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30389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1

批评的艺术

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明,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

五、批评要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2

虽说由于年龄大身体不太好,离开教学已有二年,但响应号召,参加学习研修,提高自我!应该说现在的高中教育完全就是应试教育,据说一些高校为了考研也应试教育化,前不久网上盛传的师生“断交”门,就是应试教育恶果的体现!而且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又使中国教育成了填鸭式,真是悲哀!尤其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编写的如今教材,有一丁点的可读性么?!别说学生不愿读,当初刚拿到这套教材时也无法完整地阅读完,只好此后一课一课教时强迫自己去读!当然,我为鱼肉,谁在乎你一小老百姓的呼声!上面要你上网学习,这不就得来学,不然还得另外交钱补训!白猫黒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么,恭喜教育行政部门又有了一个来钱途径。说这些干啥,做正事吧,不然可不给分!首先,我还是仔细阅读了考核方案,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考核要点,弄清楚如何达标!下面就言归正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的教学设计” 是本次研修的一个学习内容。本单元从整体上概括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历程。它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在1939~1945年的大约6年时间里,在世界广阔舞台上,代表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代表邪恶的法西斯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初,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法西斯力量占据优势;1941年下半年起,社会制度不同的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力量的侵略。经过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力量的反复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而告终。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面镜子,它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和最丑恶的一面──理智与疯狂、善良与冷酷、睿智与愚蠢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法西斯力量为什么一开始能够占据上风?反法西斯力量为什么一开始没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不使世界大战蔓延?„„这里不仅有实力方面的较量,还有智力等方面的较量。这里值得人们反思之处甚多。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其影响至今不衰。例如,20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上不少国家举行了纪念活动。人们反思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和展望未来,认识在新的世界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下面以课为例,汇报此次研修所得。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一、教学设计(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开始侵略亚、非、欧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开始了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扩大侵略,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教学策略

教法设计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易于理解,便于学生掌握。除自己讲解外,主要引导学生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上课前准备三幅地图: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形势图、西班牙内战形势图、中国抗战前期(1931__1939年)形势图。 学法指导

1、自读感悟法:通过读课文讨论,找出本课的三大探究主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合作交流法:通过学生交流我们怎样保护和平避免战争,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媒体

本课教学课件

四、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阅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思维”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这一节课刚开始,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大家知道九一八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等,由此导入新课。

(二)阅读探究

上课伊始,我通过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朗读、默读、浏览、小组齐读等,读完课文后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研究。如:1.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理由。3. 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通过梳理,我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历史的史实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思维

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和平,()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最后,我在结束课时,通过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感情的升华!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课后自我总结):

1、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2、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战争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二战卷入的国家、投入的人数、武器、伤亡人数、财产损失。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历史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不知道本书编者是什么样子的历史史观!除了本单元第2课涉及中国抗战外,其它7课几乎没有中国抗战的影子。难道中国不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难道中国不是盟军划分的战区之一!个人认为: 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突破、 吸取历史教训的前提,是历史要大体上是真的,,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假历史,,就只能被坑害。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透过细节看历史、摘下眼镜看历史、放大视野看历史。一节好课的标准:一、有意义。 学生“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二、有效率。 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大家都有事情干,既有教师的活动,又要有学生的活动。 三、有生成。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设好的,既要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 四、有思想。 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是“育人”,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对学生有所启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课。 “通

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虽说教学相长,但根本应是学!本末不能倒置。看过很多“名师” 上课实录,一堂课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喋喋不休地讲„„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3

忠旭是一名“特殊”孩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忠旭的脾气很倔强:平时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他,他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措到东西就扔就甩。有一次让我震惊、担心了许久。记得是在收拾玩具,准备解便洗手吃午点了,我看见他拿着玩具绕转圈地追着冬冬乱跑,我拉住他,好言相劝,边拿掉他手中的玩具准备放好。谁知,忠旭却一反常态地拉着冬冬就是使劲地捶打,还一个劲地喊着:“要你抢我的玩具,我不吃午点了,我讨厌你们……”说完就往外冲,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一、 教师与家长携手,达成共识。

原来,小旭父母工作忙,从小就是婆婆一人照料他。小旭调皮,爱捣蛋,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婆婆,总是会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非常的溺爱孩子。平时,在家里,小旭不吃饭,婆婆总是到处追着他喂饭吃;婆婆从来不会骂孩子,即使有错也会迁就他的。父母起早贪黑工作繁忙,回家后也难得与孩子相处,索*爱心倍加,常常放纵孩子,让为所欲为。于是,小旭只要稍有不顺心就赌气不吃饭或者摔东西,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妈妈气不过打了孩子几下,他竟然与妈妈对打,爸爸不但不阻止,反而大笑起来,这就更加助长了小旭的嚣张、任*。为了尽快改变小旭,我决定家访,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具体做法:

1、家访时我带上一些自制的小玩具,利用玩具的魅力吸引小旭,让他能愉快的接纳我,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2、在与小旭的父母交谈时,我以诚恳的言语换取了家长的信任。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婉转的提出问题,举例说服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小旭不良*格的严重*,劝说家长与我互相配合,携手共同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连成一线,唱一个调,不让孩子有空隙可钻。

3、在说服家长,得到他们的认同以后,我为他们推荐了几本早已准备好的幼儿教育杂志,特别是《幼教博览》的“家教职坛”栏目,使他们知道教育孩子必须家园同步,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行为。

二、 持之以恒,事半功倍。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对于孩子某种不良习惯*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只有统一战线,坚持不懈,不让孩子钻空隙,逐步提高要求,才会最终达到目的。在这学期里,我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家园共唱一个调,注意经常保持联系。

具体做法:

1、当家长感到疲惫无力过问时,我就上门家访,把意见对策送上门,得到家长的同意,支持后再行动,保持家园的一致*。

2、当孩子取得了小进步,家长兴致较高时,就通个电话简单扼要的讲明下一步计划,同意意见,双方互相提醒不可放松,以防孩子出现反复。

3、当孩子出现突发事件,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时,我就写纸条,讲明事发原因,我的处理意见,并劝孩子的父母双方统一意见,心平气和的处理事情,坚持家庭之内、家园之间唱一个调。

4、过一段时间后,我与孩子的父母通过电话联系,互相总结孩子近期表现,找出闪光点,予以引导,鼓励,找出不组之处,探索新方法。

通过我与家长双方的不断努力,小旭变了,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学习也认真了,会唱几首歌曲,会背几首古诗了。虽然有时还会发脾气,但在

教师的提醒和暗示下会很快扭转过来的。现在,他能主动的与伙伴分享玩具,和睦相处了,我已将小旭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不再“特殊”看待,“特殊”照顾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在五年级刚转来时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的,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二、以身作则。

案例: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大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顺其自然。

案例: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到了五年级后,班上议论纷纷,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某一男生很奇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回家。我听后笑着说:“好呀,他多热心呀!”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但我都拒绝了。当然,在班队会上,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但是,可以看出,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很正常,同其他同学一样。当然,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所谓的“早恋”。

五、收回权利。

案例:班上有四[FS:PAGE]组,每组轮流值周,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43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