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4042

【导言】此例“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魏书生范文【第一篇】

Abstract: Wei Shusheng is a famous educator, he was known as a banner of quality education. This self-learning ability from the stud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encouraging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ei Shusheng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ideas Wei Shusheng point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our inspiration today.

关键词:魏书生 自学能力 教书育人 鼓励式教学

Key words:Wei Shusheng; self-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encourage teaching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知识点多而杂,仅靠课堂的时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同学们的日常积累和自学。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1]。而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教,同学记;老师让同学们做什么,同学们就做什么。完全是学生配合老师,死板、单调、乏味,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学生毕业后只能记住一少部分内容,而真正能用的上的知识呢,则更是少之又少。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而不交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倡导终身学习,不断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料,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魏书生老师经常会去外地讲公开课,同时还要处理学校的工作和接待外来的客人。曾有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魏书生老师用于讲课的时间,大概是其全部时间的十分之一。但魏书生老师班级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很多人不能理解,魏书生老师说:“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很重要,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抓住了育人这个关键。”育人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在实践中魏书生首先是了解学生,育人先知人。孔夫子教学成绩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并且在知人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了解学生的心理之后,教师就应该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适时引导。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该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2] 。初中的学生感情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感情往往是不稳定的,既易于激动又易于冷漠,他们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效率,远远超过接受一个音节的单调的说教。因此,教师应注重感染熏陶对学生心灵所起的塑造作用。

三、鼓励式教学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学习好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其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是想把功课学习得棒棒的,取得好成绩,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和鼓励。可是由于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原因,有的学生的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但有时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目光或几句赞扬的话语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动力。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要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去激发每一位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经常怀疑自己能力的人是很难成功的”[3],自信心对一个人学习和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实力,那么我们又怎能面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呢?我们说学习分为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工作部分是建立在动力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在动力部分上开大马力,工作上才有可能出成果。自信心是动力部分上的重要一环,有了自信心就好比一辆汽车有了一定强大的发动机,可以驾驶着生命之车在人生的大路上驰骋。

四、民主与科学的教学发展观

魏书生老师把自己在教改方面成功的秘诀归结为“两大点,一小点”。所谓“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强身健体,而所谓“两大点”就是指民主与科学。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民主化主要解决学生愿意学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引导,监督学生学习,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教师要有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把学习的主人位置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类似朋友的新型关系。“一个人做自己选择的事情要比别人硬让他做的事,通常更能引起他的兴趣。”[4]。魏书生经常和学生商量教学,在一系列的“商量”中,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启发,进而促进学生迅速的成长。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思想博大精深,以上笔者所述的仅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发掘。

素质教育,多年来一直是教育界倡导的话题,社会上诸如“手册”、“大全”、“指南”之类冠以素质教育的书籍不可胜数。但究竟什么是素质,又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一线的教师普遍感到无所适从,难以下手。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生活、交际等各种能力和良好的习惯。魏书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点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广泛的学习魏书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力争把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祖国四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魏书生范文【第二篇】

这天上课前,魏书生将两个花盆抱到教室里,放在了教室后面的一个空课桌上,花盆里面装满了泥土。同学们都围了过来,不明白老师这是要做什么。有同学就问:“魏老师,你要在教室里养花吗?”魏书生说:“我不养花,我只想要同学们帮助我,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两个星期后,我们来看实验结果。”

有同学又问:“魏老师,你要我们帮助你做什么?”魏书生说:“请值日的同学记住,每天给这两个花盆浇点水,白天把它们抱到窗台上晒晒太阳。两星期后,我们一起来看实验结果。”

值日生很负责,每天早晨给那两个花盆浇水,然后抱到窗台上晒太阳,下午放学后有搬回原处。两个星期后,同学们发现,其中一个花盆的泥土里冒出了两片细细的嫩叶,另一个花盆里什么变化都没有。

班会课上,魏书生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大字:人生与理想。然后将那两个花盆搬到了讲台上,问同学们:“请大家说说,这两只花盆里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回答:“一个长出了小苗,一个什么也没长。”

魏书生又问:“值日生同时给两个花盆里的泥土浇水,同时抱到窗台上晒太阳,也就是说同时为它们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为什么一个花盆里长出了小苗,而另一个花盆里却什么都没长?”

同学们摇摇头,说不出原因。

这时,魏书生微笑地说:“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那是因为我在其中一个花盆里埋入了一粒种子,而另一个花盆里什么都没放。”

魏书生【第三篇】

一、 非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样重要

非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和学生同进退,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同盟者,那么你再驾驭你的课堂时就如鱼得水了。学生喜欢你,自然就喜欢你所教的课了。魏老师坚持参加长跑锻炼,和学生们一起挥汗如雨,一同享受着“健康”带来的神奇力量。有了这样的榜样在身边,学生们又怎能不受到熏陶、感染呢?想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利用我们学校的每天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周六的班级活动课和学生一起挥汗如雨呢?

二、 非班主任老师不能把班级管理置身事外

从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我认识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作为非班主任老师,我并不是只上我的几节课而已,学生忘带校卡、衣服里长外短、集队时的纪律、晚修的学习状态等,只要出现了问题,我都会直接进行干预。所以,我上课的班级,学生的纪律都比较好,这不就是对我的教育教学的最好的帮助吗?

三、 课堂上让学生人人有事做

魏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时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种管理方法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班集体中的重要位置,在岗位上体验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富有极强凝聚力的优秀团队。作为非班主任老师,你在你的课堂上也应该毋庸置疑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或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你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你也就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了。

四、 对学生的批评也要有艺术

魏书生范文【第四篇】

其二,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同。他和常人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只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不过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还有很多奇特现象,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现在要研究的是,这种奇特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之所以如此的根源又在哪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