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祝英台与梁山伯范文【第一篇】
喇叭、唢呐的吹奏响彻浮云,揉碎了一地的泥泞。身披红色嫁衣的人儿,弃了望乡的古镜和相思木梳,带着的,唯有一颗破碎凋零的心。
艳丽的七彩霞帔,遮不住我枯瘦如叶的身;珠辉碧耀的凤冠,掩不住我冰冷成灰的容颜;锣鼓声声的鸣响,唤不回我决然归去的心。
萧瑟的一丘青冢,孤立于凄凄的路旁。唤住轿夫,轻挑垂帘,低笑,无语,泪却潸然而下。
山伯,你要英台印证明月亭台的誓言是么?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份至死不渝的真爱胜于你我的生命,更胜于摆放眼前的荣华富贵。
生不能同衾,死则同穴。在那暗黑的墓冢里,只要我们柔韧的发丝纠缠一起,就会将一切冷凛的世俗偏见隔开。生不能共连理,就在死后比翼双飞,双双飞。
此刻,我有泪,却无悲,那缠绵亘古的痴情,已如同麻木了的群山一般渐渐死寂,心头唯一存活、唯一慰藉的,是你幻真幻灭的笑容和我们三年相守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那个杏花烟雨、莺飞草长的三月么,远离高墙深院、烟锁清闺的我,解下腰间摇曳的珠环玉佩,脱去千丝重缕紧裹着的绮罗素裙,换上清风盈袖、儒衫方巾,摺扇轻挥的少年男装,盈盈含笑,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喜的目光和敦厚的笑容,温润了我久不曾有过的眼泪。
无数清风朗空,花前月下,我们吟诗作画,抚琴低唱,游戏于山水白云之间。与你相处的每一天,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散发着醉人的温柔。在你眼里,我是至亲至爱的小英台,小贤弟,而你,又是我的什么呢?
其实我也无法说清,为何刹那相望的眼神,便已相信三生石上,情缘早已注定。对你是那么熟悉,依稀似曾相识,仿佛从未分离,尘封多年的情愫,尽在这一刻开启。可是,我心动的痕迹,却不愿被你察觉,或许,你已经见了,在我盈盈的笑意之间……
三年的同窗伴读,我们是无话不谈的知已,只是你不曾明白我纤柔的心思,不曾困惑我坚持独居的矜持,不曾怜惜我单薄瘦弱的身躯,不曾凝视我憨直腼腆的神情,也不曾细品我轻声慢语的言语。枕间平放的一碗清水,照出你无邪的内心和你看不到的娇羞容颜。
无数花开花落、日月更迭,持卷伴读,吟诗对句,蕴藏了我无尽的相思。袅袅燃香前,是你誓为盟兄的挚诚和我隐隐为私的女儿情怀,水中的鸳鸯,也在笑你的愚钝。山伯,我不要做你的结拜兄弟,我要做你一生一世,白头不离的妻子。
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转眼你我即将离别,十八里长亭依依相送,你却看不懂我泪湿双眸的凄然。充诺许配于你的小九妹,就是你眼前白衣翩翩的少年,请你一定记清她的貌,她的颜,来日,再仔细端祥你娇美的新娘。
白驹飞驰,春去秋至,我倚栏相望,穿了秋水,也未盼到你的身影,等待我的,唯有父母订好的攀贵之姻。
你匆匆赶来,带着一脸的惊喜,懊恼迟未参透的玄机。私自的楼台相会,你我两两相望,却无语凝噎。无言,无言是别离的笙箫啊!良缘错过,误的,岂只是一年半载的相思迷离。尽管我心怀愤懑,决议抗婚私逃,而你的懦弱却是那样的让我凄切、哀惋和无奈。
是的,我无力抗婚,正如你无法从容带我私奔,祝府势利的眼光层层剥落你的贫穷,也剥去了你唯有的自信与尊严。你愤然挥袖离去,留我苦守这望月的寒窗,等候墙外飞来裹纸的石块,击落心中牵挂;期待纸上的语言,约定相厮相守的诺言;更期待能够沿着月亮的轨迹,避开拥挤的屋舍,寻找容纳感情的乐土。
只是,没有想到,等待会是这样漫长。不见你的消息,相思已弯成消瘦的冷月,残照我憔悴的容颜,在这寂寥深寒的楼台。
每夜,风铃在我窗前鸣响心的呼唤,你可听见?也许,我只能把渴望与虔诚插进祈愿的香炉,自冥色里一一点燃,其实,我只愿,我只愿天不老!祈愿,我与你,能够长相厮守。
雨恨云愁,相思寒灰,你郁郁而终的噩浩再次击碎我所有的梦想,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茫然等待再也唤不回你远去的身影。
如今,你已逝去,我的魂魄就快散了,生命如此脆弱,还能爱,还能恨么?
今天,我踏上娶亲的花桥,不是贪图马家的富贵,只为永远逃离命运的桎梏。
山伯,我来看你,身着红色的嫁衣。
今天,我是你的新娘。遥遥的,我已听见迎娶的鼓乐从云端、从天际传来。而此刻,那潇潇的雨,正柔柔的抚过我的肌肤,为我做最后的出嫁洗礼,我知道,你一定会如期而至;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你冥冥中的安排。
摘去沉重的凤冠,脱去华丽的嫁衣,白衣镐衫的我,沧然离轿奔向你青青的坟茔,清泪漫起,凝成我欲碎的情结。脆弱的我逃不出这悲莫悲兮的惆怅,却早已没有了恸哭的情肠……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第二篇】
很早很早以前,祝家庄住着一位财主,人称祝员外。他有个女儿,名叫祝英台,不但美丽大方,而且勤勉好学。她想到学堂念书,可学堂不收女子。经过苦苦挨求,终于征得父母同意,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
路上,祝英台遇见一位书生,名叫梁山伯,也要去杭州求学。这二人,一个聪明乖巧,一个憨厚老实,相互说话挺投机,彼此感觉很良好,便山誓海盟、结拜兄弟。山伯年长称“梁兄”,英台从此为“贤弟”。
同窗三年,“梁兄”对“贤弟”百般照顾,却从未识破对方是个女生;“贤弟”对“梁兄”十分敬重,好感也与日俱增。
说话间,学业期满,该是打点行囊,告别老师,各回各家的时候了。“梁兄”恋恋不舍,十八里相送,把“贤弟”送到长亭;“贤弟”情意浓浓,说家里有个“小九妹”,让“梁兄”一定来提亲。
几月后,梁山伯来到祝家庄。咦,原来“小九妹”就是祝英台。“贤弟”已不再是清秀的男生,而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可是,祝员外腰缠万贯,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压根儿瞧不上家境贫寒的梁山伯,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活活拆散了一对有情人。梁山伯悲恨交加、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祝英台闻听噩耗,突然间变得异常*静。她不再与父母抗争,只是要求娶亲的花轿必须在梁山伯坟前停留,待她祭奠之后,再去马家成婚。
就这样,花轿在梁山伯坟前停了下来。祝英台跪拜在地,哭得泣不成声。这哭声感动了上苍,感化了神灵。忽然,坟头裂开一个大口,祝英台奋身一越,跳了进去。娶亲的人们还没顾上去拉,坟头又紧紧地合拢了。这时,天空现出彩虹,地上盛开鲜花,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祝英台与梁山伯范文【第三篇】
研究这个符号系统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事实,譬如对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相差甚远的解释和理解;外贸商品的文化性因素的滞销;艺术作品的思想争锋;日用产品误导误用等。
为便于本篇文章的阐述,暂且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及其简单的描述。
原型:最为简单的、富有意义的基本的交流沟通的信息原点,它可以是一个宗教神话故事,或是民间传说;也可能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富有内涵的图案或是颜色,以及某些器具或其构成部分。
认知:人在自己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的基础上,对外部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个体性的某种意义的认知。
意象:任何一个思维过程无不是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意象此处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基于原型的、富有意义的共同认知。
动画片《梁祝》简介
出身富裕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的不平等,争取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梁山伯遭毒打惨死。祝英台悲痛万分。梁、祝的执著真情,感动天地!二人化成彩蝶常厮守。片中的主要人物角色表(略)。其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分别参考了萧亚轩和刘若英的原型。
动画片《梁祝》简析
爱情是人类的古老话题之一,在世界的每一处,都流传着一些古老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牛郎织女和梁祝的爱情故事最具有影响,这其中涉及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因素。随着时代变迁,演绎这些爱情故事的人物形象慢慢模糊,人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那些原始的形象,而是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了某种意象,这种意象与故事的主体或主题的关联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国别、民族、地域、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知识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总体而言,这些因素可归属为两大类:环境的和个体的-最终意象是不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取决于两大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强度,
《梁祝》的解析主要可从角色设计,背景画面设计,背景音乐及角色配音几个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故事情节中的角色设计作一下符号解析。
《梁祝》的经典情节可划分为“草桥亭畔”“双双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联袂河伯娶亲”“相思至诚”“棒打鸳鸯”“化蝶共舞”等经典情节。整部动画片的重点在于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深刻细腻的爱情故事。情节大都走反传统演绎路线。改编得趣味而有现代感,而且将故事诠释得宛如现代偶像剧,让原剧中传统的爱情变得幽默、现代,与时代合拍。
但是,首先相应时代背景的角色特性不典型,缺乏表现力。男尊女车,女子无才便是德,门第等级森严,父母包办婚姻,封建官僚作风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糟粕是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衬托出爱情故事的凄美。这正传播出关于对传统中国婚姻的认知:没有爱情的婚姻,或说的时髦一点就是婚姻是爱情的起点。可能这就是东西方“自由爱情”的最大区别。然而在故事里,除了对封建官僚的飞扬跋扈刻画得较为直白一点外,其余的时代背景皆是蜻蜓点水。这能否更深刻的表现梁祝间的爱情美?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爱情美的灵魂在于是对当时社会历史体制的一种反叛,或者从祝英台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自由平等的抗争。观众正是从这一点上获取了对爱情的意义认知,进而达到了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为爱情自由不惜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值得。当然,在现代社会里,要找到这种最原始纯真的爱情已经很困难了,人们在爱情和婚姻里掺进了许多的其他的东西。这或许就是直至今天,人们依然为梁祝所感动的原因。因此,动画片中的各个主要情节的角色演绎如不能深化至此,依个人之言,就有些肤浅和世俗了。
人物的服装造型几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气息来分析,角色的服饰设计缺乏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诸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创性,让观众感觉梁祝等角色不是中国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加工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理解。
如果把片中的所有皆设定为一个符号系统,我想应该让这些符号富有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对于主题的视觉表现清晰易辨,意义表现明确。比如说,不要将受三个走狗践踏的趴在地上的马文才看成狗,片子就变成迪斯尼动画片的片断了;把梁祝两人后山游玩时看成两只狮子,片子就变成《狮子t2》。显然,本片许多角色构思没有突破美国动画片里的一贯套路,以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了“莫名其妙的娱乐”外别无其他。
动画片《梁祝》是期望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力呢,还是希望达到一种共识?而为这个共识的实现所采取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假如不是借《梁祝》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广告效应来演练电脑技法,且通过诸多意义不明确或是对于主题表现而言,关联度为负值的符号,来传播美国通俗文化,而是要诠释和演绎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我想《梁祝》不仅要“减肥”,而且有必要进行“整容”。
参考文献:
[1]动画概论.贾否、路盛章著,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祝英台与梁山伯范文【第四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是一个人间大美遭到毁灭而又永生的大悲剧。故事情节既单纯又奇妙,既现实又浪漫。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途中巧遇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在书馆同窗共读,三载相伴。因父催促归家,英台提前离馆,钟情山伯,以蝴蝶玉扇坠为凭,拜请师母为媒。送别途中,英台又托言为妹做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至祝家求婚,而祝员外已逼迫英台许配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悲愤思念成疾而亡。英台得知,初衷不改,誓与共穴。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山伯坟,英台墓前哭祭,电闪雷鸣,坟墓巨裂。英台纵身跳入穴中,双双化为彩蝶,翩翩起舞。
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恋,本是人之常情,可谓平凡的心动,人皆可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自然也是出自平凡的心动。但上海豫剧院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年)平中见奇,有着非凡的魅力。他们情深似海,至情至性,生死不渝,“在世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可谓人间难得,并非人人之所能。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梁祝的爱情必然是悲剧性的,是封建制度冷酷的坟墓埋葬了他们亮丽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人民对封建主义的罪恶无比痛恨,对梁祝爱情的悲剧给予无比的同情,并以丰富的想像创造出双双化蝶的生动形象,象征着他们的再生,把他们当作追求自由理想和人性解放的化身。这是何等的神奇;这是何等的浪漫。《梁山伯与祝英台》既是现实土壤中开放的悲剧艺术之花,又是人民理想中追求的自由生命之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是十分美丽动人的。他们的外表是美的,翩翩少年,容光焕发,充满青春的亮丽。而他们的内心更是美的结晶,真诚、纯洁,向往平等自由的人间大爱。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梁山伯和祝英台是藐视流俗的真正知音。英台立志成才,求知若渴;山伯立言“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2007年)求学问。”两人志同道合,义结金茅威涛、陈晓红主演兰,情重如山深如海,同窗共读两无猜;一旦爱情萌生,便春潮澎湃,急流勇进,追求理想,矢志不移,具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无比勇气和博大精神,鲜明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和普遍愿望。
梁山伯、祝英台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英台机灵活泼,山伯纯朴敦厚。
请看梁祝“十八相送”的场面吧:
祝英台 (唱)出了城,过了关,
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 (唱)起早落夜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 (唱)他为何人把柴打?
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 (唱)他为妻子把柴打,
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 (唱)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 (唱)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 (唱)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 (唱)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 (唱)梁兄若是爱牡丹,
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
梁兄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 (唱)你家牡丹虽然好,
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 (唱)青青荷叶清水塘,
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呀,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 (唱)配鸳鸯、配鸳鸯,
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 心 (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 九 (唱)飘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 (唱)雄的就在前面走,
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 (唱)未曾看见鹅开口,
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 (唱)你不见雌鹅叫雄鹅!
他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梁山伯 (唱)既然我是呆头鹅,
从此莫叫我梁哥哥。
一问一答,情真意切,情随景移,情景交融。一个语藏玄机,一个心无虚幻,两人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后来,师母说媒,山伯顿悟,如梦初醒,惊喜万状,思祝下山,回忆当初,自嘲自解,别有情趣,令人回味无穷。这是《回忆》一场,俗称“回十八”,亦极受观众赞赏。
这两场戏,人物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不仅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真挚纯洁的感情和青春的活力,而且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对后面“楼台会”的悲剧气氛也是有力的衬托,并使全剧的悲剧精神更加强烈,震撼人心。
《楼台会》是全剧情节的转折点,美好的爱情惨遭扼杀。两人抒发了一往情深、难分难舍的满怀悲愤。英台“送兄”时,更表达了“肠欲断,心欲碎”,同生共死的坚定意志。接着山伯因思成疾,为情而死;英台抗婚不成,祷祭跳坟,在戏剧高潮中彰显了人物精神境界的极致,完成了悲剧崇高美的升华。
新版《梁祝》将原版13场减为8场,演出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是“用现代越剧人的语汇重新诠释这份引入越剧记忆中的浪漫和美丽”,既尊重传统经典,保留基本结构和核心唱腔,而且更加完美,将其魅力发挥到极致;又将传统经典溶入现代时尚,注入新的人文内涵,吸纳现代元素,拓展全新的形式美。
西方人称《梁祝》为“蝴蝶情侣”。新版增写《蝶颂》:“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作为序曲和尾声,以蝴蝶穿引全剧,两人相识是蝴蝶飞引,两人结拜是蝴蝶作证,连手中道具扇子也成了蝴蝶形象的载体――向往生命自由的象征,大大强化了原版“雪白蝴蝶玉扇坠”和结尾双双化蝶的意蕴意境,呼唤人间真情至爱,并使整个演出更具浓郁的民间色彩,更抒情,更浪漫,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