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意见(最新4篇)
【导言】此例“事业单位改革意见(最新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第一篇】
由各部门按照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体现各自特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实施范围
我街共有事业在编人员7人,分布在各相应科室,其中有5名聘用制干部,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普工。7名人员参加本次事业人事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事业单位要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或双向选择。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
实行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据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标准及岗位设置的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对事业单位的岗位实行分类管理,管理岗位推行职员制;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勤岗位建立岗位技术等级规范。坚持按需设岗、以岗择人。
四、总体安排
根据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我街所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省市区制度的方针、原则、方法步骤和政策执行。
我街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工作,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召开全街大会,学习传达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宣传动员,安排部署全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第二阶段:成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全街的实际,按区下达的事业编制设置岗位,分步实施改革工作。
第三阶段:制定报批方案及组织实施。按照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竞聘上岗方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其他配套的方案,逐级上报批准后,组织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完成鉴证及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街道在改革完成后,要及时总结改革情况,由我街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街道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报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相关政策
由各部门按照省市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的政策措施。
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第二篇】
在改革的大潮中,一些事业单位将不得不面临企业化转型的命运。这对那些缺乏市场经验,习惯了吃“皇粮”的单位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拟通过聚焦某事业单位的生存现状与改革尝试,探讨事业单位转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XX事业单位现状简介
XX事业单位是从事计量测试技术服务的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主营业务是为本系统内部的仪器设备提供计量测试服务,同时也积极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计量测试服务。在计量测试主营业务之外,同时承担本系统内的一些科研项目研制、产品研发任务。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迄今已成长为资产总额超亿元,职工人数200余人的规模,已在当地及行业内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从2005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看出,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利润总额的平均增长率达33%。由于取得政府授权,可以相对稳定地获得部分收入。同时该所也承担一些计量科研项目研究,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全所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员工的能力素质,为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面临上级主管部门“十二五”规划要求的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经营方向,以及国家政策导向驱使将面临向企业化转型的压力,均对该所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其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生存危机。
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事业单位,该单位虽然在经营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并严重制约其持续快速发展。
首先是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该所一直以来是以专业划分不同的专业室,各室之间分工相对独立,室内人员仅承担本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的技术能力相对单一。另外,由于各专业室之间的技术能力差异较大,造成市场占有率、内部核算后的营利能力也有较大的区别,有的专业室常年亏损,有的专业室却有较高的收益,因此忙闲不均的情况较普遍。另外,由于单位性质决定了很多基础工作并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业务常有营利和非营利之分,因此,在市场化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不营利但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员工不愿去做,这种状况也制约其正常的运营和长远的发展。
其次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或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源动力。根据业务需要、规模大小对人才合理灵活的选拔、淘汰是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受事业编制、工资总额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需要,根据其实际能力实现自由进出和筛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及大锅饭的现状。且由于多年来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也使员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市场意识缺乏,服务意识不强。
除此之外,还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该事业单位以上有院级、集团两级行政主管机构,多数经营活动均经过层层审批才能最终做出决策。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的及时性。以其中的外事审批环节为例,一项出国审批手续办理经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对部分工作的开展不利,特别对其实现国际化的战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改革方案初探
组织机构的改进
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与否要看其能否适应单位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持续高速发展。针对该组织忙闲不均,营利能力差异较大的状况,可以考虑通过将各专业室整合的方式来改变当前的困境。通过打破专业之间的林立,实现在组织内人力资源的自由调配,不仅拓展了技术人员的专业范围,提升其整体的技术水平, 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各专业室忙闲不均、营利能力差别较大的局面。另外,可以考虑在市场处中分离出专门负责产品规划、产品推广的营销队伍,以弥补当前在产品开拓中的弱势状况。
针对业务存在营利和非营利的差别,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以解决。譬如可以采用单位补贴的方式,尽量核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成本额度补贴给专业室,以此解决当前专业室不愿承担非营利工作的情况。或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非营利机构独立出来。但在分离初期会面临由于购置办公、仪器设备等增加大量成本支出的不利情况。在对非营利部门的考核主要考虑其是否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财务目标以节约成本为主要目标,不再考核其营利状况。
通过有效的激励调动全员力量
当前民用产品收入在全所总收入中仍占有较小的比例,仍游离于主营业务之外,目前急需制定相关政策来改变现状。首先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开发积极性,创造收入。可以尝试通过制定力度较大的激励政策来刺激全员加入到市场开拓中,特别是关注一线技术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一线人员由于直接接触客户,掌握客户的一手资料,了解其真实需求,一定程度上比其他部门的人员能掌握更有力的信息资源;另外,要切实深入分析客户,掌握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来引导客户的需求,培养忠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以提高管理效率为根本出发点
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向上层级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需经上级部门层层审批,很多管理工作就是完成上级部门的各项要求,而不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夯实内部的管理和客户的开发上。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但涉及上级部门的管理模式,不是单位本身可以改变的,因此,应着力将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需要借助信息化来实现。
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第三篇】
同志们:
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把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二)充分认清事业单位车改的复杂性。从全国、全省层面上看,事业单位车改都要比党政机关车改更具复杂性,就我市而言,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单位类别多。从行业看,有教育、卫生、科研、文化、体育、新闻媒体等X多个行业;从保障方式看,有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从事业单位分类来说,有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经营类、暂缓分类、不分类。二是单位数量多。市直事业涉改单位有X家,而党政机关只有X多家,多了X家;三是涉改人员多。据初步摸底统计,市直事业单位实有涉改人员X余人,是党政机关涉改人数的X倍多,而且身份不一,有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等;四是涉改车辆多。市直事业单位现有涉改车辆X多辆,既有一般公务用车,也有业务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同时,因为现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工资改革也正在推进完善之中,这种复杂情况也决定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的复杂性。
二、吃透政策,把握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切实弄清事业单位车改要求。中央车改政策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含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发放交通补贴”为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据实报销”为主。为什么事业单位要实行分类改革?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工作性质不同。公务员主要从事行政工作,而事业编制人员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专业技术类工作。两类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公务出行活动量有显著差别,交通需求保障方式也有所区分。二是车改有节支底线要求。党政机关车改前一般公务用车较多,通过改革减车节支较多;事业单位车改前一般公务用车较少,特种专业技术车辆较多,而特种专业技术车辆一般不能削减,通过改革减车节支的空间小,不具备普遍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条件。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省里制定政策的背景原因,做好宣传解读,争取参改单位和人员的理解配合。
(三)切实突出事业单位车改重点。关键把握好“两个坚持”、“两个严格”总体要求。“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分类推进,按照省直事业单位车改要求,将市直事业单位分成两类,即X家正处级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和党政机关内设所属公益一类、财务未独立事业单位为一类;其它事业单位为一类,分别按相关政策进行车改。二是坚持以据实报销为主的方式进行改革。改革后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人员只能采取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的办法保障公务出行,为规范公务交通费用报销管理,市车改领导小组出台了《X市直事业单位按次按距离包干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办法(试行)》,以缓解在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两个严格”:一是严格限定参改人员范围。中央、省里明确规定,原配备公务用车保障的岗位和人员,通过实报实销的方式、社会化的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人员,按照现有方式继施行,我市必须严格执行;二是严格节支要求。按照节支原则,必须确保“改革后公务交通费用支出低于改革前支出,不能因此增加财政预算支出”,这是事业单位车改的底线也是红线,绝对不能突破。每一类涉改单位都要详细测算节支情况,确保改革后比改革前公务用车费用有所节约,不能因此增加财政负担,确保改革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国、省检查和考核。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落地落实见效
事业单位改革意见【第四篇】
一、主要任务
(一)做好以职能界定为主要内容的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事业单位改革中,应着重调整职能配置,重新核定人员编制,确定内部岗位职责和经费开支渠道。
3、核定经费来源。事业单位经费参照原供给方式重新核定,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强化公开招聘制。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太政发[20*]75号)的有关规定,坚定不移地推行公开招聘制度。要把强化公开招聘制作为体现社会公正、公平、树立和维护政府形象、取信于民、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凡违反公开招聘原则擅自调入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推行领导公选制。要通过改革,使事业单位领导的选拔任用逐步由行政调任为主向公开选任为主转变,由系统内行政调任为主向面向社会公开选任为主转变,由终身制向任期制转变。下属事业单位较多、且规模较大的行政主管部门,有条件的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率先探索,总结经验。
5、创新绩效考核制。要在总结年度考核、岗位考核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绩效考核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其重点是考核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成绩、业绩和功绩,考核其履行岗位职责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绩效考核要按不同的岗位类别进行分级分类,量化指标,细化内容,要把考核结果作为续签合同、奖金分配、职务升降的依据。绩效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群众公认的原则。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大胆实践,总结经验,不断规范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6、健全养老保险制。各单位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适时推行多险种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制,并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办公室《批转关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的通知》(太政办〔20*〕23号),做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项工作。
二、相关政策
三、加强组织领导
四、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