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盗梦空间参考影评(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3703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盗梦空间参考影评(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盗梦空间影评【第一篇】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是继弗洛依德写下“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之后对艺术(电影)与梦境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强调。当人们置身于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暗淡下去,观众就仿佛闭上眼睛进入睡眠,同时也投入到银幕上呈现的梦境之中。如果把电影视为某种梦的观点在美学上不那么贴切的话,以电影这一媒介去呈现人们的梦境世界则是许多导演们热衷于尝试的内容。费里尼的杰作《八部半》正是以大量超现实的梦境表现它的主人公当下所处的现实,电影中的梦境内容成为比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对象。在这一“电影—梦境—现实”的谱系上可以列出许多大师的杰作:黑泽明的《梦》、伯格曼的《野草莓》、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并不处于这一谱系之上。这样评价并非为了抬高那些大师而贬低诺兰,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梦境世界与那些电影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之间几乎缺乏可比性。在费里尼、伯格曼等人看来,梦是超现实的语言,“梦是唯一的现实”的原因在于超现实比现实更为真实。而在《盗梦空间》中,梦就是现实,它甚至比现实更符合逻辑,更遵守现实世界的原则,它也许可以通过“梦中梦中梦……”的方式变得无限复杂,但这种复杂与人们在玩益智游戏或者穿越一个迷宫时所遇到的复杂并无不同,而人们在梦境中追寻的东西与在清醒时忙碌追逐之物也并无不同。于是,梦在这里变得乏味起来,尽管电影本身并不乏味。

诺兰的“梦”完全不具浪漫色彩,它是现实功利场所的延伸,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电影的英文片名Inception(可以翻译为观念植入)中:梦是出于商业目的把想法植入对方大脑的工具。柯布(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一名“盗梦侦探”,他通过潜入人家的梦境去窃取商业机密。在一次行动失败之后,柯布投入到对手——商界巨子齐藤手下,他要帮助齐藤在梦境中把一个观念植入到竞争对手的潜意识中,使对方解散他的公司。电影的主要情节即围绕柯布和他的团队通过精心筹划、部署去实施这一行动展开。

受过教育的现代观众多少会对弗洛依德的释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理论有所耳闻,诺兰的“盗梦”、“观念植入”以及对梦境组成部分的安排依赖的正是观众对弗洛依德的那点理解,这同他的前辈希区柯克在《爱德华大夫》中对观众中普遍存在的伪弗洛伊德主义的利用是一样的。“盗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首先,你需要一个建筑师,他的任务是在梦中建造出盗梦展开的各种场景,职能有点类似于拍电影时的布景师;接着把盗梦的目标对象和盗梦者通过药物连接起来,使他们一起进入建筑师建造的场景中;目标的潜意识会展开防御机制为盗梦者制造各种危险,而盗梦者通过诱骗或者诉诸武力获取了目标的信息之后任务即告完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商业间谍活动完全相同。在这个“盗梦空间”中会出现各种人的潜意识中残留的物像和人物,只不过它们的出现规律比弗洛伊德在《释梦》中解释的更符合逻辑一点;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名言“梦是人类对未完成愿望的一种达成”在这里被改写了:人类真的可以通过梦达成现实中的愿望。“观念植入”的过程要复杂一点,同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混淆也更为明显。片中的具体方式是使目标费舍意识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是某种误会,父亲深爱着自己,而自己的叔叔兼教父勃朗宁则是野心很大的一个人。影片假定这一明显的意识内容可以化为情感因素,进入潜意识,使费舍在醒来之后改变他的决定。至于意识内容究竟是如何进入潜意识的,电影并未真正解释。电影以梦中梦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潜意识深度,这已相当具有创意。但是,如果深究下去的话,无论梦境进入几层,意识终究是意识,不会变成潜意识,这或许也触及了电影表现能力的某种边界:但凡银幕的内容要为观众理解,就必须是意识的,电影不可能表现真正的潜意识。

诺兰的《盗梦空间》也具有许多类型片的元素。在营造一个依据独特的原理运作的新奇空间上,本片酷似于《黑客帝国》,不过就创意的新颖和独特性而言似乎赶不上后者;在具体的情节模式上比较接近于盗窃电影(英语为heistfilm):即表现一群窃贼通过周密的部署和密切的合作展开偷窃行动的电影,比如《十一罗汉》;电影中有火爆动作片的元素:比如邦德式的雪山追逐、枪战;也有家庭伦理剧的内容: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些元素或许是必要的,但它们却谈不上出类拔萃。《盗梦空间》最最独特之处,同时也是诺兰的拿手好戏之一,是它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

《盗梦空间》的剧本酝酿于10年以前,那时诺兰刚刚完成处女作《尾随》,正拍摄那部在叙事方式上具有巨大颠覆性和实验色彩的《记忆碎片》。无疑,《盗梦空间》在叙事的复杂性上远赶不上《记忆碎片》,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本片确实相当挑战观众的脑力。电影中的人物行动在不同的梦境层次上展开,每一梦境层面的事件都会在其他层面上产生反应,当梦境进入到第三层第四层时,导演必须通过快速的平行切换使观众了解那些具体的微小变动,使观众得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大型的梦中梦中梦……的整体面貌。相信许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把大量脑力都花在了辨别眼前的是第几层梦境,并推测它将对另外几层梦境产生的反应上了。这部电影尤其具有特点的是:每一层梦境的时间流速不同,每下一层梦境要比上一层梦境的时间慢20倍,这就又为叙事增加了难度,导演必须对每一层梦境的叙事时间拿捏地非常准确。电影中的五层梦境(如果算上电影的开放式结局的话还有第六层)还只是叙事的纵向层次,电影有两条横向平行的叙事线索:“观念植入”的叙事主线,以及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横向与纵向相乘之后,本片变得千头万绪,如果不是诺兰这样的叙事天才的话,平庸的导演根本无法处理。《盗梦空间》的观众在耗费了大量脑力之后,相信都基本看懂了电影的具体情节。

与《记忆碎片》一样,《盗梦空间》在叙事上并非没有漏洞:电影在进入第四、第五层梦境时开始有点含糊其辞,比如齐藤在第三层梦境死去后按照前面的剧情逻辑应该进入“潜意识边缘”,柯布进入的第四层梦境(即他与其妻子共同构筑的那层梦境)也被称为潜意识边缘,但对于柯布为什么没有在第四层而进入了第五层(即影片序幕中柯布见到老年的齐藤那一层梦境——如果不承认这是第五层,便无法解释齐藤的变老)才把齐藤找回来,电影没有给出解释。另一个明显的错误是,齐藤是在柯布进入第四层梦境之后才死去的,柯布不可能知道齐藤已死而要去找他。还有一个缺陷是,在建筑师建造的各层梦境场景之间并无剧情逻辑上的联系,尤其是雪山堡那段,几乎完全可以视为导演为加入动作片元素硬塞进去的。这些瑕不掩瑜的漏洞并未太大地影响观众的观影质量,因为这种新奇、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的类型元素混合起来之后,已经足以使《盗梦空间》成为一部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尤其对中国观众而言,《盗梦空间》仍旧算得上目前国内商业电影只能仰望的“神作”。但是,我必须说,《盗梦空间》还谈不上完美的商业电影,这是基于两点:一,电影始终缺乏一个英雄,缺乏一个具有足够厚度的主人公;二,《盗梦空间》具有很高的智力挑战,但却只有很低的情感穿透力。

我一直是诺兰的拥趸,他的电影我差不多部部喜欢,在他的七部长片中我尤其中意《尾随》和《黑暗骑士》。《尾随》也包含了复杂的叙事技巧,但更让我触动的是其中包含的关于“孤独”的主题,诺兰在那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主人公。《黑暗骑士》堪称完美的商业电影,诺兰在经典的哥特式、漫画式夸张的蝙蝠侠之后创造了一个新的英雄,但他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超级英雄,而成了一个被善与恶割裂的悲剧英雄,成了关于历史的道德隐喻。商业电影要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仅仅依靠娱乐因素甚至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它必须成为某种意识形态,使观众从中瞥见自己所处的现实。《盗梦空间》却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列奥纳多的柯布是一个遭受家庭伦理变故的男人,但导演或许太专注于他的叙事了,使得柯布与他妻子之间并未表现出真正的情感深度,柯布也始终没有像蝙蝠侠那样变得人格化;在次要人物方面,艾伦·佩姬饰演的建筑师始终游离于柯布和他妻子的情感之外,她时而闯入他们的情感之中,但却并未真正以情感参与他们的生活,因此最后她将柯布从记忆的牢笼中带出也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我想,这部电影缺乏情感穿透力的原因之一是诺兰将太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叙事时间之上,而忽略了表现人物所必需的情感时间。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一起在意识边缘游离了50年,50年已足够使任何肤浅的情感变得严肃起来,但对于观众来说,50年的感觉只是他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瞬间——在下一个瞬间,他们已经在忙于接受新的信息,忙于推敲这些信息与其他层次梦境之间的联系了。

一个梦,无论有多美,当你意识到它是梦的时候,魅力便消失了。如果电影只是一个梦,它与现实缺乏真实的联系,那么当梦醒来时,电影的魅力也消失了,观众走出电影院后很快就会遗忘它。梦绝不应该是电影唯一的现实。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第二篇】

《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不止是一个关于父亲和丈夫的爱的故事,更是1篇有着缜密思维的几何和哲学论文;不止是一部科幻悬疑电影,一部引起观者深思的恐怖片。

首先说这部电影最感性的部分,柯布和他的妻子儿女。这是故事开端的原因,也是贯穿全剧的线索。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执着于对情节的理解,忽略掉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柯布只有在梦里才会带着婚戒。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婚戒代表了柯布的内心。在梦境的理想化世界中,柯布本身认为她的妻子还活着,因此在梦境中他会带着婚戒。但是他的潜意识也就是事实,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妻子已经坠楼身亡。这种状态下,爱妻死去的事实一次次撞击柯布,他痛苦于事实的残酷,却不愿放弃虚幻梦境中自己不正确但又理想化的认知(In my dreams, we’re still together、)。爱妻的离世是柯布痛苦的一个原因,更多的其实来源于责任。当妻子沉迷于迷失域中漫长而理想化的时间中,柯布通过梦境植入思想,让妻子认识到迷失域是不真实的,但是他却没有料想到当回到真实后,妻子会再一次怀疑现实的真实从而跳楼身亡。这时曾经为救出妻子而植入的思想成为了柯布亲手杀死梅尔的利刃。这种认知的偏差、爱与责任让柯布深陷梦中,因此艾里阿德妮才会发现柯布独自一人进入梦境并在其中建立和妻子的记忆大厦,而也正因此梅尔的身影、火车会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的梦境中。

再说第二个有趣的细节,柯布的孩子们。和梅尔一样,他们的身影也会不时在梦境中出现。他们强调着柯布这次行动的目的。那么柯布到底最终从没从梦境中走出看到真正的孩子们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之前所有的梦境中孩子们从未长大,但是这里的孩子比起梦境中的孩子们成长了不少(网络上有影评指出这里诺兰特意换了演员小朋友)。

其次是《盗梦空间》作为几何和哲学论文的部分。为什么梦境中艾里阿德妮可以轻松折叠梦境?为什么艾里阿德妮画的环形迷宫走不出来?为什么会两次出现永恒楼梯?为什么陀螺在梦境中不会停下?全部因为梦境中是非欧空间,是一个可以弯曲的空间。普通迷宫是直线,是一维度的,当它成为非欧空间而弯曲成为圆时,自然走不出来了。普通楼梯是平面,是二维度的,当它成为非欧空间而弯曲,自然成为永恒楼梯了。陀螺不会停下,是因为四维空间中的时间轴弯曲了,因此不管陀螺在梦境中怎么颠簸,都不会自己停下。在非欧空间的弯曲坐标系中,你无法画出一条直线,因此有限成为无限,造梦者所能造出的有限梦境也成为无限梦境。

再说它作为科幻悬疑电影的部分。艾里阿德妮是本片最大的悬疑。老教授说,艾里阿德妮是比柯布还天才的天才。这是为什么?前面我们说到陀螺能看出梦境的虚幻与否是因为陀螺在非欧空间中不会停下。而另一位筑梦师阿瑟的图腾是一个灌铅的骰子,在非欧空间中,时间轴弯曲,骰子会始终周期性重复点数。那么艾里阿德妮的象棋如何判断呢?答案我们无从得知。柯布和阿瑟的水平在罗伯特之上,因此可以让罗伯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他们的游戏,改变罗伯特的想法。而艾里阿德妮的水平在柯布阿瑟之上,那柯布阿瑟会不会从一开始就在她的游戏中呢?她会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柯布阿瑟的想法呢?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知道因为艾里阿德妮的水平在另外两人之上,在她的游戏中,她可以把游戏规则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后说说作为恐怖片的部分。为什么比起《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火星救援》,《盗梦空间》更让我们感受到恐惧和震撼因为它足够真实而又足够虚幻。梦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最虚幻的部分。我们的潜意识、向往、恐惧在这个时刻完全的展现出来,这个真实的自己在这个条件下让我们感到发自骨髓的恐惧。

在《盗梦空间》这部电影里,诺兰的身份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导演变成了筑梦师。和柯布一样,他通过一个在电影院中的梦也给我们植入了怀疑现实的想法。如果你怀疑结尾是否是现实,那么恭喜你,他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顺利改变了你的认知,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你了,原来的你已经被诺兰杀死了。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第三篇】

推荐看完的人再来看这。有不对的能够说出来,毕竟我也不敢我是对的。有很多人说《盗梦空间》还是在梦里,是个杯具。又有很多人说这是诺兰的开放式结局,但是诺兰向来不用开放式这种方式来结局。其实结局是柯布回到了现实,两点证据,证据一:科布他一向忘不了妻子,一向以自我的记忆去造梦,回忆他的妻子,孩子。几次科布都在回忆里,还有孩子在他的梦里出现了很多次,仔细看孩子的背影。片尾中你仔细看孩子,孩子回头了这是一点。最重要的一点,你没发现孩子长大了吗?原先科布见到的孩子是一向在记忆中的,所以那时的孩子根本是几年前和妻子在一齐的时候,而结尾的孩子,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孩子长大了。这就说明这不是在他的记忆里,梦里,他回到了现实,见到了离开他几年的孩子了,这时孩子都长大了点。诺兰在孩子也两次都用了不一样的演员,这更加证明了回到现实,只是找不到演员表。证据二:为什么说陀螺没倒?其实陀螺之后越转越慢,还抖了一下,但是刚抖完就结束了。但是你有没有在结束还听到“叮”的一声,很大,可能这就是陀螺倒了吧。证据三:戒指,柯布在梦中一向是带着结婚戒指的,这点我没有仔细的看清楚,但是在梦境中几乎他都把结婚戒指戴在手上,而结局转陀螺时便没有了。能够说明回到现

实。再者诺兰巧妙的利用这些漏洞,能够让大家认为是开放式结局,更有回味,但是他的细节都证明了结局是回到了现实,相信诺兰是让让我们看完后不停的讨论,能够说变相的炒作吧,但是他的利用很聪明。诺兰也告诉了许多人,有时候梦境可能就是现实,现实可能就是梦境,真真假假,谁又能抵抗梦境中一切完美的诱惑认清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呢?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第四篇】

许多人折服于其离奇而刺激的入梦情节;也有人拜倒在莱昂纳多或者约瑟夫·莱维特的西裤之下;也不乏醉心于层层梦境的制造与破坏,甚而执着研究着影片最后那个陀螺到底停没停下来的噱头;当然,更有甚者因为这部影片,义无反顾地开始痴迷于一切关于梦的学问,据说《周公解梦》都因此而大卖……其实,关于影片的情节,关于所有美国商业大片的情节,我曾经武断地下过一个屡试不爽的结论:无非是一个孤胆英雄的自我救赎之路,途中还一定会演绎一段刻骨铭心的狗血爱情桥段,从《乱世佳人》到《泰坦尼克》,从《哈利波特》到《阿凡达》,皆是如此,概莫能外。其实,但凡是美国的商业片,情节框架已然定下,导演与编剧要做的,只是设置不同的故事背景、冲突场合以及主人公的身份,如是而已。

所以,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美国商业片,很难赢在故事情节的突破,应该努力的方向恰恰是大同小异的故事本身带给观众的迥异的感触,毫无疑问,《盗梦》做到了,并且做得很棒,至少,让我觉得悟到了一些什么。

我一直觉得,生而为人,总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不论你是黄头发还是黑皮肤,_还是穆斯林。而似乎最近的一些外国影片一直在映证我的这个观点,依旧记得,看完《盗梦》走出影院的时候跟朋友闲聊,我说这导演不像美国人呐,倒好像有点黄老之术嘛。我由衷地觉得,影片吸引我的,从不是它曲折精彩的情节或者是有着perfect looking的俊男美女,恰恰是影片对于梦境或者说,是对于我们现实的生活的质疑与思考。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饿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片中梅尔的遭际,与千年之前那个独与天地精神向往来的古中国的狂人是何其相似?只是,庄子更加豁达,抟扶摇羊角而上,逍遥游去了;而梅尔的选择,则未免太过决绝与壮烈。不过话说回来,我也不能够确定,庄周老先生面对当下这个比千年前几何级数倍数纷扰的社会,他是否依然能够逍遥游。都说梅尔因为梦做得太久,以至于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误把现实当做梦境;焉知其不是厌倦了这纷扰且虚空的现实,毋宁永远地魂归梦境呢?

现实与梦境,原本就是看似对立,却最易混淆的物事吧。悠远的时空里,苏子在赤鼻矶下感叹,“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纳兰在西风里幽唱,“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所谓梦幻,原本就最容易使人迷幻,分辨不清的吧;只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不时让我们感到阵阵眩晕与崩溃呢?

所以,亦无须再深究,影片的最后,科布的陀螺停下来了没有,现实还是梦境,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回家了……

都说人生如梦,其实,梦,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呢?又焉知,活在所谓现实中的你我,不是谁梦中的一只蝴蝶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113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