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名人文天祥的励志故事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有关古代名人文天祥的励志故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十则1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精选两篇2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3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7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文天祥的故事3
1、“要和他们一样”史观与价值观))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一天,父亲指着窗外的绿竹林对儿子说:“你看,竹叶在冬天的寒风里,都没有落下来,还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文天祥瞪大了眼睛,点点头,表示听懂了父亲的话。从这儿以后,他读书更用功了。为了记住学过的知识,他把书中重要的句子,抄在纸条上,贴在墙上或者窗户上,让自己老能看到。日子多了,书房里贴满了纸条。
一次,文天祥在县城里看到了许多名人的遗像。这些都是家乡的人,他们生前为国做了许多事情,死后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把他们的画像放在一起,让后人不要忘记他们。
文天祥看着这些画像,读着他们的事迹,心里非常感动。暗暗下定决心:
“将来,我也要和他们一样,为国家做事,当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镜头法改造素材1: 炎热的夏夜,与几个小伙伴到海边玩耍,海边的夜景是迷人的,尤其是岸上的那座灯塔。看到了它,便想起作文课上老师常常教我们如何运用比喻的手法,举例说:假如人是在海中航行的船只,那么理想就是为船只指引方向的灯塔。 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小时候受到了父亲的启蒙,立志要学习竹子那坚强不屈的性格。他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就把重要的句子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家中的各个角落,这样就能时时刻刻学习了。文天祥在看到名人的遗像之后,更是暗下决心要做一个为国做事、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样坚定的理想也培养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使他日后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方向。有了梦想,我们就不会害怕前方坎坷的道路,能在理想的指引下勇敢的向前。从今天起,做一个怀揣理想的人,带着无限的动力去打拼我们美好的人生。
2、金榜题名(适合作文主题归类:成长历练(成就,机遇);真情流露(亲情))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有同榜者五人,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理宗皇帝览阅试卷见其名曰“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亲擢为第一,乃状元及第。朋友遂以字称“宋瑞”。时其父文仪卧病客邸垂危,请朝假以侍汤药。
是年五月廿八日,文仪不幸弃世,兄弟即日扶柩还家乡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此后,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
镜头法改造素材2: 每天早晨起床后,我都会看到桌子上热腾腾的营养早餐,心想妈妈一定是很早就起来准备它,为的是让我有更好的精神去学习。这就是妈妈无私的爱,这就是暖暖的亲情。 亲情就像是空气,无处不在,离开了它我们便不能生存。对于任何人来讲,亲情总是占据着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随父亲前往杭州应试。他的文章以真诚的爱国之心打动了主考官与皇帝,获得第一。可是就在文天祥功成名就的时候,他的父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不久后就去世了,文天祥毅然回家守丧3年。在这3里,他放弃了功名利禄,为的只是那份亲情。对于文天祥来说,亲情胜于一切。 老师总说亲情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回家后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文天祥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听父母话的小孩,孝敬父母,珍惜亲情。
3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元军每到一个地方,杀人、抢掠,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灾难。而南宋朝廷文武大臣大都贪生怕死,不敢抵抗,使元军很快打到了南方,离都城临安不远了。朝廷只好下令,让各地的官兵起兵勤王。
这时候,文天祥正在赣州(在现在江西省)做知府,听到京城危急,急得掉下了眼泪,难过地对人说:“现在是我替国家拚命的时候了。”
可是,文天祥是个文官,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于是,他果断地卖掉了家产,把换来的。钱作为军费,去招兵买马,组织队伍。当地的百姓,都被文天祥的举动感动了。他们纷纷为国参战,不几天的工夫,就来了一万多人。文天祥马上开始练兵。
文天祥的一些朋友见了,劝他说:“眼下元军来势凶猛。你带的这些兵,都是些没经过训练,没打过仗的人,哪能抵挡得住哇?这不是赶着羊群喂老虎,白白送死吗?”
“也许是这样。靠我们这点儿人马要打败元军,希望不大。”文天祥叹着气,又马上坚定地说:“可国家有危难,却没人来解救,我真感到痛心。现在我拚着一死,为国尽力,就是希望天下人都能这样。要是大家都起来抵抗,国家就有希望了。”
朋友们听到这儿,都惭愧得低下了头。
镜头法改造素材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每读到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这句诗,内心都会汹涌澎湃。爱国的情怀就像是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时刻激励着我们,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 文天祥的一声呐喊把我们带回到了南宋,那个战火纷飞、浓烟滚滚的朝代。元军节节击破宋军的防线,马上就要攻到宋朝的都城。就在此时,身为文官的文天祥变卖家产,用换来的钱作为军费,自己组建军队去救国。他的朋友纷纷劝他不要去送死,可那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文天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争中,朋友们也因此感到十分惭愧。国家有难时,更可以看出对祖国的忠诚。面对危难,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经受住了考验,他不愧为民族英雄,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爱国的情怀是雄伟的山峰,屹立不倒;爱国的情怀是宽广的大海,海纳百川;爱国的情怀是无边的蓝天,任我们自由飞翔。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也要向文天祥学习,做一个热爱自己的国家、甘愿为国家奉献的好少年。
4)
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份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镜头法改造素材4: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妈妈都会给我讲一个励志的小故事,她希望我可以从这些小故事中得到启发,明白一些人生道理。 今晚的故事是关于竹子的,妈妈说竹子从外形来看是一节一节的,那是它克服困难、努力生长的证明。因为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天气、人为等因素来影响它的生长,可每次它都挺了过来。人就像竹子一样,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与挫折。 南宋时期,蒙古攻打宋,文天祥上书让皇帝不要迁都,可是皇帝听信董宋臣的片面之词。度宗继位后,贾似道霍乱朝廷,无人理睬文天祥。此后的十几年中,文天祥又因讥讽
贾似道而被罢官。他满腹报国的志向,却终究志不得舒。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困难和挫折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也正是困难和挫折成就了我们的人生,所以要用正确的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坎坷,让人生更加精彩。
5、愿为正义而死(适合作文主题归类:真情流露(爱国情,无悔);哲理思辨(是非,真理))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文天祥的故事3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国难见臣忠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虎口脱险。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柳永轶事典故4
柳永轶事典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
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歌伎是柳永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150首,歌伎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
白衣卿相
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然而,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据传,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每年清明节,又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