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33218

【导言】此例“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营改增”;小微企业;影响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65-02

一、“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是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是我国近些年最重要的财税制度措施。在“营改增”之前,增值税主要对商品生产和销售、修理修配劳务中的增值额征税,而营业税具有全额征收、重复征税的特点。“营改增”之后,通过克服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缺点,打通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从而起到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和二、三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2012年1月1日在我国首先在上海进行了“营改增”试点,接着逐步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实施“营改增”。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这标志着“营改增”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二、“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中的绝大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受到融资困难、技术落后、税费较重、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微企业利润微薄,寿命很短。“营改增”之后,过去缴纳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将转为缴纳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其税负,对小微企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税负大幅度降低

在我国庞大的小微企业中,服务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以缴纳营业税为主,采购的材料、设备及服务无法享受税收的抵扣。我国营业税税率根据行业的不同,主要包括3%、5%及20%等几档税率,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在“营改增”之前如果按照5%的营业税税率计算,每100元营业额则需要缴纳5元营业税。我国的小微企业大部分都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之后将统一按照3%税率实行简易征收,每100元营业额只需缴纳增值税元,税负降低了大约40%。如果“营改增”后,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采购的材料、设备和服务等所包含的增值税进行税额也可以抵扣,从而降低了其增值税纳税额。因此“营改增”后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税负会大幅度降低。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微企业税负都会降低。根据行业的不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包括6%、11%、13%及17%等多档税率。如果不能取得足够多的进项税额抵扣,有可能也会导致税负的增加。因此,小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二)对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营业税虽然具有全额征收、重复征税的缺点,但是又具有同时税制简单、易于征管的优点。营业税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纳税申报均不是很复杂,对于发票管理和会计人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发票的申领及开具比以前复杂了很多。会计核算涉及的会计科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制比以前复杂了很多。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提供多项不同服务的时候,涉及的税率也不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分别开票和分开核算。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征收实行的是销项税额和进行税额的抵扣制度,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认真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小微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好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正确选择,完善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机制。因此,“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完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使得小微企业享受到“营改增”带来的税收红利。

(三)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营改增”对于促进产业分工细化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营改增”后第二产业的一般纳税人从第三产业所购买的服务也可以获得增值税抵扣,这就促使制造企业将其原来所包含的服务性业务分离出来,从而外包给小微企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太小,达不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无法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到税务机关代开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其他企业在向小微企业购买服务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从而获得更多的抵扣额。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小微企业处于竞争劣势,不利于其拓展业务。

(四)小微企业纳税风险上升

“营改增”虽然对大部分小微企业起到降低税负的积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纳税风险又大大增加。我国对于违法使用增值税发票、偷逃增值税的处罚力度又非常大,因此小微企业与增值税相关的纳税风险不容忽视。小微企业很多成本来自于人力成本,而人力成本又无法获得抵扣,这就导致一些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抵扣额,而冒险虚开增值税发票,从而承担纳税风险。“营改增”后小微企业要严格按照《增值税发票使用办法》来开具和使用增值税发票,认真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三、小微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营改增”之后对小微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小微企业首先应积极鼓励或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一方面,小微企业财务人员应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营改增”培训活动。今年,我国各地税务机关多次举行各种形式的“营改增”培训活动,主要包括正确使用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制及增值税会计核算等。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财务人员也需要通过书籍或网络资源加强增值税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小微企业财务人员业务能力适应“营改增”后的要求,才能保证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有序地进行,降低企业纳税风险。

(二)重视税务筹划工作

首先,小微企业要充分了解“营改增”相关政策。“营改增”并不是简单地将营业税转为增值税,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等。因此,小微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额的计算方法和纳税过程不一样,而且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一般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小微企业所处行业增值税率较高,而且难以获得充分的抵扣金额,则成为一般纳税人后税负有可能会增加。但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自行开具专用增值税发票,不利于开拓下游客户。因此,小微企业需要比较这两种情况下的利弊,做出正确的税务筹划工作。最后,小微企业需要完善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机制。“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会发生变化,而增值税又是一种层层流转、相互抵扣的税种。因此,小微企业在选择客户或者供应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对于价格的影响。总之,“营改增”后,小微企业获得了较多的税务筹划空间,应重视税务筹划工作。

(三)建立纳税风险规避机制

“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的纳税风险有所上升,必须采取措施降低纳税风险。首先,小微企业管理者应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将其融入到增值税相关的所有环节中去。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需要和税务机关多保持联系,主动咨询增值税相关的最新政策等;另一方面,与供应商和客户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增值税发票的合规传递。最后,还需要加强内部的纳税风险的监控和评估。通过完善会计核算,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识别和管理,对经济业务中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小微企业纳税风险。

四、小结

“营改增”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起到降低企业税负,激活企业活力的积极作用,对小微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微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营改增”对其产生的影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实现其快步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明。“营改增”对中小微企业税负的影响[J].金融纵横,2016,(1):73-81.

[2] 王胜军。浅议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税收筹划方法[J].河北企业,2016,(5):22-23.

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范文【第二篇】

1981年,IBM推出个人电脑,从此开创了PC时代。为电脑提供操作系统(DOS)的微软也从此扶摇直上,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快速崛起为软件业巨头。在此过程中,微软的称霸战略步步到位,先与英特尔(Intel)结为联盟Wintel,掌控PC时代最核心的操作系统平台,而后推出各类办公应用软件。1990年,在成功推出视窗3.省略成为领跑云计算的四驾马车已成定局。2010年才推出的微软天蓝,虽然服务项目广度和质量都不俗,但市场表现平庸。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积累的无与伦比的实力,实施适当的云计算战略,是决定微软兴衰成败的的关键。

多元化扩张效果不尽如人意

除了2001年推出的游戏机Xbox外,多年来微软的跨行业扩张都表现不佳。Xbox用户达5000万,微软希望把它打造成综合媒体与娱乐平台,向用户输送游戏、电视节目、视频和音乐。虽然微软至今仍未收回60亿美元的投资,但Xbox可成为它开拓云计算的重要平台。

2006年,为了与iPod竞争, 微软推出音乐播放器Zune;2010年,其又耗费20亿美元打造智能手机Kin。这两项尝试目前都遭遇彻底失败。2008年, 微软想提高搜索引擎的功能,并进入网路广告市场,挑战谷歌,欲用475亿美元强行收购雅虎,也未成功。早在1998年几乎与谷歌同时推出的搜索引擎,今天虽以必应(Bing)的新面目示人,仍远落后于谷歌。

2011年,微软耗资85亿美元收购网络电话公司Skype。业界普遍认为此举既无战略价值,且花费太高。其实,收购Skype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微软极想建立行业领袖的形象。微软还在2009年开设多间零售店,期望复制苹果店的成功。另外,微软也在进入智能机器人领域。从这些战略举措上看,焦虑不安的微软似乎并无一个清晰的总体战略意图,而只是为了应付危机而做出反应。

曾经高瞻远瞩的微软已经开始迷失。

微软困境症结何在

不但在后PC时代疲劳乏力,微软与昔日盟友,如惠普、戴尔、英特尔等也渐行渐远。微软帝国的解体已经开始。这当然是产业变革的结果,但也因为微软没有预见及合理应对这些变革,从而丧失了作为行业领袖的能力。进入中年的微软机构臃肿、官僚成风,也显得傲慢保守和迟钝,但其最大的问题是高层领导目光短浅。

其实,2000年盖茨传位于鲍尔默时就已种下微软衰落的种子。鲍尔默出身于宝洁的销售部门。销售人员的特点就是缺乏长远眼光,善于守成,小富即安。但激变的高科技行业需要的是深谋远虑、雄才大略的领袖,敢于变革,必要时可壮士断腕,将自身盈利部门主动排挤出局,甚至敢于自我否定,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以求涅重生。销售为本的鲍尔默永远无法做到这点。

虽然微软在鲍尔默的带领下也有建树,如进入服务器软件和数据中心等,但这些战略没有从根本上让微软真正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微软在搜索、社交、移动平台、云计算等炙手可热的领域远远落后,逐渐丧失了技术领袖的地位。正是销售大王鲍尔默断送了微软继续称霸的可能。

其实,微软在10年前就开始研发电子书,并在2009年秘密启动平板电脑项目。但鲍尔默将这些项目斩杀。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也起步甚早,在2004年设立手机操作系统项目,但不久即被中止。2008年,微软收购了极具前途的智能手机Sidekick,却完全漠视其原有技术优势,并将其团队解体去为微软最失败的手机Kin服务,直接导致微软在智能手机领域停步不前。

这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反映出鲍尔默目光短浅的销售心态。他全力保护盈利核心部门视窗和办公应用软件,无视甚至扼杀任何影响到这两大部门销售收入的项目。这种守成短视的定位也导致微软在研发上表现平庸。虽然它每年研发投入高达90亿美元,远超苹果和谷歌等,但在推出新产品上一直毫无建树。

虽然2007年视窗Vista的失败刺激鲍尔默开始变革,但其所有的战略都只是隔靴搔痒,是被动的应对而非主动出击,和纵横开阖的亚马逊截然不同。正因为此,尽管过去十年微软的销售额增长一倍,但股价却一直在25美元上下徘徊。微软似乎还不愿承认单纯产品的更新不足以扭转局面。

文化、思维定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才是重振微软的唯一途径,但鲍尔默根本无法胜任这项规模宏大的变革。

重振之路何在?

2011年福布斯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上,亚马逊排第2,苹果第5,谷歌第7,而微软则为86。在财富最佳企业榜上,谷歌再次夺冠,而微软仅排76位。微软能否重振雄风? 虽然在若干核心领域落后,但微软的财力和技术实力雄厚,如能实施长远而有效的战略,就有望走出后PC时代的迷局。

形成战略核心,立足云计算

在PC时代,微软的战略清晰,即牢牢掌控操作系统。在后PC时代,微软的战略核心应立足云计算,打造多平台共享的操作系统和云计算平台。在软件开发上,微软的实力远胜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如能在合适的战略下激发此优势,就可在云计算领域有所突破。但微软必须做好如下几步。

其一,快速将其核心产品从桌面向云计算转化,否则谷歌和IBM的网络应用软件会进一步侵蚀微软的核心市场,即企业用户。虽然鲍尔默高调宣称进入云计算,但还是决心不足,速度太慢。

其二,打造符合云计算时代的商业模式,从软件模式转化为服务模式,如变软件销售或租赁为订购,并将视窗和办公应用软件大幅降价。这种新商业模式必将大大降低微软传统的收入,所以它必须打造新的收入来源,如再次尝试收购雅虎,进入网络广告市场,及通过收购或和埃森哲的深度合作进入计算机服务领域等。

其三,利用充足的现金储备大力投资硬件,如收购智能手机公司,继续扩张全球数据中心,以及收购电讯企业如Verizon等,以形成完善的云计算基础硬件设施。软硬兼备的微软将会在此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其四,充分发挥平台整合优势,逐步占领各类平台。微软的视窗8可以整合所有平台类型,使其具有同样的外观和用户体验,这才是微软真正强大之处,也是它复兴的最大希望。苹果和安卓系统在这方面都有不足,所以尽管起步较晚,微软仍有很大希望一决胜负。

大刀阔斧进行深层文化变革

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范文【第三篇】

摘 要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应该结合会计人才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本文从小微企业会计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提出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人才培养方法 会计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主要指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成本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经济组织。

小微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充分吸纳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笔者曾对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几年来近千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作过粗略统计,该校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小微企业就业毕业生比例达到%。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应该坚持定位于小微企业,结合会计人才职业能力要求,不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一、小微企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

总体说来,小微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综合技能。

专业技能包括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和电算化操作能力。会计业务核算能力是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纳税核算与申报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财产清查能力等。其中,小微企业最关心的是纳税核算与申报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包括电算化系统设置能力、日常业务电算化处理能力、电算化系统维护能力等。同时,会计人员还必须掌握Word、Excel等基本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和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简单维护技能。

综合能力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表达能力。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必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要经常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沟通,随时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时没有以小微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根本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以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为导向,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在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上没能与企业需求衔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小微企业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其人才培养目标理所当然应该凸显小微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的市场需求。

(二)教学内容改革还需继续深化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盲目追求“一专多能”,但受制于师资的限制,往往导致专业课程设置重复,职业能力培养与小微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受制于培养周期的限制,“多能”没有培养出来,“一专”也没有突出,弱化了办学特色。还有的院校教材建设滞后,导致学生无法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部分专业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强,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二是学历层次偏低。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一本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生大多不愿意到内地普通高职院校充实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学历结构不容乐观;三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同时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资格和会计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教师。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这类教师比例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50%的目标。

(四)人才培养过程忽视职业道德培养

首先是对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技能成就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全面性;教学方式上往往纸上谈兵,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大多为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新手,缺乏主导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容易导致毕业生急功近利,把眼前收入高低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从而最终导致行为失范。更为严重的是,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还可能导致毕业生在会计工作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面向小微企业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定位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必须以小微企业需求为目标,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开设课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侧重于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将这种能力结合小微企业具体岗位予以标准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也要通过社会、行业广泛调研,细化为具体条目。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按细化的知识、能力、素质内涵与教学实践环节构建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改革内容的科学构建

要结合小微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大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是设置职业能力课程。打破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常规教学方法,采用以小微企业会计岗位“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依托构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既有校内模拟仿真会计实训,又有校外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带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有针对性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到各类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突出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三是完善“双证书”教学制度。会计专业教育应该同时体现专业和职业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实施“双证书”教学制度,把会计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考证的科目作为核心课程群,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也能够让部分同学获得从业和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在小微企业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师德建设。制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行为准则,促进教师思想和工作作风转变。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可以定期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小微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也可定期开设专题培训,当然还需要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要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专业师资数量,要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尤其注重从企业一线引进适合于从事会计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增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四)人才培养过程的道德重塑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基本采用黑板加粉笔,在教学内容上把职业道德知识灌输当做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没有让学生在小微企业的具体实践中体验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进而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选择。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强化学生关于财经法规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二是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三是要丰富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小微企业会计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精准化对接市场需求,重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法体系,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建波。基于中小企业实践需求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乐山为例[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1).

[2] 纪纲。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10(2).

[3] 江源。浅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2(4).

[4] 刘晔。中小企业视域下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探究[J].财会通讯,2010(10).

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工程;实施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computeraccountinginforma tionsystem,)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人机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简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的全部。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的信息意识差,信息管理技术落后,信息利用率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在企业中更为有效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加速会计信息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更好为企业服务,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状况

(一)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使其在会计方面的应用也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对会计工作的帮助也越大。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但随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较大隐患:在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在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这些是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软件已商品化,但与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孤立

会计信息系统是属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从管理的角度点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管理型”的。但是现在财务软件还是只注重“核算”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因此,软件光有先进的技术而未与管理目标及管理思想相融合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大的价值增值的。由此可见,软件行业需要从客观需要出发,与企业管理目标和管理思想融合,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四)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我国基层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有自己开发和商业购买两类,其中又以商业购买的财务软件为主,但是目前财务软件之间的不统一,不兼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特别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未从行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各下属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品种多,各种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不一致,就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转输的不方便。还有在同一部门内部中,由于财务软件的购买时,往往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度出发,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信息的中断,其他部门也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地共享财务部门的信息,这样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

(五)硬件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的基层单位都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但有些单位为盲目的追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程度,而“重硬轻软”盲目的从追求硬件的超前性着手,导致该单位的硬件购置,布局严重的不符合企业规模,不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不从业务性质及管理目标出发,形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普遍。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

(一)建立领导小组和系统组

开展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的各个方面,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需要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项资源配合。因此,应当建立领导小组和系统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规划。

(二)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

1、制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进程。会计电算化是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首先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确定在某些业务范围、一定阶段实现会计电算化,逐步积累经验,培养骨干人员后再逐渐扩大范围,全面实现电算化。考虑整个发展进程划分分几个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等。

2、资源的配备计划。应根据本单位计算机会计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要求,考虑各阶段需要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数量,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和人力的配置,作出各阶段的预算及人力、物力的总体安排。

3、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建立、工作分工及考核办法。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组织要发生较大变化,应对会计岗位划分、相应组织的建立作出具体安排。如电算主管、审核记账、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档案管理等,分工明确,建立组织,制定相应的责任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

(三)组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步骤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人一机管理系统,因此,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与实施必须紧紧围绕计算机硬件、会计软件、人员组织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

1、计算机硬件配备与布局

计算机硬件与布局是指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联结方式,计算机设备的多种不同的联结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也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和总体功能。由于会计主体的差异,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结构的不同,如何有效地配置适用本单位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呢?这应根据单位的发展规划及具体情况决定。目前,常见的硬件结构有以下几种:(1)单机结构。整个系统只配备一台微型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数据集中输入输出,同一时刻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适用于在会计业务少,规模小的事企业单位。(2)多机松散结构。整个系统由多台微机,其各自配备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各微机之间不发生数据结构。这种布局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数据共享性差。(3)多用户结构。整个系统配备一台计算机主机和多个终端构成,财务信息可由终端分散输入,主机对数据集中处理。适用会计业务量大的大、中型企业。(4)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该结构体系性能/价格较高,可扩充性强,开发周期短。每个用户都可提出自己部门的网络结构方案,适用于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事业单位。(5)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联网结构)。它基于web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标准,提供连接数据库服务和信息服务,可自成独立体系。可接入国际互联网上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关联企业连接形成更大的信息系统,适用于特大型企事业单位和跨国集团。

2、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配备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可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对数据的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的存储、筛选、查询等功能,(如oracle、vfp等);会计核算软件是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如用友财务与企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目前会计软件可分为专门开发的专用软件(如管家婆财务软件)和商品化的通过软件(如金碟财务软件)。前者有利于满足本行业、本单位的特殊要求,但往往开发费用大,开发周期长,软件质量参差不齐。而后者的优势在于上马快,投资省,售后服务容易得到保证。因此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不失为普通中小企事业单位的首选方案。

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由若干个专用模块组成,通常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报表编制、固定资产、存货、购销、往来、成本核算等。其中财务、报表是核心模块。通常每个模块都由安装文件、帮助文件、数据库文件和运行文件几部分组成。这些模块通常称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财务处理子系统通常作为中心子系统,完成与其他各子系统的信息交换与联结。会计报表子系统最主要的数据输出口,其主要功能是从财务子系统中提取数据生成对外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和对内会计报表(如成本表、部门核算表、产品核算表等)。

在上述各子系统中,财务、报表、工资等子系统的通用程度最高。因此,最适于选购商品化软件,而成本核算等子系统和其他一些与本单位业务特殊性联系紧密的管理核算软件,则需考虑进行专项开发或在商品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本单位的需要。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经销单位越来越多。在购买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会计软件的特点是否与单位业务相符,例如工业企业有关生产成本核算的要求,商品流通企业中批发企业的按进价核算,零售企业按售价核算等。

(2)会计软件信息处理流程是否符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在选择会计核算软件时,仅仅考虑软件的行业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同一行业的各个企业中,会计核算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企业的规模有大中小的不同。大型企业往往需要设置较多的部门,进行较详细的核算,有的需要分级核算;而小型企业则机构相对简单,核算也比较集中。除此之外,每一个具体单位,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工作传统,都有其自己特定的人员构成以及相应的素质。这些本身无好坏之分,有时还是本单位业务特点造成的。所以不能企望割断历史,应本着尊重传统的原则认真选择软件。

(3)会计软件能否保证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会计工作也必须适应和满足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一个软件是否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软件是否有可扩充的余地,二是软件开发公司是否具有继续升级软件的实力和愿望。

(4)会计软件性能方面的要求。软件性能方面的要求包括会计核算软件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以及汉字系统的适应能力;软件本身操作的简便性、系统运行的速度。

(5)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颁布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上对申请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3、搞好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还涉及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需要具体有新知识结构的人才来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因此,必须首先搞好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员、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财会人员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主力,担任着操作使用、内部管理、分析决策等职责。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成败。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4、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时,除了要遵守手工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要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结构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划分电算化会计岗位,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职责与权限。(2)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通过对系统操作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进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3)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制度内容是做好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的维护,以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4)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是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会计数据与信息的,具有磁性化和不可见的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和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做到科学管理、安全保密、查找方便、严防损失。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试运行阶段。

经过上述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在开始使用或改变使用新的会计核算软件时,应认真学习《会计核算软件操作说明》,充分理解并掌握软件提供的每一个功能的含义及操作使用方法。

特别是当直接去市场上购买标准软件时,为确保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预先准备好一个会计期间的数据,在系统内模拟运行,并将其运行结果与人工系统处理结果对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通过系统的试运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1)使操作熟悉软件的使用细节,我们将之称为人和软件之间的磨合;

(2)检验会计核算软件是否适应本企业的核算特点,能否完成本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要求,即完成软件与本企业业务的适配。

2、会计电算化甩账过程

这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核算单位可以考虑甩账工作。现行规定中:“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核算同时运行三个月以上,取得相一致的结果。”才能通过验收甩掉手工账。至于系统何时彻底甩掉手工账,要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五)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系统投入使用后,系统维护人员要对系统不断进行个性和日常保养,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程序维护。2、数据文件维护。3、代码维护。4、硬件维护。

参考文献:

1、梁鹏、沈安厦、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会计电算化,

2、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克广,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人员岗位流动,会计研究,

4、潘锡品,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开展,西南财经出版社,

5、张爱丽,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计电算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3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