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样例【优推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样例【优推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一篇】
浅析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教学方法初探,就跟随百分网网友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安装、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
由于计算机硬件安装强调的是动手能力,按时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教师在讲述cpu相关知识时往往要把cpu结构、功能、原理做为重点来讲,而这些知识对职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对cpu的种类、厂家、性能、与其它部件的搭配等,这些对职业学生将来就业有用的,则介绍得不多。学生对这些理论并不是很感兴趣,也很难记住这些知识,而等到他们就业时,这些理论已经过时了。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使面临一些简单的操作方面的问题也无从下手。相反,我们在一些电脑市场看到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什么计算机学历,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非常熟练。他们通常的经验是:做的多了、熟了,就会了,不需要懂得太多知识。这种现象使我们意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此,我们应该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大胆探索,引入一种以实际需求为教学目的的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缺乏,那么可以利用3ds max虚拟现实的技术来解决。学生不光可以在学校使用这一资源,也可以把这种辅助教学软件带回家进一步学习。我们可以用3ds max强大的建模功能,建立出计算机中的“cpu”、硬盘、显卡、主板等核心硬件,并且每一个硬件完全对比真实实物建模,内部构造也要建模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使用空间,可能刚开始做这些硬件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一劳永逸,这些虚拟的模型造价远远低于真实硬件的价格,并能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不用像传统硬件教学,在使用设备的时候搬来搬去,只需要一个u盘,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计算机硬件设备实验室,便于教师随身携带,去不同场合教学使用。学生放假也可以把这个“虚拟的硬件实验室”带回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在家中做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2.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来构建教学模式。从学习者的角度说,项目教学是一种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是指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可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各个任务,比如:行动导向、小组抢答、网上模拟攒机、小组竞赛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是:每次任务之前,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和设备的安全问题之后,把任务直接下达给他们,每个小组从任务的计划——决策——实施——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是独立完成,中途有疑问的,老师给他们提供若干学习途径:实习报告、网络、老师的辅导、小组间的互助等。老师在巡视过程中,不断记录存在的问题或及时更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做适当点评,最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继续完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建立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由于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实践中设备容易在操作中损耗,因此,虚拟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最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虚拟的设备是不会有磨损和消耗的。做了错误操作,计算机会提示你这样做的后果,也不会真实地损坏虚拟设备,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刚刚开始入门的硬件维修学生,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损坏硬件设备了,可以放开手脚地练习计算机硬件维修技术。当然虚拟硬件设备同样也会有一些维护问题。例如计算机病毒是可以损坏虚拟硬件的,但是只要做好备份和计算机软件常规维护工作,这些可能的`损坏变得很小。比起真实的硬件设备维护,资金消耗和工作量小得太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虚拟技术的强大和明显优势。因为虚拟机是一款软件,它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但是学生却可以像对一台真正的计算机一样来对它进行各种操作。
4.采用全面的考核方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操课中,对于每个任务不是单凭终结成绩就了事的。老师可以把每个任务按10分算,这10分包含:纪律、学习主动性、回答问题情况、卫生、任务完成次序等。这样做,学生不光注重任务的结果,还注意在整个实操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且,在每次任务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时不时地展示每个小组的本次任务得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动态地变化这个得分表。通过这一举措,相信学生在实操时几乎看不见违反纪律的情况,给人的感觉是整个实操场地秩序井然。
总之,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项目教学、建立虚拟实验室、全面考核这四方面的处理,我想计算机应用教学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将会有一个飞跃。我们能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也能让学生在这些教学改革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
-->
-->
-->
-->
-->
-->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二篇】
近年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职新生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偏低,使得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高职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难学、难懂、难过关,畏难情绪很大。分析其中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我们高职计算机教师的责任。在这里先陈述高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现状,再有针对性地谈高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改进方法。
1.大一新生,有一部分在高中时几乎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的也只是限于聊天、游戏和收发邮件等少量计算机运用,只有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同时,计算机学科教学由于仍处于改革探索阶段,造成计算机学科教育有些混乱,对于课程、教材和师资的安排、配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造成高职生学习动力不足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来自社会上对高职生存在的一些偏见,这给高职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它们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内因来自高职生自身的自卑感,他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就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信心。还有的高职学生中,有很多人不是为了来学习,而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这样的动机很难产生学习动力。在高职教学中,仅仅依靠降低教学难度也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3、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于“90后”学生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交际需求甚至知识需求,旧有的以“僵化、生硬、强制”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教师要注重“90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抹杀他们的创造力,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现在的计算机教学基本采用一锅端的情况。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时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表。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大家在进校的时候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十个手指各有长短”。很多城市的孩子从小就伴随着电脑长大,基础的新建文件、打字对他们而言不费吹灰之力,我们普通的教学对他们而言就看似很简单;可是很多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以来却是第一次接触电脑,从来没接触过最基础的开关机。那么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教学,不能每个学生千遍一律统一要求。
2.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在教学内容制订方面一定要分开专业,针对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决不可一概而论,要以将来学生在工作岗位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多样化教学,就是通过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和策略,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使之达到最佳境界,以便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用任务来驱动教学,由于高职学生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项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所遇到的难点往往不同。如果任何知识点都详细讲解,讲解完毕后,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就不多了。结果有计算机水平相对高一点的学生很不耐烦,而其他学生只是掌握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使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比较综合的练习,教师要先讲解一般的操作关键以及大致步骤,某些难点的解决方法就先保留起来,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要让学生真正的遇到问题,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真正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不像其它的'文化基础课,比如语文、数学等课程,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比如:在word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图像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把文本框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学生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对学生们来说不会出现大量的问题积压利于保留学习热情,对教师来说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利于今后授课的完善。
5.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计算机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计算机学科教学不能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自己的创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教师要勤于钻研教材,胆大心细地设计教学思路,使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尽可能跟上现代计算机软、硬件形势的发展,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润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
[2]曹卫平,周斌英.高职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6).。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三篇】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c语言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提出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辅以强化训练,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魏峰作者单位: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刊名:硅谷英文刊名:siliconvalley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关键词:兴趣强化训练效果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四篇】
摘要:计算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此提出几种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合理安排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要先开设一些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课程,如玩打字游戏、制作精美图片、上网冲浪等。
讲授这些课程时,首先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再教授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按照教材进度,教一些枯燥乏味的系统原理、程序设计等,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难于理解或产生厌学心理。
二、让学生多实践,培养主动学习热情。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主,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学习机会,平时可以安排学生帮忙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如:打印一些班级管理制度、课程表、值日生轮流表等,这些实际的工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日常表格处理;每当考试结束后还可让学生进行考试成绩汇总和分析,这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excel软件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学生在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就会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找老师或同学。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实用技能,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差异性,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力和基础知识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为突出,对此,职业院校教师更应“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进行分层教学。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根据每位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较差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不能让他们感到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较好的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不应让他们感到内容过于简单、目标太低,而觉得不需努力也可达到要求,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和掌握难度大的知识,甚至也可以是教学大纲上不作要求的知识。
所以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会使每位学生都尝到阶段性成功的喜悦,从而发挥他们更大的求知内驱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黑板加实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完成授课内容,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加大了信息量的传授,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习热情,变灌输为启发,变被动为主动,更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抽象概念等,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这样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五、运用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教学的项目进行选择与优化,教师引导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计划制定、分工合作,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的新型模式。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指实际的工作任务,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实施计算机硬件教学中,确定一个计算机整机组装并预装windowsxp操作系统的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由教师提出项目设想,然后与学生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步,由学生制订出该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步骤和工作程序,并由教师审核。
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指导尤其重要。
对项目实施的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整理要全面及时,还应该适当地及时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通过这样的启发,可避免独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
第四步,检查控制。
教师要在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地进行检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以避免整个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第五步,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
先分小组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计算机故障处理与维护2。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的故障处理与维护也就成为了平时人们应用计算机所要处理的问题。
良好的使用、维护习惯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因此,人们就应该对计算机的故常处理及维护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了解处理办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本文就是针对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处理办法及维护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故障处理;分析与讨论。
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沟通、帮助人们工作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交流中,就难免对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设置或长期使用,就可能导致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逐渐减慢,不能更快速的处理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保证它的正常运转。
计算机在进行工作时产生的自然磨损情况是必然的,但磨损情况过于严重或一些其他原因就可能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
对于计算机故障的处理与维护不仅方便了自身对其的使用,更利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1计算机中软件的处理与维护。
软件的故障处理。
一般计算机发生软件故障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文件丢失、内存耗尽、文本格式不匹配、内存互相冲突等。
其中最严重的就应该是系统故障了,这也是计算机软件进行故障处理最麻烦的一种情况,甚至严重的要对计算机进行程序的充装。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不规范的操作就可能导致其软件发生故障,这类故障可以在相对应的软件产品的网站上找寻到完整的软件,将其中导致故障的非法软件进行提灌,就可以排除故障。
此外,计算机中文件应该留有备份,对于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文件破损进行替换也可以达到排除故障的效果。
内存耗尽也可能产生计算机的软件故障,当我们应用计算机开启一个程序后,就可能占用一定的内存,如果我们开启的程序过多,就可能产生内存消耗过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计算机处理速度要比开机时处理速度慢得原因。
我们可以采用重新启动的方法让计算机进行内存释放,来加快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文件丢失的情况也会造成软件的故障,在进行文件删除或重命名时,就可能导致计算机在开机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启动项,从而导致软件故障。
还有,计算机在使用中,一旦随意安装一些与计算机格式不相符的文件,也可能是产生软件故障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处理软件问题时就应该采用正规的软件,保留资料的备份,同时对计算机的卸载、重装等工作做好监视,保证将软件故障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软件的维护。
培养良好的软件维护习惯是增加计算机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的关键所在。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时,应该尽量的节约空间,将不需要的程序进行删除,并且不是简单的删除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而是选择控制面板中的软件卸载功能进行软件的卸载,保证软禁真正从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中消失。
同时,我们也应该定期对系统中的临时文件进行清理,保证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在平时的办公中,计算机会产生许多临时性的文件,如果我们不及时清除,就会影响计算机的速度。
在对计算机进行软件维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病毒的查杀。
当今的网络环境还不是很清洁,一旦计算机没有一个好的软件查杀程序,就很容易造成计算机的网络病毒,从而对其使用及安全都有危害。
对于病毒方面的维护,应该以防患为主,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工作,降低病毒入侵的可能性,发现病毒要及时清理。
同时,计算机的维护还包括注册表的清理及历史浏览记录的清理等,都可以释放被占用的资源,增快计算机的处理效率。
2计算机中硬件的处理与维护。
硬件的故障处理。
计算机故障不仅包含软件故障,还包括硬件故障。
计算机的硬件故障一般表现的度很明显,必然会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
一般情况为:显示器黑屏、蓝屏等。
在对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进行处理是,我们可以先从简单进行排除,寻找故障原因。
第一,我们可以先对计算机进行清洁工作,用柔软的毛刷或布清理设备、主板等硬件上的灰尘,进而对其因接触不良或引脚氧化而引起的故障进行排除;第二,可以采用观察的方法,查看插头是否接触不良,芯片表面有无裂痕、表面是否有烧焦的痕迹等现行,进行故障的排除。
如果遇到不确定的硬件,也可以通过拔出或替换的方法进行排除,从而确定故障原因,再根据原因选择相应的对策进行故障处理。
硬件的维护。
计算机同其他电子设备一样,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人为或环境对其的影响。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将其放置在温度过高、潮湿、粉尘很多、噪音很大的环境,这要就可以避免计算机不因环境影响其性能。
另外,在我们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时也应该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工作,不产生人为的破坏,定期还应对计算机进行清洁工作,从而防止因灰尘过多造成的计算机硬件故障。
在我们不使用计算机时应该将其关闭,不能长时间工作,不仅浪费了能源,还对计算机造成一定的损耗。
不能随便对计算机进行拼接或安装,对计算机的风扇也要进行定期清洁,保证散热功能正常。
在对计算机的显示屏进行清洁时,应该在关机状态,用专业的毛巾和清洁剂进行清洁工作。
同时,在一段时间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性能检测,了解硬件工作的状况,一旦发生破损情况及时更换,更好的避免故障的产生,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
3结论。
总而言之,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故障问题,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便捷的帮助,增加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计算机的故障处理及维护问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贾勤,刘雪飞,孙岩岩,张毅,张英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2]戴新亮.石破天书.解决故障―常见windows故障消息及解决流程[j].电脑应用文萃,2006(3).
[3]王钟,李刚荣.基于专家系统的计算机故障自动处理系统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8(21).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五篇】
针对县城新开办小学新进的乡村教师对计算机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导学案的操作技能欠娴熟的情况。为提高全体教师应用网络电化教学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9月11日,邵东县城南小学特聘请二完小专职电脑老师赵平治为新进教师“充电”传授新技术,对她们进行计算机运用能力培训,力求使所有教师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培训课上,老师们认真听课,详细做笔记,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近日在运用计算机备课时遇到的各类问题,例如,如何进行教学文字处理、制作表格、编辑电子文档,如何将电子材料上传、如何制作课件等。
通过此次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了部分新的科学有效的电化教育知识,解决了教师们平时在电子表格和word有关操作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们收获颇多。接受培训的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感慨道:“学校领导真是好,给我们新进的教师及时雨,把脉又开方、问诊又补血,充实又提高我们教学技能,相信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在这里闪光。”据该校校长张红星介绍,学校将持之以恒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让老师轻松教,让学生快乐学。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六篇】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实用性强。
我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用考核促进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让学生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课程上学有所得,教师能教有所悟,教学相长。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硬件配置;认识计算机的功能作用;学习并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录入及office等常用应用软件;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共享。
这是一门看起来上课内容浅显,但实际上并不好上的课。
面对学生原来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如何让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能够在同一课堂内静下心来,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每人每天能有收获,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能自发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个任课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差,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入学目的往往就是混个毕业证书。
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差较大,一个班里面,会有一些学生打字速度能有60汉字每分钟以上,会上网、上q、登录邮箱,会下载图片音乐电影;但是同时会有一些很少接触电脑,不会用键盘,不会拼音打字,认不全26个字母,没用过qq,不会上网,甚至连打开关闭电脑都不会的学生,学生间计算机水平相差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讲深点,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讲浅点,基础好的学生不耐烦。
第二,电脑课的教法大同小异,上课的一般流程是:先观看教学课件、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学生上交作业,最后教师对作业进行点评和小结。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单一的课本素材和千篇1律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和厌烦情绪,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上课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中职学生很少有看电脑课本的习惯,课本发下去时是新的,上面除了写了个名字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空白,到他们毕业时,仍然很新,明明是课本上的知识,却不知道;学生没有上课带笔,记笔记的习惯。
少数的学生开始时带了,但看到其他多数人没有带,后面也跟着不带了,不能坚持自己对的立场。
没有做笔记的结果就是没有复习,知识点记不牢,水过鸭背,课堂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交,缺乏学习自主性。
根据实际中的教学情况,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尝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课程产生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去学,有主动探究的行动;学生想学,愿学,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在学习过程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最终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收获和喜悦。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能对学习进行关注和能够持续性地进行学习的保证。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上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上好每一节课,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在的学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类型,如果老师上课之前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学这个软件有什么用?学了之后有什么好处,学生学起来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不是那么高。
例如:教打字时,告之学生,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打字比赛,比赛获胜会获得证书和奖金,30汉字每分钟是将来能找到一份工作的底线;教计算机组成和电脑硬件配置,上课之前去市内电脑店写好几张2000到3000元左右的组装电脑配置单,给学生分析比较,给学生讲了上课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辨别,学这个可以判断一些电脑品牌硬件的性价比高低;教word时候,明确告诉学生这个可以做个人简历、课程表、通知,以后一定用得着;教excel的时候,明确告诉学生这个excel用于数据统计和财务核算,举个例子,让学生同时用计算器和excel电子计算表格算一个工作表里的结果,哪个更快?计算器点个半天,自动填充功能一下子算好一个表的数据,亲眼所见更让学生信服。
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门课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所有的教和学都要随时根据课堂变化来进行调整,不管是什么课程,在教学中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刚开始,在大多学生不会什么电脑操作的时候,用“先教后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先讲课,后面学生跟着进行操作;当课程讲授过半的时候,就应该改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在学生积累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时候,这时就可以开始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让学生试着先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检查之后,再集中讲评作业过程中的学生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把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遇到问题时相互学习,因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让基础好学生去帮助基础差的学生,给帮助同学有相应的加分,提高学生互助的积极性,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用“考核”促“学”,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用每天作业的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设计时最好能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
有对学习的爱好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但并非所有学生都爱好学习,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对于没有学习爱好的学生就需要用其它办法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其中教学考核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
学生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就不得不迫使自己努力学习,养成一个学习自主性,从而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平时成绩考核办法:即课程开始之前就找到上课班级的班主任拿到上课班级的学生花名册,做成一个课程相关的excel电子表格,上面有班别,学号,学生姓名,作业名称和作业当天日期,严格从平时的第一次课堂作业开始就执行记录每一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明确告之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次数越多,质量越高,成绩就会越高;反之,成绩就会越低甚至可能要补考。
成绩高低基本上由学生本人的努力程度决定。
学生有查看、下载全班所有同学的作业记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激励、鞭策学生完成作业,使其不断地超越自我。
一个作业或者几个作业就能设置成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学到课堂知识,相互协作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一个学期的十几个学习任务如果能做下来,这些学生基本上能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4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
计算机是一门需要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指导,但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我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
计算机主要是实践,教师要少讲,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多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可以把上网作为一种奖励,在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检查过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可以连接二十分钟的网络,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完成作业的动力。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达成的;只有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实践、经验积累。
教材的改进能与时俱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能关注学生每一次课的成长,能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4]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4).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七篇】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c语言的学习对我们尤其重要。
c语言实验初学心得体会1。
看了一段时间的《c和指针》,这样看的效果不是很好,看着书本当时是懂了,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发现并不能真正的把理解的内容加入到自己程序当中,不能很好的去运用它,所以对于c语言我认为理论加实践,是学习c语言的最好方法,看书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较容易遗忘,学习效率比较低,所以现在学习《数据结构》,在看书的同时,会在microsoftvisualc++软件上实践,严蔚敏写的《数据结构》这本书,比较经典但是这本书是伪算法,并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对于初学者上机实践比较困难,另外说一下,我认为学习应该是在模仿中理解,在模仿中创新,所以我选择结合高一凡写的书《数据结构算法实现及解析》,这本书严蔚敏写的伪算法全部用程序实现了,给我上机实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貌似说到数据结构了,呵呵,回到正题,下面继续说说c语言。
指针是c语言的精华,也是c语言的难点,它就像一把双刃剑,锋利无比但运用的不好也会给自己带来危害,后果比较严重,所以重点来说说指针。
很多初学者弄不清指针和数组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为避免混淆不清,下面总结一下指针和数组的特性。
指针是保存数据的地址,任何存入指针变量的数据都会被当作地址来处理,指针变量本身的地址由编译器另外存储,存储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间接访问数据,首先取得指针变量的内容,把它作为地址,然后从这个地址读或写入数据。
指针可以用间接访问操作符(*)访问,也可以用以下标的形式访问,指针一般用于动态数据结构。
数组是用来保存数据的,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而不是数组的首地址,所以数组p与&p是有区别的,虽然内容相同,但意义却不同,&p才是整个数组的首地址,数组名是整个数组的名字,数组内每个元素并没有名字,不能把数组当一个整体来进行读写操作。
当然数组在初始化时也有例外,如intp[]=“12345”是合法的。
数组可以以指针的形式访问如*(p+i);也可以以下标的形式访问p[i],但其本质都是p所代表的数组首元素的地址加上i*sizeof(类型)个字节作为数据的真正地址来进行访问的。
数组通常用于存储固定数目且数据类型相同的元素。
刚开始的时候我。
有点分不清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现在也总结一下,指针数组,首先它是一个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指针,可以理解为“存储指针的数组”的简称,数组指针,首先它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数组,在32位系统下永远只占4个字节,至于它指向的数组有多少个字节,并不知道,可以理解为“指向数组的指针”。
举个例子,int*p1[10]与int(*p2)[10],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操作符的优先级,“[]”的优先级比“*”的优先级高,所以首先p1与“[10]”结合构成一个数组p1[10],int*为修饰数组的内容,所以数组元素是指向int类型的指针,所以这个是指针数组,“()”的优先级比“[]”的优先级高,“*”与p2结合构成一个指针变量,int修饰数组的内容,即数组的每个元素,数组这里并没有名字,是个匿名数组,现在清楚了p2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包含10个int类型数据的数组,即为数组指针。
下面再说说内存管理,内存分为三个部分:静态区、堆、栈。
其实堆栈就是栈,而不是堆。
静态区是保存自动全局变量和static变量。
静态区的内容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内都存在,由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分配。
堆是由malloc系统函数分配内存的。
其生命周期由free和delete决定。
栈保存局部变量。
栈上的内容只在函数范围内存在,当函数运行结束,这些内容也会自动被销毁。
再说说有关内存需要注意的地方,定义了指针变量,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初始化使它指向一块合法的内存,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在使用指针之前一定要确保指针是有效的。
转载自
使用malloc系列函数分配内存,使用完之后应及时释放内存,以防止内存泄露。
最后总结的说一下学习c语言的方法就是编程编程再编程,理论学习与上机操作同时进行,另外在编程序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八篇】
在教同学们新的操作、新的知识点的时候,能举例的尽量要举例,而且要尽可能举一些与周边生活或某工作行业中常见的贴近例子,尽量的要让同学们知道知识点的用途,可以用在哪里,是用在生活中还是用在某行业中,怎么个用法,那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学习。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九篇】
1.开机前应先检查电源、微机、设备等是否完好齐全,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电教室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2.上机操作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发现故障或突发事件,应立即关机或切断电源。使用结束后,要按程序关机,并切断电源。
3.严禁随意搬动机器、打开机盖或连接各种电缆。不得在机器上摆放物品,切忌让细小物件落入机器缝隙内。
4.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以防止病毒入侵。不得随意删改机内数据信息。
5.不得浏览不健康网页。工作时间不得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
6.本办公室机器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严禁非本校教职工使用。
7.工作时间严禁使用电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请勿将计算机完全共享。
1.学校的入网计算机应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江苏省公用信息网账号用户入网责任书中的各项规定,并严格执行。
2.要妥善保管用户账号和密码。用户账号和密码由专人掌握,不得泄密,以免造成损失。
3.工作日每天定期开机入网查询,教育局分发于电子信箱的邮件应及时收阅。要求采用电子邮件上报的材料和数据应按时发送上报。
4.使用信息网时,操作人员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在网上传播、散布、复制以下信息:
(1)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
(2)泄露国家机密的信息;
(3)与国家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信息;
(4)涉及色情、淫秽的信息;
(5)赌博信息;
(6)有损害社会公德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5.不盲目接收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以防病毒侵入,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平时应做好经常性的查毒和杀毒工作,加强对计算机进行常规的维护保养。
6.计算机上网应有上网记录,对每次入网时间、上网操作人员、内容等作记录以备查。
小学教师的实用计算机教学方法【第十篇】
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共六节课程。其中两节是理论,四节是实操。也就是说上完理论课,接后的就是实操课。所以我们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或者是在每周备课的时候,甚至是在上理论课的时候,都必须时刻保证所上的理论内容要使得紧接着要上的实操课有所操作,而不能在上了两节理论课之后的实操课中,学生什么操作内容也没。即使在理论课中,不但要上只是理论的内容,也要上一些需动手实操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浪费实操课程的时间。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不能够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目录的内容按“部”就“搬”那样来教学,而是应该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内容的侧重点等的实际情况调配好理论与实操课程,这样才会得到“教”而“学”,“学”就“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