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72643

【导言】此例“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篇】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不仅关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党的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此可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基于整体协调、有机关联、动态平衡的生态学观点,剖析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在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层面,探索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以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生态学与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化

1、生态学: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发展至今,整体协调、有机关联与动态平衡的生态学发展理念已广泛渗透各学科领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2、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这一概念是适应我国独特的国情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理想主要侧重于未来,是人们关于未来的奋斗目标;信念主要侧重于当下,是人们对于某些事情的深信不疑的看法。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替代。3、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化: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而非孤立的、静态的、封闭的系统;研究由该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与教育过程所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解析该系统中各影响因子间的动态平衡性、整体性与有机关联性,从而协调好教育与环境、教育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确保自身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互动与耦合的同时,使之与开放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系统、群体需求和营造自我发展的生态空间相协调,使理想信念教育既体现社会核心价值,又体现对大学生的实际关切,更好地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理想内化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之中,外化为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使理想信念教育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素分析

基于生态学观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高校内部教育生态子系统,包括课堂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活动、校园文化与管理服务等生态因子;二是高校外部教育生态子系统,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生态因子。他们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一)高校内部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因子分析

高校内部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主要有:课堂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活动、校园文化与管理服务。1、课堂教学:我国大多数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课程教学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形式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上台演讲等互动形式。此类课程多为大班教学,互动效果一般,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课堂讨论与交流无法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2、师资力量:高校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为思政教研部(室)专任教师,一部分为学工干部;在教学能力与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理论功底深厚,课堂设计精巧,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理论功底不深,教学一般;个别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不深,不透彻,使原本一知半解的学生更加迷茫。理想信念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3、校园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晚会、志愿服务、理论征文、书法绘画、社团活动等,是丰富校园生活的主要形式。但这些活动较为单一,未形成系列,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能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则更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4、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校史、校训、校徽、校内建筑、人文景观到学风、校风,渗透入学生学习、生活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崇高的校园文化,往往都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物载德”,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与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这激励着一届又一届清华学子,怀抱理想,勤奋学习,造福社会。5、管理服务:宿舍、食堂、浴室、超市、校医室、心理咨询中心等生活服务类场所,是学生在课堂外接触最多的地方。这些岗位教职工的一言一行,思想境界与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感官与心情。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工作状态,能给予学生温暖;而敷衍了事,态度恶劣的工作状态,则让学生感到冷漠,进而对学校也会产生反感。这是理想信念教育中,最易忽略的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加强。

(二)高校外部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因子分析

高校外部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几个层面。1、政府:先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政策规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政府部门对各行各业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的“兼容性”、“一贯性”与“持续性”督管还不够,需要加强力度,促使各行各业与社会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合力。2、社会: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是巨大的,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涌入,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传播,既让学生们体验到了价值多元化的魅力,又对那些毫无社会阅历的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有的非常浮躁,一切向钱看的拜金思想严重;有的思想滑坡,理想信念缺失,亟待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志愿服务、求职就业等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让他们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3、家庭:家庭是孕育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单元,家风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人生价值体系的初步建立源自于家庭教育。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家校互动”、“社区联动”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专题等,促使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4、社区:社区是联系家庭单元、家庭与社会的组织机构,是学生除学校外,居住生活的主要环境。社区的人文环境,宣扬的价值观念,呈现的精神面貌等,都对学生的思想具有影响力。和谐的生活社区,能给学生健康向上的影响;混乱的生活社区,则给人冷漠、无序之感,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社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协调沟通与协同育人功能。

三、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在生态学视域下探索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就是整合、优化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促使它们整体协调、有机关联与动态平衡。主要从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几个层面着手,整合高校内外部一切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构建运行高效、和谐、平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形成全社会教育合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一)加强内涵建设,打造高效能的高校子系统

高校要继续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优化现有教育方式与内容,打造高效能的教育子系统。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研究学生的思想与现状着手,精心设计教案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课中进行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培训,通过外引内培,校际间交流等方式,促进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形式,通过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体育活动以及校庆、国庆、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文艺晚会等全校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以及独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是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对校史、校训、校徽与校内文化建筑的宣传教育,建设优良学风与校风,传承校园精神与价值理念。五是提升管理服务品质,加强管理人员、一线教职工的爱岗敬业培训,促使他们形成遵守规范、礼貌谦让的工作作风,将理想信念教育广泛渗透进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

(二)提升督管职能,建设强有力的政府子系统

政府要通过立法树规,一是明确政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督管职能;二是明确教育界、社会力量和团体及家庭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地位。从政策保障到制度规范,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如:社区、社会机构与公益团体等;并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居住社区、活动场所、交友空间等,实现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五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营造养成氛围,推进全覆盖的社会子系统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在全体公民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公民道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二是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图书馆、俱乐部、公共场所等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公益意识与公德意识。三是重视工作职场的企业文化宣传与党团建设,让学生在工作学习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四是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协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讲座、报告会与志愿服务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重视家庭教育,塑造港湾型的家庭子系统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激励功能,通过“家校互动”与“社区联动”等形式,一方面,积极营造家庭育人环境,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帮助其扫除迷惘,树立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时时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力量,促使其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同时,在家庭教育中,要突出教育学生处理与亲人之间、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相处,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等。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五)发挥协调功能,打造共育型的社区子系统

充分发挥社区的协调功能,加大对家庭的关注,对社区大学生的关心,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义务服务活动,如:环境治理志愿者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免费授课服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义务服务等;同时,开展社区公益性的健康讲座、环保讲座与教育讲座等,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良好的社区氛围与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思想与价值理念,从而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必须举全社会之力,运用整体协调、有机关联、动态平衡的生态学观点,在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各个层面,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取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杜斌。“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J.教育评论,2014(2):82.

[2]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25.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状分析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能力,具有多重整合,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通才”,即“T型”人才,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复合型的现代人才是适应时代要求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应作为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培养的追求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迎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未来社会对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高等教育的灵魂。”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道德素养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新型的复合型人才除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备独立的个性品质、健全稳定的创新人格。

2、未来社会对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应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以及对人文学科的融会贯通,而如今的许多本科毕业生,甚至是优秀毕业生,虽专业拔尖,但在实际工作中难有突出表现。原因是知识结构单一、不合理,致使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发挥,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进行科学调整。

3、未来社会对人才具有强健的体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

身体素质是个人的最基本素质,没有强健的体魄身体,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最起码的条件。而健康的心理素质则是高等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随着社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信仰危机、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高等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1、理想信念的概念界定

理想信念高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高等教育的核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入手,研究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得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可以通过理论高等教育、实践高等教育、环境高等教育三条途径去实现,同时,学校应善于利用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高等教育人,使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2、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前途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现状来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再加上受社会、网络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模糊。虽然高职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拥护共产党,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冲击,加上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的发展形势,似乎呈现出很大的活力,使得部分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意识不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指导意义,因而出现了政治觉悟低,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模糊、不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等现状。

第二,重视个人理想。个别学生由于理想信念的层次低,把个人理想放在首位,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在实际行动中,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且索取多于奉献,逃避责任,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欠缺清晰的认识,也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信念和长远理想及目标的不懈追求。

第三,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很多高职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意识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相容和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不知道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要靠社会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受社会理想的制约。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辩证认识,久而久之,造成某些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

第四,学业和就业的心理压力影响着高职学生职业理想的追求。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差,所以学习缺乏自信心,再加上缺乏吃苦精神和自制力,学习效果不尽如意。还有部分学生读高职院校,是出于无奈,所以,入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学业。学业上的失败影响着学生对自己能力方面的自信心,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学生对就业也失去信心,学习和就业成为部分高职学生的两块心病。使他们对将来从业方向、就业岗位和发展前景有些迷茫,职业理想的不确定。而职业理想影响着人的一生走向和成就大小,是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所以,帮助高职学生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指导高职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事业联系在一起,修正那些自私、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

此外,一些高职学生由于经济困难、恋爱受挫、生活能力差等也给自身带来一些心理压力。有的由于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一旦遇到不顺,便出现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轻生。这需要给予高职学生更多的关爱,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支持和援助。

3、高职院校关于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大学生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在家庭与学校中都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一,应试高等教育导致家庭与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在应试高等教育下,社会与家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智力高等教育,而忽视其理想信念的高等教育,没有引导子女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学知识的理想信念,而把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作为衡量人生理想实现的首要标准,这些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的开展。

第二,学校思想政治高等教育工作薄弱。首先是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的目标模糊。长期以来,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高等教育要么盲目地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脱离实际,要么片面强调学生不出事为原则,只求稳定,不求质量,没有开展深层次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导致学生精神支柱不牢,缺乏政治热情。其次是理想信念高等教育内容陈旧。“两课”是学校思想政治高等教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渠道。但目前“两课”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且过多的考虑知识性、技能性和趣味性,很少将思想道德高等教育、理想信念高等教育渗透其中,没有做到寓教于,乐将教书与育人两者真正结合。。再次是理想信念高等教育方法滞后。在网络化社会大环境下,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还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教学缺乏吸引力、说服力,“两课”高等教育没有发挥实际有效的作用,高等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第三,学生对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网络文化飞速发展,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方面更趋于感性化,更多地追求物质财富,而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从整体思想上看,更独立自主,但同时也更滋养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害思想的产生,政治上不思进取,意识不到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成人与成才道路上的根本性作用,从而对共产注意思想产生困惑,不能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巧妙结合,价值取向产生扭曲。

三、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途径

理想信念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配合,形成合力。但是,在此,我们仅仅探究学校理想信念高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理论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教育有强大的思想高等教育功能,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高等教育过程中,要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学生。

第二,确立实践育人的理念,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功能实践是促进学生实现由“知”到“行”转变的中介,把思想政治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基本信念和自觉行动,是高校思想政治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

第三,营造和利用良好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功能。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软环境,它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高等教育功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理想信念教育【第三篇】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理想信念状况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特别是他们正处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期,面对着当前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冲突,这就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学习勤奋刻苦,并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但是不能忽视,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社会转型涌人的各种思潮、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精神追求缺乏、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首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由于大学生并没有广泛接触社会,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十分丰富,对人生的思考也并不深刻,这就使得西方的各种学术和社会思潮给他们带来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了种种迷茫和困惑,于是出现了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动摇,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等问题。其次,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追求利益最大化等意识形态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许多学生对物质利益产生盲目崇拜,认为金钱、房子、车子等个人物质追求才能真正体现个人价值。在职业价值判断上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实用主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个人理想摆在了最前面,大学生的功利倾向日趋明显。再次,社会公德缺失。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道德伦理教育明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使得大学生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同时,却缺乏一种内在的强有力的道德自我约束力量,只考虑个人的得失,看不到道德修养在人生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规范和公德认知,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

1、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功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说明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不能实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他们自身的主体需求出发,通过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上的改革和转变,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阐释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纯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大学生实际特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教学的实践运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2、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

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使其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强化民族认同,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还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精神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作用,并自觉加强时代精神培育,充实理想信念内容。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有效手段。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实际特点,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类学术、体育和艺术等校园活动中,使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提高自身的理想信念水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先进性

教师是对大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工作队伍,承担着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败。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素质,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从教师队伍的选配及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培训抓起。

5、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新的机遇,结合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校园网这个主流网站,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和声像等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信息,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地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结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新的实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下,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水平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友岗.创新思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

[2]杨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光明日报,2001,(1)

理想信念教育【第四篇】

高铁以250km/h的速度从西安驶入河南,一路的一马平川,交通四通八达,多少年的雨水把我们黄土高原的黄土带到这里沉积,成为粮食的摇篮。小麦的主产区渐渐映入眼帘,我想我们接受培训的地方条件应该也是这样吧,优渥的自然条件孕育着各种文明和先进群体,直到火车到达新乡市,我仍然这样觉得。

第一节课新乡市委党校的蔡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乡市先进群体,这时我才了解到这里并不是我以为的天时地利,相反这里的自然条件很恶劣,被称为“石头城”,由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这里多断裂、断层和坳陷,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以砂土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仍以农业为主,要么洪涝要么干旱,常常导致粮食绝产,人民群众饱受贫苦。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新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天斗与地斗,开山拦坝、修梯田、修渠饮水、修路、开工厂,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美好成果也是一代强于一代,逐步形成了现在农业、旅游业、工业等产业有机结合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我作为一个去接受教育的年轻党员,听着老师的解读,深深地被新乡的先进群体的无私奉献和人民的吃苦团结的精神感动,激起一层一层的思想浪潮。当带班老师带领我们实地参观之后,在现实中见识了新乡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在创造成果中所受的苦难和成果的现实作用深深的震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信仰是伟大成果的创造的内驱力。很多典型都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他们的人生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要使尽浑身解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光一个人信念坚定没有用,严霜单打独根苗,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很多先进典型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等,他们常常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之余给群众上做思想工作,上政治课,统一凝结大家的思想。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二、敢为天下先,敢求同存异。当别人觉得不可能时,他们敢试敢闯。回龙村民以前走的是挂在绝壁上的“沿猴梯”, 稍有疏忽就会摔下深渊,在这样的山里修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当时专业人士鉴定难度太大,基本不可能,但是党支部书记张荣锁硬是带领村民打破这个不可能,在峭壁上开出一条8公里长的挂壁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决策包产到户,全国都进入包产到户的热潮,而时任刘庄村的党委书记基于当时刘庄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很先进,向中央交出了不同的答案——继续实行集体经济。胆大冒险的决定是为了整个刘庄村,也体现了河南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和求也能存异的处理事情的思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77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