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理想教育范例【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6125

【导言】此例“理想教育范例【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理想教育【第一篇】

名人说:“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冗杂。教育的“教”,是“孝”与“文”的结合,顾名思义,教育就是在教给学习者“文”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孝”,如何生活,如何健康成长,仅此而已。可是现实中的教育呢?最近听讲座时看到有关近几年高校自杀学生不完全统计的实例,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他们的爸妈该怎么办?原来那个温馨的家会怎样?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悲怆?生在大学,都已过了高考的‘梦魇’,进入了人生的象牙塔,为什么还会这样?”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在目前教育本身。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经历的教育都只是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学终的文凭证书高于一切,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学生的想法,完全忽略了对学生自我意识、家庭意识以及社会意识的培养。百事孝为先,教育也是如此。教育中的“孝”不仅仅是指孝敬父母、孝敬师长,关键在于对受教育者自我认可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教育的目标应该指学生个人创造性的培养,培养他们成为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是的,受教育者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认识到自己对于父母,对于教师同学以及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他们才会尽力去完善自己,更多地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学生学习、接受教育都是对自我需求的一种满足,对自我潜能的一种发掘与培养。因此,我们未来的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以及个人意识的培养。

此外,我们也不可忽视生活之于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之于生活的影响,此便是“文”的含义,它出于文而胜于文。源源不断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仅仅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素材,在生活中实践,而后回归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没有教育,生活就会像丢失了航向的夜行航船一样,只会陷入一片混沌,彷徨不知所以;而没有了生活做支撑,所谓的教)山草香○(育也只能是陈词滥调,缺少源头活水,毫无意义。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将教育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学习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成长。这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要求。

作为未来的教育者,首先我们应该爱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教育如若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有了爱,教师才会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才会发现潜藏在学生身上闪光的个性,才会对学生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地考虑,才会培育出一个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个体,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更加有力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播撒爱的种子,才能收获更多的信任,“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其次,教师应该有激情,有责任心。作为教师,我们在给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时候,用的不仅仅是口头传授,还有肢体语言。如果我们没有激情,就不能感染学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动自己的课堂;如果没有激情,就不会细致入微地去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激情,就不会有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激情是所有这些责任心的源泉。有了激情,才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点燃自己,照亮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不畏挫折困难,持之以恒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最关键的也是最宝贵的当属个性与创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的“身正”指教师要有自己独特健康的个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教师宽容、自信、刚强、自我创新的品质时时刻刻感染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社会。朱永新教授说:“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因此,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就应该有自我创新的意识,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和旗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跳出桎梏思想的牢笼。

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只要找到了理想这把万能钥匙所对应的锁孔,我们日后的追求才会具有更加实际的可操作性。理想始终是天空中的一颗启明星,有点遥不可及,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理想远大了,目标也自然会高,这样我们就不会懈怠,不会困惑。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虽然我深知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要实现以上所说的这些绝非易事,但我相信:“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哪怕所谓的“成功”只是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认可。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坚定信念,一定可以满怀伟大的教育理想,拥抱美好未来。

理想教育【第二篇】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

Strengthen th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Some Thoughts on Overall Design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Curriculum System

ZHENG Jianghua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Hope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400)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how to implement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course is also own requirements and soul, and how to avoid fragment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o act as an implement of course always a red line, first need to combine ideals and beliefs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course requirements,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preparation to do an overall design, which requires the status of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education, and there is a clear, clean understanding on the achievement ways.

Key words ideal and fa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desig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授,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判断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开放的体系,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联系当代社会时势,帮助学生从各种实践中充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应该说课程要求是很高的,加上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讲授的内容来讲也是十分丰富,既要面面俱到,又要安排得当,需要抓住一个“一以贯之”的主线,才能破解一线教师如何组织和教授此课程的难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红线,既能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详略得当的安排教学内容,又能抓住课程的精髓,以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效果。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主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丰富,看似纷杂,但如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加以梳理,却有明显的条理和层次性。

该课程包括三个依此递进的内容要求: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是无产阶级的理想信念,同时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自身的解放是一致。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人类共同的崇高理想,理当也是中华民族追寻的崇高理想。其次,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归宿,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是一致的。最后,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分析,指出市场经济的并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主义作为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生产力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是贯彻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规律及政治经济学的一条红线,课程内容虽然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却不难发现这些内容的安排和讲授都是以贯彻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理想理念”展开,也就是说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和灵魂。也为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教材体系向课程体系转换找到了“支撑点”。更为一线教师紧密联系实际,开拓课程内容,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2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总体设计

在明确了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后,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完成合理课程设计,关键是抓住学生这个中心,即课程设计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基础,灵活剪裁课程内容,积极调动学生使其充分参与到课程教授中来。换句话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何从“平面”的书本转化为课堂的“立体”,关键是将书面凝练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切实关切,真正让教学内容入心、入脑,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念的分析论证,不断端正和强化学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学生“知、行、意”综合参与,落实到本课程即要求通过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三者各有侧重,同时又密不可分,其中所贯彻的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辩证关系,知行统一的认识方式,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的精髓。在总结课程体系设计上应该有如下清晰的认识:

(1)在课程的讲授时应一开始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理想信念”这个主题,反思人生价值,关键在未来“理想”设计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愿意这门课程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科学认识来加以把握,正确认识到这种科学认识并不是分类别类实用技能的传授,而是通过唯物辩证的哲学观思考才可获得的“为人”“为事”之道。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需要长期的磨砺和修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认识上,应强调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在深刻认识世界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认识,但就其自身而言,同时也是在唯物科学认识之上的理想信念,不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人类崇高理想的理论武器。

(2)在课程设计中,还应积极借鉴中国传统“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将“行”作为“知”的一种延续,“行”的实践意义正是对理想的一种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改造。“行”随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这不是对理想的放弃,反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升华,通过对“行”的坚持,理想活动才具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现实是理想的对立面,人在面对现实时需要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理想,所以人需要有“意”的进行实践,“意”不仅是现实对理想的修正,更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的坚持和丰富。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专注知识的灌输,而且应积极在调动学生“情”“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行”的渴望,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对课程理论的学习。

(3)我们应该对“理想信念”本身有更加深刻分析,才能扩展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理想”来源于现实,其本身就是我们认识现实的一种深刻方式。或句话说,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观使我们在面对现实的本身所认识的结论和对此的态度就可能是就是不同的。崇高的理想,尤其是人类的共同理想积,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和全面地认识现实,把握现实的本质,改造现实本身,本身就能使人呈现出在全面科学基础之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之,消极的思想使人满足于低级的趣味,不对现实做深刻的分析,缺乏实践动力,满足一知半解,肤浅认识,对待现实态度消沉。换句话说,在对“理想”的把握上,我们应该注意“理想”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即是人的一种现实状态。一些标榜为“理想”的东西往往却是对现实的一种沉沦和对理想本身的一种放弃,是缺乏科学认识的一种错误认识,最常见的就是所谓升官发财的 “理想”。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更应关注“现实”,一方面着眼于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关切点和兴奋点并没有错,但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更为关键,崇高的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一种直面问题,敢于承担的勇气,从现实中实现升华才是展开理想教育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不是要简单地解释和回避问题,而是要通过实践努力寻求问题的出路。

(4)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设计内容的展开与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讲社会才是更大的学校,实践才是最好的教材,课程的学习看似在课堂之上,当效果的取得却往往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国事家事事事关心”,通过辩证分析来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实践方向,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才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效果的关键。也就是说,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以现实的问题为焦点,以学生的关切和关注为出发点,展开课程教学,重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指明科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以及作为改造现实的强大理论武器,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坚定学生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同时,在内容的具体展开中,应注重对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力求辩证全面,这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贯彻其间,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复杂关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内容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崇高理想的认同,最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去。理想信念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助人确立科学的价值理想,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理想教育【第三篇】

这并不是我说笑话,今日教育之实情是如此。“人情事理”根本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范围里,倘是有这种方针,那是我没看见过。我们的目的是教书而不是教人,我们是教人念书,不是教人做人,倘是一个学生于念书之余尚记得做人的道理,那完全用不着我们代他负责。我们听见过某某学生因为心理学五十九分或是逻辑四十八分而不能毕业(虽然如何断定一个人的逻辑是四十八分我未明白),然而我们的确未尝听见过有某学堂要使学生毕业先考一考“人情事理你懂吗”。所以如郁达夫先生曾经做文章,劝一位青年别想去进大学,因为恐怕他白费了几年的光阴及一二千块钱变出一个当兵无勇气,做苦力没礼貌,做鼠窃没胆量,除去教书外,一技无能软化了的寒酸穷士,若是出于爱护那位的本心,便是极好的议论,若是要以此责当代之大学教育,那怕就骂得不对劲儿。因为今日的大学教育根本以书为主体,非以人为主体,责之以不能养出社会上活泼有为的人格,岂非等于问和尚借木梳,问尼姑借篦栉一样无理的要求吗?无论如何把一个正经长大的青年送进学堂里头去十几年,使他完全与外边的社会隔开,与天然的人群生活分离,既没有师长的切磋,又没有父兄的训导,只瞎着眼早念书,午念书,晚上又念书,是使此青年不懂人群生活的绝顶妙法的。结果是满肚子的什么主义,什么派哲学,而做事的经验阅历等于零,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不知道母鸡不要公鸡是否可以生鸡子儿。

虽然,不但我们的方针不对,就我们所用的教育方式也很可怀疑。倘是“学问”是我们大学教育的方针,就所以达此方针的教育方式也不可不考量。我们现此之所谓学问有趣极了。不但是有体质的,并且有重量是可以拿称称量的。今日谈大学教育者之心理,以为若设一种“非八十单位不能毕业”的条例,严格的执行,严格的考试,绝不通融,绝不宽松,这样一来,四年级八十单位,每年级二十单位,倘是一学生三学年只得五十八个单位,那么第四年请他补习两单位,凑成二十二单位,八十单位补足,那他必定逃不了做有学问的人,出去必定是大学的荣耀了。原来掩耳盗铃的本领并不限于军阀与官僚。倘是我们的逻辑不错,有八十二立方寸学问的人,若愿意借两立方块学问给他一位只有七十八立方块学问的同学,我们当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挡这两人一同毕业(但对这一点,尚不免怀疑,很愿意得各学堂注册部的声明,是不是可以借的?)。不但此也,如以上所谓每立方块的学问每块里头的页数也有一定的,比方近代历史一立方寸即丁先生讲义二百七十五页,二百七十五页读完便是近代历史的学问一立方寸;文字学学问一立方寸是徐先生讲义一百五十三页(限定一学年读完,不许早,不要迟,若是徐先生特许八页免试,便是实数一百四十五页,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十八个星期,通共三十六星期,四三一百二,四六二十四,通共一百四十六,每星期限定念四页正好,不许多,不许少)。如此积页数而得几许立方寸,积立方寸而得一张文凭,虽曰未学,注册部亦必谓之学矣。原来此种以数页数及数单位而衡量学问的方法,的确是纯由西方发明,于吾国书院制度未之前闻也。记得杜威曾经说过,现代的教育好像农夫要赶鹅到城里去卖,必先饱喂之以谷类,使颈下胸前的食囊高高的凸出来,然后称称其轻重,鹅愈重即其价格愈高。其实杜威先生说错了话,他忘记在本问题上称者与被称者原来是同类的动物。

(选自《翦拂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心灵物语

理想教育【第四篇】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是梭伦家族的第六代传人,青年时代曾师从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阿加德米(Academy)体育馆附近设立学院,执教40年直至逝世。柏拉图的著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忠实于其师苏格拉底思想的,柏拉图早期的著作大都符合苏格拉底当时与人论辩的实际情况,是可以代表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的。很多以对话者名字命名的作品,都是柏拉图为纪念苏格拉底而作的,比如,《格黎东篇》写的是苏格拉底被投入监狱后,他的挚友、雅典巨富格黎东去监狱,再三劝说苏格拉底越狱逃生,却被苏格拉底坚决拒绝;有些是通过对话这种形式,不断追问关于某个问题的普遍意义,比如《卡尔弥德篇》讨论的品德是“明智”,《拉刻篇》讨论的品德是“勇敢”,《吕锡篇》讨论的品德是“友情”。另一类主要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表达,但柏拉图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观念藏匿于苏格拉底的形象之中,比如《理想国》(也称《治国篇》),表面上是苏格拉底与学生们的对话,实际上体现的正是柏拉图本人的政治诉求。这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还身兼西方政治哲学和西方教育哲学经典文本的双重身份。

古希腊关于教育的话题,要从前苏格拉底时代说起。西方世界最早的教育,其实是古希腊的一个叫做“智者”(sophist)的人群所从事的活动,他们以教授人们有用的东西为生。慢慢地,“智者”就作为一个职业开始出现在古希腊各个城市中。何为有用的东西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在雅典时代,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管理,大部分法官通过抽签选定,原告与被告都亲自辩论。在大家都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说话的技巧,取悦民众的能力,逐渐成为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智者”作为一类职业人,最初主要帮助公民在法庭审判中获胜。慢慢地,“智者”的工作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向民众传授讲话的艺术、演说的技巧,或者直接替当事人出庭辩护,这些在后来逐渐被城邦立法机构以法律形式承认其有效性。随着“智者”业务范围的扩展,修辞术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孩子们被送到“智者”那里学习如何令人信服地去陈述自己的主张,以便日后能在公民大会或其他政治活动中获胜。

但严格意义上讲,“智者”传授修辞术的这种教育活动仅仅是一种服务——以提供自己的知识来收取佣金的服务。当他们不得不为谋生而传授知识之时,也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诡辩之路。“智者”在听命于雇主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想活动受到约束。苏格拉底却不同,我们从柏拉图记载的各种对话的场景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真正是一只从事自由讨论的“牛虻”,他从不受论题所限,在集市上,在广场上,在神殿前,见人便叮,并且经常在与别人的讨论中揭露对方的无知,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取悦公民大会或陪审团。慢慢地,在自由论辩中,人们被激起一种求知的愿望,这便是最早的“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是身体力行地在践行这种最纯粹的教育。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一些对话:

当然,这种以哲学追问的形式研究问题的态度一定不会出现在“智者”身上。接受“智者”教育的人,时时刻刻都以获取成功为目的,显然,那是一种“为实用而知识”的教育。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或实用教育与自由教育之间的对立,原来早已有之。苏格拉底追寻的是人在精神上的自由,这种教育是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而存在的;而智者们所提供的教育无疑是以实用见长的,但过分依赖于技巧或现成知识的教育往往会疏于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如何处理实用教育与自由教育之间的关系,这真正是一个重要且严肃的教育问题,顾此失彼或非此必彼,显然都不应该,我们应该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列举三种基本类型的教育模式。一为“经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唯一的关注点在于对传统的继承。教师在其中只扮演传声筒的角色,知识被固定于一个条理分明的世界图景之中,以便于所有时代的人们随时取用;而学生也使自己听命于那些能给他们提供保护的思想体系,并且他们只想知道结果,如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般只想把白纸黑字的结果带回家去。[2]毫无疑问,这种教育模式在今天的教育世界还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连雅斯贝尔斯本人也嗟叹,这种中世纪的教育理念即便到了今天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第二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学徒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基础建立于一种对个性力量的崇拜之上,具体反映在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敬重与爱戴,它被归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上的悬隔所造成,师傅的人格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对学徒施加着绝对的影响”[3]。这种教育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绝对权威,或许人们需要这种权威的庇护,但这种教育仍然不能带给民众精神生活的享受。

雅斯贝尔斯真正赞同的是第三种教育模式,即“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旨在使人获得精神的超越,这也是自由教育的本性。雅斯贝尔斯说:“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会抵制来自学生企图把他看做是权威和大师的迫切愿望。这里头暗藏着来自学生的巨大诱惑。他把学生们从自己身边赶走,让他们回到自身上面来。他带着自相矛盾的假面,从而使自己变得变幻莫测,不可捉摸。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那种,而是相互之间为真理而切磋琢磨的那种。老师明白他不过是个凡人,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们明确地区分凡人与神灵。”[4]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即等同于“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能够破除盲从于个人权威的诡秘,使人们摆脱对僵化知识的依附。所以,苏格拉底对民众的理性启蒙实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开端,这种教育有别于仅以传授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技巧,它是一种真正以学生思维训练为目的的精神活动——这正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

苏格拉底“唤醒”雅典民众的这种教育使人们获得了哲学的视野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对个体生活意义的思考与探寻。哲学既是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也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手段,在他以对话与思辨的形式向青年们施行哲学教育的一生中,既不具备一处像模像样的教育场所,也没有形成任何理论上完整的教育理念,但这种似乎永无止境的追问与论辩却为他的追随者们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启示:去认识正义,反思自己与身处的这个社会。

如果说苏格拉底穷尽一生都在追寻何为正义,何为正义的城邦,何为至善的美好生活,那么柏拉图则更进一步,对政治产生了一种真正的洞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立一个新的“理想国”的政治主张,以对抗葬送苏格拉底性命的雅典民主暴政。为实现这个理想,柏拉图重新回到了对“教育”的讨论上去。

这样一个“教化”的过程,孕育了西方文明中最重要也最为理想化的教育理念——自由教育。我们可以把“理想国”理解为一个中间载体,用以承载柏拉图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在《理想国》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关于城邦政治的对话,而且是一种穷其本质的对善好生活的构想、一种哲学式的生活方式。这正好是对话体擅长表现的。“辩证法”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即为“对话”或“谈话”,用对话的形式去追问重大的学术和社会问题,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朱光潜先生曾对柏拉图的对话体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在柏拉图的手里,对话体运用得特别灵活,向来不从抽象概念出发而从具体事例出发,生动鲜明,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使人不但看到思想的最后成就或结论,而且看到深的思想的辩证发展过程。”[6]之前柏拉图已为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做了太多的对话录,这次自己搭建的“理想国”当然也得借老师之口,所以我们看到的《理想国》就是柏拉图本人的宏大规划。据说,柏拉图在给西西里岛叙古拉霸主戴奥尼素二世当老师时,真的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能治理世界。

然而,在柏拉图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他没有将重心放在对理想国现实可行性的讨论上,而是转而着力解决教育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能使人得到理性的训练、脱离感官层面的认识,使城邦能够建立在和谐的灵魂之上等等之外,柏拉图的真正意图在于以教育去弥补民主制度的缺陷。为了达到对最佳政治制度的追求,柏拉图将公民教育与哲学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教育中各学科的有秩序的安排给学生以知性启发:在儿童时期使用音乐和文学作为教育的起点[7];在青年时期使用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迫使灵魂以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8];在成人阶段使用辩证法去研究人们学习到的分散的课程内容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从而转到哲学方面的教育[9]。这份蓝图在其后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自由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所以,柏拉图的教育主张当然也是他的政治诉求,他毕生的理想就是借教育之手医治古希腊城邦民主制之肿瘤,希望通过个人的知性教育来形成一个正义、合理的公民社会。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真正理解过自由教育。事实上,很多经典的教育理想,不论从其来源还是其演化过程来看,都是西方哲学家与思想家们为了使其设想的种种最佳的政治目标成为可能而提出的教育主张。所以,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教育理念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一定不可能是中立的,或多或少都是有政治倾向的。

除此之外,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古希腊教育始终没有能够从对神圣自然之物的单纯的哲学研究中脱离出来。而《理想国》对于教育尤其是古典自由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将人在教育中得到的提升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归并为同一条途径,主张在教育中去实现人的德性,而德性的获得又是实现城邦公共利益的根本前提。之所以找到这样一条途径来解决希腊的社会问题,还要回到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了雅典的衰败。一方面,城邦的领导者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而选择了背弃公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公民大会所表达的人民意愿也背离了公共利益。雅典的衰败在苏格拉底时期便已初现端倪。

哲学教育一直以来都被希腊人视为最高层级的教育,柏拉图则为公民在哲学教育中的上升之路赋以道德属性,关注在政治社会背景下的人类何以达至正义与良善。他以“知识”来代替“意见”,欲图建立起一种善好或公正的标准使人们对政治事务做出判断。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依据教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功能,把教育价值划分为内在的价值与外在的价值两大类。其中,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是指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价值,因而被视为教育的本体价值;而教育活动的外在价值则通常被视为一种工具价值,这类价值依赖于它们达到另一种价值时所产生的后果而存在。[10]前者主要表现为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后者主要侧重于教育之于社会的功能,两者并不总是相伴而生的。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罗伯斯庇尔深受柏拉图的影响,宣称教育的使命更在于它是一种以关注变革意识为主的政治使命;而教育公民做出自我批评,乃是改进国家政治生活的最有效途径。[11]

在柏拉图时代,在古典自由教育发祥之始,古代哲学思考便与最早的公民教育合二为一,使古典自由教育精神在民主政治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这也是自由教育历经千年仍然生机盎然的根本原因。当自由教育徐徐步入哲人们的教育理想中时,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都是沿着将哲学教育与公民教育统二为一的思路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这两个层次的教育不仅为西方大学精神提供了思想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条可以融合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完美途径。

参考文献

[1][5][7][8][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0-232.

[2][3][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9.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0.

[10][美]布鲁巴克。现代教育哲学[M].纽约:麦格劳-霍尔公司,1962:101-102.

[11][美]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M].苏隆编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83.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