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范例实用3篇
【导言】此例“思维与智慧范例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维与智慧1
可是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对教材的Project板块的理解不到位,而且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兼顾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少对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因此在处理Project板块的时候基本上都把Project板块当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把重点放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文章中所涉及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的讲解,对于完成课题研究这一项则很少涉及。此外,教师们普遍认为它和目前高考的关系不大,舍不得拿几节课去搞活动任务,更不愿意花时间搞项目设计,被动应付的心理比较普遍。久而久之,教材的全新观念根本没有得到实施,英语教学又回到了传统的老路上去,教改也自然又成了一句空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把project部分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A部分的阅读材料,重点放在分析范例的结构和行文要点,然后进行 planning,即学生分组,确定本组课题,明确分工,每个成员负责1-2项任务,确定组长。
第二阶段: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们具体分工,查找国内外相关网站,收集与本组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分类筛选,通过协商策划制作出多种形式的图文音像,讨论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比。由组长轮流发言,根据本组制作的PPT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和指导。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话题内容充实、题材丰富、时代性强、拓展面广、实用价值大。但是,由于在这些包罗万象的语篇中蕴藏着许多学生必须掌握但在主阅读课文中却找不到的词汇、短语和语言知识。所以,在进行Project板块教学时,首先要拿出10到15分钟时间,用“问题导引”、“任务型阅读”等方法对A部分进行阅读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准确认读生词、短语,迅速获取语言知识和归纳相关信息的能力,指导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改进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这个过程成为学生理解语篇大意、掌握相关语言点、增加知识积累和准确概括提炼的过程。Project板块B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A部分提供的范例和内容开展合作探究,完成自己选定的由本单元话题或A部分提供的范例延伸出来的课题。
结合在教学Project时的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教师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区分reading 和Project教学
教师们要转变观念,不能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上。教学Project板块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语篇材料,增加知识积累,从中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方式、方法。其次,一定要指导学生参照给定的探究范例和4 P步骤( Planning, preparing, producing, presenting ),与同学分工合作,通过讨论、调查、专访、文件检索等活动,完成一个特定的课题。以实现“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目的。
二、提倡合作学习,加强学法指导
有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和别人合作。为此,我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们能够融洽相处,平时谈话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同学(80%)、时尚(75%)等方面,很少谈论学习问题(10%)。他们中不到一半的人期望合作学习(43%),而且平时也很少实施(10%),如果有,合作的方式也仅限于问几个问题(85%)和查单词背诵(20%)。
因此,教师要通过沟通逐渐让学生明白合作团体中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使用讨论式学习、活动式学习等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性别等情况给学生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将内向的同学与外向的同学组合,将成绩偏差的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合,并兼顾男女比例,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互补,使小组合作在短期内便能获得成效。由于我们现在所授班级一般都是大班额,学生数目较多,因此还可以采取大组套小组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如将全班分成四大组,再将每大组分成三小组,每小组四到六人。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型操练时,可组织二人一组的 pair work,而在进行如讨论、调查、辩论等复杂的交际活动时,可采取四人一组的 group work。而在进行如单词竞赛,故事接龙等规模较大的竞赛时,可以采用大组模式。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并且角色要定期轮换或调整;布置的任务要清晰具体,精心设计。
教师还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学中要体现“做中学英语(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老师们在处理Project板块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词汇、句型,无论是在阅读材料时,还是在分组讨论、分工合作、设计课题、展现成果等各种活动中,都要贯彻“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
三、灵活处理教材,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本套教材的Project中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不一定都要严格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去做,教师要学会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创造性地灵活处理教材,如在教学模块三第三单元的Project时我只要求学生简单地阅读了Ancient China and Rome的文章后,就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介绍连云港历史的文章,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材料画出相应的时间坐标图;我还曾经把模块四第三单元的3篇科幻小说都换成了最新的、最流行的Harry Porter等文章让学生们体验科幻小说的神奇。这些尝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单元的Project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好机会,如教学模块一第三单元的Project时我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了多种Posters,有介绍音乐俱乐部的,有介绍文学社团的,有介绍篮球队、足球队的等等,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语言知识。
总之,学生们的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们要真正体现教材编写的思想,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尝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逐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思维与智慧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思维与智慧的相关认知。
思维与智慧2
关键词:教学智慧;教学研究;主要因素
叶澜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培养初探》一文中说道:“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智慧教师是每一位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教学智慧影响因素
为了深入研究教学智慧养成策略,笔者近几年主持了杭州市教研立项课题《提升社会学科教师教学智慧的策略研究》研究。通过研究,了解到当前教学智慧的一些显性特质。
(一)影响教学智慧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教学智慧的因素有多种。
(二)教师心目中智慧教师的特征
大部分教师认为智慧教师必须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先进的教育理论、完善的知识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敏捷的教学思维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等显性特征。
(三)学生心目中智慧教师的特征
大部分学生认为智慧教师应该具有关爱学生、知识面广、讲课幽默、方法多样等主要特征。
二、提升历史与社会教学智慧的策略
历史与社会是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一门国家课程,是包含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的一门综合学科。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智慧的养成虽不能像知识一样通过学习获得,也无法像技能一样通过不断训练而形成,但教学智慧的养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影响教学智慧养成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教学论理是教学智慧养成的前提
1.教育信仰催生教学智慧的养成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名师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同于普通教师,那就是他们有自己执著的教育信仰,把养成教育智慧当成一种自觉。
2.职业规划影响教学智慧的养成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就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从新手教师慢慢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关爱学生是萌生教学智慧的源泉
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曾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智慧。
(二)教学经验是教学智慧养成的基础
1.不断完善间接经验
补教育理论“短板”。聘请专家指导,现身说法,点拨迷津,引领成长。
补学科专业“短板”。历史与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内容,所以,每位教师都要补齐自己的学科“短板”,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
补教学艺术“短板”。教研组成员之间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汲取同伴的教学智慧,弥补自己的教学“短板”。
2.主动提升直接经验
教师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去。许多名师都上得好一堂课,写得好1篇文章,他们都是从课堂教学一线慢慢成长起来的。
(三)教学思维是教学智慧养成的保障
1.逻辑思维有助于知识整理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有因果关系,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思维有助于整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辩证思维有助于科学评价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地理现象、历史观点、政治事件作评价,就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3.创新思维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思维培养的最高目标。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四)教学研究是养成教学智慧的助推器
1.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式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2.教育叙事总结教学规律
教育故事中蕴含着很多哲理总结和借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3.课题研究探究教学本源
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可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提升和实践智慧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思维与智慧3
一、坚持合作性原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在讨论法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合作性原则是首先应当予以考虑的。学生是讨论开展的主体,只有学生们合作好了,才能够让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在学生之间顺利流转,实现交流碰撞的思维目标。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合作性原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合作,即全体学生都要加入到合作学习交流过程当中来,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里。
例如,在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时,我先从概念上向学生们教学了何为奇函数、何为偶函数。为了让大家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函数奇偶性的特点与性质,我将每5-6名学生分为一组,并请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举例,分别列举出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并且想办法证明所列函数的奇偶性。在这一系列问题当中,各种难度的内容都有涵盖,任何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能够解答的部分。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十分热烈。有的小组找到了y=x2,y=x-1+x,y=(x+1)2等具体函数,有的小组则提出了y=kx、y=ax2+c(a≠0)等函数形式,每个人的思维都很活跃。
坚持合作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始终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互动放在教学首位。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创设出充足的合作参与空间。理想的讨论法教学,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大胆、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想,相互启发,实现思维的自主提升。
二、坚持创新性原则,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仅靠一味地从语言上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学习讨论,很难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们的讨论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家从心底乐于针对数学内容进行讨论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坚持课堂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如果能够将讨论行动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让讨论成为学生们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需求,那么讨论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例如,在学习数列知识时,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法。然而,我并没有将这个计算方法平铺直叙地提供给学生,而是先向学生们提问:设Sn=11×2+12×3+13×4+…+1n(n+1),求Sn.这个问题的难度对于刚接触数列知识的学生们来讲并不算小,大家很自然地与周围的同学开始了如何计算的讨论。顺利求解后,我又将问题继续延伸,请大家尝试从问题解答的过程当中寻找一些规律。这样的提问方式给学生们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很大空间,大家的讨论更热烈了。到了重要环节处,我也一起加入讨论,总结出了如下规律: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能够转化为两项之差的形式,且前一项的减数与后一项的被减数相同,则在求和时,中间项可相互抵消,也就是
1n(n+1)=1n-1n+1,1n(n+1)(n+2)=121n(n+1)-1(n+1)(n+2)
,1a+b=1a-b(a-b)等结论。
可以看出,有效激发起学生们的讨论兴趣,需要对大家提出“软要求”,即让讨论成为学生的自主需求,而非教师的硬性规定。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们对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并在学习进行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我们需要讨论”、“讨论一下会更好”。这样实现了创新性原则在讨论法教学中渗透的目的。
三、坚持开放性原则,延展数学学习视野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讨论法教学时,还应当坚持开放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开放性原则主要是针对讨论的内容而言的。讨论法的使用本身就是课堂教学方式由禁锢走向自由的一个巨大转变,其内容更应当协同形式一起进行完善。一提到学生讨论的内容,很多教师便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些常规性的问题。其实,这些内容留给学生的讨论空间并不大,我们需要将讨论内容进一步开放。
例如,为了训练学生完整有序的空间想象力,我提问学生:如果一个四面体的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四个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当中的哪些?这个问题的开放性是比较强的,我鼓励学生们在讨论中交流想法。果然,大家汇集思维,以不同顶点划分,得出了如图的三种可能性。如果没有讨论的过程,仅靠学生一人之力,是很难将所有可能性都涵盖的,甚至连一个清晰的思路都找不到。
很多时候,各类测试当中出现的开放性习题常常可以为课堂讨论提供依据和启发。在既有的常规性问题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问题形式或是内容进行大胆延展,将提问灵活化、开放化。如此一来,学生在对之进行思考与讨论的过程当中,数学思维与学习视野也很顺利地随之得到延伸与拓展。这也是对于数学知识学习效果的有力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