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社会科学论文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84687

【导言】此例“社会科学论文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科学论文【第一篇】

150年前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劳动科学化,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科学预见和理想

150年前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劳动科学化,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理想,但却是一种科学预见。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劳动的科学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创造性,并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手段。但是,这种科学化的劳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必须具有社会性和劳动必须具有科学性。在这种劳动中人必须主体化。人是劳动生产、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但在当时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的现实情况下,人这个主体并没有真正地主体化,也就是说并没有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人只有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地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作为主体支配自然力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时,社会劳动的科学化才能真正实现。而在当时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工人作为被掌握在资本家手中的物质的异己力量支配、奴役的时候,社会劳动是根本不可能科学化的,这时工人所遭遇的只能是被奴役、被剥削的苦难。

社会劳动科学化,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至少应当包括如下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消灭一切形式的人对人的奴役;

其次,每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三,要用最节约的、最符合人类本性的方式组织社会生产,不但要节约一切物质资源,而且要节约人本身的人力资源,节约劳动时间;

第四,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开发自然界时要对自然界采取友善的态度,不能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否则是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

还有,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要保护,人与自然要友好、和谐相处,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就是破坏了人自身的生存,等等。

所有这些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作过明确论述的。马克思、恩格斯所以如此重视人的主体化在社会劳动科学化中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规律的构成以及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实际运用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性的作用。社会不是无主体的空壳,社会发展规律也不是离开人、与人无关的魔杖,社会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活动的概率;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虽然是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时,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运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才能与自然界和谐发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人丧失主体性的时候,只能自发地发生作用,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论述过,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客观规律只是支配人的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只有当人成为人类社会结合的主人,成为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主人的时候,在人的主体化成为真正现实的时候,自觉地运用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成为可能,社会劳动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化。

科学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快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平衡、新的矛盾,党中央正是在总结了我们自身的经验教训,并汲取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关发展的经验教训后,郑重地制定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问题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课题,不仅继承、坚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科学化的重要思想,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需要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这一重要思想,使其具有了当代的科学形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实践的品格,如果细讲,需要用很大的篇幅,概括地讲,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人类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挥动四肢、运用大脑智力,发出神奇的力量,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无数伟大的胜利,使人所生活的自然界日益人化。人化自然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但是,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不能像侵略者对待被征服民族那样肆无忌惮,而必须对自然界采取友善的态度,要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界;一面改造、获取,一面涵养、保护。自然界如果遭到了破坏,特别是那种无法挽回的破坏,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人类应当十分谨慎小心。现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力量,不知比前人增加了多少倍,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地球生物圈,将人类的触角深入广袤的宇宙空间,这时改造自然界的后果往往不是在短期内、小尺度范围所能预测、预知的,所以,人类更加应当十分的谨慎小心。党中央在这个关键时刻强调改造自然界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不仅表明具有广阔的胸怀,而且表明具有深邃的智慧。

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在改造和塑造社会。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时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客观的、必然的,但这种社会关系带有明显的人类自身设计的印迹。这种社会关系同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一种选择。人类的这种选择,一方面具有受动性、受制约性;一方面又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人类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种不断选择、塑造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合理、不断实现理想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人类社会劳动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更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的追求。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由于国内国际的原因,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时还会激化,但在全社会毕竟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经常出现的、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人与人之间、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是会发生矛盾的,对于这种人民内部的矛盾,应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原则加以解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在协调、处理这种人民内部矛盾中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种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是这样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塑造,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人与自身要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人类不但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而且也不断地改造人类自身;不但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改造人的社会之性,而且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人的自然之性。在这种改造中也要千万注意和谐发展,不但要按照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要符合人类自身的人格尊严和伦理道德原则,不能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产生负面效应。总之,人类在改造自身的社会之性和自然之性时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自身的这种自我改造非常重要,它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或是促进或是阻碍的反作用。这种重要性,正如所说:“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中央还提出了自主创新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的国家。党中央最近还强调提出,在科学发展中要注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进一步充实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丰富的内涵。在今后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会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将使马克思所说“社会物质生产获得创造的特征,并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手段”成为现实。

科学发展在今日中国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不仅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而且有了现实的可能。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那种社会条件下,社会劳动科学化还只能是一种科学预见,一种美好的、崇高的理想。在今日的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且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的劳动真正实现了社会化,而且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人在社会化劳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加强,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真实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劳动的科学化不仅成为必需,而且成为可能:

首先,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们国家的财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是我们国家、社会的主人;我们已经消灭了人对人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奴役,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地位的平等。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科学发展已经消除了阶级利益的制约和障碍,成为现实的可能。

其次,我国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过程中自由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改造中越来越自觉,目的性越来越明确,所以,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第三,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劳动的真正的主体,人越来越成为支配自然力为自己服务并使它为人类需要服务的主体,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人自身,所以,用最节约、最符合人类本性的科学方法来组织社会生产也成为可能。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改造自然,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清洁、舒适也成为可能。

总之,科学发展不但是一种必需,而且成为现实的可能。所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非常适时,非常必须,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预见和理想,已经成为活生生的实践的课题和任务。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和坚定性。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二篇】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十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或正在全国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哲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宗教学、民族学、教育学原理等多个学科已建成为特色学科。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在人才队伍方面,学校已经拥有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关系好、创新能力强、学术视野开阔、事业心特别强的文科教师队伍。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拥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古典文学家霍松林教授、民族学家周伟洲教授当选为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历史学家赵世超教授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尤西林、郝文武等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00多人在全国性或陕西省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其中担任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20余人。一大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等中青年教师已在学术界脱颖而出。

三、学术影响进一步提升,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年均30余项,2014年又有新的进步,全年获得42项国家社科基金(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次。同时,承担国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在增强。2010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8项。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影响,获得同行认同,相继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多项;获得陕西省人文社科奖第一、二等奖占陕西省的1/3;一些服务社会的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有些成果直接被吸收进入政策层面。

四、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我校已建成多层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发挥着积极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宗教研究中心”、“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已建成为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研究的高起点、高水准平台。我校与陕西省文物局等部门共建的“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和区域文化建设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期刊建设成绩喜人。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范文【第三篇】

社会科非凡强调人在熟悉、处理和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体性自我熟悉的价值。因此,它在学习形态上,要求尽可能地运用开放的、自主的、可以体验的学习方式,去展开符合人类的社会发展心愿的学习活动。

一、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

社会科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学习”达到熟悉社会、理解社会、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目标。它从知识能力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有关社会的新知识和新熟悉。作为“学习活动”,它不能满足于知识的量的获得,而是强调通过知识体验(或实践)提高相关的技能和熟悉。例如有关地图的教学,不能只说“知识领域”中的地图概念,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的是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然后指导他们去利用、去制作。换句话说,社会课上理解地图,不仅仅是获得“会看”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从制作中心得、熟悉地图的实在功能。这里既反映出一种教育思想或态度,也透过不同的学习形态反映出学科的本质和教师的能力。

我们把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形式称作学习形态。一般地说,学习形态着眼两个方面摘要:班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前者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后者主要指现场学习(调查、参观),构成学习(手工制作、编制图表和绘画),视听觉学习(看电影、电视),讲义学习(听报告和看讲义),报告学习(写报告书和论书),戏化学习(角色扮演),对话学习(讨论)等等。在社会科学习过程中,前者和后者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组合,如集体学习+视听觉学习,小组学习+构成学习。选择怎样的学习形态,既要考虑客观的学习条件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布置和学习时间。

集体学习为使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在同一时间、地点接受同一教材和学习新问题的教学方式,称为集体学习。这一传统的学习形态的突出特征是,一位教师面对所有学生做内容划一的讲解。优点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轻易把握和检查教学质量。但是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摘要: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过分地强调教师意志和教科书的权威性。今天,日本的小学社会科虽说还是以集体学习为主要形式,但在课程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引入了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而且非凡强调活动性课程的功能。即便还是一位教师面对三四十名学生,可是学生已经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他们成了学生的学习向导。

小组学习其特征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活动性质是主体的、积极的和协作的。一般多以课题、喜好或学习目标编组,讲究自愿组合的原则。这种学习形态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组内成员积极、自由地交换意见,并在讨论和探究课题的过程中,培养具有社会性的学习态度;以及相互尊重人格、相互协作、主动分配和承担角色,培养负责任的社会态度。

个别学习社会科在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学习的同时,也重视发展有个性的学习形态。个别学习就是为适应学生个人的能力、喜好等个性差异而提倡的。在日本,个别学习多采用程序学习和教学机器等形式。但是,由于该学习形态还不能反映学生思索过程的多样性,也不能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它仅仅是个辅助的学习手段。

现场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直接观察社会现象,查访人和人的社会生活,我们把这些参观、访问、调查和谈话等学习活动,称为现场学习。因为社会科是有关社会现象及新问题思索的学习,所以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知识。现场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用自己的行动去体验具体的事,对一切社会现象的理解,都建立在自己搜集的事实、自己提出的新问题的基础上。这是社会科学习的特征。

构成学习它是将参观、考察等获得的资料、素材,制成模型或标本、图画或图表的一种表现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将参观、调查的内容,有目的地、具体地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用一定的技能形式表现出来的学习形态。它极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日本小学低年级社会科以造型为中心,常采用制作全景画和漫画的形式;高年级多以文字和数字为中心,并将其制作成资料集和历史小报。

戏化学习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达到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学习活动,称为戏化学习。将历史人物或社会生活戏剧化,由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学生如身临其境,心得社会生活,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合作精神和有责任感的社会态度,也可以间接地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

二、小学社会科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谈及教学活动不能没有教师、教材和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依据是教材,而预备好的教材和能自如地驾驭教材的能力,又是教师的重要资质。那么在社会科中,好教材是个什么样子,怎样去预备好教材呢?

教师有必要解决好教材观的新问题。教科书中心主义是社会科中最要不得的东西。社会科教师必须知道,他如何制定教育目标,他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如何通过知识、概念和法则等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因此,教材是作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学习的前提,其功能是向学生提示具体的素材,其价值是向学生传达教育内容。

例如,三年级“我们的生活和商店街”单元,了解社区的消费生活状况和商店街的买卖情况是教育内容。怎样理解教育内容呢?首先,从“看得见的东西”入手,如买东西的人如何挑选、如何品评,卖东西的人如何促销、如何经营。其次,通过已经直接接触、直接体验的“看得见的东西”,去探索它背后的社会存在意识和观念。此时必须有教师的高明指导,因为人们的消费愿望和目的等种种“看不见的东西”,既不能用教材简单地固化,也不能单纯地指望学生自己消化,尤其是让学生通过鲜明的表象看到“买和卖”的社会意义,更不是看看、听听就能够理解的。这就存在着一个教师将教材的意义和界限明确意识化的过程。

教材的意识化过程,就是教材的选择和开发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选择和开发教材的能力。从教学情景看,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学生差异和地域实态的不同,也决定了同一教材有着不同的教法。那么,如何选择和开发教材呢?首先,我们要着眼于好教材,其条件有4点摘要:①教材和教育内容密切关联。教材能正确地反映教育内容,并具有反映教育价值的典型内容。②符合学生和地域的实态,并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文化价值和学生发展价值。③适宜学生的情感和思索,注重到学生的学习盲点,有助于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好奇心和新问题。④学习内容富有弹性,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思索,多方面探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谓预备好的教材,就是将教材梳理成有连贯性和发展性的学习程序摘要:发现学习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通过学习过程生成新的看新问题的方法和思索方式——再发现新的新问题。

三、社会科实施的基本条件

1.教育思想应该具有民主的和开放的性质。社会科教育内容必须包含明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念,并尽可能地将社会意志和个人发展意愿统一起来。

2.教育目标必须是整体的和可以评价的。它应有效地承担社会科的传授功能、练习功能和养成功能的教育任务。

3.教学方式必须是弹性的和多样化的。

4.教学内容必须是规范的和科学的。它既能够符合基本标准和水平标准,也能符合发展标准和技能标准。它应该有助于增加社会现实感,达到让学生熟悉社会、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教育目的。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四篇】

(一)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虽然学界对于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运行规律;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网络社会只是一种社会建构,是通过话语构建起来的,不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中。但这些研究都普遍认为,面对因互联网崛起而形成的新社会经验,调整和改变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问题意识,已是今日社会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如卢安宁认为,以现实社会学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网络社会已经显示出了许多局限性,这造成一些成果看上去更像是传统社会学的网络版,也使这些研究无法继续深入下去。[2]黄少华等人认为,网络社会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极有可能将社会学的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构成社会学的一个崭新理论范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关键,应该在如何理解与解释网络空间的独特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3]童星、罗军从“唯实论”的研究立场出发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而非虚拟的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且给经典社会学理论带来了挑战。[4]林闽钢将网络社会与原有工业社会进行了比对,认为网络社会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工业社会学的现实基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巨大改变必然带来方法及社会学理论的整体性转型。网络社会的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新视野,虚拟性是社会学的新拓展,网络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新挑战。[5]张春华以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认为构建网络舆情的社会学研究体系不仅要有网络社会的本土化经验,还要有全球化的视角。[6]总之,来自社会学的网络社会研究者普遍认为,面对网络时代和网络社会的来临,社会学不应该“缺席”,理应以其特殊的理论视角进行解释和批判。网络社会学的研究既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学的范畴,又不应拘泥于已有社会学的范畴,特别是传统社会学的范畴,而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建构新的理论解释,对网络社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

(二)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国内网络社会学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社会的特殊性要求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这恰恰为建立网络社会学,并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戚攻,2000;邓伟志,2001;谢俊贵,2003;郭玉锦、王欢,2010;任娟娟,2012)但是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仍存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从社会唯实论出发,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如戚攻等认为,网络社会学主要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网络与网络社会生存、发展和运行的机理,揭示网络对现实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影响。[7](P6)任娟娟认为网络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手段对网络社会行动与网络社会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比较来反思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模式与机制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8]而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唯名论出发,否认网络社会的一般客观实在性,认为网络社会只是一个纯粹的符号名称,身处其中的网民才是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夏学銮认为网络社会学是研究网络行动者在网络时空中的沟通和互动规律以及网上行为和网下行为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9]邓伟志等认为网络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在特定网络社会生存方式下,团体和个人(网民)以及家庭、社区、政府、企业等机构、组织的社会生活(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该文同时还阐述了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10]童星、罗军认为,网络社会学是研究网络社会行为及社会行为体系的一门学科,具体而言,主要研究网络社会的构成、网络特定的文化现象、网民的特点、网络社会行为互动模式、网络社会群体和网络社会组织、网络社区、网络社会秩序、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等等。[11](P6)实际上,上述“唯实论”与“唯名论”两种学科定位分别对应了社会学的两种研究传统,即实证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唯实论”的研究秉承了实证主义的传统,强调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社会结构,因而,主张研究者应当从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社会事实的角度来界定网络社会学,网络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也必须从宏观的视角加以把握。而“唯名论”则继承了人文主义传统,主要从行动论的视角出发,强调对网络空间个人行为的理解,主张从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进行网络社会学研究。总体来看,网络社会学是一种没有中心权威和中心话语的社会学,亦即一种后现代的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不仅仅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它极有可能将社会学的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构成社会学的一个崭新的理论范式。

(三)网络社会学核心概念的界定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学科研究的基础。只有科学界定其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为学科的理论发展夯实基础。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网络社区、网络行动等,学者们主要通过社会学的已有概念来对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最初,学界大多将“网络社会”仅仅作为问题的语境或社会背景,并没有给出具体界定。后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界定网络社会的内涵。如郭玉锦、王欢将网络社会界定为,“是由人类若干个体经由电脑联机关系所建立起的一个共同体,是每个上网者能够与不同时空的其他人彼此互动的场域”。黄少华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与真实交织的双重空间,是流动空间与地域空间的交织。虚拟社会已经具备了“社会”所应有的主要特性。网络作为社会性存在,已经成为人化的社会环境,人化的生活场域。郑中玉、何明升梳理了已有关于“网络社会”的界定,将之归为两大类,即新社会结构形态的“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和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电脑网络空间的“网络社会”(cybersociety),并对两种网络社会的界定及其含义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澄清了两者所指上的混乱。此外,一些学者还从网络社会的概念出发,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相关概念,如“网络社区”、“虚拟社区”、“网络行动”等。如何明升认为,“网络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共同体,是网络成员借网络进行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的社会单位;它超越了传统社区的地域疆界和社会行政区划的地区控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也是人类生活中除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第三个处所’”。刘瑛等从网络互动的角度定义了虚拟社区,认为网民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是真正的互动,并且这种互动构筑了新的社区———虚拟社区。冯鹏志认为网络行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既是网络社会得以构建的历史起点,又是网络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四)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网络社会现象

随着网络社会的力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由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网络社会现象,如新的网络社会运行机制、网络社会行为与网络社会问题等,日益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的注意。有学者以社会运行论探讨网络社会的运行机制。比如,白淑英、何明升以社会学的互动理论为基础解码了网络社会BBS的互动机制和过程。樊佩佩以社会资本理论解读了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运行机制。[20]杨帆基于网络文化的形成,发现网络空间的社会化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李永刚认为不断扩张和密织的互联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瓦解了由电话公司、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等建构起来的人工秩序,无论对不对、好不好,某种无组织、无目的、无计划的“自生秩序”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世界,并对既有人工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孙聪等从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分析了网络暴政的形成机制。也有研究者从多维视角分析网络行为。如黄少华(2006)认为,网络行为是一种发生在主体边界及主体间边界上的书写活动,具有临界性、非物质性、非个人化、实时性、流动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碎片性等后现代特征。吴鹏森、邓俊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了开心农场的形成原因,用社会交换理论解读了网络空间的偷菜行为。尤红斌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解读了由于身体缺席带来的行为失范,并分析了网络传播行为的特征。王荣启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博客的互动行为。徐艳国通过实证研究,从社会化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因素。陈文心通过韦伯的“理想类型”分析了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从社会学视域解析网络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网络社会问题亦是学者比较关注的主题。谢俊贵分析了网络社会信息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危害,并为有效控制网络信息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曲文勇、张谚分析了网络空间的异化行为,阐述了网络异化的具体表现。谭燕瑜、戚杰强从社会化的视角解析了网络时代的亲子冲突以及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此外,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网络社会的精神现象和心理问题,如邓志强认为,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时间发生了意义的转变,社会认同的空间出现了场域的转换;[32]罗迪发现网络给社会成员带来了精神生活上的“异化”、意义危机、伦理困境。

二、当前网络社会学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社会学有关网络社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处于一种“疏松化”状态,在内涵、外延、议题、范式等学科基本问题上尚存争议,鲜有共识,而且学科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者的责任担当不够。

(一)网络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呈现“疏松化”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截至2013年5月30日,只有78篇论文在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网络社会的新变化、新情况。而以“网络社会学”为名的相关理论研究更是数量有限(仅有5篇)。由此可见,当前虽然有关网络社会的研究数量众多,但已有网络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总体较少,与网络社会学在社会学学科中日益显著的核心地位并不相称。仔细分析已有网络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可以发现,当前网络社会学理论研究总体仍处于一种“疏松化”状态。大多数学者是以网络化作为一种社会情境来研究社会事件,以网络社会为时间或空间环境背景进行分析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把目光聚焦在网络社会本身。然而,网络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仍不成熟,尚未系统化,面对网络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数的研究者仍是在用经典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再解释。网络社会的研究者需要对此进行认真反思,因为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和新的社会形态,传统社会学必然面临着解释力不断下降的趋势。研究者需要发挥社会学想象力,形成理论自觉,构建新的网络社会学理论体系。要通过对网络社会的研究推动网络社会学研究发展,更多地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网络社会学,发现网络社会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及其独特性。网络社会学研究不仅要面向现实,而且还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新理论。

(二)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缺乏共识

随着网络社会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网络社会学的研究议题逐渐清晰化,形成了诸如“网络社会”“网络社区”“网络行为”“网络群体”等核心概念。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界对这些概念的使用大多停留于自说自话的阶段,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虽然有学者尝试通过梳理同一概念的不同界定,以期达到概念内涵上的统一,如郑中玉、何明升(2004)梳理了有关“网络社会”的界定,但总体而言,学界对于网络社会学核心概念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个新兴的学科如果不能在核心概念的使用与界定上达成共识,那么进一步的、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必然会遭遇质疑,从而给这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严重问题。具体而言,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些核心概念的提出不够严谨。不少研究者是在借用社会学理论已有概念基础来提出网络社会学的概念的,比如很多学者在使用“网络社会”“网络社区”“网络行为”“网络群体”等概念时,实际仅仅就是在已有的“社会”“社区”“社会行为”“社会群体”等概念的基础上冠之以“网络”一词,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主要停留于文字上的词义阐释,而没有深入解读网络社会带来的这些概念在内涵与本质上的变化。而且,“网络”与“虚拟”经常混淆使用,没有严格区分两者之间的异同。第二,网络社会学核心概念的理论逻辑起点存在分歧。有些研究者主要是基于社会“唯实论”提出一些网络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判断和命题。比如,戚攻等认为,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是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模拟现实情境所形成的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概念相对而言,因此,网络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34]而有些研究者则是基于社会“唯名论”提出一些网络社会学的相关概念,认为网络社会、网络社区、网络行为等是研究者构建起来的,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再现,并非真实存在(邓伟志,2001;郭玉锦等,2010)。正是这种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差异,导致了对当前有关网络社会学核心概念的解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涵义。第三,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仍需深入挖掘。核心概念的确定并在学术圈内达成共识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理论形成的基本要素。然而,有关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尚未成型,存在较大的争议。比如,当前学界对于网络社会、虚拟社会、赛博社会、信息社会、数字化社会等名称的使用比较混乱,对“网络社会”界定比较模糊。

(三)网络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一门学科体系的形成,必须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研究方法。当前,虽然有不少研究者提出要建立网络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但却忽视了网络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要素的考察与分析。一门学科要真正地在学术领域划出属于自己的圈地,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它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首先,网络社会学的研究还缺乏元理论。如前所述,当前大多数网络社会学理论只是在照搬经典社会学理论或现代社会学理论来诠释各种网络社会行为和网络社会现象,基于网络本身特质提出的元理论并未出现。其次,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网络社会结构还是网络行动,或者是其他,目前社会学界依然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主要表现在“一元论”和“二元论”观点之间的对立。如任娟娟(2012)、黄少华(2002)等学者主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主张“一元论”,认为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社会结构,主要研究网络社会中的网络社会特征、网络社会制度等结构性内容。而李一、冯鹏志认为,网络社会结构和网络社会行为都是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网络社会学分析的起点。[35]最后,网络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尚未确定。一些学者虽然提出了网络社会学应该确立其独立的研究方法,但还只是停留在理念设想上,对于具体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与社会学方法的区别等等问题,均未能给出回答。符福垣提出了信息社会学的方法体系包括六个方面:逻辑思维法;信息调查法;综合分析法;量化分析法;科学归纳法和系统辨识法,[36]但该文主要停留于方法介绍,并未对每种方法在网络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进行深入论述。王旭通过一个网络讨论个案,对网络帖子和网络讨论进行社会学分析,[37]应当说这样一个研究还只是停留于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化运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总之,网络时代社会学在方法上的拓展为传统社会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网络社会的兴起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阿基米德点”,[38]国内学者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推进有关网络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

(四)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平台建设与对策研究滞后

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以一种独特的社会学眼光,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对虚拟社会报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网络社会学研究的责任担当意识尚不够,在学科平台建设与对策研究方面仍显得较为滞后。一方面,有关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平台建设略显不足。在国内,虽然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了网络社会学研究机构或是纳入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了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的“网络社会学:网络时代社会学的重建”已经列为国家“985工程”资助项目等,但是总体而言,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和平台尚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另一方面,有关网络社会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偏少。网络化作用于中国社会变迁已是当今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议题,虚拟社会并非一个“理想王国”和“洁净天地”,网上虚拟社会同样存在着许多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社会问题,甚至衍生出现实社会少见的社会困扰和麻烦。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互交融,如何构建有序的网络秩序,如何解决网络犯罪、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社会学进行理论思考,作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网络社会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网络社会学研究本身就是社会学对新的社会存在形态的介入和反思,而且提供了对传统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整合的契机。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社会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它对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新场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当前国内网络社会学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网络社会学要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突破。

(一)转向网络社会空间理论研究

社会空间本身就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亦是一种社会空间,网络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应该转向网络空间与场域的理论研究,并以此为核心理论,拓展网络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经典社会学理论孕育着许多有关“社会空间”的思想。涂尔干是第一个把空间当成理论问题来阐述的社会学家,他认为,与原始社会组织相似,空间、时间和其他思维类型,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39](P17)齐美尔开启了对空间进行社会学研究之先河,认为空间只是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之间发生的运动或变化要借助于进入空间位置来发生,因此相互作用就是空间的填充,空间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可能。[40]而且,齐美尔还就空间理论进行了最早的经验研究,其著作《都市与精神生活》讨论了都市空间对都市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即都市密度刺激和高频率的互动,造成了都市特有的不良心理和精神气质。此外,福柯、安东尼·吉登斯、沃勒斯坦等人也对社会空间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当代社会学家也从不同层面转向到社会学的空间理论,把社会空间作为一种理解社会的新维度、新视角、新路径和新的问题意识。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学必须修正其理论研究范式,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场域),从而拓展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问题意识。

(二)尽快完善网络社会学的学科体系

网络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社会学理论解释、解读网络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以及揭示网络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促成网络社会和谐秩序的形成,促进网络社会良性运行。近几年国内网络社会学研究发展很快,但距离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仍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拥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行为、网络现象和网络社会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现象虽然发生在虚拟空间,但离不开现实社会,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行为、现象的延伸。因此,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既有真实性,又有虚拟性。这是网络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最重要特征。除此以外,网络社会学研究还需要把握网络社会结构的扁平化与跨边界性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只有把握网络社会结构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网络行为和网络现象。同时,网络社会的“社会边界”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地理边界的意义日渐式微。拥有独立的研究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网络社会学研究不可能只是进行理论研究,还需要经验材料的支撑。网络空间出现的新现象、新特征、新问题,必须通过新的视角进行阐释,而新的视角需要新的方法论、新的工具进行研究。网络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双重性,即真实性和虚拟性的统一,决定了网络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将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统筹起来,既要用实证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观察等具体方法获取资料;又要用主观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解释与阐释。而且,网络社会学应借助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支持来创新,即通过考察和研究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重塑与再造过程,以及考察和研究人在两种互动环境中的关系与作用来探索网络社会的研究方法。拥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只有明确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才能拥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才能形成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在网络社会学的后续研究中,需要着重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议题展开:一是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要弄清楚其与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差异以及其背后的运行规律。二是网络空间的社会结构,要弄清楚网民的社会身份、阶层等变化以及网络的时空特征。三是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要弄清楚其具体类型以及影响因素。四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相互关系,要弄清楚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三)赋予网络社会研究者以责任与担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84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