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青年员工主题教育调研报告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83521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青年员工主题教育调研报告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青年员工主题教育调研报告1

近年来,农村电商产业得到快速增长,其中返乡青年成为主要的从业群体,是电商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引导和帮助广大返乡青年投身电商创业,可以促进地区电商产业发展,推进电商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电商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进地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服务,激发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热情,充分发挥返乡青年在活跃农村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对于带动更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团县委开展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专题调研“促进返乡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调研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技能不足,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积极性不高。很多返乡青年没有经过专业的电商培训,专业技能缺乏,电商创业等于“纸上谈兵”。同时,受年龄、学识、经验的限制,风险承受能力弱,而创业初期又面临着网站设计制作、工商税务登记、物流选择和成本控制等问题,这些从未打交道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摸索,存在较高风险,让很多青年望而却步。

(二)农村青年电商缺乏创业资金扶持,返乡青年创业信心不足。一些返乡创业青年靠向朋友借钱和使用自己的储蓄筹集创业初始资金,但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势必难以满足农村电商企业后续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导致返乡青年电商创业信心不足。

(三)农村电商创业政策环境有待优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网民比例相对低造成网站建设相对不均衡,物流网络还不够发达造成配送难度相对更高进而造成物流成本负担较重。同时,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者对政府相关创业政策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另外,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还存在银行贷款难、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电商企业属于轻资产,没有抵押物,创业风险大,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积极性不高,即使偶有小额贷款政策支持,也只是杯水车薪,并且申请手续繁琐、操作难度大。

(四)农村网络覆盖率低,对电商创业有所制约。近年来,我县农村网络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受农村点多、面广、用户分散且网络入户资金、网络维护等方面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总体发展滞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网络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须臾难离,但农村网络入户率不高,网络发展滞后直接导致电商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乏力。

(五)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物流配送是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物流的发展直接推动电商的发展。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电商发展较慢,很多第三方物流公司还没有覆盖到农村,不方便还费用高,同时农产品保质期短、容易变质,对物流的速度和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都成为制约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返乡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的对策

(一)加快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平台建设,营造浓厚的电商创业氛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让电商企业与本地政府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以此吸引有志青年创业。在此基础上,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同时,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不能忽视,鼓励邮政系统和其他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形成城乡商品配送网络。引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使返乡创业青年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合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资金难”问题。由政府牵头,联合金融机构,根据电商创业青年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电商创业信贷产品。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返乡电商创业青年提供电商培训,定期开展电商技能和模拟实战演练,举办电商创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发挥活动在信息信息交流、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三)培育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体做法有:发放青年电商创业倡议书,积极引导,号召返乡青年结合自身特长,投身电商创业中来;评选优秀青年网商,通过表彰和宣传,扩大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影响力。同时,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育,逐步建立起一套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输送人才。

(四)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在软环境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青年员工主题教育调研报告2

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xx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一)品质引领,政府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政策处理之初,村两委干部主动参与难题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党员联系户包干制度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xx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后入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干部全程参与,营商环境和谐。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xx年以来,共投入政府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统一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做好政策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难题破解,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二)内涵发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民。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设计师、专家等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顾问。

三是注重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积极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服务、礼仪等培训,组织参加管家、厨师比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与,“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改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现四都民宿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体现民宿主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丧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发展意识,最终于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励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发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青年员工主题教育调研报告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广大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青年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全面了解公司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分析青年员工的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年员工思想建设,保持青年员工队伍的稳定,更好地开展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油建公司团委对青年员工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对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情况、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对公司改革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青年员工;思想教育;调研报告

一、当前青年思想现状

从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座谈中的反映来看,公司青年思想的总体状况良好,比较积极进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多数青年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

公司现在的青年员工大部分是“油二代”,还有部分“油三代”,他们对石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在父辈的耳濡目染和教导下,自愿选择了石油行业,对企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二)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愿望强烈

近几年随着各种人才的引进,公司的年轻力量得到加强,特别是一些青年技术干部的引进。这部分青年员工有着积极的进取心态,在工作上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能很快的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

(三)青年员工思想活跃可塑性强

此次调研,30岁以下的青年比例达到80%以上,这部分青年员工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知识面广,思维更加活跃,不管是对工作的认识还是对团的活动开展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他们不墨守成规,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敢于提出对传统工艺的质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年员工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青年员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公司一个重点项目的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部分青年员工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早上7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还要经过40-50分钟的车程回市区去。前后后勤驻地条件的反差,让很多青年员工,尤其是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员工不能适应,认为条件艰苦,这种现象在85后、90后这些青年身上尤为突出。

2.大部分青年对工作现状表示不满。在调研过程中,很多青年员工反映现在干的工作和在学校学习的东西相差太远,没有发挥所长。这部分青年在工作方面是有很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达成所想,导致存在不满和消极怠慢的情绪。

3.施工一线青年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油建公司工程主要是场站建设和管线建设。场站建设人员相对集中,驻地固定,而管线建设人员分散、流动性大、驻地也经常变动。驻地固定的项目部基本有一些基础的体育设施,如乒乓球台、羽毛球等,但是其他项目部就没有任何体育器材。

4.团青工作在一线青年中的影响力较弱。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施工一线开展的一些团青活动,如青年安全活动、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活动,无法完全渗透到最一线员工。因为施工性质,有些项目没有设置团青机构,有些项目设置了团青机构,缺乏对团青工作的重视。

二、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加强正面教育。二是要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来鼓舞和激励青年。三是要根据青年员工的特点实现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四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方法和形式,及时了解青工的思想变化,关注青工们P心的热点问题,要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使青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通过树立和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青年典型,帮助和扶持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青年的凝聚

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从广大团员青年进入企业大门的第一天起,各级组织就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用企业的历史、企业辉煌的业绩、和石油企业特有的文化来感染青年、塑造青年。要重视青年文化建设,适应青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满足他们活泼、上进、求新、务实的要求,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要大力培养团的中坚力量。真正把一批热爱共青团事业,思想过硬,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群众基础,能够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党团员吸收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二是要不断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工作。重点学习党的理论和团建知识,着力打造学习型团组织。三是要充分发挥团青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团青干部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给公司,让团青干部成为公司领导和基层员工联系的纽带。四是团青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团青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认真的听取广大青年员工的心声和诉求,加强青年职工“形势、目标、责任、任务”主题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年员工在充分了解公司当前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看力改善青年成长环境

一是探讨建立比较规范的学习培训制度和学历培养制度,将学历、注册资格证、技能等级等与激励机制、薪酬制度挂钩,激发青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在业余生活方面,要充分满足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建设和完善文体活动设施,保证文体活动的开展和锻炼身体的需要;要给青年牵线搭桥,帮助他们解决婚恋问题;三是要完善育人用人制度,建立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鼓励青年参与更高职位的竞聘,激励青年参加更艰苦岗位的锻炼,大胆使用政治觉悟好、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型的青年人才,形成企业人才培养、储备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青年员工的收入与贡献紧密结合,尤其对在科技攻关、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骨干,要倾斜照顾,实行重奖。通过宣树典型,奖励先进,打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成才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18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