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5984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第一篇】

习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常常鼓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新时代中国青年成为抗“疫”一线主力军。青年是充满朝气与生机的社会群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广大青年最重要的工作和任务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勇担社会责任,把自己的汗水洒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勾画祖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正积极向好,对此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相比之下,整个欧美却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抗击疫情,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十四亿中华儿女的心。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总书记亲自部署相关工作,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交流,与国际社会分享经验,这无一不体现着大国的担当。虽然疫情当前,但我们一定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配合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面对网络上的各种消息,要时刻保持清醒,更要为正能量发声,让正向舆论成为抗击疫情一线战士的内心动力。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了灾祸,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次疫情。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团结合作的观念,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上,都一直呼吁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沟通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为全世界疫情防控而努力的中国态度,也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威胁全人类生命安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此次疫情再一次使世界人民凝聚到一起,各个国家都将在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守望相助中谋求繁荣发展,而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妥善处理人类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特殊利益的关系,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在这个不一样的寒假,我们正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手相牵心相连,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14亿中国人民在共克时艰中勇毅前行。面对疫情,我们只有做好防范工作,听从指挥,才能够避免给国家添乱,相信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坚定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第二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全人类发展与世界未来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一向是负责任的大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的背景下,中国能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解决方案是具有建设性和重要意义的。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因此,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国要一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实现世界稳定的基石,各国之间要通过文明交流,实现互利合作,而不是企图依靠强权政治实现本国繁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主要在于:一、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四、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深刻内涵是建立在以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各国之间持续对话协商、相互尊重、同舟共济,为实现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外交的道路。中国一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遗余力地推动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着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远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不断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是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目标。当然,现实情况总是复杂困难的,还需要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一起克服艰难险阻,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第三篇】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对“民粹主义”进行具体的分析。

民粹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在资本和劳工之间、在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在全球流动专门人才与本地职员之间、在有竞争力的行业和地区与缺少竞争力的行业和地区之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精英和普通群众之间造成了更大的裂痕。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工作减少、收入降低的情况。受到这种不利影响的人群表示不满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说,民粹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伴生品。由于世界各地的情况不同,民粹主义所表现的激烈程度也不同。由于欧洲有较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其民众所受到的冲击要小于美国。在欧洲反对穆斯林移民等的民粹思潮具有右翼倾向、在希腊和西班牙则出现了带有左翼倾向的民粹活动。在拉丁美洲的民粹大都具有左翼倾向。在今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民粹主义还会不断地、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我们不能笼统地对民粹主义进行谴责。我们应以恰当的方式、在有必要时对受到伤害的群众表示同情;我们对民粹主义头面人物、对其造成的后果应该予以评论,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蔑视、批判受到影响的人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若不把握分寸,就会失去群众,人家对我们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就会产生怀疑。而我们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不断赢得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上的信任。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是建立在我们自己言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如何看待民粹主义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即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正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把各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资金流向可以盈利的地方、资金流向成本低的地方。这是金科玉律。任何人为的干预、任何行政的干预都是无效的。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入,可以说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我们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是在全球在最大可能的范围集聚力量,以最小的代价抵消和化解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的一种努力。我们的做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将“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一种行为,这个普遍的目的就是互利共赢。因此说,我们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就是推进经济全球化;而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就会不断得到强化。

对一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抵触的思想总体上予以包容。将来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有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等。这些国家的政治形态各异,他们的意识形态也千差万别。但是,只要他们有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意愿,我们就应该欢迎。毫无疑问,在这些国家内部会有不同的声音。对这样的声音,我们从“和而不同”的观念出发,应予以包容。但,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以正面阐述的方法,予以引导,但不能形成论战。引导的方法要讲究,特别要分析他们的思想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最发达国家会将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看作是与他们争夺领导权的战略,他们会处处设防、甚至会公开出面对我们进行污蔑、公开劝阻一些国家不要加入我们的共同体。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近年来,我国驻发达国家的大使,经常在主流报刊上发表文章或接受采访,阐述我们对有关问题的看法。这种做法,值得继续。另外,我们也可借鉴过去辜鸿铭的做法,他曾在《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就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义和团问题上发表文章,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请我国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对最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错误的看法进行评论。我们还可以与发达国家的相关智库进行沟通,或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合作研究。我们还可以采用某些迂回的方法,譬如我们可选择对最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密切联系及影响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与这些地区的学术机构、智库和媒体逐渐达成共识,让这些共识自然地发挥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体会【第四篇】

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对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席提出的“四点主张”切中要害,赋予这一时代命题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商量。一要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安全问题是双向的、联动的,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共同治理。各国政府和政府间组织要承担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三要坚持法治精神,实现公平正义。国与国之间开展执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两国各自的法律规定,又要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四要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各方应该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努力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全之路。

习主席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中,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贡献。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还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并倡导国际执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中国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深度开展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提出责任共担、社会共治的国际禁毒合作方案,联合各国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打击电信诈骗等执法行动,全面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框架内的执法安全合作,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7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