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辛弃疾的诗词(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05663

【导言】此例“辛弃疾的诗词(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1

关键词:李清照;辛弃疾;词体;文学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8-03

李清照与辛弃疾,一个是两宋之交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婉约派词人代表人物,一个是南宋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由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而辛弃疾字幼安,所以二人也被并成为“济南二安”。[1]虽然李辛二人的词体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两者的词体都是在宋代文化的产物,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一、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相同之处

(一)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由于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等不安因素,不管是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还是生于南宋的辛弃疾,其创作诗词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常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人的词体都一改北宋典雅清丽和休闲飘逸的风格,运用诚挚豪放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传达出了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未来深切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虽然生于文学气息浓厚的书香世家,但却勇于以大胆而创新的词体创作来干预时政,将所有关于家国天下的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情怀反映在诗文当中。南渡之后,李清照遭受到了国破家亡,丈夫战死沙场,婚姻遭受欺骗,家族钱财失窃等一系列人生的重创。创作的词体风格也开始向复杂的情感内涵转变。然而,即使李清照晚年的词体创作和前期相比更加偏向于个人生活一些,但是字里行间依然潜藏着时代的烙印以及对国家深切的担忧。例如,在《秋词・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词句,通过对秋日黄昏残阳下的风景描写,抒发了李清照内心怀念故土、悼念亡人和饱经忧患离乱的哀伤与忧思。[2]

辛弃疾出生之时北方国土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虽然辛弃疾的祖父在金国任职,但却时刻向他灌输着爱国和抗战的思想。而辛弃疾也不负父辈的期望,终其一生都在为国争光、鞠躬尽瘁。在辛弃疾浪漫而传奇的一生中,一直把南北统一作为最大的理性和目标。而他创作的词体就完整记录下了他强烈的功业意识和与之相应的丰功伟绩。尤其是仕途受阻而偏安江左的时候,辛弃疾一腔的悲愤抑郁和强烈的民族气节全都体现在了其豪放的词体之中。比如,《满江红》中的“此老正当兵十万,长安自在天西北”;《贺新郎》中的“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南乡子》里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水调歌头》的“贼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以及《水龙吟》中的“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等。[3]在这些或慷慨激昂或悲伤沉痛的词句中,辛弃疾厉声批判了当权者的懦弱和国人的麻木,对侵略者表现出了极大的敌意和厌恶之情。

(二)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

李清照与辛弃疾都在自己的文学词作中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自我形象和固定的自我认知。这些形象和认知都是二人从各自的生活经历与精神世界里精挑细选,加以艺术修饰之后再让你融入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从而创造出的主人公形象,极具个人意识与个性特点,栩栩如生。

李清照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是极少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其父是当时知名的开明学者,其母也知书达理。所以李清照的词作中适中体现这一个“诚”字,意为真实地再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常态。李清照在词作中分别还原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妇女时代和老年时代,通过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活阶段来展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女性形象。[4]例如《点绛唇》里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就再现了少女的调皮可爱与活泼聪颖。再如《醉花阴》里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一句就成功刻画出了深藏闺中的家庭妇女在重阳佳节思念夫君的忧愁与无奈。而《永遇乐》里的“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则塑造出了一个经历过社会动乱和家庭悲剧之后,因为敏感多疑而自甘寂寞的老妇形象。这些都是李清照本人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在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有“上阵杀敌以报君父不共戴天之仇”的强烈愿望和“谛观形式,投笔从戎,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思想觉悟。终其一生,辛弃疾都在为国家献身,为天下苍生而献身。抗金起义,决策南向,活捉投机僧人义端,生擒叛徒张安国……这些戎马天下的战争经历都被辛弃疾记录到了自己的词作之中。南渡之后,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更是将满腔热血发泄到了词体创作中,自誓马革裹尸也要抗战到底。比如《鹧鸪天》里的“壮岁旌旗拥万夫”和《破阵子》里的“沙场秋点兵”,写的都是作为抗金起义军领导者的领袖英雄。再如《菩萨蛮》里面的“西北望长安”和《永遇乐》里面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的都是垂垂老矣的将帅对祖国前途的担忧和牵挂。到了北伐失败之后,国土的沦丧和世道的残酷让辛弃疾不得不成为一个被迫闲居的老农,一如《水龙吟》里缩写,“可惜流年,忧愁风雨,书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二、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不同之处

(一)情感基调不同

前文中提到,李清照的词分别塑造了三个不同时期的自我形象。与之相应,三个不同时期的情感基调也是大相径庭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轻松自由而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婚配给了赵明诚,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伉俪情深。所以李清照早期词作的情感基调是清新鲜亮的,遣词造句活泼而生动。例如《点绛唇》中的“见客入来,袜滑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的就是少女看到客人急忙回避,却不料金钗落地只得假装写着青梅低头拾起的生活常态,体现的也是闺中少女闲散却灵动的天真情怀。[5]丈夫赵明诚出仕做官之后常年在外,李清照词体的基调也就转变为以离愁别绪为主的悲春伤秋。例如《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充分体现了闺中妇女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无奈。而到了晚年流寓临安的时候,一首《永遇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话”既写出了李清照对于漂泊无依的厌倦和对战乱不断的厌烦,也侧面体现出了战争和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这时候的感情基调就更加偏重于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和感慨。而辛弃疾的词至始至终都保持着气势磅礴和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抵御外敌的杀伐决断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这两种感情贯穿于其词体的始终。即便是偏安江左,沦为老农的时候,辛弃疾也坚定着恢复中原、实现南北统一的意志和愿望,直至最后郁郁而终都还在大呼:“杀贼!”“杀贼!”可见其孤愤难平的感情基调。

(二)描写内容不同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体基本上都是写自己的生平经历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直接造成了两人在词作内容上的巨大差异。李清照是生于书香世家的名门闺秀,辛弃疾是生于金国但心在大宋的青年将帅。一个嫁做人妻,多愁善感;一个铁血戎马,上阵杀敌。唯一相同的经历是晚年的颠沛流离和孤独无依。但是李清照在晚年写得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孤独的愁苦,而辛弃疾写得更多的是对不能上场杀敌的遗憾和壮志难酬的愤懑。

(三)表达方式不同

李清照词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尽量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深刻内涵的意思,同时巧妙而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管是少女情怀的离愁别绪还是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意,表达手法大多都是以抒情为主。例如《如梦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是《念奴娇》里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都清新典雅而富有生活气息,自字词简单但意蕴深厚。[6]而辛弃疾的词体融合了诗歌和赋的文体特点,应用状物、抒情、叙事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理性和抱负,创造性地将词的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就应用到了“孙仲谋”“寄奴”“草草”“佛狸祠”和“廉颇”这五个典故,借古讽今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功业未就和收复中原的理想追求。[7]

三、造成李辛二人词体不同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词体上存在差异和区别,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成因就是两位词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和创作动机的不同。

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家庭条件优渥且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直到战乱发生之前,李清照都始终是朵温室里的花朵,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在文学的熏陶下写作。女性词人的内心往往要比男性词人的内心更加丰富和细腻,但也比男性词人少了一些家国天下的志向和抱负。而辛弃疾从出生开始就直面祖国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在其祖父的影响之下也更加痛恨着侵略者的强势和国家领导者的懦弱。所以比起李清照的多愁善感,辛弃疾更加偏向于豪迈而悲愤的情感表达和国仇家恨的报国之情。[8]

四、结语

李清照的词和辛弃疾的词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在情感基调、描写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确认识和理解到这两种不同风格词体的异同,对宋词的鉴赏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拓展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秋。论李清照词创作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审美主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2):72-73.

[2]许芳红。从诗词题材构成解读南宋初期之诗词观――以南宋陆游、辛弃疾、姜夔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75-79.

[3]陈玉兰。辛弃疾词:齐鲁文化与江南文化叠合形成的艺术世界[J].文学遗产,2012(05):87-96.

[4]吴晓霞。“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探究《人间词话》不提李清照的缘由[J].艺术科技,2013(04):140.

[5]吴丹樱。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8-23.

[6]许芳红。论“比兴”在宋词中的发展――以辛弃疾、姜夔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1(09):102-10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辛弃疾的诗词,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辛弃疾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学。课快结束时,教

师 引导学 生 体会词人的心情——

课例1

师 文中有一个词能反映此时作者的心情,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了“喜”字。)

师 那么辛弃疾喜欢什么呢?

生 我觉得辛弃疾喜欢这美丽的环境。

师 你从哪里得知的?

生 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中可知。

生 我也觉得辛弃疾很喜欢那个小儿子,从“最喜”中就能发现。

生 我觉得辛弃疾的心情是很难受的,“醉”字告诉我们,词人喝了很多酒,而我们经常看到“借酒浇愁”一词,说明辛弃疾当时是不快乐的。

师 那辛弃疾到底是快乐还是难受呢?有没有谁再来说说?(学生沉默,无人举手。)

师 我赞同第一个同学的观点,词人当时是快乐的,因为这美丽的景色、夫妻的和睦、两儿的勤劳和小儿的无赖都让作者非常喜欢。现在,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这首词。此时,我仔细观察了那位表达不同意见的学生 ,他皱着双眉,满脸疑惑。正巧我带的也是五年级,于是,我在自己班上进行了一次试上。课上,我引出了同样的话题——

课例2

师 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词意,你能联系全词说说“醉”的意思吗?

生 “醉”就是“陶醉”,陶醉在美景中了。

生 “醉”就是指词人喝醉了酒,看到这个美丽的景色。

师 此处的“醉”到底是“喝醉”还是“陶醉”呢?

生 我觉得两个意思都有。既有多喝了,也有辛弃疾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了。

生 我觉得应该偏向于“陶醉”。因为我们刚才学习的几幅画面中,都表达出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生 我觉得词人当时是很快乐的。你想啊,他品着美酒,赏着美景,怎么能不醉呢?早就“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生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后文中还出现了“喜”这个字,老师经常说“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掌声。)

师 是的,辛弃疾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醉”的画面。(课件出示《破阵子》)请认真朗读,看看你从这首词中,能读出怎样的“醉”。(学生或大声朗读,或轻声讨论。)

生 我读出了辛弃疾为不能报效祖国,不能上战场杀敌而醉。(这位学生说完后,颇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师 (课件出示反映辛弃疾晚年生活状况的资料)是的,请大家看看这段资料。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激昂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高年级的诗词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词的语言之外,还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意境,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意境及情感由学生自己体会,才能更为深刻。教学中,要把握如下两点:

其一,扣住“诗眼”“词眼”教诗词。

诗人、词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作品的方寸之中,读起来令人神思激荡。“诗眼”“词眼”是指诗词中最精彩的关键性字眼。欣赏诗词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诗眼”“词眼”,如此,才能深刻体味到诗词的意境。这首只有46个字的《清平乐村居》,稍加品味,词人无比喜悦的心情便可以悟得,也能找出词眼——“醉”。

在此基础上,通过体会词人不同作品中不同的“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其意境的不同及词人心境的不同。《清平乐村居》中的“醉”是快乐的、尽兴的,全词洋溢着眼前的美好的生活和美景都让词人陶醉;《破阵子》中也出现了“醉”字,这里的“醉”却是愁、悲的直接表达,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却是“愁更愁”,与《清平乐村居》-词中的“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例2中,教师紧扣“醉”字,由浅人深,层层引导,让学生把握词意、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收效明显。

其二,不要轻易放弃课堂生成。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3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3、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作者简介: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4

古典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诗歌教学是文化的教学,美的教学,也应该是优秀人格的教学。

从古到今,诗歌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影视作品来看,古代的诗歌教学主要侧重在诵读与省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诗歌教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客观条件上的,古代的学生在学校的全部学习内容诗歌,研究交流的是诗歌,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文史知识。诵读与省悟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宜当时的。

与之相比,现在的诗歌教学如果还一味带领学生诵读,指望他们省悟,是跟不上形势的。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诗歌是文学样式之一,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是高考对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教学不能离开这一点。完全的诵读对实际的考查目标来说是没有太大帮助的,而实际上,古典诗词的鉴赏,用古人的话说,"不过情景二大端"这是"大道通途"。但是,"幽僻蹊径"同样重要。

诗歌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读诗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技巧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

教会学会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各类诗歌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各不相同。通过不同诗歌篇目的教学归纳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让学生知道边塞诗的雄壮豪迈,陶潜《归园田居》让学生读田园诗的清新恬谈,刘禹锡《石头城》让学生感受怀古诗的冷清落寞;柳永《雨霖铃》让学生咂摸抒情诗的缠绵悱恻。

教会学会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在意与情方面的作用;内容方面的反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动静结合带来的艺术效果;修辞方面的比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用。

1.鉴赏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诗歌教学也遵循这一教学规律。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就必须从诗人开始,这就好比时下的追星,很多情况下,大家是因为推崇一个歌星,而喜欢听他的歌。

教一首诗歌容易,让学生对一个诗人产生感情却很难。只有产生感情才能更好的理解一首诗歌甚至多首诗歌。

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子,如果以解读这首词为重点,学生的收获只有几个典故和词人的愤懑。如果能培养起学生与辛弃疾的感情,那解读这首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推及其它的辛词也不在话下。

如何培养学生对诗人的感情呢?其实,很多专家及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个环节,具体的落实就在于,在教学步骤中都有作者介绍一步,有各类教学参考资料为证。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作者介绍过于学术化,机械化,丝毫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

如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对辛弃疾的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 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佗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这样的介绍,学生的印象就是壮志未酬,仕途坎坷,领会不到辛弃疾的人格精神。人物信息很多,不必面面俱到,抓住重要的一点,讲深讲透,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介绍辛弃疾,只需要将它的爱国热忱排山倒海的压向学生就可以了。例如: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北方人,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判贼的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料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弃疾大怒,跃马横刀,只身率数骑突人敌营生擒判贼,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这是1162年以前的辛弃疾,没什么诗作传世,因为他可以明刀明枪地与金人斗争,可以酣畅淋漓地与胡虏大战若干回合,他的爱国激情可以在杀敌中得到解放,不需要写作。1162年渡淮水归南宋后,朝廷并没有委以重任,要么授以闲职,要么就走马灯似的被调动。辛弃疾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1162年以后的辛弃疾,留下了很多词作,因为他再没有机会奔赴沙场血溅战袍,他的爱国感情只能在宣纸上宣泄,只能用笔书写。

介绍作者,如果抓住了要点,就完成了教学的一半。怎样的介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抛去简历式的介绍,用有情节的传述代替枯燥的罗列;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用一些生僻的官名;涉及人物精神内核处要反复渲染。

2.鉴赏视野的拓展

培养起学生对诗人的感情,就是点燃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火种,火要烧得旺,还需要不断的加柴。这"柴"就是诗人其他类似感情基调的作品。

课本所选择的诗歌只是中国诗海的一叶扁舟,也只是某位诗人众多作品的一个角隅。诗歌教学要让这舀出一瓢水折射出一桶水。

还是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子,完成教材要求的教学后,引入其余几首词。

如: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生查子・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这些诗歌的介入,使学生刚刚被唤醒的感情得到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解读学习中,辛弃疾的感情,辛词的风格,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3.鉴赏品质的提升

当代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担忧:要么只看到社会阴暗面,偏激厌世;要么不关注社会,单纯简单。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选入课本的古诗词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精品,文章的品质可以鉴明作者的品质。帕斯卡尔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诗歌的教学也应以构建学生的思想情怀为目的。

教《蜀相》,就是要让杜甫震撼学生:即使身处茅屋,过着瓦灶绳床、茅椽蓬牖的生活,也没有失去忧国忧民之心。

教《离骚》,就是要让屈原感动学生;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流放汨罗,也要让江水见证忠诚之意。

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要让苏轼带动学生;即使被贬黄州,身陷逆境,也要抱有满腔超脱旷达之志。

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物的精神境界,用他们的人生境界去影响学生,教会他们做人的情操、思想境界、及该有的爱心,教会他们面对挫折该有的态度。

4.鉴赏成果的反馈

学生是否真的喜欢这个诗人?是否真的被人物的精神感动了?要得到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反馈。写片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既可以练笔,也可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鉴赏程度,对作者的理解程度。

片断写作要有一定的限制性,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限制性表现在内容的约束上,不能不着边际的乱说,东说一点、西说一点,要确定一个中心,如人物的性格、精神;开放性表现在可以带有个人色彩,不必人云亦云。如何达到两者的统一呢?思来想去,还是要给出一定的题目,比如:**,你太______。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5

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经典诗词的教学就是在登语言文字的“山”,观诗人言咏之志怀的“海”。“登山观海”的过程中,赏语言文字描绘的“风光”,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怀,并且感同身受。这是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亦是人文情怀的熏陶。引领学生读《清平乐·村居》,应当由稼轩先生描绘的这幅清丽田园画入手,感受词人借此生发的厚重

情怀。

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师“身无彩凤双飞翼”,不是万能的,尤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体悟;学生也“身无彩凤双飞翼”,也不都是天才,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体悟也是有限的。学习最富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经典诗词,教师无法灌输,学生亦无法自悟,但有一点我们坚信:诗情是可以传递的,心灵是可以点燃的,因为,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大人还是小孩,在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都有诗意的灵性在闪光。教师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体悟和感动,点燃学生的诗意和情怀。课堂上,就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灵犀相通的前提是,教师要把自己读进诗词中,再以洋溢着诗词意境的姿态,走进课堂,引领学生。

教学目标

1. 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宋词的音韵之美,想象乡村翁媪的天伦之乐。

2. 在补充阅读和诗境对比中感受词人的爱国之情、失土之愤。

教学设计

一、解读稼轩,走进村居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稼轩先生的一首词。(板书:稼轩)

同学们昨天都查过资料,知道稼轩是谁吗?(辛弃疾。)

我们都知道,古人取名和我们不一样,除了姓、名,还有字、号。“稼轩”就是辛弃疾的号。和很多诗人、词人一样,辛弃疾给自己取的号,其实是在寄托他的一种志趣、一种追求。“稼轩”二字,寄托着辛弃疾怎样的志趣呢?(停顿片刻)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轩”是什么?(有一个词叫“亭台轩榭”,这个“轩”是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辛弃疾确实给自己建了一间小屋,这小屋建在什么地方?你们再看这个“稼”。(建在庄稼地里,一个四周稻田泱泱的地方。)

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稼轩先生希望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田园生活,能看到农村的美景……)

我们可以猜想,稼轩先生坐在窗前,他希望看到什么?

稼轩先生确实很喜欢这种清平、祥和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可是很安逸。

2.今天要学习的《清平乐·村居》,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清平、祥和的农村生活。拿起课本,自由读。这首词生字很多,请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通顺,要注意词的节奏和音韵。

3.谁来读一读这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当中有几个生字和多音字,一不小心就会读错。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读准了没有。(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指名读。)

4.读得好,这就叫字正腔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媪”是个生字,也是这首词的韵脚,他读得很好。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齐读)

5.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读得丝毫不逊色,“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剥”,都读得很准确,我们连起来一起读一遍。(齐读全词)

6.还有谁想读?请你。词跟诗不一样,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抑扬顿挫,非常有韵味。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韵味十足。(指名读)

7.还真是有那么点儿味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读“茅檐低小”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茅檐”后面。)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溪上青青草”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溪上”后面。)

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就叫节奏感,这就叫有板有眼,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预备起。

8. 真好!同学们,我们读古代的词,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更要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叫词牌名啊?古代的词,都是可以唱的,有不同的格律,一个词牌就表示一种格律。为什么叫“清平乐”?清平世界,清静太平,“清平乐”是“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清平”的味道,读出“村居”的意境呢?“清平乐·村居” ,(师平淡地读)有清平祥和的感觉吗?有村居生活的气息吗?我这样读,(师用充满期待的、舒缓的语气范读)有感觉吗?有点儿味道吗?读词就是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你们自己试一试,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生练读)

9. 谁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觉、你的味道。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指名读1)好一个“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有味道。谁还想读?

(指名读2)好一个“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来,

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自己的感

觉来。

(齐读)

二、赏读村居,感悟清平

1.真好!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就跟着词人稼轩先生走进了村居生活。是什么情景让稼轩先生感到村居生活的清平、安乐、祥和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仔细看看这幅图,仔细看看注释,试着想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明白吗?(生默读,思考词的大意。)

2.作者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情景让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是如此的清平,如此的安祥,如此的幸福?

预设: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生:这一家人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生活的环境很不错,低矮的茅屋周围,有清澈的小溪,绿绿的小草,太美了。

师:这是你的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词,把你的感觉读进去。(指名读) 生: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茅屋上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溪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溪水中还有快乐嬉戏的小鱼,住在这里一定很开心,很舒服。

师:太美了,令人陶醉啊!这是人间仙境啊!请你用朗读告诉稼轩你的感受。(指名读)

师:好一幅恬静的村居生活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词。(齐读)

(2)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大儿、中儿都很勤劳,一个在锄豆,一个在织鸡笼,小儿子很可爱。

师:老两口肯定非常欣慰,一家人乐在其中啊。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

生:这户人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非常幸福。

师:是啊,这家人尽管过得并不富足,但却是一种清平、祥和的生活,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两句词。(指名读)

师:“最喜小儿亡赖”,这里你们读出问题了没有?

(生交流)

师:是啊,一个“喜”,一个“卧”,让我们读懂了“亡赖”的意思,读出了可爱、顽皮,让人喜欢不已。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词。(齐读)

(3)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这家人并不富裕,可以说生活很清贫、很清苦,可是那么恬静的环境、那么安详的生活,心里头最满足的、最欣喜的是谁?(老爷爷、老奶奶。)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对“白发翁媪”啊?

生:我看到了老爷爷、老奶奶在一起非常亲热,喝着酒,说说笑笑的。

师:是的,他们很开心,虽然满头白发,却像年轻人一样喝酒说笑,童心未泯。

生:我看到他们好像喝醉了。

师:是呀,醉里吴音相媚好,好不陶醉。来自北方的词人辛弃疾虽然听不懂此地的方音,但是看着眼前这幅情景,他知道老爷爷、老奶奶为何如此陶醉,他也似乎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写一写这对白发翁媪陶醉的样子,写一写他们相媚好的话语。(写话,分享。)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们手中的笔,让我们随着稼轩先生,一起看看这对幸福的老人。你看到了什么?

(生1读)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2读)

师:老有所乐、少有所安,真是清平世界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3读)

(4)诵读全词

师:虽然家境一般,住着茅屋,可是在他们眼里,却是鸟语花香,阖家团圆,孩子们又是如此勤劳可爱,老两口怎能不陶醉呢?来,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好好地读一读吧。(齐读)

师:这就是稼轩先生向往的一种生活啊,这就是这里的人们过的清平的日子啊。老有所乐、少有所安,朗朗乾坤、清平世界,酒不醉人人自醉呀,让我们再读《清平乐·村居》。(齐读)

师:我知道,当我们真正走进这首词,我们和辛弃疾一样,看见了一幅和谐清平的村居图,感受到了平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我们也陶醉了。我们再读《清平乐·村居》。(齐读)

三、互文印证,祈求清平

1.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是哪里人?(山东人。)山东人,北方人,可是他听到的是什么?(吴音。)在这里他只能听到吴音,听不到“北音”啊。看到眼前的这幅清平祥和的村居图,看到老翁醉了,看到老太太醉了,辛弃疾也醉了吗?他真的醉了吗?如果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如果你走进辛弃疾的心里,你能读出的就不只是这个“醉”字了。

2.辛弃疾,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出生前山东早已沦陷,他一出生就注定了是一个亡国奴。在金统治区长大的辛弃疾,目睹了同胞在金兵铁蹄践踏下颠沛流离的惨状。22岁那年,辛弃疾率义军南下归宋,一路上,被国土破碎、国破家亡、饿殍遍野的苦难与屈辱深深刺痛。至67岁病故时,他40多年一心记挂着同胞的惨状,记挂着国家的统一。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还屡遭罢免或降职。被贬江西期间,辛弃疾寄情于填词,还在乡野农村修筑了一间小屋,取名稼轩,并自称“稼轩先生”,将对“泪尽胡尘里”的同胞的牵挂,将自己对美好生活、清平世界的祈求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课件:音乐,刀兵,哭喊)

3.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辛弃疾看到眼前这幅村居图时的感受吗?看到眼前的这幅幸福图景,稼轩先生心中浮现出一幕幕抹不去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交流)

4.是啊,正所谓“言为心声”,填词寄情啊,40多年来,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故土,他在另一首词里写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出示词句,生齐读。)

40多年来,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中原的百姓啊。(齐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0多年来,辛弃疾一直在惦记着什么?(齐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是啊,眼前这幅令人陶醉的画面,深深刺痛了辛弃疾的心,我们分明看到,一个“醉”字硬生生把稼轩先生的心掰成两半:一半是辛酸,一半是心碎。心碎的何止是稼轩?当他站在江边,立在郁孤台上遥望故土,心中是何等的酸楚啊。他一遍一遍地问着——(开火车读、齐读: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0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