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74313

【导言】此例“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篇】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更加的形象具体。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也更加的清楚,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方式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进一步的完善了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标准。这样就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得到明显的优化,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明显加快,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变化

1.价值确认

从价值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样就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也和当前市场的物价水品不期而合。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工作人员排除了很多的简易办公设备,例如桌椅,明显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范围,这样固定资产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就会更加真实。这样固定资产所表示的经济含义就更加准确明显,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行管理费用,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开支。如果大批量物资的类型规格相同,物资的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的基本标准之下,但是它的使用期限却大于1年,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相符合,就可以将它归属为固定资产,这也和固定资产的相关标准相一致。当然某种或某些硬件设备必须具备相关应用软件才能使用,那就必须将应用软件归属为硬件设备的一部分,使用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核算;如果情况相反则就将应用软件视为无形资产来进行管理核算,在计提摊销时使用分期的方式进行。

2.资产分类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的类型,主要类型包括专业设备、建筑物和房屋、一般设备及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这样就把固定资产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了分类,也使工作人员更加便利的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这样就可以将具体的错事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了专用设备仅仅只是包括医疗专用设备,医药行业以外的专业设备全都被划分为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

二、当前医院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T严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医院的医疗活动要想正常开展,就必须有充足的固定资产作为基础保障,同时医院的固定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总的来说医院的医疗设备越先进,就会尽可能的降低医生的医疗风险,当然患者也会更加信赖医生,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不幸的是现在有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意识,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简单的制定出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流程,没有真正的建立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会大大的损害医院的名誉,对于医院今后的良好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2.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很多医院的高层领导和医生都认为医院是国家出钱办的,怎么都不会倒闭,这就反映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意识。如果医院及其工作人员不改变工作理念,随着近年来医疗改革的发展及医院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就会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发展目标的规划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很多医院只是高度关注流动资产的风险,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和指派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评估、分析、规避固定资产的相关风险,更不用说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3.固定资产内部信息的沟通存在问题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这样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内部科室之间不能顺畅的进行信息沟通交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部门严重短缺固定资产设备,有的科室部门却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设备闲置下来,导致固定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策略

1.增强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与此同时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医院应培养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意识,定期开展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不断向工作人员渗透养成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必要性,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意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运行情况,弄清自己的角色和相应的职责,认真做好分内的事情。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一把手牵头,各个科室部门的领导则带领本部门的人员参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还要专门设置一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及维修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医院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严格分开。当然医院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固定资产风险控制人员及预算管理人员,更加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将工作任务明确划分到个人,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

3.加强并重视固定资产清查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基础工作抓起,当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也不例外。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我们应该从基础做起,将定期盘存制度认真落实到实处。在全面清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数量,而且更要注重质量。首要工作就是清查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其次要弄,明白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对于没有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依据原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使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标准调整处理原有的固定资产,在处理固定资产盈余、盈亏及报废等情况时也必须依据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标准。这样就弄清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更加真实可靠。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二篇】

会计制度是指针对商业贸易与财务管理进行分类登记、编制与审核、上报的相关制度。从狭义上分析医院的会计是关于医院经济活动的系统性进展和信息分析,将统计的数据总结成报告的过程称为财务会计,一般称这种报告为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资产负债表,说明医院的资产和债务;第二种是损益表,报告医院的总收入情况、开销、获利或者亏损;第三种是现金流动表,分析现金流进和流出医院的情形。为了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作的报告称为管理会计。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一般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本文将简单介绍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

1 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的定义

2011年,著名会计准则主讲专家袁小勇出版了代表作《新医院会计制度》,全书内容新颖,讲解全面而精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该著作的第一章论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十大变化,即调整了制度的适用范围;突出权责发生制,全面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规范了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同时体现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将科教资金纳入收支管理;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将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医院会计“大账”;配合新医改,药品收支不再单独核算;解决了净资产严重不实的问题;完善医院会计报表体系。

医院的固定资产包括医疗设备仪器、机械、病房和建筑物等,也就是医院为了正常运营、提供服务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

2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问题

固定资产采购体系不完善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作为重要固定资产之一的医疗设备仪器采购的核算与管理问题。医院更新或者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通常来源于专用基金,如果专用基金余额不足又得不到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就会严重限制医院的发展。医院的正常运营必须采购大量的医疗设备,在采购过程中,大多数医院都是由财务部简单编制采购计划书,并交给财务部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审核通过后,由财务部签订采购合同,合同要规定采购内容、名称、数量、规格技术要求、交付时间以及付款模式、违约办法等;签订合同后,由医院的监督机构进行跟踪监督合同执行与货物验收;最后由财务部进行货款结算以及供应商登记,这样做虽然可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采购成本,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医院对固定资产的评价体系有问题,选择固定资产供应商时,仅以价格作为评价标准;和供应商的合作主要集中交易关系上。从长期战略来看,这种价格判断法对医院获取长期稳定和优质固定资产货源是十分不利的。这种合作关系造成的竞争多于合作,致使固定资产采购与核算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加,阻碍合作的通畅进行。

医院核算固定资产的技术方法有待优化

医院在核算固定资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相对落后,很多医院没有采用新医院会计制度所提倡的先进技术与会计管理模式,财务与会计混为一体,核算固定资产时仅以单位价值为基准来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严重影响核算质量,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会计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对会计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但是部分会计师的专业水平有限,不能熟练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来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爱岗敬业意识不足,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质量。

3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策略

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体系

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医院的财务部应该与质检部相配合,财务部负责核算成本、付款等相关程序;采购完毕后再由质检部进行固定资产质量检验,做好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提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医院不能只使用专用基金来购买医疗设备。医院应使用现代管理会计来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现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并列,注重改善医院内部财政经营管理,优化经济资源的信息系统,研制先进的计算机会计软件。现代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执行会计和决策与计划会计,决策会计是决策与计划会计的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深入地分析各种方案,可以权衡利害,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最佳方案,实现决策目标。决策是计划的基础,计划相当于财务预算,是用货币的形式核算医院固定资产,预算固定资产的运营现状及其经济效益,并汇总预算体系。执行会计的前提基础是决策与计划会计,更加重视医院固定资产消费经营项目的进度、过程和收益,会将医院固定资产的年度预算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和具体化,并建立责任会计体系。

优化医院核算固定资产的制度与模式

优化医院核算固定资产的技术方法,首先要挖掘财务会计的职能,需要构建更加完整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模式,拓宽财务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为了适应新医院会计制度,需要重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制定与新医院会计制度相适应的财务会计理论,形成有结构层次的理论体系。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应包括会计概念结构框架、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三大基本理论。要注意医院的固定资产并非永久不变的,不能只根据固定资产的价格或者使用时间来制定标准,必须做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工作。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建立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模式,从而规范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约束医院的监督机构和决策机构。建立简介管理型的会计宏观管理模式,促使会计准则体系更加成熟化、科学化。必须制定新医院会计法、企业会计电算化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资格与监督体系等。

另外,医院要拓展财务会计的职能,即拓宽财务会计理论研究领域,需要综合探究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要吸收西方的先进会计理论。目前,会计理论界在基本理论问题方面已不再只注重文字表述,而是更加注重学术认识在电算化会计中发挥的作用。财务与会计必须一分为二,财务管理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属于职能管理部门,承担着财务工作,促使财务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但是,会计不是职能管理部门,只有提供综合性财务信息的权力和职能,无权干涉财务。此外,要注意推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趋向成熟化与科学化,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建立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自我监督机构与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理论体系。

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质

医院必须加强会计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自我监督与咨询服务体系,注重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对会计师进行定期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会计师要辅助医院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使其规范化、科学化,还要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建设出发,协调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的关系,可以用现金流量表来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学校 财务管理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就由专门的会计人员开展,而财务管理则停留在原单位进行,这样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就想分离了,从而不利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学校会计集中核算之前,学校的报销制度只要“一支笔”就可以了,会计集中核算后,转变成了以单位中心报销的制度。单位领导签字后,必须报经中心审批才能生效,有些学校对此认识的程度不够,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的效率下降。

2.会计集中核算降低了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其原来的会计岗位被取消,原来业务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都被调到了会计核算中心,部分学校领导对报账的认识不够,认为这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没有很大的关系,报账会计任命的随意性比较大,导致保障人员的素质稂莠不齐。学校财务活动的开展得不到财务人员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学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降低了。

3.会计集中核算导致会计核算与学校的财产物资管理“相分离”,财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被弱化。资产的账实相符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移到核算中心,但财产物资仍被原单位管理,财务人员大都只为学校购置资产,提供发票而已,对购置的资产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导致其账实不符。这种物资管理和会计核算想脱离的状况,必然导致学校对物资管理的弱化。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的会计中心采用柜台管理的模式,会计中心通过发票的办理来进行核算,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报账流程,但是却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长期相分离,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失去其原有的监督作用。

2.会计中心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进行管理,各个单位统管着国有资产的使用,这种账实分离管理的局面,必然造成资产流失和使用效率低下。目前,部分学校的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报废资产,由于信息沟通的不及时及手续不是很完善,会计中心无法及时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造成学校的账面资产的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

3.财务集中核算监督容易脱节。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大部分报账制单位,都依赖于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财务监督管理,导致会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相分离,失去管理与监督。实践证明,会计财务核算职能仅起到单位记账的作用,拉大了会计人员与核算单位的距离,财会人员整天“沉迷”于记账报账的业务,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不是很了解,对支出的真实性把握也不是很准,致使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造成一些学校财务问题出现混乱的局面,资金乱用现象严重。

4.缺乏预算管理约束。由于部分学校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造成学校财力高度紧张、资金出现严重的浪费及教学等设备出现闲置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的使用效率不高,造成整个预算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预算目标的确定和学校自身实际没有紧密联系起来,预算编制的方法也不是很科学,还是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这种以支出基数为基础的方法,其本身就存在基数是否合理的问题,长年累积下来,预算套预算,使年度核定的支出标准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学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经济总量必然会稳步上升,针对其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及影响,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转变学校财务管理观念

在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的经费报销都必须在“中心“办理,如果中心发现原始凭证等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就算原单位领导签字并盖章后,也有权利拒绝支付。而原来的经费报销是“一支笔”审核,这其中存在的巨大反差,就容易被单位领导误认为,这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削弱了他们的权利,这必然给“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利。因此,学校领导必须深刻解读最新的《会计法》,用先进的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会计核算单位必须和学校的领导及时沟通,让他们意识到会计改革的必要性,是他们理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并没有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能。

2.加强以财务预算为主导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其主要职能是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只有完善学校的财务预算,才能适应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操作流程,为“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学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的预算体系,在确立好教学经费、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的配比关系基础上,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环节上的职责,为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的财务制度应该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以最新的预算管理办法为依据,在编制具体的预算时,应该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对学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务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新规划,保证部门预算的改革措施在学校内部得到严格落实,保证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出现的“两种情况”不在发生。学校要强化预算管理把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即是学校每年执行的唯一预算,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建立科学、合理、准确和细化的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提高预算部门执行刚性,克服预算编制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明确各项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杜绝无预算支出,只有这样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改革日标才能早日实现。

3.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体制

首先、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根据会计集中核算体质的要求,按照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学校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要求,完善学校的资产管理,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财务部门要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实物资产进行盘查,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率,杜绝设备出现闲置的现象发生。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要求,不定期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审查,及时统计数上报有关部门,实现对学校资产科学化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实时跟踪,加快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实现学校资产管理的网络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规范学校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政府采购目录,规范招标程序。对比较大型的采购项目成立综合决策研究,有学校各个部门一起商讨,作出决策;对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需要采购的大型设备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坚持匹配建设,避免重复购置和设备闲置的现象发生。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净资产;核算与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执行,这是财政部配套财政预算改革,该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亮点之一是对净资产核算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并在科目设置及业务内容有重大变化,给事业单位净资产核算和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把事业单位净资产划分为基金类净资产和结转、结余类净资产两大类,对净资产进行了分类管理,可以避免相互混淆,合理使用,更清新准确地归集了净资产的构成和用途

1、基金类净资产是指具有专门的来源及规定用途的财务资源,需要设立才能存在。主要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

“事业基金”为非限定性基金,用途为弥补单位收支差额及单位自列课题;“非流动资产基金”为限定性基金,体现非流动资产占有;“专用基金”同样也为限定性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无形资产购置等。

2、结转、结余类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根据资金来源可分为“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用于上缴、经批准动用结余,可留归本单位使用;“财政补助结转”用途为转入下期继续使用;“非财政补助结余”用于转入结余分配;“非财政补助结转”用于职工福利与事业基金。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不同来源的资金收支结余结转情况进一步细化,加强结转和结余管理的要求,明确口径充分体现了财政科学化及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1、新制度增设了“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新科目,同时相应地取消了“结余分配”等旧科目。结余改为结转和结余,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重新界定了各项结转结余的范围,明确了各项结转结余之间的关系,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随着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公共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很多环节的管理制度发生很大变化,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需要加强对这部份资金的管理,并根据不同资金的不同性质及特征,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

2、“财政补助结余”和“财政补助结转”主要核算财政性资金收支,“财政补助结余”处理须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结余资金不能参与结余分配,须结转下年或者退回财政。“财政补助结转”核算中应注意符合财政结转资金的管理要求,转入下期继续使用结转资金应分项目管理,可分为“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

3、“非财政补助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主要核算非财政性资金收支,“非财政补助结余”主要由“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两组成部分。新制度下只有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最终转入“事业基金”。若事业单位当年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为正,第一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第二步上缴上级结余,第三步按照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按照新的财务制度,职工福利基金计提属于结余分配范畴,按照可供分配的非财政拨款结余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第四步按照规定提取其他专业基金,第五步将余额转入事业基金。若事业单位当年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为负,则由事业基金弥补,特别要注意事业基金只能用于弥补事业亏损,经营业务亏损不予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非财政补助结转”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以满足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要求。

三、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增设非流动资金基金等科目,取消了固定基金等科目,相关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

1、增设非流动资金基金科目,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价值在购置取得或发生相关支出时形成,折旧、摊销、处置时冲减非流动资产价值,重大变化在于非流动资产基金是对应非流动资产设置的基金,因此它与非流动资产科目间存在对应关系,一般与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净值相等,它的增减总是伴随着对应的资产净值的变化。如果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这类特殊情况,在租赁期未满时,其固定资产净值与其对应非流动资产基金金额不相等。

2、对外投资核算与管理的变化,取消“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增设“非流动资金基金-长期投资”,影响净资产项目仅为长期投资,如果有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需减少事业基金并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息时,应当减少相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并增加“事业基金。

四、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加强和明确了“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管理,对“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净资产核算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事业基金”核算与管理应当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不能用于弥补经营亏损,可以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目前事业基金管理不严格,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不能很好发挥事业基金“蓄水池”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和支持事业发展“蓄水池”作用,必须加强对事业基金的核算和管理。

2、“专用基金”核算与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不能混用专用基金。“专用基金”具有控制和专用的特点,管理和使用得当会发挥积极的作用。设置专业基金是事业单位拓宽资金渠道的客观需要,既要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又要符合改革和加强财务管理的要求。

结束语:我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净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合理合法合规,可以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真实完整反映本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状况,确保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金完整性和安全性。(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297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