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800字]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参考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43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800字]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参考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1

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为两条对立的线索,穿插了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高适的人间之路,与李白的仙人之道正相对应。影片结尾,高适大破吐蕃建功立业,而李白投机永王身陷囹圄,影片的褒贬取向一目了然。虽然结尾借高适和侍从的对话,肯定诗人们为黄鹤楼、长安城所写的诗,高于物质的楼与城,作了退两步、进一步式的调和。

回家翻了翻周勋初的《高适年谱》,发现高、李、杜三人的人生差异,远比电影中所展现的小,从中看不出人间路与仙人道的对应。当然电影是虚构的'艺术,并不影响,这里无关好与坏。

高适比李白、王维大一岁,比杜甫大十二岁。高、李、杜三人,在开元、天宝年间的生活相去不远,同样四处游历,争取达官的援引,但都同样的不得志,生活时常陷入困窘。略有差别的是,高适确实去过东北边陲,亲历边塞军中生活,对军中士卒的遭遇有所了解,实际经历比之李、杜丰富一些。

753年(天宝十二年),高适远赴河西,入哥舒翰幕府。次年得到哥舒翰的赏识,成为掌书记,以文职在军中有了容身之地。高适与哥舒翰颇为相得,作诗吹捧哥舒翰,还一起接受了密宗的灌顶。一直到此时,高适、李白、杜甫的人生分水岭还没出现。此时高适已55岁,仕途有好转但也难言得意。

两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东北边防军的叛乱只能靠西北边防军来平定,河西陇右军人的地位明显水涨船高。高适随哥舒翰守潼关失利后,回到了长安。此时唐皇室仓皇丢弃了长安,玄宗西逃,肃宗在灵武继位。高适谒见的玄宗,面陈形势。杜甫投奔肃宗,成为了右拾遗,一个很清贵的小官。肃宗和玄宗父子的对立,埋下了巨大的政治隐患,按照后见之明,肃宗的灵武朝廷最终获胜,玄宗自身未来也将失去自由。显然是投奔肃宗的杜甫更有希望。

但有意思的转变发生了,当玄宗试图用永王出镇来分肃宗之权时,高适表示反对,获得了肃宗的欣赏,当年十二月擢升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而灵武朝廷的谏官杜甫,因为上疏救房琯,忤逆了肃宗的旨意,被贬官外出,他的仕途希望也到此终结了。这是高适、杜甫的分水岭。

永王出镇,李白参与了永王之乱。前来讨伐的高适尚未出兵,永王就兵败了,李白因此下狱,高适似乎并未伸出援手。后来高适转任彭州、蜀州刺史,被贬的杜甫此时也来到了四川。两人多有唱和,高适曾前往杜甫的草堂作客。杜甫在四川生活,得到了高适的诸多帮助。

763年(宝应元年),高适出任剑南两川节度使。吐蕃进攻唐朝,蜀地是战场侧翼,结果高适大败,西山诸州陷落,杜甫《王命》诗云,“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说的就是其诗。史书评价高适,“言浮其术”,最后以文人习气盖棺定论。此后,高适虽然官位很高,但政治军事上再无表现。

高适一生六十六岁,比李、杜稍长寿几岁,三个人人生前80%的轨迹高度重合。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几近倾覆,三人的政治分水岭由此展开。最终高适得意上升,李白身陷囹圄,杜甫流离蜀中,这当然有三人政治嗅觉与能力的区别,但也充满了命运的偶然,所处位置、所结君上同僚,以及运气。如果只看《年谱》,好像人间之路与仙人之道的差别,并没有那么远。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2

起兴去看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待,却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感动时刻。

故事的角度选取可谓巧思,想要呈现盛唐气象,主人公不挑大家最耳熟能详也最想看的李白、杜甫,李白这般天才的视角太难领会,杜甫眼中的故事则又太复杂了,且这两人一个装承着整个盛唐的风采,一个又像是路过了盛唐而余生都在怀念那逝去的、不复回的光华。高适,在两者之间,他的大半生都在盛唐度过,却不像其他诗人一样在长期在长安干谒、游荡,流连于醉人的繁华之中。他少年时去过一次长安,当然也是同他人一样干谒求荐,失败后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耕读十年,可见他性格中沉稳自尊的一面。

片名 “长安三万里”,取自明代陈子龙“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导演解释道,长安是诗人们的梦想之地,而“三万里”则是他们与梦之间的距离。影片故事发生在战争中,其时的长安已非那个众人梦想的长安,而高适即便在盛唐之中,也并未与那片锦绣光华有过切身的交汇。这个视角选得别致,隐隐凸显出一种危机感,让他在长安的酒肆中看到的诗人们俱怀逸兴壮思飞的场景,都让观众既沉醉又觉出一丝疏离,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历史的无情并不会为这样的诗国盛事而网开一面。

高适回忆中的青山碧水、策马纵横,是对唐人世界的青春少年之气的很不错的视觉呈现。但印象最深的片段自然还是《将进酒》。李白吟着诗,人间突然变成一场梦境,众人骑着仙鹤翱翔,与仙人们碰杯痛饮,他们也是怀有天才的谪仙人,在这一刻回到了天上,也成为后世回望中的璀璨星辰。看到银河时,我心中一动,因为最近在做一本关于唐代文学的书,我就在文案中将唐代诗人们比喻成了“文学银河中的璀璨群星”。而看到仙人们的形象时,我似乎突然理解了中国文化里对神仙的向往——那是脱离了具体的悲欢苦乐、琐碎庸常的人,风度翩然,气度潇洒,是“理想的人”的投射。想到这里就不免要拉踩一下当代的仙侠剧了,都当神仙了还要分高低贵贱,搞内卷竞争,审美太低了。这一段里还有一个小巧思,波涛翻涌的海浪中有一只鲸鱼,应该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杜甫的诗中游出来的——“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戏为六绝句·其四》),他用“碧海擎鲸”来形容雄健的才力与阔大的气魄,当李白、杜甫、高适聚在一起,这条鲸鱼仿佛是他们自己的写照。

创作者们努力地想创造出一个细节到位的、扎实的唐代环境,在很多设计上也体现出了用心。比如唐代作为一个贵族社会对出身、门第的重视,当时便出现的唐人诗选集《河岳英灵集》等。还有一些有趣的设计,比如诗佛王维的形象直接用了菩萨的脸,马的形象几乎都仿照了韩干的《照夜白》。

但很多地方仍然逃脱不了“看图讲故事”这种想当然的模式,比如李白吟咏“床前明月光”的场景,与诗句中的思乡之情并不很贴合,很明显是为了引出这首诗而引出。最大的槽点可能是寻孟浩然所问之事了,若是在那样的问题下写出《黄鹤楼赠孟浩然之广陵》,哪可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悠然韵致呢。

还有一个有些苛刻的想法,就是,唐诗为何美?当然,那些诗句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只要一念出来,我们便知道它很美。但只是吟咏两句、想象一下画面,创作者以此来感动观众,观众以此来感动自己,就太容易了。崔颢的《黄鹤楼》也许还好在歌行与律体的交融,《燕歌行》还好在高适的慷慨苍凉之气,而李白的'“天才”也并非真的是上天直接塞进他脑子里的,他曾刻苦地模拟过六朝的作品,只是以极致的天才融汇了前人的成就而又自然天真如儿童语。相比于影片里高适稳健、睿智的形象,李白的“少年气”则显得过于轻浮了,他的“天才”也被诗句的简单朗诵而衬得过于轻巧了。事实上,天才李白与尘世的对峙,是一场精彩又残酷的人生啊。那是另一个过于难讲的故事,期待什么时候能有好的呈现。

片尾彩蛋,出现了许多写到长安的诗词,我也瞬间回到了曾在诗词中读到长安的记忆,“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王昌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而片尾突然听到白居易的“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一句之间极速的人生变幻,简直让人当场堕泪。长安居,大不易,盛唐的故事并不都是灿烂的,什么时候能将这灿烂的浪漫与背后的幽暗、苦难一起讲得更好,《长安三万里》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3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动画片,它以长安城为背景,展现了唐朝盛世的辉煌和长安城的繁荣。这部动画片不仅以美丽的画面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观众,更通过深入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被《长安三万里》的画面所惊艳到。动画片采用了精美细腻的画风,每个场景都仿佛一幅唯美的画作。无论是长安城的宏伟建筑,还是宫廷的华丽宴会,都令人赞叹不已。动画片还充分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忙与热闹,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市场上商贩喧闹动人。这些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唐朝的盛世之中。

其次,剧情的设置非常丰富多样。《长安三万里》以主角李白的成长为线索,将唐朝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融入到故事中。从李白考取功名到李白的诗作得到赏识,再到他与杜甫、王之涣等著名诗人的交流与竞争,剧情一直紧张而扣人心弦。动画片还通过李白的视角,展现了唐朝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平,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这样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还让观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再次,动画片中每个角色的创作都非常出色。无论是李白的激情四溢,还是杜甫的忧国忧民,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动画片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尤其是李白的表演更是引人注目,他完美地演绎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痛苦挣扎,令观众为之动容。

最后,动画片通过精心设计的音效和配乐,进一步增强了观影的体验。动画片中的音效逼真动人,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画面中的声音,进一步融入到故事中。而配乐则巧妙地为剧情的'发展营造了氛围,使得观众更加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总之,《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动画片。它通过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出色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音效和配乐,向观众展现了唐朝的盛世和长安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故事的展开,让观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动画片不仅是一部具有欣赏性的艺术作品,更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1100字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只展翅而起的大鹏,仿佛象征了那大唐虽经乱而不变,虽势衰而不改的昂扬气象。今日观电影《长安三万里》,虽评论两极分化,其中有些许史实仍值得考量,但依我所见,这是一部极符合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影片。

电影由一场战争贯穿始终,一场决定大唐王朝命运的战争。唐肃宗年间,大唐为平定安史之乱,引狼入室,大开国门引吐蕃军入中原。战乱平定后,吐蕃恃战功而骄,而连年战乱后的唐王朝亦无力再抵挡这支虎狼之师。一时间,吐蕃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而影片的背景,便是边关的一场生死之战。

影片分双线进行,一线即为解长安之围,另一线则是以高适的一生为视角串起的李高二人相识相交的故事。

虽说此片全程以高适的视角记述,但李白作为线索人物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从年少时相识,到李白扬州得意,高适长安折戟;再到高适还乡,李白失意,高适从军;再到李白长安成为翰林,高适辞去军中事务归乡;直到最后李白误投永王,兵败被俘,高适隐忍十载,终成大器。整部电影都仿佛在说明一个道理,年少轻狂者,终为红尘浮名所困,一生沉浮,难行远路,唯有隐忍不发者,积淀终身方有一飞冲天,成就不世功之方。

在我看来,此片从头至尾除了有几分贬低李白的形象,认为其就是一个整天沉浸在自己幻想之中的酒鬼之外,在其真正的精神内核中,还是极为推崇李白深刻思想的。若用哲学的方式来理解,全片的内容其实都是相扑运动中“以虚御实”思想由理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的过程。

在影片的前半段,李白教给高适的仅仅是一种相扑技巧,以假动作骗过他人,以虚力巧解蛮力,是一种类似四两拔千斤的方法。但在影片的最后才揭露出,这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单对单的技法,而是足以运用到军事上改变整场战争的运筹帷幄之法。从一开始的弃城而走,到诱敌深入的按兵不动,再到雪夜行军的百里奔袭,最后决胜千里的奇兵支援。这些计策不仅骗过了所有观众,令无数前期看似无用的准备最后一线串联,甚至骗过了高适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将那一致命的实招藏在无数后手与虚招中,与最后一举功成。

影片除了其中的精神内核与其讲述的道理富含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外,其中人物与场景也处处可见传统色彩。从人物上身偏长,而腿部短粗的形象上看,与唐朝流行的陶俑如出一辙。而憨态可掬的马匹身上也可看出唐三彩的影子。而其服饰与妆容更是可见历史功底,桃花妆,金钿,折花妆等可看出用心良苦。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贯穿其中的诗词,虽然有一些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每一句都用得恰到好处,令人仿佛透过诗词,看到了千年前的那个盛世大唐。

总之,这是一部兼具教育意义与中国传统之美的电影,老少皆宜,值得全家共赏。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1100字5

我和好朋友赶在放映季的最后一天,火急火燎的跑去观看了号称“追光动画十年之作”的《长安三万里》。本来,我觉得这么一部大制作,电影院应该挤得人满为患、水泄不通才对,可没想到,偌大的放映厅,算上我们仨,一共才十个人左右。——哇,真是太爽快了,好像包场一样!

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的内容还是很有趣的,不愧是十年力作!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我对一部电影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打动我。只要在某个情节能够触动我的心弦,引起共鸣或者思考,这对我就算一部佳作!而《长安三万里》正是能够不断撩拨我的心弦的一部电影作品!

故事线主要围绕着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以及他与李白贯穿一生的友情展开的。故事内容紧密连续,把高适无奈彷徨的早年境遇,与李白才华横溢、豪情万丈、而又恣意挥霍玩乐的人生形成了对比。人到中年之后,高适和李白都尝遍了人生百态,受过挫折,受过褒奖,体会过人生的无常。当年意气风发的蓬勃少年,曾经满怀豪-阿拉文库§ 情到长安寻求人生梦想,此时却都被蹉跎了情怀。半百之年,李白选择了入道,不再受凡尘间事情所烦恼。而高适则是选择从军,入了哥舒翰的帐下,为国家继续尽心尽劳。影片运用对比的语言,展现了高适晚年终于一展宏图,平定安史之乱后路过扬州讨伐永王,此时的扬州已经是一片断壁残垣,与当年盛唐时锦绣繁华的歌舞场形成强烈对比,在战争摧残后的城市,已经不复当年欣欣向荣、焕发生机模样,这也折射出李白暮年的心境和境遇,早已不再是当年的蓬勃少年。李白的浪漫和豪情都给了璀璨的盛唐,他和贺知章、张旭、王维、杜甫们在锦绣长安斗酒十千,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高适胸中的锦绣交付给了塞北边疆,千里黄云,北风吹雁。

电影中,我在李白身上,看到了浪漫的豪情万丈,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渺小。从高适的身上,我却看到了一个人一生的家国情怀。高适和李白比起来,并不是天纵奇才。他对诗文没有太多执念,他所想的就是驰骋疆场,上阵杀敌。他踏踏实实,坚守着与李白的一年之约,与哥舒翰的十年之约,直到晚年终于得偿人生所愿。他在自己的时代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同时,这部电影还让我觉得古代过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对于下民们的机遇太过不公平。李白早年“行卷”,就因为是商人之子,也就是所谓的“下民”,就直接被拒之门外,报国无门。在皇宫权贵们的宴席上,像高适这样武功卓绝的“下人”们也只能将自己多年的努力用来博那些达官权贵们一笑,祈求他们的推荐。当然,这部影片是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用豪情万丈的情怀和锦心绣口的诗篇,表现了其实很残酷、血腥、动荡的年代,让人在快乐的氛围中还能窥见十分深刻的现实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19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