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第一篇】
看到这个电影之后,心里感到很难过、里面有个小朋友叫伊夏。
他学习特别差,老师都不喜欢他,有一次伊夏的爸爸、妈妈去学校,学校老师说这个孩子学习不好,每次都是零分,他考试的时候只做一道题,老师说拜托伊夏的爸爸妈妈把他送到别的学校去。
伊夏来到新的学校,上课的时候还是不听,老师都批评他、他害怕学习,直到尼克老师来,发现伊夏和他小时候一样、慢慢地教伊夏学好多知识,他的画比以前更好,他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每个孩子都很棒,不要从成绩上看一个孩子、对我们多些鼓励,我们会变的更棒,我很喜欢我的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我会努力学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第二篇】
所罗门岛上的土著们耕种土地的时候,他们并不砍树,他们只是围着树喊叫,怒骂,并且诅咒,一段时间后,树自然就凋谢枯萎了。——《地球上的星星》
这影名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可再仔细一品,哦,不是月亮上的也不是天空上的星星,是《地球上的星星》当时我模糊记得以前看过这部电影,是讲一个小孩画画可厉害到最后赢得了画画比赛的故事,如果没看过那光听名字估计就会联想是一部科幻片了,趁着这个机会我又重温了这部影片
电影讲述了一名学习差,爱捣蛋,不听话,上课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考试3×9能=3,老师、爸爸、小伙伴都称之“白痴”的九岁男孩——伊翔的故事。但在我看来,伊翔想象力丰富,绘画创造能力强,可爱善良,有同龄人都该有的顽皮,当然还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大眼睛和大板牙,只是缺少而又需要能够理解他,关心他,指引他,帮助他的人。伊翔的父母和哥哥也都爱他,但是没有真正走进伊翔的心里。
不得不提他的美术老师尼康,尼康的出现把整部剧情推向了重点。他发现了伊翔的绘画天赋和阅读障碍问题,伊翔遇见他是幸运的,不断关心他,了解他,用了很多方法帮助他学习读写。在沙堆里用手指写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在台阶上跳来跳去地练习计算,慢慢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看到这里我就有点羡慕伊翔了,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理解我的老师多好。
那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师,但对于影中尼康相比有点惭愧,不单单是技能上,还有对待学生的方法和态度,这点我要自我批评和反应。
在网上翻到这样一段话——“当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现出内心的美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时,当信任和付出最后获得丰收时!”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我的嘴角是上扬的,相信观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会有我这种感觉。
我想电影名字为《地球上的星星》意喻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都会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每个孩子都就应有他灿烂阳光的一面,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了发现美的眼睛。
感谢那些陪伴我们,打开我们心灵窗户的孩子、父母以及老师们。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第三篇】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看着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约翰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约翰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约翰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
上帝在创造伊桑这个小男孩时,也许是开了一个小玩笑,又或者,其实是更为用心和关照。我们只知道,他在语言读写方面逊于常人,却拥有惊人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只是,我们太习惯于用一般的、世俗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于是,在众人眼中,这个孩子愚蠢透顶,无药可救。这明明是个特别的孩子,但除了尼克老师之外,无人察觉。
其实尼克老师所做的事情并不复杂,不过是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导;既小心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失败的理解、宽容与客观归因,及时肯定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励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关切与关爱……这些,本来也该是父母的职责,也是他们能够做到的。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作为老师,得像尼克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第四篇】
看完电影,从后半段就没有停过的眼泪里回过神来,从心里心疼伊桑与尼库巴,同时也深深地为他们俩开心,更为最后人与人间同时间的共频率而震撼。
忍不住想替伊桑感谢这一趟命运旅途,若不是他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其实也算作是他特殊的看世界的视角),他也许还过着一般学生的单调生活,看着镜头里前半段伊桑在学校的各种近景远景还有那些污辱性的遭遇,仿佛是他在一所少年监狱。若不是因为他面对的这些问题,他也不会来到寄宿学校,也没有机会遇到改变他一生的尼库巴老师。同样的经历让尼库巴深刻理解小小年纪伊桑。他为他投入的时间、关心与爱汇成一条很宽广的河,全部都积聚在学校后的小小池塘,当解下心防的伊桑第一次做出划水的小飞机,感受到异于平常的掌声时,他的内心可能闪光似地发现一个新的可能性,而找回过去溜达大街上观察生动的世俗生活场景时所产生的笑容。
也许生活中会有更多的人误解“关心”的定义,他们以为与孩子间的互动就是每天的日常,“吃了饭吗?”“你作业做完了吗?”“放学了不要到处跑早点回家把作业做了!”……如果犯了一个错,真不知为什么家长们要把它看成是天大的“罪”。电影里看到伊桑的爸爸每每大吼他时,我的内心也就像那所罗门的树,仿佛被诅咒被人期望能够枯萎,可想而知小小的伊桑在刚到寄宿学校时内心里的绝望程度。关心不是一种挑剔,并不是尖酸刻薄的话语去刺伤爱的人的心。而应该是稀释了的蜜蜂水,慢慢滋养受者的心。不要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看电影时我就在想,尼库巴是怎么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那一段令自己彷徨的道路的。他是以何种巨大的爱为支撑来浇灌与伊桑的关系的。要知道,这虽然是一种教育,大部分的老师却并没有能够做到尼库巴这种程度的。在这里,他已经不是单纯地以老师的身份与伊桑同成长,而是以人与人,前辈与后辈的身份在指引着伊桑,在小小的伊桑身旁,用时间、关心还有宇宙之爱滋养着他。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我们观众朋友们,才会在最后画作展现在我们眼前时,瞬间泪崩。看到伊桑的画,我想到了在《少年派》里那张有着宇宙的嘴巴,伊桑的画里仿佛也蕴藏着一个宇宙,他的“阅读障碍”让他变换了视角表达,他的画作胜过千言万语。而尼库巴希望伊桑露出灿烂笑容的温暖情感也同时在他的画作里表露无疑。
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都希望能够有人发现我们的脆弱并帮助我们,这其实并不是个奢望,只要你足够勇敢与坚持直到那个人出现。也许正是因为尼库巴足够勇敢与坚持才会遇到小伊桑,就像遇到童年时的那个没有人帮的自己,也像他一样遇到将他引入艺术之门的老师。可能在尼库巴心里的某一个地方那个幼小的自己跟着被治愈了,就好像将来的自己帮助了现在受困的自己一样。
艺术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表达人的情感了。这不失为我们不愉快时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工具,在涂涂抹抹间,所有的愁烦都消失,你进入的那个时空就会抚慰你暂时受伤的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而来,我们在还没有被世间各种信息填塞时,那个简单纯洁的自己是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的。我们不要割裂与其他“星星”的联系。我们的愤怒,我们的开怀,我们心酸,我们的一切一切情绪,在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前已经有无数前辈经历,我们可以去体谅、可以去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治愈,我们的内心里有这种力量。相信自己,地球上有无数个你自己!