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简介范例【推荐5篇】
【导言】此例“辛弃疾的简介范例【推荐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辛弃疾的简介【第一篇】
摘 要:本文论述的是我在创作中的随想,这种随想有感于农村风俗画。先从创作情感借鉴的两个来源讲起,一个是辛弃疾诗词里恬淡清新的农村风俗画;另一个是西方大师(勃鲁盖尔和米勒)笔下深沉含蓄的画作,它们在情感上给予我创作的启迪――对生活的热爱。然后叙述创作历程,在西江苗寨选取有特色的人物题材,创作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力求真实再现生活中平凡人物(老奶奶)本来的样子。
关键词:创作;风俗画;写实
引言
“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这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说的,用到绘画上,亦是如此。质朴深沉的农村风俗画更是一面真切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尽管时代不同,但看过老彼得・勃鲁盖尔或米勒所创作的农民类题材作品,我们依然可以从其中品味人生,飨食画作。所以,这次的创作我就选取一位苗族老奶奶,想表现生活中的朴素之美,展示当代少数名族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中一个侧影。
一、情感借鉴
1、有感于诗词里的田园风光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懒,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在这首诗中向我们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田园风光。“此词虽是小品,但如同齐白石之画虾,也能见大家风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品完这首词,会有一种认同感由然而生,促使我很想画一幅有浓厚生活气息,恬淡清新,洋溢着朴素之美的农村风俗画。
2、有感于大师的画作
西方美术史上有两位重要的农民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和米勒。勃鲁盖尔表现的是尼德兰农民的狂欢、宴饮和工作,代表作品《农民舞蹈》、《农民婚礼》,他笔下的农民都是活力充沛、性格豪放、憨厚纯朴的人。米勒对在田间辛勤劳动的农民抱以深切同情,代表作品《拾穗者》、《晚钟》。这是一群疲惫、穷苦、终日劳作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着身躯,有着粗大的手掌,正如罗曼・罗兰 对农民的讴歌“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那一幅幅深沉含蓄的画作无不打动着我,这样的情怀后来只有在凡高《吃土豆的人》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才能遥遥感应得到。我的创作是用水彩来表现,在技法上对大师油画作品不好直接借鉴,但在情感上,无不给我启迪。
二、创作历程
1、采风
这次的创作是有感于农村风俗画,所选取的素材是在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写生时拍摄的。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当地居民都是苗族,他们有自己本族的服装,包括简约朴素的生活装和绚丽多彩的节日装,发式也很有特色。在写生期间,抓拍了很多张,有风景也有人物的,最终选定了一张在纳鞋底的老奶奶。人物很亲切,当时我在这位老奶奶家门口画画,休息停下笔的时候看到她正在纳鞋底,神态安详,加上午后温暖阳光的衬托,感觉很是温馨,就拍了几张。人物背景是一些生活杂物,破旧的拖鞋,竹篾的篓子,晒干的腊鱼以及编织袋一类的东西,比较有氛围。画面分前景(石头),中景(人物)和远景(门),这样也比较好表现空间。
2、创作过程
水彩是徜徉在水里的艺术,以水为媒介进行创作,要掌握好对水的控制。除了水以外,还有阿拉伯树胶,牛胆汁等一类辅助媒介。这幅创作之初我在小色稿上先一一做了试验,例如颜色的渗透,白粉的运用,胶,刮,海绵,撒盐,用材料印在纸上做肌理效果等。在创作过程中,画地面的时候我用白色丙烯打底,再用水彩颜料附加到上面,做出地面斑驳、参差的效果。其它技法我用的最多的是刀刮,用刀刮出来的痕迹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这样能较好的体现所塑造物体的质感层次。在亮部用了一些留白夜进行遮挡,“一幅画面最白的地方应像宝石那样珍贵”,画中最白的部分――老奶奶手里拿着的鞋底和白线,我是在接近完成时才画上去的,毕竟,点睛之笔要留到最后。
(创作《洒满阳光的午后》)
结束语
毫无疑问,这幅创作是写实的,我努力依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描绘农村生活的一个侧影,力求真实再现平凡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朴素之美。写实并不意味着“照葫芦画瓢”,在创作过程中有自己的提炼、概括,绘画的语言以及思想的表达,使作品更为真实,可靠。这幅画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温馨的,真实的农村生活不可能没有苦涩,但人们的美好心灵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甜美,使那些苦涩渐渐都被化解了。不一定只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才能打动我们,平凡质朴的农村生活也能感染我们。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卷二 归隐带湖之词 ――中国书店,2006年1月第一版
[2] 《20世纪世界大师精品丛书・怀斯》 ――湖北美术出版社,
[3] 《当代美国水彩画实践与表现丛书》 ――辽宁美术出版社,
辛弃疾的简介【第二篇】
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三、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
学生交流自己和文学的一段难忘往事,引入课文,简介作者。
二。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不明白意思的词语。
(师生讨论解决)
2、分组讨论。
(1)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已的哪些往事?(一句话概括)
读<<水浒传>>
读<<千家诗>>
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
(2)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追忆之情?
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3)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
承上启下的句子(学生一起朗读)
三。品味语言,明确主旨,欣赏背诵。
1、生默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交流讨论)
2、生齐读第四段,再背出一两句读过的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
3、根据课文第五段描写的情景,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学生表演,评价,集体背诵)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新诗<<南归>>(教师作指导)
2、体会作者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位老师讲课时的情态和自己听课的感受。(写好后全班交流评价)
3、考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教师明确)
(1).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2).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4、说说自己课外读过哪些好书,推荐给大家(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用得好的四字词语和句子
2、课外搜集名人好读书的事例。
拓展资料
1、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6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五十例>>,<<于漪教案选>>等等。
2、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的简介【第三篇】
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的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词风。苏词清雄,辛词悲壮;苏词以诗为词,辛词以散文为词;苏词浪漫,辛词现实。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豪放词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光彩照人的词人。“苏轼是一位文学全才,他以豪放词享誉词坛。”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他以豪放词风在南宋词坛上矗立一宗。苏轼发扬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创新精神,以诗为词,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开创了高旷清雄豪放词风。辛弃疾继承发扬苏轼豪放词风,活化散文笔法,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悲壮苍凉的豪放风格。他们俩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将宋词豪放词风推向顶峰。
一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素养,溶进自己坎坷遭遇,开创了豪放词风。南宋的辛弃疾历经磨难,继承苏词的豪放风气,抒发自己悲愤难平之怨,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
北宋年间,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浓郁气氛熏陶下,苏轼成功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现象,有意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柳永词风立异。他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他要在婉约词风之外创立自成一家的豪放词风。胸怀“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神宗元丰二年,在湖州任上以“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之罪名入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押公事。于是,在遭受打击、悲愤难平之时,他借黄州赤鼻矶之地名,借古战场之遗迹,写下了气势浩荡,汹涌奔腾,豪情壮志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借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来抒发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情。在艰苦贬谪的生活中,苏轼深感年岁渐老、功业未就,而面对传说中的赤壁英雄豪杰人物,深感自己壮志未酬的悲伤,抒发了自己年既老而一事无成的感慨。这首词波澜壮阔的意境中,深深地蕴含着人生变化莫测的沉浮经历,暗藏着现实社会激烈的勾心斗角的政治危机和起伏跌宕的宦海风波,从而开创了高旷清雄的豪放风格,树起了浪漫洒脱的豪放旗帜。
生活在南宋的辛弃疾,本是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欲收复失地的雄武之将。但是,辛弃疾收复失地之志,领兵北伐之愿,始终不能实现,时常流露出他的悲愤和怨怒。南归以来,辛弃疾连年投闲置散,沉沦下僚,请缨无路,不胜抑郁,然豪情英气终不可遏,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词作中,浸透在他的词句上。
为发泄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击的悲愤难抑之情,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于南宋词坛上屹然别立一宗。徐矶在《词苑丛谈》一文中引录黎庄云语:
“辛稼轩当弱宋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於词。”
辛弃疾本是文武全才,既胸怀用兵韬略,富有激烈的战斗经历,又是满腹诗书,豪情壮语在胸中激荡,随时喷薄而出,洋溢着自己壮志难酬的压抑悲愤之情,浸透着自己心酸的人生遭遇。因此,辛弃疾豪放词里呈现着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艺术特征。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豪放词的雄奇阔大的意境,在豪放旷达的词篇中浸透着长歌当哭的深切悲愤。如他描写横卧江水的大桥是“千丈晴虹”,描写连绵起伏不绝的群山是“万马回旋”。词人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浸透着词人的心血和浓郁感情,为衬托他豪迈的胸怀,悲壮的情绪,词中的景物都变得雄奇突兀。如最能代表诗人辛弃疾情感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这首词描绘了春色在雨打风吹中匆匆归去,流露了惜春、留春、恕春的婉转曲致情怀,暗喻了抗金大势已去,南宋政局风雨飘摇,借陈皇后之事比喻君臣阻隔、自己遭谗被讥的满腔恕愤之情。这首词一唱三叹,感情起伏跌宕,充分表现了辛弃疾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充溢着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豪迈之气,悲壮感人。
总之,苏轼是一位文弱书生,在遭受坎坷后悲愤地申诉叹息。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在遭受打击后立马横刀地怒吼发威。苏轼冲破词以写男女离愁别绪的艳科藩篱,大胆地用词写自己的政治遭遇,抒发自己悲愤难平的心情。辛弃疾高扬改革之帜,大胆地用词来描写宏伟壮烈的战斗场面,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辛词在苏词豪放之气的基础上,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慷慨激昂,悲壮苍凉。他们俩共同开拓了豪放词风,张扬了豪放之气,树立起了豪放之帜。
二
苏轼以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冲破词仅限于描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桎梏,描写仕途坎坷的悲惨遭遇,抒发文人雅士遭受打击历经磨难的忧愤之情,重在言壮夫之志,舒豪士之气,写达人之怀。辛弃疾在苏轼开拓豪放词的领域里,结合自己武士之身世,弛骋疆场之经历,描写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使宋词展现出一幅刀光剑影、万马齐鸣的腥风血雨的战斗画面。
苏轼把举风怀古、感旧记游、评书说理等一向为宋代诗人所惯用的题材,用词来表达,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如苏轼写的《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一词,以清晰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村黄童、白叟、桑麻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幅淳厚的农村风俗图画。苏轼大胆的将农村田园风光引进词的领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从此开辟了词也可以描绘田园山水风光的先河。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创新精神,用词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火热的战斗激情,热烈歌颂抗金战斗中的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表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回归故里的英雄抱负和驰骋疆场、报效朝庭、英勇杀敌的强烈愿望。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描写了诗人在梦中举行的盛大的点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急促的音节,响亮的音符,描写出了将军的豪壮情怀,军营的肃整威严,士兵的昂扬激情,战马奔驰,万箭飞鸣的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这首词把气势纵横的战斗场面,渴望上阵杀敌的激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辛弃疾充分发挥了词的叙述、抒情、议论的功能,用词来抒写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抒相思之情,怀故土之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涉猎其中,达到无事不可入词的地步。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词篇。同时,也抒写了不少在动乱的时期,自己闲置在家,流连诗酒,啸傲溪山的田园山水词。如《清平乐・村居》一词,既描写了农村田园恬静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江南水乡勤劳吃苦的农民辛劳的生活,刻画了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总之,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以词为主,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辈苏轼。苏轼重在描写文人雅士的坎坷经历,折射起伏跌宕的人生遭遇和险恶的社会环境。辛弃疾意在描写激烈的战斗,以及战争带来的祖国河山的满目疮痍。
三
苏轼为提高词的表现力,冲破曲词的藩篱,大胆地将古体诗的笔法引入词的领域,形成了苏词意境深邃飘逸、感情真挚深沉、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质朴自然、不受声律局限的风格。辛弃疾更是借用散文笔法,形成了辛词语言丰富多彩,写作技巧任意调遣的特征。经过苏轼、辛弃疾共同的努力,促使宋词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繁荣了宋词舞台。
苏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受韵律的限制,对词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把古体诗的笔法融入填词之中。主要表现在凡是能用诗歌来描写的万事万物,苏轼都可以用词表现出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无景不可融,扩大了词的领域。苏词大胆地吸收了古体诗的写法,善用赋比兴之法,借鉴诗歌的想象、夸张、比拟的方法,丰富词的意境,烘托诗人感情,还善于将诗歌的叙述、议论、状物、抒情熔为一炉,达到了情景交融、言情说理为一体的效果。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这是一首借孤独、寂寞的鸿雁来表现诗人在遭受政治迫害以后险恶处境和凄苦心情的咏物词,词人采用了诗歌的状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活化了诗歌声韵。“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慎重选择人生进退、保持自己高洁志向的思想情怀。
苏轼对词的革新,给当时词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的表率作用。辛弃疾秉承他的创新精神打破了文与词的樊篱,合文与词为一家,创造性地融汇了散文的优长。具体表现为:辛词把散文的叙述、描写、状物、抒情、对话、议论的写作手法引入词中,特别是将口语对话引入词中,显得词句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生活趣味浓郁。辛词活化散文句法,突出词的思想内容,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有利于表达诗人大起大落的思想情绪,不囿于词句的固定呆板声律。辛词使用了大量典故,以托古喻今、寄寓情思,隐晦地流露自己不可言状的悲愤之情,但又无堆垛之弊,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活化了散文句式,描写自己抽刀凝视、拍栏长叹、无人理解的满腔悲愤,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和失意的悲痛。
总之,苏轼仕途不达,宦海沉浮,悲情郁闷,突破曲词的声律禁忌,引入古体诗的笔法,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忧愤之情。辛弃疾一生戎马倥偬,遭遇坎坷,感情深沉悲壮,借用经、史、子、集之语,更有利于抒发词人沉雄豪健的悲愤之情。他们俩将诗歌、散文和词融为一体,在词句中活化散文的句法,在散文中又常见诗词中的精美语句。
四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以尽情表达自己怀中情感、发泄自己胸中郁闷为目的,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幻化意境寄托情感,以浪漫为主,间或采用写实手法。饱经战乱之苦的辛弃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像苏轼那样从有利于表情达意的目的出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抒发胸中愤懑,以现实为主,兼有浪漫之气。
从小受到父母亲良好的文化修养熏陶的苏轼,接受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政治上积极进取,谋取功名,又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承受政治上的各种打击排挤,“听其所为,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出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坦率开朗的阔大胸怀,从而奠定了苏词浪漫主义基调。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玉宇琼楼的神仙境地。词人时而欲乘风高举,时而又留恋人间,实际上表现了其对朝庭的向往和对党派纷争政局的恐惧,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认识,反映了豪放达观的胸怀。此词采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了感情跌宕起伏,笔势大开大阖,意境空灵蕴藉,充满着豁达浩然的豪放之气,寄托着苏轼美好的理想追求。
在苦难深重、战火连天的北方成长起来的辛弃疾,目睹了异族入侵家乡,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和在敌人铁蹄蹂躏下的悲惨遭遇。南归后,辛弃疾又遭投降派的打击排挤,收复失地之心难灭,思念故乡之意难忘,报国救民之志难伸,总想借词来发泄自己胸中愤懑。他以苏词为准则,本着以有利于表情达意为原则,选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记叙了祖国分裂、人民遭殃的现实,愤怒地揭露了投降派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真实记录了历史事件,借以警告南宋当权者要慎重用兵,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诗人又用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大业尽力的雄心。全词记录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抚时感事,气概雄伟,体现了悲壮苍凉的风格,无不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
总之,苏轼突破晚唐五代以来绮丽词风禁锢,昂首高歌,在宋代词坛上矗立豪放一宗。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豪放词推向顶峰。苏轼词宛如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江河源头,辛弃疾词恰似滔滔东流的江河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严玲玲:《苏轼词的喜剧特色》,《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
[2] 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刘乃昌:《辉煌的爱国词章――谈辛弃疾的词》,《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
辛弃疾的简介【第四篇】
一、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必然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紧密相连。诗歌又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主旨。例如,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教师可简介其生平思想:早期生活在金人占领的沦陷区,曾参加领导了起义军的抗金斗争;中期南渡以后,长期为地方官,力主抗金复国,不为统治集团所采纳,屡遭排挤、打击;晚期,长期闲居,寄情山水,但仍关心时局,不忘恢复中原。正是由于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辛弃疾的词有表现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更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这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用典
指在诗歌中援引史实或前人诗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以少数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借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2.互文手法
指上下文意互相补充来理解。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理解为主人客人同时下马又同时上船。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滩,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3.衬托
有正衬和反衬,正衬如乐景写乐,哀景写哀。重点把握反衬手法①以动衬静。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即采用这种手法,悠扬的钟磬之音更显出禅院的幽静,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表达效果。②以乐景写哀情。例如,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绿水缭绕,群鸥飞翔的景色是美丽的,但没有人来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4.虚实相生
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感情。例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写眼前分别为实写,下片想象别后生活为虚写,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再如,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是想象扬州过去的繁华,为虚写;“荞麦青青”“废池乔木”是今日所见扬州的荒凉,为实写,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5.倒装
如杜甫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顺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运用倒装,强调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写出了长安风物之美。
6.以小见大
用小景物显示大境界,小事物表达大内容、大主题的手法。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从对面来写的手法
有些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想象故乡如何思念自己,这种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的写法,更能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月夜》中“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想象的是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而是想象家乡亲人登高赏菊,思念自己。
二、理解意象,把握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意象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熔铸了诗人特有的情感,理解意象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杨柳”常用来传达惜别之情,“月”引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故国的感情,“梧桐”常表达凄凉愁苦之情,“梅花”象征高洁等等。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的描绘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意境。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并列,描绘了一幅意境凄清的早行图,道出了道路的辛苦和羁旅愁思。
三、分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表明对人物事件的爱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四、注意诗歌的题材特点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思念,如柳永《雨霖铃》。
2.怀古诗:①可表达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②可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杜牧《扬州慢》。③可借古讽今,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边塞诗:①表达思念亲人、思归故里的感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②表达英勇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咏物诗: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和思想感情。
5.闺怨诗、羁旅行役诗:表达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或行人对妻子的思念,如欧阳修《踏莎行》既写出了行人对妻子的思念,也写出了妻子对行人的思念。
6.田园诗:①写田园之乐,如王维《山居秋瞑》。②写归隐山林之志,如裴迪《送崔九》。
五、注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积累语言常用术语,如清新自然、质朴平淡、典雅工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形象生动、雄浑豪放等。
辛弃疾的简介【第五篇】
关键词:辛弃疾;田园词;语言;绘画;意境
辛弃疾作为南宋的“词坛飞将军”,豪放词成为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标签。而我们在关注这些豪放、带有爱国意识词作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辛弃疾笔下的田园词。辛弃疾以将近20年的乡居生活为创作底蕴,更为细致、丰富地展现了他眼中的田园生活。在辛弃疾现存的600多首词中,描写田园风光和表现乡村生活的词作有30首左右。
辛弃疾的一生也经历了许多波折。淳熙八年(1181年),朝廷罢免了辛弃疾的官职,之后他便在江西上饶带湖附近开始隐居生活。自淳熙九年(1182年)至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的二十一年间,辛弃疾除了在53岁至55岁期间被再度启用之外,一直处于闲散状态,隐居带湖和铅山。在此期间,他也创作了许多田园词,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语言美
叶嘉莹在评价稼轩的豪放词时曾说:“他的词中大都不是直接明说指实其事,他用了大量的景物和典故,而正是这些景物和典故增加了词的幽深隐约之美,所以他的词虽然豪放,但是也有多重的潜能和曲折的深意。”而在稼轩的田园词中,却“转成另一种朴素清新的词格”[1],这和他酷爱用典的语言迥然有别。白描、浅白如口语才是辛弃疾田园词的语言风格。
辛弃疾在描写田园景色时常用白描的手法。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作中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意象进行有机的结合,月夜下的乡间景色被描写的栩栩如生。“惊鹊”、“鸣蝉”、“蛙声一片”突出了夏夜中的生机与活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调整了常用的语序,表现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场景,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原本平淡的景象也增添了几分乐趣。结尾的“忽见”更是带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让读者浮想联翩。
在《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词句也运用白描,词人将他看到的景色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纯用白描,直陈其事又展现了人物的情态特征,惟妙惟肖,情趣盎然。
另外,辛弃疾在表现田家风光时,词句语言浅白如口语,深得陶诗真谛。词句浅而不俗,浅白而有韵致,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东邻蚕种已生些”,都展现了这种质朴自然,浅白如话的语言美。
2 绘画美
词论家龙榆生在提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时曾说:“他把农民心理结合诗人情调,描画成两幅真朴动人的农村风景画。”[1]除了这两首词,辛弃疾的许多田园词中都体现出了清新自然的绘画美。
在《鹧鸪天・代人赋》中: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上片写景由近到远,由眼前的“柔桑”、“嫩芽”一点点将视线延伸到不远处的小山岗上,再聚焦到远处的寒林中的暮鸦。景色如画,层次分明,和谐而宁静。在下片中,不同方位的景色交相辉映,又加入沽酒人家,使整个景色一下子活跃起来,多了几分生机,不再沉闷。
另外,《清平乐・村居》中对农村生活的细致描绘,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杨忠《辛弃疾词选》中对这首词也高度评价:“辛弃疾的农村词,大部分是以写景为主,只有个别人物点缀其间,而此词则以人物为主体,描绘了和谐、美满,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满了生活气息。”
3 意境美
辛弃疾在描写田园景色的同时,也不忘对词作意境美的营造。王国维在《人间词乙稿序》中提到:“南宋词人有意境者,唯一稼轩。”从意境美的角度去感受稼轩田园词,更能表现其词作的意蕴所在。
辛弃疾在田园词中虽然都在描写平凡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的乡间景色,但其中也蕴含了词人内心的真挚情感,从而加深作品的意蕴价值,于平淡处激发起读者的共鸣。《清平乐・博山道中既事》就能展现出意境之美。
柳边飞,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纯用景物描写,没有抒情手法的使用,但却处处融景于情,于言外寄意。“一川淡月疏星”表现出作者对月夜的喜爱,一个“川”字为词作带来更加明朗自然的意境;“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读者仿佛也能体会到词人嘴角边的那一抹笑意。
在另外一首词中,意境美也表现的尤为突出。《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纵观全词,词人的情感与景色相互交融,彼此升华,从而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陈廷焯评价:“纯以性情结撰而成。”[2]突出了作者对景物的融合与超脱。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朴素自然是他一生豪放之外的一种缓冲和调和,是他一生中的“别调”,但也同时是一种“本色”。田园词的清新恬静让我们看到“词坛飞将军”的另外一面,但在这份闲适淡然的田园生活中也带着些许的无奈和苍凉。
参考文献
[1]龙榆生。试谈辛弃疾词[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新加坡]蔡向荣。白描写景,白话入诗――辛弃疾田园词中的语言[J].当代小说,2008年第3期。
[4]张翼。工笔协议挥洒自如 画面诗魂浑然天成――辛弃疾田园词的绘画美[J].阅读与鉴赏,2011年7月。
[5]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