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95568

【导言】此例“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张伯苓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简介]曾绍军(1980- ),男,湖南武冈人,南京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65-02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十报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张伯苓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在创办南开大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深入剖析张伯苓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无疑对深化和创新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像所有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涌现的仁人志士一样,张伯苓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辱和国家贫弱之苦,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不仅以其个人的言行实践崇高的爱国志向,更以其爱国思想贯彻于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之中。张伯苓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因此,他把训练爱国精神、培育爱国情操、提高爱国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并将“爱国为公”作为“公能”校训中“公”的不争内容。在办学实践中,他始终将唤起忧患意识、强化救国责任感和培养救国本领作为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张伯苓认为,“余深信今日中国最要者为联合,欲联合则必须有一公共绳索以束缚之。……窃意较合宜之束缚物,即为爱国心。”以爱国心来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这一主张在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如何爱国,张伯苓主要有两点主张:一是要积极主动的爱国,他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像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仅能自燃,还能助他人燃,即使遇到不易燃者,也应该尽最大耐心去说服和帮助他,尽可能扩大团结范围;二是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他十分痛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利用国民的爱国心对邻国肆意侵略,也反对美国宣扬的“对于本国爱重特甚,无论事之善恶、理之屈直,凡属己国即爱之”的爱国观,他告诫学生既要深爱自己的国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家的不足,并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此外,还要成为“世界之健全分子”,“吾等应思教育青年,当以万国大同为志也”。

3.强调爱国精神与爱国能力相结合。张伯苓强调将“爱国之心”与“爱国之力”结合起来,他认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学生在求学时代,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期,必须切实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现救国之宏愿。”为此,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教育实践中,既努力调动青年学生爱国热情、救国责任,也将培养学生的“现代能力”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现代能力”,主要指科学知识与民治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了解社会实际的能力等。

二、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做法

1.深化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张伯苓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现实国情、历史国情、自然国情、比较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例如,他利用每周开设的修身课和全体学生集会的机会进行爱国演讲,演讲的内容涉及南开大学艰难创办史、中国近代屈辱史以及对国家危亡的担忧等,言辞慷慨激昂、情真意切;他也极力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感,他非常注意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认为爱国教育“使学生闻之不致徒生悲观、过受刺激方可”;他还经常将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存在的现实差距,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讲演外,张伯苓还利用社会调查、编印教材等途径进行国情教育。早在1927年,张伯苓就敏锐地洞察到日本的侵略野心,决定成立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经济研究会),他亲自带领教授、专家深入东北调查研究并编写《东北经济地理》一书,该书作为南开学生的必读教材,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起到了很好的爱国教育作用。

2.搭建教育平台,培育学生爱国能力。张伯苓指出:“吾人细察吾国现时情状,知中国所最感缺乏者,厥为有‘现代能力’之青年。”“现代能力”这一“爱国力”包含很多内容,张伯苓谈及最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

在团结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将来在社会作事非有团结力不可,否则必不能成功。”他经常用“折筷子”和“拉绳子”等形象的教学方法说明“分则易折,合则难摧”的道理。他还认为体育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好方法,“因为体育方面有两个很好的训练:一是合作,一个是公平。”

在自治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中国人普遍缺乏一种进取心,只知自己及家族而不关心国家与社会,他希望学生们“须作自动,不作被动,乃中国真正之砥柱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治力,南开的学生可以参与筹划学校全局性工作,如每年级的各学科委员互推2人,参加教务会议、庶务会议、体育会议等。

在调查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学生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应主动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到20年代后期,“社会观察”正式成为南开大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制度,并成立由张伯苓亲自主持的“社会视察委员会”。从该委员会成立到30年代初,南开学生共调查了天津各种机关单位100多个。

3.强调自我教育,率先垂范成标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则必须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张伯苓提出了两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一是善其自身,坚持每天三问,即“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么”;二是要求学生有“耻”“惧”之心,客观分析自身不足,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努力。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张伯苓积极推行“五七国耻”纪念节日活动、编演爱国内容的话剧、开展时事辩论、出版校刊日本专号、以爱国题材为作文命题等隐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坚定爱国信念并内化为爱国行为。

此外,张伯苓认为:“任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理计。”在他看来,教师应成为爱国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因此,他提出了“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要求全校教职员工“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而张伯苓本人的爱国热情和爱国行动更是令人敬仰,其传奇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三、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有益启示

1.加强国情教育,为爱国情怀培养提供正能量。面对今日大学生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缺乏民族自信、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主要途径有: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也要客观地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让同学们了解国家的成就和不足,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还要告诉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世界眼光”;二是结合国家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学生集会等机会,开展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抓住敏感的热点问题,如问题、南海问题、党内反腐败、恐怖事件、地震等,进行重点讨论、讲解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到理国、成才报国。

2.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建业报国的自动力。张伯苓在《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的讲演中说:“本校管理,唯在引导学生之自动力而已。”他认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要从自动力入手。因此,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自觉升华爱国情感,严格要求自己并养成科学理性的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首先应该坚持“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参考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设“社会观察”课的做法,将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纳入学分体系,由专业教师、思政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感知社会中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积极培育、学习爱国典型,既要认真学习诸如钱学森、雷锋、任长霞、沈浩、杨利伟、郭明义等时代英模和爱国典型的先进事迹,也要深度挖掘、重点培育学生身边的爱国典型,并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最后,积极开展隐性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组建政治理论、文体社团,开展时事辩论赛,举办爱国主题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把隐性的教育资源变为显性的教育内容,真正形成学生自己建功立业、成才报国的内在驱动力。

3.强化师德建设,建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尤其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人格来正确引导、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的教师,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爱国主义教育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应该将师德建设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建章立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改进教育方法,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先进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创新教育载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张伯苓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建设,南开大学每周三下午开设的“修身课”,张伯苓会亲自登台讲爱国、讲求学、讲做人等,还会邀请梁启超、胡适、张学良、陶行知等社会精英、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借鉴做好这种讲座形式的教育载体外,我们还应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要主动占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页,开辟专栏、园地,举办网络专家讲座,制作红色网络视频、动画等,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软环境建设,利用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先进事例、先进人物等,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程斯辉。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学校思想教育,1992(1).

[2]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校 恋爱 学习

引言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和高校对此现象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就现状来说,高校掀起的恋爱热,覆盖面广、影响深,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1.高校学生恋爱现状

恋爱心理自主、随意性强

现今的学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或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寂寞。他们对感情表现得冲动,较少看重金钱、权力、地位等因素。心理自主性很强,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轻现实,易冲动,从小受传统观念的局限。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由于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成功率比较低,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失恋是大多数恋爱的必然结果,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对学业造成较大影响。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等情绪会使当事者的心理受到很大伤害,有的甚至形成阴影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甚至会造成轻生等严重后果。

2.当代大学生的几种错误恋爱观

恋爱目的不明确,只为体验爱情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校园爱情作为生活的点缀,以此排遣课余生活的寂寞,改变生活的单调。恋爱成为一种感情体验,借此寻求刺激,据我们调查有63%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爱情是以毕业作为爱情终点。这种恋爱观放纵情感,推卸责任,贻害无穷。

主次不清,恋爱影响学习

在对待学业与恋爱的关系上,少数学生认为恋爱会促进学习,较多的学生认为恋爱会阻碍学习,更多的学生认为恋爱后和以前一样。大学生主观愿望是搞好学业,却在日渐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废了学业,最终或因挂科,或因爱情波折而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沉沦。

思想过于开放,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理念

西方开放思想冲击了人们固有观念,含蓄内敛的东方传统被人们逐渐淡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现象”时,认为“坚决反对”的占39%,认为“能接受和无所谓”的占61%。在回答对婚外恋的看法时,有一半的学生表示认同,而另一半的学生表示不认同。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很多高校采取既不支持又不反对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研究大学生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恋爱动机,疏导大学生的感情困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开展情感教育

爱情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爱的道德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爱的艺术教育、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教育、失恋教育、爱情与性的教育、恋爱的原则教育、性别观教育、生理教育、法纪教育等。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本质。

3.2强化校园文化功能,以高尚的情感教育

学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文化素质教育影片等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引进中外经典文学、美学作品,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知爱、懂爱、惜爱、赏爱的高素质新青年,营造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志存高远,专心学习,立志成才。

3.3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

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大学生的恋爱健康问题,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会同校医,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神秘、好奇。要重视心理咨询工作,教育学生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要及时引导学生摆脱恋爱的困惑,舒缓因恋爱而产生的压力,抛弃因恋爱而带来的挫折感,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3.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恋爱实际上是一场费时、费钱、费力、劳心伤神的“疲劳战”,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效果。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知识,培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当前应把学业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让恋爱过多挤压学习时问,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5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联手引导学生

由于青春期中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恋爱行为和婚恋观念都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应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与孩了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选择终身伴倡等问题要联手工作,形成合力,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并永远健康幸福。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 同性恋现象;先天;后天;原因;现状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24-3

近年来,关于同性恋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同性恋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但不排除仍有一些人觉得同性恋是一件“恶心”“变态”“疾病”的事情。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揭示出同性恋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行为模式,笔者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性恋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分析。

一、《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主要内容。

该部分内容大多来自于对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部分章节的归纳总结,该书通过对同性恋现象的分析,包括原因分析、现状分析、社会观点分析,呼吁人们正确看待同性恋现象,认为同性恋行为只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但笔者认为,《同性恋亚文化》这本书仍有不足,第一,举例大多以男性为主,分析也都是以男同性恋为分析对象,文字中不乏有“对他的妻子”怎样的分析,笔者认为男女同性恋在某种程度还是有不同的,分析有些许片面。第二,书中的原因、结论等描述是从调查的这些人中得出他们的想法,以此为结论,有的想法作为结论但不能代表全部的同性恋者或描述不够全面。

(一)引论

1.之所以要研究同性恋行为,是因为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灵长类动物中也存在着同。人类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同性群体所占比例接近并稳定,社会规范对其无影响,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数的10%,学界目前对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看法是:十分之一也许比实际数字高了一些,但并不是高得太多。

2.从古至今,国外、国内都普遍存在同性恋现象,有的社会将之看作正常,有的看作是人的必经阶段,有的受到尊敬和仰慕,有的禁止但却不能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形成原因

1.同性恋成因分先天说和后天说两种,先天说强调生理遗传,而后天说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李银河认为,如果后天说的假设成立,那么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就是一项基本人权,他人无权干涉。

2.环境与经历的影响理论:

(1)形成过程中的后天因素,最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经历,青春期性发泄渠道如果第一次是同性朋友,可能终身同性恋。

(2)弗洛伊德恋母情结认为产生厌父情感后认同女性,对母亲过分崇拜,把周围的人当成母亲。

(3)女性化教育,但不适用任何人,有的人不这样,但仍是同性恋。

(4)特殊经历如女待等。

(5)家庭过分钟爱、冷漠,形成自恋倾向。

(6)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异性恋思维模式对形成和强化同性恋倾向有影响。

3.境遇性同性恋者:分为气质性即有异性恋机会但仍是同性恋和境遇性即无异性恋机会用同性恋代替。

(1)单性环境中,如监狱,或异性严重短缺的环境中。

(2)当事人社会地位低下或小范围性别比失衡造成。

(3)压抑与异往的心理,或与异往失败转向同性恋,造成“原欲受损”。

(三)感情生活

1.与异性恋相似之处:形式内容、真挚程度都一样,都是追求真正的爱情,一旦动真感情,人会丧失理智;有爱还是无爱,都是清晰明确的。

2.与异性感情相异之处:

(1)具有感彩的关系在男同性恋的全部关系中所占比例甚小,至少在那些常到社会上走动的人们当中是如此。

(2)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是不能长久。

(3)同性恋经常交两个以上朋友。

(4)动机与异性恋相比,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

(四)性生活

1.性观念:与异性恋不同,同性恋以娱乐为其目的,而异性恋还有生育目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有的异性恋不以生育为目的如老人之间产生爱情等情况,但作者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异性结合从远古时代开始建立的标准便是生育后代,这种思想和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

2.角色问题:同性恋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不同的性生活方式罢了,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

方式主被动并不决定男女角色,同性恋者之间经常角色互换。

(五)婚姻生活

1.不愿结婚:觉得是一件“跌价”的事情,限制人身自由,觉得对婚姻伴侣不公平,最根本的是对于跟异性结婚是不感兴趣的。

2.不得不结婚: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怕暴露真实性取向,为了随后的离婚而更自由。

3.婚姻关系:

(1)心存负疚感,恪尽职守作丈夫的责任。

(2)选择性冷淡的作为配偶,或将其培养成能够适应自己状况的人。

(3)不能做到上述两点,沦为婚姻失败者。

4.同性恋外遇:败露后,配偶方面反应比预想温和,比异性第三者插足要轻,这是由于承认异性恋正统地位造成的。

(六)价值观念

1.同性恋是罪恶。

2.同性恋是疾病。

3.来自外部的压力,感到内心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

4.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七)同性恋法律地位的变迁

中国同性恋者地位的改变:无明确法律条文加以禁止,但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行政处分和党籍处分,这一点也是中国特有的控制方法。

(八)如何看待同性恋现象

1.酷儿理论:同性恋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提示了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第二,它提示了超越性别界限的可能性;第三,它是所有边缘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及话语权力的挑战。

2.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不道德行为、不是疾病、不是性反常,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同性恋案例分析及其原因探讨

(一)案例一

小A,女,生于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家中亲戚孩子都是男孩,就她一个是女孩,遭到家中长辈们的忽视和不公平待遇,小A从小自卑,明白长辈们不疼爱她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女性身份,便在外表和行为上倾向男性化,学校刻苦成绩优异想博得家庭的关爱。小A曾喜欢过男生,但是这个男生并不喜欢她,还以“兄弟”相称。高中后,由于性格中的细心和不拘小节的气质,女生人缘好,相处过程中对一个女生产生“异样的感觉”,“像对他那样的感觉”,对那位女生开始展开追求,最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虽不久分手,但小A以后的同性恋爱道路极其通畅,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只要小A展开追求,这些女生最后总能喜欢上小A,小A在这其中享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二)案例二

小B,男,家庭富裕,父母亲对其极其宠爱,尤其与母亲关系亲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好的姐妹”,“无话不谈”,由于长相可爱秀气,父母在其小的时候当女生来养,穿女生衣服,扎辫子,小B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半个男生”,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对男生有兴趣,但不敢表露,后因出现男友的追求,两人确立恋爱关系,现两人恋爱关系稳定,家中父母也知道,但表示无能为力,“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三)案例三

小C,男,生于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家庭传统,结构完整,在性格上完全的男性化,一直无喜欢的女生,在高中时遇到男生D,两人关系亲密无话不谈,后小C发现对D产生“依恋”“占有”“恋爱”的感觉,但迫于社会主流思想的压力不敢承认,倍感痛苦,感觉自己不应该是个同性恋,可就是喜欢D,觉得喜欢的就是这个人而已,与性别无关,如果他是异性,他也会喜欢。但在以后的几年里,小C交了几个“男朋友”,终于承认自己同性恋的事实。

(四)案例分析

小A是由于对自己性别的痛恨而转而希望自己是个男性,后因异性恋爱受挫打击对异性感觉“无望”,后在同性之中找到恋爱的自信,心理得到极大满足,起到正强化作用,遂往后在不同的女生身上寻找快乐和满足。

小B由于从小女性化教育,加之对母亲的依恋,产生女性认同,对男性产生爱慕情感。

小C情况比较特殊,无法用社会学的理论加以研究。

(五)原因归纳

1.先天因素:包括胎儿出世前荷尔蒙的发展,或者是前下丘脑间隙的核及大脑前连合构造差异等等不同的生理因素。至今还未有定论,但一些同性恋行为确实无法用社会学研究来解释,生理方面也与异性恋有不同的细微区别。

2.后天社会因素:由于后天社会经历、社会教育的不同,如女性化教育等,就如不同生活经历和教育产生不同的性格一样,同样会导致不同的性取向。

三、同性恋现象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一)舆论方面。笔者发现,在中国对同性恋的舆论是表面宽裕理解,实际鄙视。大多数人觉得同性恋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表示理解和包容,但是当谈到是否与同性恋交朋友时,觉得“恶心”“不会与不正常的人”交朋友,有些艺人公开反对同性恋如“吕丽萍事件”等,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这说明同性恋行为并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可。

(二)法律方面。法律并没有对同性恋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但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是针对同性恋的,也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符合中国 “中庸”思想。

(三)政治方面。有时候会对同性恋行为作出处分,但这一般是由于婚外恋等生活作风问题,为了偷偷摸摸与同性恋爱而滥用私权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对同性恋不能合法认同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鄙视和偏见造成的。

(四)同性恋新现象。一方面,网络的迅速发展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同性恋者对信息、情感的需求,对同性恋亚文化传播、社区建构及群体公开活动发挥重要作用,网络为同性恋者提供了多样的认同性社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并不支持同性恋行为,同性恋者也不能相互结婚,舆论对同性恋者的高压,许多同性恋者寻求异性的同性恋者结婚,在外人面前大秀恩爱,实际却是“各忙各的”,这样的假婚姻越来越多,比以前迫于压力与异性恋异性结婚相比,这种结婚模式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对双方造成不了伤害,比较公平,但不是最理想的模式,毕竟是欺骗家人的行为。

四、同性恋现象导致的问题

同性恋行为本身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影响和伤害,但是社会法律等方面施加的压力却引起了许多问题:

(一)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中的种种压力,如舆论压力、家庭压力等,给同性恋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始终压抑自己的情感或面对不支持和偏见的心里不平衡,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发展和造成家庭负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同性恋恐惧症的危害也无所不在,最明显的是因仇恨而引起的谋杀。除了他杀,同性恋恐惧症更是以其他方式自杀,每年都有无以计算的同性恋者自杀(男女都有)。自杀者犹以青年同性恋者居多。

(二)婚姻问题。迫于舆论压力等原因,同性恋者会选择异性作为配偶,但大部分人却不能尽到婚姻义务,甚至有外遇等情况,有的虽结婚生子,但对孩子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如同性恋女性化或男性化的倾向对孩子造成男女性印象的错误认识,不能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甚至出现的心理。

(三)法律问题。由于没有任何的法律是关于同性恋合法化和同性恋权益保护方面的,虽不反对,但却造成社会对同性恋行为的不认同,法律的这种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也造成了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的不支持不反对,但无形中却对同性恋者造成了伤害,有的案例将同性恋以“流氓罪”定罪,法律是最权威最正式的代表方式,法律的忽视造成了社会的蔑视。

五、针对同性恋问题的倡导和期望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同性恋这一行为都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的道路和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价值观或生理选择,就如一个富家女选择一个残疾穷小子作为爱人一样,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支持,但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选择,理解和包容。同性恋只是一种审美取向的不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性恋经历了一个从迫害异端,到蔑视,到成为能够容忍其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的过程。

(一)舆论方面。加大对同性恋的宣传,使社会更加了解同性恋现象,对其形成客观的认识,引导舆论倾向,对同性恋行为给予包容和理解,而不是蔑视和偏见。只有舆论大环境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同性恋者真正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二)法律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对同性恋行为的法律保护和同性恋权益的保障,逐步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只有法律的认可,才能引导社会舆论接受并认可同性恋,社会舆论的认可才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双性恋的意向方面。有些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有双性恋倾向,如果这些人想顺着感觉行事,便尊重其生活方式,如果其的意向是倾向异性恋或同性恋,要帮助其走向自己期望是性取向和生活方式。

(四)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的伦理要求:社会工作对同性恋行为应该起到正确引导和支持的态度,当同性恋者作为案主时,应注意以下伦理守则:

1.对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

2.尊重服务对象知后同意的权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服务。

3.妥善处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

4.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并加以保密。

5.谨慎对待与服务对象的肢体接触,不得将个人感情和价值观体现在服务中。

6.不能使用诽谤性语言,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7.努力确保服务中断后的持续服务。

总而言之,笔者较为赞同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只不过这种行为方式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从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对同性恋行为的认同度来看,“等闲视之”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国内社会包容度的提升,民众对同性恋现象也不会再视之如洪水猛兽,更多的会是接纳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2]佘文斌。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1):144-148.

[3]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1):311-313.

[4]李臻。尊重他们的世界――读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2):145-146.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摘要: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男女朋友之间关系处理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调试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指大学生在生理、心理能量、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求知、接近、进行恋爱、追求爱情等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1]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辅导员,应该积极正面的去教育引导,消除不良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众效应,其实也是羊群效应,由于受群体的影响,个人的思想观念或者动作行为,向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羊群的**很散漫,*时在一起也是胡乱地撞来撞去,一旦头羊动了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紧随其后,全然不顾前方有没有危险。其实,谈恋爱也一样,不管自己的理想与择偶标准,看见周围的同学***,就有一种抓紧谈恋爱的冲动,特别是同寝室的同学,彼此影响更大。据**,有%的人谈恋爱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自己不谈很没面子”[2].

二是追求虚荣。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大学里能谈上恋爱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是有本事、有能力的象征。相反,没有恋爱则是一种**的表现。特别是有些女大学生,认为有男生追求、爱慕、庇护,才表明自己有魅力;追求自己的人越多,越感到自豪、荣耀。

三是功利心态。读大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毕业后又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择偶标准日渐功利化,希望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对象,以此来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他们把金钱和地位放在第一位,其它的基本不考虑或者考虑的很少。在大学生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他(她)谈恋爱,我很满足,他(她)总是给我买一些贵重的礼物”“其实我爱的不是他(她),而是他(她)的金钱和地位,他(她)可以通过关系给我安排工作。”这里,爱情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了。

四是摆脱孤独和寂寞。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到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渴望与人交往和亲近。如果这时有异性对他很好,就会很自然的把对家人的依赖,转为对异性的依赖上,以此来摆脱孤独和寂寞,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情况女生多于男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中学生比较**,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的学生因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而精神空虚,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摆脱空虚,寄托自己感情,这种情况男生多于女生。

五是安全需求。所谓安全需求,表现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如果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避免焦虑和恐惧。“当这种需要未得到相应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3]当代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安全指数不高。正因此如此,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所谈恋爱的人身**。

2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分析

生理因素

青春期是性机能发育成长期,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发育成熟,刺激脑垂体分泌性腺激素,促使生殖器官的性腺发育,从而分泌出性激素。性激素的主要功能在于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激发副性特征的发育。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机能迅速发展,男女开始强烈意识到两性差别和性意识的觉醒,通常称之为“情窦初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霭理士(HenryHavelockEllis)在他的《性心理学》中对爱情进行了生物学和心理学总结,他认为:“恋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双重的。第一重的发展是由于性本能向全身放射……第二重的发展是由于性冲动和其他性质多少相连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混合。”[4]他的论述证明,爱情是在特殊的生物基础上发生的。

心理因素

所谓爱情产生的心理因素,正如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对人类爱情所述:“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受人的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所指的“遗传”是人的生理因素---性本能,后天因素是指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情感。具体来说,构成爱情心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一般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互相倾慕,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是爱情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

二是共同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思想感情的一致,有共同的人生态度和志向。这是产生真挚爱情的关键。

三是双方心理相容。主要包括心理**、心理互补两个方面,这是协调恋人间关系的最好方法。心理**,是双方思想感情、心理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充分了解与适应。

四是遵循忠贞原则。爱情包含性爱和情爱两个部分,因为有了这两个因素,爱情也具有了排他性,忠贞便成了爱情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因素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会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更新观念,**思想。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带来一些危害,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更大。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自动弹出一些低级下流、黄色颓废的不堪入目的图片,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和“性**”,进而导致大学生恋爱取向的错位,甚至会走上违法**的道路。

现实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读书期间结婚,更不用说谈恋爱了。在校园内,卿卿我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对于还没有男(女)朋友的学生而言,这无非是一种刺激,一种压力。为了摆脱形单影只的生活,他们也开始追求异性,甚至为了成功不择**。还有社会是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实用**、享乐**、拜金**不断对大学生进行侵蚀,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

3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是指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以及对恋爱行为好坏做出的基本判断。[5]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首先,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倾慕,渴望对方能够成为终身伴侣。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就是爱情之所以美好无比的秘密之所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收获甜蜜的爱情,那么在择偶时就应该按照“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个标准去衡量。金钱、**、地位不仅不是爱情的标准,有时候还会腐蚀爱情,使得爱情变质。谁都喜欢高富帅、白富美,但这不是爱情的第一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因为灵魂美的人更可爱。就像列夫·托尔斯泰(LevNikolayevichTolstoy)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处理好爱情与各方面的关系

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正确处理爱情与友情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异性朋友之间,亲密度超越了友情界限,就会向爱情发展;但是,如果恋人间失去爱情,那么友情是否还能存在将会是悬念了。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说:“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如果不得不在爱情与友情间做出判断或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去爱!爱情,不仅仅是诚实、坚贞、美好的,更应该是慎重、理智和严肃的。只有这种爱情,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否则,还是选择友情继续吧!

完善心理疏导干预机制,加强挫折教育

恋爱并不都是甜蜜的,有时也会略带苦涩。比如:暗恋、多角恋、失恋等。暗恋只是一厢情愿,若要发展成爱情,必须向对方敞开心扉。若担心被拒绝,最好是先潜伏到对方的身边,通过观察搞清对方的情况,然后,再化暗为明,制造巧遇,寻找合适的话题,为以后相处开个好头。其实,一切暗恋要想有好的结果,最终都是明恋,必须有勇气向对方表白,否则趁早作罢。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不是三个或者多个。若一旦发生多个,应该冷静理智地去处理,立刻终止这种行为,急流勇退,切莫“脚踏两只船”。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丽菲。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动机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53.

〔3〕马斯洛着。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

〔4〕霭理士。性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

〔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9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