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现代打油诗(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7301

【导言】此例“现代打油诗(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现代打油诗1

打油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情民意。起到了一种民情上达的作用。据信在我国的周代就设有乐府一类的专门采集民风的政府机构,所谓"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也因此有了《诗经》那样的优秀作品千古流传下来。只不过,《诗经》里的诗现在不能叫做打油诗了,而是经典了。 打油诗要做起来很容易,人人可打,但真的要写出水平来不容易。我所知道的千古流传的打油诗并不多,比如,关于描写雪天景色的?quot;天上一笼统,地上几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反映不同阶层对于同一种现象不同反应的:"大雪纷纷落地,正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 从学生时代开始,也不断地改编一些千古流传的古诗,为其打油,聊得一笑。(这样做或许有些许的对古人的不敬, 但寻求快乐的本能总是让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作品有"我住西楼南,君住西楼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自来水。"(原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我在大学时住的是西北楼,现在住的是西南楼,保不准数百年后,假使我"万一"不幸成为名人,那这西楼南、西楼北的小句子也算是用典了。) 除了改编,也搜集了一些类似的改编打油诗。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河里喊救命,桃花潭水深千尺,捞起一看是汪伦。"再比如:"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另一个现在流行的版本是:"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扯了这么原远,现在进入正题,或许是受了《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喜欢改编别人的作品了,从歌词到诗词,信手拈来,无所不改,无所不敢改,并且水平是越来越高。我不反对这样改编别人的诗句,自己改编,而且热衷搜集别人改编的。选择标准并不是刻板的严格的,但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问题。而不仅仅是胡说八道,追求语言的狂欢,那样意义似乎不大。 刚刚说到了学生改编打油诗的本领是越来越高了,我们班的学生或许是出于对我讲解诗词的不满,也或许是人人都有解构世界的欲望(更希望是后者,而且也有极大的可能是后者,理由是有很多孩子喜欢古诗,而且表现出对古诗极浓的兴趣,现在几乎可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本古诗词类的书)。于是经常有学生在我讲诗或要求背诗的时候,把他们的打油诗很小的声音读出来,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予理会,因为我不觉得他们改编得好。 但在某年某月某日,在我上课后班的古诗欣赏课时,有几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给你做了一首六言诗。"我一听,很感兴趣,于是,就叫她们说来听听,于是,她们就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一首改编自毛泽东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打油诗来了,《六言诗·给* * *同志》"大批家长告状,多数学生造反,谁敢置之不理,惟我于大将军。"(原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我一听,捧腹大笑。随后,她们又给我朗诵了几首改编自这首诗的描写同学的打油诗,个别的也为惟妙惟肖。但笑过之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学生为什么这样来给我作打油诗,是他们反对我吗?是他们不喜欢我吗?综合种种迹象,都不是。有历史为证呀,在东汉末年,有流传很广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首民谣虽然流传很广,但大约当事者董卓不会亲耳听到吧。也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说吧,如果谁这么大胆,早都脑袋搬家了。上面是记述的是一个历史的事例,下面载有一个现代的例子,记得在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当中有这么一段,说模范村阎家山流行着这么一段民谣:"模范不模范,从东往西看,东头吃烙饼,西头喝稀饭。"这一段民谣最初阎家山的小秦是不敢和下乡调研的老杨同志说的,因为怕老杨同志和那些吃烙饼的广聚之流是一伙的,直到他了解了老杨同志的为人之后,才敢对他说,至于那些吃烙饼的是根本不可能直接听到这段民谣的(可能有人会认为小说不比真事,但我想说有时小说更赤裸裸地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而且,虽然我也知道很多政治民谣,但为避免不必要误会,嘿嘿,打死我不说!)。  我则不同,我欢迎我的每一个学生当着我的面说我的坏话,背地说也没有关系。学生说我吃饭像大熊猫吃猪饲料,我就正告他们,大熊猫是国家濒危保护动物,那么珍贵的东西,它是不吃猪饲料的,它的食物的主要来源是竹子。学生在班级门口的墙上刻上字?quot;* * *是大傻瓜。"学生如发现特大新闻一样,争相来告诉我,说有人骂我大傻瓜了,要吆功领赏似的,我的回答一定大出他们的预料,我只是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看我的样子真的很傻吗?如果你们有一个傻子老师那你们愿意吗?"因为我觉得他们是孩子,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而且,他们一定是并无恶意的,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他们想体会一下骂老师大傻瓜是什么感觉,更想看看老师的反应。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 古语有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可不想做这样的傻事,用"湮"的方法治水的"鲧"失败了,但是用"导"的方法治水的禹却取得了成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是深深地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的,但我同样深深地明白"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吧"这句话给人的指导意义有多大,一味地去听信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耳根子犯软,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会对各种意见去伪存真,我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力。 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是宁可"贴上八分钱(现在是八角了,物价上涨得可真快),折腾他半年。"也不再讲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类的话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正直的人少了,君子不再坦荡荡了,小人也不再长戚戚了,统统都向第三种人靠拢,那就是明哲保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还得考虑一下是不是犯得过别人。如此一来,敢于说真话的人少了,敢于当着当事人的面说真话的人就更少了。说假话的人多了,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的人就更多了。有鉴于此,我一直以为,我宁可让别人指着我的鼻子"骂"(或许我这时真的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亟待改进),也不愿有些人背地里戳我的脊梁骨。而且,我对那些戳脊梁骨的人是异常看不起的,没有胆色,缺乏最起码的做人的准则。 胡扯了这么多,作为老师,是对学生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那我要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坚持真理的(现在这样说似乎有点儿不时髦,或者可笑,但我不在乎,黄遵宪说得好"我手写我口",我同样也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敢于直言进谏的,刚正不阿的,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物,是有胆色的,有魄力的,有义气的,有亲和力的人物。从我本人听到我的打油诗这一点上我就可以看到,他们------我的学生正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前进。 回到八股文,我得扣题,由学生给赠给我的一首打油诗我就想到了这么多,稀稀落落,没有条理,但这就是我的感受,一种原汁原味的感受。这如果是名家写的文章,会有"批评家"唱颂歌说:"手法上绚烂至极到归于平淡,又上了一个新层次。"而如果是我这种无名鼠辈那免不得一顿臭骂,诸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之类的词语都上来了。不过没关系,颂歌也罢,臭骂也罢,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空"字,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4篇现代打油诗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现实生活打油诗自编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代打油诗2

关键词 语言积累 阅读经典 生活方式

积累无疑是一条连接读与写的美丽纽带。没有积累,也不会有写的精彩。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语言积累当作乐趣,实现语言积累的有效性呢?

一、积累语言先积累兴趣

母语中的诸如歇后语、成语、童谣、对联、诗歌都是我国的瑰宝。我们会从中领略到成语的短小精悍、对联的对仗工整、诗歌的精美、童谣的活泼,我们还会发现,“七叶诗派”老诗人郑敏教授说的“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怎么发挥汉字的魅力呢?

1.利用打油诗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而打油诗是以口语入诗的,被一些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打油诗因其内容浅显明了,字句诙谐风趣,形象鲜明生动,一直受到大众的喜欢,甚至许多大文豪也热衷于做打油诗。宋代大文豪苏轼、明初大才子解缙、清代大画家唐伯虎、郑板桥,到现代文学家鲁迅等都作过打油诗。可见打油诗有其独特的魅力。打油诗不但其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因此,当学生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就会主动去积累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等等。

2.利用游戏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现在提倡的在玩中学,就是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因此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便于记忆,是一种符合其天性的方法。比如速记竞赛法,就是在课堂上出示一些好词好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看清并理解和记忆这些词句,同时进行“尝试回忆”,进行比赛的一种方法。还有如成语接龙、“词语对对碰”、默写成语比赛、名言填充比赛等等。这些游戏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拓宽积累的渠道,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

二、阅读经典就是积累诗意的生活

1.读书笔记。一个人看书时,不妨拿笔划一划,在有感受的地方做批注。要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就应该写读书笔记,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并在文中运用积累来的语言,进行再创造。这样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材料,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2.摘抄。看书时碰到好词好句,想要把它留下来,通常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是一种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了摘抄而摘抄,而是要学以致用,比如让学生分类摘抄后,每周进行一次习作,把一周积累来的运用于写作中,当然这不是去堆砌词藻,而是自己模仿写一些好的词句或运用一定的好词正确地写一些句子。

3.诵读。特级教师李振村提出:诵读经典是学生的童子功,背得越多,底蕴越深。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经典背得越多,对以后的成长越有利,底气也越足,这是大量事实证明了的。鲁迅、胡适、巴金、茅盾、梁实秋、钱钟书……这样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南怀瑾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读,读得多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由此可见,真正的诵读,就像唱歌一样。唱歌一样的诵读,怎么会成为负担呢?孩子们又怎么不愿去积累它呢?

经典诵读不仅是一种享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让年轻的生命能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这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三、让积累语言成为学生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打油诗3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

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通常把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旧体诗叫做打油诗。那么打油诗究竟怎样来的呢?这里面有一 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相传唐朝有一个参政,在下大雪时到衙门里去,路上发现有人在洁白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皆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镐的使镐。”参政看到洁白的粉墙被涂脏,大发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缉拿写诗者治罪。抓了半天也没有抓到,最后把一个叫张打油的抓来了。参政问他会不会作诗,回答说会。参政听了不相信,决定当场考考他。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宾支援为题作诗答对。

张打油不慌不忙,思索片刻后便吟诗一首:“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参政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现代打油诗4

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听街上汽车逝过

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

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

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

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

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孟姜女寻夫到长城

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同样是江南雨中的情调,这首诗似乎不逊戴望舒。戴诗的旋律美,意境美,这首诗一点不缺。而这首诗节奏的自然,以及意境的独创似乎还胜戴一筹。戴诗以调子取胜,其意境却是某些旧诗句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稀释。《雨巷》虽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而实际上仍脱不了旧诗的痕迹。林庚这首诗则不同,它如同废名所说,不是旧诗那种情生文、文生情的制作,也不是从旧诗里借鉴的情调,而是富于自己的性情,是触景生情的产物。但这首诗又有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地道的中国诗,懂得的人一望而知。

诗的题目是“沪之雨夜”,这个“沪”字值得玩味。我以为一个“沪”字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沪代指江南。江南多雨,富于雨的情趣,是一种水文化。废名说:“林庚是福建人,但他是不是生长在福建我还不知道,他是在北平长大的确是知道的,凡属南方人而住在北方沙漠上,最羡慕江南,江南对于他们真是太美丽了,无论在他们的想象中,或者有一天他们到江南去了,所以林庚的《江南》有云:‘满天的空阔照着古人的心,江南又如画了。’”废名正是看到了江南这一点才说这番话的。江南因为多雨而美丽,而照着古人的心!其二,沪(即上海)又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都市,最富于现代气息。两层意思本来有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因为如画的江南与现代化都市之间并不协调。然而在林庚的笔下,现代与古典,都市与乡村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营造出极富韵味的现代意境。在现代里寻找古典,将传统融入现代,这就是这首诗特殊的审美效果。

除了“沪”,“雨夜”这两个字眼也很富于诗意。这两个字使我自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雨夜总是很富于情调的。我很怀恋故乡的雨夜。特别是春季,天气微寒,躺在床上,蜷缩在被窝里,听一阵雨声从瓦上飘拂而过,间有萧萧的风声,真的非常适宜于遐想,适宜于念远。所以古人喜欢写雨,我的印象中,写雨写得最好的诗句之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人生的变幻与听雨结合在一起,透露出如许的感慨。所以“沪之雨夜”真的是一个好题目。选题好,写得也好,旧题材能够出新意,林庚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诗分两节。第一节着重写室内听雨之感。“来在沪上的雨夜里”,“来在”一词说明诗人并不是沪上的居民,他不过是个客居者,是个外来者。因为废名的介绍,我们知道他来自北平,来自少雨的沙漠之地。所以“来在”一词也隐含着一种欣喜。“来在”雨夜,来在沪上的雨夜里,不是来在沪上,省去了地点,直接进入到一种情境中,使人感到这不单是一种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的怀想,心境的贴近。沪上的雨夜是什么情调的雨夜呢?诗人写了句“听街上汽车逝过”。我觉得这句特别好,特别准确,准确传达出沪上雨夜听雨的韵致。上海固然是大都市,但终归是江南,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听雨,同样给人一种寂寥之感,而这种感觉借汽车的声音传达出来,不仅富于现代气息,是信手拈来的意象,同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思。我想这样的体验都市中人应该都有过,平日里常被忽略的汽车声,会因为雨而清晰起来,并且变得不那么刺耳。为什么会如此?我想一则因为空气的澄清,二则因为心绪。可能夜雨导致不眠,特别容易听到车声,而车声反衬出雨夜的静谧。这是典型的在新的意象中传达出旧的情调的例子。下面一句“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朋友中有人不解这一句,认为未免太夸张,桅间的雨漏怎么可能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壮观?其实这就是不会读诗的缘故。“高山流水”本来是一个典故,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置换为“友情,知音”等意思,诗人借此不过要表现雨和自己的关系,他们之间就有着高山流水的情韵。“高山流水”还可以理解为高雅,则此雨漏之性质便可想而知。总之,我们不能从表面的水流上去理解这一句,如此则是呆解。末句“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这句话似乎有点突兀,其实正是上面诗意水到渠成的结果。既然这雨如此之美妙,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既然要出去走走,那自然要撑着杭州的油伞了,因为那才能够体味江南雨之情趣。如若是我们现在的布伞,其声其色其情都不对,还不如就窝在家里。废名“西湖的雨景必已给诗人的想象撑开了”,是的,这一句很自然地将沪上的雨景引到了西湖,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第二节应该是行于街中之所见吧?当然亦有所闻。“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我觉得这也是现成而好。大凡都市的街景,天晴之时总给人灰仆仆的感觉,而下雨天,经过雨水的冲洗,街面往往比较整洁,也算是赏心悦目之一种。特别是柏油路,那种黑色经过了雨水的洗刷,岂不是黑得更加明亮?这也是都市常见的物事,经诗人点染,也成了很好的抒情元素,观察之细,体验之切很少见。这句写所见,下句则是所听。听了什么?“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南胡是什么胡?恕我孤陋寡闻,猜想大概总与二胡差不了多少吧?这种乐器一定也有二胡的悠扬婉转,期期艾艾,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幽怨”来表现。既是婉转的琴声,又是深巷的楼上,衬着街灯,伴着雨声,还有比这更和谐的情景吗?李商隐的诗句:“红楼隔雨相望冷,朱箔挑灯独自归”,虽然与林庚的情调有别,但骨子里又似乎相通。这个雨中的南胡拉了什么曲调?是“孟姜女寻夫到长城”。这也是很富于悲剧气息的传说,与江南水文化相辅相成,是江南文化构成元素之一。妙就妙在一句“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谁不关心?拉琴的人?诗人?城市居民?我觉得都不是,诗人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不经意,不刻意。这里有诗人的辨识,初只有琴声,只是觉得好听,细听才知道是孟姜女的旋律,而这个旋律并不具有真实的内容,只在情调上与沪上的雨夜相适应。这琴声也许多少带给诗人一点客居的清愁吧?也许未必,但美是无疑的。

这首诗得到了废名的高度评价,竟许之以“神品”。废名说:“这种诗很不容易有的,要作者的境界高,局促于生活的人便不能望见南山,在上海街上忙着走路的人便听不见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若听见也不过是贩夫走卒听见楼上有人拉胡琴而已,诗人则是高山流水,林庚一定在北方看见过万里长城,故在上海的夜里憧憬于‘孟姜女寻夫到长城’了。”废名说得有趣,并且与陶渊明相提并论,废名的心也是澄净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7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