二者目前均由中文系具体管理。
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都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
跨专业课程群的研究在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及早起步,利用开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的契机,认真研究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问题。
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无疑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我们成立跨专业课程群研究小组,以加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我校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为例,参考其他典型高校的经验,研究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发展主旨。此目标大体可以分解为如下各方面内容:(1)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如何?(2)我校应该怎样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3)我校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应该怎样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4)我校应该怎样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培养师生的跨专业课程群意识?(5)我校应该怎样利用跨专业课程群,培育学科与教学新的生长点?(6)我校应该怎样汲取别的典型高校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的先进经验?
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是: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文理工打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设计与个案实操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1)调查研究。调研我校和其他典型高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2)理论阐释。紧跟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前沿,借助最新教育理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理念与构建体系进行理论阐释,力求高屋建瓴,自成一家;(3)个案实操。借助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的跨专业特质,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为学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此前,我们已为课题研究打好较充分的前期基础,如:(1)已撰写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论证报告和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通过;(2)已撰写设置网络采编专业方向论证报告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通过;(3)已初步编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4)已初步编制《汉语言文学(网络采编)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5)团队成员近三年撰写了10多篇相关论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准备好理论基础。同时已收集大量相关图书资料,走访相关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准备好科研条件,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三、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研究过程比较艰辛,遇到的困难很多,逐步形成清晰的体系。研究成果最终物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用以指导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以学前教育为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各种类型幼儿园、托儿所等学期教育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且具有鲜明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具有师范性质与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树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对学前教育工作拥有热情与兴趣。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观察、理解幼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修养;
(3)具备较强的文艺欣赏与文艺创造能力;
(4)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研究与教育管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美学
5.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课程论、幼儿保健学、幼儿游戏理论、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舞蹈创编与技法、美学、文艺理论基础、儿童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创作与应用写作。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7.教学进度表(略)
(二)以网络采编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要求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管理协调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拓宽专业知识,能将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运用到新闻宣传、编辑出版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文化产业等发展现状。掌握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方法;
(4)熟悉文化政策与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等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5.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站建设与维护、传播学等。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7.教学进度表(略)
幼儿文学论文【第二篇】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可以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均可成为散文的题材。当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也走入了种种误区:如:片面强调幼儿会读会背,然而散文抽象概括的语言要背就必然会抹杀幼儿的兴趣;又如片面强调散文中词汇的丰富,然而散文中的词汇更多的是朦胧的、可意会而不可解释的,往往会让你越教越糊涂
如何改进这种现象?新《纲要》理念指导我们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幼儿如何来学,我们从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
一、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散文活动会把幼儿一开始就带入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语言环境中,而与幼儿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而直观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幼儿与散文产生共鸣,更容易让幼儿有话可讲,有兴趣来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让幼儿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这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怎么来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散文呢,这就需要老师来观察、来了解幼儿已经具备哪些经验,还不具备哪些经验,并且能根据散文内容的需要来做细致的分析,作出对应的铺垫。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散文内容描写的对象幼儿是否有经验。在散文学习前,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对散文内容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经验,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就应该作好铺垫。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活动前,我们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幼儿甚至认为芽是指的牙齿。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
2、散文中新词汇的量是否适合幼儿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词汇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让孩子接触那么多新词汇,又要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做解释,那会破坏散文的整体感受,影响幼儿的学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做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出现了5个新词汇,其中有一个词语“雨露”,我们就放到了早晨来园后教师有意的带孩子观察树叶上的露水,解释阳光雨露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如果在课堂中又讲不清楚。这样不仅化解了散文学习的难度,也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
3、散文中游戏是否是幼儿熟悉。我们常会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来反复感知、体验、跟诵散文。这些游戏如果都是幼儿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乐趣,相反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
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儿进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觉,也是一种直觉,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二步。我们知道,散文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此时,教师如能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获得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急于走过程,而不能让幼儿反复的、充分的感知的话,往往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兴致就会被破坏,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大班散文诗《夏天》:树叶打着卷儿……风来了,雨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在炎热的夏天里微生物对风、雨的渴望。
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对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对作品进一步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或者关键词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我们首先设计了这样2个关键词:“胆怯”“勇敢”,让幼儿来交流、模仿自己对这2个词的理解,最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芽会从胆怯的小姑娘变成勇敢的小女孩呢?”每个孩子生活经验不同,你一句我一句,通过相互交流很快就理解了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就是阳光、春风、雨露帮助芽勇敢长大。
这里还强调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因为散文中有些词语很难用语言来直接描述,我们一定要放宽要求,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用动作,用比喻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不可强求统一。例如:刚才提到交流“胆怯”一词,一个女孩就做出一个胆怯的表情,非常容易意会。因此,宽松的交流环境可以释放孩子的紧张心理,让孩子放松的表达,更加深了对散文的理解。
四、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语训练中让幼儿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因此,散文学习要引导幼儿通过语感实践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运用的“所以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散文学习中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是最适合幼儿语言训练的一个步骤。《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散文跟诵方面我们尝试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跟诵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雪花》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高山、房顶、大地”的场景,让幼儿扮演高山、房顶、大地的角色,随着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态自由表现,自然的跟诵。又如: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分别表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
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五、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学习创编词,中班学习创编句子,大班可以学习创编段等。在幼儿欣赏、理解、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结构,在保留个另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性的原则,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说,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是幼儿散文学习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环节。在这一步中,我们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例如:中班的散文《芽》,整个散文优美,词句精练,并且有角色的互动,适合让幼儿感受欣赏,就不适合幼儿创编,教师不能强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增加这个环节,否则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其次,创编内容是否简单。是否是幼儿通过简单的迁移就能够做到的,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直观的,因此教师选用的创编点应该是简单的,由简单入手,适当累加,便于引导孩子进行经验的迁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
例如:散文诗《绿色的眼镜》,《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等,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通过自己简单的迁移就可以达成,容易获得满足。
最后,已有框架结构是否熟练。幼儿创编散文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结构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对创编结构已经达到熟练程度,那么就可以引导孩子迁移经验,进行创编。但如果原有的节奏没有掌握,那么就谈不上还能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一个散文活动还没有让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就让幼儿仿编,导致无效,只能起到形式主义的反作用。我们说,一节课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在熟悉样本的基础上,帮助拓展,展开创编环节。超级秘书网
例如:在大班散文《蒲公英》教学中,教师如果整堂课只给幼儿欣赏了2遍,没有跟诵环节,也没有一个示范,就要求按照图谱提示来又画又编,最终导致幼儿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我不会”。
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它只是我们进行散文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教师更需要灵活的取舍,灵活的运用。在幼儿学习散文的五步曲中,我们更强调的是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些,我想,也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的“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莉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文学论文【第三篇】
(一)明确教学目标
2010年之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名称不是学前教育专业,而是幼儿教育专业,这一改变意味着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及其思维变化。幼儿文学作为专业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文学的教育人才,其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以便向幼儿传递文化思想,具备深厚的幼儿文学素养,以便向幼儿传达文学知识,具备执着的探究精神,以便更加清晰有效的教育幼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幼儿文学教学应努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幼儿文学的发展状况,学会从现实的文学作品和教学中发现新的研究的课题。
(二)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他学科及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同
幼儿文学的课堂里,教师仍是以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以满堂的言语进行授课,然而这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悖的,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中心,教师教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必须转变思维,认识并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上面来,协助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模式。此外,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形成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以未来实用性为指导的学习模式,教导学生认识到幼儿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组织以幼儿为主体的文学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教学与学习。
(三)突出语言训练
强化口语技能口语专业水平对于幼儿文学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与关键的,因为幼儿文学需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进行听说表演与诵读、故事的表演,而学生的口语专业技能在此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口语能力越好,其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因此,为适应幼儿园实践的这个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必须加强学生对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口语技能水平。在幼儿文学教学的儿歌单元,可以让学生分别进行儿歌的表演,让其自主自由地进行编组,选取曲目,并进行一定的串联和主题编排,进行有准备的表演,既能提高他们对于儿歌的乐趣领会,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口语技能的锻炼与学习。
(四)模糊学科界线
渗透幼教内容幼儿文学和语言教学法在幼师专业的教学当中是两个不同的课程,两者之间完全独立设置,毫无交叉。因此,我们需要将幼儿文学与语言教学法之间的限制打破,模糊他们的科学界线,使幼儿文学与语言教学法更加紧密配合,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幼儿文学教学里,儿歌和幼儿诗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在教材设置上面也是分开为不同的章节,并进行详细介绍、学习和创作,而在语言教学法里,儿歌和幼儿诗则统称为幼儿诗歌,是一体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幼儿文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并了解文体特点,训练写作技能,强化作品鉴赏能力,而语言教学法的教学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利用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整个组织活动的流程,从作品选材到过程设计再到案例分析,因此二者是天生的合作者,老师应充分发挥这种合作的作用。
二、结语
总之,虽然幼儿文学这门学科并不是新鲜课程,但是之前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顺应新形势的教学需求,必须加强对于幼儿文学的认识,改变思维,提高幼儿文学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于文学教学的实际使用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我相信,幼儿文学教育的将来会是美好的。
幼儿文学论文【第四篇】
一、加强多方面学习,积累各方面经验
我们的课题确定为《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幼儿数学活动案例的开发》后,我们就沿着“学习―收集―调查―实践―反思―总结”的步骤开展活动。
我们把课题组老师的学习、反思、改进,始终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中,注意将个人学习、园本培训、课题组学习相结合,先后学习了相关理论,重温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还学习了大量有关数学活动的教学案例。其次,挑选出了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儿歌,中大班我们选择了大量适合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绘本和故事,借助媒体来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立足课堂,探索实践
课题研究的生命在于实践。我们课题组自主开展课题活动,先进行摸索,积累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和困惑,撰写方案和观察记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开展研讨活动,邀请老师进行《蜈蚣叔叔的袜子》课堂教学,并录制了视频,集体观看,根据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提出了适当的建议,然后进行第二次上课,形成适合中班孩子学习的优秀案例。另外,我们课题组还分别开展了大班和小班的同课异构的活动,如,大班我们选择了《认识人民币》,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考查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全部老师的认可。
通过同一领域的内容的两次对比,让课题组教师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好处,孩子们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分组上课、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为我们每一位课题组的老师提供了互动式的研讨机会。
2.创设环境,提升能力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他们用直观形象思维方式,在对物体的反复操作中,逐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课题组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开展了“设计教玩具”评比活动,其中《好大好大的蛋》《公主迷路了》等教玩具获得了一致好评。此外,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本班的数学角,开展了数学区角观摩活动。
我们课题目标之一是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而《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此,课题组为幼儿搭建了运用数学的平台。如,在教学活动《八戒卖鱼》结束后,我们开展了参观超市、参观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需要的蔬菜,在与摊主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还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
3.加强规范,总结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我们把每次资料积累起来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我园的课题网站上,我们每个课题组老师的观察记录和活动方案,都有据可查。
二、梳理教学方法,提炼有效研究策略
1.对应性选择策略
筛选出了适合幼儿学习数学的作品,内容简单健康、绘本画面清晰、色彩鲜艳。
2.实践性操作策略
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争取每个实验课都能成为精品课。
3.多样化实施策略
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集体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学到本领。
4.自主性学习策略
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学习,适时引导。
5.探索型认知策略
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辨别判断、尝试实验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掌握问题。
三、总结反思,提炼精华
1.提升了教师的教材解析能力
每个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活动,学习并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在幼儿数学活动案例的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懂的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择教材,如何撰写教案,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优美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轻松掌握学习的内容。
2.增强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在课题活动中,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对数学活动更加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一些平时不爱学数学的孩子,也在温煦作品的引导下,逐渐喜欢上了数学活动,特别是在每次的操作活动中,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四、感悟
1.研究存在的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位老师深感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足,有待提高。
(2)在课题论文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还需老师们细心观察,写出相关的论文和观察记录。
(3)在区角的数学活动中,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完善。
2.后期研究思考
(1)加强理论的学习,加强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力,定期进行研究交流,提升科研能力。
(2)总结优化教学方法,尝试把文学作品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