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64781

【导言】此例“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2

主族元素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1、原子半径

(1)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主要化合价

(1)第2周期从左到右,元素主要正价由+1递增到+4,主要负价由-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

第3周期从左到右,元素主要正价由+1递增到+7,主要负价由-4递增到-1;

(2)主族元素的正价等于族序数(O、F除外),最低负价=族序数-8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5、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关系式

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

二、推论

1、vt/2=v=(v0+v)/2

2、△x=at2{xm-xn=(m-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1)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2)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时间内全位移X之比:

X1:X2:X3::Xn=1:2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全时间t之比

t1:t2:t3::tn=1:√2:√3::√n

(5)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解法。

高一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4

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加热Mg(HCO3)2、MgCO3溶液最后得到Mg(OH)2固体。

净水剂的选择:如Al3+,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液可洗涤油污。

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5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56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