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精彩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2400字【第一篇】
原创: 将离
这是一本读来颇为厚重的书,不仅指近六百页扎实的史料考证和客观的人物分析,更是指茅海建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思考。在读的过程中稍有感触,可能有些零散,姑且罗列在此,当作看过这本书的一些见证吧。
(一)
作者在绪论中“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里这么写到:“历史学是讲究客观的。但历史学家的主观意愿,总是不断地被糅合到历史著作之中。.。.。.这种为醒世而作的历史著作和文章,已经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围,而成为一种宣传。”
读到此处深以为然。我以为历史学是应该客观的一门学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历史真实性去达到某些目的,尤其是出于历史研究者主观的引导。言必有据,据必可信,所以才有“穷尽史料”这一说法。
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说:“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邓广铭先生在《治史丛稿》自序中曾引用这一观点并说“章学诚最为反对的即是一个撰述者在其撰述的成品当中,既不能抒一独得之见,又不敢标一法外之意,而奄然媚世为乡愿。”
无论是“独断之学”亦是“考索之功”,都必须以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我所差着实太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自己可以时刻铭记这些话来规范自己的写作。
(二)
作者在介绍清朝的军官来源时说:“正如认为八股文章可以治天下一样荒谬,清代武科举的考试项目与近代战争的要求南辕北辙。且不论《武经七书》这类偏重于哲理的古代兵书不宜作为初级军官的教科书,然这项仅有的与谋略有关的内场考试,因考生们错误百出,而在嘉庆年间统统改为默写《武经》百余字。”
当选拔军官时的标准不再注重战略的考察,而只是重蛮力,甚至于不识字亦可成为军官,便可得知这个国家的军队系统在面对近代战争时会多么无措。
这并不是崇尚纸上谈兵,或是一味苛求武官同文官一般博学,而是基本的军事知识储备是成为一名近代战争中的军官必备的素养,只重武力可以是选拔下层官兵标准,但绝不是选拔军官的标准。
在冷兵器时代,仅凭军官一己的骁勇即可以激励士兵和其一同上战场厮杀;但当火器出现后,对冷兵器的使用退居其次,像拉硬弓等仅对臂力的考察便不能再成为主要的选择标准。
当仅凭蛮力便可上位,军官成为鲁莽武夫的代名词时,军人的身份被社会鄙视,重文轻武再次成为社会风尚亦不足为奇。而当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再有热血去用武力保家卫国,纷纷选择他途时,这个国家的整体军队素养又如何能优秀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提升自己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所需具备的基本态度,其中自然包括对军事力量的提升。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安于现状是一个王朝逐渐走向衰弱的标志,固步自封的愚昧会摧毁一个曾经强大的王朝。
然而清朝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它仍尚未从“天朝”的迷梦中醒来,哪怕是在鸦片战争结束,签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后,它都未能勇敢地进入全新的世界,仿佛一切从未发生一样的继续苟延残喘。何况在战前,沉浸在迷梦中的清王朝更是一点改变提升自己的意识都没有。
想到了《武士的悲哀》中作者评价北宋王朝的一句话:“上天并不偏爱那些保守、怯懦而又一意孤行的病态者。”用来形容此时的清朝亦不为过。
作者在这一章节的最后如是感叹:“我为了研究结论的公允,曾千百度地寻找光明,但光明始终离我而去。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
读到这里,我不禁被作者的情绪感染,我们读这一成果尚且振聋发聩,而作者在进行如此深入的考证后,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又该是多么心痛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这个“其”,不仅仅是清王朝,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的事情,而正是这一件件事将整个中华民族推向了屈辱的近代百年史。
失败并不可怕,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能永远处于未曾失败的地位,可怕的是不直视失败,不从中吸取教训,甚至于去拼命的美化失败,过后仍旧浑浑噩噩度日。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也这么说:“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是对殉国者最大的尊重、最好的纪念。清军将士流淌的鲜血,价值就在于此。”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
最后想说说民智的问题。以前也曾思考过这方面,在看到三元里抗英时更是感触颇深。“我们不能将保卫家园的战斗,与保卫祖国的战斗混同起来,尽管家与国之间有着很深沉的联系。.。.。.在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诸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绝大对数民众的基本态度,是置身事外。”
大多数的中国人,至今都仍是抱着暂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便不去顾及,从不去思考一件事发生背后会波及多么严重的后果。这种深植在民族深处的劣根性哪怕是到了国难当头的关节,仍无不体现在人们身上。
对于最普遍的大多数民众来说,当朝天子是谁并无所谓,只要自己眼前的利益未受触动,一定程度上的忍受并无不可。民众是麻木无知的,向英军出售粮食、充当苦力、从事运输等等事情屡见不鲜。
正如当下生活里的芸芸众生,从很多日常的事情便能窥探这一劣根性的端倪。当冷漠成为一种习惯,正义感已不复存在之时,终有一天会自掘坟墓。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活着,便没有人能真正摆脱政治和历史的影响,更没有哪一件事会真正与个人无关。
希望我们都不会做那些曾经自己嗤之以鼻的事,也不会成为无原则妥协的人。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已阐述的十分清楚,我也深感确如其所说。这当真是一本令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书,读罢不仅对鸦片战争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体会到了作者在对历史研究方面的不同视角。
在许多传统的历史书中,战争失败是某一个决策者的失误,是未有明君识英才,是因奸臣作祟而导致的,一味的将历史人物脸谱化、道德化,却始终忽略了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客观的分析。这也是初读这本书令人感到震撼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再次,真的是很佩服作者对史料的考证,着实感叹那些能够花费数十年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部著作的人,看完后不得不感叹,确实是值得花费这些时间的。
最后,借用书中一句话结尾,也愿这句话激励我前行:“历史不能重演。历史学家并不能因此而停止假设、推论等工作。历史学的许多意义就在其中。”
世界很大,感谢驻足。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第二篇】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历史的价值在于提供错误,让人们“以史为鉴”。我们在历史中的失败应归结为教训,化为一种去时空化的力量,启迪当下,思考自我。这才不枉那些艰难耻辱。一个民族应在历史中批判自我,而不应成为外界规则的附庸。对失败的再思考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与胜利呢?
清朝的军事力量,作为战争中最基本的实质,暴露着数不胜数的缺陷。
从武器装备上来分析:同一战争中的主体双方,在武器装备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英军处于火器时代,而清军却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工业革命的冲击使得清朝在这一层面上被远远超越。以最为典型的舰船示例,装备上的局限促使战争主动权的丧失。那么,探究清朝武器装备水平落后的原因就不难发现,除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交锋以外,便是清代战争规模缩小所致。这又进一步使军事技术的重点由研究转为保密,促成了清朝军事技术的垄断特质。我们可以用“墨守成规”来形容这一事实。军事技术的保密即是一种封闭主义,这也映射了天朝上国的自傲。这种封闭自然不会优化升级技术性能,亦不会提高质量。时代的相对稳定也让武器装备系统停滞不前。此外,清朝物价的不稳定性与官僚的猖獗勒索限制了清朝武器装备的发展。可悲的是,与我们相处于同一时代的西方国家,强烈地意识到武器研制的重要性。这又潜移默化地拉大了敌我双方的差距。
从兵力与编制上来分析:清军的兵力十分充足,可排兵布阵上的错误是一个致命打击。清军兵力的分散既由内部导致,又受外部左右。内部上,是政治需要对编制的牢固控制权;外部上,是清军的被动地位迫使其分散兵力以进行防御。内部上来看:毋庸置疑,清军磅礴80万是战争中的绝对优势。看似清军兵力上的优势可以弥补兵器上的劣势,但编制上的缺陷确使作战疲于奔命。简陋的编制直接导致着兵力的分散,从而削弱着本就不充足的战斗力。追究历史溯源,其编制根源于整个朝代的政治体制。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统治下,军队便成为了政府的保护伞与耳目喉舌。清朝的军队“敌视”内部而分散,是政治需要的衍生品。这便解释了清军不利于集中御外的原因。而在作战情况下,“急中生智”去解决作文战略所需便将所有希望寄予抽调。当然,结果是不容乐观的。而相比英军舰船,大大提高了军力的分配、使用效率。这使得清军数额庞大在英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技术性的军事武器结合巧妙的军事策略,提升了英军的作战效率,加速了清军的惨败;外部上来看:英军的“船坚炮利”直接促使清军丧失战争的主动权。同时也扰乱了清军的防御方针,大大增加了清军的防御范围与压力。这使本就分散的兵力更为分散。深入地看,这又严重影响了调兵速度。接踵而至的不利条件慢慢吞噬着清朝胜利的希望。
从士兵与军官上来分析:清朝的兵役制度是畸形与空洞的。无规则化的运作方式使整个军队体系十分脆弱。此外,社会地位与文化、经济地位密切相连,而军官在当时社会承受着极大的贬斥。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笼罩着无尽的黑暗,而作为战争的主体,却如此腐败。难道战争的失败不是必然的吗?
战争的爆发,转瞬即逝般,正如失败也是一样。
从客观原因上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极为关键一点原因便是沉醉天朝上国,傲视四夷。在林则徐用非常之方法解决禁烟的同时,清朝并未意识到英国的暗中阻挠。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中国与英国的差距都是巨大、悬殊的。加之这层畸形关系,中国逐渐被动。由于道光帝对边衅的强烈反对态度,势必对鸦片的禁止与杜绝有挫折影响。二者在事实上是不可共存的。由此来看,战争的失败必将降于天朝的头顶。
从主观因素上分析:林则徐尚未认识到这场与英国走私商船的战争已上升为与英国的战争。其对情报分析的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念的静止化,是战争的发生是悄然而至般的。道光帝也有着不可开脱的责任。他仍然以天朝的逻辑思考,近代国际政治观念的缺失,以及对西方军事技能的无知使战争必然失败。
清朝对改变的恐惧致使其崩溃,其对现代国家观念及利益的无知昭示了没有光明的未来。复兴的曙光被落后照耀,天朝的崩溃一触即发…知识的力量是强大,愚昧的力量也同样强大。我们应以史为鉴,吸收教训,面对错误,进步自强。历史可能重蹈覆辙,也会成为第二次现实,正如阿房宫赋里说的那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天朝的崩溃》读后有感【第三篇】
这是本好书。作者治学严谨——从每章后面长长的引用书单即可看出。通俗易懂——连我这样不喜欢思考的人都能读得不忍放下。观点新颖——这条不多解释。下面是自己看过后所想的。道德的困境抗英战争中有人认为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觉得荒谬?道德历来是大家所提倡的,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转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贪腐,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可是,人本质是自私的,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标准?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面具,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戴面纱的历史看过之后,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
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或厚此薄彼,或被选择性遮盖。实事求是抗英战争中,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奋战到死,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说明白些,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卖国?有时候,说出实话真得很难。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第四篇】
今年是甲午年,一提到这个年份,我想华夏儿女想到的一定会是100多年的甲午战争。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在读完这本厚达600多页的书之后,我同作者写完书的感受似乎有几分相似,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反而更加的沉重。这是一本记录那段晦暗历史的战争回顾,它承载着国人耻辱的记忆。甲午战争的意义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日渐减少,反而更加的厚重。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悲惨记忆。这本书真正的给我揭开了战争的这一段历史,用严谨的史学作风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中国的路究竟该如何走。
在学生时代,老师讲到过这段历史,当时年少轻狂年纪的我恨那些反对禁烟、反对抵抗的人,恨他们的丧权辱国,但是看完了这本书,我突然觉得那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那个朝代、甚至是整个古代封建帝国的问题。那是整个封建帝国“一言堂”的悲剧。那个时代在皇帝的思维里,中国傲视“四夷”,甚至对英国的印象只是船坚炮利,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崛起引起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人一直处于麻木之中,一直在“天朝”的旧梦中难以醒来。之所以中国会被侵略,其实真的不应该去怪任何人,甚至是任何朝代。那是时代造就的悲剧,那是多年延续皇帝“一言堂”的悲剧。古代社会一直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如果皇帝有才学、想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清明、昌盛的,但如果皇帝是昏庸、荒唐的,那么这个朝代最终会走向极端的衰败。 历史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一言堂”的悲剧,而在当下,在这个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刻,我们更要以史为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扎紧“一把手”在人、财、物权力管理制度的篱笆,杜绝“一支笔”、“一言堂”。
我认为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拒绝“一言堂”,约束自身行为,善用手中的权力,不断自律、自省、自励,真正做到慎独、慎己、慎微。
第一,民主决策,群策群力。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我们应该主动拒绝“一言堂”。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由大家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的独断专行,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不做“土皇帝”。
第二,慎思谨言,一心为政。古人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领导干部应当慎言、慎行、理性地考虑得失,要做到诚信而不失信于民,言必行,行必果。领导干部必须在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才能突显其公道正派、品行端正、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优良品德。领导干部自身良好的品德就是政府公信力的一面镜子,更是大力弘扬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思想。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人民给的权力造福于民,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良好习惯。
第三,以民为本,全心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为政的基础和根本,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需要明确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要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工作中才能时时刻刻有为人民谋利之心、为人民造福之意。
历史的教训至今还深深地烙在那古老的铁炮炮身上,波涛拍打着炮台,其石壁上也会清晰地刻着这段惨痛的历史。历史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去书写。记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要真正能够走出历史阴影,实现社会和解与和谐,要做到的是“不计前嫌”,绝非“不记前嫌”。“不计”是种选择后的宽恕,“不记”是对历史的谋杀。
“当历史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又是一个甲午年,我国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我们要真正吸取甲午战争的教训,真正的做到杜绝“一言堂”,还百姓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