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范例【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51050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范例【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第一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习主席推进强国强军的战略决心和深远筹谋。我们要深入领会贯彻《建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一、深刻理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我们党始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深刻把握军队建设规律,立足战略安全环境和国情军情实际,科学标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引领军队现代化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大步迈进。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新的战略决策,明确了奋斗目标、战略步骤和基本任务,推动我军现代化全面进入新时代新征程。

(一)新时代的现代化,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的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是由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得来的,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新时代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安全需求的综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征更加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是起定海神针作用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实力必须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相适应。习主席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在作出2035年、本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筹划和安排基础上,历史性提出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根本指向是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我们要深刻领会统帅意图、坚定贯彻战略要求,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以更优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推进现代化,充分发挥军事力量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功能,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积极履行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切实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二)新时代的现代化,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动态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上世纪50年代,我军提出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主要是实现机械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又提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进入新时代,习主席敏锐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基于对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的机理性变化,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推动“三化”融合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要求,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路子、发展模式。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起源于不同时代,前者孕育后者、后者改造前者,智能化并不排斥机械化信息化,而是“三化”相互叠加、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催生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在智能化军事体系萌芽之际,必须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强化以智能科技为主导因素的跨领域融合创新,加快实现由“三化”梯次发展向融合并进、由点状积累向体系突破转变,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中发展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和更高水平的信息化。

(三)新时代的现代化,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现代化。我军在90多年的军事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现代化如何发展,在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动摇和偏移。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准确把握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习主席立起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总纲,《建议》明确了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在推进落实上,根本的是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关键是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推进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现代化;“十四五”时期,重点是聚焦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搞好筹划设计,推开体系建设,抓实关键举措,走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步。

(一)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在于党的先进军事指导理论引领。同时也要看到,伴随新兴领域和战场空间的不断拓展,新的战争和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首要的是深化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研究,深刻领悟贯彻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事战略指导的生命力就在于应时而变、应时而动。要积极跟踪现代战争演变趋势,加强对手研究、敌情研究,前瞻认识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要抓好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学习贯彻,配套完善战区战略、重大安全领域军事战略和军兵种、武警部队发展战略,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要聚焦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全域作战,推行“技术+谋略”的作战理论生成模式,开发颠覆传统对抗规则的作战概念,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要聚合各领域研究力量和智慧,建立形成跨域融合、充分开放、深入实践的军事理论科研新格局,打通“研”、“训”、“战”的链条,推动构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

(二)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先进的组织形态,是发挥人与武器整体优势的倍增器。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实现了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整体性、革命性重塑,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突出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这个重点,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和释能增效,不断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现代化的组织形态,必然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要深入推进军事管理革命,更新管理理念,健全制度机制,畅通“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健全科学决策、全程监管、精细评估、精准调控的管理体系,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先进军事力量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围绕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按照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要求调整优化力量结构布局,巩固提升战略威慑能力,壮大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强化体系作战能力,必须一体化配置、发展和运用战斗力诸要素,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推动各种力量和手段攥指成拳,形成体系对抗优势。

(三)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竞争是最为根本、最具决定性的竞争,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推进军事人员能力素质全面升级、结构布局全面优化、管理模式全面转型。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快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方阵。要聚焦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完善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加大参加联演联训和战备行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权重,推行网络化开放式全覆盖的军事职业教育。同时,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强化军事人力资源精准配置和管理,扩大用人视野,延揽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事业,形成全社会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四)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武器装备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军事能力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很可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质变期,这是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要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科学布局和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动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适应科技创新迭代快、进程短的发展趋势,提升科技敏锐度、认知力和响应速度,深度掌握全球科技发展新方向新应用,捕捉和开辟可能改变战争形态、作战规则、攻防格局的技术方向,打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战略“铁拳”。要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牵引带动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体系跃升。

三、深入贯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

习主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也完全有条件实现大的发展。我们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强的组织领导、务实的举措办法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夺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胜利。

(一)坚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强国复兴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加强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运筹,在全局中“谋全域”,在长远中“谋一程”。要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着眼“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相协调”,科学编制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在更高起点上把目标任务、发展指标和实现路径谋划好。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跟综合国力发展军力,紧贴国家重大安全需求发展核心能力,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二)坚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始终牢记忘战必危、怠战必败,保持对敌情动向和周边安全态势的高度敏感,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现代化建设走深走实。要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导向,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做优做强各方向战略布局,切实提升威慑和实战能力,做好反恐维稳和海外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发挥改革创新的驱动力。打破制约改革创新的一切束缚和禁锢,紧跟战争形态之变、科技发展之变、时代演化之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持续深化备战、建设、改革的创新发展。选择发展潜力大、极具竞争力、战略高价值的领域和方向前瞻布局,见之于未萌、动之于先发,拓宽赶超跨越战略途径,加快由被动适应战争向主动设计战争转变,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模式转到体系化内涵式发展上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评估体系、监管体系。强化军委管总,搞好顶层设计,创新战略管理,实现战建统筹、跨域统筹、军地统筹,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和韧性。以高质量武器装备、高素质军事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为重点,增加战斗力有效供给,推动军队现代化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

(五)凝聚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围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搞好战略层面筹划,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协调,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融合运用一切时代创新成果和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第二篇】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百年历史所作出的这一精辟而又深刻的概括,不仅醍醐灌顶,深化了我们对党史的认识,而且鞭辟入里,阐明了这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启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民族复兴,围绕这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前进逻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大逻辑,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能够无往不胜的决定性因素。正因如此,我们党历经百年,仍然顶天立地,勇立潮头。

在拯救中华民族的革命时期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

在拯救中华民族的革命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才得以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要求,融入历史前进的逻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始终遵循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大逻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彻底改写了近代以后旧中国的历史,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民族自救的华彩乐章。

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奠定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仅仅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展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紧密结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了复兴中华民族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科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紧密结合,使党的初心和使命紧紧融入“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之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制度上、科技文化上和社会上的真正富起来。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新常态下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践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沿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内在逻辑,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使党的初心和使命紧紧融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同时也是始终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理念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紧紧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紧扣“拯救中华民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现实问题,从拯救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到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整个历史过程始终遵循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历史规律,从革命、建设、改革的纵向历史过程中,清晰地勾画了百年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强来”“强起来”的内在历史大逻辑。正因为如此,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沿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内在历史大逻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励精图治、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不懈奋斗、顽强拼搏,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壮丽诗篇。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第三篇】

本学年我校的国防教育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国防教育纲要》,紧密结合各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因地制宜,把国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几年来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21世纪钢铁长城捍卫者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利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渠道,采取“结合、渗透”的教育原则开展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请派出所的领导来校给教师讲座,对国防教育的目的、意义、对象、方法、途径进行了详细介绍,使教师知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好。学校还组织教师看一些录像,使教师感到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柱石,是钢铁长城,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许许多多。从而激发起了教师对人民解放军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党支部领导,校长负责,教师组成的工作班子,形成了国防教育网络。

校长亲自负责,认真研究分析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任务、制订计划,制订管理措施,落实教育阵地,保证了国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落实计划,研究和设计活动方案,并且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保证国防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探索途径,形成特色。

1、基地建设。

(1)建立了学校国防教育基地,与真光消防队结对子,建立共建单位。

(2)与派出所建立共建单位,邀请所长担任学校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

2、课程设置。

学校特开设了国防教育这一课程(每周四午会课),要求班主任有目的、有内容、有记录的上好国防教育课。

3、特色工作。

(1)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有纪念意义的节日进行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如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我们就组织队员走上街头,走上社会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为民服务活动。

(2)我们立足本地,挖掘本校和本地的地方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我们聘任街道伤残军人王爷爷担任“信风子”小队的课外辅导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我们把国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之中,融知识、思想、科学、技能、趣味为一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在国防教育中得到锻炼和提高。①首先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我们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文的知识点,把国防教育引入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思品课、语文课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我们不失时机地把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贯穿在这类课文中。②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少先队活动之中。我们把国防教育纳入到少先队活动计划之中,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例如:今年“八一”建军节,组织学生到消防队进行庆祝、慰问活动;组织学生到真光消防队参观,观看消防演习,体验军营生活;开展社区拥军优属等活动。

(4)开展“我与国防”主题读书活动。我们不断挖掘新的国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努力创设新的活动形式,开展好主题读书活动。。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学校国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工作,突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第四篇】

[摘要]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考察国防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当代中国国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字]中国国防历史启示

一、中国近代国防的失败带来的屈辱历史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天朝大国”的大门顿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国防危机,中华民族步入了漫漫长夜。开始了一部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近代中国的国防史。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

二、中国近代史国防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国防以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强兵必先富国,两者应当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巩固国防的根本是政治昌明

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并吞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于晚清都是如此。

三、中国近代国防史影响当代社会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了蕴藏在东方这条巨龙所潜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国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辉煌,在90年代创造的奇迹!中华儿女都在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着,我们向往幸福,我们渴望富足,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损失,这是我们的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是国防强盛的重要力量!国防建设历来是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国防科技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一些关键技术。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积极防御,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是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围绕这个方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

四、中国近代国防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国防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