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一化学知识点必修二【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77967

【导言】此例“高一化学知识点必修二【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1 元素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 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 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周期 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完全 Fr—112号(118) 26(32) 7

第七周期 原子序数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 A 7个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 B 7个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 1个有3个纵行

零族 1个 稀有气体元素 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 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逐渐升高

熔沸点 逐渐降低 (反常)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 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 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 颜色逐渐加深 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 逐渐减小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二篇】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三篇】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剂)

乙酸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篇】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高一年级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第五篇】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

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CB误差分析法

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

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

4、稀释或浓缩定律

C浓BV浓体=C稀BV稀体

5、CB、ω、S之间换算式:

CB=(1000ρω)/M;ω=S/(100+S)

6、CB配制一般操作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7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