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社会科学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2542

【导言】此例“社会科学论文【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科学论文【第一篇】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织有目的地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向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均衡发展、共求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下游组件,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科学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中远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普及主体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反映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级社会科学联合会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主要组织协调者,民众作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客体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规、卫生、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普及工作的具体实践现象中,而且还表现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意义论证、载体创新、立法保障、与自然科普工作比较、战略提升规划等方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重点集中在普及主体素能提升、普及宣传、普及策略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促进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本质上是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活动、社会性的教育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社会活动其目标必须包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应用,但教育哲学论的辨析鲜见。教育哲学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实践基础为特征而区别于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使教育活动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哲学基础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宏观指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具体实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审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既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目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度成为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建设是普及工作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客体性状和诉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设的运行保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识传播规律进行传播学、教育学构建,也可以对普及工作的运行理论前提和过程基础进行教育哲学探析,选择教育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行评析是相关理论的补白和实践探索的新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生在社会有机体中,教育哲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体实施中促进反思和改良。宏观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进性,普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学探析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会科学普及的教育哲学评析

社会科学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学外求诸理于人之外(即便是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旧是将人作为对象和工具而外在于人),只是为了获得认识自我的多个视角,人本身仍旧是目的。社会科学是回归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发的隐性工具。“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它们缺乏人文关怀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来”,人终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反而在当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强,“人作为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只可能暂时遗忘而不能被否决。自然科学出游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归家,只是自然科学的游子心暂时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否定项常常指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肯定项与自然科学诉求同归于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会个体和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自我回归,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意义性。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解决的是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观照人的存在,有别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背景。约翰•杜威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科学的进步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这里的“科学”显然特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直观性上较之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相对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有着较多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没有得到普及主、客体双方的深刻认同,困难的外因在于由二元论世界观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学崇拜统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普及是克服此困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社会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更加贴近于人的存在,是对自然科学疏离人的纠错。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在于引导民众关注、思考并解答社会进程背景下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效果的发生,引导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自然科学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应该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当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活动中,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功能发挥,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个弊端:其一,与基础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传播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教育未能周全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则降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由此被民众所轻视和慢待。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重复是导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认识缺陷。其二,遗落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难以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发挥促动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功能。社会科学普及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方法、思想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仅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普及重点达成的依托和凭借。通过社会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由之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带动作用。其三,过渡谦让于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轻视社会科学的隐性功用。面向细微生活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欢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若“学步”于此将导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用的遗落。自然科学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观性而产生了光环效应,自身的不足被遮蔽;“在人们生存能力、条件和状况越来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对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这可能是‘现代病’的总根源”,“现代病”已经逐渐暴露出光环掩映下的意义失落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所在,这种功用在时效、影响力上均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现状是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这就必然消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性能,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感受和态度逐步惨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将受挫。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问题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民众的影响上则表现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认知偏差,这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现。民众执意于对自我生存直接获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此有先天不足,社会科学的有益性在于对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宏观、间接地导向和纠错,这种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难以对受体产生直接、短期的直观收益。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运行得势于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需要,这种需要指向当下的生存,这是社会个体存在的必然反应。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来增益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显这一积极效果是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民众的社会存在状态影响着社会科学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内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结合社会个体的具体存在状态。民众的认知内容固着于当下生存内容,忽视了生存的方向性和价值内涵,坚持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和谐化为纲,以民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参考变量,是当下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导思想。

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策略

运用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前提、过程和目的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科学普及出现了工作观念错误、策略失误的情况,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认知偏差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对这些问题成为社会科学普及实践的必要准备。社会科学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辩护者和生存引导者,改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观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会科学新形象能够促进民众对社会科学的认知转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的重要内因可以归纳为功能定位错误、工作重点不明、无视自身的隐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对于民众的认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过因势利导的策略达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基础教育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补足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引发个体的存在反思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促进是终身的。促进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成为个体自动克服困难、追求幸福的主动行为,无须为社会科学普及的个体依赖性担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会现状的反映,社会科学普及主体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提高社会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自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不少同志沉溺于对成就的享乐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精神祈求波动的微观表现,进而弱化了专注人类社会本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下游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进而松懈。我党先进的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维持着社会科学相关工作的前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应该抵制社会进程中逆流的影响,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对社会现状产生积极的反作用。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也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社会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知识传播只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部分任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性任务当是引发民众反思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探求人类社会进程中个体关系对个体发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发的知识获取行为,从而达成促成人类社会知识体系共享的目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社会科学普及是当代社会意义失落症的药引,自然科学的成果只是最高伦理准则“幸福”的间接工具,为幸福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只能由社会科学所彰显的社会价值体系所担当。推崇幸福的物质要素是物质匮乏年代所造成的社会阴影,该阴影被当代社会的富足和时代背景下的“和平”“发展”之光所消除,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要求社会工作者担当起回归人本身的责任,正因为这种担当使得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才能回归其所属的工具性,才能使得社会科学的隐性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表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才得以重建。个体社会进程的视角下不乏追求理想的行为,这种个体理想追求常常圈囿于个体自身而对社会发展难以产生巨大的贡献,即便产生了积极效应也是客观结果而已,也很少会有我党创建初期、建国前后的社会群体性的理想追求图景。大多数民众大都处于社会理想追求淡化的状态,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能够对其生存产生直观而迅捷的效应,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被视之无用。个体的社会发展受动于个体理想而陷于直观、感受性的生存世界,奥伊肯指出:“迷恋于直接环境不可能给生活以内容,在它给我们提供的生活背后,永远有一种深刻的、无法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渴望。任何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都不能用不切实际的祈求带动具体的需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进程和民众思想状况的特点,辩证地处理社会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面向民众实际的生存,不能“空对空”地进行理论宣讲,如若这样只能自我陶醉于远离生活的理想世界,只能被生活所抛弃,最终戮害自身而自哀自怜、愤世嫉俗,这是近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病症,社会科学也染疾于此深受其害。社会科学普及必须立足现实,认真贯彻党中央多年前提出又在新形式下发扬光大的“群众路线”精神,引导民众发现自身最为根本的、最为重要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将对幸福的追求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立足于社会个体特定的生活情境,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客体进行因势利导,才能高效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此所言之“势”,意指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和个体意义的必要性,物质文明成为民众利益的现实表现,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地表述了民众生活的隐性内容,“两个文明”的外延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大势。社会科学普及不能临摹自然科学普及工作,两者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度接纳性的原因作为可鉴用以变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有些研究者从强权视角提出了诸如国家权力介入、立法保障等一些建议,社会工作普及强制化的效果预期难以乐观,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倡议是理想淡忘情境下意图发挥理想带动机制的国家意志手段介入,这种介入的效率已经被其特定情境所弱化,这些建议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社会民众尚未产生社会

社会科学论文【第二篇】

(一)学术研究是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某种具体化

学术研究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联系,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某种具体化。这可以看作是学术研究的定义,亦是论文这一文体的核心特征。学术研究及其基础上的论文写作就是围绕这个核心来运转的。把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果性、条件性、中介性、约束性等)弄清,文章只不过是把它们讲出来罢了。如果研究中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联系,或者否定了别人所主张的联系,那这种研究就是创新性的。尽管仅从学术研究来看,中国在许多方面还不如西方,但纵观、横观中西方所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杂志的文章不过如此。只不过,它们所展示的、联系的有用性与可靠性不同罢了。社会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地方就是,它探讨社会科学领域而非自然科学领域变量,比如社会和谐、经济增长,与其他社会科学变量甚至自然科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可分为3类:(1)解析概念的研究。既然学术研究是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每个变量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就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最基础的一种学术研究就是解析概念。解析概念自身可以成为1篇论文,也可以成为1篇探讨变量关系的论文中的一部分;(2)定性研究。许多研究由于研究者自身数学表达能力的欠缺,或者考虑阅读对象的需要,必须写成文字性的论文。这种研究可以称为定性研究。科学的定性研究一定能够写成数学的形式。所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用论文的数理化程度来衡量;(3)数理研究。数理研究明确地表达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迫使那些受到过严谨化训练的人进一步严谨。所以,对于学术圈内人士来说,数理化的论文可以称为正式化的论文。它可以为学术人士的内部交流提供一种工作语言。但是,数理研究对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不必要的。这表明,数理研究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古今中外学术研究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尽管学术研究是把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具体化,但许多具体化并不是科学的具体化。不管是解析概念的研究,还是定性、定量研究都是如此。比如,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的解析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由此耗费的资源何止是浪费而已。又如,今天,在西方,许多社会科学研究是在没有必然联系的变量之间建立具体化的联系。它们采用封闭系统、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两个凡是”、“双重标准”、“宗教神学”、“约定主义”、“纯粹科学”、“数学至上”等伪命题之中。

(二)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对于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发现,因而它属于学术研究。从科学的改善世界的功能看,如果不把社会科学研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就会使其丧失改善世界的功能。学术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不是前者没有贯彻辩证法,而是它没有贯彻彻底的唯物主义。但如果无法贯彻彻底唯物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地使用好辩证法。辩证法是一切事物之间的包括静态和动态联系在内的一切可能的联系。在社会科学中,如果撇开了社会制度这一根本事物的可变性,就谈不上社会制度的动态变化与社会发展其他变量之间的辩证法了。而没有这样的一个理解为基础,其它任何的具体研究都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问题。把唯物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实践的必然。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科学研究即使在研究水平上还有待提高,也好过非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毕竟后者对中国社会是破坏性作用,而前者只是贡献大小的差异而已。而且,后者的花样越翻新,对社会的破坏力可能就越大,因为其劳而无功,且占据大量资源,对社会发展方向、性质和手段还往往信口开河。

二、选题:社会科学论文写什么

论文是由标题、引言、文献回顾、正文、结论五大部分构成。在这五大部分中,首要的工作是要能大致确定一个标题。科学研究要研究关系,文章题目最好就明确阐明一个关系,并加限定词。当然,题目的确定往往是文章写完之后的事。但明确性是一个重要原则。一些文章的题目并行地列两三个名词,如《某某、某某与某某》,这种题目只是给读者一个方向,没有表明观点,所以信息量不足。信息量不足即使不反映文章质量不够,也反映作者写作功夫和责任感的不足。从文字功能来看,文章质量如果上去了,确定一个清晰的诱人的题目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一个定稿的文章的题目将告诉读者,文章领域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甚至观点是什么。从实际过程看,标题的最终确定可能是正文全部完成之后,但在进行正文写作前,没有一个确定的选题也是不可能的。在写作过程中,标题的确定性程度与所写的内容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选题越明确,与最终的标题越接近,文章写作就越轻松、越迅速,而文章写得越好越快,题目确定得就越快。那么,怎样快速地完成从选题到标题的飞跃呢?

(一)大量阅读是确定选题的前提

这里,大量阅读是以现实社会中问题的文献为对象。比如,你可以阅读1篇现实研究文章,如果这篇文章直接谈论俄国、中国历史,那么,你可以直接到《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等经典文献中去寻找相关材料。这种做法事半功倍,大概是最有效的大量阅读的方式。由于历史不断重演,今天的问题许多都可以在上述文献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韩愈说的“非圣贤之书不敢观”用在今天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中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国内大量文献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可是,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与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还有一些文献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可是,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文字大师,不可能在撰写集毕生心血的《资本论》时犯很简单的逻辑错误。实际上,马克思根本否定新古典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已经有严谨的数理诠释,马克思的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论也可以数理地表述为价格是价值的截距为0的仿射变换,假如货币供给适当,则价格在数量上可以等于价值。甚至假设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正确,通过构造一个无限序列,就可以证伪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而且得到马克思关于资本不提供价值创造的生产性服务的结论。很明显,如果没有大量地阅读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文献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上述那些收入分配研究以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责就必然是极为浅薄的。

(二)阅读的对象应逐步聚焦于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文献

研究者在成长过程中,一开始总是要泛泛而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阅读就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时候一个问题引起另一个问题,结果导致问题遍地都是,俯拾皆成文章。实际上,任何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现状、主要社会矛盾与冲突以及由重大历史事件所引起的社会演变等因素分不开,它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实践手段与方法也因此而定。首先,它离不开对社会实际现状的科学分析。其次,它必须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不能确立理论的内涵,而且还可能因次要矛盾掩盖主要矛盾,延缓社会冲突的解决,甚至加剧社会冲突。第三,科学分析社会现状为准确抓住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奠定基础,而这两个环节又共同为具体指导社会实践以及科学制定有的放矢、切合实际的方法与手段提供了根本依据。第四,即便是科学地分析了社会现状并抓住了主要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还不具备全部条件。如果缺乏对主要矛盾之间、主次矛盾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分析,缺乏对要求变革的势力和阻碍变革的势力双方的内外部条件的科学分析,理论仍然不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这一理论建设和内涵确立的因素条件就犹如西方现代决策与管理科学中的SWOT分析)。第五,理论最终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否,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又独立取决于理论提出者的科学决策、领导组织、资源调节、实施运作和创新开拓能力以及他们的胆识与魄力。见图1。很显然,如果不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上述五点就做不到。上述五点做不到,具体问题的研究就没有一个合理的宏观环境和宏观框架。有了大量的阅读和对中国社会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了解这两大基础,论文选题就如有了活水之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不仅无需为题目发愁,也无需为论证时无米下锅发愁。因为这时,文章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方法论和历史、现实的(特别是定性)的数据作为支撑了。比如,马克思讲公有制取代私有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根据历史事实讲公共资源的集体所有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从而支持了马克思的理论,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怎样进行深入研究,虽然Ostrom本人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

(三)选题越熟悉,写文章就越容易

首先,从多个选题中选一个最熟悉的来做,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其次,要斟酌标题结构。这是一个修辞问题。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如果经典阅读得多,修辞功夫必定上升。因为太多东西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今天文章中要处理的修辞在前人那里肯定就有了。这里,有几个要点:(1)题目中的实词要吸引人,中央提出的核心词汇该用时一定要用,因为中央所提问题一定是大问题;(2)对文章中每个词都要有很深的理解。比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这一标题中有“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非线性”三词。1篇文章如果以它为题目,该文众多的地方讲的东西应该让读者对这三个词有很深的理解。如果文章的正文达不到这点,文章的标题就有问题,正文同时可能也有问题;(3)句式可长可短,但写法要符合中国习惯,而且要去掉冗字;(4)最好能够在原有的用法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比如,“非线性”并不陌生,但把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就翻出新意了。在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后,文章标题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如果为标题而绞尽脑汁,就说明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

三、结构:社会科学论文怎么写

(一)怎样做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反映一个作者的学术基本功和信息摄取量。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只有处理今天出现的大量的文献(信息)才可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1.文献回顾就是阐明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对立面

所谓论文,必然是要立住一个观点,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种对立面观点。看文献就是寻找研究空间的过程,而做文献回顾就是确定、填充研究空间的过程。从严谨性来看,在文献回顾里,各种已有的观点都要陈述并加以评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量阅读,有时阅读量需要达到数千篇。这样,国内外已有观点就清楚了。如果不清楚正反面各种观点,就很难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论证角度。而在阅读大量文献过程中,同时可以学到别人怎样论证,从而使它们构成自己文章的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文献回顾是所有初学为文者必须经历的训练。文献回顾不是罗列别人的观点,而是要进行评析。通常说研究填补空白,确实如此,只有填补空白的研究才可能是真正的研究。因此,研究也就是挑战别人的智力、理论水平和方法论水平的过程。这种挑战从文献回顾就正式开始了。从逻辑上看,存在多因一果现象,这意味着,无法排除不同观点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同时,这又给一些似是而非观点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在文献回顾中,对正反面观点进行严谨的评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对立观点都驳倒了,文章的立论才能成立,只有把自己同意的研究的欠缺之处弄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实际上,凡是重要理论文章,一定要分析现存的正反面各种观点,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否则,论文就会陷入不知所云之中。毋庸置疑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进行科学的文献评论的基本工具。1篇论文越涉及一个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工具作用就越强。同时,如果一个社会发展中出现巨大实践问题,就一定是由于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一定是理论研究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或存在欠缺,因此,一定有研究的空间。

2.文献回顾存在固定模式

首先,在确定选题之后,关键词也就有一些了。围绕这些关键词大量下载、阅读、浏览相关文献。对许多文献可以只阅读摘要,并看其关键词是否有启发。可以做一个表格来辅助对文献的回顾。其次,对这些文献按照观点的相似度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成3-4类。这是因为至少有对立的两类,另外可能还有一种“第三条道路”。所以,几乎总可以分成3类。1篇新的文章就是选择支持其中某一类的文献,但又对这类文献做出重要的补充或校正。再次,怎样具体写文献回顾呢?许多人简单地罗列观点,不加分析,不加评价。这是文章大忌。文章的观点越鲜明,就越有市场打击力,文章的观点越正确,观点表达就应该越鲜明。这样,也让其他学者阅读时,能够迅速得到要领。最好的文章必然是这样的。那么,怎样分析文献呢?已有的文献的错误主要有这样几种:(1)论证正确,结论错误;(2)论证错误,结论正确;(3)论证和结论都错误;(4)论证和结论都正确,但二者没有逻辑性;(5)表述不严谨。一个作者所做的就是运用理论知识、方法论知识和逻辑知识指出已有研究错在哪里,如果没有错误,就指出研究空白在哪里。最后,文献回顾的开头要有对那三类观点的总结性的话,结尾也要有展示论文方向的小结性的话。今天,中国许多文章都是文献回顾性质的。如果会写文献回顾,就会写这一类文章了。实际上,文献回顾类文章应该是一个研究者首先要学会写的文章。因为了解别人关于某个问题都存在什么观点,都考虑了什么环境、情况、条件,都得出了什么结论,这本身就是研究。一些人说,西方人文献回顾类文章都是大家写的,而中国都是新手写的。但一方面,中西情况不同,另一方面,大家写出来的文献回顾也并不一定怎么样。中国的年轻人如果掌握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反而能够删繁就简,写出漂亮的文献回顾、评论性的文章来。不要轻易因为别人说文献回顾不算文章就自己认为不算文章。这样,就丧失了一条提升自己水平的途径。

(二)怎样做社会科学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似乎是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前面的工作做扎实之后,这部分的工作就很好做了。正文一般要分为几个部分。这基本上是一个分类学问题,把想要阐述的观点涉及到的问题分为几类。每类下的观点又可以分为几点。每一个事物都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交叉科学,足够分为几类或分为连续的几步。这样,根本不用担心无话可说。在这一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决定正文的成败。首先,定性和定量方法要均衡,即合乎某种比例。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偏爱西方数理模型及其基础上的计量方法。如经济学中的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动态最优化、模式固定化(如回归方程固定为某种线性关系)。其实,这是那些不懂数理、不懂逻辑的人的故弄玄虚。所谓模型,通常也就是一组函数,从逻辑上看,也就是一组用数学表示出的关系。前面说过,学术的本质是建立关系,至于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那不是决定性的。可以说,只有那种能够用文字清晰地表现关系的文章(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才可能具有最高的水平。而在现实中,无条件的使用数量、数理研究常常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代名词,是方法论的不可靠性、无普遍性、无指导性甚至荒谬性(如当前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社会主义短缺论、社会主义信息无效论、计划经济无效配置论)的代名词。定量方法可以用,但不能这样用。与自然科学领域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今天应该着力加强定性分析能力,而不是强调定量方法。定量方法的科学使用对于研究者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那种逻辑严谨地使用数量方法的人,才是较高水平的研究者,那些初学者如果使用定量方法,就与大跃进中放卫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美国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量定量的学术研究错误是由于其定性错误,而不是数学的错误;科学的定性分析可以直接转化为定量性质的研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用结构化的编码形式“把完全定性的资料转变为一种合乎定量分析要求的、结构化的数据库”就是一例。对于政策的应用目的而言,定性分析就更为重要,今天社会问题已经如此突出,如不首先分析原因、性质、特征而去纠缠某个定量关系中的数理手段、方法复杂程度,既便再有“精确”的结果,逻辑性、严谨性都有可能丧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的效用与意义了。定量分析能力依赖于定性分析能力,后者为因,前者为果。定性分析的任务是,对于相关变量分别进行释义,确立内涵,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条件关系还是约束性关系进行识别。没有定性的变量释义性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性分析,就无法保证定量研究的严谨性、合理性、可靠性。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领域中许多概念(如资本)无法准确计量,因此,社会科学离不开定性分析。而有些极为重要的定性命题不一定需要用定量的方式来反映。比如,马克思《资本论》的资本积累和集中以及利润率下降趋势恐怕就难以用数量的方式来表达,但它构成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准确的逻辑链条(比如,相对卢森堡的消费不足引起经济危机理论)。其次,演绎和归纳方法要均衡,即要各得其所。基于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青年学生和青年学者最好不要主要使用演绎法来进行研究。正确地进行演绎要求条件很高,至少有以下四个:(1)对数学的把握;(2)对逻辑的掌握,比如对决定变量、约束变量和中介变量、条件变量之类的区分;(3)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切肤之感;(4)对唯物辩证法的掌握。而归纳法不要求第一个,所以,实施起来更为容易。今天,国内也有一种误解,以为唯有演绎才是高明。实际不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去进行归纳,就无法进行科学的抽象。结果,只能借助别人(如新古典)特有的模型结构来进行演绎,可是,却对这些模型根本不了解。在经济学中,新古典的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最科学。新古典的许多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才比较正确。比如,资本主义越萧条,凯恩斯主义可能就越正确;资本主义越繁荣,凯恩斯主义就越错误。再比如,货币数量论方程在资本主义发生超级通货膨胀的时候正确,在其他时候,都无法正确。李嘉图被认为是演绎方法的使用者。可是,他的被萨缪尔森高度评价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的演绎理论,应该为独特竞争优势理论所取代。第三,在方法选择上,还有其他分类。在这些分类中,每一类的对立面之间也需要均衡。比如,是交叉科学性质的研究,还是单一学科封闭系统性质的研究,是建立在可比性基础上的比较研究,还是随意设定基础上的研究。但这些分类都上嵌入到上述两种分类中。做好上述两种分类,也要求在这些分类上不能犯错误。方法使用上的正误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三)社会科学论文引言和结论的功用

有了上面的知识,引言和结论的撰写就不困难了。这里,只需要指出它们的功用。引言和结论尽管相对正文和文献回顾都短,但依然非常重要。引言就是通常说的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理论的、实践的、方法的。它一定要针对中国存在的问题。当前,由于中国社会矛盾激烈程度上升,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好的文章就一定要针对中国社会的最重大现实问题、最重大理论问题、最重大方法问题。否则,文章的意义就必然不会达到最高。而一旦选择了具有最高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引言的组织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到它的时候,就感觉到进入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当今,在论文爆炸的中国,在引言中能否创造一个艺术殿堂的氛围,决定了文章是否有人读。因此,对引言要高度重视。结论是对正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是对引言所提出问题的回答。结论是否很好地做出,可以用来检验文章的好坏。如果结论非常清楚地、容易地做出来,文章通常都是好的。如果最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文章甚至可能需要推倒重来。

文章是科学探索的再现,是观点的阐述、论点的争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积累大量素材基础上,有一个字与文章整体的功能不一致、不协调,都要毫不留情地删掉它、换掉它。对词、句、段、表格、图形、公式、脚注也要如此办理。而对留下来的每一个字、词、句、段、节,都要仔细地揣摩它,互相联系地揣摩它。文章的要素之间的联系建立得越好,文章就写得越好。在阅读了这样的一些文章,在有了十余次这样写作文章的经历之后,写作水平、写作速度都将有全面的上升,写文章就成了工程化的事情了。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英语学习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我对它与英语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跟体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英语学习的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对当今英语学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为英语方向的研究生,要提高英语理论思维能  力,掌握研究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除了论述这些方法,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而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进而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论是主张以理解方法论以个人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则是主张以实证方法论从整体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创造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展示出自己所特有的开放性,我们应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直面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种理论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因此,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要尊重实践,认真观察现象,针对不同的现象和问题采取相应的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科研的发展动态,顺应各门学科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学术前沿。

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对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使我们认识到了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逐步形成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使我们关注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成果。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在学术创新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三、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英语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英语研究思路,对提高英语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浪潮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社会越来越开放,英语学习也越来越注重实际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同样有着开放性的特点。其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开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表现在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开放性。我们既要开放自己,在英语的学习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潮流;同时在英语学习中也要对外开放,主动的与他人沟通,以提高自己的英文实际应用水平。

社会科学论文【第四篇】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